1. |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印度佛教史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研究報告、視聽資料。 |
2. |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
3. |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
4. |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
5. |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Unicode碼輸入顯示。 |
□圖書資料 |
| A. K. Warder。《Indian Buddhism》。3rd revised ed.。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2000。 |
| 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上):原始與部派》。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7。 |
| 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下):大乘與密教》。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7。 |
| Adolf Simon Waley。《Cultural history of India : Hindu, Buddhist, Brahmanical and Islam》。Delhi, India:Akashdeep Publishing,1988。 |
| Alfred C. Woolnerby。《Asoka text and glossary》。Delhi, Inida:Low Price Publications,1924。 |
| Anil Saxena。《India, Buddhist and Jain period》。New Delhi:Anmol Publications Pvt. Ltd.,2007。 |
| Anita Sharma。《Early Indian Buddhism : a study of the contribution of major urban centres to its development》。Delhi:Vidyanidhi Prakashan,c2004。 |
| Anton Schiefner aus dem tibetischen übersetzt von。《Târanâtha's Geschichte des Buddhismus in Indian》。Tokyo: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1963。 |
| Anuradha Seneviratna edited by。《King Asoka and Buddhism :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studies》。Kandy, Sri Lanka: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1994。 |
| Aparna Banerji by。《Traces of Buddhism in South India, c. 700-1600 A.D.》。Calcutta:Scientific Book Agency,1970。 |
| Ashok Kumar Anand。《Buddhism in India: From the Sixth Century B.C. to the Third Century A.D.》。Columbia, MO [US]:South Asia Books,1996。 |
| B. R. Verma, S. R. Bakshi edited by。《Hinduism, Buddhism and Jainism in ancient India》。New Delhi:Commonwealth,c2005。 |
| Balkrishna Govind Gokhale。《Buddhism in Maharashtra : a history》。Bombay:Popular Prakashan,1976。 |
| Bhagwan Das。《Revival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Role of Dr. Baba Saheb B.R. Ambedkar》。Lucknow:Dalit Today Prakashan,1998。 |
| Bhikkhu Sujato。《Sects & sectarianism : the origins of Buddhist schools》。Taipei, Taiwan:The Buddha Education Foundation,2006。 |
| Bimala Churn Law by。《Geography of early Buddhism》。2nd ed.。New Delhi, India:Oriental Books Reprint Corporation,1979。 |
| Binayendra Nath Chaudhury。《Buddhist centres in ancient India》。Calcutta:Sanskrit College,1969。 |
| Blanche C. Olschak。《Ancient Bhutan : a study of early Buddhism in Himalayas》。1st ed.。Zurich:Swiss Foundation for Alpine Research,1979.。 |
| Bu-ston ; E. Obermiller。《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The Jewelry of Scripture》。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98。 |
| Bu-ston by ; E. Obermiller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by。《History of Buddhism : Chos-hbyung》。Tokyo:Suzuki Gakujutsu Zaidan,1964。 |
| Bu-ston by ; E. Obermiller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by。《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2nd ed.。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86。 |
| Bu-Ston Rin-Chen-Gru; Eugene Obermiller (Translator)。《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New Delhi, India:Paljor Publications (http://www.paljorpublications.com/buddh.htm),2002。 |
| Bu-ston Rin-chen-grub。《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2nd ed.。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86。 |
| Bu-Ston; E. Obermiller。《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Orient Book Distributors,1986。 |
| Bu-ston; O. Obermiller。《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In Kommission Bei O.,1932。 |
| Charles Williemen, Bart Dessein, Collett Cox, ed.。《Sarvāstivāda Buddhist Scholasticism》。Leiden:Brill,1998。 |
| D. C. Ahir by。《How and why Buddhism declined in India》。New Delhi:Maha Bodhi Society of India,c1978。 |
| D. C. Ahir.。《The pioneers of 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c1989。 |
| D. C. Ahir。《Buddhism declined in India : how and why》。1st ed.。Delhi, India:B.R. Publishing,2005。 |
| D. C. Ahir。《Buddhism in modern India》。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c1991。 |
| D. C. Ahir。《Buddhism in north India》。Delhi, India:Classics India Publications,1989。 |
| D. C. Ahir。《Buddhism in the capital of India》。New Delhi:Maha Bodhi Society of India, can be had from Buddha Vihara,1969。 |
| D. C. Ahir。《Himalayan Buddhism past and present》。1st ed.。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93。 |
| D. Chattopadhyaya。《History of Buddhism in Iindia》。Indian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1970。 |
| D. L. Ramteke。《Revival of Buddhism in modern India》。New Delhi:Deep & Deep,c1983。 |
| D.C. Ahir。《Buddhist sites and shrines in India : 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1st ed.。Delhi:Sri Satguru Publications,2003。 |
| David L. Snellgrove。《Indo-Tibetan Buddhism : Indian Buddhists and their Tibetan successors》。London:Serindia Publications, Distributed by La Haule Books ,c1987。 |
| David Snellgrove。《Indo-Tibetan Buddhism : Indian Buddhists & Their Tibetan Successors》。Ithaca, NY [US]:Shambhala Publications,2003。 |
| Detlef Kantowsky ; Hans-Georg Tuersti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Eleanor Zelliot foreword and comments by。《Buddhists in India today : descriptions, pictures, and documents = Buddhisten in Indien heute. English》。New Delhi:Manohar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2003。 |
| E. Burnouf par。《Introduction a l'histoire du Buddhisme Indien》。2e ed.。Paris:Maisonneuve et Cie,1876。 |
| E. Cook(ed.)。《Light of Liberation (Crystal Mirror 8)》。Berkeley, CA [US]:Dharma Publishing。 |
| E. Obermiller。《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Columbia, MO [US]:South Asia Books (http://www.southasiabooks.com/),1999。 |
| E. Obermiller。《The History of Buddhist in India and Tibet》。New Delhi, Indi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99。 |
| 《Early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the Buddhist schools》。New Delhi:Rajesh Pub.,1925。 |
| Edward Conze Edited with an introd. by。《On Indian Mahayana Buddhism》。[1st ed.]。New York:Harper & Row,[1968]。 |
| Etienne Lamotte;Sara Webb-Boin trans. by。《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Louvain-La-Neuve, Belgiu:Institut Orientaliste,1988。 |
| Etienne Lamottepar。《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 des origines a l'ere Saka》。Louvain, Belgium:Publications Universitaires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1958。 |
| G. B. Upreti。《The early Buddhist world outlook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New Delhi, India:Manohar Publishers,1997。 |
| G. ショペン;小谷信千代譯。《インドの僧院生活:大乘佛教興起時代》。東京:春秋社,2000。 |
| Gadalandeniye Dhammakitti。《The Nikaya sangrahawa; being a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Ceylon》。Colombo, Sri Lanka:H.C. Cottle, government printer, Ceylon,1908。 |
| Gail Omvedt。《Buddhism in india : challenging Brahmanism and caste》。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2003。 |
| Gail Omvedt。《Buddhism in india : challenging Brahmanism and caste》。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 |
| Greg Bailey and Ian Mabbett。《The Sociology of early Buddh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
| Gregory Schopen。《Figments and fragments of Mahayana Buddhism in India : more collected paper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c2005。 |
| H. Kern par ; Gedeon Huet traduite du Neerlandais par。《Histoire du Bouddhisme dans l'Inde》。Paris:Ernest Leroux,1901-1903。 |
| Hajime Nakamura。《Indian Buddhism :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1st Indian。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87。 |
| Hajime Nakamura。《Indian Buddhism :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Hirakata, Japan:KUFS Publication,c1980。 |
| Heinrich Dumoulin; John McRae。《Zen Buddhism -- A History, India & China (Treasures of the World's Religions)》。美國 [U.S.]:World Wisdom Books,2005。 |
| Hirakawa Akira ; Paul Groner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 from Sakyamuni to early Mahaya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c1990。 |
| Hirakawa Akira by ; Paul Groner trans. by。《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 from Sakyamuni to early Mahayana》。1st Indian。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93。 |
| Hirakawa Akira; Paul Groner。《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Sakyamuni to Early Mahayana》。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 Pub,1998。 |
| J. Sitaramamma by。《Mahāyāna Buddhism in Āndhradeśa》。1st ed.。Delhi:Eastern Book Linkers,2005。 |
| J. W. de Jong 。《インド文化研究史論集:歐米のマハーバーラタと佛教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 |
| James Talboys Wheeler。《The History of India from the Earliest Ages : Volume 3. Hindu. Buddhist. Brahmanical revival》。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2004。 |
| Jiryo Masudatrans. by。《Origin and doctrines of early Indian Buddhist schools =異部宗輪論》。 |
| Jo-nang Taranatha by ; David Templema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Bka' babs bdun ldan gyi brgyud pa'i rnam thar. English = Taranatha's Bka' babs bdun ldan : the seven instruction lineages》。Dharamsala: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 Archives,c1983。 |
| K. T. S. Sarao editor。《A text book of the history of Theravada Buddhism》。1st ed.。Delhi:Dept of Buddhist Studies, University of Delhi,1995。 |
| K. T. S. Sarao。《古印度佛教的緣起與本質》。德里大學佛教研究部。 |
| K.S. [i.e. R.] Subramanian ; G. Jouveau-Dubreuil foreword by。《Buddhist remains in South India and early Andhra history, 225 A.D. to 610 A.D.》。1st ed.。New Delhi:Cosmo Publications,1981。 |
| Kalpana Upreti。《India as reflected in the Divyavadana》。New Delhi, India: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1995。 |
| Kanai Lal Hazra.。《The rise and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c1995。 |
| Kanai Lal Hazra。《Buddhism in India as described by the Chinese pilgrims, A.D. 399-689》。2nd ed.。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2002。 |
| L. Kenadi。《Revival of Buddhism in modern India : the role of B.R. Ambedkar and the Dalai Lama XIV》。New Delhi, India:Ashish Pub. House,1995。 |
| Lal Mani Joshi。《Studies in the Buddhistic culture of India : during the seventh and eighth centuries A.D.》。2nd revised ed.。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87。 |
| Lama Chimpa [and] Alaka Chattopadhyaya translated from the Tibetan by;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 edited by。《Rgya gar chos byun. English. = Taran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Atlantic Highlands, N.J.:Humanities Press,1981,c1980。 |
| Lama Chimpa, Alaka Chattopadhyaya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by;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 edited by。《Tārabā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New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1997。 |
| Lama Chimpa,Alaka Chattopadhyayatrans. by;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ed. by。《Taran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1st ed.。Calcutta, India:K P Bagchi & Company,1970。 |
|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The Buddhist councils》。Calcutta, India:K. P. Bagchi & Company,1976。 |
| M. M. Kunte by。《The vicissitudes of Aryan civilization in India : the history of the Vedic and Buddhistic [sic] polities, their origin, prosperity, and decline》。Delhi:Heritage Publishers,1974.。 |
| Mahendra, P. Mittal compiled by ; S. R. Bhatt introduction by。《Buddha and early Buddhism : collection of articles from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Vol. 1》。Delhi:Originals ; New Delhi, Distributed by D.K. Publishers Distributors,2002。 |
| Nalinaksha Dutt。《Buddhist sects in India》。2d ed.。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78。 |
| Nalinaksha Dutt。《Mahayana Buddhism》。Rev. ed.。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78.。 |
| Narendra Nath Bhattacharyya by。《History of researches on Indian Buddhism》。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c1980。 |
| O. C. Handaby。《Tabo monastery and Buddhism in the Trans-Himalaya》。New Delhi, India:Indus Publishing Company,c1994。 |
| R. C. Mitra by。《The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2nd ed。West Bengal, India:Visvabharati,1981。 |
| R. パール著;佐藤任譯。《佛教メソポタミア起源說》。大阪:東方出版,1995。 |
| Richard F. Gombrich。《Theravāda Buddhism : a social history from ancient Benares to modern Colombo》。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1988。 |
| Rin-Chen-Gru Bu-Ston。《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By Buston》。Delhi, India:Winsome Book India,2006。 |
| Robert DeCaroli。《Haunting the Buddha : Indian popular relig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Buddhi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2004.。 |
| Romesh C. Dutt。《Civilisation in the Buddhist age : B.C. 320 to A.D. 500》。Delhi, India:Low Price Publications,1990。 |
| Romesh Chunder Dutt。《A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ndia, Based on Sanscrit Literature: Volume 3. Buddhist and Pauranik Ages》。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2006。 |
| Ronald M. Davidson。《Indian esoteric Buddhism :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antric movem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c2002。 |
| S. Gajrani。《Ancient Buddhist monasteries : India and Nepal》。Delhi:Kalinga Publications,1998。 |
| S. M. Haldhar。《Buddhism in India and Sri Lanka : (c. 300 B.C. to c. 600 A.D.) a comparative study》。New Delhi:Om,c2001。 |
| S. R. Goyal。《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1st ed.。Meerut:Kusumanjali Prakashan,1987。 |
| S. Sasanananda。《History of Buddhism in Assam, c. 300 B.C.-1200 A.D.》。New Delhi:Bahri Publications,1986。 |
| Sudha Sengupta。《Buddhism in the classical age. C. 400-750 A.D.》。Delhi, India:Swadesh Prakashan,1985。 |
| Sukumar Dutt by。《The Buddha and five after-centuries》。Calcutta, India:Sahitya Samsad,1978。 |
| Sukumar Dutt。《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India :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Indian culture》。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88。 |
| Sukumar Dutt。《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India: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Indian Culture》。Columbia, MO [US]:South Asia Books,2000。 |
| Sukumar Dutt。《Early Buddhist monachism : 600 B.C.-100 B.C.》。London:Routledge,c1924。 |
| Sukumar Dutt。《Early Buddhist monachism》。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1984。 |
| Surendra Jondhale and Johannes Beltz edited by。《Reconstructing the world : B. R. Ambedkar and Buddhism in India》。New Delhi, Ind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
| T. W. Rhys Davids。《Buddhist India》。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93。 |
| T. W. Rhys Davids。《Early Buddhism》。Whitefish, MT [US]:Kess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98。 |
| T. W. デヴィッジ;中村了昭譯。《佛教時代のインド》。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 |
| Taranatha by; Khams-sprul Don-brgyud-nyi-ma reproduced by。《Two sources for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tantrism in India : The bKa' babs bdun ldan gyi brgyud pa'i rnam thar and the gShin rje gshed skor gyi chos 'byung》。Palampur:The Sungrab Nyamso Junphel Prkhang, Tibetan Craft Community,1970。 |
| Tāranātha Jo-naṅ-pa。《印度佛教史》。東京:國書刊行會,1974。 |
| Taranatha, Jo-nan-pa, b. 。《Taran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90。 |
| Taranatha, Jo-nan-pa; Lama Chimpa; Alaka Chattopadhyaya;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Tarab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New 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1997。 |
| Taranatha。《Taran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Atlantic Highlands, NJ [US]:Humanities Press,1981。 |
| 《Târanâtha’s Geschichte des Buddhismus in Indien = Rgya gar chos ’byuṅ. German》。St. Petersburg:Commissionäre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Eggers et Co.,1869。 |
| 《Taran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 Pvt. Ltd.,1990。 |
| 《Taranathahi chos hbyun》。東京:出版者不明,1926。 |
| Tarthang Tulku。《印度佛教史》。Dharma Press。 |
| Thrangu Rinpoche; Ken and Katie Holmes oral translation by; Cornelia Weishaar-Günter retranslated by。《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India》。1st ed.。Dehli:Sri Satguru Publications,2001。 |
| Torkel Brekke.。《Religious motiv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Buddhism : a social-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s of a world religion》。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Curzon,2002。 |
| Trevor Oswald Ling。《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 : aspects of the sociology of Buddhism》。London, England [UK]:Macmillan,1980。 |
| Trevor Oswald Ling。《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 : aspects of the sociology of Buddhism》。New York, NY [US]:St. Martin's Press,1980。 |
| Uma Chakravarti。《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early Buddhism》。Delhi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c1987。 |
| Uttara Shastree ; A. Bopegamage foreword by。《Religious converts in India : socio-political study of neo-Buddhists》。1st ed.。New Delhi, India:Mittal Publications,1996, c1995.。 |
| V. S. Dalal。《Complete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rise of Buddhism》。New Delhi:Deep & Deep,1988。 |
| Vidya Dehejia。《Early Buddhist rock temples : a chronological study》。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72。 |
| Vishwanath Prasad Varma by。《Early Buddhism and its origins》。1st ed.。New Delhi, India: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1973。 |
| Walter M. Spink by。《Ajanta : history and development》。Leiden:Brill,2005-。 |
| William Muir。《The rise and decline of Islam》。London:Religious Tract Society,1899。 |
| Xinru Liu。《Ancient India and ancient China : trade and religious exchanges, AD 1-600》。Delhi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
| 《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1》。東京:佼成出版社,1973。 |
| 《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2》。東京:佼成出版社,1975。 |
| 《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3》。東京:佼成出版社,1973。 |
| 《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4》。東京:佼成出版社,1974。 |
| 《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5》。東京:佼成出版社,1973。 |
| 《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6》。東京:佼成出版社,1973。 |
| グレゴリー ショベン;小谷信千代譯。《大乘佛教興起時代インドの僧院生活》。東京:春秋社,2000。 |
| サンガラトナ.法天.マナケ著。《波瀾萬丈!インドの大地に佛教復興:日本の心をもつインド人佛教僧.奮闘記》。東京:春秋社,2007。 |
| ターラナータ著;寺本婉雅譯。《印度佛教史》。新潟縣:うしお書店,2004。 |
| なら.シルクロード博記念國際交流財團/シルクロード學研究センター編。《インド世界への憧れ:佛教文化の原鄉を求めて:シルクロード.奈良國際シンポジウム2007》。奈良:なら.シルクロード博記念國際交流財團/シルクロード學研究センター,2008。 |
| ひろさちや原作;阿部高明漫畫。《佛教の歷史. インド 1》。東京:鈴木出版,1992。 |
| ひろさちや原作;阿部高明漫畫。《佛教の歷史. インド 2》。東京:鈴木出版,1992。 |
| ひろさちや著。《佛教の歷史. 2:佛陀なき佛教--小乘佛教の世界》。新裝版。東京:春秋社,2000。 |
| ひろさちや著。《佛教の歷史. 3:大いなる教え興る--大乘佛教の成立》。新裝版。東京:春秋社,2000。 |
| ひろさちや著。《佛教の歷史. 4:民眾佛教の軌跡--大乘から密教へ》。新裝版。東京:春秋社,2000。 |
| リチャード.ゴンブリッチ(Richard Gombrich)著;森祖道,山川一成譯。《インド.スリランカ上座佛教史:テーラワーダの社會》。東京:春秋社,2005。 |
| 大谷大學編。《印度佛教概說. 上下》。京都:法藏館,1938。 |
| 大鹽毒山。《支那,印度佛教史地圖並索引》。大雄閣書房。 |
| 大鹽毒山編。《印度佛教史地圖並索引》。東京:大雄閣,大正13。 |
| 大鹽毒山編纂。《印度佛教史地圖》。四版。東京市:大雄閣,昭和2[1927]。 |
| 小山榮三著。《インド佛教時代の社會と經濟:古代インドの比較社會學的考察》。東京:第一法規出版,1980。 |
| 小山憲榮著。《異部宗輪論述記發上》。京都:永田文昌堂,明24。 |
| 小野田俊藏著。《印度佛教史:學習の手引》。京都:佛教大學通信教育部,1995。 |
| 山田龍城。《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平樂寺,1958。 |
| 中村元(Hajime Nakamura)著。《原始佛教の成立:原始佛教. 2》。東京:春秋社,昭和44。 |
| 中村元,笠原一男,金岡秀友編集。《原始佛教と部派佛教:釋尊とその弟子》。東京:佼成,昭和50。 |
| 中村元,増谷文雄,J. M. 北川編。《現代佛教名著全集. 第4卷:印度の佛教. 3》。東京:隆文館,1972。 |
| 中村元。《印度の佛教》。東京:隆文館,1961。 |
| 中村元。《印度の佛教. 2》。東京:隆文館,1961。 |
| 中村元。《印度の佛教. 3》。東京:隆文館,1972。 |
| 中村元。《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日本:春秋社。 |
| 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成立:原始佛教IV》。東京:春秋社。 |
| 中村元著。《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14卷:原始佛教の成立》。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20卷: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大乘佛教. Ⅰ》。東京:春秋社,1994。 |
| 中村元監修;阿部慈園編。《原典で讀む原始佛教の世界》。東京:東京書籍,2000。 |
| 方廣錩著。《淵源與流變:印度初期佛教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國社科學,2004。 |
| 木下富夫。《大乘佛教のこころ》。東京:近代文藝社,1995。 |
| 水野弘元。《印度佛教史の性格》。東京:鹿野苑,1952。 |
| 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第一版。台北市:法爾,民77。 |
| 王進瑞譯。《印度佛教史》。大新。 |
| 冉雲華著。《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84。 |
| 加藤茂著。《佛教の源流:釋尊の生涯とインド佛跡をたずねて》。東京:世界書院,1990。 |
| 古正美著。《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初版。台北市:允晨文化,民82。 |
| 古坂紘一。《宗教史地圖:佛教》。朱鷺書房,1999。 |
| 台灣總督府外事編。《東印度の佛教文化》。台灣總督府,1944。 |
| 平川彰。《インド佛教史》。東京:春秋社,1974。 |
| 平川彰。《大乘佛教入門》。東京:第三文明社,1998。 |
| 平川彰。《平川彰著作集 第 11 卷:原始佛教の教團組織(1)》。東京:春秋社,2000。 |
| 平川彰。《原始佛教とアビダルマ佛教》。東京:春秋社,1991。 |
| 平川彰。《原始佛教の研究:教團組織の原型》。東京:春秋社,1964。 |
| 平川彰。《原始佛教の教團組織》。東京:春秋社,2000。 |
| 平川彰〔ほか〕編。《講座.大乘佛教. 第1卷:大乘佛教とは何か》。東京:春秋社,1995。 |
| 平川彰著。《インド佛教史. 上卷》。東京:春秋社,1974。 |
| 平川彰著。《インド佛教史. 下卷》。東京:春秋社,1979。 |
| 平川彰著。《大乘佛教の佛教と教團》。東京都:春秋社,1989[平成1]。 |
| 平川彰著。《佛教通史:インド.中國.日本》。新版。東京:春秋社,2006。 |
| 平川彰著。《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昭和43。 |
|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二版。台北市:商周,2004。 |
| 平川彰著;釋顯如,李鳳媚譯。《印度佛教史(上)》。初版。嘉義市:嘉義新雨道場,2001[民90]。 |
| 平安專修學院編。《印度支那佛教史要》。京都:興教書院,大正15。 |
| 弘學著。《人間佛陀與原始佛教》。第一版。成都:巴蜀書社,1998。 |
| 弘學編著。《部派佛教》。第一版。成都:巴蜀書社,1999。 |
| 永井龍潤著。《通俗佛教歷史問答. 第1:印度之部》。京都:興教書院,明35。 |
| 瓜生中;芝城太郎。《まんが大乘佛教:インド編.西域編》。佼成出版社,2003。 |
| 石井米雄著。《上座部佛教の政治社會學:國教の構造》。東京:創文社,昭和50。 |
| 立川武藏,賴富本宏編。《インド密教》。東京:春秋社,1999。 |
| 伊藤義賢。《印度支那佛教通史》。京都:顯道書院,1910。 |
| 伊藤義賢著。《印度支那日本佛教史》。[出版地不明]:[出版者不明],明治元(1868)以降。 |
| 吉祥真雄著。《印度支那密教史》。東京:二松堂書店,昭和4。 |
| 多羅那他著;王沂暖節譯。《印度佛教史》。初版。上海:商務印書館,民35。 |
| 多羅那他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印行。 |
| 多羅那它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
| 多羅那它著;張建木譯,陳慶英譯。《印度佛教史、論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西藏宗教概說》。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
| 宇井伯壽。《根本佛教概觀》。東京:大東出版社,1940。 |
| 寺本婉雅,平松友嗣共編譯註。《異部宗輪論:藏漢和三譯對校 異部宗精釋.異部說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74。 |
| 寺本婉雅。《藏漢和三譯對校異部宗輪論:異部宗精釋.異部說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74。 |
| 寺島光法著。《異部宗輪論講義》。東京:哲學館,明31。 |
| 早島鏡正著。《初期佛教と社會生活》。東京:岩波書店,昭和39。 |
| 池田大作著;王遵仲譯。《佛教一千年》。香港:牛津大學,1992。 |
| 池田大作著;潘桂明,業露華譯。《我的佛教觀》。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1990。 |
| 竹村牧男著。《インド佛教の歷史:「覺り」と「空」》。東京:講談社,2004。 |
| 舟橋水哉著。《小乘佛教史論》。東京市:文明堂,昭和37[1904]。 |
| 舟橋水哉著。《原始佛教史》。東京:文明堂,明39。 |
| 西川幸治著。《佛教文化の原鄉をさぐる:インドからガンダーラまで》。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5。 |
| 佛陀最後の旅路とカピラ城踏査團編。《佛教の原點を訪ねて》。京都:文榮堂書店,1983。 |
| 佐佐木教悟。《アジア.アフリカ文獻調査報告. 第8冊:ラモートのインド佛教史に關する業績》。〔出版地不明〕:アジア.アフリカ文獻調査委員會,1964。 |
| 佐佐木教悟。《インド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7。 |
| 佐佐木教悟等著。《佛教史槪說. インド篇》。初版。京都市:平樂寺書店,1966。 |
| 佐佐木教悟等著;楊曾文,姚長壽譯。《印度佛教史概說》。第一版。上海:復旦大學,1989。 |
| 佐佐木教悟等著;釋達和譯。《印度佛教史概說》。三版。高雄市:佛光,民79。 |
| 佐佐木教悟著。《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 1:戒律と僧伽》。京都:平樂寺書店,1985。 |
| 佐佐木教悟著。《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 2:上座部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 |
| 佐佐木教悟著。《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 3:インド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7。 |
| 佐佐木現順。《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清水弘文堂,1987。 |
| 佐佐木閑。《インド佛教變移論:なぜ佛教は多樣化したのか》。東京:大藏出版,2000。 |
| 佐藤直實。《佛教の歷史を學ぶとは:インドから日本、そして未來へ》。京都:佛教史學會,2006。 |
| 佐藤密雄著。《原始佛教教團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3。 |
| 呂澂著. 萩原雲來原著;呂澂編譯. 周祥光譯。《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印度佛教史略. 阿育王及其石訓》。新店:彌勒出版社,1983。 |
| 呂澂著。《印度佛教史略》。再版。台北市:新文豐,民72。 |
| 呂澂著。《呂澂佛學名著:佛教研究法,佛典泛論,因明綱要,印度佛教史略,西藏佛學原論》。台初版。台北市:老古,民73。 |
| 宋立道著。《從印度佛教到泰國佛教》。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91。 |
| 李成華編譯。《大乘佛教點線面》。台北縣:長春樹,1987。 |
| 李俊承撰。《印度古佛國遊記》。初版。長沙:商務印書館,民29。 |
| 李慶祥撰。《西洋哲學史與印度佛教史相似的脈絡演化》。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民87。 |
| 村上專精著。《印度佛教編年史》。東京:哲學館,明27。 |
| 赤沼智善編。《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第一版。日本京都市:法藏館,昭和54。 |
| 赤沼智善論文集刊行會編。《赤沼智善論文集. 第1卷:原始佛教之研究》。名古屋:破塵閣,昭14。 |
| 和田謙壽著。《庶民佛教の研究:佛教事物起源考》。東京:佛教民俗研究會,1970。 |
| 奈良康明著。《佛教史. 1:インド.東南アジア》。東京:山川出版社,1979。 |
| 奈良康明著;黃正坤譯。《宗教學手冊:佛教篇》。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5。 |
| 孤峰智璨著;釋印海譯。《法印集. 13:中印禪宗史》。初版。台北市: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 季羨林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第1版。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
| 季羨林著;張星烺編。《中印文化關係史論 ; 中外佛教交通史料匯編》。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明石惠達等著;王進瑞等譯。《印度佛教史論集. 東南亞佛教概說》。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7。 |
| 明石惠達等著;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57:印度佛教史論集》。台北市:華宇出版社,1988。 |
|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許明銀。《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台北市:天華,1998。 |
| 服部康一編著。《實年のいち市井人が學んだ、インド古代略史とインドでの佛教盛衰》。習志野:服部企畫&プロダクツ,2006。 |
| 林崇安著。《印度佛教的探討》。初版。台北市:慧炬出版社,民84。 |
| 林崇安編著。《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初版。桃園縣中壢市:圓光,2006。 |
| 林崇安編輯。《《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松長有慶著。《密教の歷史》。日本京都市:平樂寺書店,1969。 |
| 松長有慶編著。《インド後期密教(上):方便.父タントラ系の密教》。東京:春秋社,2005。 |
| 松長有慶編著。《インド後期密教(下):般若.母タントラ系の密教》。東京:春秋社,2006。 |
| 武邑尚邦著。《インド佛教教學:體系と展相》。初版。京都市:法藏館,1995。 |
| 金克木。《印度文化論集》。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0。 |
| 金岡秀友。《インド.中國.日本を中心とする密教の歷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79。 |
| 金岡秀友。《密教の起源》。東京:筑摩書房,1985。 |
| 金岡秀友;清水乞。《密教:最後の佛教(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4)》。佼成出版社,1974。 |
| 金岡秀友著。《部派佛教》。京都:佼成出版社,1977。 |
| 金岡秀友編。《大乘佛教:歷史編 シンポジウムー佛教》。東京:佼成出版社,1980。 |
| 長尾雅人他編。《岩波講座東洋思想(8):インド佛教(1)》。東京:岩波書店,1988。 |
| 長尾雅人他編。《岩波講座東洋思想(9):インド佛教(2)》。東京:岩波書店,1988。 |
| 長尾雅人他編。《岩波講座 東洋思想(10):インド佛教(3)》。東京:岩波書店,1989。 |
| 長尾雅人著。《佛教の源流:インド》。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1。 |
| 阿部慈園著。《インド佛教文化入門》。東京:東京書籍,1989。 |
| 保坂俊司著。《インド佛教はなぜ亡んだのか:イスラム史料からの考察》。改訂版。東京:北樹出版,2004。 |
| 前田惠學著。《佛教要說:インドと中國》。訂正版。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4。 |
| 前田惠學著。《原始佛教聖典の成立史硏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4。 |
| 前田慧雲著。《大乘佛教史論》。九版。東京市:森林書店,昭和10[1935]。 |
| 姚治華釋譯。《異部宗輪論》。初版。高雄縣:佛光,1996。 |
| 春日井真也。《インド佛教文化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80。 |
| 春日井真也著。《インド佛教文化の學際的研究》。京都:百華苑,1984。 |
| 查爾斯.埃利奧特(Charles Eliot)著;李榮熙譯。《巴利系佛教史綱》。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 第一卷》。初版。高雄縣:佛光,民79。 |
|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 第二卷》。初版。高雄縣:佛光,民79。 |
| 宮元啓一著。《古代佛教の世界》。東京:光文社,1989。 |
| 宮元啓一著。《佛教誕生》。東京:筑摩書房,1995。 |
| 宮本正尊編。《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東京:三省堂,1974。 |
| 宮坂宥勝。《印度及支那密教史》。新潟:うしお書店,1999。 |
| 宮坂宥勝;曾我部忠勝。《インド古代佛教史地圖》。,1970。 |
| 宮坂宥勝著。《佛教の起源》。京都:法藏館,1998。 |
| 晁華山著。《佛陀之光:印度與中亞佛教勝跡》。第一版。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1。 |
| 《根本佛教》。東京:佼成,1976。 |
| 真宗夏期學校編纂。《佛教讀本. 卷1:佛傳及印度佛教史》。京都:法藏舘,1927。 |
| 馬田行啓著。《印度佛教史》。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大正6。 |
| 高井隆秀,鳥越正道,賴富本宏編。《密教の流傳》。初版。日本京都市:人文書院,1984。 |
| 高井觀海。《小乘佛教概論》。藤井佐兵衛,1928。 |
| 高永霄導讀。《異部宗輪論》。香港:密乘佛學會 ; 博益,1993。 |
| 高永霄導讀。《異部宗輪論導讀》。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1998。 |
| 崔連仲著。《從佛陀到阿育王》。第一版。瀋陽:遼寧大學,1991。 |
|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2):印度佛教概述》。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8。 |
|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3):印度佛教史論》。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
|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7):佛滅紀年論考》。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編輯委員會編。《原始佛教硏究》。台北市:大乘,民68[1979]。 |
| 《異部宗輪論述記》。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7。 |
| 《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天華出版社。 |
| 荻原博士記念會編。《荻原雲來文集. 第2:印度佛教史に關するもの》。東京:荻原博士記念會,1938。 |
| 荻原雲來著。《印度の佛教》。三版。東京市:丙午,大正13[1924]。 |
| 荻原雲來撰。《印度佛教史略》。台北市:廣文書局,1971。 |
| 野依秀市著。《印度佛教史講話》。東京:秀文閣書房,1934。 |
| 堀澤祖門著。《インド佛教の再生:少年留學僧サンガラトナの步み》。東京:郁朋社,1986。 |
| 堀謙德著。《印度佛教史》。東京都:前川文榮閣,大正4[1915]。 |
| 勝又俊教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勝又俊教博士古稀記念論集:大乘佛教から密教へ》。東京:春秋社,昭和56。 |
| 智璨作;釋印海譯。《中印禪宗史》。台北市:正聞,民70。 |
| 渡邊楳雄。《小乘佛教》。東京:三省堂,1935。 |
| 渥德爾(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
| 湛如著。《淨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硏究》。北京第1版。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 |
| 結城令聞。《インドの佛教》。東京:大藏出版,1959。 |
| 菅沼晃;櫻部建。《原始佛教と部派佛教:釋尊とその弟子(アジア佛教史 インド゙編 2)》。佼成出版社,1975。 |
| 菅沼晃編集。《講座佛教の受容と變容. 1:インド編》。初版。東京:佼成,平成3[1991]。 |
| 塚本啟祥著。《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虛像と實像》。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13。 |
| 塚本啟祥著。《改訂增補初期佛教教團史の研究:部派の形成に關する文化史的考察》。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41。 |
| 塚本啟祥著;劉欣如譯。《佛教史入門》。初版。台北市:大展,1998。 |
| 塚本啓祥著。《初期佛教教團史の硏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41[1966]。 |
| 楊白衣著。《印度佛教史略》。高雄市:慧光文庫印經會,82。 |
| 楊白衣著。《印度佛教概說》。台南市:法音,民48。 |
| 楊曾文著。《佛教的起源》。第二版。北京:今日中國,1992。 |
| 義淨;宮林昭彥。《南海寄歸內法傳:七世紀インド佛教僧伽の日常生活》。法藏館,2004。 |
| 達喇那他著。《印度佛教史》。初版。台北市:佛教出版社,民67。 |
| 達喇那塔(Taranatha)撰;寺本婉雅譯。《ターラナーダ印度佛教史》。東京都:國書刊行會,昭和49[1974]。 |
| 境野哲。《印度支那佛教小史》。東京:鴻盟社,1915。 |
| 境野哲著。《印度佛教史綱》。訂正版。東京:森江佐七,1909。 |
| 境野黃洋。《印度支那佛教小史》。東京:鴻盟社,1931。 |
| 境野黃洋著。《印度佛教史綱》。東京:森江書店,明38。 |
| 境野黃洋著;慧圓譯。《印度佛教史》。初版。武昌:武昌佛學院,民23。 |
| 演培法師講述。《異部宗輪論語體釋》。佛教出版社。 |
| 劉立千著。《印藏佛教史》。第一版。北京市:民族,2000。 |
| 劉立千編譯。《印藏佛教史》。重編初版。台北市:妙吉祥,民78。 |
| 劉銳之著。《節錄印度佛教史之神通》。初版。台北市:密乘,民76。 |
| 增谷文雄著;葉作森譯。《根本佛教與大乘佛教》。台北市:大展出版社,1996。 |
| 歐東明編著。《佛地梵天:印度宗教文明》。第1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民91]。 |
| 魯靈殿著。《釋迦.玄奘.甘地》。初版。台北市:天華,民70。 |
| 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の成立過程》。百華苑,1974。 |
| 靜谷正雄著。《小乘佛教史の硏究:部派佛教の成立と變遷》。京都:百華苑,昭和53[1978]。 |
| 靜春樹。《ガナチャクラの研究:インド後期密教が開いた地平》。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7。 |
| 龍山章真著。《印度佛教史》。京都:法藏館,1958。 |
| 龍山章真著。《印度佛教史概說》。京都:法藏館,昭13。 |
| 龍山章真著;櫻部建補注。《インド佛教史》。第3版。京都:法藏館,1977。 |
| 龍谷大學原著;王進瑞翻譯。《印度佛教史》。初版。高雄縣鳳山市:王進瑞,民62。 |
| 龍谷大學編。《インド佛教史》。第十五版。京都:百華苑,昭和44。 |
| 韓廷傑著。《印度佛教史》。初版。台北市:文津,民85。 |
| 藍吉富。《印度佛教的發展與傳播》。妙心寺。 |
| 藍吉富主編。《現代佛學大系. 23: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印度佛教史略 ; 阿育王及其石訓》。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羅伯爾.薩耶著;耿昇譯。《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第一版。北京:中國藏學,2000。 |
| 藤井宣正。《佛教小史:印度部. 1》。大谷津建堂,1894。 |
| 藤井宣正著;島地大等修補。《修補佛教小史》。合本訂正増補。東京:森江書店,1921。 |
| 藤吉慈海著。《インド.タイの佛教》。東京:大東出版社,1991。 |
| 譚雲山著。《印度六大佛教聖地圖誌》。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民24。 |
|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1985。 |
| 釋印順著。《印度佛教論集》。初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92。 |
| 釋性善著。《佛教史與戒律學》。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2。 |
| 釋東初編著。《中印佛教交通史》。三版。台北市:東初,民74-76。 |
| 釋法舫;釋印順等著。《大乘佛教漫談》。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 |
| 釋智敏講授。《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中國三門:多寶講寺。 |
| 釋聖嚴。《印度曁西藏佛教》。初版。臺北市:東初,1993。 |
| 釋聖嚴。《原始佛教》。台北市:法鼓山佛教基金會,2000。 |
| 釋聖嚴著。《印度佛教史》。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1997。 |
| 釋聖嚴著。《法鼓全集. 第二輯第一冊:印度佛教史》。三版。台北市:法鼓文化,2005。 |
| 釋演培釋註。《諦觀全集. 22: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天華一版。台北市:天華,民75-80。 |
| 櫻井善晃著。《佛教大學講座:印度佛教史》。東京:佛教年鑑社,1933-1935。 |
| 増田慈良著。《インド佛教史論》。東京:大正大學出版部,1986。 |
| 姉崎正治。《根本佛教》。奈良:養德社,1950。 |
| 姉崎正治著。《印度宗教史考》。東京市:金港堂書籍,明治31[1898]。 |
| 梶山雄一;荒牧典俊。《インド佛教. 1〜3》。岩波書店,1988。 |
| 梶芳光運撰。《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硏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55[1980]。 |
| 薗田宗惠述。《印度佛教史要》。京都:龍谷學會,[出版年不明]。 |
| 袴谷憲昭著。《佛教教團史論》。東京:大藏出版,2002。 |
□圖書論文 |
| Alex Wayman。「Observa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the Buddhist Tantra in India and Tibet」。《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1980):頁359-363。 |
| D. マハーテーラ。「インド佛教の現況」。《心のまんだら. 第2集》。(壽德寺,1984)。 |
| D.查托波陀耶。「原始佛教的若干問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207-242。 |
| G. V. Saroja。「The contribution of Anargarika Devamitta Dharmapala to the revival of Buddhism in India」。《Buddhist themes in modern Indian literature; ed by S Hikosaka, and others》。(1992):頁27-38。 |
| I Loganathan。「Revival of Buddhism in south India in the 19th century」。《Dr B.R. Ambedkar, the emancipator of the oppressed; ed. by K. Kadam》。(1993):頁93-102。 |
| J. W. de Jong 。「The Background of Early Buddhism」。《Buddhist Studies》。(Berkeley, CA [US]:Asian Humanities Press,1979):頁455-469。 |
| K. A. Nilakanta Sastri。「An Episode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South India」。《B.C. Law Volume, pt.I》。(Calcutta, India,1945)。 |
| K. A. Nilakanta Sastri。「An Episode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South India」。《Foreign Notices of South India》。(Madras,1939)。 |
| K. Sri Dhammananda著;A. Christina Albers著;釋印海,張大卿譯。「佛教與印度當時的宗教相同嗎?」。《法印集. 20: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佛陀的一生》。(初版。台北市: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 K. Sri Dhammananda著;釋印海,張大卿合譯。「佛教與印度當時的宗教相同嗎?」。《佛教徒的信仰》。(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Michael Gomes。「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eosophical Society to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Buddhist themes in modern Indian literature; ed by S Hikosaka, and others》。(1992):頁15-25。 |
| Richard Gombrich。「The History of early Buddhism : major advances since 1950」。《Indological studies and south Asia bibliography : A conference》。(Calcutta, India:National Library Calcutta,1988):頁12-30。 |
| V. R. Lakshminaryanan。「Dr Ambedkar's contribution to the revival of Buddhism in India」。《Buddhist themes in modern Indian literature; ed by S Hikosaka, and others》。(1992):頁39-42。 |
| Yukei Matsunaga。「A History of Tantric Buddhism in India with reference to Chinese translations」。《Buddhist thought and Asian civilization》。(Erneyville, Calfornia,1977):頁167-181。 |
| つださうきち著。「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の宗教化及びその衰頽」。《シナ佛教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7)。 |
| 一如。「漫談佛教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佛陀思想幾個特點」。《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313-328。 |
| 三枝充悳著。「インド佛教史の時代區分とブッダ觀」。《バウッダ》。(京都:法藏館,2004)。 |
| 三枝充惪著;黃玉燕譯。「印度佛教史」。《佛教入門》。(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2003)。 |
| 凡夫譯。「敬答『議印度之佛教』」。《大智度論. 第二十冊》。([台北市]:九品班印經坊,民86-94)。 |
| 于凌波作。「印度佛教的演變」。《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初版。高雄市:妙林,民89)。 |
| 于凌波著。「印度——早期佛教活動的舞台」。《人間佛陀》。(台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83)。 |
| 于凌波著。「印度佛教流傳史」。《簡明佛學概論》。(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80)。 |
| 于凌波著。「佛經結集與佛教流傳」。《人間佛陀》。(台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83)。 |
| 于凌波著。「部派佛教時代」。《人間佛陀》。(台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83)。 |
| 于凌波著。「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人間佛陀》。(台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83)。 |
| 大正大學佛教學科編。「インド佛教史」。《佛教とはなにか:その歷史を振り返る》。(東京:大法輪閣,1999)。 |
| 大村西崖撰。「支那.印度密教末運」。《密教發達志(下)》。(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大阪.豐中總合本部青年部編。「インド佛教.密教史年表」。《本尊間答抄に學ぷ(中)》。(聖教新聞社,1990):頁49-50。 |
| 大阪.豐中總合本部青年部編。「密教の成立」。《本尊間答抄に學ぷ(中)》。(聖教新聞社,1990):頁40-44。 |
| 小野玄妙。「佛滅年代論」。《小野玄妙佛教藝術著作集. 1》。 |
| 山上證道著。「インド佛教文化と日本」。《世界の諸文化と日本:文化學ことはじめ》。(京都:晃洋書房,2004)。 |
| 山口益。「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破析の一遠因」。《山口益佛教學文集. 上卷》。(東京:春秋社,昭和47-48)。 |
| 山口益著。「クシヤナ王朝統治下の佛教の狀勢」。《般若思想史》。(京都:法藏館,1999)。 |
| 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貴霜王朝統治下的佛教狀況和態勢」。《般若思想史》。(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6)。 |
| 山口瑞鳳等著;許明銀譯。「印度佛教史與龍」。《西藏學與西藏佛學》。(初版。台北市:文殊,民75)。 |
| 山田龍城。「大乘佛教の興起」。《講座佛教. 3:インドの佛教》。(京都:大藏出版,1959):頁119-150。 |
| 山折哲雄。「インド佛教とその現況」。《淺草寺佛教文化講座. 第27集 昭和57年度》。(東京:淺草寺,1982-)。 |
| 山折哲雄文;大村次鄉寫真。「インドに再び芽吹いた教え:差別制度に抵抗する新佛教」。《ブッダの教え:佛教2500年の流れ》。(集英社,2001)。 |
| 不詳。「印度佛教部派的歷史」。《世佛. 第一集:論著(下冊)》。([台南市]:金剛,民68)。 |
| 中本征利著。「インド佛教史年表」。《日蓮と親鸞》。(京都:人文書院,2004)。 |
| 中村元,笠原一男,金岡秀友編集。「インドの密教.中國の密教」。《民眾の佛教:宋から現代まで》。(東京:佼成,昭和51)。 |
| 中村元。「マウリヤ王朝時代における佛教の社會的基盤」。《印度學佛教學論集:宮本正尊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東京:三省堂,1954):頁195-208。 |
| 中村元主編;余萬居譯。「印度密教與中國密教」。《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市:天華,民73)。 |
| 中村元著。「インド佛教史」。《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頁452-453。 |
| 中村元著。「大乘佛教興起時代の社會構成──前期」。《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7卷:インド史. Ⅲ》。(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大乘佛教興起時代の社會構成──後期」。《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7卷:インド史. Ⅲ》。(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佛教の狀況」。《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7卷:インド史. Ⅲ》。(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佛教の社會的基盤」。《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6卷:インド史. Ⅱ》。(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佛教はインドでなぜほろびたか」。《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7卷:インド史. Ⅲ》。(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佛教興起の時代──概觀」。《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11卷:ゴータマ.ツダ. Ⅰ》。(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佛教興起以後の見とおし」。《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5卷:インド史. Ⅰ》。(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佛滅年代についての諸研究概觀」。《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12卷:ゴータマ.ツダ. Ⅱ》。(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都市の成立──佛教興起の社會的基盤」。《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5卷:インド史. Ⅰ》。(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仁增.吉美林巴著;洛珠嘉措,肖干田譯。「佛教在印度的流行狀況及佛學家二殊勝六莊嚴列傳」。《湧蓮藏真:藏傳佛教前譯派傳承源流》。(第一版。中國拉薩:西藏人民,2001)。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再議印度之佛教」。《太虛大師全書. 25:書評》。(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印度大乘時代」。《太虛大師全書. 2:佛法總學》。(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印度小乘時代」。《太虛大師全書. 2:佛法總學》。(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印度佛教的復活」。《太虛大師全書. 28:講演》。(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祝印度佛教的復興」。《太虛大師全書. 28:講演》。(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議印度之佛教」。《太虛大師全書. 25:書評》。(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巴宙(W. Pachow)著。「印度部派佛教之成立」。《大乘二十二問之研究》。(初版。台北市:東初,民82)。 |
| 方立天著。「印度佛教的政治意識」。《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初版。台北市:桂冠圖書,1990)。 |
| 方立天著。「印度佛教的政治意識」。《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1988)。 |
| 方立天著。「印度佛教的創立、演變和外傳」。《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初版。台北市:桂冠圖書,1990)。 |
| 方立天著。「印度佛教的創立、演變和外傳」。《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1988)。 |
| 方倫編著。「上座部的一再分派」。《中級佛學教本》。(重排初版。台中市:菩提樹,民72)。 |
| 方倫編著。「大天五事與上座大眾兩部的分裂」。《中級佛學教本》。(重排初版。台中市:菩提樹,民72)。 |
| 方倫編著。「大眾部的一再分派」。《中級佛學教本》。(重排初版。台中市:菩提樹,民72)。 |
| 方倫編著。「四次結集」。《中級佛學教本》。(重排初版。台中市:菩提樹,民72)。 |
| 方倫編著。「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中級佛學教本》。(重排初版。台中市:菩提樹,民72)。 |
| 方廣錩著。「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的價值在哪裡」。《佛教典籍百問》。(初版。高雄縣:佛光,民80)。 |
| 方廣錩著。「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的價值在哪裡」。《佛教典籍百問》。(第二版。北京:今日中國,1992)。 |
| 方廣錩著。「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的價值在哪裡」。《佛教典籍百問》。(第二版。北京:今日中國,1992)。 |
| 木村日紀。「インド正純密教時代に興起せる法格崇拜とその起源」。《密教大系. 1:インド.チベット密教》。(京都:法藏館,1994):頁337-356。 |
| 木村日紀。「印度正純密教時代に興起せる法格崇拜と其起源」。《高野山開創千百五十年記念:密教學密教史論文集》。(和歌山縣:高野山大學,1965):頁323-340。 |
| 木村泰賢。「部派佛教中的幾大問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止湖著。「部派史述──《異部宗輪論》」。《法海慈航:佛教典籍.法系宗派》。(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3)。 |
| 水谷幸正。「迦膩色迦王與大乘佛教的興起」。《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8):大乘佛教之發展》。(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95-112。 |
| 水野弘元。「インドにおける大乘佛教の成立」。《大乘佛教:歷史編《シンポジウム〈佛教〉》》。(東京:佼成出版社,1980)。 |
| 水野弘元等編。「インド佛教」。《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台北縣:地平線,民66)。 |
| 水野弘元等編。「異部宗輪論」。《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台北縣:地平線,民66)。 |
| 水野弘元等編。「增補 インド佛教」。《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台北縣:地平線,民66)。 |
| 水野弘元著。「印度佛教全般から見た到原始佛教」。《原始佛教》。(日本京都市:平樂寺,1956)。 |
| 水野弘元著;郭忠生中譯。「原始佛教在印度佛教的地位」。《原始佛教》。(台中市:菩提樹,民71)。 |
| 王宏願著。「印度之密教」。《密宗綱要》。(初版。台北市:天華,民70)。 |
| 王武烈著。「佛陀入滅年代的各種考據」。《建寺文化的迷失與覺醒》。(第一版。台北市:商鼎文化,2003)。 |
| 王武烈著。「波羅王朝的密教(Guhya,Vajnayana,Mantra)擁護」。《建寺文化的迷失與覺醒》。(第一版。台北市:商鼎文化,2003)。 |
| 王武烈著。「後貴霜王朝也採用佛教治國」。《建寺文化的迷失與覺醒》。(第一版。台北市:商鼎文化,2003)。 |
| 王素梅撰。「阿育王時代四大部洲的建立」。《初期佛教的宇宙觀:由《長阿含-世記經》《施設論》到《立世阿毘曇論》之完成》。(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5)。 |
| 世友造;玄奘譯。「異部宗輪論 一卷」。《大藏經入門 -- 中國撰述部》。(香港:倡印社,1995):頁190。 |
| 冉雲華。「Dimensions of Indian Buddhism」。《白公上人八秩嵩慶頌壽論文集》。(台北市:中國佛教,民72)。 |
| 加藤純章。「『異部宗輪論』の傳える經量部について」。《勝又俊教博士古稀記念論集:大乘佛教から密教へ》。(東京:春秋社,1981):頁175-198。 |
| 加藤精神。「大乘佛教の起源に關する一考察」。《佛教思潮:龍谷大學新聞/大正大學新聞交換論文集》。 |
| 史慧玲著;劉建志繪。「印度佛教聖地圖」。《佛陀十大弟子(上)》。(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1996)。 |
| 布拉得利.卡.赫基斯(Bradley K. Hawkins)著;陳乃綺譯;蔡昌雄導讀。「印度佛教的衰微」。《佛教的世界》。(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9)。 |
| 布拉得利.卡.赫基斯(Bradley K. Hawkins)著;陳乃綺譯;蔡昌雄導讀。「佛教的起源」。《佛教的世界》。(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9)。 |
| 平川彰。「大乘佛教の成立」。《古代史講座. 第12》。(東京:學生社,1965)。 |
|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原始佛教與時代背景」。《佛學研究入門》。(第一版。台北市:法爾,民79)。 |
| 平川彰著。「インド佛教.チベット佛教.中國佛教 大乘とは何か」。《勝呂信靜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6)。 |
| 平川彰著。「卷頭に古代インド佛教地圖あり」。《大乘佛教のこころ》。(大阪:東方出版,1991)。 |
| 平川彰著。「教團史研究」。《平川彰著作集. 第2卷:原始佛教とアビダルマ佛教》。(初版。東京:春秋社,1988-2000)。 |
| 平岡聰著。「インド佛教史概要」。《生きる智慧:ブッダの人生哲學》。(東京:グラフ社,2009)。 |
| 弘學主編。「印度佛教的流派及演變」。《佛學概論》。(初版。台北市:水牛圖書,民87)。 |
| 立花俊道。「釋尊滅後の佛教」。《國民佛教聖典》。(東京:秀文閣書房,1934)。 |
| 仲澤浩祐。「グプタ期佛教史研究覺え書:スカンダグプタの周邊」。《野村耀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史佛教學論集》。(東京:春秋社,1987):頁563-580。 |
| 仲澤浩祐。「西北インドにおけるグプタ期の佛教」。《佛教學佛教史論集:佐佐木孝憲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2)。 |
| 任繼愈,杜繼文編著。「印度佛教的經院化和密教化」。《佛教史》。(初版。台北市:曉園,1995)。 |
| 任繼愈,杜繼文編著。「佛教大乘和小乘的確立(公元前一世紀─三世紀)」。《佛教史》。(初版。台北市:曉園,1995)。 |
| 任繼愈,杜繼文編著。「佛教的起源與早期的發展(公元前六─前一世紀)」。《佛教史》。(初版。台北市:曉園,1995)。 |
| 任繼愈,杜繼文編著。「佛教的黃金時代(上)(公元四-六世紀)」。《佛教史》。(初版。台北市:曉園,1995)。 |
| 任繼愈主編。「印度西北希臘移民的佛教信仰」。《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1988)。 |
| 任繼愈主編。「佛教從印度向西域的傳播」。《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1988)。 |
| 任繼愈主編。「阿育王時期佛教的傳播」。《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1988)。 |
| 任繼愈主編。「部派佛教分派表」。《佛教大辭典》。(第一版。中國南京:江蘇古籍,2002)。 |
| 任繼愈主編。「部派佛教的分佈」。《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1988)。 |
| 任繼愈總主編;杜繼文主編。「印度佛教的經院化和密教化」。《佛教史》。(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1)。 |
| 任繼愈總主編;杜繼文主編。「佛教大事記」。《佛教史》。(第一版。南京:江蘇人民,2006)。 |
| 任繼愈總主編;杜繼文主編。「佛教大乘和小乘的確立(公元前1世紀─3世紀)」。《佛教史》。(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1)。 |
| 任繼愈總主編;杜繼文主編。「佛教的起源與早期的發展(公元前6──前1世紀)」。《佛教史》。(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1)。 |
| 任繼愈總主編;杜繼文主編。「佛教的黃金時代(上)(公元世4-6世紀)」。《佛教史》。(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1)。 |
| 任繼愈總主編;杜繼文主編。「部派佛教分派表」。《佛教史》。(第一版。中國南京:江蘇人民,2006)。 |
| 全佛編輯部主編。「印度的佛教宗派」。《佛教的宗派》。(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2004)。 |
| 全佛編輯部主編。「異部宗輪論」。《佛教的重要經典》。(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2004)。 |
| 「印度佛教」。《東方佛教文化》。(初版。台北市:木鐸,民77)。 |
| 吉祥真雄著。「印度支那密教史」。《真言宗選書. 第8卷:教相篇. 真言宗史 2》。(京都:同朋舍出版,1986)。 |
| 宇井伯壽。「小乘佛教的變遷」。《佛教基礎知識(1)》。(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9)。 |
| 宇井伯壽。「佛滅年代論」。《印度哲學研究. 第二》。(東京:岩波書店,):頁1-111。 |
| 宇井伯壽。「原始佛教」。《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13。 |
| 朱明忠。「大乘佛教」。《課外學習》。(1988)。 |
| 朱斐著。「印度的佛教現狀」。《空中行腳》。(再版。台中市:菩提樹,民54)。 |
| 羽田野伯猷(S. Hadano)著。「A Historical Study in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iffusion of Tāntric Buddism in India」。《チベット.インド學集成. 第三卷:インド篇. Ⅰ》。(京都:法藏館,昭和61-63)。 |
| 羽田野伯猷著。「インド教佛教交涉の一斷面:回教對策を目的とする時輪の形成における」。《チベット.インド學集成. 第3卷:インド篇. 1》。(京都:法藏館,1987)。 |
| 羽溪了諦。「佛教の起源」。《羽溪博士佛教論說選集》。(東京:大東,1971)。 |
| 羽溪了諦。「佛教興起の政治的背景」。《羽溪博士佛教論說選集》。(東京:大東,1971)。 |
| 羽溪了諦著;賀昌群譯。「阿育王出世與佛教之傳播」。《西域之佛教》。(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
| 西村實則著。「大眾部.說出世部の僧院生活(4)」。《初期佛教からアビダルマへ:櫻部建博士喜壽記念論集》。(京都:平樂寺書店,2002)。 |
| 西義雄著。「印度佛教史上、部派分立に關する一考察──特に大眾部系の心論を中心として」。《阿毘達磨佛教の研究:その真相と使命》。(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0)。 |
| 亨利.阿爾馮(Henri Arvon)著;張以群譯。「佛教在印度以及它在南亞的擴張」。《佛教》。(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印度佛教的發展」。《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79:中國佛教雕塑形式體系的建立等五書》。(初版。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2004)。 |
| 佛光山編輯委員會編輯。「印度佛教聖地地圖」。《佛光山印度朝聖專輯》。(高雄市:佛光,民69)。 |
| 佛使尊者著;佛法中心編譯組譯。「佛教的分派和宗教的起源」。《認識大小乘佛教》。(初版。桃園縣中壢市:佛法中心,民85)。 |
| 佛教大學佛教學科編。「地圖(インド、中國)」。《佛教入門:釋尊尊と法然上人の教え》。(初版。大阪市:東方,1984)。 |
| 佛教大學佛教學科編。「佛教史年表(インド、中國、日本)」。《佛教入門:釋尊尊と法然上人の教え》。(初版。大阪市:東方,1984)。 |
| 佛鄰。「大乘佛教的新趨勢」。《佛教基礎知識 (1)》。(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65-74。 |
| 佛鄰。「大乘佛教的新趨勢」。《佛教基礎知識(1)》。(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9)。 |
| 何雲著。「印度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何雲著。「印度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百問》。(第一版。北京:中國建設,1989)。 |
| 何磊著。「印度佛教的黃金時代」。《三藏法師玄奘傳》。(第一版。中國昆明市:雲南大學,1999)。 |
| 佐佐木教悟。「インドと北魏とのあいだの佛教交流について」。《北魏佛教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 |
| 佐佐木教悟。「インド佛教史」。《佛教學への道しるべ》。(京都:文榮堂,1980)。 |
| 佐佐木教悟。「印度佛教史」。《佛學研究指南》。(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75)。 |
| 佐佐木教悟。「印度佛教史」。《佛學研究指南》。(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75)。 |
| 佐保田鶴治。「阿育王と佛教」。《株橋先生古希記念:法華思想と日隆教學》。(兵庫縣:法華宗興隆學林,1979):頁57-74。 |
| 佐藤良純。「印度の歷史と佛教の遺跡」。《淺草寺佛教文化講座. 第31集》。(東京:淺草寺,1982-)。 |
| 吳平編。「印度佛教的起源及其興衰」。《名家說佛》。(第一版。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
| 吳立民。「印度之密教」。《威音文庫.密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 吳志雲主編。「從阿育王法敕刻文看佛陀遺教對於印度社會所發生的影響」。《巨贊文集. 上卷》。(第一版。中國南京:江蘇古籍,2000)。 |
| 呂建福著。「時輪乘及密教在印度的衰落」。《中國密教史》。(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
| 呂澂著。「印度佛教史略」。《呂澂佛學名著》。(臺灣三版。台北市:老古文化,1991)。 |
| 呂澂著。「印度佛學分化時期」。《呂澂佛學名著》。(臺灣三版。台北市:老古文化,1991):頁2-15。 |
| 呂澂著。「印度佛學衰頹時期」。《呂澂佛學名著》。(臺灣三版。台北市:老古文化,1991):頁16-26。 |
| 呂澂著。「印度教史概略及其參考書」。《佛教研究法》。(台北縣板橋市:圓覺學舍,民71)。 |
| 宋澤萊。「異部宗輪論白話譯本」。《佛陀解脫大道(上)》。(初版。台北縣新店市:鴻泰圖書,民81)。 |
| 李世傑。「原始佛教資料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29-54。 |
| 李世傑著。「大乘佛教興起的原因」。《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71)。 |
| 李世傑著。「印度佛教史第三期時代概觀」。《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71)。 |
| 李世傑著。「教團的分裂」。《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影印再版。台北縣新店鎮: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68)。 |
| 李世傑譯述。「印度密教的末運」。《密宗的歷史與教理》。(初版。台北市:佛教,民66)。 |
| 李孝本等著。「印度大乘佛教」。《佛學入門》。(台北縣新店市:常春樹,民66)。 |
| 李孝本等著。「印度部派佛教」。《佛學入門》。(台北縣新店市:常春樹,民66)。 |
| 李孝本等著。「原始佛教」。《佛學入門》。(台北縣新店市:常春樹,民66)。 |
| 李添春。「佛教分宗分派的源由」。《佛教基礎知識(1)》。(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9)。 |
| 李雪貞。「印度古文明中的佛教」。《法輪選集》。(台北市:能仁學舍,民68)。 |
| 李富華等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佛教學》。(北京第一版。北京:當代世界,2000)。 |
| 李富華等著。「佛教的創立與原始佛教」。《佛教學》。(北京第一版。北京:當代世界,2000)。 |
| 李華貴著。「佛教的產生和發展概要」。《圓覺佛教》。(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3)。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波羅王朝如何扶植密教?」。《佛教百科:密宗卷》。(第一版。台北市:知書房,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婆羅王朝如何扶植密教?」。《佛教小百科:密宗》。(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婆羅王朝如何扶植密教?」。《佛教百科:密宗卷》。(第一版。台北市:知書房,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密教的傳播情況怎樣?」。《佛教小百科:密宗》。(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密教的傳播情況怎樣?」。《佛教百科:密宗卷》。(第一版。台北市:知書房,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密教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佛教小百科:密宗》。(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印度密教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佛教百科:密宗卷》。(第一版。台北市:知書房,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密教如何在印度形成?」。《佛教小百科:密宗》。(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李冀誠,丁明夷著。「密教如何在印度形成?」。《佛教百科:密宗卷》。(第一版。台北市:知書房,2005)。 |
| 李濤著。「印度佛教的全盛和衰落」。《佛教與佛教藝術》。(初版。台北市:水牛圖書,民81)。 |
| 李濤著。「印度佛教的全盛和衰落」。《佛教與佛教藝術》。(第一版。中國西安:西安交通大學,1989)。 |
| 李濤著。「佛教的起源」。《佛教與佛教藝術》。(初版。台北市:水牛圖書,民81)。 |
| 李濤著。「部派佛教與阿育王時代佛教的傳播」。《佛教與佛教藝術》。(初版。台北市:水牛圖書,民81)。 |
| 李濤著。「部派佛教與阿育王時代佛教的傳播」。《佛教與佛教藝術》。(第一版。中國西安:西安交通大學,1989)。 |
| 周叔迦著。「印度佛教史」。《周叔迦佛學論著集. 上冊》。(第一版。北京:中華,1991)。 |
| 周姚萍著;劉建志繪。「印度佛教聖地圖」。《第一位比丘尼:大愛道》。(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民85)。 |
| 奈良康明。「インドの社會と佛教」。《淺草寺佛教文化講座. 第30集 昭和60年度》。(東京:淺草寺,1982-)。 |
| 奈良康明。「インド社會と大乘佛教」。《講座.大乘佛教. 10:大乘佛教とその周邊》。(東京:春秋社,1996)。 |
| 姊崎正治著。「佛陀在世の頃の印度地圖」。《根本佛教》。(三版。東京:博文館,明治43)。 |
|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4-28。 |
| 岡部和雄。「インド社會における傳統的佛教」。《日本人の佛教. 5:佛教の步んだ道. 1》。(東京:東京書籍,1988)。 |
| 岩本裕。「インドの佛教」。《岩本裕著作集. 1:佛教の虛像と實像》。(同朋舍,1988)。 |
| 岩本裕。「インド佛教史におけるSADDHARMAPUNDARIKA(法華經)」。《岩本裕著作集. 1:佛教の虛像と實像》。(同朋舍,1988)。 |
| 岩本裕。「古代インド社會と佛教」。《岩本裕著作集. 2:佛教の內相と外相》。(京都:同朋舍,1989)。 |
| 岩本裕著;劉欣如譯。「佛教與印度社會」。《佛教與女性》。(初版。台北市:大展,1998)。 |
| 岩本裕譯。「インド佛教年表」。《佛教聖典選. 第4卷:大乘經典. 2》。(東京:讀賣新聞社,1975)。 |
| 岩松淺夫。「佛教興起の時代背景」。《禪文化講座 禪へのいざない. 1:印度佛教と禪定》。(東京:大東出版社,1991)。 |
| 服部正明,上山春平。「インド佛教史年表」。《認識と超越<唯識>》。(再版。東京:角川書店,平成11):頁278-283。 |
|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佛教史述要」。《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初版。台北市:天華,民75)。 |
| 東初。「釋尊滅後之印度佛教」。《現代佛教文選》。(再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71)。 |
| 林世敏著。「佛教在印度為什麼衰落?」。《學佛三百問》。(合訂版。高雄市:林世敏,民85)。 |
| 林世敏著。「佛教為什麼能在印度興起?」。《學佛三百問》。(合訂版。高雄市:林世敏,民85)。 |
| 林佳男撰。「印度佛教發展的歷程」。《非營利組織與外部支持者行為探討:大乘佛教組織在台灣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民93)。 |
| 林崇安。「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依據藏文資料分析」。《西藏研究論文集. 第三輯》。(台北市:西藏研究委員會,民79):頁91-104。 |
| 林崇安著。「印度佛教密宗的傳承與發展」。《印度佛教的探討》。(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4)。 |
| 林崇安著。「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印度佛教的探討》。(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4)。 |
| 林崇安編著。「十八部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初版。桃園縣中壢市:圓光,2006)。 |
| 林崇安編著。「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傳承」。《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初版。桃園縣中壢市:圓光,2006)。 |
| 林崇安編著。「異部宗輪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初版。桃園縣中壢市:圓光,2006)。 |
| 林崇安編著。「部派史略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初版。桃園縣中壢市:圓光,2006)。 |
| 林崇安編著。「部執異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初版。桃園縣中壢市:圓光,2006)。 |
| 林崇安編輯。「十八部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林崇安編輯。「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傳承」。《《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林崇安編輯。「異部宗輪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林崇安編輯。「部派史略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林崇安編輯。「部執異論」。《《佛教宗派源流與思想》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林崇安輯。「印度部教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部派史略論》」。《林崇安佛學論文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
| 林煌洲著。「印度佛教的近現代發展與現況」。《印度思想文化與佛教》。(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91)。 |
| 林煌洲著。「從印度文化史初探佛教的興衰與印度教」。《印度思想文化與佛教》。(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91)。 |
| 松長有慶。「印度密教研究之現況及其研究方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72:密教研究法. 密教發達志(上)》。(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松長有慶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後期的印度密教」。《揭祕寶庫:密教經典(理趣經)》。(台北市:大展,1992)。 |
| 松濤誠達。「インドの佛教」。《佛智慧と教え》。(青史出版,2000)。 |
| 法鼓文化編輯製作。「從印度文化史初探佛教的興衰與印度教」。《法鼓山僧伽大學九十學年度年報》。(台北縣:法鼓山僧伽大學,2004)。 |
| 法藏佛學院學生畢業論文編輯委員會編輯。「部派佛教之分裂」。《畢業佛學論文集》。(台北市:法藏佛學院,民62)。 |
| 祁志祥著。「印度佛教史略」。《佛學與中國文化(修訂本)》。(第二版。上海:學林,2001)。 |
| 芳村修基編。「インド篇」。《佛教教團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68)。 |
| 金岡秀友。「入定と入定信仰:空海入定のインド佛教史的考察」。《『弘法大師と現代』宗祖弘法大師千百五十年御遠忌記念出版》。(東京:竺摩書房,1984):頁127-142。 |
| 金倉圓照。「印度佛教史」。《宗教體系. 第5卷》。(東京:大東出版社,1949)。 |
| 金倉圓照。「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宗教體系. 第5卷:宗教史篇》。(東京:大東出版社,1949)。 |
| 金倉圓照著。「年表」。《インド哲學史》。(京都市:平樂寺,1990)。 |
| 長尾雅人責任編集。「インド佛教關係年譜」。《世界の名著. 2:大乘佛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頁544-553。 |
| 阿部藤吉著。「インドの初期諸宗教文化史に見られる密教の諸要因」。《日本の零魚成度・陀.敏智:空海の謎!その教えとは》。(東京:文藝社,2008)。 |
| 信海。「異部宗輪論述記 2卷」。《智山全書. 第12卷》。(京都:智山全書刊行會,1965)。 |
| 信慧。「異部宗輪論述記別錄 3卷」。《豐山全書. 第12卷》。(東京:豐山全書刊行會,1937-1939)。 |
| 前田惠學。「パーリ語の故鄉と原始佛教教團の發展(S28.6「東方學」 6)」。《前田惠學集. 3:現代上座佛教の世界. 1》。(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4)。 |
| 前田惠學。「佛教の興亡:インド」。《前田惠學集. 4:現代上座佛教の世界. 2》。(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4)。 |
| 前田惠學。「何故『原始佛教』か」。《前田惠學集. 1:釋尊をいかに觀るか》。(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3)。 |
| 前田惠學。「何故『原始佛教』か」。《前田惠學集. 6:核の時代における平和と共生》。(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5)。 |
|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研究の過去と將來」。《前田惠學集. 1:釋尊をいかに觀るか》。(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3)。 |
| 前田慧雲全集刊行會編。「大乘佛教史論」。《前田慧雲全集. 第1卷》。(東京:春秋社,昭和6-7)。 |
| 南懷瑾著。「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係」。《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台灣五版。台北市:老古文化,1993)。 |
| 南懷瑾著。「釋迦佛與阿育王前後的佛教」。《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台灣五版。台北市:老古文化,1993)。 |
| 姚衛群著。「佛教在印度的傳播」。《佛教入門:歷史與教義》。(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 |
| 姚衛群著。「佛教的產生」。《佛教入門:歷史與教義》。(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 |
| 姚衛群著。「佛教的產生」。《佛教入門:歷史與教義》。(第一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
| 姚衛群著。「佛教的傳播」。《佛教入門:歷史與教義》。(第一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
| 室利尼瓦沙那闍黎著;法舫譯。「暹羅佛教與印度文化之關係」。《現代佛教文選》。(再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71)。 |
| 彥坂周著。「十九世紀末南インドから起きた佛教復興運動について」。《マンダラの諸相と文化:賴富本宏博士還曆記念論文集. 下(胎藏界の卷)》。(京都:法藏館,2005)。 |
| 洪水龍(釋明空)撰。「印度大乘佛教發展的三個時期」。《從《法華玄義》看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的詮釋》。(新竹市: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民92)。 |
| 洪修平著。「佛教的分化與發展」。《中國佛教文化歷程. 增訂版》。(第二版。中國南京:江蘇教育,2005)。 |
| 洪修平著。「佛教的印度之源」。《中國佛教文化歷程. 增訂版》。(第二版。中國南京:江蘇教育,2005)。 |
| 津田真一。「大乘佛教と密教」。《講座.大乘佛教. 1:大乘佛教とは何か》。(東京:春秋社,1981):頁259-316。 |
| 紀野一義。「印度 リス.デヴィズ『佛教-その歷史と文獻』」。《現代道德講座. 第7卷》。(東京:河出書房,1955)。 |
| 胡國柱撰。「印度密教之興起與法脈之東傳」。《從中古到近世的中國佛教「淨土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民89)。 |
| 唐慧瑞。「評呂澂印度佛教史略表之佛誕年代」。《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7》。(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3-18。 |
| 宮下晴輝。「大乘佛教の興起」。《佛教傳來》。(京都:大谷大學,2001)。 |
| 宮本久義。「新佛教(ネオ.ブッディズム)と現代インド」。《淺草寺佛教文化講座. 第50集》。(東京:淺草寺,1982-)。 |
| 宮本正尊。「原始佛教與根本佛教」。《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242-254。 |
| 宮坂宥勝。「佛教興起の時代と社會的背景:十六大國考」。《インド學密教學論考》。(京都:法藏館,1995)。 |
| 宮坂宥勝。「新版.佛教の起源」。《宮坂宥勝著作集. 1》。(京都:法藏館,1998)。 |
| 悅西。「大乘宗派之概略」。《現代佛教文選》。(再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71)。 |
| 海應撰;信海註。「異部宗輪論述記海應錄4卷」。《智山全書. 第12卷》。(京都:智山全書刊行會,1965)。 |
| 馬鵬雲。「佛教在印度的產生及其基本特點」。《佛教與中國文化》。(初版。台北市:國文天地,民79)。 |
| 馬鵬雲。「佛教在印度的產生及其基本特點」。《佛教與中國文化》。(第一版。北京:中華,1988)。 |
| 高田仁覺。「インド密教から見た佛教の輪郭」。《大山公淳教授頌壽記念論文集(下)》。(和歌山縣:高野山出版社,1965)。 |
| 高崎直道。「佛教とインド社會:ゴートラGOTRAの概念をめぐって」。《如來藏思想. 2》。(京都:法蔵館,1988-1989)。 |
| 高崎直道著。「インド佛教と中國佛教との間」。《高崎直道著作集. 第2卷:大乘佛教思想論. 1》。(東京:春秋社,2008)。 |
| 高崎直道著。「大乘佛教の成立と展開:大乘佛教の形成」。《高崎直道著作集. 第2卷:大乘佛教思想論. 1》。(東京:春秋社,2008)。 |
| 高崎直道著。「大乘佛教の究極」。《高崎直道著作集. 第2卷:大乘佛教思想論. 1》。(東京:春秋社,2008)。 |
| 高崎直道著。「密教の成立および佛教の衰退」。《高崎直道著作集. 第2卷:大乘佛教思想論. 1》。(東京:春秋社,2008)。 |
| 高楠順次郎。「インド文化史上における佛教の意義」。《高楠順次郎全集. 1:アジア民族の中心思想.インド編,東洋文化史における佛教の地位》。(東京:教育新潮社,1977)。 |
| 高楠順次郎。「佛教インド」。《高楠順次郎全集. 1:アジア民族の中心思想.インド編,東洋文化史における佛教の地位》。(東京:教育新潮社,1977)。 |
| 高楠順次郎。「佛教とインド」。《高楠順次郎全集. 4:佛教の真.人文の基調としての佛教》。(東京:教育新潮社,1978)。 |
| 高聞天等著。「印度佛教源流」。《佛學文摘. 第三輯》。(台北市:每日學佛,民73)。 |
| 高橋壯。「佛滅年代論を今思ふ」。《佛教から真宗へ:瓜生津隆真博士退職記念論集》。(京都:永田文昌堂,2003):頁17-34(L)。 |
| 高橋堯英。「クシャン王朝下の佛教寺院に關する一考察」。《勝呂信靜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6)。 |
| 高橋堯英。「クシャン朝下の佛教について」。《佐佐木孝憲博士古稀記念佛教學佛教史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2)。 |
| 高橋堯英。「佛教とインド社會」。《現代に生きる佛教:佛教文化の視點》。(東京:東京書籍,1995)。 |
| 高橋審也。「原始佛教と初期佛教」。《木村清孝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アジア佛教―その成立と展開》。(東京:春秋社,2002):頁373-388。 |
| 高橋審也著。「東アジア佛教の起源とその周邊 原始佛教と初期佛教」。《東アジア佛教:その成立と展開:木村清孝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2002)。 |
| 高觀如著。「小乘教在佛教史上」。《小乘佛教概述》。(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民74)。 |
| 高觀如著。「佛教弘傳史-第二章 印度」。《佛學講義》。(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1)。 |
| 執一,玉明編著。「佛教在印度的傳播」。《點一盞佛燈:佛學入門》。(初版。台北市:九儀,民84)。 |
| 崔連仲著。「引論──佛陀時代的印度社會」。《釋迦牟尼:生平與思想》。(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
| 張周天著。「印度因佛教衰微而滅亡」。《佛教正議》。(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6)。 |
| 張周天著。「佛教為何創始於印度」。《佛教正議》。(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6)。 |
| 張周天著。「部派分裂」。《佛教正議》。(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6)。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中印度法難」。《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北印度教難」。《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吠舍離事件」。《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現代印度佛教復興」。《佛教文化(下)》。(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異部宗輪論」。《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異部宗輪論述記」。《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第一次大分裂」。《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第一次結集」。《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第二次結集」。《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第三次結集」。《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第四次結集」。《佛教文化(中)》。(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
| 張映勤著。「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佛道文化通覽》。(第二版。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2000)。 |
| 張映勤著。「佛教的創立與釋迦牟尼」。《佛道文化通覽》。(第二版。中國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院,2000)。 |
| 張英著。「古印度佛教傳播的民族形式」。《彼岸世界:東方民族與佛教》。(第一版。成都:四川民族,1994)。 |
| 張英著。「第三次結集」。《彼岸世界:東方民族與佛教》。(第一版。成都:四川民族,1994)。 |
| 張英著。「部派佛教」。《彼岸世界:東方民族與佛教》。(第一版。成都:四川民族,1994)。 |
| 張曼濤主編。「大乘佛教的問題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9》。(台北市:大乘文化,1979)。 |
| 張踐著。「創生與東傳──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中國佛教》。(第一版。中國廣州:廣東人民,1996)。 |
| 張曉華著。「印度佛教文化系统」。《佛教文化傳播論》。(北京市:人民,2006)。 |
| 梁啟超。「印度佛教概觀」。《現代佛教文選》。(再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71)。 |
| 梁啟超。「讀異部宗輪論述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05-114。 |
| 梁啟超著。「中國印度之交通」。《佛學研究十八篇》。(三版。台北市:臺灣中華,民60)。 |
| 梁啟超著。「印度佛教概觀」。《佛學研究十八篇》。(三版。台北市:臺灣中華,民60)。 |
| 梁啟超著。「讀異部宗輪論述記」。《中國佛教研究史》。(初版。台北市:新文豐,民64)。 |
| 梁啟超著。「讀異部宗輪論述記」。《佛學研究十八篇》。(三版。台北市:臺灣中華,民60)。 |
| 梁啟超撰;陳士強導讀。「中國印度之交通」。《佛學研究十八篇》。(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1)。 |
| 梁啟超撰;陳士強導讀。「印度佛教概觀」。《佛學研究十八篇》。(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1)。 |
| 梁啟超撰;陳士強導讀。「讀《異部宗輪論述記》」。《佛學研究十八篇》。(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1)。 |
| 梁曉虹著。「西天的神──印度佛教概覽」。《華化佛教》。(第一版。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6)。 |
| 梁蕙萍撰。「印度的佛教復振」。《在家居士與近代佛教復振運動:歐陽竟無與達磨波羅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5)。 |
| 深浦正文著。「教史ご資料--印度」。《佛教研究法》。(日本東京市:丙午,大正12)。 |
| 淨土真宗聖典編纂委員會編。「インド佛教史蹟略圖」。《淨土三部經》。(現代語版。京都:本願寺出版社,1996)。 |
| 淨真。「大乘結集及其復興」。《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8):大乘佛教之發展》。(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67-80。 |
| 「異部宗輪論述記」。《佛藏輯要. 第一十六冊》。(初版。台北市: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船庵。「試述部派佛教」。《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28。 |
| 莫佩嫻譯。「印度的佛教運動」。《世佛. 第二集:新聞》。([台南市]:金剛,民68)。 |
| 莊春江。「抉擇印度佛教記事略表」。《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台北縣:圓明出版社,1993)。 |
| 莊春江著。「大乘佛教的興起及其思想」。《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2)。 |
| 莊春江著。「印度佛教記事略表」。《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2)。 |
| 莊春江著。「佛教僧團的分裂」。《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2)。 |
| 莊春江著。「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及其思想」。《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2)。 |
| 荻原博士記念會編。「印度佛教史に關するもの」。《荻原雲來文集》。(東京:荻原博士記念會,1938)。 |
| 許地山。「大乘佛教之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8):大乘佛教之發展》。(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通一。「試論早期佛教僧團制度中的幾個問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341-364。 |
| 郭敏俊著。「印度佛教」。《佛教傳承一本通》。(初版。台北縣汐止鎮:大千,民98)。 |
| 郭敏俊著。「印度佛教」。《佛教簡史:法的流變》。(初版。台北縣汐止鎮:大千,民94)。 |
| 陳士強撰。「明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一冊」。《佛典精解》。(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92)。 |
| 陳引馳編著。「佛教在印度的興起」。《佛教文學》。(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美術,2003)。 |
| 陳文英著。「佛教在印度的產生與對外傳播」。《中國古代漢傳佛教傳播史論》。(第一版。中國天津:天津古籍,2007)。 |
| 陳朝棟作。「印度佛教的分期與流變」。《大智度論概要易讀》。(初版。台北縣汐止市:大千,民93)。 |
| 陳進益著。「佛教在印度為何滅亡」。《走出佛教的迷霧》。(初版。台中市:白象文化,2006)。 |
| 章嘉等著。「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關係」。《中國佛教史論集(一)》。(初版。台北市:中華文化,民45)。 |
| 惠谷隆戒著。「印度佛教文化」。《佛教史概說》。(第二版。日本京都市:佛教大學通信教育部,1982)。 |
| 惠谷隆戒著。「印度佛教史」。《佛教史概說》。(第二版。日本京都市:佛教大學通信教育部,1982)。 |
| 敦煌研究院主編;孫修身本卷主編。「阿育王弘揚佛教」。《敦煌石窟全集. 12:佛教東傳故事畫卷》。(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1999-2005)。 |
| 森章司。「原始佛教時代の曆法について」。《原始佛教聖典資料による釋尊傳の研究. 1:モノグラフ篇No.1--基礎研究篇. I》。(中央學術研究所,1999):頁84-102(L)。 |
| 椎尾弁匡。「佛教信仰發達史」。《宗教生活叢書. 第1-20卷》。(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8-9)。 |
| 椎尾辨匡著。「カニシカ王朝の佛教」。《佛教經典概說》。(東京:三康文化研究所,昭和46)。 |
| 游俠。「異部宗輪論」。《中國佛教. 第三輯》。(第一版。上海:知識,1980-1989)。 |
| 渡邊照宏著;李君奭譯。「大乘的定義和起源」。《佛教的流傳與道教》。(初版。彰化市: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民67)。 |
| 渡邊照宏著;李君奭譯。「大眾部的發展」。《佛教的流傳與道教》。(初版。彰化市: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民67)。 |
| 渡邊照宏著;李君奭譯。「分裂的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的興起」。《佛教的流傳與道教》。(初版。彰化市: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民67)。 |
| 渡邊照宏著;李君奭譯。「迦膩色迦王時代佛教」。《佛教的流傳與道教》。(初版。彰化市: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民67)。 |
| 渡邊照宏著;李君奭譯。「傳佈於印度全域的佛教」。《佛教的流傳與道教》。(初版。彰化市: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民67)。 |
| 渡邊照宏著;陳世昌譯。「印度佛教的歷史」。《佛教》。(五版。台北市:協志工業叢書,民64)。 |
| 湯山明。「西洋人の大乘佛教研究史」。《講座.大乘佛教. 10:大乘佛教とその周邊》。(東京:春秋社,1985)。 |
| 程剛編著。「印度佛教及中印佛教關係」。《佛教入門》。(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1999)。 |
| 善波周。「インド古曆と佛教天文曆:特に佛誕日等に關連して」。《中野教授古稀記念論文集》。(和歌山縣:中野教授古稀記念會,昭和35)。 |
| 《華林》編輯委員會編。「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常蕾〉」。《華林. 第二卷》。(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2001-)。 |
| 閎扉。「由異部到小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雲井昭善著。「インド.チベット編 初期佛教教團と夜叉(Yakkha,Yaksa)」。《佛教の歷史と文化:佛教史學會30周年記念論集》。(京都:同朋舍出版,1980)。 |
| 黃卓越主編。「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中國佛教大觀. 下》。(第二版。哈爾濱:哈爾濱,2002)。 |
| 黃卓越主編。「印度佛教」。《中國佛教大觀. 上》。(第二版。哈爾濱:哈爾濱,2002)。 |
| 黃卓越主編。「印度佛教宗派」。《中國佛教大觀. 上》。(第二版。中國哈爾濱:哈爾濱,2002)。 |
| 黃卓越主編。「異部宗輪論」。《中國佛教大觀. 下》。(第二版。中國哈爾濱:哈爾濱,2002)。 |
| 黃夏年主編。「什麼是大乘佛教?什麼是小乘佛教?」。《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什麼是原始佛教?」。《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印度佛教密宗是如何滅亡的?」。《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印度佛教密教曾在世界哪些國家和地區傳播過?」。《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佛教在歷史上經歷了哪些重要的發展階段?」。《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何謂左道密教?」。《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何謂結集?佛教史上有幾次重大結集?」。《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何謂雜部密教?」。《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阿育王對佛教傳播有何作用?」。《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迦膩色迦王在佛教史上起什麼作用?」。《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夏年主編。「密教是如何在印度形成的?」。《佛教三百題》。(初版。台北市:建安,1996)。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中印度和東印度的佛教情形如何」。《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印度佛教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印度那爛陀寺在佛教史上有何地位?」。《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印度密教有什麼特點?」。《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早期印度佛教有哪些派別?」。《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產生?」。《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南北印度的佛教情形如何?」。《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懺華著。「印度佛教史綱」。《佛教各宗大意》。(初版。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77)。 |
| 圓念著作。「印度佛教史略」。《聖阿羅漢道》。(初版。台北市:台北市竹風佛法學會,民88)。 |
| 圓念著作。「傳統佛教與大乘佛教的沿革」。《聖阿羅漢道》。(初版。台北市:台北市竹風佛法學會,民88)。 |
| 塚本啓祥。「アショーカ時代の佛教史研究の問題點」。《佐藤博士古稀記念佛教思想論叢》。(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2):頁169-190(L)。 |
| 塚本啓祥。「西北インドの歷史と佛教」。《法華經の文化と基盤》。(京都:平樂寺書店,1982)。 |
| 塚本啓祥。「傳承と史實の間:インド佛教傳播史に關連して」。《東方學論集:東方學會創立五十周年記念》。(東京:東方學會,1997):頁1350-1360。 |
| 塚本啓祥著。「アマラーヴァティーの佛教部派」。《伊原照蓮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福岡:伊原照蓮博士古稀記念會,1991):頁1-40。 |
| 塚本啓祥著。「インド佛教年表」。《インド佛教碑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96-)。 |
| 塚本啓祥著。「マハーラーシュトラの仏教部派(3):Kārli仏教碑銘」。《渡邊文麿博士追悼記念論集:原始佛教と大乘佛教. 上》。(京都:永田文昌堂,1993):頁173-204(L)。 |
| 業露華著。「"上座部"佛教有哪些派別?」。《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大眾部"與"上座部"有什麼區別?」。《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上座部』佛教有哪些派別?」。《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大眾部』與『上座部』有什麼區別?」。《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什麼叫『結集』佛教史上有幾次重大結集」。《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什麼叫上座部,有哪些主要的派別」。《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什麼叫大乘佛教,什麼叫小乘佛教」。《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什麼叫大眾部,有哪些主要的派別」。《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什麼叫密教,有什麼特點」。《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什麼是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什麼是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什麼是密教,它有什麼特點?」。《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什麼是密教,它有什麼特點?」。《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佛教史上有幾次重大結集?」。《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佛教史上有幾次重大結集?」。《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佛言佛語:佛教經典概述》。(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2002)。 |
| 業露華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及主要教派」。《佛學與佛教》。(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96)。 |
| 業露華著。「佛教的起源及其社會背景」。《佛言佛語:佛教經典概述》。(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2002)。 |
| 業露華著。「阿育王是怎樣一個人,對佛教的傳播起了什麼作用」。《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阿育王對佛教的傳播有何貢獻?」。《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阿育王對佛教的傳播有何貢獻?」。《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阿育王與佛教的傳播」。《佛學與佛教》。(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96)。 |
| 業露華著。「迦膩色迦王在佛教史上有何影響?」。《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迦膩色迦王在佛教史上起什麼作用」。《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迦膩色迦王在佛教史上起過什麼作用?」。《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原始佛教為什麼會發生分裂?」。《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原始佛教為什麼會發生分裂?」。《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原始佛教為什麼會發生分裂」。《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業露華著。「釋迦牟尼和早期印度佛教」。《佛學與佛教》。(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96)。 |
| 楊白衣。「大乘佛教發達的經過」。《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8):大乘佛教之發展》。(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279-304。 |
| 楊白衣著。「印度佛教之傳播」。《中國佛教史略》。(高雄市:高雄佛學研究班,民48)。 |
| 楊秀琴。「佛教產生時期印度的社會背景」。《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第三輯》。(民50)。 |
| 楊郁文著。「印度佛教表解」。《阿含要略:阿含學與阿含道》。(初版。台北市:東初,民82)。 |
| 楊曾文,方廣錩編。「印度早期佛塔信仰的起源與流變」。《佛教與歷史文化》。(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1)。 |
| 楊曾文,方廣錩編。「初期佛教的年代、分期及其他」。《佛教與歷史文化》。(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1)。 |
| 楊曾文主編。「佛教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發展」。《當代佛教》。(第一版。北京:東方,1993)。 |
| 楊曾文主編。「佛教發祥地──印度的佛教」。《當代佛教》。(第一版。北京:東方,1993)。 |
| 聖嚴。「原始佛教」。《佛教基礎知識(1)》。(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9):頁33-57。 |
| 葦舫。「小乘佛教部執分裂及其考證」。《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85-104。 |
| 董芳苑著。「佛陀時代的印度」。《佛教》。(初版。台北市:長青文化,民75)。 |
| 董芳苑著。「佛經的結集」。《佛教》。(初版。台北市:長青文化,民75)。 |
| 董芳苑著。「阿育王與佛教」。《佛教》。(初版。台北市:長青文化,民75)。 |
| 董芳苑著。「從『小乘』到『大乘』」。《佛教》。(初版。台北市:長青文化,民75)。 |
| 道端良秀著。「印度中國佛教史略地圖」。《中國佛教史》。(改訂4版。京都:法藏館,1965)。 |
| 雷國慶編著。「印度佛教的衰落」。《佛教旅遊文化》。(第一版。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 |
| 境野黃洋。「印度支那佛教護國史」。《時局講演集. 第1回》。(東京:佛教聯合會,大正7-9)。 |
| 趙樸初原著;古陀編著。「佛教:衰滅和復興」。《趙樸初居士釋佛:有樂感的佛心》。(第一版。北京:中國長安,2005)。 |
| 趙樸初原著;古陀編著。「密宗之密咒及其簡史」。《趙樸初居士釋佛:有樂感的佛心》。(第一版。北京:中國長安,2005)。 |
| 趙樸初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佛教常識答問. 插圖本》。(第一版。上海:上海辭書,1999)。 |
| 趙樸初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和復興」。《佛學常識答問》。(台南縣:法藏講堂,民84)。 |
| 榎本美樹。「現代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徒コミュニティ:ナーグプル市を事例として」。《神子上惠生教授頌壽記念論集:インド哲學佛教思想論集》。(京都:永田文昌堂,2004)。 |
| 劇宗林著。「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原因」。《藏傳佛教因明史略》。(北京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2006)。 |
| 劉培育主編。「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與今日印度之佛教」。《虞愚文集. 第二卷》。(第一版。中國蘭州:甘肅人民,1995)。 |
| 增谷文雄,梅原猛。「インド佛教史年表」。《知惠と慈悲「ブッダ」》。(四版。東京:角川書店,平成9):頁298-303。 |
| 潘桂明,董群,麻天祥著。「印度佛教的擴張」。《中國佛教百科叢書. 3:歷史卷》。(初版。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1999)。 |
| 潘桂明著。「印度佛教的繁榮與衰落」。《中國的佛教》。(初版。台北市:臺灣商務,1993)。 |
| 編撰組。「大小二乘的比較」。《佛學文摘. 第三輯》。(台北市:每日學佛,民73)。 |
| 編撰組。「大乘佛教的創始」。《佛學文摘. 第三輯》。(台北市:每日學佛,民73)。 |
| 編撰組。「大乘佛教的復興時期」。《佛學文摘. 第三輯》。(台北市:每日學佛,民73)。 |
| 編撰組。「大乘佛教的提倡」。《佛學文摘. 第三輯》。(台北市:每日學佛,民73)。 |
| 編撰組。「大乘佛教的發展」。《佛學文摘. 第三輯》。(台北市:每日學佛,民73)。 |
| 蔣義斌著。「印度佛教的興起與城市文明」。《宋儒與佛教》。(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86)。 |
| 蔣維喬著。「原始佛教」。《佛教概論》。(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民69)。 |
| 蔣維喬著;六慧輯註。「佛教在印度的盛衰」。《尋找生命的出口:佛學與學佛》。(初版。台北縣汐止市:大千,民93)。 |
| 蔣維喬著;六慧輯註。「佛教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尋找生命的出口:佛學與學佛》。(初版。台北縣汐止市:大千,民93)。 |
| 蔣維喬著;楊維連英譯。「佛教在印度的盛衰」。《佛學綱要》。(初版。台北縣新店市:華宇,民66)。 |
| 蔣維喬著;楊維連英譯。「佛教的背景和它的成立原因」。《佛學綱要》。(初版。台北縣新店市:華宇,民66)。 |
| 談玄。「阿育王與梁武帝」。《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1):佛教與政治》。(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談錫永著。「印度密乘源流考略」。《大中觀論集 (下):未智廬叢稿》。(初版。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 |
| 談錫永著。「異部宗輪論」。《佛家經論:見修法鬘》。(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1998)。 |
| 鄭金德。「大乘佛教」。《佛教與東方藝術》。(吉林教育,1989)。 |
| 鄧子美著。「大乘起源及其精髓新論」。《超越與順應:現代宗教社會學觀照下的佛教》。(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
| 鄧子美著。「部派分裂動因探析」。《超越與順應:現代宗教社會學觀照下的佛教》。(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
| 憍桑比。「佛世時印度十六國的政治形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1):佛教與政治》。(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凝然大德原著;鎌田茂雄日譯;關世謙中譯。「印度佛教」。《八宗綱要》。(三版。高雄縣:佛光,民79)。 |
| 窺基撰。「異部宗輪論述記 3卷」。《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藏外佛經. 14》。(合肥:黃山書社,)。 |
| 賴永海主編;潘桂明,董群,麻天祥著。「印度佛教的擴張」。《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參:歷史卷》。(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0-2001)。 |
| 霍韜晦編著。「中國佛教文化古蹟分佈圖」。《佛學》。(合訂本第一版。香港新界:中文大學,1998)。 |
| 霍韜晦編著。「印度古代文化地圖」。《佛學》。(合訂本第一版。香港新界:中文大學,1998)。 |
| 靜谷正雄。「クシャーナ時代の西北インドの佛教」。《佛教の歷史と文化:佛教史學會30周年記念論集》。(京都:同朋舍,1980):頁20-29。 |
| 龍慧。「原始佛教的政治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1):佛教與政治》。(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29-36。 |
| 龍慧。「從佛弟子的性格話部派的源流」。《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5):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 |
| 謝無量著。「印度佛教略述」。《佛學大綱》。(再版。台北市:老古文化,民75)。 |
| 韓廷傑譯。「第三次結集」。《島史》。(初版。台北市:慧炬,民60)。 |
| 藍吉富主編。「中印度與于闐之佛教的交通」。《現代佛學大系. 49:西域之佛教 ; 世界屋脊─西藏》。(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關係」。《現代佛學大系. 52:釋太虛選集 ; 釋印光選集 ; 釋印順選集 ; 釋演培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北印度與新疆間佛教流通之路線」。《現代佛學大系. 49:西域之佛教 ; 世界屋脊─西藏》。(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古代文化地圖」。《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史蹟與佛教之關係」。《現代佛學大系. 53:梁啟超選集 ; 陳寅恪選集 ; 選堂選集 ; 陳援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佛教史」。《現代佛學大系. 43:佛書答問》。(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佛教史研究之參考書」。《現代佛學大系. 43:佛書答問》。(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佛教略述」。《現代佛學大系. 46:佛學大綱 ; 佛教的人生觀》。(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密教考」。《現代佛學大系. 51:歐陽漸選集 ; 呂澄選集 ; 王恩洋選集 ; 景昌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印度遺跡」。《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佛教隆盛時代」。《現代佛學大系. 46:佛學大綱 ; 佛教的人生觀》。(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佛教興起後之印度」。《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戒日王時代的印度」。《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法顯三藏旅行印度圖」。《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阿育王出世與佛教之傳播」。《現代佛學大系. 49:西域之佛教 ; 世界屋脊─西藏》。(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阿育王法敕的分布」。《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阿育王時代的印度」。《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密教之興與佛教之滅」。《現代佛學大系. 52:釋太虛選集 ; 釋印光選集 ; 釋印順選集 ; 釋演培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教團的分裂」。《現代佛學大系. 24: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 ; 俱舍學綱要 ; 吠檀多精髓》。(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現存印度佛教聖地」。《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貴霜王朝時代的印度」。《現代佛學大系. 55:實用佛學辭典索引》。(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讀異部宗輪論述記」。《現代佛學大系. 53:梁啟超選集 ; 陳寅恪選集 ; 選堂選集 ; 陳援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山口益等著;釋慈怡等譯。「大乘佛教」。《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1:基礎佛學論集》。(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藍吉富主編;山口益等著;釋慈怡等譯。「佛教的宗派」。《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1:基礎佛學論集》。(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藍吉富主編;山口益等著;釋慈怡等譯。「初期佛教」。《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1:基礎佛學論集》。(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藍吉富主編;石峻等編;高觀如著。「中印佛教關係(印度)」。《現代佛學大系. 15: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三) ; 中外佛教關係史略》。(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牧田諦亮著;余萬居譯。「印度密教與中國密教」。《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45:五代宗教史年表. 中國佛教史(下)》。(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藍吉富主編;高田修著;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大乘佛教的興起和大乘關涉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90:佛像的起源(下)》。(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藍吉富主編;高田修著;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佛教的傳播和西北印度」。《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90:佛像的起源(下)》。(初版。台北縣中和市:華宇,民73-78)。 |
| 藍吉富主編;黃懺華著;釋觀本著。「印度佛教史綱」。《現代佛學大系. 35:佛教各宗大意 ; 香光閣隨筆》。(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凝然著;平川彰著。「印度之佛教」。《現代佛學大系. 20:日語佛學讀本》。(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著。「印度佛教史」。《聽雨僧廬佛學雜集》。(初版。台北市:現代禪,2003)。 |
| 藍吉富著。「印度佛教史料」。《佛教史料學》。(初版。台北市:東大圖書,民86)。 |
| 雙連。「印度佛教」。《佛教基礎知識(1)》。(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9)。 |
| 魏承思著。「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中國佛教文化論稿》。(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1991)。 |
| 魏查理。「說一切有部在西北印度和中國的發展」。《華林. 第三卷》。(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2001-)。 |
| 羅伯爾.薩耶著;耿昇譯。「七世紀期間的印度佛教」。《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第一版。北京:中國藏學,2000)。 |
| 羅伯爾.薩耶著;耿昇譯。「佛教在印度的毀滅」。《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第一版。北京:中國藏學,2000)。 |
| 羅偉國著。「印度佛教是怎樣經歷五個歷史階段的」。《話說佛教》。(第一版。寧夏省:寧夏人民,1994)。 |
| 譚明光編著。「異部宗輪論」。《大藏經入門》。(台北縣新店市:常春樹,民77)。 |
| 嚴北溟著。「佛教在古印度社會的產生」。《中國佛教哲學簡史》。(初版。台北市:木鐸,民76)。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七百人結集』是由於什麼原因?」。《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密教』產生於何時?其意義如何?」。《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經部』是產生於何時的宗派?它的意義如何?」。《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大乘佛教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什麼?」。《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大眾系在北印度的發展情況怎樣?」。《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大眾系在南印度的發展情況怎樣?」。《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五百人結集的意義是什麼?」。《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什麼是原始佛教?」。《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佛教是如何形成的?」。《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佛教為什麼在印度衰落了?」。《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佛教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什麼?」。《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近代印度的佛教復興運動是樣產生的?」。《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阿育王對佛教的發展與傳播起了什麼作用?」。《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原始佛教的演變與釋迦牟尼本人有何關係?」。《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原始佛教演變為部派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部派佛教是如何演變成的?」。《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部派佛教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什麼?」。《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新有部是怎樣建立起來的?」。《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瑜伽行派如何產生?」。《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昌明編著。「整個印度佛教的特點是什麼?」。《佛學文物館. 11:史學篇(上)》。(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大乘佛教內部有派別之分嗎?」。《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大乘佛教在教義上是否高於小乘佛教?」。《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大乘佛教後來是向哪幾個方向發展的?」。《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小乘佛教的南傳分派說與北傳分派說有何差異?」。《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印度佛教是如何向密教轉化的?」。《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早期大乘佛教有何特色?」。《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佛教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之後,還有教派分裂的事嗎?」。《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何謂『大乘佛教』?」。《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何謂『小乘佛教』?」。《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密教有哪些派別?」。《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李霞編著。「部派佛教與原始佛教有何區別?」。《佛學文物館. 8:宗派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哈那大師。「佛陀滅度前後的佛教」。《世佛. 第一集:論著(上冊)》。([台南市]:金剛,民68)。 |
| 釋太虛著。「小乘大乘之差別」。《佛教各宗派源流》。(再版。台北市:佛教,民75)。 |
| 釋太虛著。「印度之大乘宗派源流」。《佛教各宗派源流》。(再版。台北市:佛教,民75)。 |
| 釋太虛著。「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佛教各宗派源流》。(再版。台北市:佛教,民75)。 |
| 釋太虛著。「禪宗之源流--印度之淵源」。《佛教各宗派源流》。(再版。台北市:佛教,民75)。 |
| 釋永明著。「古代印度地圖」。《佛教的女性觀》。(初版。高雄縣:佛光,民79)。 |
| 釋永明著。「佛陀時代印度地圖」。《佛教的女性觀》。(初版。高雄縣:佛光,民79)。 |
| 釋永明著。「佛教興起時代的印度社會和女性」。《佛教的女性觀》。(初版。高雄縣:佛光,民79)。 |
| 釋白雲編著。「大乘小乘之別」。《一盞明燈》。(三版。屏東縣:圓通寺贈,)。 |
| 釋白雲編著。「略談印度早期宗教與佛教東傳之背景」。《一盞明燈》。(三版。屏東縣:圓通寺贈,)。 |
| 釋印順。「大乘佛教導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8):大乘佛教之發展》。(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16。 |
| 釋印順作。「北印度之教難」。《妙雲集. 二十二:佛教史地考論》。(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印度佛教流變概觀」。《妙雲集. 二十二:佛教史地考論》。(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佛教之興起與東方印度」。《妙雲集. 十六: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佛滅紀年抉擇談」。《妙雲集. 二十二:佛教史地考論》。(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密教之興與佛教之滅」。《妙雲集. 十六: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論佛滅的年代」。《妙雲集. 二十二:佛教史地考論》。(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論笈多王朝的王統」。《妙雲集. 二十二:佛教史地考論》。(新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 |
| 釋印順作;Wee Cheong Keng等翻譯;Venerable Neng Rong等修訂編輯。「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關係」。《妙雲選譯. 第七集》。(初版。澳洲:華藏禪寺,1995-)。 |
| 釋印順著。「『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序」。《華雨集. 第一冊》。(初版。台北市: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序」。《華雨集. 第五冊》。(初版。台北市: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王舍城結集之研究」。《華雨集. 第三冊》。(初版。台北市: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再議印度之佛教」。《印度之佛教》。(三版。台北市:正聞,民81)。 |
| 釋印順著。「印度佛教大事年表」。《印度之佛教》。(三版。台北市:正聞,民81)。 |
| 釋印順著。「印度佛教流變概觀」。《印度之佛教》。(三版。台北市:正聞,民81)。 |
| 釋印順著。「印度佛教嬗變的歷程」。《華雨集. 第四冊》。(初版。台北市: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佛法興起與印度的時代文明」。《印度佛教思想史》。(三版。台北市:正聞,民78)。 |
| 釋印順著。「阿育王與佛教的隆盛」。《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市:正聞,民70)。 |
| 釋印順著。「敬答議印度之佛教」。《印度之佛教》。(三版。台北市:正聞,民81)。 |
| 釋印順著。「論毘舍離七百結集」。《華雨集. 第三冊》。(初版。台北市: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議印度之佛教」。《印度之佛教》。(三版。台北市:正聞,民81)。 |
| 釋如覺等編著。「印度佛教史」。《菩提集:佛法入門綜合教材》。(初版。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民92)。 |
| 釋如覺編著。「印度佛教史」。《顯明佛陀法義》。(初版。台北縣汐止市:大千,民93)。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等執行編輯。「大乘佛教簡介」。《妙雲集導讀(二):正聞篇》。(四版。高雄市: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2000-)。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等執行編輯。「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妙雲集導讀(二):正聞篇》。(四版。高雄市: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2000-)。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等執行編輯。「原始佛教簡介」。《妙雲集導讀(二):正聞篇》。(四版。高雄市: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2000-)。 |
| 釋宏印著。「淺談印度之佛教」。《宏印法師講演集》。(初版。台北市:慈濟文化志業中心,民80)。 |
| 釋宗譓。「佛教在印度滅亡的內因」。《佛教學生論文. 第二集》。(初版。高雄市:妙林雜誌社,民90-)。 |
| 釋明暘著。「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佛法在中國》。(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2)。 |
| 釋明暘敬述。「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佛法概要》。(上海:上海市佛教協會,1990)。 |
| 釋明暘敬述。「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佛法概要》。(上海:上海市佛教協會,1990)。 |
| 釋東初著。「印度佛教史上禪的思想」。《佛教文化之重新》。(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民53)。 |
| 釋東初著。「佛陀生滅紀年的考證」。《佛教文化之重新》。(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民53)。 |
| 釋東初著。「佛陀時代的印度思潮」。《佛教文化之重新》。(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民53)。 |
| 釋東初著。「佛滅後的印度佛教」。《佛教文化之重新》。(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民53)。 |
| 釋法顯撰;章巽校注。「法顯歷遊天竺行程全圖」。《法顯傳校注》。(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85)。 |
| 釋法顯撰;章巽校注。「法顯歷遊天竺行程圖(自于闐─摩頭羅國段)」。《法顯傳校注》。(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85)。 |
| 釋法顯撰;章巽校注。「法顯歷遊天竺行程圖(自摩頭羅國─多摩梨帝國段)」。《法顯傳校注》。(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85)。 |
| 釋信融(蔡美端)撰。「印度佛教史」。《出世與入世的葛藤:從義學僧侶到開國元勳的巨贊法師之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4)。 |
| 釋星雲著。「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釋迦牟尼佛傳》。(十四版。高雄市:佛光,民75)。 |
| 釋星雲編著。「中印佛教的流傳」。《佛光教科書. 5:宗派概論》。(初版。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1999)。 |
| 釋星雲編著。「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佛光教科書. 4:佛教史》。(初版。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1999)。 |
| 釋星雲編著。「印度佛教史上的教難」。《教用》。(初版。高雄縣:佛光,1997)。 |
| 釋星雲編著。「印度部派佛教」。《佛光教科書. 5:宗派概論》。(初版。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1999)。 |
| 釋星雲編著。「印度篇」。《教史》。(初版。高雄縣:佛光,1997)。 |
| 釋星雲編著。「印度諸王朝的佛教」。《佛光教科書. 4:佛教史》。(初版。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1999)。 |
| 釋星雲編著。「佛教與印度帝王」。《教用》。(初版。高雄縣:佛光,1997)。 |
| 釋星雲編著。「部派佛教的發展」。《佛光教科書. 4:佛教史》。(初版。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1999)。 |
| 釋界詮編輯;淨岩(上官淨嚴)編述。「佛教在印度之興衰」。《佛學基礎. 學佛初階》。(台北市:華藏佛教基金會倡印,1999)。 |
| 釋界詮編輯;淨岩(上官淨嚴)編述。「部派佛教」。《佛學基礎. 學佛初階》。(台北市:華藏佛教基金會倡印,1999)。 |
| 釋悟殷著。「印度佛教大事年表」。《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訂與資料彙編(下)》。(初版。台北市:法界,民98)。 |
| 釋真禪著。「中國禪宗與印度佛教」。《玉佛丈室集. 1》。(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8-1990)。 |
| 釋惟明編纂。「印度佛教〈出《中國大百科全書》〉」。《經律淺輯. 續編》。(初版。台南市:和裕,民84)。 |
| 釋梵影著。「印度佛教聖地現代地圖」。《西遊新記》。(新加坡:星洲棲影精舍,民48)。 |
| 釋超定著。「印度佛教的回顧」。《緣起的面面觀》。(美國加州:觀音禪寺,2001)。 |
| 釋照灝。「印度波羅王朝時密教之傳入西藏與發展」。《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台北市:法光文教基金會,民82)。 |
| 釋聖嚴著。「印度密教」。《法鼓全集. 第二輯第二冊:中國佛教史概說.密教史》。(初版。台北市:東初,民82)。 |
| 釋聖嚴著。「印度密教」。《法鼓全集. 第二輯第四冊:漢藏佛學同異答問密教史》。(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2000)。 |
| 釋聖嚴著。「佛教為何出現在印度?」。《法鼓全集. 第五輯第一冊:佛教入門》。(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2000)。 |
| 釋聖嚴著。「佛教為何出現在印度」。《佛陀示現人間》。(台北市:益友,民68)。 |
| 釋聖嚴著。「佛教為何出現在印度」。《佛教入門》。(五版。台北市:東初,民77)。 |
| 釋聖嚴著。「從小乘到大乘的印度佛教」。《法鼓全集. 第一輯第四冊:比較宗教學》。(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2000)。 |
| 釋聖嚴編著。「印度的佛教」。《世界佛教通史. 上冊》。(三版。台北市:東初,民74)。 |
| 釋演培著。「印度佛教的分期觀」。《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初版。台北市:慧日講堂,民64)。 |
| 釋演培著。「部派佛教的根本二部的分裂」。《諦觀全集. 34:慶悼雜說集(下)》。(天華二版。台北市:天華,民78-80)。 |
| 釋演培著;黃則洵校編。「印度佛教的分期觀」。《演培法師選集(下)》。(初版。高雄縣:慈源禪寺,1999):頁217-232。 |
| 釋寬忍編著。「佛教在印度」。《佛教手冊》。(北京第一版。北京:中國文史,2001)。 |
| 釋震華編。「始興──印度佛教」。《興化佛教通志》。(台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75)。 |
| 釋曉雲著。「印度佛教古蹟地圖」。《印度藝術》。(台北市:水牛圖書,民72)。 |
| 釋默如著。「印度佛教文化」。《佛教文化通論》。(高雄市:林隱寺,民65)。 |
| 釋繼程著。「印度佛教之概況」。《心經的智慧》。(佛青再版。馬來西亞檳城:馬佛青總會佛教文摘社,1993)。 |
| 釋繼夢著。「大乘的沒落與密教的興亡」。《中國佛教傳入史綱》。(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3)。 |
| 釋繼夢著。「佛教在印度的演變」。《中國佛教傳入史綱》。(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3)。 |
| 釋繼夢著。「迦葉教團的發展與遞變」。《中國佛教傳入史綱》。(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3)。 |
| 釋繼夢著。「富樓那教團的發展」。《中國佛教傳入史綱》。(第一版。台北縣新店市:圓明,民83)。 |
| 釋續明著;續明法師遺著編輯委員會編輯。「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序」。《續明法師遺著》。(台北市:續明法師遺著編輯委員會,民55)。 |
| 櫻井善晃。「印度佛教史」。《佛教大學講座. 第3》。(東京:佛教年鑑社,昭8至10)。 |
| 櫻井德太郎。「文化の素地と傳流 神佛交涉:初期佛教の受容とシャマニズム」。《日本文化史學への提言》。(東京:弘文堂,1975)。 |
| 櫻部建,上山春平共著。「インド佛教史年表」。《存在の分析:<アビダルマ>》。(十五版。東京都:角川書店,昭和62):頁272-277。 |
| 栂尾祥雲著;釋聖嚴譯。「印度密教」。《密教史》。(初版。台北市:東初,民81)。 |
| 梶山雄一,上山春平。「インド佛教史年表」。《空の論理<中觀>》。(再版。東京:角川書店,平成10):頁361-368。 |
| 榊亮三郎。「異部宗輪論講義」。《榊亮三郎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0)。 |
□學位論文 |
| Anne Morningstar Matsuk。「A Study of Ashoka Maurya of India: How His Conversion to Buddhism Affected the History of India」。。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ominguez Hills,2005。 |
| B. Gunaratne Panabokke。「History of the Buddhist Sangha in India and Sri Lanka」。。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Pali and Buddhist Studies,University of Kelaniya,1993。 |
| 朴點淑。「大乘佛教起源の研究」。博士論文。駒澤大學,2005。 |
| 佐佐木閑。「アショーカ王時代の佛教部派」。博士論文。佛教大學,1999。 |
| 李慈郎。「初期佛教教團の研究 -- サンガの分裂と部派の成立」。。東京大學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室,2001。 |
| 谷川泰教。「沙門道の源流と展開 -初期佛教とジャイナ教の比較研究」。博士論文。東洋大學,1994。 |
| 阮氏春紅(釋妙如)。「「佛在人間」作為印度佛教史研究的起點」。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6。 |
| 奈良康明。「古代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宗教的表層と基層の研究」。博士論文。東京大學,1973。 |
| 塚本啓祥。「佛教初期の教團史の研究:部派の形成に關連して」。博士論文。東北大學,1964。 |
| 賴麗美撰。「佛陀時代的社會風俗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民74。 |
| 賴耀申。「將「佛教創立」視為歷史上的「新興宗教」運動:佛教興起之社會因素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8。 |
□會議論文 |
| K. T. S. Sarao。「印度佛教衰微之雙部曲」。印度宗教、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2003年5月22日至23日。 |
| 世友(Dharmachari Lokamitra)。「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vival of Buddhism in India = 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重大發展」。《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會議論文》:頁L1-16。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薪火相傳」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佛教弘誓學院、弘誓文教基金會與現代禪文教基金會主辦,2003年3月29日至30日。 |
| 世界佛教僧伽會秘書處編。「印度佛教活動報告」。世界佛教僧伽會第四屆大會會議實錄,民76。 |
| 佐佐木閑。「なにが大乘佛教の起源なのか」。第48回國際東方學者會議「大乗仏教の起源」シンポジウム,2003年5月。 |
| 呂凱文。「佛教『王舍城結集』的論述分析:從『知識/權力』共構的觀點解讀幾個問題」。2008『宗教經典詮釋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頁31-52。 |
| 周超。「原始佛教產生原因初探」。《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
| 唐普式。「印度密教管窺」。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1998年11月19日至23日。 |
| 游祥洲。「論入世佛教與當代印度佛教復興運動──從安貝卡博士到TBMSG的發展進路」。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佛教學術研討會(第五屆),佛光山文基金會等主辦,民93。 |
| 黃夏年。「印順法師與王恩洋先生──以《印度之佛教》為中心」。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佛教學術研討會(第五屆),佛光山文基金會等主辦,民93。 |
| 蔡耀明。「涉及大乘起源的論述限制」。第十二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佛教與21世紀的展望,華梵大學、華梵佛學研究所主辦;蓮華學佛園、華梵文教基金會協辦,2002年7月6日至8日。 |
| 釋昭慧。「大乘佛教與社會運動」。第一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弘誓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南妙心寺、關懷生命協會協辦,1999年10月23日至24日。 |
| 釋悟殷。「印、中佛教史論文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第七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大會手冊.會議論文》。第七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會議──新書發表會/印順導師思想研習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主辦;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法源講寺協辦;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承辦,2008年5月31日至6月1日。 |
□期刊論文 |
| A. K. 渥德爾;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緒言」。《世界宗教資料》1982年1期(1982年1月1日)。 |
| A. L. 巴沙姆;葛維鈞譯。「阿育王和佛教--再探討」。《南亞譯叢》(1983年4月1日)。 |
| A. L. 巴沙姆著;宋立道,王輝雲譯。「佛教興起的歷史背景」。《南亞譯叢》(1985年4月1日)。 |
| A. L. 巴沙姆著;宋立道譯。「佛教興起的歷史背景」。《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1期(1985年1月1日):頁29-42。 |
| A. Schiefner。「Tarana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Trans from German)」。《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v.4 n.3(1928年1月1日):頁530。 |
| Barua Dilip Kumar。「The Causes of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o-Bangladesh Sub-continent」。《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13號(1999年12月20日):頁13-31。 |
| Charles S. Prebish。「Cooking the Buddhist Book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Dating of the Buddha for the History of Early Indian Buddhism」。《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n.15(2008.1.1):頁21。 |
| Christopher Queen。「The Great Conversion : Dr Ambedkar and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Tricycle: The Buddhist Journal》n.2(1993年1月1日):頁62-67。 |
| D. C. A. Hir著;智華譯。「八十年來的印度佛教(1891-1971)」。《獅子吼》11卷12期(民61年12月):頁31-32。 |
| D. J. Kalupahana著;陳銚鴻譯。「大乘佛教的發展」。《內明》114期(民70年9月):頁3-8。 |
| D.查托波陀耶著;巫百維譯。「原始佛教的若干問題(上)」。《現代佛學》總74期(1956年10月1日):頁13-16。 |
| D.查托波陀耶著;巫百維譯。「原始佛教的若干問題(中)」。《現代佛學》總77期(1957年1月):頁10-15。 |
| D.查托波陀耶著;巫百維譯。「原始佛教的若干問題(下)」。《現代佛學》總78期(1957年2月):頁24-27。 |
| Daniel Veidlinger。「Book Review:"Imagining a Place for Buddhism:Literary Culture and religious Community in Tamil-Speaking South India", by Anne Monius」。《The Journal of Religion》v.83 n.2(2003.4.1):頁340-341。 |
| Dawsonne M. Strong。「The Revival of Buddhism in India」。《The Westminster Review》n.153(1900年1月1日):頁271-282。 |
| Ed. Ambrose。「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Aspects of the Sociology of Buddhism」。《Sociology》v.8 n.5(1981年7月1日):頁112-113。 |
| Edward E. Salisbury。「M. Burnouf o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n.1(1849年1月1日):頁275-298。 |
| Eleanor Zelliot。「The Revival of Buddhism in India」。《Asia》n.10(1968年1月1日):頁33-45。 |
| Erich Frauwallner著;郭忠生譯。「佛教之部派暨阿育王派遣之佈教師」。《諦觀》55期(1988年10月1日):頁100-123。 |
| F. R. Allchin。「Book Review : "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India: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Indian culture", by S. Dutt」。《Antiquity》n.38(1964年6月1日):頁156-157。 |
| G. S. Pomerantz。「The decline of Buddhism in medieval India」。《Diogenes》n.96(1976年1月1日):頁38-66。 |
| Glenn Masuchika。「Book Review : "Light of Liberation:A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Library Journal》v.118 n.3(1993年2月15日):頁170。 |
| Gombrich Richard。「HOW THE MAHĀYĀNA BEGAN」。《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1號(1988年5月1日):頁29-46。 |
| Gregory K. Ornatowski。「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Economic Ethics of Buddhism--Evidence From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China and Japan」。《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n.3(1996年1月1日)。 |
| H. Goetz。「Book Review : "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India: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Indian culture", by S. Dutt」。《Archaeoloogy》n.18(1965年3月1日):頁76。 |
| Hubert Durt。「佛滅年代再考:漢韓和資料を中心とし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3號(1988年3月25日):頁21-34。 |
| Ian Mabbett。「The Rise of Indian Buddhism in a Period of Urbaniz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愛知文教大學論叢》4號(2001年):頁35-59。 |
| J. W. de Jong。「A New History of Tantric Literature in India」。《インド古典研究》6號(1984年5月15日):頁91-114(L)。 |
| Jaya Buragohain。「The Concept and History of S¥må in Theravåda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North East of India, Thailand, Myanmar and Sri Lanka」。《The Ind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n.8(2007年1月1日):頁23-55。 |
| Joel R. Smith。「Book Review:"The Rise and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 by Kanai Lal Hazra」。《CHOICE》v.33 n.11-12(1996年7月1日):頁1810。 |
| K. R. Norman;武田龍譯。「アショーカと佛教」。《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通號10號(1997年5月):頁1-24。 |
| K. T. S. Sarao。「On the Question of Animosity of the Brāhmanas and Persecution by Brāhmanical Kings Leading to the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英文】婆羅門教的迫害導致印度佛教衰敗之辯」。《中華佛學研究》10期(2006年3月1日):頁255-293。 |
| K. T. S. Sarao。「印度佛教發展史初探」。《經典雜誌》62期(民92年9月):頁86-89。 |
| Klaus K. Klostermaier。「Buddhism Re-Evaluated By Prominent 20th Century Hindus」。《Journal of Dharma》v.20 n.2(1995.4.1):頁190-206。 |
| Kyung-bo Seo。「The History or Legend of Zen in India and China : According to the Chodangjip」。《Journal of the Korean Buddhist Research Institute》n.8(1971年10月1日):頁372-401。 |
| L. V. ボース。「印度に於ける佛教復興と印度教徒の活動」。《宇宙》14卷4號。 |
| Lal Mani Joshi。「Religious Changes in Late Indian Buddhist History(I)」。《Buddhist Studies Review》v.8 n.1-2(1991.1.1):頁97-130。 |
| Lal Mani Joshi。「Religious Changes in Late Indian Buddhist History(II)」。《Buddhist Studies Review》v.9 n.1(1992.1.1):頁45-64。 |
| Lal Mani Joshi。「Religious Changes in Late Indian Buddhist History(III)」。《Buddhist Studies Review》v.9 n.2(1992.1.1):頁151-168。 |
| Lal Mani Joshi。「Reviews on some Alleged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The Journal of the Ganganatha Jha Research Institute》n.22(1966年1月1日)。 |
| M S. Gore。「The Rise and Fall of Buddhism in India:Two Perspectives」。《Ind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v.4 n.2(1991年4月1日):頁175-197。 |
| Matsunaga Yukei。「A History of Tantric Buddhism in India With Reference to Chinese Translations」。《高野山大學論叢》12號(1977年2月21日):頁15-42(L)。 |
| N. A. Jayawickrama;加治洋一。「サンガの分裂を誡告するアショーカ法勅 第三結集の歷史性について」。《佛教學セミナー》39號(1984年5月30日):頁68-80。 |
| P. C. Bagchi。「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its Causes」。《Asutosh Mukerjee Silver Jubilee Volumes》n.3(1928年1月1日)。 |
| Piyadassi Mahathera講;繆樹廉譯。「上座部派佛教之簡史要義及現狀(一)」。《菩提樹》35卷9期=總417期(1987年8月1日):頁33-35。 |
| Piyadassi Mahathera講;繆樹廉譯。「上座部派佛教之簡史要義及現狀(二)(續完)」。《菩提樹》35卷10期=總418期(1987年9月1日):頁25-28。 |
| R. B. Zeuschner。「Book Review : "Zen Buddhism--a History, vol 1, India and China, vol 2, Japan", by H. Dumoulin」。《Monumenta Nipponica》v.46 n.3(1991年1月1日):頁129-130。 |
| Raghu N. Singh Review by。「Book Review : "Buddhist Revival in India : Aspects of the Sociology of Buddhism", by Ling, Trevor」。《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62 n.4(1981年12月1日):頁788。 |
| Roger Corless。「Book Review : "Light of Liberation : A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by Elizabeth Cook」。《Religion》v.24 n.1(1994年1月1日):頁85-87。 |
| S. N. Shastri著;無慧譯。「印度佛教之復興」。《海潮音》42卷3期(民50年3月):頁14-15。 |
| Samawadee Charoensriset。「大乘佛教起源說の問題をめぐって:Kusana朝における佛教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1號=通號116號(2008年12月):頁398-395。 |
| Shin'ichi Tsuda。「The Original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ecret Assembly(Guhyasamaja), An Integration of the Guhyasamaja-tantra into the History of Tantric Buddhism in India」。《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2號(1999年3月1日):頁310-[343]。 |
| Singh Sanghasen。「Buddhism in India Today : Problems and Prospects」。《東方》6號(1990年12月31日):頁78-86(L)。 |
| Singh Sanghasen。「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東方》6號(1990年12月31日):頁87-98(L)。 |
| Singh Sanghasen。「インドに於ける佛教の衰退について」。《東方》6號(1990年12月31日):頁67-77(L)。 |
| Singh Sanghasen。「現代インドに於ける佛教:その問題と展望」。《東方》6號(1990年12月31日):頁57-66(L)。 |
| T. Vimalananda著;無慧譯。「古印度之佛教」。《海潮音》42卷1/2期(民50年2月):頁8-11。 |
| Tao-Wei Liang。「A Study on the I-PU-TSUNG-LUN-LUN」。《華岡佛學學報》2期(民61年):頁25-65。 |
| Thomas Kochumuttom。「Buddhism: Its Rise and Fall in India in Confronation with Hinduism」。《Journal of Dharma》v.20 n.2(1995.4.1):頁178-189。 |
| Trevor Leggett (tr.)。「Conditions in India after the Buddha」。《The Middle Way: Journal of the Buddhist Society》v.76 n.3(2001.11.1)。 |
| Trevor Leggett (tr.)。「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Buddhism」。《The Middle Way: Journal of the Buddhist Society》v.77 n.1(2002.5.1)。 |
| Trevor Leggett。「Early Indian Buddhism」。《The Middle Way: Journal of the Buddhist Society》v.76 n.4(2002.2.1)。 |
| Umesha Mishra。「Influence of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and 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Buddhism in India」。《The Journal of the Ganganatha Jha Research Institute》v.9 n.1(1951.1.1)。 |
| Y. Krishan。「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Buddhism and its Disappearance from India」。《Vishveshvaranand Indological Journal》v.2 n.2(1964年1月1日):頁264-297。 |
| アルボムッレスマナサーラ。「テーラワーダ佛教の教科書(第7回)ブッダが說く社會の繁榮と安定 なぜ社會が衰退するのか(1)」。《大法輪》76卷2號(2009年2月):頁170-175。 |
| アルボムッレスマナサーラ。「テーラワーダ佛教の教科書(第8回)ブッダが說く社會の繁榮と安定 なぜ社會が衰退するのか(2)」。《大法輪》76卷3號(2009年3月):頁180-185。 |
| アルボムッレスマナサーラ。「テーラワーダ佛教の教科書(第9回)ブッダが說く社會の繁榮と安定 なぜ社會が衰退するのか(3)」。《大法輪》76卷4號(2009年4月):頁180-185。 |
| 「インドの佛教の歷史」。《大法輪》76卷7號(2009年7月)。 |
| 「インド佛教,インド佛教史の學び方」。《東洋學論叢》7號(1982年3月):頁177-181。 |
| 「インド佛教の滅亡と再興」。《佛教新發見》9號。 |
| 「インド佛教史研究の課題」。《東洋學論叢》8號(1983年3月):頁142-145。 |
| 「ガンダーラ佛教の隆盛」。《佛教新發見》10號。 |
| ロミラ.ターパル(Thapar, Romila);杉田瑞枝譯。「歷史傳承の意味を探る:初期インド」。《東方學》92號(1996年7月1日)。 |
| 一如。「漫談佛教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佛陀思想的幾個特點」。《現代佛學》總115期(1960年3月1日):頁25-30。 |
| 三友健容。「インド佛教史から:アショーカ王の回心、ほか」。《大法輪》68卷6號(2001年6月):頁71-73。 |
| 三枝充惪。「〈原始佛教〉について」。《東洋學術研究》110號=25卷1號(1986年5月):頁125-144。 |
| 三枝充惪。「インド佛教史の時代區分」。《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1號=通號69號(1986年12月25日):頁11-18(L)。 |
| 三枝充惪。「インド佛教史の時代區分とブッダ觀の展開」。《東洋學術研究》28卷1號(1989年1月1日):頁114-137。 |
| 下田正弘。「インド大乘佛教研究の現狀と理解」。《佛教文化》復刊42號。 |
| 下間空教。「佛教衰滅の感想」。《中央佛教》10卷1號。 |
| 大友利行。「スクマール.ダット著『初期佛教教團論』(一)」。《密教學》8號(1971年11月30日):頁108-127。 |
| 大田壯一郎。「起源論という視座--G.ショペン『大乘佛教興起時代--インドの僧院生活』を讀む」。《日本思想史研究會會報》20號(2003年1月):頁106-113。 |
|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文史博覽》2008年6期。 |
| 「大乘佛教の發生」。《佛教新發見》5號。 |
| 「大乘佛教の展開」。《佛教新發見》7號。 |
| 大淵顯信。「早島鏡正:初期佛教と社會生活」。《佛教學セミナー》1號(1965年5月15日):頁54-91。 |
| 小川一乘。「書評:平川彰:原始佛教の研究」。《佛教學セミナー》1號(1965年5月15日):頁74-79。 |
| 小谷仲男。「ガンダーラからバーミアーンへ--クシャン王朝の神神と佛教信仰」。《佛教學セミナー》83號(2006年5月):頁78-64。 |
| 「小乘佛教概述」。《佛學半月刊》295期(1944年2月16日):頁6。 |
| 小笠原隆元。「Aśoka王時代の佛教に關する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8號=19卷2號(1971年3月31日):頁346-349。 |
| 小野玄妙。「大乘佛教の興起した年代と其地方」。《東方佛教》T15.8。 |
| 小野玄妙。「佛滅年代論」。《新佛教》5卷9-12號。 |
| 山上曹源。「印度佛教滅亡の遠因」。《禪學雑誌》23卷6號。 |
| 山口益。「佐佐木教悟.井ノ口泰淳.高崎直道.塚本啓祥共著『佛教史概說.インド篇』」。《鈴木學術財團年報》4號(1968年3月):頁97-101。 |
| 山口務。「大乘佛教成立に關する研究史」。《哲學倫理學研究》5號(2001年12月):頁81-88。 |
| 山元啟量。「原始佛教と大乘佛教(序說)」。《佛教論叢》22號(1978年10月1日):頁133-。 |
| 山本宗補。「カラー口繪 インド佛教復興への道--命を賭ける日本人僧.佐佐井秀嶺師」。《大法輪》71卷8號(2004年8月):頁5-11。 |
| 山田明爾。「クシャーン治下の西北インド佛教事情(1)--問題の發端.佛像出現に至る背景」。《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號(1964年6月)。 |
| 山田明爾。「クシャーン治下の西北インド佛教事情(2)--佛像出現の背景.相好觀の變遷」。《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號(1965年5月)。 |
| 山田龍城。「原始佛教教團の擴がりとその時代的區分--三段階は地理的に成立する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卷2號=通號2號(1953年3月25日):頁247-250。 |
| 山田龍城。「塞種(Saka)のインド佛教史との交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號=3卷1號(1954年9月25日):頁49-57。 |
| 山田龍城著;宏音譯。「大乘佛教的興起」。《諦觀》23期(1985年3月1日):頁14-33。 |
| 山崎元一。「インド古代佛教史研究の一視點」。《三康文化研究所所報》9號。 |
| 山崎元一。「マウリヤ王朝時代における佛教の傳播:第3結集.諸方教化兩傳說の再檢討」。《東洋學報》49卷3號(1966年12月):頁133-138。 |
| 山崎元一。「古代インドのバラモンと王權--法典類,實利論,佛典を史料として」。《國學院大學紀要》通號28號(1990年3月):頁29-53。 |
| 山崎元一。「古代インドの王權論--佛典と『實利論』を史料として」。《東洋文化》通號73號(1993年3月):頁1-39。 |
| 山崎元一。「古代インドの都市とその生活--パーリ語佛典を史料として」。《國學院雜誌》85卷5號(1984年5月):頁1-19。 |
| 山崎元一。「佛滅年の再檢討:論爭史の回顧とベヒェルト說批判」。《三康文化研究所所報》33號(2002年3月30日):頁1-29(L)。 |
| 山崎元一。「佛滅年代について」。《東洋學術研究》23卷1號。 |
| 工藤成性。「佛教の分派.分裂の所由に關する一考察」。《佛教學研究》20號(1964年3月10日):頁1-28。 |
| 工藤成樹。「靜谷正雄『小乘佛教史の研究』」。《佛教史學研究》22卷1號(1979年10月20日):頁83-86(L)。 |
| 工藤成樹。「藏譯異部宗輪論について」。《四天王寺女子大學紀要》7號(1974年12月15日):頁19-36(L)。 |
| 干潟龍祥。「インド佛教史(上卷)」。《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1號(1975年9月):頁82-84。 |
| 干潟龍祥。「インド佛教重要事項年代考:但し5世紀迄」。《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2號(1976年10月):頁1-12(L)。 |
| 干潟龍祥。「インド佛教重要事項年代考」。《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12/13號。 |
| 干潟龍祥。「初期大乘佛教の成立過程」。《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1號(1975年9月):頁87-89。 |
| 干潟龍祥。「原始佛教教團史の研究」。《鈴木學術財團年報》3號(1967年3月):頁153-157。 |
| 不屈信仰居土。「何故佛教は印度に滅びたか-1-」。《世界佛教》6卷4號(1951年4月):頁66-68。 |
| 不屈信仰居土。「何故佛教は印度に滅びたか-2-簡易佛教概論-20-」。《世界佛教》6卷5號(1951年5月):頁78-80。 |
| 不屈信仰居土。「何故佛教は印度に滅びたか-3-簡易佛教概論-21-」。《世界佛教》6卷6號(1951年6月):頁143-145。 |
| 中村元。「マウリヤ王朝時代における沙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號=3卷2號(1955年3月30日):頁345-353。 |
| 中村元。「大乘佛教成立の史的研究 概觀」。《大倉山學院紀要》2號(1956年10月):頁1-22(L)。 |
| 中村元。「大乘佛教興起時代のインドの社會構成」。《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卷1號=通號7號(1956年1月30日):頁97-107。 |
| 中村元。「古代印度の社會的現實(承前):マウリヤ王朝時代研究資料」。《佛教學研究》5號(1951年6月15日):頁27-43。 |
| 中村元。「早島鏡正著『初期佛教と社會生活』」。《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號(1965年3月):頁91-93(L)。 |
| 中村元。「佛教による政治の基本的理念-1-アショーカ王の政治理想」。《大法輪》17卷10號(1950年10月):頁4-11。 |
| 中村元。「佛教による政治の基本的理念-2-アショーカ王の政治理想」。《大法輪》17卷11號(1950年11月):頁4-12。 |
| 中村元。「佛教による政治の基本的理念-3-アショーカ王の政治理想」。《大法輪》17卷12號(1950年12月):頁4-11。 |
| 中村元。「佛教興起の社會的基盤」。《心》8卷11號(1955年10月)。 |
| 中村元。「最近に於ける世界の印度及び佛教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號=1卷1號(1952年7月20日):頁209-229。 |
| 井上哲次郎撰;子規譯。「原始佛教史料考」。《佛學月刊》1卷3期(1941年8月1日):頁20-24。 |
| 井上哲次郎撰;子規譯。「原始佛教史料考(續)」。《佛學月刊》1卷4期(1941年9月1日):頁27-29。 |
| 今西順吉。「原始佛教教團の危機意識--阿闍世王の無根信の意味 (佛教大學における第五十四回學術大會紀要(1))」。《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2卷1號=通號103號(2003年12月):頁223-230。 |
| 太虛。「再議印度之佛教」。《海潮音》26卷10期(民34年10月):頁161-166。 |
| 太虛。「評印度佛教史」。《海潮音》24卷7期(1943年7月1日):頁4。 |
| 方倫編。「佛學函授部中級班教本:第二十課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菩提樹》87期(民49年2月8日):頁47-48。 |
| 方廣錩。「印度佛教講座:佛教的時間與空間」。《佛教文化》(2004年)。 |
| 方廣錩。「印度佛教講座:原始的部派分裂」。《佛教文化》2005年4期。 |
| 方廣錩。「印度佛教講座——印度佛教的產生」。《佛教文化》2003年6期。 |
| 方穎慧。「大乘佛教之社會效益」。《香港佛教》395期(1993年4月1日):頁3-4。 |
| 方穎慧。「再論大乘佛教之社會效益」。《香港佛教》396期(1993年5月1日):頁3-4。 |
| 方穎慧。「再論大乘佛教的社會效益」。《台州佛教》(1992年2月1日)。 |
| 木村日紀。「大乘佛教の綜合統一運動と秘密佛教」。《大崎學報》92號(1938年6月18日):頁89-114。 |
| 木村日紀。「印度大乘佛教民間信仰史上における密教の重要性」。《宗教研究》146號(昭和30年12月):頁31。 |
| 木村日紀。「印度古代文化と二種のアリヤン種族」。《大崎學報》84號(1934年6月15日):頁1-32。 |
| 木村日紀。「印度佛教の最後の變遷を示す佛教とヴィシュヌ派との易行乘の關係に就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卷1號=通號17號(1961年1月25日):頁34-40。 |
| 木村日紀。「印度真言密教の起源とその興隆」。《宗教研究》37卷2輯=177號(昭和39年1月):頁78-79。 |
| 木村日紀。「那爛陀時代に印度佛教史の轉換を示す真言密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卷1號=通號23號(1964年1月31日):頁100-105。 |
| 木村日紀。「阿育王の宗教運動とその影響」。《大崎學報》90號(1937年6月30日):頁34-65。 |
| 水野弘元。「インドの佛教史特色 -釋尊によって開かれた佛教は、哲學や宗教とは 異った性格を持っていたが」。《世界佛教》405號。 |
| 水野弘元。「水野弘元撰『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一文之參考文獻」。《諦觀》21期(1985年1月1日):頁30-33。 |
| 水野弘元。「阿育王時代に部派は存在していた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號=6卷2號(1958年3月30日):頁84-91。 |
| 水野弘元。「從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香光莊嚴》71期(民91年9月):頁112-130。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菩提樹》306期(民67年5月8日):頁17-19。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二)」。《菩提樹》307期(民67年6月8日):頁16-19,33。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三)」。《菩提樹》308期(民67年7月8日):頁21-24,31。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四)」。《菩提樹》309期(民67年8月8日):頁19-23。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五)」。《菩提樹》310期(民67年9月8日):頁23-28,10。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六)」。《菩提樹》311期(民67年10月8日):頁23-28。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七)」。《菩提樹》312期(民67年11月8日):頁26-29。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八)」。《菩提樹》313期(民67年12月8日):頁23-26。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九)」。《菩提樹》315期(民68年2月8日):頁21-26。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十)」。《菩提樹》316期(民68年3月8日):頁17-20,31。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十一)」。《菩提樹》317期(民68年4月8日):頁22-24。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十二)」。《菩提樹》318期(民68年5月8日):頁22-23,17。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十三)」。《菩提樹》319期(民68年6月8日):頁25-27。 |
| 水野弘元原著;Kosho Yamamoto日文英譯;郭忠生英文中譯。「原始佛教(十四)」。《菩提樹》320期(民68年7月8日):頁27-34。 |
| 水野弘元著;王文雄譯。「從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內明》172期(民75年7月):頁17-20。 |
| 水野弘元著;王文雄譯。「從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續-」。《內明》173期(民75年8月):頁18-22。 |
| 水野弘元著;宏音譯。「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一)」。《諦觀》16期(1984年8月1日):頁1-5。 |
| 水野弘元著;宏音譯。「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二)」。《諦觀》17期(1984年9月1日):頁1-6。 |
| 水野弘元著;宏音譯。「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三)」。《諦觀》18期(1984年10月1日):頁1-7。 |
| 水野弘元著;宏音譯。「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四)」。《諦觀》19期(1984年11月1日):頁1-10。 |
| 水野弘元著;宏音譯。「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統(完)」。《諦觀》20期(1984年12月1日):頁1-2。 |
| 水野弘元著;重光譯。「印度佛教之成立(一)原始佛教」。《諦觀》1期(1983年5月25日)。 |
| 水野弘元著;重光譯。「印度佛教之成立(二)教團的發展與分裂」。《諦觀》2期(1983年6月25日)。 |
| 水野弘元著;重光譯。「印度佛教(三)」。《諦觀》4期(1983年8月25日):頁9-12。 |
| 水野弘元著;重光譯。「印度佛教(五)」。《諦觀》6期(1983年10月25日):頁8-12。 |
| 水野弘元著;重光譯。「印度佛教(四)」。《諦觀》5期(1983年9月25日):頁4-9。 |
| 王世安。「《印度佛教史》簡介」。《世界宗教資料》1982年2期(1982年2月1日)。 |
| 王步貴。「印度佛教的產生和發展」。《佛教知識》4期(1994年10月1日):頁27-33。 |
| 王沂暖譯。「印度佛教史」。《南洋雜誌》1卷5期(民36年3月):頁98。 |
| 王秀蘭,廖季芸中譯;鄭振煌,游祥洲校訂。「印度佛教復興與普濟會」。《美佛慧訊》72期(2001年5月):頁55-63。 |
| 王邦維。「略論古代印度佛教的部派及大小乘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4期(1989年4月1日):頁64-72。 |
| 王軍。「小乘佛教及其他」。《民族文化》(1980年1月1日)。 |
| 王師愈。「評日本馬田行啟印度佛教史」。《海潮音》1卷9期(民9年11月):頁319-322。 |
| 王海龍。「傳播與異變:佛教精神與中印文化互動關係考探」。《南亞研究》1990年1期。 |
| 王祥齡。「從原始佛教興起的時代背景看原始佛教的特色」。《獅子吼》21卷11期(1982年11月1日):頁30-35。 |
| 王新。「關於佛教初傳時期的主要資料初探」。《法源 : 中國佛學院研究紀要》總16期。 |
| 王雷泉。「揭開印度宗教的神秘面紗:讀《印度教與佛教史綱》第一卷」。《讀書》1983年9期(1983年9月1日)。 |
| 世友主講;游祥洲翻譯。「現身說法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弘誓》66期(2003年12月)。 |
| 加藤精神。「佛滅年代考」。《密教》1卷3號。 |
| 北山船庵。「試述部派佛教」。《現代佛學》總121期(1961年1月1日):頁19-31。 |
| 北村高。「インド佛教傳播史の研究(1):インド僧指空とその事蹟」。《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3號(1994年11月):頁104-123。 |
| 北村高。「インド佛教傳播史の研究(2):インド僧指空とその事蹟」。《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4號(1995年):頁1-20。 |
| 北原秀樹。「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復興運動:アンベドカル博士の運動を中心として」。《中央學術研究所紀要》7號(1978年6月1日):頁91-104。 |
| 北原秀樹。「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復興運動(二):アンベドカル博士の思想形成を中心として」。《中央學術研究所紀要》8號(1979年6月10日):頁98-110。 |
| 北原秀樹。「現代インドの佛教復興運動:佐佐井秀嶺師の略年譜(1996年まで)」。《中央學術研究所紀要》34號(2005年):頁147-158。 |
| 古正美。「《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緒論」。《九州學刊》4卷第4期=總第16期(1992年4月):頁149-159。 |
| 古正美。「答辯陸揚之『貴霜王朝與大乘佛教史新論平議』--評古正美『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上-」。《大陸雜誌》92卷1期(民85年1月):頁37-48。 |
| 古正美。「答辯陸揚之『貴霜王朝與大乘佛教史新論平議』--評古正美『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下-」。《大陸雜誌》92卷2期(民85年2月):頁13-40。 |
| 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前)」。《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2期(1932年8月):頁5-8。 |
| 史一如遺著;男史玨編。「慧圓居士集序傳:小乘佛教序」。《海潮音》6卷11期(1926年114):頁42-44。 |
| 巨贊。「從阿育王法敕刻文看佛陀遺教對於印度社會所發生的影響」。《現代佛學》總5期(1956年5月1日):頁26-29。 |
| 平川彰。「佛滅後の教團における阿難の位置」。《佛教研究》10號(1981年3月30日):頁31-49(L)。 |
| 平川彰。「佐藤密雄著.原始佛教教團の研究」。《宗教研究》37卷3輯=178號(1964年3月31日):頁100-107。 |
| 平川彰。「原始佛教教團における紛爭解決につい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9號(1974年3月):頁21-40。 |
| 平川彰。「塚本啓祥著『初期佛教教團史の研究』」。《宗教研究》40卷4輯=191號(1967年6月):頁89-94。 |
| 平川彰著;顯證譯。「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22卷5-6期(民67年2-3月):頁7-9。 |
| 平岡聰。「書評.紹介 佐佐木閑著『インド佛教變移論/なぜ佛教は多樣化したのか』」。《佛教學セミナー》73號(2001年5月):頁87-96。 |
| 田中典彥。「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の現況」。《佛教福祉》3號。 |
| 白井駿。「『古代インドのバラモンと王權--法典類,實利論,佛典を史料として』山崎元一(國學院大學紀要 28號)」。《法制史研究》通號41號(1991年):頁336-339。 |
| 石井教道。「大乘佛教信仰史上に於ける阿彌陀佛」。《大正大學學報》通號38號(1952年7月):頁1-12。 |
| 石坂洋二。「印度の政治における佛教の寄與」。《大世界》10卷11號(1955年11月)。 |
| 立花俊道。「佛經佛傳と古代印度の地理」。《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5卷2號(1934年12月):頁30-35。 |
| 仲澤浩祐。「グプタ時代佛教史研究の一考察(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4號=22卷2號(1974年3月31日):頁407-412。 |
| 仲澤浩祐。「グプタ時代佛教史研究の問題點」。《宗教研究》45卷3輯=210號(昭和47年3月):頁104-105。 |
| 仲澤浩祐。「グプタ時代仏教史研究の一考察」。《宗教研究》46卷3輯=214號(1972年3月):頁98-99。 |
| 仲澤浩祐。「中インドにおけるグプタ期の佛教について(承前)」。《大崎學報》160號(2004年3月31日):頁A1-A33。 |
| 仲澤浩祐。「中インドにおけるグプタ期の仏教について--マトゥラー、サンカシャ、カニヤークブジャを中心に」。《立正大学大学院紀要》20號(2004年):頁1-14。 |
| 仲澤浩祐。「古代インド.グプタ王朝について--グプタ期佛教史研究の視點から」。《山梨學院大學一般教育部論集》23號(2001年):頁64-49。 |
| 任繼愈。「《印度佛教史》漢譯本序」。《晉陽學刊》1984年5期。 |
| 「印度佛教」。《中華兒女(海外版)》2001年9期。 |
| 「印度佛教史」。《佛學半月刊》295期(1944年2月16日):頁7。 |
| 「印度教與佛教的歷史交匯點」。《亞洲週刊》6卷24期(民81年6年21月):頁59。 |
| 「印度新發現有關佛教史料的石刻」。《現代佛學》總9期(1951年5月)。 |
| 印順。「『印度之佛教』重版復記」。《菩提樹》394期(民74年9月8日):頁13-14。 |
| 印順。「印度佛教流變之概觀」。《海潮音》24卷2期(民32年2月):頁195-197。 |
| 印順。「印度的三期佛教 - 總說」。《正覺之音》83期(2003年12月)。 |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自序」。《菩提樹》343期(民70年6月8日):頁8-9。 |
| 吉澤秀知。「根本分裂に關する一考察 -- 部派系統圖の表記について」。《佛教文化學會紀要》14號(2005年11月1日):頁62-80。 |
| 宇井伯壽。「印度佛教史研究所感」。《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1號(1931年2月):頁27-41。 |
| 宇井伯壽。「佛滅年代論」。《現代佛教》2號。 |
| 宇井伯壽。「佛滅年代論(中)」。《現代佛教》3號。 |
| 宇井伯壽。「佛滅年代論(下)」。《現代佛教》4號。 |
| 宇井伯壽。「佛滅年代論」。《現代佛教》6號。 |
| 宇治谷祐顯。「現代インドのPanchayat制と佛教--現地調査報告とその展望」。《同朋大學論叢》通號24.25號(1971年6月):頁30-42。 |
| 宇治谷祐顯。「現代印度の佛教史蹟をたずねて--滯印記錄抜抄」。《同朋學報》通號12號(1965年7月)。 |
| 守本順一郎。「佛教(下):その歷史的性格の素描」。《思想》453號(1962年3月5日):頁96-111。 |
| 安田白牛。「佛教一應滅亡せん--キ教は一應流布すべし」。《大乘禪》28卷10號(1951年10月):頁12-15。 |
| 寺本婉雅,日暮京雄共譯。「藏傳異部宗輪論世友造,並に清辨,調伏天造列譯」。《佛教研究》8卷1號=通號25號(1927年2月10日):頁87-144。 |
| 朴點淑。「大乘佛教起源に關する一考察」。《韓國佛教學》8號(2000年7月20日):頁283-299(L)。 |
| 朴點淑。「第四結集はあったか」。《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32號(2001年10月1日):頁470-486。 |
| 朱明忠。「佛教與印度現代社會──尼赫魯論佛教及其影響」。《南亞研究》1999年1期。 |
| 朱錫強。「印度佛教的傳播對古代亞洲國際交往的影響」。《南亞研究》1990年1期。 |
| 朱錫強。「佛教在印度興起與衰落的原因——兼談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的關係」。《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2年2期(1982年2月1日)。 |
| 朱錫強。「略論羅馬基督教興盛與印度佛教衰落原因之比較」。《史學月刊》1988年2期。 |
| 朱錫強。「關於原始佛教」。《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2期(1980年2月1日)。 |
| 朱謙之。「印度佛教對于原始基督教之影響」。《佛學研究》1996年。 |
| 江田昭道。「高校『倫理』教科書におけるインド佛教--特に部派.大乘の記述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2號=通號117號(2009年3月):頁1142-1138。 |
| 池田大作;洛克什.錢德拉。「暢談世界哲學﹝6﹞彌蘭陀王與大乘佛教」。《新世紀》102期(2002年6月1日):頁56-72。 |
| 「池田國際會長在哈佛大學之演講—二十一世紀文明與大乘佛教」。《新世紀》創刊號(1994年1月1日):頁28-45。 |
| 池田榮。「インド史における佛教正法國家--英國キリスト教政治史との比較」。《龍谷法學》8卷2號(1975年12月):頁123-148。 |
| 自在丸新十郎。「佛教衰微の一因」。《世界佛教》8卷9號(1953年9月):頁55-59。 |
| 舟橋一哉。「インド佛教への道しるべ(1):原始佛教」。《佛教學セミナー》5號(1967年5月30日):頁38-46。 |
| 西義雄。「印度佛教史上に於ける見道論の展開」。《日本佛教學協會年報》14號(1942年10月):頁113-180。 |
| 西義雄。「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社會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卷2號=通號2號(1953年3月25日):頁57-62。 |
| 「佛教發祥の地印度を救ヘ支援の基本方針決る」。《臺灣佛教》21卷11期(1943年11月5日):頁22-23。 |
| 何石彬。「從《俱舍論》看印度佛教由小乘向大乘的演進理路」。《哲學研究》2007年8期。 |
| 佐佐木教悟。「インド佛教史への道しるべ」。《佛教學セミナー》9號(1969年5月30日):頁45-55。 |
| 佐佐木教悟。「クシャーナ時代における佛教の一考察:とくにアシュヴァゴーシャとその周邊について」。《大谷大學研究年報》10號(1957年12月30日):頁175-230。 |
| 佐佐木教悟。「クシャーナ時代における佛教の發展ならびに傳播について:カニシュカ王の治世を中心として」。《大谷學報》203號=54卷3號(1974年12月30日):頁16-27。 |
| 佐佐木教悟。「南インドにおけるアーリャン化と佛教受容の態勢--ダクシナーパタを中心として」。《大谷學報》40卷4號(1961年4月)。 |
| 佐佐木閑。「A Study on the Origin of Mahayana Buddhism」。《The Eastern Buddhist》(New Series)Vol.30-1(1997.10):頁79-113。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1) : the meaning of the schism edict」。《佛教研究》18號(1989年3月30日):頁181-202(L)。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2)」。《佛教研究》21號(1992年3月30日):頁157-176(L)。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3) : Saṃghabheda (2)」。《佛教研究》22號(1993年3月):頁167-199(L)。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4) : The Structure of the Mahāsaṃghika Vinaya」。《佛教研究》23號(1994年3月):頁55-100(L)。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5) : Presenting a Hypothesis」。《佛教研究》24號(1995年3月):頁165-225(L)。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6) : The Dīpavaṃsa」。《佛教研究》25號(1996年3月):頁29-64。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7) : The Vibhāṣā and the Śāriputraparipṛcchā」。《佛教研究》27號(1998年3月30日):頁1-55(L)。 |
| 佐佐木閑。「Buddhist Sects in the Aśoka Period (8) : Supplementary Argument」。《佛教研究》28號(1999年3月30日):頁1-10(L)。 |
| 佐佐木閑。「アショーカ碑文にみられる僧團分裂防止策:新解釋の試み」。《クシャーナ》4卷5號(1990年5月):頁1-12。 |
| 佐佐木閑。「インド佛教史の新たな視點--現代佛教學にパラダイムシフトは可能か」。《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10號(2004年10月):頁1-20。 |
| 佐佐木閑。「部派分派圖の表記方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3號=47卷1號(1998年12月20日):頁126-134(L)。 |
| 佐佐木閑。「部派研究の問題」。《クシャーナ》1卷1號(1987年9月):頁1-5。 |
| 佐藤良和。「現代インドの佛教:ネオ.ブディストの場合」。《宗教研究》43卷3輯=202號:頁83-84。 |
| 佐藤良純。「二十世紀インドの佛教」。《宗教研究》52卷3輯=238號(1979年2月28日):頁161-163。 |
| 吳仲行。「佛教出現的初期與印度史上兩件大事」。《中國佛教》2卷1期(民46年6月):頁7-8。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中國佛教》5卷8期(民50年4月):頁18-21。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2-」。《中國佛教》5卷9期(民50年5月):頁18-19。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3-」。《中國佛教》5卷10期(民50年6月):頁14-17。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5-」。《中國佛教》5卷12期(民50年8月):頁16-21。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6-」。《中國佛教》6卷1期(民50年9月):頁13-19。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7-」。《中國佛教》6卷2期(民50年10月):頁8-13。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9-」。《中國佛教》6卷5期(民51年1月):頁14-16。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0-」。《中國佛教》6卷7期(民51年3月):頁14-17。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1-」。《中國佛教》6卷9期(民51年5月):頁16-19。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2-」。《中國佛教》6卷10期(民51年6月):頁10-11。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3-」。《中國佛教》7卷1期(民51年9月):頁16-19。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4-」。《中國佛教》7卷2期(民51年10月):頁18-21。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5-」。《中國佛教》7卷3期(民51年11月):頁12-15。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6-」。《中國佛教》7卷4期(民51年12月):頁13-16。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7-」。《中國佛教》7卷5期(民52年2月):頁13-14。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8-」。《中國佛教》7卷7期(民42年3月):頁10-13。 |
| 吳仲行編。「印度佛教史大綱-19-」。《中國佛教》7卷8/9期(民42年5月):頁20-24。 |
| 吳汝鈞。「大乘佛教的興起與發展」。《菩提樹》41卷6期=總486期(1993年5月1日):頁20-24。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史(上)」。《妙林》1卷7期(1989年7月1日):頁2-7。 |
| 吳老擇。「印度佛教(二)」。《妙林》1卷8期(1989年8月1日):頁26-28。 |
| 吳老擇。「印度佛教(三)」。《妙林》1卷9期(1989年9月1日):頁5-6。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四)」。《妙林》1卷10期(1989年10月1日):頁1-3。 |
| 吳老擇。「印度佛教(五)」。《妙林》1卷11期(1989年11月1日):頁1-2。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六)」。《妙林》1卷12期(1989年12月1日):頁3-4。 |
| 吳老擇。「印度佛教(七)」。《妙林》2卷1期(1990年1月1日):頁2-3。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八)」。《妙林》2卷2期(1990年2月1日):頁1-3。 |
| 吳老擇。「印度佛教(九)」。《妙林》2卷4期(1990年4月1日):頁1-2。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十)」。《妙林》2卷5期(1990年5月1日):頁3-4。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十一)」。《妙林》2卷6期(1990年6月1日):頁1-2。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十二)」。《妙林》2卷7期(1990年7月1日):頁1-2。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十三)」。《妙林》2卷8期(1990年8月1日):頁1-2。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十五)」。《妙林》2卷12期(1990年12月1日):頁1-2。 |
| 吳老擇。「印度佛教(十四)」。《妙林》2卷9期(1990年9月1日):頁1-2。 |
| 呂建福。「論密教的起源與形成」。《佛學研究》1994年(1994年1月1日)。 |
| 呂昭義。「從佛教碑銘看印度安度羅王朝的土地制度」。《南亞研究》1982年4期。 |
| 呂凱文。「重讀佛教『王舍城結集』」。《正觀》47期(2008年12月25日):頁29-60。 |
| 呂凱文。「略談王舍城結集」。《法光》223期(2008年4月1日):頁1。 |
| 妙會。「再論大乘佛教之社會效益」。《甘露》5期(1992年2月1日)。 |
| 宋立道。「當代印度的新佛教運動」。《法音》2007年4期。 |
| 宏印法師主講;王轉曦整理。「原始佛教之介紹」。《宗教世界》10卷2/3期=總38/39期(民78年4月):頁8-18+35。 |
| 志道。「當代印度佛教復興與"參與佛教"運動」。《佛教文化》2005年1期。 |
| 李永采。「佛教前期的四次結集」。《外國史知識》(1983年)。 |
| 李杏。「阿育王和早期佛教」。《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2期(1990年2月1日)。 |
| 李海峰。「四次大結集與佛教文化的發展」。《中國宗教》9期(2005年1月1日)。 |
| 李晨光。「書苑擷英:《淨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書品》2007年第2期。 |
| 李慈郎。「根本分裂の原因に關する一考察」。《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5號(1998年3月20日):頁18-30(L)。 |
| 村上真完。「大乘佛教の起原について」。《宗教研究》77卷4輯=339號(2004年3月30日):頁248-249。 |
| 村上真完。「塚本啓祥『改訂増補 初期佛教教團史の研究』 山喜房佛書林」。《論集》7號(1980年12月31日):頁175-177。 |
| 沙爾玖問;岡教邃答;鑄陳譯。「大乘佛教有再興於印度之可能性」。《心燈》20期(1926年12月2日):頁15-17。 |
| 沖本克己。「書評 佐佐木閑『インド佛教變移論』(大藏出版社)」。《花園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33號(2001年3月10日):頁115-120。 |
| 谷響。「印度佛教史略」。《法音》1985年2期(1985年2月1日)。 |
| 那須真裕美。「『中インド新發掘佛教遺跡の總合的研究』中間報告」。《種智院大學研究紀要》9號(2008年3月):頁30-44。 |
| 和田昌太郎。「大乘佛教小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1號=通號39號(1971年12月31日):頁162-163。 |
| 奈良康明。「インド佛教へのアプローチ:佛教は文化である」。《季刊佛教別冊》3號。 |
| 奈良康明。「現代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の問題點」。《高田學報》59號。 |
|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歷史研究》(1965年3月1日)。 |
| 定方晟。「ショペン『大乘佛教興起時代 インドの僧院生活』を讀んで(上)」。《春秋》428號(2001年5月):頁24-27。 |
| 定方晟。「ショペン『大乘佛教興起時代 インドノ僧院生活』を讀んで(下)」。《春秋》429號(2001年6月):頁25-28。 |
| 岡教邃。「印度に於ける佛教衰頽の原因及興立策」。《大崎學報》51號(1919年1月31日):頁41-43。 |
| 岡部和雄。「奈良康明著『佛教史I―インド.東南アジア―』」。《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1號(1980年11月):頁314-318。 |
| 岩本裕。「ヨーロッパとインド文化--キリスト教における佛教-1-」。《インド文化》通號2號(1960年3月)。 |
| 明暘。「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香港佛教》368期(1991年1月1日):頁10-12。 |
| 明暘。「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香港佛教》369期(1991年2月1日):頁10-11。 |
| 明暘。「論述──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第二章部派佛教的分裂」。《香港佛教》367期(1990年12月1日):頁6-7。 |
| 明暘。「論述──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龍樹以後興起的學派」。《香港佛教》371期(1991年4月1日):頁10-12。 |
| 東武。「初期チベット佛教の一面 — ペルヤン(Dpal dhyaṅs)の書翰 —」。《密教文化》118號(1977年3月1日):頁1-14。 |
| 林屋友次郎。「佛滅年代私考. 1」。《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1號(1930年2月):頁101-133。 |
| 林屋友次郎。「佛滅年代私考. 2」。《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2號(1931年2月):頁25-60。 |
| 林崇安。「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3期(1990年4月1日):頁25-44。 |
| 林煌洲。「佛教在印度的興衰--印度佛教發展簡史」。《人生雜誌》244期(民92年12月):頁108-115。 |
| 林鍾妏。「尋找失落的靈魂--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誕生」。《人生雜誌》288期(民96年8月):頁42-45。 |
| 林證峰。「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南瀛佛教會會報》6卷1期(1927年12月20日):頁43-47。 |
| 松長有慶。「From Indian Tantric Buddhism to Japanese Buddhism」。《密教文化》150號(1985年3月):頁162-149。 |
| 松長有慶。「インド密教の流布と展開:遺品、遺跡を中心として」。《密教文化》100號(1972年10月30日):頁1-16。 |
| 松長有慶。「インド密教史における偽作聖典の問題-- 秘密集會釋タントラ成立に關する疑問」。《密教文化》66號(1964年2月25日):頁13-25。 |
| 松長有慶。「マンダラの構成よりみたインド密教の展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3號=7卷1號(1958年12月1日):頁194-197。 |
| 松原光法。「ヴュ-ハ說の形成-3-インド佛教史における『パンチャ構造』の共時認識」。《密教文化》178號(1992年3月):頁126-102。 |
| 武田龍。「K. R. ノーマン佛教とその起源をなすもの(抄譯)」。《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8號(1995年5月):頁109-121。 |
| 武田龍。「Norman, K. R. アショーカと佛教」。《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10號(1997年5月):頁1-24(L)。 |
| 武邑尚邦。「佛教の體系的同一性と歷史的多樣性について--インドの場合」。《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通號20號(1982年3月):頁128-139。 |
| 河口慧海。「印度密教時代區畫の研究」。《密教研究》2號(1919年6月15日):頁75-157。 |
| 河口慧海。「印度密教時代區畫の研究」。《密教研究》5號(1920年11月20日):頁1-56。 |
| 沼田健哉。「<書評> 小山榮三著『インド佛教時代の社會と經濟:古代インドの比較社會學的考察』」。《社會學評論》34卷2號(1983年9月30日):頁82-84。 |
| 法峰。「原始佛教的教團及其變遷」。《臺灣佛教》16卷11期(民51年11月):頁7-8+5。 |
| 芳村修基。「佛教史における盛衰の考察」。《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通號3號(1964年6月)。 |
| 芳村修基。「佛教史に於ける盛衰の一章」。《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號(1964年6月20日):頁58-70。 |
| 芝峰。「印度佛教的頹廢時期」。《海潮音》14卷7期(民22年7月):頁11-15。 |
| 花圓映澄。「大乘教の起源に就て」。《六條學報》14號。 |
| 金東洛。「アラリ(粒)--シッダルタ(11)佛教概史(2)佛教の變容と理念的分裂」。《アプロ21》3卷9號=通號31號(1999年9月):頁56-59。 |
| 金東洛。「アラリ(粒)--シッダルタ(12)佛教概史(3)佛教の變容と理念的分裂」。《アプロ21》3卷10號=通號32號(1999年10月):頁62-64。 |
| 金東洛。「アラリ(粒)--シッダルタ(13)佛教概史(4)『根本分裂と枝末分裂』の2」。《アプロ21》3卷11號=通號33號(1999年11月):頁62-64。 |
| 金東洛。「アラリ(粒)--シッダルタ(14)佛教概史(5)根本分裂と枝末分裂(3)」。《アプロ21》4卷1號=通號34號(2000年1月):頁80-82。 |
| 金知見。「大乘佛教的巨大流向」。《當代》34期(1989年2月1日):頁27-30。 |
| 金倉圓照。「原始佛教の研究」。《鈴木學術財團年報》2號(1966年3月):頁81-83。 |
| 長尾雅人。「佛教教團の原始形態」。《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9號(1974年3月):頁1-20。 |
| 保坂玉泉。「佛教滅亡の兆--わが佛教生活」。《世界佛教》6卷11號(1951年11月):頁32-33。 |
| 保坂俊司。「7〜8世紀西インド社會における佛教事情の一考察」。《宗教研究》66卷4輯=295號(平成5年3月):頁198-199。 |
| 保坂俊司。「イスラーム史料にみる末期西インド佛教社會とその衰亡過程の考察--反ヒンドゥー教勢力としての佛教とその支持者層の盛衰を中心に」。《宗教研究》67卷2輯=297號(1993年9月):頁73-94。 |
| 保坂俊司。「イスラム教資料よりみたインド佛教の衰亡:西インドを中心にして」。《宗教研究》65卷4輯=291號(平成4年3月):頁261-263。 |
| 保坂俊司。「インドで佛教は亡んだのか?」。《佛教文化》復刊45號。 |
| 保坂俊司。「インド佛教の衰亡に關する一考察」。《宗教研究》77卷4輯=339號(2004年3月30日):頁265-266。 |
| 保坂俊司。「インド佛教研究へのイスラーム史料の可能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1號=41卷1號(1992年12月):頁36-38。 |
| 保坂俊司。「インド佛教研究史料としてのイスラ-ム文獻の可能性--『大唐西城記』と『チャチュ.ナ-メ』の對比研究-2-」。《麗澤大學紀要》60號(1995年7月):頁216-114。 |
| 保坂俊司。「インド佛教衰亡原因について」。《宗教研究》68卷4輯=303號(1995年3月):頁232-233。 |
| 保坂俊司。「末期(七-八世紀)西インド佛教の變容とその社會的要因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3卷1號=通號85號(1994年12月20日):頁210-213。 |
| 前田崇。「密教の形成」。《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號(1973年3月):頁400-402。 |
| 前田惠學。「パーリ語の故鄉と原始佛教教團の發展」。《東方學》6號(1953年6月1日)。 |
| 前田惠學。「何故『原始佛教』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卷2號=通號98號(2001年3月1日):頁765-772。 |
|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教團發展史上における大迦旃延の位置」。《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卷2號=通號6號(1955年3月30日):頁266-269。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述。「大乘佛教史論」。《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26期(1930年8月):頁9-19。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27期(1931年1月):頁7-12。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28期(1931年):頁10-14。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述。「大乘佛教史論(續前期)」。《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29期(1931年6月):頁8-13。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述。「大乘佛教史論(續前)」。《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0期(1931年9月):頁13-16。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前)」。《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1期(1931年12月):頁18-22。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3期(1932年12月):頁7-11。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前)」。《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4期(1933年4月1日):頁9-12。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5期(1933年8月1日):頁5-9。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前)」。《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6期(1933年12月1日):頁1-11。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三十六期)」。《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8期(1934年7月1日):頁9-18。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大乘佛教史論(續三十八期)」。《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9期(1935年4月):頁75-81。 |
| 前田慧雲著;范古農譯述。「大乘佛教史論(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40期(1935年10月):頁68-70。 |
| 前島訓子。「『佛教聖地』における傳統支配の衰退と社會變容--獨立以降のインド村落社會研究を手がかりに」。《名古屋大學社會學論集》通號28號(2007年):頁83-104。 |
| 春日井真也。「インドに於ける佛教研究の現況(一)」。《佛教文化研究》6/7號(昭和33年3月):頁9-。 |
| 春日井真也。「マウロヤ王朝治下における佛教の變容」。《佛教論叢》16號(1972年3月1日):頁101-。 |
| 春日井真也。「佛滅年代論再考」。《宗教研究》44卷3輯=206號(昭和46年3月):頁113。 |
| 春日井真也。「異部宗輪論に於ける一二の問題について:印度的解明の立場から」。《佛教學研究》8/9號(1953年8月15日):頁39-51。 |
| 春日禮智。「一切經中の印度佛教史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1號=通號31號(1967年12月25日):頁192-197。 |
| 春日禮智。「佛教印度の地理的考察」。《佛教史學》通號4號(1950年10月):頁66-79。 |
| 春日禮智。「佛教印度の社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1號=通號35號(1969年12月25日):頁377-380。 |
| 染谷臣道。「書評 保坂俊司著『インド佛教はなぜ亡んだのか--イスラム史料からの考察』」。《比較文明》通號20號(2004年):頁260-262。 |
| 段晶晶。「大乘佛教聖跡文化的構建」。《才智》2008年9期。 |
| 洪共福。「從"新佛教運動"看印度獨立后的種姓制」。《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年1期。 |
| 研究部。「マガダ王統史考(一)(二)(三)」。《鈴木學術財團年報》2號(1966年3月):頁92-93。 |
| 研究部。「宮坂宥勝『佛教の起源』」。《鈴木學術財團年報》8號(1972年3月):頁105-106。 |
| 研究部。「種族社會と佛教の起源.序說」。《鈴木學術財團年報》2號(1966年3月):頁91-92。 |
| 紀野一義。「古代インド社會と大乘佛教」。《宗教研究》34卷3輯=166號(昭和36年1月):頁26。 |
| 唐慧瑞。「評呂澂印度佛教史略表之佛誕年代」。《海潮音》4卷4期(1923年6):頁10-13。 |
| 孫爾康。「印度佛教述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2期(1985年2月1日)。 |
| 「宮本正尊編『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佛教史學》4卷2號(1955年4月)。 |
| 宮地廓慧。「根本分派の事情と阿育王年代に就て」。《宗學院論輯》18號(1976年3月15日):頁130-172。 |
| 宮治昭。「大乘佛教の興起とガンダーラ美術--ショペンの著作を讀んで」。《春秋》459號(2004年6月):頁13-16。 |
| 宮城信雅。「大乘佛教興起の一面觀」。《宗教研究》第3年9號(大正7年12月):頁1-25。 |
| 宮坂宥勝。「佛教興起の時代と社會的背景:十六大國考」。《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21號(1990年10月31日):頁1-14。 |
| 宮坂宥勝。「佛傳に見えるナーガについて--インド古代史の一斷面」。《智山學報》通號12.13號(1964年11月)。 |
| 宮坂宥勝。「種族社會と佛教の起源.序說-1-」。《密教文化》通號57號(1961年10月):頁9-21。 |
| 宮坂宥勝。「種族社會と佛教の起源.序說-2-」。《密教文化》通號61號(1962年10月):頁57-66。 |
| 宮坂宥勝。「種族社會と佛教の起源.序說-3-」。《密教文化》通號62號(1963年5月):頁34-49。 |
| 宮坂宥勝。「種族社會と佛教の起源.序說-4-」。《密教文化》通號63號(1963年6月):頁29-41。 |
| 宮坂宥勝撰;宏音譯。「印度的密教(上)」。《諦觀》41期(1986年9月1日):頁25-33。 |
| 宮坂宥勝撰;宏音譯。「印度的密教(中)」。《諦觀》43期(1986年11月1日):頁15-22。 |
| 宮坂宥勝著;宏音譯。「印度的密教(下)」。《諦觀》44期(1986年12月25日)。 |
| 島岩。「マハーラーシュトラの佛教の現狀」。《北陸宗教文化》7號(1995年):頁17-43。 |
| 徐志遠。「古代印度佛教的傳入及中印文化交流」。《曲靖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4期。 |
| 恩.杜特著;李曉明譯。「佛教在印度的興起和衰落」。《現代佛學》總73期(1956年9月1日):頁15-20。 |
| 「書籍紹介『インド佛教はなぜ亡んだのか--イスラム史料からの考察』保坂俊司著」。《東方》19號(2003年):頁224-226。 |
| 「書籍紹介『現代語譯 南海寄歸內法傳--七世紀インド佛教僧伽の日常生活』宮林明彥.加藤榮司著,法藏館,2004年4月」。《東方》20號(2004年):頁146-148。 |
| 根本達。「現代インドの佛教徒運動における文化の創造 (宗教を生きる東南アジア) -- 南アジア(インド.スリランカ.バングラデシュ)」。《アジア遊學》89號(2006年7月1日):頁142-152。 |
| 根本達。「運動の世界の構築とその實體化--インドの佛教徒たちによる歷史の再構築と傳統の創造」。《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15號(2005年3月):頁29-41。 |
| 真繼伸彥。「禪定、それともパン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復興運動」。《禪文化》125號(1987年7月25日)。 |
| 索文林。「印度佛教源流」。《新覺生》3卷9期(民54年9月):頁8-14。 |
| 郡德行。「原始佛教教團の社會的背景に對す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卷1號=通號3號(1953年9月30日):頁311-314。 |
| 高永霄。「真言密教在印度及中國的發展」。《香港佛教》168期(民63年5月):頁11-13。 |
| 高田仁覺。「インド密教から見た佛教の輪郭」。《密教文化》71/72號。 |
| 高田修。「クシャーナ時代マトゥラー佛の編年的研究」。《美術研究》234號(1964年5月):頁1-24,圖卷頭3枚 圖4-6。 |
| 高金和。「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比較」。《經營管理者》2009年8期。 |
| 高崎直道。「Hajime Nakamura, 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宗教研究》251號=55卷4號(1982年3月31日):頁127-129。 |
| 高崎直道。「インド佛教と中國佛教の間」。《東洋の思想と宗教》15號(1998年3月25日):頁147-165(L)。 |
| 高楠順次郎著;窺諦譯。「佛教印度」。《人海燈》1卷21期(1934年9月30日):頁6-12。 |
| 高橋堯英。「Buddhism in the society under the Kushans」。《立正大學大學院紀要》24號(2008年):頁16-18。 |
| 高橋堯英。「クシャン王朝下の社會と佛教」。《立正大學大學院紀要》24號(2008年):頁1-15。 |
| 健翔譯。「貴霜王朝時期的佛教」。《南亞研究》(1983年3月1日)。 |
| 「國外之部:印度佛教之復盛」。《威音》74期(1936年12月1日):頁2。 |
| 寅亮。「印度佛教現狀」。《廣東佛教》(1992年4月1日)。 |
| 「密教の世界」。《佛教新發見》8號。 |
| 崛謙德著;南呂譯。「印度佛教略史」。《佛心叢刊》1期(1922年1月5日):頁1-18。 |
| 康地波羅法師評;高政哲譯。「評[E. Lamotte]《印度佛教史》」。《慧炬》348期(民82年6月):頁75-66。 |
| 張文良。「佛塔崇拜與大乘佛教的起源——以下田正弘的學說爲中心」。《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期。 |
| 張詒三。「初期佛教史的如實清理——讀《淵源與流變》」。《博覽群書》2006年5期。 |
| 張愛林。「本是同根生,枝葉異時榮-話說大小乘佛教起源先後問題」。《世界宗教文化》2008卷4期(2008年12月):頁26-28。 |
| 望月友善。「佛滅紀年のある遺物:方法論的考察. 上」。《日本の石佛》21號。 |
| 梁道蔚。「《異部宗輪論》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2期(1972年8月1日):頁25-65。 |
| 「淵源與流變——印度初期佛教研究」。《佛學研究》2004年:頁174。 |
| 淨然。「淺談初期佛教發生根本分裂之主要原因」。《法源:中國佛學院學報》總20期。 |
| 莫佩嫻譯。「印度佛教部派的歷史」。《菩提樹》228期(民60年11月8日):頁31,39。 |
| 莫始貫。「五百年聖人出--印度佛教興衰」。《博覽家雜誌》141期(民92年12月):頁8-15。 |
| 莊耀輝。「評Buddhist Monastic Life According to the Theravada Tradition(上座部佛教經文所說的佛教徒寺院生活), Mohan Wijayaratna著」。《佛教圖書館館訊》13期(1998年3月1日)。 |
| 許明銀。「日本佛教學術界的大乘起源說──對悟殷法師〈人間菩薩的活水源頭〉之回應」。《弘誓雙月刊》44期(2000年4月)。 |
| 許鴻棣。「印度部派佛教爭鳴的歷史意義」。《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2期(1996年5月1日):頁56-60。 |
| 許鴻棣。「論古代印度商人的起源及其與佛教的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1期。 |
| 許鴻棣。「論古代印度商人的起源及其與佛教的關係」。《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5期。 |
| 郭德才。「佛教的產生與發展」。《香港佛教》564期(2007年5月)。 |
| 野上俊靜。「征服王朝佛教史論」。《大谷學報》34卷2號(1954年9月):頁71-73。 |
| 陳士強。「佛說教法結集的歷史」。《內明》240期(1992年3月1日):頁3-7。 |
| 陳重文。「原始佛教」。《因明》76期(1985年12月1日):頁1-16。 |
| 陳愛峰,楊富學。「西夏印度佛教關係考」。《寧夏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
| 陳源源。「方廣錩:《淵源與流變―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哲學門》5卷2期(2005年11月):頁210-214。 |
| 陳曉陽。「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陰山學刊》2008年4期(2008年1月1日):頁17-22。 |
| 陸梅。「佛教何以在印度消失」。《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期。 |
| 陸揚。「貴霜王朝與大乘佛教史新論平議:評古正美《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上)」。《大陸雜誌》92卷1期(1996年1月1日):頁20-36。 |
| 陸揚。「貴霜王朝與大乘佛教史新論平議:評古正美《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下)」。《大陸雜誌》92卷2期(1996年2月1日):頁2-12。 |
| 章雲。「簡述印度佛教不同變更時期」。《香港佛教》398期(1993年7月1日):頁17-19。 |
| 章雲。「簡述印度佛教不同變更時期」。《香港佛教》399期(1993年8月1日):頁21-24。 |
| 麻堯賓。「古印度佛教寺院經濟形態探析」。《青海社會科學》2004年5期。 |
| 堀內文次郎。「佛教の滅亡五十年を俟たず」。《中央佛教》4卷2號。 |
| 堀謙德著;南呂譯。「印度佛教略史(并序)」。《佛學月刊》1期(1921年8月4日):頁1-22。 |
| 勝又俊教。「大乘佛教徒の社會的運動」。《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5號(1975年3月):頁17-32。 |
| 惠谷隆戒著;關世謙譯。「佛教團體的分裂與部派佛教」。《國際佛學譯粹》2輯(民81)。 |
| 森祖道。「ある日英交流--『インド.スリランカ上座佛教史』の刊行に際して」。《春秋》468號(2005年5月):頁10-12。 |
| 椎尾弁匡。「佛教の滅亡近きにあり:僧俗共に興法革正の運動を起せ」。《修養世界》9卷11號。 |
| 游有維。「太虛法師對印度佛教史三期劃分的意義」。《法音》1987年1期(1987年1月1日)。 |
| 游俠。「異部宗輪論」。《中國佛教》3期(1989年5月1日)。 |
| 湛如。「阿育王與佛教」。《閩南佛學院學報》(1989年1月1日)。 |
| 程光裕。「大唐西域記所載佛教史上的結集」。《華岡文科學報》14期(1983年12月):頁17-25。 |
| 結城令聞。「大乘佛教の興起-上-」。《世界佛教》6卷10號(1951年10月):頁8-14。 |
| 結城令聞。「大乘佛教の興起-下-」。《世界佛教》6卷11號(1951年11月):頁12-17。 |
| 華山。「試說大乘佛教的興起」。《文史哲》1962年3期(1962年3月1日)。 |
| 象本。「略述印度佛教自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的發展」。《佛學研究》2008年。 |
| 賀幡亮俊。「初期佛教教團を動かすもの--社會.經濟史的研究の試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卷2號=通號12號(1958年3月):頁481-484。 |
| 雲井昭善。「佛陀時代の社會觀:その時代史的側面」。《大谷學報》130號=36卷2號(1956年9月15日):頁18-32。 |
| 雲井昭善。「佛教概論(インド)」。《密教講座》1卷1-12號。 |
| 雲井昭善。「佛教興起の歷史的意義」。《天台學報》1號(1960年10月17日):頁43-52。 |
| 雲井昭善。「佛教興起時代のインド」。《大谷大學研究年報》13號(1961年3月15日):頁69-116。 |
| 雲井昭善。「佛教興起時代の社會的背景」。《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卷2號=通號8號(1956年3月30日):頁98-101。 |
| 雲井昭善。「初期佛教教團と舍衛城」。《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2號=通號36號(1970年3月31日):頁33-40。 |
| 雲井昭善。「宮坂宥勝著『佛教の起源』」。《佛教學セミナー》通號16號(1972年10月):頁82-87。 |
| 傳印。「古印度與西方的交涉──印度佛教史上不容忽視的事情」。《法源:中國佛學院學報》總17期。 |
| 傳印。「印度.笈多王朝」。《法源:中國佛學院學報》總19期。 |
| 傳印。「佛滅後至阿育王時的若干歷史問題」。《法源:中國佛學院研究紀要》總16期(1998年1月1日):頁1-16。 |
| 塚本啟祥。「マハーラーシュトラの佛教部派(四)」。《印度哲學佛教學》8號(1993年10月30日):頁1-31(L)。 |
| 塚本啓祥。「Ajaṇṭā佛教碑銘:マハーラーシュトラの佛教部派」。《佛教研究》24號(1995年3月):頁77-124(L)。 |
| 塚本啓祥。「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伽藍の形成」。《法華文化研究》創刊號(1975年3月):頁41-68。 |
| 塚本啓祥。「インドにおける佛教伽藍の形成とその背景」。《佛教文化》復刊12號(1980年4月)。 |
| 塚本啓祥。「インド佛教と外教の交涉--最高存在と化身に關連して」。《中央學術研究所紀要》33號(2004年):頁47-75。 |
| 塚本啓祥。「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コンダの佛教部派」。《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9卷1號=通號77號(1990年12月20日):頁1-10。 |
| 塚本啓祥。「マウリヤ王朝期の社會と佛教」。《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5號(1970年3月):頁47-62。 |
| 塚本啓祥。「マハーラーシュトラの仏教部派(5):Kuḍā-Mahāḍ佛教碑銘」。《大崎學報》150號(1994年3月25日):頁1-32。 |
| 塚本啓祥。「上座部教團史研究の問題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1981年3月):頁547-551。 |
| 塚本啓祥。「大乘佛教發生期ガンダーラにおける文化.宗教の融合とその背景(上)」。《日本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22號(1986年3月31日):頁93-112。 |
| 塚本啓祥。「大乘佛教發生期ガンダーラにおける文化.宗教の融合とその背景(下)」。《日本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23號(1986年3月31日):頁113-132。 |
| 塚本啓祥。「西北インドの歷史と佛教」。《法華經研究》9號(1982年2月1日)。 |
| 塚本啓祥。「佛教.ジャイナ教の發生基盤とその形成」。《東北大學文學部研究年報》32號(1983年3月30日):頁1-39。 |
| 塚本啓祥。「佛滅年代の資料」。《宗教研究》33卷4輯=163號(1960年3月25日):頁59-93。 |
| 塚本啓祥。「南インド佛教史の問題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4號=22卷2號(1974年3月31日):頁19-27。 |
| 廉艷雲。「從『大唐西域記』看印度佛教的衰落--以摩揭陀國例」。《萬芳學報》1期(民93年11月):頁107-116。 |
| 慈悔譯。「密法在印度的復興」。《菩提樹》88期(民49年3月8日):頁47。 |
| 慈斌。「印度佛教與外教之關係」。《臺灣佛教》18卷10期(民53年10月):頁3-5。 |
| 會中。「關于印度佛教史之二事」。《海潮音》8卷11/12期(民17年1月):頁32-33。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海潮音》51卷1期(民59年1月):頁4-5。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一-」。《海潮音》51卷2期(民59年2月):頁16-19。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二-」。《海潮音》51卷3期(民59年3月):頁9-11。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三-」。《海潮音》51卷4期(民59年4月):頁10-12。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四-」。《海潮音》51卷5期(民59年5月):頁9-11。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五-」。《海潮音》51卷6期(民59年6月):頁8-11。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六-」。《海潮音》51卷7期(民59年7月):頁23-25。 |
| 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續七-」。《海潮音》51卷8期(民59年8月):頁8-10。 |
| 楊白衣。「印度佛教概述」。《普門雜誌》35期(1982年8月1日):頁24-28。 |
| 楊惠南。「我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上)」。《中國佛教》25卷12期(民70年9月):頁21-25。 |
| 楊惠南。「我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中國佛教》26卷1期(民70年10月):頁42-47。 |
| 楊惠南。「我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下)」。《中國佛教》26卷2期(民70年11月):頁53-56。 |
| 楊曾文。「部派佛教略論」。《世界宗教資料》(1983年1月1日)。 |
| 溫金玉。「大乘佛教的興起」。《五臺山》2007年5期。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一)」。《菩提樹》163期(民55年6月8日):頁8-11,18。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菩提樹》164/165期(民55年8月8日):頁16-19,15。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三)」。《菩提樹》166期(民55年9月8日):頁13-15。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四)」。《菩提樹》167期(民55年10月8日):頁10-11。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五)」。《菩提樹》168期(民55年11月8日):頁18-19。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六)」。《菩提樹》171期(民56年2月8日):頁15-17。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七)」。《菩提樹》172期(民56年3月8日):頁22-23,10。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八)」。《菩提樹》173期(民56年4月8日):頁21-23。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九)」。《菩提樹》174期(民56年5月8日):頁28-29。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菩提樹》176期(民56年7月8日):頁11-16。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一)」。《菩提樹》177期(民56年8月8日):頁26-28,25。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二)」。《菩提樹》178期(民56年9月8日):頁21-23。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三)」。《菩提樹》179期(民56年10月8日):頁25-27。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四)」。《菩提樹》181期(民56年12月8日):頁30-31。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五)」。《菩提樹》182期(民57年1月8日):頁27-29。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六)」。《菩提樹》183期(民57年2月8日):頁14-15。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七)」。《菩提樹》184期(民57年3月8日):頁28-29,27。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八)」。《菩提樹》185期(民57年4月8日):頁28-29。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十九)」。《菩提樹》186期(民57年5月8日):頁20-21。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菩提樹》187期(民57年6月8日):頁22-23。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一)」。《菩提樹》188期(民57年7月8日):頁12-16。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二)」。《菩提樹》189期(民57年8月8日):頁18-20。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三)」。《菩提樹》190期(民57年9月8日):頁26-28。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四)」。《菩提樹》191期(民57年10月8日):頁22-23,27。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五)」。《菩提樹》192期(民57年11月8日):頁22-24。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六)」。《菩提樹》193期(民57年12月8日):頁24-26。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七)」。《菩提樹》194期(民58年1月8日):頁28-29。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八)」。《菩提樹》195期(民58年2月8日):頁30-31。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二十九)」。《菩提樹》196期(民58年3月8日):頁19-23。 |
| 聖嚴。「印度佛教史稿(續完)」。《菩提樹》197期(民58年4月8日):頁16-17,27。 |
| 葦舫。「小乘佛教部執分裂及其考證」。《海潮音》15卷4期(1934年4月15日):頁37-47。 |
| 誠履道。「印度部派佛教的成立」。《佛教文化》2004年5期。 |
| 詹天性。「佛教在印度衰弱的真實原因」。《慧炬》8期=總25期(1964年5月1日):頁11。 |
| 道元。「探索印度佛教衰亡的原因(上)」。《菩提》82期(1992年12月15日):頁16-18。 |
| 道元。「探索印度佛教衰亡的原因(下)」。《菩提》83期(1993年1月15日):頁14-16。 |
| 遂盧。「小乘佛教概論」。《微妙聲》8期(1937年615):頁28-30。 |
| 鈴木宗忠。「原始佛教の研究に就いて」。《大崎學報》61號(1921年10月30日):頁19-28。 |
| 演培講;能度記錄。「印度佛教的分期」。《海潮音》43卷5期(民51年5月):頁17-19。 |
| 熊谷進。「原始佛教教團の擴大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通號56號(1980年3月31日):頁130-131。 |
| 爾東。「現代印度的佛教復興運動」。《世界宗教資料》1981年1期(1981年1月1日)。 |
| 福場保洲。「原始佛教教團の經濟生活佛教と經濟なる問題の一節」。《密教研究》70號(1939年8月15日):頁117-147。 |
| 維拉勒尾作;莫佩嫻譯。「原始時代的佛教」。《中國佛教》20卷1期(民64年10月):頁21。 |
| 趙步雲。「印度的佛教創始於何時?其背景如何?」。《史學月刊》1956年8期。 |
| 趙敏夫。「略論印度佛教與政治的關係」。《香港佛教》392期(民82年1月):頁13-16。 |
| 遠藤是妙。「佛教の起源」。《大崎學報》20號(1911年12月10日):頁43-56。 |
| 劉家和。「印度早期佛教的種姓制度觀」。《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2年2期(1962年2月1日)。 |
| 德岡亮英。「印度佛教における部派について:フラウワルナーの近著を讀んで」。《大谷學報 / 大谷大學大谷學會》147號=40卷3號(1960年12月20日):頁43-69。 |
| 樂壽明。「大乘佛教對小乘佛教的變革」。《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4期(1985年4月1日)。 |
| 潘桂明。「印度大乘佛教」。《科學與無神論》2000年3期(2000年1月1日):頁53-54。 |
| 潘桂明。「部派佛教」。《科學與無神論》1999年2期(1999年1月1日):頁52-53。 |
| 蔡惠明。「印度密教的時代背景」。《菩提》65期(1991年7月15日):頁14-17。 |
| 蔡惠明。「原始佛教概述」。《菩提樹》452期(1990年7月1日):頁23-25。 |
| 蔡惠明。「梁啟超論原始佛教」。《廣東佛教》(1991年2月1日)。 |
| 蔡耀明。「歐美學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討及其論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期(1998年):頁77-97。 |
| 談錫永。「印度密乘源流考略-上-」。《內明》259期(民82年10月):頁3-10。 |
| 談錫永。「印度密乘源流考略-下-」。《內明》260期(民82年11月):頁11-16。 |
| 諸戶素純。「大乘佛教の教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卷1號=通號5號(1954年9月25日):頁216-218。 |
| 鄭金德。「大乘佛教概論-上-」。《菩提樹》343期(民70年6月):頁16-21。 |
| 鄭金德。「大乘佛教概論-下-」。《菩提樹》344期(民70年7月):頁22-26+29。 |
| 橫山全雄。「大法輪カルチャー講座:わかりやすい『佛教史』(2)部派佛教の時代」。《大法輪》68卷8號(2001年8月):頁196-201。 |
| 橫山全雄。「大法輪カルチャー講座:わかりやすい『佛教史』(3)大乘佛教の成立と發展」。《大法輪》68卷9號(2001年9月):頁196-201。 |
| 橫山全雄。「大法輪カルチャー講座:わかりやすい『佛教史』(4)密教とインド佛教の終焉」。《大法輪》68卷10號(2001年10月):頁192-197。 |
| 橫山全雄。「大法輪カルチャー講座:わかりやすい『佛教史』(5)インド佛教の近代史」。《大法輪》68卷11號(2001年11月):頁192-197。 |
| 橋本哲夫。「原始佛教の時間」。《日本佛教學會年報》49號(1984年0月):頁1-18。 |
| 橋桑比著;百維譯。「佛世時印度十六國的政治形勢(上)」。《現代佛學》總第118期(1960年6月):頁12-16。 |
| 橋桑比著;百維譯。「佛世時印度十六國的政治形勢(下)」。《現代佛學》總第119期(1960年7月):頁11-28。 |
| 穆克紀。「佛教第一結集的難題--一個回顧」。《中華佛學學報》7期(1994年7月1日):頁449-475。 |
| 篤公譯。「印度之佛教(一)」。《同願》4卷8~9期(1943年9月25日):頁3。 |
| 篤公譯。「印度之佛教(二)」。《同願》4卷10期(1943年10月25日):頁1-2。 |
| 篤公譯。「印度之佛教(三)」。《同願》4卷11~12期(1943年12月25日):頁12。 |
| 靜谷正雄。「インド佛教史とナーガ(龍)」。《龍谷史壇》73/74號(1978年3月):頁131-146。 |
| 靜谷正雄。「インド佛教教團史」。《佛教史學》5卷3/4號(1956年7月)。 |
| 靜谷正雄。「クシャーナ支配下における佛教の社會的基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卷1號=通號7號(1956年1月):頁266-269。 |
| 靜谷正雄。「クシャーナ時代のガンダーラの佛教について」。《佛教史學》4卷2號(1955年4月)。 |
| 靜谷正雄。「クシャーナ統治下に於けるマトゥラーの佛教について」。《佛教史學》3卷3號(1952年11月):頁246-259。 |
| 靜谷正雄。「枝末分裂の傳承と部派佛教の成立」。《龍谷大學論集》411號(1977年10月31日):頁1-24。 |
| 靜谷正雄。「金石文より見たアーンドラ時代の南インド佛教」。《佛教學研究》8/9號(1953年9月):頁87-99。 |
| 靜谷正雄著;許明銀譯。「印度佛教史與龍」。《中國佛教》26卷9期(1982年6月1日):頁33-43。 |
| 靜春樹。「金剛乘とインド佛教史」。《密教文化》216號(2006年3月21日):頁134-164。 |
| 龍慧。「印度佛教概觀」。《臺灣佛教》20卷9/10期(民55年10月):頁5-8。 |
| 龍慧。「從佛弟子的性格話部派佛教的源流」。《海潮音》45卷1/2期(民53年2月):頁9-14。 |
| 薇煒。「大乘佛教」。《四川統一戰綫》1996年5期。 |
| 謝拉伯.丘津.孔。「印度佛教簡史」。《香光莊嚴》94期(民97年6月):頁114-119。 |
| 韓玉玲。「佛教的起源與傳播」。《山東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1期。 |
| 韓廷傑。「佛教起源時的印度社會背景(待續)」。《正法眼》創刊號(1994年11月1日):頁52-54。 |
| 韓廷傑。「佛教起源時的印度社會背景」。《內明》281期(1995年8月1日):頁28-33。 |
| 韓廷傑。「部派佛教簡論」。《甘露》2期=總8期(1993年9月1日):頁3-10。 |
| 齋藤保高。「南インドに輝くチベット佛教の法灯--大本山デプン寺ロセルリン學堂の歷史と現狀」。《大法輪》72卷7號(2005年7月):頁180-185。 |
| 豐山亜希;上杉彰紀。「A study of early Buddhist caves in Western India」。《インド考古研究》28號(2006年7月):頁142-145。 |
| 豐南子。「佛滅の年代に就て(質疑解答). 1」。《無盡燈》8卷5號。 |
| 豐南子。「佛滅の年代に就て(質疑解答). 2」。《無盡燈》8卷7號。 |
| 羅侯羅紀錄。「印度佛教之復興——分組討論紀錄」。《弘誓》89期(2007年10月)。 |
| 羅衡林。「部派佛教對大乘佛教的影響」。《正法眼》2期(1996年1月1日):頁26-29。 |
| 藤田宏達。「『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2)上座部佛教』佐佐木教悟,『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3)インド佛教』佐佐木教悟」。《佛教學セミナー》卷48號(1988年10):頁87-94。 |
| 藤田宏達。「中村元選集[決定版]第20卷『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印度哲學佛教學》9號(1994年10月30日):頁365-366。 |
| 藤田宏達。「佐佐木教悟著: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 II上座部佛教IIIインド佛教」。《佛教學セミナー》48號(1988年10月30日):頁87-94。 |
| 藤田宏達。「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佛教」。《印度哲學佛教學》2號(1987年10月30日):頁20-56。 |
| 藤吉慈海。「インドにおける新佛教運動」。《禪文化》53號(1969年7月25日)。 |
| 藤吉慈海。「現代インドの佛教復興運動--大菩提會とアンベードカールの運動を中心として」。《東方學報》通號33號(1963年5月)。 |
| 藤吉慈海。「第十三世紀初期のインドの淨土教 -- ダルマスワーミンの傳記を中心に」。《佛教文化研究》12期(1963年3月1日):頁117-。 |
| 關稔。「佐佐木教悟著『インド.東南アジア佛教研究Ⅰ 戒律と僧伽』『同II 上座部佛教』『同III インド佛教』」。《印度哲學佛教學》4號(1989年10月30日):頁357-358。 |
| 關稔。「初期佛教教團における異端者の問題:デーヴァダッタ傳說の再檢討」。《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9號(1974年3月):頁55-70。 |
| 蘇軍。「第一次結集與迦葉,阿難之爭」。《南亞研究》2期(1994年5月1日):頁38-44。 |
| 釋如石。「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永恆懷念是大乘起源與開展的動力嗎?」。《中華佛學學報》14期(2001年9月1日):頁1-42。 |
| 釋行平。「印度佛教史中有與空兩條脈絡之間的關係」。《華梵人文學報》9期(2008年1月):頁133-169。 |
| 釋妙峰。「演進中的小乘佛教」。《普門學報》47期(2008年9月1日):頁251-261。 |
| 釋宏印。「原始佛教序」。《菩提樹》357期(民71年8月8日):頁15。 |
| 釋宏印講;王轉曦整理。「原始佛教之介紹」。《宗教世界》10卷2-3期=總38-39期(1989年4月1日):頁8-18。 |
| 釋見豪。「印度佛教史的文獻資源概介(上)」。《佛教圖書館館訊》39期(民93年9月20日):頁6-22。 |
| 釋見豪。「印度佛教史的文獻資源概介(下)」。《佛教圖書館館訊》40期(民93年12月20日):頁6-20。 |
| 釋定敬。「大乘佛教的起源及與小乘佛教的會通」。《雷音》125期(2005年6月):頁29-39。 |
| 釋定敬。「大乘佛教的起源及與小乘佛教的會通(續)」。《雷音》126期(2005年12月):頁16-28。 |
| 釋性一。「初期大乘教團之研究:大乘『佛塔教團』說之考察」。《圓光佛學學報》10期(2006年4月):頁1-43。 |
| 釋明暘。「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龍樹以後興起的學派」。《香港佛教》371期(1991年4月1日):頁10-12。 |
| 釋明暘。「部派佛教的分裂」。《台州佛教通訊》(1991年2月1日)。 |
| 釋修振。「認識根本佛教」。《妙林》6卷8期(1994年8月1日):頁6-10。 |
| 釋修振。「認識根本佛教」。《妙林》6卷12期(1994年12月1日):頁28-30。 |
| 釋修振。「認識根本佛教(三)」。《妙林》7卷2期(1995年2月1日):頁15-16。 |
| 釋道清。「論印度晚期大乘佛教的興亡」。《閩南佛學院學報》1期(1994年12月1日):頁77-78。 |
| 釋徹入。「印度佛教歷史興衰質變之關鍵」。《哲學與文化》33卷12期(2006年12月):頁3-28。 |
| 釋繼聲。「貴霜王朝時代的佛教」。《南洋佛教》239期(1989年3月1日):頁1-3。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香港佛教》31期(民51年12月):頁17-19。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2-」。《香港佛教》32期(民52年1月):頁28-30。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3-」。《香港佛教》33期(民52年2月):頁25-27。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4-」。《香港佛教》34期(民52年3月):頁15-17。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5-」。《香港佛教》35期(民52年4月):頁29-30。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6-」。《香港佛教》37期(民52年6月):頁18-19。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7-」。《香港佛教》38期(民52年7月):頁24-26。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8-」。《香港佛教》40期(民52年9月):頁33-34。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9-」。《香港佛教》41期(民52年10月)。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0-」。《香港佛教》42期(民52年11月):頁34-36。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1-」。《香港佛教》44期(民53年1月):頁14-16。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2-」。《香港佛教》45期(民53年2月):頁16-18。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3-」。《香港佛教》46期(民53年3月):頁30-32。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4-」。《香港佛教》47期(民53年4月):頁18-20。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5-」。《香港佛教》49期(民53年6月):頁26-29。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6-」。《香港佛教》50期(民53年7月):頁22-24。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7-」。《香港佛教》52期(民53年9月):頁24-26。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8-」。《香港佛教》55期(民53年12月):頁25-27。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19-」。《香港佛教》57期(民54年2月):頁29-30。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20-」。《香港佛教》58期(民54年3月):頁22-24。 |
| 釋覺岸講;區勵平記。「印度佛教史-21-」。《香港佛教》61期(民54年6月):頁17-18+29。 |
| 櫻部建。「A. K. Warder;Indian Buddhism」。《佛教學セミナー》16號(1972年10月):頁88-91。 |
| 櫻部建。「インド佛教滅亡時の事情をつたえるチベット文の一資料」。《佛教史學》9卷1號(1960年11月)。 |
| 櫻部建。「初期佛教研究の回顧」。《佛教學セミナー》42號(1985年10月30日):頁84-102。 |
| 櫻部建。「結集に關する傳說の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7號=9卷1號(1961年1月25日):頁68-73。 |
| 栂尾祥雲著;聖嚴譯。「印度密教之末運」。《獅子吼》28卷6期(民78年6月):頁22-25。 |
| 栂尾祥瑞。「印度密教の一側面:タントリズム序說」。《密教文化》19號(1952年12月15日):頁28-45。 |
| 栂尾祥瑞。「印度密教の一側面(承前):印度教怛特羅の教格」。《密教文化》20號(1952年12月15日):頁20-37。 |
| 栂尾祥瑞。「印度密教の一側面(承前):印度教怛特羅の教格 」。《密教文化》22號(1953年3月15日):頁31-42。 |
| 桝田善夫。「初期有部阿毘達磨佛教の狀況(上)」。《佛教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報》4號(1987年6月20日):頁3-6。 |
| 袴谷憲昭。「グレゴリー.ショペン著 小谷信千代譯『大乘佛教興隆時代.インドの僧院生活』」。《佛教學セミナー》73號(2001年5月30日):頁72-86。 |
| 袴谷憲昭。「書評.紹介 グレゴリー.ショペン著 小谷信千代譯『大乘佛教興起時代.インドの僧院生活』」。《佛教學セミナー》73號(2001年5月):頁72-86。 |
□研究報告 |
| 三枝充悳。「インド佛教傳播史の文獻學的研究」。1976年度~1977年度。 |
| 下田正弘。「インド佛教史におけるブッダの神格化をめぐって」。 |
| 久間泰賢。「部派佛教と大乘の關連性に關する歷史的研究」。2003年度~2005年度。 |
| 久間泰賢著。「A study of the position of mantrayana in late Indian Buddhism = 後期インド佛教史における密教思想の位置づけに關する研究」。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2005年度~2007年度。 |
| 井ノ口泰淳。「インド佛教傳播の諸形態」。1975年度~1975年度。 |
| 井ノ口泰淳。「インド佛教傳播史の文獻學的研究」。昭和52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總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1978。 |
| 佐佐木閑。「アシヨーカ王時代の佛教と大乘の成立」。文部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1997年度~1999年度。 |
| 佐佐木閑。「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多樣化の起源」。文部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2000年度~2002年度。 |
| 佐佐木閑。「部派の形成過程と大乘の興起に關する包括的研究」。1997年度~1999年度。 |
| 佐佐木閑。「部派佛教と大乘の關連性に關する歷史的研究」。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2003年度~2005年度。 |
| 松長有慶。「佛教傳播史における諸派の形成とその基盤」。1989年度~1990年度。 |
| 松長有慶。「遺品.遺跡を中心とするインド密教史の再構築に關する研究」。文部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1992年度~1993年度。 |
| 武內紹晃。「インド佛教傳播の諸形態」。1974年度~1974年度。 |
| 保坂俊司。「インド佛教衰亡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2007年度~2009年度。 |
| 塚本啓祥。「大乘佛教における密教の形成過程の研究」。1995年度~1997年度。 |
| 塚本啓祥。「佛教史の時代區分とブッダ觀の變遷」。1988年度~1988年度。 |
| 齊藤明。「大乘佛教の起源と實態に關する總合的研究:最新の研究成果を踏まえて」。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2003年度~2006年度。 |
□視聽資料 |
| Nancy Moore Gettelman & Richard Sherburne。《The Great awakening--rise of Buddhism in India》。Bellevue, WA [US]:Video-Outlines,1991。 |
| 《ブッダ大いなる旅路. 1:インド.輪廻する大地~佛教盛衰の2500年》。東京:NHKエンタープライズ,2009。1枚DVD。 |
| 九五傳播有限公司製作。《佛之旅(1) : 佛教源流》。台北市:台視文化。12捲卡式帶,國語發音,中文字幕。 |
| 陳重文講。《部派佛教(一~二)》。16捲卡式帶,國語講演。 |
| 釋見瑜講。《印度佛教史專題》。民83。8捲卡式帶,民83年8月12日至16日八十三年大專夏令營講於祇園講堂。 |
| 釋見曄講。《佛陀思想溯源》。民77。2捲卡式帶,國語講演。 |
| 釋見曄講。《縱觀印度佛教:大乘佛教》。民80。3捲卡式帶,民80年8月20日至21日八十年大專夏令營講於大講堂。 |
| 釋見曄講。《縱觀印度佛教:部派佛教》。民80。3捲卡式帶,民80年8月18日至19日八十年大專夏令營講於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