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賢愚經研究書目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圖書資料 | 圖書論文 | 學位論文 | 會議論文 | 期刊論文

1.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賢愚經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等。
2.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3.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4.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5.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Unicode碼輸入顯示。

□圖書資料
Antoinette K Gordon。《Tibetan tales : stories from the Dsangs blun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from an ancient collection of stories on the wise and foolish actions of men》。London:Luzac,1953。
Antoinette K Gordon。《Tibetan tales : stories from the Dsangs blun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from an ancient collection of stories on the wise and foolish actions of men》。Kathmandu, Nepal:Tiwari's Pilgrims Book House,1994。
Stanley Frye。《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Natl Book Network,1981。
Stanley Frye。《The 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 Mdo bdzaṅs blun、or、the ocean of narratives = Üliger-ün dalai》。2nd ed。Dharamsala, H.P., India: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 Archives,2000。
Takahashi, Moritaka (translated & Annotated)。《HDSARIS BLUN OR THE 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VERSIONS AND ANNOTATED》。:Osaka Kansai University,1969。
перевод с тибетского、введение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й Ю.М. Парфионовича。《Сутра о мудрости и глупости : Дзанлундо = 賢愚因緣經》。2-е изд.。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фирма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РАН,2002。
宋先偉主編。《賢愚經》。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4。
杜斗城譯注。《白話《賢愚經》》。中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姚永銘著. 顏洽茂著。《《慧琳音義》語言研究. 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賢愚經》《雜寶藏經》《百喻經》複音詞初探》。初版。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
姚育明譯白。《賢愚因緣經 (白話)》。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
殷夫等譯著。《白話佛經:百喻經 賢愚經白話讀本》。中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高橋盛孝著。《藏漢對譯賢愚經》。吹田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昭和45。
梁麗玲著。《《賢愚經》研究》。初版。台北市:法鼓文化,2002。
埜本白雲編著。《聖武天皇宸翰賢愚經》。東京:日本書道學院,1944。
敦斌主編。《百喻經 賢愚經》。奎屯:伊犁人民,1999。
智華編。《賢愚論》。西寧市: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
傳聖武天皇賢愚經 : 大和切》。重版。東京:書藝文化新社,2000。
聖武天皇筆;廣瀨保吉編。《聖武天皇宸翰賢愚經》。東京:清雅堂,1970。
僧伽斯那等撰譯. 慧覺等撰譯。《百喻經. 賢愚經》。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
慧覺等譯。《賢愚經》。第一版。宜蘭縣冬山鄉:中華印經協會,民92。
慧覺等譯撰;陳引馳主編;溫澤遠等注譯。《賢愚經》。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
慧覺等譯撰;溫澤遠,朱剛注譯。《賢愚經》。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
《賢愚經》。India:Tibetan Cultural Printing Press,1989。
《賢愚經》。東京:泰東書道院出版部,昭和16。
繞巴尖措收藏。《賢愚論》。西寧市:青海民族,1992。
釋迦牟尼佛著;慧覺等譯;慧源活佛校訂。《慧源全集. 初集:賢愚經》。初版。臺北市:格魯巴,民89。

□圖書論文
丁敏。「譬喻佛典研究之一撰集百緣經,賢愚經,雜寶藏經,大莊嚴論經」。《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市:法鼓文化,1997)。
三谷真澄著。「『賢愚經』研究における諸問題」。《中國北方佛教文化研究における新視座》。(京都:龍谷大學國際社會文化研究所,2004):頁21-41。
方廣錩著。「《賢愚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佛教典籍百問》。(初版。高雄縣:佛光,民80)。
方廣錩著。「《賢愚經》是怎樣編成並傳入內地的」。《佛教典籍百問》。(初版。高雄縣:佛光,民80)。
王堯著。「《賢愚經》敦煌藏文本及其譯者考述」。《西藏文史考信集》。(初版。高雄縣:佛光,民81):頁238-255。
王雅慧編著。「母子馬-《賢愚經》」。《佛經寓言的智慧 : 一百二十篇佛陀智慧的寓言》。(初版。台中市:好讀,2001)。
王雅慧編著。「孩子的母親-《賢愚經》」。《佛經寓言的智慧 : 一百二十篇佛陀智慧的寓言》。(初版。台中市:好讀,2001)。
王雅慧編著。「蛤蟆捕蟲-《賢愚經》」。《佛經寓言的智慧 : 一百二十篇佛陀智慧的寓言》。(初版。台中市:好讀,2001)。
史葦湘。「別具一格的賢愚經變」。《敦煌石窟內容總錄》。(文物出版社,1996):頁248-249。
李殷權撰。「賢愚經」。《敦煌變文「雙恩記」殘卷及其故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78)。
李殷權撰。「賢愚經變相」。《敦煌變文「雙恩記」殘卷及其故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78)。
杜斗城著。「賢愚經」。《北涼佛教研究》。(台一版。台北市:新文豐,1998)。
金岡秀友。「賢愚經の密教」。《佛教の歷史と文化:佛教史學會30周年記念論集》。(1980):頁51-67。
金榮華。「從印度佛經到中國民間─《賢愚經‧檀膩羇品》故事試探」。《民間故事論集》。(臺北市:三民出版社,1997):頁115-135。
英武。「賢愚經」。《佛典入門》。(中國成都:巴蜀書社,1998)。
孫一之編譯。「『賢愚經』──眼睛亮的人啊!」。《色.空的世界 : 細說佛教經典》。(初版。台北市:星光,民69)。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賢愚經」。《佛教文化(下)》。(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1995)。
張廣湉輯。「賢愚因緣經」。《釋門真孝錄》。(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81)。
梁麗玲。「《賢愚經》與文學及壁畫的關係」。《新中國. 第2卷》。(成都:巴蜀書社,):頁頁346-363。
陳耳東,陳笑吶,陳英吶編著。「賢愚經」。《佛教文化的關鍵詞 : 漢傳佛教常用詞語解析》。(第一版。中國天津:天津古籍,2005)。
傅芸子。「《醜女緣起》與賢愚經金剛品」。《敦煌變文論文錄. 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頁509-517。
隆蓮。「賢愚經」。《中國佛教. 第三輯》。(第一版。中國上海:知識,1980-1989)。
黃卓越主編。「賢愚經」。《中國佛教大觀. 上 = A survey of Chinese Buddhism》。(第二版。中國哈爾濱:哈爾濱,2002)。
聖武天皇筆。「聖武天皇宸翰賢愚經」。《和漢名法帖選集. 〔初〕,続〔集〕 第5卷》。(東京:平凡社,1932-1934)。
劉美英(釋依淳)撰。「賢愚經」。《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民74)。
慧覺等撰。「賢愚經」。《清代孤本》。(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謝希堯編著。「賢愚經」。《佛經寓言精選》。(初版。台北市:國家,民78)。
羅宗濤。「賢愚經與祗園由記、降魔變文之比較研究」。《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 文學卷 (二)》。(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
釋星雲。「賢愚經」。《佛教叢書之二 : 經典》。(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5)。
釋惟明編纂。「賢愚經 沙彌守戒品」。《經律淺輯》。(再版。台南市:和裕,民84)。
釋惟明編纂。「賢愚經 微妙比丘尼品」。《經律淺輯》。(再版。台南市:和裕,民84)。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月光王頭施品」。《敦煌心靈之旅 : 求智與求真》。(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快目王眼施緣品」。《敦煌心靈之旅 : 捨己為人》。(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沙彌守戒自殺品」。《敦煌心靈之旅 : 求智與求真》。(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梵天請法六事品」。《敦煌心靈之旅 : 捨己為人》。(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無惱指鬘品」。《敦煌心靈之旅 : 一念之間》。(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善事太子入海品」。《敦煌心靈之旅 : 果與因》。(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淨因主編。「賢愚經‧微妙比丘尼品」。《敦煌心靈之旅 : 果與因》。(第一版。香港筲箕灣:商務印書館(香港),2005)。
釋僧佑。「賢愚經記」。《現代佛學大系. 8 : 釋文紀》。(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釋僧祐新撰。「賢愚經記」。《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98 : 出三藏記集》。(初版。台北市:佛光文化,1996-1998)。
釋僧祐新撰;呂有祥釋譯。「賢愚經記」。《出三藏記集》。(初版。高雄縣:佛光,1996)。

□學位論文
尕藏卓瑪。「翻譯家管•法成及其譯作《賢愚經》的翻譯技巧研究」。碩士論文。西北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2006。
唐志成。「《賢愚經》雙音節動詞配價研究」。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2005。
梁麗玲。「《賢愚經》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博士論文。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90。
黃增壽著。「《賢愚經》狀語研究」。博士論文。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05。
顏洽茂。「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賢愚經》《雜寶藏經》《百喻經》複音詞初探」。碩士論文。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1984。

□會議論文
耿銘。「《賢愚經》與人間佛教的精神」。2006年輕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2005年7月3日至7日。
梁麗玲。「《賢愚經》在敦煌的流傳與發展」。《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7日)》。(臺北市: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年):頁1-24。第十一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民國89年8月27日。
梁麗玲。「《賢愚經》與文學及壁畫的關係」。慶祝楊明照先生九十歲華誕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大學中文系主辦,1999年9月5日至7日。
梁麗玲。「譬喻手法在《賢愚經》中的表現」。《中國文學「學理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語文教育之「學理與應用」》。(2001年):頁149-195。第三屆中國語文教育之學理與應用研討會,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主辦,2000年12月1日,頁(2-3)1-31。

□期刊論文
Richard編劇。「神醫耆域 改編自賢愚經」。《金色蓮花佛學月刊》67期(民87年7月1日):頁26-。
Victor H. Mair。「The Linguistic and Textual Antecedents of The 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Hsien-yü ching)with an appended translation of "Sudatta Raises a Monestary"」。《Sino-Platonic Papers》38(April 1993)。
丁敏。「譬喻佛典之研究:撰集《百緣經》,《賢愚經》,《雜寶藏經》,《大莊嚴論經》」。《中華佛學學報》4期(1991年7月):頁75-120。
三谷真澄。「『賢愚經』における靈的精神」。《日本佛教學會年報》71號(2005年度):頁83-98。
三谷真澄。「mDzangs-blun(『賢愚經』)に關す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卷2號=通號90號(1997年3月20日):頁865-861。
三谷真澄。「チベット語譯の本生經類に關する一考察:『賢愚經』について」。《宗教研究》69卷4輯(1996年):頁244-245。
三谷真澄。「旅順博物館所藏《賢愚經》漢文寫本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2卷2號=通號104號(2004年3月1日):頁716-719。
三谷真澄。「賢愚經の佛性思想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佛教傳道の契機として」。《教學研究所紀要》6號(1998年3月10日):頁329-353。
小川一乘。「高橋盛孝:藏漢對譯賢愚經」。《佛教學セミナー》13號(1971年5月30日):頁81-85。
小野玄妙。「敦煌の藝術と佛教--特に賢劫,法華,維摩,賢愚等の諸經との關係に就て(1)」。《現代佛教》2卷8號(1924年11月1日)。
小野玄妙。「敦煌の藝術と佛教--特に賢劫,法華,維摩,賢愚等の諸經との關係に就て(2)」。《現代佛教》2卷9號(1925年1月1日):頁44-51。
小野玄妙。「敦煌の藝術と佛教--特に賢劫,法華,維摩,賢愚等の諸經との關係に就て(3)」。《現代佛教》2卷11號(1925年3月1日)。
小野玄妙。「敦煌の藝術と佛教--特に賢劫,法華,維摩,賢愚等の諸經との關係に就て(4)」。《現代佛教》2卷12號(1925年4月1日):頁68-74。
山中理。「口繪國寶賢愚經残卷甲卷 白鶴美術館藏」。《紫明》12號(2003年3月):卷頭3頁。
王堯。「敦煌本藏文《賢愚經》及其譯者(中、日文)」。《法音(學術版)》2輯(1988年12月):頁30-32。
王堯。「敦煌本藏文《賢愚經》及譯者考述」。《九州學刊》4卷4期=總第16期(1992年4月):頁97-107。
史葦湘。「微妙比丘尼變初探」。《敦煌學輯刊》1輯(1980年2月):頁69-73。
平岡聰。「『賢愚經』を構成する說話の歸屬部派」。《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卷1號(2005年12月20日):頁366-358。
玄幸子。「『賢愚經』に於ける「與」の用法について:口語史研究への一試論」。《關西大學中國文學會紀要》16號(1995年3月):頁101-119。
玉木弁立。「漢譯『賢愚經』と『mdsans-blun』の成立について」。《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4號(1980年3月):頁224-236。
佐田聲苗。「藏譯賢愚經那塘版目錄之記載」。《想苑》4卷4號(1932年)。
余曉嵐。「新疆克孜爾壁畫與《賢愚經》中的大光明王」。《法光》136期(2001年1月1日)。
其美多吉。「試評法成《賢愚因緣經》藏文譯文」。《西藏研究》1996年1期(1996年2月):頁109-113。
岡田真美子。「血の布施物語(1)慈力王說話 Karmaśataka 48話の並行話」。《印度學佛教學研究》通號85號=43卷1號(1994年12月20日):頁207-211(L)。
松本文三郎。「敦煌本大雲經と賢愚經(1)」。《藝文》3卷4號(1912年4月1日):頁15-25。
松本文三郎。「敦煌本大雲經と賢愚經(2)」。《藝文》3卷5號(1912年5月1日):頁38-52。
金岡秀郎。「モンゴル語譯「賢愚經」について--その成立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モンゴル研究》通號18號(1987年):頁50-77。
姚育明。「《賢愚因緣經》之啟悟」。《佛教文化》1996年3期()。
姚育明。「佛與稚兒的平常心」。《禪》1995年第2期(1995年)。
唐志成。「《賢愚經》雙音節動詞配價的確定及其分類」。《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l.4卷5期(2005年10月31日):頁123-125。
孫修身。「敦煌莫高窟第296窟《須闍提故事》的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1期(1992年3月):頁1-10。
高井龍。「『賢愚經』「波斯匿王女金剛品」と「降六師品」との比較研究」。《學林》43號(2006年6月18日)。
高橋盛孝。「賢愚經とザン.ルン」。《東方學》26號(1963年7月30日):頁47-55+5-6。
高橋盛孝。「賢愚經の研究(1)」。《關西大學文學論集》9卷8號(1960年)。
高橋盛孝。「賢愚經の研究(2)」。《關西大學文學論集》10卷9號(1961年)。
高橋盛孝。「賢愚經の研究(3)」。《關西大學文學論集》13卷3號(1964年6月)。
高橋盛孝。「賢愚經の研究(4)」。《關西大學文學論集》16卷4號(1967年2月):頁1-65。
高橋盛孝。「賢愚經探査記」。《日本西藏學會會報》9號(1962年10月30日):頁1-2。
唯默。「父子因緣輪迴不爽」。《妙心雜誌》31期(民國87年7月1日)。
唯默。「沙彌捨身護戒」。《妙心雜誌》29期(民國87年5月1日)。
唯默。「蜜勝尊者」。《妙心雜誌》32期(民國87年8月1日)。
唯默。「檀膩畸的故事」。《妙心雜誌》33期(民國87年9月1日)。
梁麗玲。「《賢愚經》在敦煌的流傳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5期(2001年3月):頁123-162。
梁麗玲。「《賢愚經》與文學及壁畫的關係」。《新國學》2卷(2000年10月):頁346-363。
梁麗玲。「《賢愚經》與石窟藝術」。《中華佛學研究》6期(2002年3月):頁41-88。
梁麗玲。「新疆與敦煌石窟中《賢愚經》故事畫之比較」。《敦煌學》23輯(2001年):頁87-110。
梁麗玲。「新疆與敦煌石窟中《賢愚經》故事畫之比較」。《敦煌學》23輯(民國90年9月):頁87-110。
梅維恆著;朱冠明譯。「《賢愚經》的原典語言」。《漢語史研究集刊》8卷(2005年12月):頁424-444。
陳文傑。「《賢愚經》詞語考」。《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5卷1期(2000年):頁58-61。
陸離。「吐蕃三法考——兼論《賢愚經》傳入吐蕃的時間」。《西藏研究》2004年3期(2004年):頁34-41。
傅芸子。「《醜女緣起》與賢愚經金剛品」。《藝文》3卷3期(1943年)。
菊地良一。「經典の譬喻から說話形成への過程:『出曜經』『賢愚經』の譬喻話から『經律異相』『法苑珠林』『今昔物語集』の說話を中心にして」。《東洋文化》4號(1979年3月31日):頁1-27。
董志翹。「漢譯佛典的今注今譯與中古漢語詞語研究:以《賢愚經》《雜寶藏經》譯注本為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1期(2002年1月1日):頁67-71。
趙莉。「《賢愚經》與克孜爾石窟本緣故事壁畫」。《西域研究》1993年2期(1993年6月1日):頁97-104。
劉永增。「《賢愚經》的集成年代與敦煌莫高窟第275窟的開鑿」。《敦煌研究》2001年4期(2001年11月1日):頁70-74。
編輯室整理。「不可思議大神變──佛陀降伏外道六師」。《福智之聲》134/135期():頁34。
蔣紹愚。「《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語言研究》2001年01期():頁73-78。
蔡偉堂。「莫高窟壁畫中的沙彌守戒自殺圖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4期(1997年11月):頁12-19。
鄭賢章,漆灝。「《賢愚經》語詞札記」。《古漢語研究》2005年1期(2005年):頁93-96。
黎薔。「藏文《賢愚經》與佛教戲曲流變考」。《西藏研究》1997年2期(1997年):頁98-104。
興津香織。「『賢愚經』諸本の調卷と品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5卷1號=通號110號(2006年12月20日):頁178-181。
羅宗濤。「賢愚經與祇園因由記、降魔變文之比較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卷(民69年6月):頁109-188。
釋隆蓮。「賢愚經」。《中國佛教》3期(1989年5月1日)。
梶濱亮俊。「チベットに傳わった善事太子の說話」。《宗教研究》335號(2003年3月):頁370-372。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