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收錄中文支那內學院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期刊論文、微縮、輿圖、年表、網路資源。 |
2. |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
3. |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
4. |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
□圖書資料 |
| 《十誦比丘戒本羯磨:二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書名據書名頁題。 |
| (三國魏)康僧鎧譯,《郁伽長者所問經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大乘密嚴經品目》,大乘密嚴經:三卷/(唐)釋不空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第1冊。 |
| 《大乘密嚴經品目》大乘密嚴經:三卷/(唐)釋不空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大乘密嚴經科文》,大乘密嚴經:三卷/(唐)釋不空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第1冊。 |
| 《大乘密嚴經科文》大乘密嚴經:三卷/(唐)釋不空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大域龍菩薩造;(唐)玄奘譯,《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2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大域龍菩薩造;(唐)玄奘譯,《唯識二十論:一卷,附錄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2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大寶積經普明會》,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 |
| (五代)釋恒安集,《大唐保大續貞元釋教錄》,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 |
| (元)慶吉祥等編,《至元法寶錄略出 一卷》,線裝,民國二十一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元魏)流支譯,《順中論 二卷. 百字論. 一卷》,線裝,民國二十一年支那內學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元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實性論本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元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五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2)。(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解脫戒經: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元釋)慶吉祥等編,《至元法寶勘同總錄略出》,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 |
| 支那內學院校刊,《妙法蓮華經——藏要》,大陸:支那內學院,1930年。 |
| 支那內學院編,《支那內學院概覽. 1931年1月》,[南京:編者刊],民20。 |
| 支那內學院編,《精刻大藏經目錄》,石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蜀院,民國34年[1945]。 |
| 支那內學院編。《支那內學院槪覽. 1931年1月》。南京:編者刊,民20。 |
| 《支那內學院緣起敘》。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民27。 |
| 支那內學院藏,《藏要敘經》,初版,m,y,民29[1940]。 |
| 王恩洋述,《大乘非佛說辨》,[南京:支那內學院,民12]。 |
| 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一卷,鉛印本南京,民國19年(1930),1冊(28)。藏要。(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 |
|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辨中邊論:三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 |
| 《出三藏記集經序續編:五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9)。(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正法 八卷》,線裝,民國三十一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2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正法分:八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6年[1937]。1冊(3)。(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北涼)曇無讖譯,《大雲經[]度 二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北涼)曇無讖譯,《涅槃經師子吼品:六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4)。(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北涼)釋道泰譯,《大丈夫論 二卷. 附入大乘論. 二卷》,線裝,民國二十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北涼)釋曇元讖譯,《大般涅槃經: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9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民國)歐陽漸輯,《詞品甲》,民國二十二年(1933)支那內學院刊本,善本書庫2。(現藏國家圖書館) |
| (印度)世親造;(唐)釋玄奘譯,《唯識二十論:一卷》,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與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因明正理門論本合訂。(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印度)清辯造;(唐)釋玄奘譯,《大乘掌珍論:二卷》,藏要 / 支那內學院輯;第三集第十九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印度)無著造;(唐)釋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藏要 / 支那內學院輯;第一輯第十九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印度)龍樹造;(唐)釋玄奘譯,《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藏要 / 支那內學院輯;第一輯第二十三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與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唯識二十論合訂。(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印度)彌勒說;(唐)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十六卷》,藏要 / 支那內學院輯;第一輯第十八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印度)護法造;(唐)釋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五卷》,藏要 / 支那內學院輯;第三輯第二十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本書亦名二十唯識順釋論;與大乘掌珍論合訂。(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吳)支謙譯,《佛說義足經:二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吳)維祇難等譯,《法句經 二卷. 法句經要釋.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四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吳)維祇難等譯,《法句經:二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呂澂著,《聲明略》,初版,南京:支那內學院,民12。 |
| (宋)天息災譯,《菩提行經:四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2)。(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呂夷簡等編修,《景祐新修法寶錄略出》,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3年[1934]。 |
| (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經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8)。(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 |
| (宋)法賢譯,《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三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施護譯,《善巧方便經 四卷》,線裝,民國二十一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宋)惟淨等譯,《大乘中觀釋論:十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趙安仁等編,《大中祥符法寶錄略出》,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3年[1934]。 |
| (宋)趙安仁等編;(宋)呂夷簡等編修,《大中祥符法寶錄略出 . 景祐新修法寶錄略出》,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3年[1934]。 |
| (宋)鄭思肖撰,《心史》二卷,民國22年(1933)支那內學院刻本,2冊。(現藏內蒙古大學圖書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情報資訊中心) |
| (宋)鄭思肖撰,《鐵函心史》,初版,臺北:世界書局,1956。據高蔭祖先生藏支那內學院本影印。 |
| (宋)鄭思肖撰;(明)鄭成功,鄭經撰;(明)黃道周,蔡玉卿撰,《鐵函心史 七卷. 延平二王遺集. 黃石齋未刻稿;蔡夫人未刻稿》,增訂中國學術名著. 第一輯,增訂中國文學名著. 第一二集;第8冊,初版,台北:世界,1962。據民國二十二年(1933)南京支那內學院刊本影印。 |
| (宋)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3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宋)釋施護等譯,《般若圓集要義釋論 四卷》,線裝,民國二十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周志煌著,《唯識與如來藏》,初版,台北市:文津,1998。(※原學位論文題名有「支那內學院」) |
| (明)陸光祖等撰;佚名編,《刻藏緣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1冊。書名據目錄及版心題,書籤題明徑山方冊本刻藏緣起。(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僧祗律大比丘戒本: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三法度論:三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1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雙品:二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南朝宋)釋法顯撰,《歷遊天竺記傳》,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1冊。本書一名法顯傳,又名佛國記,附錄汲古閣刊本書後兩篇即〔?〕沈士龍,(明)。(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南朝宋)釋僧璩撰,《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佛陀耶舍等譯,《長阿含經第一分:五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 |
| (姚秦)佛陀耶舍譯,《四分戒本: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7)。藏要。(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等譯,《六譯金剛經合本》,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二門論: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0)。(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十五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2冊(9-10)。(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誦比丘戒本:一卷,附錄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七喻平等如化三品釋 二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釋十八空章》,線裝,民國三十四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二十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3冊(17-19)。(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百論:二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0)。(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三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2)。(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 龍樹菩薩傳》,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姚秦)鳩摩羅什譯,《馬鳴龍樹提婆天親傳》,民國二十一年支那內學院刊本。(現藏東海大學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清淨毗尼方廣經》,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三卷》,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三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附二種》,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現藏東海大學圖書館) |
| (姚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姚秦)鳩摩羅什譯;(姚秦)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 龍樹菩薩傳》,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姚秦)曇摩耶舍譯,姚秦)曇摩崛多譯,《舍利弗阿毗曇論道品:二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1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2冊(12-13)。(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十誦比丘戒本:一卷附錄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八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7-2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中論:四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6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0-1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提婆菩薩傳: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1冊。與婆藪槃豆傳合印,與馬鳴菩薩傳、龍樹菩薩傳合訂。(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一卷別本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後秦釋)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民國12年(1923)支那內學院刻本,1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後魏)吉迦夜等譯,《方便心論》,線裝,民國二十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道宣撰,《釋迦方志四卷》,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一九九一年,用民國支那內學院刻本景印,所藏漢籍目錄:未收書。(現藏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
| (唐)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三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3冊(2-4)。(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舍利子般若: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大般若經「三分」為一種。1冊(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五分:二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2冊(5-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大菩薩藏經: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因明入正理論: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佛地經論:七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 |
| (唐)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瑜伽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七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3)。(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二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2冊(23-24)。(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1冊(10)。(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廣百論本:二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附:教誡弟子品釋/(唐)玄奘譯。1冊(10)。(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無著菩薩造》,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1冊(1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伽梵達摩譯,《大悲心陀羅尼經 一卷. 附法華經普門品.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2冊(14-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菩提流志譯,《大乘伽耶山頂經 一卷. 附文殊尸利行經.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四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義淨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十四卷》,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2冊(8-9)。(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義淨譯,《觀所緣論釋: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1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回向品:十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2冊(2-3)。(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窺基述記;靈泰疏鈔;智周演秘;道邑義蘊,《成唯識論述記鈔祕蘊. 卷第二十五至卷第八十三》,唯識文獻全編. 13,第1版,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據支那內學院本影印。 |
| (唐)窺基述記;靈泰疏鈔;智周演秘;道邑義蘊;(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鈔祕蘊. 卷第八十四至卷終.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唯識論料簡. 成唯識論別鈔. 唯識二十論述記. 百法明門論解》,唯識文獻全編. 14,第1版,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據支那內學院本影印。 |
| (唐)釋不空譯,《大乘密嚴經:三卷,卷首一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不空譯,《大乘密嚴經:三卷》,藏要第三輯第八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附大乘密嚴經品目、大乘密嚴經科文;行間等處有小字校識。(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不空譯,《虛空藏問經決擇分:四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4)。(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文軌撰,《因明入正理論疏 四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乘掌珍論:二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八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民國29年[1940]。1冊(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七分 二卷》,線裝,民國三十四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三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4冊.-書名據書名頁等題。(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舍利子般若: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冊.-書名據書名頁等題。(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五分:二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5-6冊.-書名據書名頁等題。(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五分:十卷》,藏要第1輯第2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菩薩藏經: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3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集地藏十輪經 二卷》,線裝,民國三十一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成唯識論:二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6-27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佛說佛地經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阿毗達磨品類足論:一卷附錄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唯識二十論:一卷附錄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菩薩戒本: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菩薩戒本羯磨:二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書名據書名頁題。(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菩薩戒羯磨文: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二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3-24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瑜伽菩薩戒本羯磨各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4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藏要. 第一集. 第六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辨中邊論:三卷》,藏要. 第一輯. 第十六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 |
| (唐)釋玄奘譯,《攝大乘論本 二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攝大乘論本:三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辯中邊論:三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2冊。 |
| (唐)釋玄奘譯,《辯中邊論》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2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顯揚聖教論:二十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 |
| (唐)釋玄奘譯,《顯揚聖教論頌 一卷. 附六門教授習定論.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唐)釋義淨譯,《大乘掌珍論:二卷;成唯識寶生論:五卷》,藏要. 第三輯. 第十九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如理撰,《成唯識論演秘釋 三卷》,線裝,民國二十二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彥悰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刻本,朱印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唐)釋彥悰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鉛印本,民國12年(1923),3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神泰著,《因明正理門論述記:三卷》,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唐)釋神泰撰,《因明正理門論述記 三卷》,線裝,民國十二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提雲般若等譯,《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智周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記 一卷》,線裝,民國二十二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智昇撰,《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0年[1931]。 |
| (唐)釋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3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圓測撰,《般若心經贊 二卷. 疏一卷》,線裝,民國十四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圓照等撰,《續開元釋教錄入藏錄 一卷 續貞元釋教錄一卷》,線裝,民國二十五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圓照集;(五代)釋恒安集,《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入藏錄 . 大唐保大續貞元釋教錄》,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 |
| (唐)釋義忠撰,《百法明門論疏 二卷》,線裝,民國二十四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義淨著,《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4年[1925]。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義淨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 |
| (唐)釋義淨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民國間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現藏東海大學圖書館) |
| (唐)釋義淨譯,《六門教授習定論》,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1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 五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又名,二十唯識順釋論:五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五卷》,藏要. 第三輯. 第二十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義淨譯,《根本有部百一羯磨:十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6年[1937]。1冊(8)。(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義淨譯,《能斷金剛經論釋 三卷》,線裝,民國二十五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義淨譯,《陳那四論 四卷》,線裝,民國二十一年支那內學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道宣著,《釋迦方志:四卷》,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3年[1924]。 |
| (唐)釋道基撰,《攝大乘義章 一卷》,線裝,民國二十五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7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慧立著;(唐)釋彥悰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3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慧立著;(唐)釋彥悰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刻本,朱印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 |
| (唐)釋慧立撰;(唐)釋彥悰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923]。3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唐)釋慧沼撰,《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3年[1924]。 |
| (唐)釋慧沼撰,《因明入論續疏 二卷》,線裝,民國二十二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民國18年(1929)支那內學院鉛印本,3冊。藏要.第一輯;第一種。(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唐釋)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五分》,民國18年(1929)支那內學院鉛印本,2冊。藏要.第一輯;第二種。(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唐釋)如理撰,《成唯識論演秘釋》三卷,民國22年(1933)支那內學院刻本,1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唐釋)神泰撰,《因明正理門論述記》三卷,民國12年(1923)支那內學院刻本,1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唐釋)義淨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民國21年(1932)支那內學院刻本,1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唐釋)義淨撰,《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民國14年(1925)支那內學院刻本,2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唐釋)慧立撰;(唐釋)彥悰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十卷,民國12年(1923)支那內學院刻本,3冊;像。(現藏內蒙古圖書館;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
| (晉)失名譯,《寶積金瑜伽釋》,線裝,民國三十二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七法品 二卷》,線裝,民國二十九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唯識三十論要釋》,線裝,民國二十三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梁)僧伽婆羅譯,《解脫道論:十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1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梁)僧伽婆羅譯,《解脫道論定慧品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梁)釋僧祐撰,《出三藏記集經序:十五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0年[1931]。 |
| (清)釋今辯重編,《丹霞澹歸釋禪師語錄:三卷》,刻本,支那內學院,清康熙間[1662-1722]。 |
| (清)釋濟璣等編,《南嶽繼起和尚語錄:五卷》,刻本,支那內學院,清鹹豐2年[1852]。 |
| (清淨毗尼方廣經 一卷. 決定毗尼經. 一卷》,線裝,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陳)真諦;(唐)釋玄奘等譯,《俱舍論本頌會譯》,線裝,民國二十五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陳)真諦;(隋)慧遠;(隋)慧遠;(北周)法上;(唐)窺基;(唐)窺基述記;靈泰疏鈔;智周演秘;道邑義蘊,《解節真諦義. 地持論義記. 十地經論義記. 十地論義疏. 瑜伽師地論略纂. 成唯識論述記鈔祕蘊. 卷第一至卷第二十四》,唯識文獻全編. 12,第1版,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據支那內學院本影印。 |
| (陳)真諦譯,《三無性論 二卷》,線裝,民國二十一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陳)真諦譯,《金七十論 三卷》,線裝,民國十四年支那內學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陳)真諦譯,《解節經真諦義 二卷》,線裝,民國十三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陳)釋真諦譯,《中邊分別論 三卷》,線裝,民國十四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陳)釋真諦譯,《婆藪槃豆傳: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1冊。與提婆菩薩傳合印,與馬鳴菩薩傳、龍樹菩薩傳合訂。(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尊者世友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品類足論:一卷,附錄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 |
| 提婆菩薩造;(北魏)釋菩提留支譯,《百字論: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 |
|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鉛印本南京,民國19年(1930),1冊(25)。藏要。(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華嚴行位七品讀》,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9年[1940]。1冊(2)。(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隋)[]那崛多譯,《佛說出生菩提心經 一卷. 附大方等如來藏經. 一卷》,線裝,民國十四年支那內學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隋)達摩笈多譯,《菩提資糧論頌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隋)達磨笈多譯,《菩提資糧論:六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11)。(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隋)釋寶貴合入,《合部金光明經:四卷》,藏要第三輯第六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合部金光明經正宗分。(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隋)釋寶貴合入,《合部金光明經正宗分:四卷》,藏要.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1冊(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聖者龍樹造;(隋)達摩笈多譯,《菩提資糧論頌: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33年[1944]。 |
| 鳩摩羅什譯,《藏要本4.中論》,支那內學院編校印。 |
| (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三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齊)釋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沙:三卷》,藏要:二十六種/歐陽漸學.-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第15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劉宋)佛陀什等譯,《彌沙塞五分戒本:一卷》,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劉宋)智嚴等譯,《無盡意經:四卷》,亦作無盡意菩薩經,藏要.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1冊(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劉宋)曇摩蜜多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一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劉宋)釋僧璩撰,《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劉定權繪,《玄奘西域行跡圖》,石印本南京,民國21年(1932),1幅。(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 一卷》,線裝,民國三十五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1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歐陽師[歐陽漸]演講‑,《攝論大意》[南京,n.d.]‑,4 double ℓ.,高廣25 cm.‑。(現藏澳洲國立大學圖書館) |
| 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訓釋》,臺北市:佛教出版社,1978。 |
| 歐陽竟無,《唯識抉擇談》,支那內學院,1928,1冊56頁。 |
| 《歐陽竟無大師紀念刊》,出版地不詳:支那內學院蜀院編,1943。 |
| 歐陽竟無著,《內學雜著》,南京支那內學院蜀院,1944.1,2冊。 |
| 歐陽竟無著,《支那內學學院院訓釋》,初版,台北市:佛教,民67。 |
| 歐陽竟無著,《院訓釋》,重刊,九龍:黃聯科,1968。 |
| 歐陽竟無著,《竟無內學訓釋(原書名:支那內學院院訓釋)》,台北縣:華藏精舍倡印,民68。 |
| 歐陽竟無著。《支那內學學院院訓釋》。初版。台北市:佛教,民67。 |
| 歐陽竟無撰,《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第1版據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影印,[出版地不詳,出版年不詳],30冊(3函) 25公分。入藏方式:故博 來源:清宮舊藏(現藏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 |
| 歐陽竟無編,《妙法蓮華經》,民國19年支那內學院校刊《藏要》第一輯第十種,台北:新文豐影印,民77。 |
| 歐陽竟無編,《藏要》,影印本,上海:上海書店,1991。本書據支那內學院本影印。 |
| 歐陽漸,《藏要》,支那內學院,1935,53冊8285頁。 |
| 歐陽漸著,《內學院院訓釋(釋教)》,南京支那內學院蜀院,1941,1冊。 |
| 歐陽漸著,《四川江津 支那內學院》,四川江津:支那內學院,1938。 |
| 歐陽漸著,《四書讀》,民國時期經學叢書. 第三輯;40,初版,臺中:文听閣,2009。據民國21年支那內學院刊本影印。 |
| 歐陽漸撰,《大學王注讀: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 |
| 歐陽漸撰,《中庸傳:一卷》,刻本,支那內學院蜀院,民國30年[1941]。 |
| 歐陽漸撰,《中庸傳》一卷,刻本,10行20字黑口四周單邊,支那內學院藏版民國30年(1941),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撰,《中庸讀: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 |
| 歐陽漸撰,《支那內學學院院訓釋》,臺北市:佛教,民67。 |
| 歐陽漸撰,《阿毗達磨俱舍論敍二卷》,民國十三年,支那內學院,刊本所藏漢籍目錄,1帙1冊。(現藏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
| 歐陽漸撰,《竟無小品》,民國30年(1941)支那內學院刻本,1冊。(現藏內蒙古線裝古籍聯合目錄) |
| 歐陽漸撰,《楞伽疏決:六卷》,支那內學院叢書第一種,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14年。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撰,《藏要第一輯敘論》,刻本,書名據書籤題;支那內學院藏版,民國19年(1930),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編,《在家必讀內典》,民國20年(1931)支那內學院刻本,2冊。(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歐陽漸編,《經論斷章讀》,線裝,民國二十八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2冊(1函)。(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歐陽漸編,《解深密經》,《藏要》第一輯第六種〈支那內學院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29。 |
| 歐陽漸學,《內學院院訓釋》,第1版據民國30年支那內學院蜀院刊本影印,出版地不詳,出版年不詳],1冊 25公分。入藏方式:故博 來源:清宮舊藏。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甲函。(現藏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 |
| 歐陽漸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釋悲》,[出版地不詳]:支那內學院,民30[1941]。 |
| 歐陽漸學,《楞伽疏決 六卷》,[出版地不詳]:支那內學院,民14[1925]。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七種. 第二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4年[1935]。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一種. 第三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民國29年[1940]。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1)》,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2)》,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3)》,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1),鉛印本,藏要第一輯,南京,民國18-19年(1929-1930),2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2),鉛印本,藏要第一輯,南京,民國18-19年(1929-1930),2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3),鉛印本,藏要第一輯,南京,民國18-19年(1929-1930),2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19年[1929-1930]。 |
| 歐陽漸學,《藏要:三輯,七十四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29年[1929-1940]。69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一種,鉛印本,南京,民國25年(1936)-民國29年(1940),17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七種,鉛印本,南京,民國24年(1935),24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鉛印本,南京,民國18-19年(1929-1930),28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藏要》二十六種,鉛印本,缺1種:大般若經第五分;藏要第一輯,南京,民國18-19年(1929-1930),24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著,《楞伽疏決:六卷》,支那內學院叢書第一種,刻本,金陵刻經處,民國14年。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學著,《藏要敘》,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 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輯,《四書讀》,刻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4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輯,《詞品甲》,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2年[1933]。1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歐陽漸輯,《詞品甲不分卷》,民國二十二年(1933)支那內學院刊本,線裝,1冊。(現藏國家圖書館) |
|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沙:三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龍樹造;(後秦)釋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十五卷》,藏要第三輯第十五種,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5年(1936)。2冊。(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後秦釋)鳩摩羅什譯,《中論》四卷,民國18年(1929)支那內學院鉛印本,1冊。藏要.第一輯;第十五種。(現藏內蒙古圖書館) |
|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八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5冊(18-22)。(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四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1冊(16)。(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聖者龍樹造;(隋)達摩笈多譯,《中論頌:一卷. 菩提資糧論頌:一卷》,刻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33年[1944]。 |
| 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菩薩戒本: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菩薩戒羯磨文:一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9年[1930]。1冊(15)。(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 繆風林述,《唯識今釋》,初版,南京:支那內學院,民12。 |
| 《麗藏新雕本校記》,線裝,民國二十四年支那內學院刊本。(東海大學圖書館藏) |
| 釋道宣撰,《釋迦方志》,(影印本,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據民國支那內學院刻本影印。 |
| 護法等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二卷》,藏要. 第一輯,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8年[1929]。2冊(26-27)。(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僅摘要中有「支那內學院」 |
| 周貴華,《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03。 【摘要】本書主要內容分三個部分。一是對中印的唯識思想、心性思想、如來藏思想的辨析、梳理;二是對三者之間關係的分析、揭示;三是考察中國、日本對如來藏思想甚至唯識思想的一些批判,並以中國支那內學院與日本"批判佛教"為例。 |
| 楊文會,《楊仁山居士遺著》,臺北:新文豐,1993.07。 【摘要】清末佛教界的重要人物 - 楊文會的著作集。楊氏對現代中國佛教的復興有很大的影響,所造就的佛學人材甚多。譚嗣同、桂柏華以及民國以後在南京創辨支那內學院的歐陽漸等人都是楊氏的及門弟子。由於其門人在民國佛教界具影響力者為數甚多,因此美國學者唯慈(Holmes Welch)乃稱楊氏為「現代中國佛教之父」,可見其歷史地位重要性。 |
| 呂澂;陳大齊;釋妙靈,《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因明入正理論講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08。 【摘要】《因明入正理論》乃因明學之根本論典,與《因明正理門論》並稱,自古以來廣為世人研究、講習。《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是陳大齊先生在政治大學任教時的講稿,依照傳統講經方式,對《入論》(除去自悟門部分)作逐字逐句之講解;《因明入正理論講解》是呂澂先生1961年在佛學班上的講稿,以支那內學院《藏要》本為底本。先生博覽梵、漢、藏因明資料,對《入論》的講解闡釋通俗易懂又深刻准確。該講稿後經張春波先生整理成書,成為佛學院普遍采用的教本。以上二書均為研究《入論》的經典讀本,此次出版合為一冊。 |
| 田光烈,《玄奘大師與世間淨化論》,臺北:圓明出版社,1998.01.15。 【摘要】本書係作者在80年代中期,任教於南京大學講法相唯識學時,應留學生及國外進修者之請,而撰成的. 後為體現作者早年受業於支那內學院蜀院,歐陽竟無及呂澂二師,所倡之「人間佛教」的宗旨,於90年代參與玄奘學術研究後,將原書增訂,並易題為《玄奘大師與世間淨化論》. 本書分五章:第1章,綜述玄奘大師的生平及事略;第2~5章,分別敘述並詮解玄奘大師之哲學思想產生之理論前提,瑜伽唯識學與世間流轉淨化論,及中觀唯智學,因明中之辯證法因素. 最後並附以〈玄奘大師生平學行略表〉. 透過作者系統化的闡述和剖析,可使讀者把握到佛教東傳我國至唐朝,玄奘大師創立法相唯識宗的精神核心,進而正確的把握到學佛的要義. |
| 韓清淨,《攝大乘論科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蠡測)》,九龍, 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摘要】《攝大乘論》,又稱《攝論》、《廣包大義論》。印度無著菩薩造。漢譯本有三:(一)、後魏佛陀扇多譯,凡二卷。(二)、陳真諦譯,凡三卷,又稱梁譯《攝大乘論》。(三)、唐代玄奘譯,凡三卷。本論係解釋古印度《大乘阿毘達磨經》之攝大乘品,闡述大乘教義,著重瑜伽行派之觀點,共分十章。因其內容賅攝大乘佛教之一切聖教法門要義,故稱《攝大乘論》,為攝論宗之根本要典。 陳真諦三藏以攝論為宗骨,故稱攝論宗。後世稱此宗人師曰攝論師,或曰攝大乘師,或曰通論家。六朝隋唐之間,攝論宗曾盛行一時。自玄奘大師於無著之《攝大乘論》及世親之釋論,重新翻譯,並依護法論師之宗而傳唯識教義,由窺基等高足助之而成立法相一宗,以其新譯之《攝論》隸於法相宗所依之十一論中,於是傾動一時之攝論宗,頓失講習弘佈之人,無形之中,為法相宗所兼併而湮沒。 中國近百年來,專門研究玄奘新譯印度佛教思想體系之慈氏學說者,素有南歐(歐陽竟無)北韓(韓清淨)之稱。南指南京支那內學院歐陽竟無居士(1871~1943),北指北京三時學會韓清淨居士(1884~1949)。二公素不相識,均以弘揚千年將絕之慈氏學為己任,為國內開創研究法相唯識學兩大中心。歐陽博大精深,善作序言;韓公精細求解,善作科判,最重學習原典,從知法知義章句著眼,採用新式標點斷句佛經是第一人。《攝大乘論科文》是韓居士闡揚唯識學傑作之一。提綱挈領,鉤玄顯要,消文納義,條理分明。本書原選為三時學會經籍叢刊之一,科判文字原為一般陳述性的,此次收入「佛學論著」系列中,全改為排列式,將不同層次的說明文字,分別逐次歸類編排,呈階梯式結構,以便更顯條理,使人一目了然。本書實為修學《攝論》立根築基之書。 |
| 呂澂,《學院五科經論講要》,臺北:大千出版社,2003.04。 【摘要】那爛陀寺的教學規模博大精深,當時早有因明,對法 (俱舍),戒律,中觀,瑜伽等五科. 因此筆者之內學院亦取準印度那爛陀寺的教學組織,以毗曇,般若,瑜伽,涅槃,戒律為內院佛學五科,本著既針對五科講習綱要,並依五科相關經論講述要義. |
□圖書論文 |
| 于凌波著,〈支那內學院始末〉,《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一)》,(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2-88)。 |
| 于凌波著,〈支那內學院始末〉,《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1995),頁366-371。 |
| 于凌波著,〈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法義之諍〉,《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一)》,(初版,台北市:慧炬,民82-88)。 |
| 于凌波著,〈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法義之諍〉,《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1995)。 |
| 于凌波著,〈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的法義之諍〉,《民國佛教學人傳. 上冊》,(台中市: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2004)。 |
| 于凌波著,〈創辦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民國佛教學人傳. 上冊》,(台中市: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2004)。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92輯--佛學研究和支那內學院〉,《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 第31卷(第90輯至第92輯)》,(北京第1版,北京市: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復支那內學院書〉,《太虛大師全書. 26:酬對》,(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關於支那內學院文件之摘疑〉,《太虛大師全書. 25:書評》,(三版,[台北市]: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支那內學院一覽表〉,《中國哲學》第六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5),頁323-324。 |
| 支那內學院著,〈內學. 第一輯〉(據民國十三年(1924)支那內學院年刊會刊鉛印本影印),《民國時期佛教資料匯編. 第十四冊》,(第1版,北京市:國家圖書館,2010)。 |
| 支那內學院著,〈內學. 第四輯〉(據民國十六年(1927)支那內學院年刊會刊鉛印本影印),《民國時期佛教資料匯編. 第十五冊》,(第1版,北京市:國家圖書館,2010)。 |
| 支那內學院編,〈第一輯 支那內學院概覽(民國十三年)〉,《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市:鼎文,民64)。 |
| 支那內學院編,〈第二輯 內學院概況(民國十四年)〉,《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市:鼎文,民64)。 |
| 支那內學院編,〈第三輯 內學院事記(民國十五年)〉,《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市:鼎文,民64)。 |
| 支那內學院編,〈第四輯 內學院事記(民國十六、七年)〉,《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市:鼎文,民64)。 |
| 支那內學院編,〈精刻大藏經目錄〉,《國家圖書館藏佛道教書目題跋叢刊》第二十四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 |
| 支那內學院編,〈歐陽竟無大師紀念刊〉,《中華佛教人物傳記文獻全書. 48》,(第1版,北京:線裝書局,2005)。精裝。 |
| 支那內學院輯,〈內學. 第二輯〉(據民國十四年(1925)支那內學院年刊會刊鉛印本影印),《民國時期佛教資料匯編. 第十五冊》,(第1版,北京市:國家圖書館,2010)。 |
| 支那內學院輯,〈內學. 第三輯〉(據民國十五年(1926)支那內學院年刊會刊鉛印本影印),《民國時期佛教資料匯編. 第十五冊》,(第1版,北京市:國家圖書館,2010)。 |
| 支那內學院輯,〈內學〉,《民國時期佛教資料彙編》第十四冊-第十五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
| 〈支那內學院簡章〉,《中國哲學》第六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5),頁324-330。 |
| 王守常,錢文忠編,〈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人間關懷:20世紀中國佛教文化學術論集》,(第一版,中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9)。 |
| 王守常,錢文忠編,〈支那內學院緣起〉,《人間關懷:20世紀中國佛教文化學術論集》,(第一版,中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9)。 |
| 王恩洋著,〈真如作疏所緣緣義──內院第五次研究會陳證如君提出討論〉,《中國佛教與唯識學》,(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2003)。 |
| 王雷泉,〈《內學》敘言〉,《悲憤而後有學 -- 歐陽漸文選目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
| 王雷泉,〈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悲憤而後有學 -- 歐陽漸文選目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
| 王雷泉,〈支那內學院院訓釋〉,《悲憤而後有學 -- 歐陽漸文選目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
| 王雷泉,〈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悲憤而後有學 -- 歐陽漸文選目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
| 王雷泉編選,〈《內學》敘言〉,《歐陽漸文選》,(第二版,中國上海:上海遠東,2011)。 |
| 王雷泉編選,〈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歐陽漸文選》,(第二版,中國上海:上海遠東,2011)。 |
| 王雷泉編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歐陽漸文選》,(第二版,中國上海:上海遠東,2011)。 |
| 王雷泉編選,〈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歐陽漸文選》,(第二版,中國上海:上海遠東,2011)。 |
| 田光烈編著,〈章炳麟《支那內學院緣起》書後〉,《玄奘哲學研究》,(第一版,中國上海:學林,1986),頁170-173。 |
| 江燦騰著,〈日本對「支那內學院」的高度肯定〉,《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諍辯與發展》,(初版,台北市:南天,民87)。 |
| 江燦騰著,〈與「支那內學院」的交流〉,《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初版,台北市:南天,2001)。 |
| 呂澂,〈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講記〉,《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二)》,(濟南:齊魯書社,1996),頁 605-642。 |
| 呂澂,〈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內學》第三輯,(南京:支那內學院,1926),頁115-142。又收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9冊(《唯識典籍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2),頁291-313。 |
| 呂澂,〈佛學研究和支那內學院〉,《文史資料選輯第九十二輯》(合訂本第31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頁144-150。 |
| 呂澂,〈佛學研究和支那內學院〉,《呂澂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5)。 |
| 呂澂,〈談院學〉,《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一)》,(濟南:齊魯書社,1996),頁435-439。 |
| 呂澂著,〈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1943年9月稿,收錄《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二)》,(第一版,濟南:齊魯書社,1991)。 |
| 呂澂著,〈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講記〉,1943年10月1日講於蜀院,收錄《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二)》,(第一版,濟南:齊魯書社,1991)。 |
| 李正覺著,〈支那內學院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起了什麼作用?〉,《圖解佛教:佛教文化百科1000問》,(第二版,中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1)。 |
| 李正覺編著,〈支那內學院在中國近代教教史上起了什麼作用?〉,《佛教百科全書》,(第一版,中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7)。 |
| 李向平,〈歐陽竟無︰創立支那內學院〉,《救世與救心--中國近代佛教復興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
| 杜忠全著,〈支那內學院的倡導印度佛學〉,《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初版,馬來西亞怡保:怡保觀音堂法雨出版小組,2009)。 |
| 沈曾植,〈支那內學院緣起〉,收入〈沈曾植未刊遺文(續)〉,《學術集林》卷三,(1995年4月),頁105-106。 |
| 肖永明,〈略論支那內學院蜀院院學〉,《峨嵋山與巴蜀佛教:峨眉山與巴蜀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2004)。http://www.liaotuo.org/fjrw/jsrw/xym/112042.html。 |
| 周志煌著,〈內院與武院對於「如來藏」說之看法〉,《唯識與如來藏》,(初版,台北市:文津,1998)。 |
| 周志煌著,〈武院與內院之法義論諍所呈現的改革思想及其進路〉,《唯識與如來藏》,(初版,台北市:文津,1998)。 |
| 周貴華著,〈支那內學院對中印佛教心性如來藏思想的反省、批判與發展〉,《唯識、心性與如來藏》,(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2006)。 |
| 周貴華著,〈與支那內學院觀點之比較〉,《唯識、心性與如來藏》,(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2006)。 |
| 洪啟嵩,黃啟霖主編,〈內學院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計劃〉,《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文集(八):呂澂文集》,(台北市:文殊,民76-77)。 |
| 洪啟嵩,黃啟霖主編,〈支那內學院院訓釋〉,《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文集(三):歐陽竟無文集》,(台北市:文殊,民76-77)。 |
| 洪啟嵩講授,〈支那內學院院訓釋〉,《大悲如幻三昧禪觀:大悲示現菩薩如幻妙行的禪法》,(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1997[民86])。 |
| 洪啟嵩講授,〈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悲訓第二〉,《大悲如幻三昧禪觀:大悲示現菩薩如幻妙行的禪法》,(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1997)。 |
| (唐)新羅釋太賢撰,〈《成唯識論學記》十二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如理撰,〈《成唯識論義演》一百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如理撰,〈《成唯識論演秘釋》一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普光撰,〈《阿毘達磨俱舍論記》一百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圓測撰,〈《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疏》十二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圓測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讚》一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圓測撰,〈二三九 《成唯識論疏》十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義忠撰,〈《大乘百法明門論疏》二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義淨撰,〈《略明般若末後一頌讚述》一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道宣撰,〈《釋迦方誌》四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道基撰,〈《攝大乘義章》一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慧沼撰,〈《成唯識論了義燈》二十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慧沼撰,〈《能顯中邊慧日論》七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窺基撰,〈《異部宗輪論述記》三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唐)釋窺基撰,〈《辯中邊論述記》六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徐清祥,王國炎著,〈支那內學院一覽表〉,《歐陽竟無評傳》,(第2版,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 |
| 徐蓀銘著,〈支那內學院的思考〉,《世紀佛緣》,(第一版,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 |
| (晉)竺法維撰,〈《佛國記》一卷 支那內學院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中國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高振農著,〈歐陽竟無、呂澂和支那內學院〉,《佛教文化與近代中國》,(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 |
| 張廷榮,〈唯識的宗師, 教育的人師--歐陽竟無大師的學養與教育((三)支那內學院之成立)〉,《197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11995),頁117-170。 |
| 張廷榮著,〈支那內學院〉,《唯識法相學導言》,(初版,基隆市:法嚴寺,民88)。 |
| 梁啟超,〈關於玄奘年譜之研究──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6):玄奘大師研究(下)》,(初版,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5-68),頁275-302。 |
| 梁啟超,黃懺華,蔣維喬著,〈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中國佛教十六講》,(第一版,中國北京:長征,2008)。 |
| 梁啟超著,〈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佛學研究十八篇》,(三版,台北市:臺灣中華,民60)。 |
| 梁啟超撰;陳士強導讀,〈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佛學研究十八篇》,(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古籍,2001)。 |
| 陳三立,〈支那內學院簡章書後〉,《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頁369。 |
| 陳兵,鄧子美合著,〈以歐陽漸為代表的居士辦學理念與支那內學院〉,《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初版,台北市:現代禪,2003)。 |
| 章太炎,〈支那內學院緣起〉,《中國哲學》第六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81),頁311-312。 |
| 章太炎,〈支那內學院緣起〉,《玄奘哲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頁182。 |
| 程恭讓著,〈內學院質疑《起信》的背景〉,《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臺一版,台北市:新文豐,2000)。 |
| 程恭讓著,〈支那內學院的籌建(上)〉,《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臺一版,台北市:新文豐,2000)。 |
| 程恭讓著,〈支那內學院的籌建(下)〉,《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臺一版,台北市:新文豐,2000)。 |
| 黃啟霖;洪啟嵩,〈內學院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計畫〉,《呂澂文集--當代佛學的泰斗》,(臺北:文殊出版社,1988)。 |
| 黃懺華,〈記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內學院之先河〉,《融通孔佛:一代佛學大師歐陽竟無》,(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2004)。 |
| 業露華,〈支那內學院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起了什麼作用〉,《佛教歷史百問》,(北京:中國建設出版社,1989)。 |
| 業露華著,〈支那內學院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起了什麼作用?〉,《佛教小百科:歷史》,(第一版,中國鄭州:大象,2005)。 |
| 業露華著,〈支那內學院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起了什麼作用?〉,《佛教百科:歷史卷》,(第一版,台北市:雲龍,2005)。 |
| 業露華著,〈支那內學院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起了什麼作用〉,《佛教歷史百問》,(台北市:文津,民79)。 |
| 慧能編著,〈支那內學院是在何時,由誰創辦的?〉,《一次完全讀懂佛教:給現代人讀的佛教智慧書--佛教1000問》,(一版,台北市:海鴿文化,2011)。 |
| 歐陽竟無,〈《內學》序〉,《歐陽竟無佛學文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摘要】佛教自傳人中國,至今2000餘年,作為製度化的宗教,在組織上蓬勃發展,在思想理論上的詮釋也層出不窮;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思想家遊走儒、釋之間,士大夫玩習莊、禪,風流余澤,豐富了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雖然,佛教作為一種制度化的宗教,同樣需要堅固信仰,以凝結教團而求其發展,覺悟的追求異化為對十方諸佛的頂禮膜拜,而求福田和瑞應;但是,佛教畢竟以"覺悟"為終極追求,表現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學特徵。初傳與鼎盛時期,中國思想家也多在佛門,至少同佛門有著割不斷的思想上的糾葛;西行求法,也不同於基督、伊斯蘭教禮拜耶路撒冷、麥加,而在於學問。正因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強調,"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廣泛滲透也導致其自身由緇衣而流人居士長者之間,至20世紀,以科學理性為顯著學術特徵的知識分子,公然與往聖大德同氣相求,而研究佛學。他們弄潮濤頭,以"為往聖繼絕學"為使命,以科學和理性的學術精神,考校史蹟,辨析源流,厘正文獻,梳尋義理,"同情理解,廣蒐精求",續佛慧命。顯而易見,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基礎上的現代科學和現代文明,佛教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賽先生"的講台,作為系統的學術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學領域煥發異彩。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學科學研究的百年!本次編校,收錄歐陽竟無先生相關佛學著述五十二篇,編為"法教抉擇"、"經論發微"、"孔佛會通"、"論學書札"、"師友述記"五部分。 本書收錄著作,均據金陵刻經處之《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支那內學院院刊《內學》等原版校勘,勘定原版之誤者,酌加校注。 |
| 歐陽竟無,〈內院雜刊〉,《唯識文獻全編. 58》,(第1版,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
| 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歐陽竟無佛學文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摘要】佛教自傳人中國,至今2000餘年,作為製度化的宗教,在組織上蓬勃發展,在思想理論上的詮釋也層出不窮;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思想家遊走儒、釋之間,士大夫玩習莊、禪,風流余澤,豐富了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雖然,佛教作為一種制度化的宗教,同樣需要堅固信仰,以凝結教團而求其發展,覺悟的追求異化為對十方諸佛的頂禮膜拜,而求福田和瑞應;但是,佛教畢竟以"覺悟"為終極追求,表現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學特徵。初傳與鼎盛時期,中國思想家也多在佛門,至少同佛門有著割不斷的思想上的糾葛;西行求法,也不同於基督、伊斯蘭教禮拜耶路撒冷、麥加,而在於學問。正因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強調,"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廣泛滲透也導致其自身由緇衣而流人居士長者之間,至20世紀,以科學理性為顯著學術特徵的知識分子,公然與往聖大德同氣相求,而研究佛學。他們弄潮濤頭,以"為往聖繼絕學"為使命,以科學和理性的學術精神,考校史蹟,辨析源流,厘正文獻,梳尋義理,"同情理解,廣蒐精求",續佛慧命。顯而易見,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基礎上的現代科學和現代文明,佛教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賽先生"的講台,作為系統的學術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學領域煥發異彩。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學科學研究的百年!本次編校,收錄歐陽竟無先生相關佛學著述五十二篇,編為"法教抉擇"、"經論發微"、"孔佛會通"、"論學書札"、"師友述記"五部分。 本書收錄著作,均據金陵刻經處之《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支那內學院院刊《內學》等原版校勘,勘定原版之誤者,酌加校注。 |
| 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院訓釋〉,《歐陽竟無佛學文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摘要】佛教自傳人中國,至今2000餘年,作為製度化的宗教,在組織上蓬勃發展,在思想理論上的詮釋也層出不窮;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思想家遊走儒、釋之間,士大夫玩習莊、禪,風流余澤,豐富了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雖然,佛教作為一種制度化的宗教,同樣需要堅固信仰,以凝結教團而求其發展,覺悟的追求異化為對十方諸佛的頂禮膜拜,而求福田和瑞應;但是,佛教畢竟以"覺悟"為終極追求,表現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學特徵。初傳與鼎盛時期,中國思想家也多在佛門,至少同佛門有著割不斷的思想上的糾葛;西行求法,也不同於基督、伊斯蘭教禮拜耶路撒冷、麥加,而在於學問。正因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強調,"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廣泛滲透也導致其自身由緇衣而流人居士長者之間,至20世紀,以科學理性為顯著學術特徵的知識分子,公然與往聖大德同氣相求,而研究佛學。他們弄潮濤頭,以"為往聖繼絕學"為使命,以科學和理性的學術精神,考校史蹟,辨析源流,厘正文獻,梳尋義理,"同情理解,廣蒐精求",續佛慧命。顯而易見,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基礎上的現代科學和現代文明,佛教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賽先生"的講台,作為系統的學術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學領域煥發異彩。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學科學研究的百年!本次編校,收錄歐陽竟無先生相關佛學著述五十二篇,編為"法教抉擇"、"經論發微"、"孔佛會通"、"論學書札"、"師友述記"五部分。 本書收錄著作,均據金陵刻經處之《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支那內學院院刊《內學》等原版校勘,勘定原版之誤者,酌加校注。 |
| 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概覽〉,《唯識文獻全編. 58》,(第1版,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
| 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歐陽竟無佛學文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摘要】佛教自傳人中國,至今2000餘年,作為製度化的宗教,在組織上蓬勃發展,在思想理論上的詮釋也層出不窮;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思想家遊走儒、釋之間,士大夫玩習莊、禪,風流余澤,豐富了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雖然,佛教作為一種制度化的宗教,同樣需要堅固信仰,以凝結教團而求其發展,覺悟的追求異化為對十方諸佛的頂禮膜拜,而求福田和瑞應;但是,佛教畢竟以"覺悟"為終極追求,表現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學特徵。初傳與鼎盛時期,中國思想家也多在佛門,至少同佛門有著割不斷的思想上的糾葛;西行求法,也不同於基督、伊斯蘭教禮拜耶路撒冷、麥加,而在於學問。正因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強調,"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廣泛滲透也導致其自身由緇衣而流人居士長者之間,至20世紀,以科學理性為顯著學術特徵的知識分子,公然與往聖大德同氣相求,而研究佛學。他們弄潮濤頭,以"為往聖繼絕學"為使命,以科學和理性的學術精神,考校史蹟,辨析源流,厘正文獻,梳尋義理,"同情理解,廣蒐精求",續佛慧命。顯而易見,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基礎上的現代科學和現代文明,佛教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賽先生"的講台,作為系統的學術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學領域煥發異彩。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學科學研究的百年!本次編校,收錄歐陽竟無先生相關佛學著述五十二篇,編為"法教抉擇"、"經論發微"、"孔佛會通"、"論學書札"、"師友述記"五部分。 本書收錄著作,均據金陵刻經處之《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支那內學院院刊《內學》等原版校勘,勘定原版之誤者,酌加校注。 |
| 歐陽竟無著,〈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內學三篇》,(再版,台北市:慧炬,民64)。 |
| 歐陽竟無著述;趙軍點校,〈支那內學院院訓釋〉,《歐陽竟無著述集. 上冊》,(第1版,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14)。 |
| 歐陽漸,〈內院院訓釋〉,《歐陽大師遺集(一)》,(台北:新文豐,1976),頁1-200。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訓〉,《歐陽大師遺集》,(台北:新文豐,1976),頁22-36。 |
| 歐陽漸說,〈第一輯 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市:鼎文,民64)。 |
| 歐陽漸撰,〈第三輯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上篇〉,《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市:鼎文,民64)。 |
| 潘桂明,〈歐陽漸與支那內學院〉,《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
| 潘桂明著,〈支那內學院的教理反思精神〉,《中國佛教思想史稿. 第三卷:宋元明清近代卷(下)》,(第一版,中國南京:江蘇人民,2009)。 【摘要】本書共分3卷6冊,是對中國佛教思想所做的綜合考察和全面論述。內容自佛教傳入至近代,時間跨度約兩千年之久,涵蓋了佛教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學派和宗派,及其相關的重要哲學範疇和命題;闡述並分析了這些範疇、命題的演變過程,揭示了在這個過程中體現的文化內涵、思維特徵和知識取向。 |
| 潘桂明著,〈歐陽漸與支那內學院〉,《中國居士佛教史. 下》,(第一版,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0)。 |
| 蔣維喬著,〈內學〉,《中國佛教史》,(臺景印一版,台北市:國史研究室,民61)。 |
| 蔣維喬著,〈內學院〉,《中國佛教史》,(臺景印一版,台北市:國史研究室,民61)。 |
| 蔣維喬著,〈內學院研究法相之成績〉,《中國佛教史》,(臺景印一版,台北市:國史研究室,民61)。 |
| 霍姆斯.維慈(Holmes Welch)著;王雷泉等譯,〈內學院〉,《中國佛教的復興》,(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古籍,2006)。 |
| 謝路軍著,〈歐陽竟無與支那內學院〉,《中國佛教脈絡》,(第一版,中國北京:中國財富,2013)。 |
| 謝路軍著,〈歐陽漸與支那內學院〉,《一口氣讀完佛教史》,(第一版,中國北京:九州,2007)。 |
| 藍吉富主編,〈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現代佛學大系. 51:歐陽漸選集. 呂澄選集. 王恩洋選集. 景昌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支那內學院院訓釋〉,《現代佛學大系. 51:歐陽漸選集. 呂澄選集. 王恩洋選集. 景昌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支那內學院概覽〉,《現代佛學大系. 51:歐陽漸選集. 呂澄選集. 王恩洋選集. 景昌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書內學院新校「慈恩傳」後〉,《現代佛學大系. 53:梁啟超選集. 陳寅恪選集. 選堂選集. 陳援庵選集》,(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蔣維喬撰;陳援庵著,〈內學〉,《現代佛學大系. 28:中國佛教史. 明季滇黔佛教考》,(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蔣維喬撰;陳援庵著,〈內學院〉,《現代佛學大系. 28:中國佛教史. 明季滇黔佛教考》,(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藍吉富主編;蔣維喬撰;陳援庵著,〈內學院研究法相之成績〉,《現代佛學大系. 28:中國佛教史. 明季滇黔佛教考》,(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彌勒,民71-73)。 |
| 羅琤著,〈支那內學院的創立〉,《金陵刻經處研究》,(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 |
| 羅琤著,〈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和支那內學院〉,《金陵刻經處研究》,(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史向前編著,〈創辦內院的歐陽漸〉,《佛學文物館. 5:居士篇》,(初版,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
|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復支那內學院書〉,《太虛大師全書(五十一) -- 酬對(一)》,(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中心,1980)。 |
|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關於支那內學院文件之摘疑〉,《太虛大師全書(四十九) -- 書評(一)》,(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80),頁88-93。 |
| 釋太虛編輯,〈第九期 支那內學院最近之發展〉,《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 第九至十一期》,(影印本,中國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民14-15)。 |
| 釋妙然主編,〈支那內學院設置樹因研究室〉,《民國佛教大事年紀》,(初版,台北市:海潮音,民84)。 |
| 釋妙然主編,〈支那內學院簡章發佈引起評議〉,《民國佛教大事年紀》,(初版,台北市:海潮音,民84)。 |
| 釋妙然主編,〈台灣青年妙吉、真常就讀武昌佛學院及內學院〉,《民國佛教大事年紀》,(初版,台北市:海潮音,民84)。 |
| 釋妙然主編,〈武昌佛學院與支那內學院起法義之諍〉,《民國佛教大事年紀》,(初版,台北市:海潮音,民84)。 |
| 釋東初著,〈支那內學院之唯識學(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七年)〉,《中日佛教交通史》,(初版,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民59)。 |
| 釋惠空主編,〈民國11年 歐陽竟無等居士,正式設「支那內學院」〉,《中國佛教百年大事輯錄》,(台北市:中國佛教會,民100)。 |
| 釋慧禪主編,〈歐陽竟無:創辦支那內學院〉,《名人與佛教(下)》,(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人民,2008)。 |
◎學位論文目次 |
| 岑詠芳撰,〈內學院等人乃順向阿賴耶緣起系統〉,《楞伽經如來藏藏識一體二名之辨》,(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民65)。 |
| 李宜靜撰,〈對內學院批判中國佛學的現代反思〉,《呂澂"性寂"與"性覺"思想探析》,(碩士論文,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2004[民93])。 |
| 李明撰,〈支那內學院:《內學》、《內院雜刊》〉,《民國時期僧教育研究》,(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2009[民98])。 |
| 李麗華撰,〈與支那內學院的比較〉,《中華佛學研究所之教育與學術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100)。 【摘要】聖嚴法師(1930-2009年)是當代著名的佛學教育推動者,1985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前身為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附設於中國文化學院(現今的文化大學),在他的大力推行下,該所不僅跳脱傳統刻板式的教育方式,其辦學品質更是超越了一般大學系所。然而,在該所成功地作為佛教教育典範的背後,我們有必要從三個面向來探討聖嚴法師,如何站在「立足中華,放眼世界」的立場,誕生了台灣第一所高等佛教教育學府:一、在艱困的教育環境中,從國外引進新的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術成果及「近代性」的研究風氣為借鑑,逐漸形成其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當中我們僅就三點以檢視其教育理念的形成,更進一步討論該所成立的三個階段及其特色。二、聖嚴法師如何貫徹與落實其教育理念於辦學中,以成為超越一般大學宗教系所的研究所;同時該所與民初時期的支那內學院,又是各具什麼樣的辦學特色。三、該所是法鼓山教育發展的核心所在,其轉型後之契機亦牽動整個教育體制的後續發展,因此有進一步探索的必要。就如上三點論之,中華佛學研究所在聖嚴法師多年來的苦心經營下,雖已功成但身不退的從事其原先的學術研究機構,為推廣漢傳佛教而努力。 |
| 金思良撰,〈太虛與支那內學院居士的爭議〉,《太虛大師近代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理念與實踐(1890-1947)》,(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民86)。 【摘要】本文試圖探討太虛一生所從事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現代與傳統兩個面向.此二面向的淵源與演變,則可由從他自幼至出家的成長過程開始,隨著清未至民國時局變化的諸項重大事件來加以檢視.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八年抗戰及抗戰後的國共消長等,這一系列中國國現代化歷程的開展,著實對太虛中國佛教復興運動在理念上調整有著重要的影響.像是在辛革命時期,太虛以佛教的三大革命,即教理、教制、教產三者以呼應從事辛亥革命等知識份子所提出的西方的政治及社會革命,並且以上述革命的理念親自籌劃了數項佛教改革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東方文明將有復興之機,於是逐漸重視中國及東方的各種價值體系,特別是傳統中國佛教的理解與體悟,使其更加深佛法救 世的理念,並對於過去所接受的西方思想產生懷疑的態度.就在此一時期太虛完成了他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藍圖即整理僧伽制度論.制度論中指明了維護佛教生存於世的方向即是鼓勵佛教徒積極入世參與社會上各種活動,自我充實.勿使社 會對佛教的排擠情緒擴大.另外則是整合過世鬆散的佛教僧界成立貫達中央及地方的佛教統一性組織,以代表佛界向政府爭取佛教生存的權益.五四時期知識分子、青年、刊物等是五四運動推行上的重大力量.太虛利用此力量來推動他的佛教改革:隨後知識分子逐漸熱衷共產主義,太虛則進一步發揮禪宗重視勞動及工作的合理性,同時亦發揮了入世佛教的精神.國民革命成功太虛的改革理念中則有三佛主義的主張,顯然是將三民主義的形式加以學習後提出,並在統一全國後籌劃成立一統一的中國佛教會.抗戰時期太虛則呼籲佛教界投入抗戰的行列,並以佛教金剛怒目的精神為佛教徒參與抗戰的行合理化.抗戰勝利後國內政黨的形 勢日趨複雜,太虛則考慮組織佛教的政黨,或是鼓勵佛教徒參政,使保護佛教更具有效率,此處綜括了他隨順時劫及適應現代所做的理念上的調整. 不過,太虛中國佛教復興的事業中亦有堅持傳統的原則.即是以信仰修證為主體,如對大乘起信論的堅持及維護即是他傳統主義型態的流露,另外,為了維護佛教信仰的神聖性而反覆與胡適、梁超等佛學研究者及歐陽漸等支那內學院師生進行爭辯.為維護起信論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太虛採取了綜合融貫的方式找出起信論與知識份子所推的唯識學在義理上相通之處.但是在與佛學研究者爭辯及融攝佛學的著作中,發現太虛的思想雖融攝廣大但並不嚴謹,理論粗疏、舉證不足之處所在多有.這些問題的發生與太虛堅持傳統主義的佛教及排斥中國現代過程之中,西方科學及理性主義這兩股力量對佛學研究的影響有莫大的關係. 太虛的中國佛教復興運動遭致失敗的命運,除了國內各種政治社會環境不能配合外,傳統佛教界的排斥亦是原因之一,不過傳統佛教界不肯合作,事實上與太虛的為人處世不夠圓滿及個性上過於孤傲有密切關係.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及改革的範圍過於龐大等,亦為考量太虛失敗不可或缺的因素. |
| 梁蕙萍撰,〈佛學重鎮──支那內學院的創立〉,《在家居士與近代佛教復振運動:歐陽竟無與達磨波羅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5)。 【摘要】在近代的佛教史中,在家居士是近代佛教復振運動的擔綱者。佛教歷來的傳統,僧伽是其中的主角,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外護份子;若說僧伽是佛教中主要的「會員」,在家居士充其量只是「準會員」的身份。但是發生在近代亞洲的佛教復振運動,居士卻一反傳統中配角的角色,一躍成為這場運動中的主角。佛教在中國與斯里蘭卡都是歷史悠久的宗教,同樣也在近代的佛教復振運動當中,掀起了一股宗教復興的熱潮。歐陽竟無與達磨波羅是兩國佛教復振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他們二人的時代幾乎是相同的,兩國佛教所面臨的外在環境是西方文化的強勢輸入與東、西文化劇烈震盪的社會;而佛教內部是義學不興,迷信末流當道的殘破景象。藉由二人在佛教復振中的所作的貢獻,審視在家居士在佛教中合理的定位。社會的變遷與佛教改變的關係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而佛教在世俗化與日俱進的社會中也一改出世的形象,轉而成為入世的經世濟民之學。所以,宗教社會學中韋伯(Max Weber)的理性化、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宗教功能論與柏格(Peter Burger)的世俗化理論,成為本論文審視佛教在近代改變主要的理論基礎。而歐陽竟無與達磨波羅二人思想與時代的互動,二人所留下的文章、演講稿與著作是本文釐清二人思想脈絡的主要根據。在家居士的轉變,不是孤起事件,佛教的的內、外在環境是主要的因素。隨著環境的改變,佛教傳統中「僧主俗從」的僧俗倫理勢必要加入時代性的觀點。本文最後提出符合理性僧俗倫理下「僧、俗合理的分工」才能確保佛教的完整性,佛教才能永續發展。 |
| 程曦,〈二、近代的佛學"復興":內學院與人間佛教〉,《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中國哲學,2008)。 |
| 黃雪慧,〈儒家與支那內學院爭論〉,《楊仁山居士儒釋道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10)。 【摘要】生於晚清佛法衰敗,楊仁山居士(1837-1911)以其佛教事業創立金陵刻經處流通佛教經論,設置祇洹精舍僧學堂培育人才,在國內外極力搜求散逸失傳的經典刻版印出送到各處佛寺,促發民國年間中國佛教的復興近代佛教改革,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享有盛譽的佛教活動家和佛學家。其一生都在弘揚佛教,佛學思想更是宏富,著作被後人輯成《楊仁山居士遺書》一大冊,內容含蓋儒、釋、道三家,以佛理為中心相互融貫,本文想針對他儒釋道著作探討其三教融會思想這一議題進行較深入剖析;本論文分為六章,楊仁山居士的著述為研究對象,著重其儒釋道思想層面加以論述:第一章「緒論」:主要是闡述撰寫本論文的研究的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並說明研究現況,針對專書、學位論文、學術期刊中關於仁山居士相關研究做文獻探討。第二章「楊仁山平生事蹟及其佛教事業」:從探討其平生事蹟,自幼到婚姻與情緣,《大乘起信論》引入佛教生涯;由其四大功業說明其佛教事業與貢獻,對於他一生的偉大貢獻作一概略性的梳理。第三章「楊仁山的時代背景與思想淵源」:簡單概說當時的時代背景,內亂不斷外患頻繁、西方文化衝擊、中國佛教內部積弊及外來宗教的衝擊,用以說明他復興近代佛教的背景及時代精神與特色。思想淵源由《大乘起信論》的洗滌、《金剛經》開啟智慧,凸顯大乘佛法之行學修並重,歸心宣揚淨土。整理出其思想中圓融平等之特色,最後歸納出他在佛教近代化中所彰顯的影響。第四章「楊仁山的儒釋道著作」:從儒學、佛學、道家著述《發隱》分別由其寫作動機、篇章結構及特色做說明。第五章「楊仁山的三教融會」:分為「佛儒會通」、「佛道融通」、「儒道通解」三個方向,分別探討其會通動機及目的,梳理其統攝思想,以及剖析會通之影響,探析其儒釋道思想。第六章「結論」:本論文研究之成果、價值、貢獻和展望。 |
| 楊一鳴,〈支那內學院〉,《走入民國的書院──書院復興與近代學術傳承》,(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歷史學系,94學年度),頁169-170。 【摘要】本文以民國之後建立的八大書院做為研究核心,透過不同階段書院再興發展過程,深入了解傳統書院在整個教育體制徹底轉化後,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分別從書院成立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思想史發展的內涵兩個層面來探討,以此呈顯民國書院復興運動的內在特殊意涵和學術傳承。在章節安排上,除緒論、結論之外,第二章「民初學制改革與近代大學的興起」,將首先從晚清新式學堂的設立到新制大學的建制,以及清朝政府歷次頒布的學堂章程中,觀察近代學科體制最初建立的過程和傳統書院沒落改制的經過。第三章「1920年代傳統書院的新開展」,是針對民國初年成立的四大書院:國學專修館、支那內學院、天游學院、章氏國學講習會的創設與發展進行論述,探討民國書院如何逐步確立其獨立教學特色。第四章「抗戰時期思想變化與書院再興」,論述民國書院在抗戰的救亡思潮和國學再興影響下,再度出現第二波復興運動,並進一步介紹抗戰前後成立的四大書院:復性書院、勉仁書院、民族文化書院、新亞書院的創設與發展,深入分析各書院的教學情形和學術活動。第五章「民國書院與學術發展」,將在前幾章論述書院設立的基礎上,探討民國書院復興運動是如何進一步影響近代學術發展,尤其是對新儒家學派的建立,給予較多關注。第六章「人才培養與傳術傳承」,詳細介八大書院所培育的學術人才,以及他們在學術上的特殊貢獻。 |
| 楊一鳴,〈歐陽竟無與支那內學院〉,《走入民國的書院──書院復興與近代學術傳承》,(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歷史學系,94學年度),頁73-81。 【摘要】本文以民國之後建立的八大書院做為研究核心,透過不同階段書院再興發展過程,深入了解傳統書院在整個教育體制徹底轉化後,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分別從書院成立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思想史發展的內涵兩個層面來探討,以此呈顯民國書院復興運動的內在特殊意涵和學術傳承。在章節安排上,除緒論、結論之外,第二章「民初學制改革與近代大學的興起」,將首先從晚清新式學堂的設立到新制大學的建制,以及清朝政府歷次頒布的學堂章程中,觀察近代學科體制最初建立的過程和傳統書院沒落改制的經過。第三章「1920年代傳統書院的新開展」,是針對民國初年成立的四大書院:國學專修館、支那內學院、天游學院、章氏國學講習會的創設與發展進行論述,探討民國書院如何逐步確立其獨立教學特色。第四章「抗戰時期思想變化與書院再興」,論述民國書院在抗戰的救亡思潮和國學再興影響下,再度出現第二波復興運動,並進一步介紹抗戰前後成立的四大書院:復性書院、勉仁書院、民族文化書院、新亞書院的創設與發展,深入分析各書院的教學情形和學術活動。第五章「民國書院與學術發展」,將在前幾章論述書院設立的基礎上,探討民國書院復興運動是如何進一步影響近代學術發展,尤其是對新儒家學派的建立,給予較多關注。第六章「人才培養與傳術傳承」,詳細介八大書院所培育的學術人才,以及他們在學術上的特殊貢獻。 |
| 雍琦,〈中國佛教會和金陵刻經處研究部:支那內學院前身〉,《講學以刻經——歐陽竟無佛教教育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宗教學,2010),頁35-39。 |
| 雍琦撰,〈支那內學院的發展〉,《講學以刻經——歐陽竟無佛教教育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宗教學,2010),頁46-49。 |
| 雍琦撰,〈支那內學院創建過程〉,《講學以刻經——歐陽竟無佛教教育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宗教學,2010),頁39-46。 |
| 雍琦撰,〈支那內學院學科建制〉,《講學以刻經——歐陽竟無佛教教育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宗教學,2010)。 |
| 蔡孔章,〈貳、支那內學院呂澂主張「性寂」、「性覺」說與《寶性論》內容之關連性〉,《論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思想特色》,(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宗教學系,2008),頁73。 【摘要】承襲《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等早期大乘如來藏思想經典,《寶性論》予以理論化,用「法」闡述如來藏思想,說如來藏是「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不空如來藏」、「滅諦」、「過於?琩F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不思議法自性清淨心」、「常恆清涼不變有法」是「眾生界」、「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涼藏」。《寶性論》用三個角度去闡述如來藏。一、於〈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獨創以如來藏十義來描述如來藏總相,和於〈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闡述如來藏三義,並引《如來藏經》九喻來描述如來藏別相。二、引《陀羅尼自在王經》七句金剛句,用「佛寶、法寶、僧寶」,和「佛菩提、如來功德、自然不休息佛業」等六句來闡述「如來藏」(「眾生」、「佛性」)而形成一個串連整部論的完整思想體系。三、引《不增不減經》如來藏三義,以「自性清淨心」為「界」分稱為「自性清涼法身」、「自性本來清淨」(權稱雜垢清淨)和「離垢清淨」來描述如來藏。《寶性論》引《不增不減經》之法身隨順世間為眾生,如來對眾生(包括聲聞、辟支佛乘)方便說法,說「依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另於〈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僻品第五〉中,有離欲因的中道法和對治法(包括和常、樂、我、淨四波羅蜜等四果)而為實踐與修行過程。《寶性論》對於「信」、「信解」功能,從「不可思議法」之「唯信佛語」到修行實踐過程的「恆常清涼不變有法」、「信法、般若、禪定、大悲」等四法之「信解」而「信為有」、「信畢竟得」、「信諸功德」之功能矣。 |
| 鍾瓊寧撰,〈與南京支那內學院的比較〉,《行在家道:民初的上海居士佛教(1912-1937)》,(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民86)。 |
| 羅琤撰,〈支那內學院的創立〉,《金陵刻經處研究(1866-1966)》,(博士論文,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6)。 【摘要】金陵刻經處是我國近現代第一家由佛教學者創設的集編校、刻印、流通佛典爲一體,並兼事講學的佛教文化機構。刻經處自楊文會居士創立後,從日本訪回自唐五代以後中國散佚的佛教重要典籍300餘種,精心校刻,廣為流通。百餘年來,刻經不輟,傳播佛典,厥功甚偉。楊氏又創辦佛學研究會,開設祇洹精舍,提倡佛學研究,振興佛教教育,培育佛學人才,對中國近現代佛教事業貢獻卓著。本文以"金陵刻經處"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學研究方法,深入調查,立足實證,充分利用各類文獻,重新梳理金陵刻經處的歷史沿革及其刻經成果,並對其辦學、管理、刻經、藏版等作專題考察,為評估金陵刻經處的功績,及其對於近現代中國佛學復興的作用等,提供翔實可信的研究基礎。 |
| 羅琤撰,〈金陵刻經處和支那內學院〉,《金陵刻經處研究(1866-1966)》,(博士論文,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6)。 【摘要】金陵刻經處是我國近現代第一家由佛教學者創設的集編校、刻印、流通佛典爲一體,並兼事講學的佛教文化機構。刻經處自楊文會居士創立後,從日本訪回自唐五代以後中國散佚的佛教重要典籍300餘種,精心校刻,廣為流通。百餘年來,刻經不輟,傳播佛典,厥功甚偉。楊氏又創辦佛學研究會,開設祇洹精舍,提倡佛學研究,振興佛教教育,培育佛學人才,對中國近現代佛教事業貢獻卓著。本文以"金陵刻經處"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學研究方法,深入調查,立足實證,充分利用各類文獻,重新梳理金陵刻經處的歷史沿革及其刻經成果,並對其辦學、管理、刻經、藏版等作專題考察,為評估金陵刻經處的功績,及其對於近現代中國佛學復興的作用等,提供翔實可信的研究基礎。 |
| 釋如斌撰,〈支那內學院〉,《近代中國佛教教育事業之研究:以閩南佛學院為例》,(畢業論文,圓光佛學研究所,民89)。 |
| 釋宏輪(廖美蘭)撰,〈武昌佛學院與支那內院的諍論〉,《演培法師(1917-1996)的著作年譜及其師承背景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9)。 |
□學位論文 |
| 肖平,〈支那內學院研究〉,博士論文后,復旦大學宗教學,2002。 【摘要】支那內學院正式成立于1992年,結束于1952年,歷時四十載,是承繼金陵刻經處之后創辦的一所集研究、講學、刻經、傳道為一身的佛教機構,在中國近代社會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據不完全統計,曾在支那內學院學習過的學員及與內學院經常保持密切關系的院友,先后共有二百余人,其中不乏像梁啟超、章太炎、梁漱溟、熊十力、王恩洋、李一平、陳銘樞、巨贊一類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依創辦者、院長歐陽竟無的設想,是想通過創辦支那內學院實現用佛教理念規范社會和改造人心,而事實上內學院也是朝著這樣的方向努力做的.該報告共分為五章,內容涉及支那內學院的籌備、創建、發展歷程、貢獻的評價以及在近代中國思想界和居士佛教史上的位置. |
| 肖平著,〈支那內學院研究〉,博士後報告,復旦大學宗教學,2002。 |
| 周志煌撰,〈民初佛學「唯識」與「如來藏」之交涉:以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之法義論諍為核心的開展〉,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84。 【摘要】本題主要將民初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之法義論諍,置於民初佛教改革的氛圍中來考察。從中呈現兩院師生不同的判教立場,以及激進或保守的改革傾向。然而在論諍背後所突顯的「主智論」態度,不僅有助於佛教走出盲昧信仰的迷思,同時也使得佛法能落實於生活世界,提供佛教未來發展的方向。 |
| 姚彬彬,〈信仰與啟蒙——支那內學院一系佛學的中國佛教傳統批判〉,碩士論文,貴州大學宗教學,2010。 【摘要】佛教唯識學的復興是中國近代思想學術史上的一個"大事因緣",其發生的契機,亦正為侯外廬等史學家所劃定的"中國啟蒙時代"。因唯識學具有嚴謹細密的理論特點,且以印度特有的邏輯學"因明"為方法論骨架,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在近代西學東漸、"新學"肇興的文化背景下,與作為當時主流時代精神的"啟蒙"學風之間,具有諸多相關性。近代佛教唯識學的理論中心,為楊仁山、歐陽竟無所開創的從金陵刻經處到支那內學院一系的佛學系統,諸多著名的政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若章太炎、梁啟超、譚嗣同、夏曾佑、汪康年、沈曾植、陳三立、魯迅、湯用彤、熊十力、梁漱溟等,多曾不同... |
| 劉俊文著,〈支那內學院緣起觀研究:以內學院對《起信論》的批判為切入點〉,碩士論文,中國政法大學授予,2015。 |
| 劉超著,〈試論支那內學院因明教學與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授予,2015。 |
◎僅摘要中有「支那內學院」 |
| 吳明,〈"真實"與"為人"——呂澂院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北京大學宗教學,2009。 【摘要】呂澂是當代著名的佛學家,二十世紀中國佛學研究的主要代表。他的研究成果對當代佛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時至今日,學界始終缺乏對其全面的研究。本文試圖從他所創立的"佛學五科講習體系"(三周五科)入手,研究他的支那內學院院學思想,探討他對整體佛學進行"圓融"的努力。并在此基礎上,去分析與理解呂澂建立院學的目的,發掘院學對當代社會的積極意義。 本文共分為三章。第一章講述"院學"的含義,指出院學是以歐陽竟無和呂澂為首,內學院全體同仁共同心血的結晶。接下來著重從兩點展開論述:第一是說明歐陽對建立院學所做的主要貢獻--從宏觀上確立"整體之佛教"的院學方針,并提出"師悲教戒"的院訓,把它作為貫穿于院學建設的指導精神;第二是評述呂澂的生平,將其分為三個階段,指出院學是其第二階段的核心。 第二章圍繞呂澂的"三周五科",從橫、縱兩個方面展開論述。橫向來說,呂澂從"五科"的角度闡釋院學,不僅表明各科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透過五科要點的融會貫通,達到對佛學整體的圓融,從而能夠展現他心目中印度佛學的真實面貌;縱向來說,他從"三周"角度闡釋院學,是想給眾生提供一條切實可行的修行之路:這條道路以有情的本寂之心為起點,以法界眾生的共同解脫為目標,院學因此就與眾生的具體實踐密切相關。結合橫、縱兩個方面,院學"求真"和"為人"的兩大主題,得以充分的彰顯。 第三章試圖說明院學的價值與影響,一方面是從院學里挖掘佛教的積極精神,借以批評學佛者中常見的弊端;另一方面,則是對比院學與呂澂的后期思想,以便今后能全面研究呂澂的思想。 |
| 李廣良撰,〈太虛唯識學思想研究〉,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哲學,2001。 【提要】太虛是近代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改革家、佛學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平生積極致力於改革傳統佛教,弘揚佛教教義,創辦新式佛教教育,參與思想論戰,發揚了大乘佛教積極入世的精神,為中國佛教的近代化做出了歷史性的偉大貢獻。他的佛學思想,具有多方面的豐富內容。本文主要研究太虛的唯識學思想。中國近代佛學以唯識學為主要內容。以歐陽竟無為首的支那內學院、乙太虛為首的武昌佛學院和以韓清淨為首的北京三時學會,在唯識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近代唯識學的三系。太虛一系的唯識學在價值取向、治學方法和佛法體系建構等。 |
| 周奇弘撰,〈覺性與理性的交織:中日佛學界在二十世紀的一次文化論爭〉,碩士論文,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民99。 【提要】 就既有之佛學詮釋論述而言,中國與日本之佛學詮釋,呈現出立基於東亞脈絡之代表性。在中國,「支那內學院」與「新儒家」以「性寂」與「性覺」之分判而起論爭;在日本,「場所佛教」與「批判佛教」則是以「場所」哲學與「批判」哲學形成分歧。但是,內在之分歧卻可透過了外在之客體而產生統合,從文化本位之立場出發,兩國內部各自所存在的分歧則進一步獲得了消解,從而形塑出中日雙方相異之佛學詮釋立場。就泰戈爾文明橋樑之精神逐步往東亞脈絡而推展,佛學此一東亞共同之文化價值,不僅關聯於中印兩國之共同文明精神,更可在東亞的脈絡之下,緊密連繫著中日雙方所存在之佛學詮釋特質與佛教源流性格。透過「無」的概念,形塑出一種東亞共同文明精神之橋樑,緊密連繫著中日雙方不同立場之論述,不論是「支那內學院」與「新儒家」,以及「場所佛教」與「批判佛教」,皆可透過「無」的概念,獲得一種同處於東亞脈絡之下的共同價值。於是,佛學逐漸顯示出其所具有之公共性特質,一種在東亞脈絡之下的公共特質,一種傾向於東亞公共哲學的佛學詮釋。 |
| 金思良撰,〈太虛大師近代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理念與實踐(1890-1947)〉,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民86。 【提要】 本文試圖探討太虛一生所從事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現代與傳統兩個面向。此二面向的淵源與演變,則可由從他自幼至出家的成長過程開始,隨著清未至民國時局變化的諸項重大事件來加以檢視。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八年抗戰及抗戰後的國共消長等,這一系列中國現代化歷程的開展,著實對太虛中國佛教復興運動在理念上調整有著重要的影響。像是在辛亥革命時期,太虛以佛教的三大革命,即教理、教制、教產三者以呼應從事辛亥革命等知識份子所提出的西方的政治及社會革命,並且以上述革命的理念親自籌劃了數項佛教改革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東方文明將有復興之機,於是逐漸重視中國及東方的各種價值體系,特別是傳統中國佛教的理解與體悟,使其更加深佛法救世的理念,並對於過去所接受的西方思想產生懷疑的態度。就在此一時期太虛完成了他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藍圖,即整理僧伽制度論。制度論中指明了維護佛教生存於世的方向,即是鼓勵佛教徒積極入世參與社會上各種活動,自我充實,勿使社會對佛教的排擠情緒擴大。另外則是整合過去鬆散的佛教僧界,成立貫達中央及地方的佛教統一性組織,以代表佛教界向政府爭取佛教生存的權益。五四時期知識分子、青年、刊物等是五四運動推行上的重大力量,太虛利用此力量來推動他的佛教改革。隨後知識分子逐漸熱衷共產主義,太虛則進一步發揮禪宗重視勞動及工作的合理性,同時亦發揮了入世佛教的精神。 國民革命成功太虛的改革理念中則有三佛主義的主張,顯然是將三民主義的形式加以學習後提出,並在統一全國後籌劃成立一統一的中國佛教會。抗戰時期太虛則呼籲佛教界投入抗戰的行列,並以佛教金剛怒目的精神為佛教徒參與抗戰的行動合理化。抗戰勝利後國內政黨的形勢日趨複雜,太虛則考慮組織佛教的政黨,或是鼓勵佛教徒參政,使保護佛教更具有效率,此處綜括了他隨順時勢及適應現代所做的理念上的調整。 不過,太虛中國佛教復興的事業中亦有堅持傳統的原則,即是以信仰修證為主體,如對大乘起信論的堅持及維護,即是他傳統主義型態的流露,另外,為了維護佛教信仰的神聖性而反覆與胡適、梁啟超等佛學研究者及歐陽漸等支那內學院師生進行爭辯。為維護起信論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太虛採取了綜合融貫的方式找出起信論與知識份子所推崇的唯識學在義理上相通之處。但是在與佛學研究者爭辯及融攝佛學的著作中,發現太虛的思想雖融攝廣大但並不嚴謹,理論粗疏、舉證不足之處所在多有。這些問題的發生與太虛堅持傳統主義的佛教及排斥中國現代化過程之中,西方科學及理性主義這兩股力量對佛學研究的影響有莫大的關係。 太虛的中國佛教復興運動遭致失敗的命運,除了國內各種政治社會環境不能配合外,傳統佛教界的排斥亦是原因之一,不過傳統佛教界不肯合作,事實上與太虛的為人處世不夠圓滿及個性上過於孤傲有密切關係。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及改革的範圍過於龐大等,亦為考量太虛失敗不可或缺的因素。 |
| 陳玉萍撰,〈《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關係之研究:以呂澂的觀點為線索〉,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8。 【提要】 古往今來關於《大乘起信論》是否為馬鳴造、是否為真諦譯一直有著爭議,並且在日本及中國都引起了很大的論辯。就義理爭議方面,最早由日本學者望月信亨等人,提出《起信論》乃抄襲《占察經》之偽作,之後梁啟超作《大乘起信論考證》,認為《起信論》是消化印度佛教,而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大產物,是中國和印度兩種文化的結合體。更提出了阿賴耶與如來藏本質到底是同或異的問題,這問題不但是南北朝時代地論宗及攝論宗諍論之焦點,也成為支那內學院和武昌佛學院之間的一場大論戰。 呂澂更在〈起信與楞伽〉中提及《起信論》不是從梵本譯出,而是沿襲魏譯《楞伽經》把如來藏與藏識視為不同的錯誤而來,呂澂認為梵本與宋譯本相近,是將如來藏與藏識看作同一,他從七個觀點來證明《起信論》是偽論。而印順法師認為《起信論》縱然有譯錯的地方,但就整體思路而言仍是一致的,因為《楞伽經》真妄和合的結構,是吻合於「真常唯心論」之由真如緣起染淨的看法的。針對呂澂的這些觀點,牟宗三先生則認為《起信論》的理論重心是放在「如來藏緣起」的,在《楞伽經》中將如來藏和藏識看成是一個實體,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析眾生皆可成佛的根據何在,而且「如來藏藏識」是一個複合詞,是有取性與解性兩面的解說,但呂澂只取前一義,就確定《楞伽經》必是如此,這是不恰當的。由此可發現呂澂所提出的觀點,仍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點。 因此,筆者想依據呂澂在〈起信與楞伽〉中所提出的七個觀點,做一番歸納與整理,然後再回到梵文原典之中,做一一的比對分析,探討他的主張是否合理,藉此釐清梵文《楞伽經》與漢譯本以及《起信論》之間的關係,並探討真如、自性清淨心、如來藏、阿賴耶識等在《楞伽經》與《起信論》中的意義,以此來了解整個論諍的問題所在。 |
| 賈姍姍,〈近代《大乘起信論》論爭之辨析〉,碩士論文,北京大學中國哲學,2008。 【摘要】《大乘起信論》以其言簡義豐,從古至今在中國佛教的傳統中都占有異常重要的地位,甚至稱為大乘入門之書。中國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天臺、華嚴、禪宗都認為本論是入道的通途,弘揚贊頌此論。受到日本佛教界對大乘《起信論》懷疑的影響,二十世紀上半葉,以歐陽竟無,王恩洋、呂澄為代表的支那內學院的學者,考證《起信論》的真偽,并站在唯識學的立場上,對《起信論》的核心義理--如來藏思想進行了批判。 本文主要目的并非對《起信論》的真偽問題作出考證,而側重于對《起信論》義理的評價。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批判完全是由于唯識學者站在自宗的立場上,對《起信論》中一些核心概念的誤解造成的。要客觀評價這場批判,理解《起信論》的思想,重新衡量其價值,就必須回到對《起信論》文本的一些核心概念的分析中來。本文對這些核心概念在唯識與如來藏兩大義理系統中的不同含義進行剖析和比較,厘清二十世紀上半期支那內學院對于《大乘起信論》思想批判的實質,澄清對于《起信論》如來藏系思想的一些誤解,進而指出造成這種誤解的深層原因是由于唯識與如來藏兩大義理系統建構方式上的差異。如來藏系統對于不同理論問題進行整合,尋求一種共同的解釋模式。唯識學則嚴格區分了不同的問題域,并嚴格規定了概念在特定問題域的適用范圍。 第一章的前半部分以幾個基本概念為線索,對唯識學者的批判做了簡單的評述,后半部分則概括了唯識學者對后期大乘經典中的如來藏思想所做的唯識化詮釋。第二章介紹了唯識學者批判《起信論》,所依據的主要義理背景和文獻依據,重點闡述了與《起信論》中如來藏思想密切相關、并有重要分歧的概念,并且分析了其批判的思路。第三章主要是對《起信論》文本的核心概念的源流進行了歷史性追溯,并對其含義、使用的層面及語境進行了辨析。《起信論》的"如來藏緣起"思想更是這次批判的焦點。唯識學者認為《起信論》中的"如來藏緣起"以及"熏習"理論是違背正法的。第四章著重分析了兩種不同的義理構架下熏習理論的差別。 |
| 雍琦,〈講學以刻經——歐陽竟無佛教教育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宗教學,2010。 【摘要】在清末民初傳統佛教陷入低徊徘徊局面的情況下,歐陽竟無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在1922年創辦了一所集教學、刻經和佛教研究于一體的機構——支那內學院。內學院以"充人之的"為教育目標,以"西方學"和"為人學"為教育宗旨,組織起以"五科佛學"為核心的完備教學系統,開創了以居士團體為主的佛教教育和研究體系。通過"講學以刻經"的方法,在前后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內,內學院先后培養佛學專門人才二百余人,先后出版《藏要》三輯,收佛典50余種,300余卷,成為近代佛教教育和研究的重鎮之一。 本文寫作繼承傳統文獻學的研究方法,以重現歷史原貌為旨歸,充分調查并挖... |
| 廖恆賢撰,〈近代法相唯識學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民99。 【提要】 自明末四大僧倡「性相融合」以匡濟狂禪空疏之弊,時至近代,更匯聚成一股回溯印度原典以翼成佛教改革之潮流;而導引此潮流者,正為傳入中土後保留最多印度佛教本色之法相唯識學。居於中國傳統思想與西方科哲學轉銜之環節,近代重興之法相唯識學既可作中國傳統思想轉型之催化,又可成西方新進學術衝擊之對應。 本論文首先探討者為:自宋以來,早已因宗嗣覆滅不興、典籍亡佚殆盡,幾成絕學之法相唯識學,其重振於近代之內在理路與外緣因素。而因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以及三時學會,研習法相唯識學的態度與方法迥然殊異,故於佛典教義之詮解上出現了不少論諍,是以第三章即主在評介三大佛學院弘揚此學之論點與契應世學之闡釋。第四章則進一步探討經過此三大團體之高僧、居士分別出自不同的闡釋理念,以不同的研究法深入剖析後,為法相唯識學與近代佛學發展帶來的改變與成果,及其對清末民初以來的社會思潮與學術風氣之影響。 最後透由近代法相唯識學研究所呈現之時代意義,試圖解讀唐代與近代所經歷二次興衰之關聯,並論及近代研習法相唯識學者對於宗教與學術之衡量。 |
| 劉正平,〈如來藏"一心"辯證理解模型的建構與闡釋——以《楞伽經》為中心〉,博士論文,廈門大學中國哲學,2008。 【摘要】如來藏思想是印度大乘佛學的一支,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天臺、華嚴、密宗的主要理論來源。印度佛教不同學派對于如來藏思想的解釋差異和南北朝時期如來藏經典翻譯、理解過程中的格義特色,形成了中國佛教宗派對于如來藏思想的闡釋差異。近代關于如何理解如來藏思想的諍議不斷,支那內學院一派是以唯識理論解讀印度如來藏思想,認為《大乘起信論》代表的"本覺"思想是本土化的如來藏思想;武昌佛學院一派認為"本覺"思想是繼承印度如來藏學的;日本批判佛教認為如來藏思想是一元基體生出多元法的"基體"論,是"場所"哲學。論文通過文獻研究與結構語言學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如來藏經的譬喻理論和"心性本凈"論提出理解《楞伽經》如來藏思想的"一心"辯證模型。模型以如來藏藏識、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大遍喻的敘述結構分析了"入楞伽"譬喻說明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法界內涵。眾生界和如來界構成了大乘佛教所說的因果關系,而因果的聯系是通過法界,眾生界、法界、如來界此三者同一"場所"。在此"場所"為遍計所執、無明煩惱所纏的藏識境界名為眾生;建立觀察智,破除煩惱,修習十無盡句的空如來藏智境界名為菩薩;究竟轉依,證得法界平等相,以三身法教化眾生的不空如來藏慧境界名為佛陀。小乘的解脫觀是舍棄輪回世間,而大乘辯證的解脫觀是無我的輪回。 論文研究了《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壇經》之間的思想關系。《大乘起信論》的術語大都源于如來藏經典,其采用的本體論解釋模型具有格義特色,失去了大乘佛教因果論特色,禪觀理論也相應轉變成為對本源心的認識。《壇經》是繼承南印度大乘上座部的禪學理論,與《楞伽經》的思想有著緊密聯系,南北禪宗的思想差異主要是對般若觀察智的認識差異。論文認為日本批判佛教缺乏譬喻語言的結構性認識,其建構的"基體"論模型并不能合理解釋如來藏思想。 |
| 羅永樺撰,〈歐陽竟無佛學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提要】 清末民初是佛學的復興時代,不僅面臨外在世界與時局的急速變遷,內在也醞釀著革新、求變的氣息。歐陽竟無處於這樣一個各種學術蓬勃發展的時代,其一生對佛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除了承繼其師楊仁山居士的刻經事業外,他所創辦的支那內學院更是開佛學教育以專業化、學術化之先河,並以此為後世「居士道場」奠定基礎,大大提升了居士於佛學界之地位。 除此之外,歐陽竟無在佛學理論上的創發,更是治近代佛學史的學者尤須注意的,蓋歐陽竟無一生佛學的最大成就,即在於此。而其佛學理論之大要,一言以蔽之,則為「探求全體佛法的徹上徹下融於一貫」。他一生的學術可以說完全是圍繞在這個主題上而開展。而在這些理論的背後,我們也可以發現歐陽竟無在佛學改革中激進的性格與「回歸原典」的思想傾向。為了能夠較完整的展示歐陽竟無的佛學思想,本題在各章內容的安排與處理上: 第一章緒論,乃在說明歐陽竟無佛學思想之研究價值,以及研究現況、研究方法等,並略述全文綱領,且為本文之範圍與限制作一劃分。 第二章敘述歐陽竟無之生平及其佛學事業。透過這兩方面的闡述,則可對歐陽竟無的個人背景、當代佛學發展狀況,以及歐陽竟無的佛學思想淵源有初步的瞭解。 第三章論述歐陽竟無佛教之省思與批判。包含了推動以居士取代僧眾於佛教中之領導地位、辨明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辨法相唯識非一等理論的提出。本章將針對這些理論,考察其理論的客觀性,以及這些理論對當時佛教所產生的時代意義與影響。 第四章論述歐陽竟無對般若、瑜伽義理的融通。此章包含了歐陽竟無對這一融通理論建立的三個取向:中國化佛教的批評、對龍樹學與無著學之融會以及二諦與三性的融會等。而本文將透過這些取向以展示歐陽竟無的融通理論。 第五章論述歐陽竟無對印度佛學的整體融通。本章之內容承繼上一章,闡述歐陽竟無融通理論的完成。其融通成果包含了實踐歸宿──「唯一宗趣無餘涅槃、修行過程」法門無邊三智三漸次以及攝瑜伽、中觀於涅槃一境等部分。這些理論的提出可視為是歐陽竟無對整體佛學理論會通的最後結論。 第六章論述歐陽竟無對儒佛的會通。本章闡述歐陽竟無晚年將其融通興趣延伸到儒佛的會通上。除了探討歐陽竟無產生融通儒佛思想的淵源外,還將從時代的背景加以考察,以見其說之歷史意義。 第七章結論部分,除總結前面各章之論述外,並通盤檢討歐陽竟無的融通理論是否真能圓融無礙,因此本章將客觀地從歐陽竟無所欲融通的各種學說之根本精神的差異性來討論,並以此來討論歐陽竟無佛學思想在民初佛學史中的定位與價值。 |
□會議論文 |
| 丁海虎,〈試論"內院佛學"對"人間佛教"的意義--從呂澂《佛法與世間》說起〉,「2006年輕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2005年7月3日至7日。 |
| 肖永明,〈略論支那內學院蜀院院學〉,《峨嵋山與巴蜀佛教:峨眉山與巴蜀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4)。 |
| 黃懺華,〈記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內學院之先河〉,《融通孔佛:一代佛學大師歐陽竟無》,(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4)。本書為「全國歐陽竟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羅琤,〈支那內學院與現代佛教教育兼論其與祇洹精舍佛教教育之異同〉,「2014年第九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佛教研討會~中國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中國佛教學會協辦,2014年7月25日至28日。 |
| 龔雋,〈近代中國佛教經學研究:以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為例〉,《從傳統到現代 從理論到應用:第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大會手冊.會議論文》,(桃園: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民104)。 |
◎僅摘要中有「支那內學院」 |
| 李際寧,〈近三十年新發現的佛教大藏經及其價值〉,《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第2屆)》,(北京:世界佛教論壇籌備辦公室,2009年3月28日),頁91-117。 【摘要】自十九世紀后半葉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在中國佛教逐漸開始復興的大背景下,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曾經有過一個較大的發展時期。從早期楊文會創設金陵刻經處,到《頻伽藏》編輯出版、再到支那內學院《藏要》編輯出版,中國佛教大藏經的研究日益活躍。1930年陜西開元寺、臥龍寺《磧砂藏》被重新發現,1934年山西趙城縣廣勝寺發現古已失傳的《金藏》,新發現的古代版本大藏經,促使佛教大藏經研究達到新的高潮。當時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比如葉公綽、歐陽竟無、呂澄、周叔迦、蔣唯心等,撰寫了一批品質非常高的佛教大藏經研究論著,奠定了大藏經研究的學術基礎,也奠定了這些學者在中國佛教大藏經學術研究史上的地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以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華大藏經(漢文版)》為標誌,當代大藏經的調查和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批學者系統地參與調查了國內收藏大藏經的狀況,並撰寫了一批品質較高的論文。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隨著各地圖書館、博物館、考古單位以及寺院等收藏單位對佛教古籍的系統清理,到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古籍拍賣市場的開放,大批私人收藏品得以露頭,海外藏品陸續流入,發現了一批過去鮮為學界所知的大藏經,極大地豐富了佛教大藏經的品種和數量;過去已經發現的大藏經,由於更豐富更全面的資料的發現,彌補了不少傳統史料的缺失;由於新大藏的發現,糾正了一些過去錯誤的認識,極大地促進了大藏經及相關領域學術的研究,也為佛教大藏經研究向更深入發展提出了新課題。本文僅就近三十年來新發現的佛教大藏經逐一介紹,並對其學術價值略作說明。 |
| 林建德,〈漢傳佛教的展望與願景 -- 以印順「人間佛教」為重心的探討〉,「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5屆) -- 「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桃園: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4月。 【摘要】釋迦牟尼創立佛教至今已兩千五百多年,東傳到中國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意味佛教在中國已有長時間的發展。佛教到清末民初的階段,由於種種因緣際會之故,又進入新的局面。此時的中國佛教,除了外部上接受傳統儒道思想的影響,還面對西方思潮、宗教的傳入,加上長期以來佛教內部的問題,有識之士紛紛展開對傳統佛教教義教制的反省。而這樣的反省不只出現在佛教內部,包括整個中國文化皆面臨著相近的考驗。如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在文化上「西化派」和「傳統派」兩種勢力的對立,同樣的,佛教內部反傳統的聲浪也此起彼落,開始對舊有教義教制的批判,並進一步要求變新與改革。在這個時期,對傳統抱持反省和改革的佛教人士(或團體),有代表支那內學院之楊仁山、歐陽漸、呂澂等人,以及武昌佛學院、漢藏教理院的太虛、法尊、印順等人,分別以在家和出家兩種不同的身份反思中國佛教,對傳統佛教的信仰型態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即是以印順法師(生於1905年)對中國佛教的反省,談論中國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探討印順法師(以下稱「印老」)如何回應中國佛教的時代性問題,以及如何在批判中建構新的理論體系,作為未來中國佛教發展的方向。依照這樣的線索,本文初分為幾個部份:首先談論人間佛教作為漢傳佛教的一支,其與漢傳佛教之關聯性;期許人間佛教能對漢傳佛教的未來作出貢獻。次探討印老對中國佛教的反省,及其人間佛教理論的開創。其次就人間佛教契機契理的特點,論述人間佛教能適應時代及眾生的需要而發展開來。最後對人間佛教的思想及其未來發展作綜合性的反省。 |
| 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頁599-619。 【摘要】佛教哲學在現代情境中能否作為批判性實踐的思想資源? 抑或如許多佛教思想史學者所指出,佛教思想在歷史上僅扮演一種保守性意識形態的角色,而在政治與社會實踐上完全缺乏批判的能力? 就此問題,本文試從日本學者禱谷憲昭與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談起,並進一步檢討同樣的問題如何出現在現代中國佛教思想的論述脈絡中. 特別是「內學院」的呂澂批判《起信》,禪宗與華嚴,與持馬列主義立場的大陸佛教學者批判傳統佛教意識形態,形成了現代中國特有的「批判佛教」與「佛教批判」.以上這些批判就佛學而言是圍繞著「如來藏」思想作討論,但從哲學而言真正的爭論焦點實在知識論與本體論孰為優先的問題. 作者認為此本體論的爭辯顯然仍可預期將持續下去,但佛教的確可以開發成一種批判哲學. |
| 林鎮國,〈現代儒家的佛教詮釋 -- 以熊十力與牟宗三為例〉,「儒學與世界文明國際學術會議」,1997年。 【摘要】本文以現在儒家熊十力(1885-1968)為例,考察他們如何援用佛教思想資源以建立「新儒家」身分的詮釋策略與過程。熊氏原於南京內學院習法相唯識學,後由佛歸儒,造《新唯識論》,以全體流行之本心為體,發揮體用相即不二之旨;牟氏則以《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的理論架構會通中西哲學。熊.、牟二人均有得於佛學,對話的態度則不同:熊氏崇儒抑佛,有由佛歸儒的明顯「轉向」;牟氏則善於會通,以佛學「增補」儒學。熊、牟二人的佛教詮釋和他們的思想認同有關,雖然他們認為這乃「理所必然」。牟宗三曾提及他的詮釋方法為「其初也.,依語以明義。其終也,"依義不依語"。"不依語"者為防滯於名言而不通也。凡滯於名言者其所得者皆是康德所謂"歷史的知識",非"理性的知識"」。顯然認為他們的詮釋屬於「理性的知識」,有其理論上的必然。若欲檢討他們的佛教詮釋是否如理,必須在理論的層面上進行考察。本文所做的工作則出於一項前提:即使「理性知識」的獲得也無法脫離在具體脈絡中的詮釋活動。本文試圖展示熊十力如何在不同的語境中改變其體系中一些核心的概念如「轉變」、「翕闢」、「心所」的語意,這些不同的語意是決定「意義」不可忽視的因素。同樣的,我們也從牟宗三的例子上看到,其實存的,師承的,歷史的不同脈落往往影響他對佛教義理的抉擇與解釋。所謂「依義不依語」,其為詮釋的方法在實際上的運作上值得進一步考察。 |
| 麻天祥,〈廟產興學及中國佛學現代教育之緣起〉,《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 -- 承先啟後》,(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5),頁1-12。 【目次】一、太虛、仁山金山寺佛教教育革新之嘗試 二、天臺與華嚴的佛教學堂 三、支那內學院 四、武昌佛學院 五、現代僧教育之得失 |
| 馮煥珍,〈走向平等的經學觀 -- 現代中國佛學研究的方法論反省〉,《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 -- 鑑往知來》,(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頁71-95。「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2001年11月10日至11日。 【目次】(一) 內學院的 "還原主義" 立場 |
| 馮煥珍,〈現代中國佛學研究方法論反省〉,「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11月25。 【目次】(一) 內學院的 "還原主義" 立場 |
| 釋惠敏,〈建國百年之佛教高等教育回顧與展望:從傳統分類到科際整合〉,「建國百年宗教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 【摘要】本文首先探討政府遷台(民國 38 年)之前,佛教高等教育界中成果豐碩的機構-太虛法師漢藏教理院,以及歐陽竟無的支那內學院-辦學因緣。民國 74 年起,佛教界如何因應政府開放私人興學的局面,陸續設立了工學院、醫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院以及宗教系所。於民國 93 年 3 月,立法院修法允許設立單一宗教的「宗教研修學院」,因而佛教界陸續成立了 3 所「佛教學院」。近代佛教教育依據三大傳統的歷史淵源,在教學上作印度佛學組、中國佛學組、西藏佛學組的分類。對於 1990 年代網際網路的資訊時代來臨,佛教教育中有將近代佛學教學的分類與資訊科學整合的「佛學資訊」課程發展。最後,佛教教育與現代社會的研究議題,若以「佛教禪修傳統與現代社會」為例,有禪定與教育、醫學、心識科學、腦科學、心靈哲學等等跨學科研究趨勢之一。 |
| 龔雋,〈作為「知識」的近代中國佛學之書寫 -- 以民國時期佛學概論與通史為例〉,《《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頁447-488。 【摘要】二十世紀 20 到 40 年代,中國具有近代知識意義的佛學形態逐漸形成,本文主要以此段時期具有新知啟蒙性質的佛教概論與通史兩類書寫為例,來討論民國佛教知識的觀念。論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論述:1、近代中國啟蒙運動與佛學新知之間的關聯,闡明民國佛學新的知識化組織是整個思想啟蒙中的一部分。2、討論民國時期佛教概論著述的形成與特點,本文將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幾部「概論」作品來進行分析,從中去尋找民國佛學的觀念變化及其背後的成因,特別闡釋和比較了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為代表的佛學概論著書之間的關係。3、分析民國佛教通史觀念,並進一步闡解了民國佛教通史的書寫是如何與印度佛教史及印度學之間發生內在關係。4、闡明民國佛教概論與通史書寫中有關「宗」的系譜觀念及其意義。5、解釋與分析近代域外佛學研究,特別是日本佛學研究對民國佛教概論與通史寫作的影響。最後結語,對民國佛學概論與通史書寫的成就與不足作了簡要評述。 |
| 龔雋,〈調適與反抗 -- 以近代東亞佛教傳統與政治關係中的兩個案例為中心〉,《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4屆) -- 「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2003年3月年30月。 【摘要】……在東亞近代佛教與政治關聯的不同事件的讀解中,我們發現了佛教人間化過程的複雜性,一種極和平的宗教和超越性的精神,在與世俗原則的遭遇中,其結果和方向可能是相當曲折和變化多端的,有時讓我們難免產生一種「割不斷,理還亂」的感覺。當佛教要以「契機」方式去進入社會,特別是當政治的議題進入到佛教的論述中,他們間就形成了一種可說是辨證的緊張。佛教一面可為世俗政治提供超越性的倫理批判,而一旦它進入這一批判的過程中,佛教自身的超越性,就變得非常困難。當年歐陽竟無為代表的支那內學院,對佛教參與政治的批判,雖如印順法師所說,失之於不能變通,但竟無所擔心的混同染淨,「騎牆蝙蝠,混沌窮奇」的情況,即使在今天看來,也絕不能說是杞人憂天。佛教參與政治的結果,對佛教與世俗世界雙方面而言,可能是巨大福音,也可能是災難性冒險,佛教在傳統與近代的歷史都有了明證。 |
□期刊 |
| 《內院雜刊》,函冊:四冊,線裝,半框:17.8×11cm。 |
| 歐陽漸著,《內院雜刊》,天津:支那內學院蜀院,1939,17頁。 |
| 《支那內學院雜刊:佛法非宗教非哲學. 1931年》,收錄在黃夏年主編,《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 補編》第39卷,北京:中國書店,2008。 |
| |
| 《內學》,南京:支那內學院[發行],1924-1928。 |
|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第1-4輯)》,南京支那內學院,4冊。 |
|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 第1輯-第4輯》,南京:編者刊,民13-民17。 |
|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 第一輯至第四輯》,香港影印初版,香港:普慧蓮社,丁未[1968]。 |
|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臺北市:漢聲出版社,民62。 |
| 支那內學院編輯,《內學年刊:第一至四輯》,臺北景印一版,臺北市:國史研究室,民62。 |
|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年刊》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鼎文,民64。 |
□期刊論文 |
| 大願,〈評中國佛學會支那內學院之討論佛教紀元〉,《正信》,2卷4期(1933年3月15日),頁2-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60卷,頁308-309。 |
| 中國佛學會總務部,〈復支那內學院書〉,《佛學半月刊》,48期(1933年2月1日),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8卷,頁55。 |
| 內學院出版經書自三月份起照價加五〉,《佛化新聞》,228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6卷,頁332。 |
| 太虛,〈支那內學院敘:附按〉,《覺社叢書》,5期,頁31-3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1卷,頁215-216。 |
| 太虛,〈本會導師覆支那內學院書〉,《正信》,2卷3期(1933年3月1日),頁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60卷,頁304。 |
| 太虛,〈答支那內學院關於討論佛誕紀元書(附識)〉,《佛學半月刊》,50期(1933年3月1日),頁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8卷,頁109。 |
| 太虛,〈關於支那內學院文件之摘疑〉,《海潮音》,1卷1期,頁7-1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7卷,頁97-101。 |
| 〈支那內佛學院近訊〉,《海潮音》,3卷10期,頁7-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4卷,頁437-438。 |
| 〈支那內政部禁止任意毀滅神祠〉,《南瀛佛教會會報》,7卷2期(1929年3月21日),頁8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10卷,頁163。 |
| 支那內學院,〈太虛大師輓詩聯彙錄:太虛大師西逝〉,《覺有情》,187-188期(1947年6月19日),頁4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9卷,頁203。 |
| 支那內學院,〈支那內學院請來番文藏經始末記〉,《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3期,頁8-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3卷,頁234-235。 |
| 支那內學院,〈相宗略說:附識〉,《佛化新青年》,2卷7-8期,頁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卷,頁224。 |
| 支那內學院,〈新刻唯識述記義演鈔祕蘊全部出版〉,《海潮音》,11卷7期,頁2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5卷,頁508。 |
| 支那內學院,〈藏要及內學〉,《海潮音》,10卷12期(1930年1月20日),頁3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4卷,頁315。 |
| 支那內學院,〈藏要及內學〉,《海潮音》,11卷1期,頁1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4卷,頁364。 |
| 〈支那內學院出版《法運志略》〉,《佛學半月刊》,98期(1935年3月1日),頁1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81。 |
| 〈支那內學院出版《法運志略》〉,《佛學半月刊》,99期(1935年3月16日),頁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93。 |
| 〈支那內學院出版《法運志略》〉,《佛學半月刊》,100期(1935年4月1日),頁1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437。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金藏雕印始末考》〉,《佛學半月刊》,98期(1935年3月1日),頁1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78。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金藏雕印始末考》〉,《佛學半月刊》,99期(1935年3月16日),頁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95。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金藏雕印始末考》〉,《佛學半月刊》,100期(1935年4月1日),頁1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438。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結蘊》〉,《佛學半月刊》,98期(1935年3月1日),頁1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81。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結蘊》〉,《佛學半月刊》,99期(1935年3月16日),頁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93。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結蘊》〉,《佛學半月刊》,100期(1935年4月1日),頁3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459。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圓測法師像》〉,《佛學半月刊》,98期(1935年3月1日),頁1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81。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圓測法師像》〉,《佛學半月刊》,99期(1935年3月16日),頁2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411。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圓測法師像》〉,《佛學半月刊》,101期(1935年4月16日),頁1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505。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麗藏新雕本校記》〉,《佛學半月刊》,98期(1935年3月1日),頁1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78。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麗藏雕本校記》〉,《佛學半月刊》,99期(1935年3月16日),頁1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398。 |
| 〈支那內學院出版《麗藏雕本校記》〉,《佛學半月刊》,100期(1935年4月1日),頁1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439。 |
| 〈支那內學院出版書目〉,《海潮音》,5卷2期,頁17-2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8卷,頁365-370。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2期,頁3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7卷,頁44。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3-4期,頁3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7卷,頁252。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5期,頁1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7卷,頁444。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6期,頁1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8卷,頁80。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7期,頁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8卷,頁242。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8期,頁1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8卷,頁496。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9期,頁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9卷,頁84。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0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卷,頁513。 |
| 〈支那內學院出版圖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1期,頁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1卷,頁313。 |
| 〈支那內學院出版藏經目錄〉,《獅子吼月刊》,1卷2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4卷,頁318。 |
| 〈支那內學院年刊〉,《海潮音》,5卷11期,頁1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0卷,頁456。 |
| 〈支那內學院年刊《內學》第一輯〉,《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8期,頁1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8卷,頁408。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招生辦法〉,《四川佛教旬刊》,13期(1925年9月25日),頁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28卷,頁86。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招生辦法〉,《海潮音》,6卷5期(1925年5月20日),頁2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184。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章程〉,《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0期,頁10-1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卷,頁510-512。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章程〉,《四川佛教旬刊》,13期(1925年9月25日),頁2-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28卷,頁85-86。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章程〉,《海潮音》,6卷5期(1925年5月20日),頁17-2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181-184。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學生報名〉,《海潮音》,6卷5期(1925年5月20日),頁20-2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184-185。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學生報名單〉,《四川佛教旬刊》,13期(1925年9月25日),頁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28卷,頁86-87。 |
| 〈支那內學院院長歐陽竟無大師示寂〉,《佛學半月刊》,278期(1943年6月1日),頁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66卷,頁306。 |
| 〈支那內學院將刊印藏要〉,《佛化隨刊》,14期(1929年7月25日),頁16-1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29卷,頁220-221。 |
| 〈支那內學院最近之發展〉,《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9期,頁4-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9卷,頁88-89。 |
| 〈支那內學院最新出版新書〉,《佛學半月刊》,15期(1931年5月16日),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7卷,頁132。 |
| 支那內學院筆譯,〈廬山世界佛教聯合會講演錄:相宗略說附識〉,《海潮音》,5卷8期,頁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0卷,頁116。 |
| 支那內學院筆譯,〈廬山世界佛教聯合會講演錄:相宗略說附識〉,《海潮音》,5卷8期,頁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0卷,頁116。 |
| 〈支那內學院新刊《祥符錄略出》《景祐錄略出》〉,《佛學半月刊》,91期(1934年11月16日),頁2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182。 |
| 〈支那內學院新刊與藏要第一輯內學第五輯要目〉,《海潮音》,10卷12期(1930年1月20日),頁3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4卷,頁316。 |
| 〈支那內學院新刊與藏要第一輯內學第五輯要目〉,《海潮音》,11卷1期,頁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4卷,頁458。 |
| 〈支那內學院概覽〉,《海潮音》,12卷5期(民20年6月),頁95-98。 |
| 〈支那內學院暫收研究部試學學生辦法〉,《海潮音4》,4卷7期(1923年8月31日),頁13-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6卷,頁465-466。 |
| 〈支那內學院請來番文藏經始末〉,《中國佛教會報》,7-9期,頁3-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27卷,頁139-140。 |
| 〈支那內學院叢書第一種歐陽漸著《楞伽疏決》〉,《內學》,1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316。 |
| 〈支那內學院藏文聖典攝影〉,《海潮音》,11卷10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6卷,頁219。 |
| 〈支那內學院藏要出世〉,《海潮音》,10卷9期(1929年10月22日),頁14-1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3卷,頁420-421。 |
| 〈支那內學院藏要出世〉,《海潮音》,10卷9期(民18年10月),頁308-309。 |
| 毛邦漢,〈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附誌〉,《佛教文藝》,1卷4期(1944年3月1日),頁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8卷,頁85。 |
| 王恩洋,〈支那內學院王恩洋居士來函〉,《海潮音》,6卷5期(1925年5月20日),頁1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227。 |
| 丘檗,〈支那內學院來函照登〉,《海潮音》,2卷1期(1921年1月20日),頁8-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9卷,頁506-507。 |
| 〈本刊介紹支那內學院新出鉛印本〉,《海潮音》,4卷4期,頁1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6卷,頁122。 |
| 〈本刊介紹支那內學院新出鉛印本〉,《海潮音》,4卷5期,頁2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6卷,頁246。 |
| 〈本刊介紹支那內學院新出鉛印本〉,《海潮音》,4卷6期(1923年8月2日),頁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6卷,頁386。 |
| 〈本刊介紹支那內學院新出鉛印本〉,《海潮音》,4卷7期(1923年8月31日),頁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6卷,頁473。 |
| 〈本局流通支那內學院出版〉,《佛學半月刊》,8期(1931年2月1日),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7卷,頁71。 |
| 〈本局流通支那內學院經論目錄〉,《佛學半月刊》,5期(1930年12月16日),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7卷,頁42。 |
| 田光烈,〈章炳麟《支那內學院緣起》書後〉,《中國哲學》,6期(1981年5月),頁313-330。 |
| 申寶林,〈支那內學院的始創者歐陽竟無居士〉,《內明》,209期(民78年8月1日),頁27-28。 |
| 〈江津支那內學院蜀院流通經書略目〉,《文教叢刊》,1卷2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9卷,頁117。 |
| 〈江津支那內學院蜀院流通經書略目〉,《文教叢刊》,1卷5-6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9卷,頁378。 |
| 〈西南軍政委會文教部補助內學院蜀院經費〉,《覺訊月刊》,4卷12期(1950年12月1日),頁1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79卷,頁27。 |
| 〈西南軍政委會補助內學院經費〉,《淨宗月刊》,24期(1951年2月1日),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 |
| 〈佛學書局流通支那內學院出版《藏要第二輯》〉,《佛學半月刊》,218期(1940年12月1日),頁1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65卷,頁125。 |
| 佐伯定胤講;史維煥口譯;支那內學院筆譯,〈相宗略說〉,《佛化新青年》,2卷7-8期,頁1-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卷,頁219-224。 |
| 佐伯定胤講;史維煥口譯;支那內學院筆譯雜刊,〈廬山世界佛教聯合會講演錄:相宗略說〉,《海潮音》,5卷8期,頁1-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0卷,頁111-116。 |
| 克明,〈南京支那內學院請來蕃藏始末〉,《海潮音》,11卷8期,頁10-1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6卷,頁52-53。 |
| 呂澂,〈支那內學院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計畫〉,原載於《現代佛學》,1950年1期。 |
| 呂澂,〈佛學研究和支那內學院〉,《文史資料選輯》,92輯(1984年1月),頁162-169。 |
| 呂澂,印滄著,〈理門論證文回輪論圖解〉,《內學》,第4輯(民國17年12月),頁5、6。 |
| 呂澂;徐雷供稿;高山杉整理,〈我的經歷與內學院發展歷程〉,《世界哲學》,2007年3期(2007年)。 【摘要】佛學家呂澂先生在1959年秋寫過一份材料,其中談到自己的經歷,如何投身于佛學研究和涉足美學研究以及所參與的內學院發展歷程中的主要事件和過程,敘述詳細平實,史料價值較高。由于有關呂澂先生生平的詳細資料已發表的較少,尤其是他自己寫的材料,相信此篇材料會對研究近代佛學發展問題和呂澂著作的學人有一定參考價值。 |
| 沈海波,〈論支那內學院之藏學與因明學研究〉,《中國藏學》,2015年4期(2015年),頁127-132。 【摘要】支那內學院是民國時期佛學界的重鎮,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頂尖的學者,也在佛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受人矚目的成就。支那內學院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認識到了梵藏之學的重要性,并且取得了國內藏學研究的領先地位。得益于藏學研究之開展,支那內學院在因明學研究中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突破,為絕學之復興打下了基礎。本文謹就支那內學院在藏學與因明學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略作述評。 |
| 沈寐叟,〈支那內學院緣起〉(海日樓未刻稿),《佛學半月刊》,204期(1935年5月1日),頁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5卷,頁298。 |
| 沈曾植,〈支那內學院緣起〉,《佛學旬刊》,14期,頁16,1922-09-0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2卷,頁18。 |
| 肖平,〈熊十力與支那內學院派〉,《普門學報》,31期(2006年年.月01月),頁323-348。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134091.pdf 【目次】一、《心書》時期的熊十力 二、從《唯識學概論》到《新唯識論》 三、熊十力與內學院派之間的論戰 |
| 周貴華,〈支那內學院對中國佛學心性論的批判〉,《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2期(2003年6月30日),頁52-62。 http://www.ica.org.cn/nlb/content.aspx?nodeid=390&page=ContentPage&contentid=1733&tohtml=false 【摘要】本文分析了支那內學院對以《大乘起信論》為代表的中國佛學的心性說與緣起說的批判,認為其批判是偏頗的。他們的"純粹"唯識學觀點并不能反映瑜伽行派的復雜思想。不僅瑜伽行派的如來藏思想影響了如來藏學的發展,而且其唯識學思想亦蘊涵有發展"本覺說"的可能。種子緣起與真如緣起亦并不矛盾。 |
| 松江超果寺乳獅學院研究部,〈告支那內學院研究部〉,《海潮音》,8卷7期(1927年8月17日),頁29-3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8卷,頁155-158。 |
| 松江超果寺乳獅學院研究部,〈告支那內學院研究部〉,《海潮音》,8卷7期(民16年8月),頁37-40。 |
| 〈金陵刻經處研究部支那內學院刻經辦學收支報告(民國四年一月起至十二年十二月止)〉,《內學》,1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319-324。 |
| 〈南方唯識學學府支那內學院概覽(民國二十年一月)〉,《海潮音》,12卷5期(1931年6月15日),頁95-9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8卷,頁103-106。 |
| 〈南京公園路支那內學院新刻〉,《海潮音》,11卷10期,頁2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6卷,頁247。 |
| 〈南京支那內學院之實況〉,《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5期,頁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7卷,頁373-376。 |
| 〈南京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比丘眾書膳費代募啟〉,《海潮音》,6卷11期(1926年1月14日),頁13-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3卷,頁525-526。 |
| 〈南京支那內學院敬迎藏文藏經大會攝影〉,《海潮音》,11卷8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6卷,頁8。 |
| 姚彬彬,〈近現代新儒家的華嚴思想探析〉,《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卷2期(2012年)。 【摘要】華嚴學本為近代佛教思潮之重要構成部分,但自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一系傾向理性主義的唯識學研究興起后,華嚴學的思想史學統流入了近現代新儒學中,故以馬一浮、熊十力、方東美、唐君毅的華嚴學思想為視角,考察華嚴學在新儒學領域的發展和流變。 |
| 姚彬彬,〈啟蒙思潮與中國近代佛教——以支那內學院一系佛學為中心的考察〉,《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1期(2011年1月10日),頁48-54。 |
| 海潮音採訪部,〈江津內學院由呂澂居士暫代院長〉,《海潮音》,24卷5期(1943年5月1日),頁2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201卷,頁224。 |
| 高山杉,〈支那內學院佛學史料三種〉,《世界哲學》,2010年3期(2010年)。 【摘要】2009年11月,在北京法源寺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發現一部油印本文獻,題作"<中論>等七種",民國時期南京支那內學院編印。經仔細檢讀后,發現這部油印本由七種文獻合訂而成,包括<緣論會譯>、<律學參考>、<支那內學院樹因研究室辦法>和<西藏佛學研究用品目錄>等內學院佛學史料。其中<緣論會譯>中從藏文譯漢的<觀所緣釋論>,還是呂激當年譯文初稿,與正式發表的定稿在文字上頗為不同。現將此<西藏譯<觀所緣釋論>漢譯初稿>(題目是整理者所擬)和<西藏佛學研究用品目錄>整理刊出,并附呂激1961年7月2日所撰關于影印百衲本漢文大藏經意見書一封,供研究支那內學院歷史和呂激佛學思想發展的學者參考。 |
| 高山杉,〈支那內學院和西洋哲學研究〉,《世界哲學》,2006年3期(2006年5月2日),頁53-65。 【摘要】在歐陽竟無創立的支那內學院中,有一批佛學家都曾與近代中國西方哲學的傳譯和研究事業發生過或深或淺的關系。佛學的熏陶,在他們對西方哲學的理解和選擇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以文獻資料為主,從與支那內學院關系較深的院員和學友中間,特別挑出呂激、黃懺華、李石岑、湯用彤和景昌極這五個人,結合他們自己學習、研究西洋哲學的經歷,介紹他們如何在佛學思想的影響下,在近代中國傳譯研究西方哲學的歷史上,逐漸形成了他們的一些獨特的觀點和成就。 |
| 高山杉,〈外國哲學家和宗教學家筆下的支那內學院〉,《世界哲學》,2006年3期(2006年)。 【摘要】支那內學院自1922年正式成立以來,經過歐陽竟無和呂澂師生兩代人努力經營,其學術活動和佛學出版物,在國外學術界和宗教界都產生了較大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許多外國哲學家和宗教學家的著作里。把這些材料搜集起來作一敘述,對全面了解支那內學院的歷史,溝通中外哲學宗教學術,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1-〉,《中國佛教》,11卷7期(民56年3月),頁16-17。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2-〉,《中國佛教》,11卷8期(民56年4月),頁4-5。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3-〉,《中國佛教》,11卷9期(民56年5月),頁10-11。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4-〉,《中國佛教》,11卷10期(民56年6月),頁6。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5-〉,《中國佛教》,11卷11期(民56年7月),頁8。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6-〉,《中國佛教》,11卷12期(民56年8月),頁10+12。 |
| 張廷榮,〈歐陽大師與內學院述感-7-〉,《中國佛教》,12卷1期(民56年9月),頁16。 |
| 敖以華,〈支那內學院〉,《法音》,1990年5期(1990年),頁38。 【摘要】:正 1937年冬,因日冠入侵,支那內學院由南京遷四川江津東門外(今幾江中學處).於1952年停辦.支那內學院為歐陽竟無所創,以育通才宏自教為主要宗旨.1918年,在南京雙塘巷金陵刻經處設籌備處,刊佈緣起章程.1922年7月17日,在南京公園路開辦.院務分學事兩科,設學務事務編校流通三處管理.主要任務是講學,研究編印佛教著述. |
| 現代僧伽社,〈評中國佛教會支那內學院之討論佛教紀元〉,《現代佛教》,5卷8-10期(1933年4月10日),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68卷,頁553-554。 |
| 章炳麟,〈支那內學院緣起〉,《中國哲學》,6期(1981年5月),頁311-312。 |
| 善慧講;海峰記,〈善慧法師在支那內學院講演〉,《海潮音》,7卷1期(1926年3月4日),頁19-2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4卷,頁163-166。 |
| 黃夏年,〈中國近代佛教學術刊物先驅《內學》〉,《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2期(2006年),。 |
| 溫金柯;溫金柯,〈內學院系統下最難得的一位--印順導師談呂澂〉,《法光》,1期(1989年年.月10月)。 |
| 虞愚,〈舊體詩:喜與支那內學院人日會呈竟無大師即用陶閱士原韻〉,《獅子吼月刊》,1卷3-4期,頁3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4卷,頁348。 |
| 聞鈴,〈佛教近訊:陳銘樞與支那內學院〉,《海潮音》,10卷12期(1930年1月20日),頁28-2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4卷,頁312-313。 |
| 聞鈴,〈陳銘樞與支那內學院〉,《大雲》,96期,頁88-9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21卷,頁92-94。 |
| 劉定權,〈南京支那內學院歡迎日本佐伯僧正木村博士大會記〉,《佛化新青年》,2卷5-6期(1924年8月30日),頁5-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卷,頁101-104。 |
| 歐陽竟無,〈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釋義二(續)〉,《佛教文藝》,1卷11-12期(1944年11月1日),頁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8卷,頁230。 |
| 歐陽竟無,〈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釋義二(續)〉,《佛教文藝》,1卷7-8期(1944年7月1日),頁1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8卷,頁166。 |
| 歐陽竟無,〈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釋義二(續)〉,《佛教文藝》,1卷9-10期(1944年9月1日),頁5,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8卷,頁208。 |
| 歐陽漸,〈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續第四期)〉,《佛教文藝》,1卷6期(1944年5月1日),頁18-1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8卷,頁148-149。 |
| 歐陽漸,〈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佛教文藝》,1卷4期(1944年3月1日),頁5-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8卷,頁85-86。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敘(續)〉,《佛學旬刊》,17期(1922年10月8日),頁15-1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7卷,頁467-468。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敘(續)〉,《佛學旬刊》,18期(1922年10月18日),頁12-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7卷,頁484-486。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敘〉,《佛學旬刊》,15期(1922年9月19日),頁15-1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7卷,頁447-448。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敘〉,《覺社叢書》,5期,頁21-3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1卷,頁205-215。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請來番文藏經始末:附謝劉自乾主席電〉,《中國佛教會報》,7-9期,頁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27卷,頁140。 |
| 霍韜晦,〈支那內學院的理想〉,《獅子吼》,15卷4-5期(民65年4月),頁48-52。 |
| 蘇淵雷,〈支那內學之發展:呂秋一居士學說舉要〉,《覺訊月刊》,3卷8期(1949年8月1日),頁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78卷,頁471。 |
| 釋顯蔭,蔣維喬,梅光羲,〈釋顯蔭蔣維喬梅光羲討論內學院函件〉,《海潮音》,1卷11期,頁11-12,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9卷,頁249-252。 |
| 龔雋,〈近代中國佛教經學研究:以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為例〉,《玄奘佛學研究》,24期(2015年月9月),頁85-116。 http://hc.hcu.edu.tw/userfiles/file/24-4.pdf 【摘要】本文以晚清以來近代中國佛教經學研究為脈絡,透過思想史的方式闡明了近代中國佛教經學的流變及其不同類型的思想特徵,而以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為案例,較為詳細地比較與闡明了這兩系在佛教經學方面的研究特色與成就。論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支那內學院為中心,批判地分析了楊文會、歐陽竟無、呂澂等三代學人的佛教經史學研究,闡明了其各自的成就與特點,並比較了內院與武昌佛學院在佛教經學研究上的異同。第二部分以太虛和印順為中心,探究並闡析了武院在佛教經史學方面的研究路向和特點,這裡分別論述了太虛與印順在佛教經學方面的各自成就及其思想發展,說明了兩代之間的在經學思想上的連續性及不同傾向性。第三部分主要對武院及內院為代表的不同類型的佛教經學研究,從思想史的角度作了評論,特別以分析歐陽竟無經學研究為例,指陳其經學研究背後的複雜矛盾與緊張性。 |
內學年刊 |
| 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附誌〉,《內學》,2期,頁229,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565。 |
| 支那內學院,〈南傳小乘部執:附識〉,《內學》,2期,頁19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534。 |
| 支那內學院,〈攝論大意(二種):附識〉,《內學》,2期,頁9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434。 |
| 〈支那內學院刻經辦學收支第二次報告(民國十三年陽曆一月一日起至十五年陽曆二月十二日(陰曆年終)止)〉,《內學》,2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591-594。 |
| 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大種唯第八識所緣義討論〉(民國十四年五月第六次研究會紀錄),《內學》,2期,頁211-21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547-554。 |
| 〈支那內學院概覽(民國十三年十二月)〉,《內學》,1期(民14年),頁183-19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卷,頁561-572。 |
| 〈支那內學院概覽(民國十三年十二月)〉,《內學》,1期,頁293-30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303-314。 |
| 〈支那內學院概覽〉,《內學年刊》,(台北:文鼎,1975),頁185-196。。 |
| 王恩洋述意;呂秋逸答辯;歐陽漸評釋;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掌珍論二量真似義〉(內院第四次研究會王恩洋君提出討論),《內學》,1期,頁163-17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卷,頁541-548。 |
| 王恩洋述意;呂秋逸答辯;歐陽漸評釋;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掌珍論二量真似義〉(內院第四次研究會王恩洋君提出討論),《內學》,1期,頁271-27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281-288。 |
| 〈本院事記-民國十五年〉。收錄於《內學年刊》,(台北:文鼎,1975),頁609-629。。 |
| 盛成,〈歐陽竟無大師漸傳〉,《內學年刊》,(台北:漢聲出版社,1975),頁3。 |
| 陳證如述意;呂秋逸敘述答辯;王恩洋解釋答辨;歐陽漸評釋;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真如作疏所緣緣義〉(內院第五次研究會陳證如君提出討論),《內學》,1期,頁279-28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289-296。 |
| 陳證如述意;呂秋逸敘述答辯;王恩洋解釋答辨;歐陽漸評釋;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真如作疏所緣緣義〉,《內學》,1期,頁171-178,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卷,頁549-556。 |
| 馮超如問;呂秋逸答;歐陽漸評釋;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楞伽不思議熏變為現識因義〉(內院第二次研究會馮超如君提出討論),《內學》,1期,頁159-16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卷,頁537-541。 |
| 馮超如問;呂秋逸答;歐陽漸評釋;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楞伽不思議熏變為現識因義〉(內院第二次研究會馮超如君提出討論),《內學》,1期,頁267-27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277-280。 |
| 歐陽漸,〈今日之佛法研究〉,《內學年刊》,(台北:鼎文書局,1975),頁10-15。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內學年刊》,(台北:鼎文書局,1975),頁6-9。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上篇〉(民國十五年支那內學年刊),《內學》,3期,頁1-4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0卷,頁7-53。 |
| 歐陽漸,〈文錄〉,《內學年刊》,(台北:鼎文書局,1975),頁181-184。 |
| 歐陽漸,〈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內學年刊》,(台北:鼎文書局,1975),頁417-418。 |
| 歐陽漸,〈談內學研究〉,《內學年刊》,(台北:鼎文書局,1975),頁199-210。 |
| 歐陽漸講;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大品經大意〉(民國十二年十一月內院第三次研究會講演紀錄),《內學》,1期,頁43-50,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53-60。 |
| 歐陽漸講;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今日之佛法研究〉(民國十二年九月內院第二次研究會講演紀錄),《內學》,1期,頁5-11,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15-21。 |
| 歐陽漸講;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今日之佛法研究〉(民國十二年九月內院第二次研究會講演紀錄),《內學》,1期,頁8-13,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卷,頁386-391。 |
| 歐陽漸講;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民國十二年七月內院第一次研究會紀錄),《內學》,1期,頁1-4,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9卷,頁11-14。 |
| 歐陽漸講;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記,〈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民國十二年七月內院第一次研究會紀錄),《內學》,1期,頁4-7,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卷,頁382-385。 |
◎內院雜刊 |
| 呂秋逸,〈呂秋逸覆邱晞明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一,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25-326。 |
| 呂秋逸,〈南藏初刻考〉,《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四,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53-364。 |
| 呂秋逸,〈辨虛妄分別〉,《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二,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29-331。 |
| 陳真如,〈答陳真如論學書:附陳真如覆熊十力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五,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76-377。 |
| 陳真如,〈答陳真如論學書:附陳真如與歐陽大師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五,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78。 |
| 德潛,〈檢閱崇慶古寺明藏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四,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65-366。 |
|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一,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17。 |
| 歐陽漸,〈毛詩課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二,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31-335。 |
| 歐陽漸,〈示陶道恕〉,《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一,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24-325。 |
| 歐陽漸,〈再答陳真如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六,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81-386。 |
| 歐陽漸,〈邱晞明居士墓誌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六,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86-387。 |
| 歐陽漸,〈風雨龍吟室詩詞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六,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87。 |
| 歐陽漸,〈得初刻南藏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四,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51-352。 |
| 歐陽漸,〈答陳真如論學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五,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69-378。 |
| 歐陽漸,〈瑜伽法相辭典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一,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18-320。 |
| 歐陽漸,〈與李正剛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六,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87-388。 |
| 歐陽漸,〈與陶闓士書三通〉,《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一,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20-324。 |
| 歐陽漸,〈論語課敘〉,《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二,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31。 |
| 歐陽漸,〈辨二諦三性〉,《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三,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39-345。 |
| 歐陽漸,〈辨唯識法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三,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45-348。 |
| 歐陽漸,〈覆陶闓士書〉,《內院雜刊》,入蜀之作二,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6卷,頁335-336。 |
◎支那內學院雜刊 |
| 王恩洋,〈佛法非宗教非哲學:附識〉,《支那內學院雜刊》,1期,頁2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39卷,頁464。 |
| 〈本院最近出版新書〉,《支那內學院雜刊》,1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39卷,頁465。 |
| 〈本院新刊《藏要》第一輯〉,《支那內學院雜刊》,1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39卷,頁467。 |
| 〈開元釋教錄〉,《支那內學院雜刊》,1期,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39卷,頁465。 |
| 歐陽竟無講;王恩洋記,〈佛法非宗教非哲學〉,《支那內學院雜刊》,1期,頁1-26,收錄《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39卷,頁439-464。 |
◎僅摘要中有「支那內學院」 |
| 丁海虎,〈呂澂《印度佛學史》略考〉,《五臺山研究》,2011年1期=總號106期(2011年),頁13-16。 【摘要】《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2期刊登了一份呂澂作于法相大學特科時期的《印度佛學史》講義,整理者將該文寫作時間誤為支那內學院蜀院時期。《印度佛學史》概述自佛滅度后到密教興起前一千多年間印度佛學發展變化的歷史,而以那爛陀寺為印度佛學終結,其中所反映的呂澂早年佛學觀點與同時期的《佛教研究法》、《印度佛教史略》等文獻可以相互印證。 |
| 尤惠貞,〈天臺哲學底「形上學」詮釋與省思--以智顗與牟宗三之「佛教」詮釋為主的考察〉,《揭諦》,5期(民92年6月),頁1-31。 【摘要】從佛教思想的傳衍與開展而觀,相應於佛教的教義與修證,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觀點建立與義理詮釋。基于如此的思想脈絡與不同詮釋,本文之省思主要是環繞著天臺哲學是否為形上學的詮釋 ? 又此種形上學詮釋是否為實體的存有論 ? 論文主要是從兩方面進行探討,亦即籍由日本「批判佛教」以及文那內學院對於中國大乘佛學中有關如來藏或本覺思想之批判,針對智者大師依「一念三千」所建構的圓教系統,與牟宗三先生所提出的「天臺國教存有論」之佛教詮釋作一省察,其體地檢討此兩種佛教詮釋究竟是客觀而相應的理解與詮釋 ? 抑或是令佛教之義理又復歸為根本佛教或日本批判佛教所批判的形上學或本體論 ? 希冀經由如此的探討,對於上述兩種佛教詮釋系統之分位與義涵有所釐清與辨正。 |
| 王守楨,〈學者、詩人、書法家虞愚先生〉,《廈門文學》,2005年12期(2005年)。 【摘要】近半個多世紀來,能以一身兼學者、詩人和書法家且卓然名世者,屈指無幾,而虞愚先生即其中之一。先生原籍浙江山陰,1909年農歷8月15日生于福建廈門。原名德元,字竹園,六十年代始號北山。少年時在廈門敦品小學、同文中學就讀,后入南京支那內學院學習。1930年于上海大夏大學預科畢業,1934年于廈門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畢業,即留廈大預科任理則學教員,翌年赴南京任監察院編審。滬戰爆發后返廈。廈門淪陷后,只身輾轉由港粵轉漢入渝,繼任監察院院長辦公室主任(其實只有虛銜而已),兼任漢藏教理院文哲課程教職。 |
| 王國炎;徐清祥,〈歐陽竟無年譜〉,《南昌大學學報》,25卷1期(1994年03月),頁68-72。【關鍵詞】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年譜 |
| 王啟龍,〈佛學家黃樹因雜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32卷6期(2011年)。 【摘要】黃樹因(1898-1923)是20世紀中國佛學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學者。他在學術上受到俄國著名佛學家鋼和泰的熏陶,譯出了印度唯識學宗師安慧等人的幾種著作,使千年絕學在中國放光。在梵、藏、漢文佛經對勘研究上,他上承鋼和泰,下啟呂澂等人及支那內學院的學風,為中國佛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還有志于藏文佛典的漢譯,以競玄奘之志,可惜英年早逝,許多學術規劃尚未來得及實現。不過,他對中國佛學研究的影響和貢獻我們不該忘卻。 |
| 王雷泉,〈歐陽漸與《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法音》,4期(1995年4月),頁19-23。【關鍵詞】近代佛教;歐陽漸;支那內學院;佛教教育 |
| 王鵬,安俊秀,〈民國四川藏漢佛經譯刻芻議〉,《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年11期(2014年)。 【摘要】四川素有刻經、譯經傳統,民國時期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政治、人文、傳統因素,使近慈寺譯經院、漢藏教理院、支那內學院蜀院齊聚川內,四川成為當時全國藏漢佛經譯刻的中心,涌現出了一批對近現代佛教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西行求法、藏漢譯經和刻印經書是當時藏漢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民國時期四川地區的藏漢譯經、刻經工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佛教在中國的復興過程和中國佛教界為佛教復興所做出的努力,并因此建立了以佛教為中心的藏漢交流基本格局。 |
| 石萬壽,〈玄奘寂年歲數新證〉,《人文學報》,4期(1979年4月),頁247-266。 【摘要】本文筆者加以考證,分析前人研究「玄奘寂年歲數」之各家說法,並討論其說之正確性。其重點如下:一、先從載有玄奘享年的史料論起,如行狀,續僧傳,史傳,塔銘等八種文獻;以作成的時間,和作者參與奘師治喪事宜的程度而論,應以行狀所載為可靠。二、再論奘師一生重要的出家,受具,西遊的時間,年歲,各書所載列表參見,以推算至寂年歲數等,仍以行狀的六十三歲說最為可靠。三、諸前人雖舉出許多論證各持己見,互相駁斥,但仍有未盡圓滿及無法令人信服處;這些論文所主張的說法,有以下數種:(1)五十六歲說:羅香林氏的舊唐書僧玄奘傳講疏和玄奘法師年代考二文,都認為是奘師的僧臘。(2)六十三歲說:有陳垣氏的書內院新校慈恩傳後,劉汝霖氏的唐玄奘法師年譜;曾了若式的玄奘法師年譜,釋印順氏的玄奘大師年代之論定;釋隆根氏的唐僧玄奘大師生平之研究,「玄奘大師生平年代考」讀後,傳述玄奘大師傳書之研究等,共有七篇論文。(3)六十五歲說:有陳思氏的玄奘法師年譜,呂澂氏的玄奘法師略傳等二文。(4)六十九歲說:有梁啟超氏的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郭元興氏的試論玄奘法師出生西行的年代問題,羅香林氏的舊唐僧玄奘傳講疏,玄奘法師年代考和釋東初氏的玄奘大師生平年代考等五篇論文。筆者綜上各章節論證觀之,認為奘師寂年歲數,以六十三歲一說為最可信。 |
| 江燦騰,〈呂澂與熊十力論學函稿爭辯背景的考察〉,《法光》,2期(1989年11月)。【關鍵詞】瑜伽系;彌勒學;法相;梁漱溟;內學新唯識論;支那內學院;唯識;呂澂;大乘起信論;新舊唯識論;章太炎;熊十力;歐陽竟無;護法;楊仁山;印順 |
| 江燦騰,〈呂澂與熊十力論學函稿評議〉,《東方宗教研究》,1期(1990年10月),頁217-261。【關鍵詞】唯識學;熊十力;支那內學院 |
| 江燦騰,〈呂澂與熊十力論學函稿評議〉,《諦觀》,63期(1990年10月年25月),頁119-178。【關鍵詞】呂澂;熊十力;唯識學;支那內學院 |
| 何建明,〈從祗洹精舍到武昌佛學院〉,《近代史研究》,1998年4期(1998年),頁112-126。 http://jds.cass.cn/UploadFiles/zyqk/2010/12/201012091701238088.pdf 【摘要】從祗洹精舍到武昌佛學院何建明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是中國近代佛教文化複興的兩大重鎮。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的創辦,追根溯源,不能不提到楊文會居士在清末創辦的祗洹精舍。①正如1923年夏季歐陽竟無居士在法相大學特科開學時發表演講所說﹕"今茲所存,惟武昌佛學院與本院(支那內學院),實承祗洹精舍而來也。"②本文僅從佛教文化教育的角度,就武昌佛學院與祗洹精舍的歷史關係略作探討。(一)中國古代佛教寺院,本來就是寺僧們接受佛教文化教育的場所。宋元以後,佛教義學式微。 |
| 李小東,〈《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點校考異一則〉,《華夏文化》,2015年4期(2015年)。 【摘要】一、問題的提出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原為玄奘弟子慧立所撰,后經過玄奘另一弟子彥悰整理補充形成傳世本。現主要版本有1923年支那內學院歐陽竟無等以日本《弘教正藏》為底本的點校本,及其后呂澂在該本基礎上的校訂本;1932年日本京都研究所刊的高麗本;1982年中華書局以呂澂本為底本的點校本。 |
| 李曉宇,〈蒙文通先生佛學研究中的經學問題〉,《宗教學研究》,2006年4期(2006年),頁202-206。 【摘要】"推治經之法以治佛典"是后人對蒙文通先生佛學研究的一條概括,為充分理解這句話背后所包含的意義,本文從蒙先生為何"推治經之法以治佛典"和如何"推治經之法以治佛典"這兩個問題入手,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到支那內學院問學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南走吳越"的真實意圖;從學術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與廖平的師承,以及他們同章太炎、劉師培等人的學術差異,指出了蒙先生"治經之法"具體內容,揭示了其思想淵源和學術旨趣。 |
| 周志煌,〈近代中國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實踐進路--以太虛、印順、歐陽竟無之論點為核心的開展〉,《中華佛學研究》,1期(民86年3月),頁157-193。 【摘要】本文對於民初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之法義論諍,基本上是將其置入民初佛教改革思想的氛圍當中來考察。「唯識」與「如來藏」的學說,即分別代表了內院與武院的領導者歐陽竟無與太虛,在面對「什麼樣形式或內容的佛教,能適合於現代? 」這一基源問題的考量底下,所依據的改革思想來源。而由此不同立場所延展開來的改革進路,則是應全盤否定以如來藏說為主的中國佛學,回歸到印度唯識大乘的系統;抑或在中國佛學的內部當中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即可作為改革佛教的立說依據與精神泉源。如此迥異的思索方向,構成了兩院師生論諍的主要課題。 相較於歐陽竟無與太虛,武院另一位佛學思想大師印順,既不同於太虛對於如來藏說的同情,亦有異於歐陽竟無獨宗於護法一系的唯識學說。 其從印度佛教的演進歷程裡,抉擇以《阿含》為主的原始佛教,以及大乘初興的性空之學作為推展「人間佛教」的依據。由此,兩院的法義論諍既涵蓋了武院、內院師生對於佛法的判攝立場,且亦呈現了不同程度的激進或保守之改革傾向, 而「主智論」 (intellectualism) 式的改革態度,尤其有助於佛教走出盲味信仰的「迷思」 (myth),而代之以批判性的反省, 除使佛法能落實於「生活世界」 (life world) 當中,避免傳統中國佛教走向「山林化、鬼神化」的弊端外;同時亦提供了佛法在入世的過程中,如何避免自我異化以及回應外來勢力挑戰的解決之道。 |
| 周貴華,〈支那內學對中國佛學心性論的批判〉,《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2期(2003年)。 【摘要】本文分析了支那內學院對以《大乘起信論》為代表的中國佛學的心性說與緣起說的批判,認為其批判是偏頗的。他們的"純粹"唯識學觀點并不能反映瑜伽行派的復雜思想。不僅瑜伽行派的如來藏思想影響了如來藏學的發展,而且其唯識學思想亦蘊涵有發展"本覺說"的可能。種子緣起與真如緣起亦并不矛盾。 |
| 周貴華,〈從"批判佛教"的"基體說"角度看佛教如來藏思想與唯識思想——以本體論與發生論的關系為中心〉,《佛學研究》,2005年1期(2005年)。 【摘要】本文從本體論與發生論的關系角度,分析"批判佛教"的佛教教理批判的代表性理論"基體說",并據此批評松本史郎將如來藏思想與唯識思想判為非佛教的觀點,在最后將其立場與支那內學院對中國化佛教的批判作了比較分析,認為二者有相當一致之處。 |
| 周繼旨,〈《楊仁山居士全集》點校前言-- 關於三教交融之理論中介的探討〉,《中國佛學》,2卷2期(1999年10月),頁1-28。 【摘要】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楊仁山以居士佛學的開拓者,佛學教育家著稱,他一生十分執著地為佛教事業而盡心盡力,不斷地進行佛經的搜求,整理和刻印流通,並興辦佛學教育,策劃各種振興佛教的方案,以一個提倡者,組織者和實踐家的角色做了許多踏實的努力. 正因如此,由他創辦的金陵刻經處及其後繼者創辦的內學院,把學界名士和叢林高僧溝通起來,大而在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以至整個思想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 林建德,〈印順法師思想精義之辯證〉,《法印學報》,1期(2011年10月),頁145-183。 【摘要】印順法師的佛學思想在漢語佛學界引起關注,雖得到多數人的贊同,但隨之而來的反省或批判聲音也屢見不鮮;但其中多少的評判是合理而恰當的,則有待作進一步檢視。本文即是就四點對印順法師的質疑進行探討,不只不承認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帶來「俗化」的佛教信仰,反倒認為避免佛教走向俗化,需要的正是印順法師之見識;其次,不只反對印順法師不重視佛法「修證」的認定,反而認為印順法師高度看重修證,而且他的思想也在指引人如何正確走向修證之路;第三,指出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乃是愛深責切,他並不是對漢傳佛法一昧的否定和擯斥,而是指出漢傳佛教傳統的偏失和限制,以期懲前毖後而振興佛法;第四,相較支那內學院和日本「批判佛教」認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印順法師對如來藏經教乃是相當重視的,而視為是整體佛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
| 林鎮國,〈現代儒家的佛教詮釋 -- 以熊十力與牟宗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4期(1998年12月),頁19-36。 【摘要】本文以現代儒家熊十力(1885-1968)及牟宗三(1909-1995)為例,考察他們如何援用佛教思想資源以建立「新儒家」身份的詮釋策略與過程。熊氏原於南京內學院習法相唯識學, 後由佛歸儒, 造《新唯識論》, 以全體流行之本心為體, 發揮體用相即不二之旨: 牟氏則以《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的理論架構會通中西哲學。熊、牟二人均有得於佛學, 對話的態度則不同: 熊氏祟儒抑佛, 有由佛歸儒的明顯「轉向」;牟氏則擅於會通, 以佛學「增補」儒學。 熊、牟二人的佛教詮釋和他們的思想認同有關, 雖然他們都認為這乃「理所必然」。牟宗三曾提及他的詮釋方法為『其初也, 依語以明義。其終也, 「依義不依語」。「不依語」者為防滯於名言而不通也。凡滯於名言者其所得者皆是康德所謂「歷史的知識」, 非「理性的知識」』。顯然認為他們的詮釋屬於「理性的知識」, 有其理論上的必然。若欲檢討他們的佛教詮釋是否如理, 必須在理論的層面上進行考察。本文所做的工作則出於一項前提: 即使「理性知識」的獲得也無法脫離在具體脈絡中的詮釋活動。本文試圖展示熊十力如何在不同的語境中改變其體系中一些核心概念如「轉變」、「翕闢」、「心所」的語意, 這些不同的語境是決定「意義」不可忽視的因素。同樣的, 我們也從牟宗三的例子上看到, 其實存的、師承的、歷史的不同脈絡往往影響他對佛教義理的抉擇與解釋。所謂「依義不依語」, 其為詮釋的方法在實際上的運作上值得進一步考察。 |
| 武延康,〈于凌波《楊仁山居士評傳》補正〉,《佛學研究》,2004年,頁312-330。【關鍵詞】金陵刻經處;居士;歐陽竟無;十三年;佛學研究;支那內學院;十七年;中國佛教;同治;咸豐 |
| 武延康,〈由佚文談章太炎與近現代佛教〉,《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3期(2002年)。 【摘要】章太炎寄給金陵刻經處的三封信作于1909年4、5月間。他對于楊仁山是以佛學前輩視之,并未曾拜師執弟子禮。章太炎<支那內學院緣起>作于1919。章太炎崇尚佛學,除了因"中遭憂患,而好治心之言",還有<緣起>中所謂"修己治人,所補益博"的社會意義。而"與平生樸學相似,易于契機",則是章太炎對法相唯識學感興趣的原因。 |
| 金易明,〈太虛大師唯識學思想探微〉,《佛學研究》,2008年1期(2008年),頁303-311。 【摘要】太虛大師對唯識學傾注了很大精力。但他與"南歐北韓"諸學派在學術關注點上明顯不同。唯識學不僅是太虛大師一生關注和研學的重點教理,為此,他闡述了頗具特色的新唯識學,力主唯識學應成為真實應化的佛學,應將教與觀相結合,不能有所偏廢。他撰寫<唯識觀大綱>,發掘基大師<大乘法苑義林•唯識章>之五重唯識觀,闡發詮釋唯識學三性說之精微之義,以作評價與闡釋佛學各宗教理基礎,并以此對應來自支那內學院派與日本佛教界的近代疑經之風,以維護經典的權威與神圣。 |
| 姚彬彬,〈近現代新儒家的華嚴思想探析〉,《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卷2期(2012年)。 【摘要】華嚴學本為近代佛教思潮之重要構成部分,但自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一系傾向理性主義的唯識學研究興起后,華嚴學的思想史學統流入了近現代新儒學中,故以馬一浮、熊十力、方東美、唐君毅的華嚴學思想為視角,考察華嚴學在新儒學領域的發展和流變。 |
| 姚彬彬,〈現代佛學思想系譜之分野 -- 以《大乘起信論》真偽之爭為契機〉,《中華佛學研究》,12期(2011年12月),頁85-114。 【摘要】自 1920 年代始,日本學者對《大乘起信論》的文獻辨偽研究被國內學者所注意,梁啟超將他們的研究觀點介紹與國人,由此引發了歷時長久的《大乘起信論》真偽之爭,以這一佛學公案為標誌和分水嶺,本來在表面上尚不失「和合一味」的樣態的現代中國佛學思想,大體上可以確定為比較涇渭分明的三個流派。首先,是堅持《大乘起信論》是「偽經偽教」的支那內學院居士佛教群體。他們立足於玄奘一系唯識學,對《大乘起信論》進行強烈批判的同時,亦將依據《大乘起信論》義理建立的中國天台、華嚴諸宗全盤否定。其目的,是希望中國佛教能回歸「心性本寂」,符合印度原旨的唯識學的發展進路上。其次,是認同《大乘起信論》的義理價值,以太虛、印順為代表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對於內學院的《大乘起信論》批判,太虛認為《大乘起信論》作為「真如宗」的經典,不僅不違背唯識之基本義,且自有其完滿體系。太虛對待《大乘起信論》的意見,大體上被其思想傳人印順在其《大乘起信論講記》中所延續,更顯理性謹嚴。再次,是雖以《大乘起信論》為中國人撰述,卻正因其「中國特色」而對之倍加推崇的新儒家佛學。其中當以熊十力、牟宗三師徒為代表,熊十力曾與內學院的呂澂辯論過有關佛學的諸多根本問題,對《大乘起信論》的價值有所維護。牟宗三在《大乘起信論》的問題上承繼師說,批評內學院的學說並維護漢傳佛教宗派的合法性,更在其晚年的思想中,對《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義理架構給予了高度推崇。以《大乘起信論》真偽之爭為契機而分化的中國現代佛學的這三個系譜中,「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一派的有關見解相對公允執中,逐漸成為這一問題的主流意見。而支那內學院一系居士佛教與新儒家的佛學思想立場針鋒相對而又各具勝義,留給我們頗多值得反思和探討的問題。 【目次】一、引言 87 二、《大乘起信論》與支那內學院一系佛學 91 三、《大乘起信論》與「人生佛教—人間佛教」 99 四、《大乘起信論》與新儒家佛學 104 五、結語 109 |
| 姚彬彬,〈對天臺宗哲學價值取向之分野——以歐陽競無、牟宗三為主要視角〉,《宗教學研究》,2011年3期(2011年)。 【摘要】龔自珍的天臺宗研究本為中國近代佛教復興的重要源頭之一。然自楊仁山、歐陽竟無等倡導的"居士佛教"興起后,近代佛教思潮的主體一變而為法相唯識學的推進。天臺宗哲學體系本身,受到了以歐陽竟無為代表的支那內學院一系佛教學者的強烈批判。而在新儒學領域,天臺宗哲學卻得到了近代以來新儒家們的重視,其代表者如牟宗三推崇天臺圓教哲學為"佛說之極致"。本文以歐陽竟無與牟宗三對待天臺宗義理頗具代表性的相反價值取向為視角進行剖析和反恩。 |
| 宣方,〈音調未定的現代性 -- 巨贊法師的「新佛教」敍事〉,《玄奘佛學研究》,12期(2009年9月),頁83-115。 【摘要】本文以中國佛教如何回應現代性為主要問題意識,探討巨贊法師的「新佛教」論述的宗旨、目標和具體內容,指出其主要內容有三:第一,配合全面抗戰,廣泛發動佛教界同仁參加實際工作;第二,整理僧伽制度,具體措施為生產化和學術化;第三,整理教理。並對其每一方面論述的特色、盲點等作了分析。本文進而探討巨贊法師展開新佛教論述時所秉持的立場,指出其中同時貫穿著民族本位和佛教本位的立場,並因為堅持兩者之間的圓融一致而緩和了可能的張力,其論述方法以「史的研究」為最大特色。本文通過梳理巨贊法師佛教觀和支那內學院一系尤其是呂澂思想之間的關係,發現巨贊法師的中國佛教本位立場一度有大幅度修正,修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受到呂澂的影響,但最終還是回歸到中國佛教本位的立場。本文最後部分對巨贊法師與太虛法師思想之間的異同作了比較。 |
| 孫亦平,〈艾香德牧師與中國佛教:民國時期宗教對話的一個案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6期(2010年),頁55-62+194。 【摘要】民國時期,中國佛教進入改革發展階段,社會影響力也波及到其他各種宗教。挪威傳教士艾香德來到中國后,受佛教影響,積極學習佛經,深入寺廟與佛教徒進行交流,參訪南京支那內學院,撰寫了有關中國佛教的著作,并依照佛教寺院制度,先在南京和平門外創辦景風山基督教叢林,后又在香港建立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艾香德以較為開放的胸懷倡導宗教對話與宗教聯合,當時雖然沒有得到人們特別重視,甚至還受到了一些批評,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宗教對話與宗教聯合被越來越多的宗教團體所認同與接受,已成為世界宗教發展中的一種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重新回視艾香德所倡導的宗教對話就顯得更有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
| 徐文明;袁行霈,〈梁譯〈大乘起信論序〉考證〉,《國學研究》,4期(1997)。 【摘要】二十世紀初,日本學者舟橋水哉、松本文三郎、望月信亨和村上專精等人從考證入手,著文否認《大乘起信論》為馬鳴所造。在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最早撰文〈大乘起信論辨〉,認為此論係馬鳴所撰,時間在龍樹以前所出。繼之,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梁啟超著文〈大乘起信論考證〉,不同意這種說法,以為中國所撰。而且還認為,不僅《起信論》是假,而且前面智愷所作的序也是假的,唐代重譯《起信論》也靠不住。「一旦忽證明其出於我先民之手,吾之歡喜勇躍乃不可言矣」。其後,楊仁山的繼承者,支那內學院的創始人歐陽竟無先生對《大乘起信論》提出了疑問,認為這一部被歷代佛教徒奉為經典之作的最有代表性著作,僅是一部小乘的論書,它並不能代表大乘佛學了義教的真正水平。他說:「則知《起信論》之所以謬,則知凡根據於《起信》而立教之謬也。」其根據是:《起信論》不立正智為本,執「真如緣起」為實,因之是謬。這是以唯識思想來判別《起信論》不合佛理。...... |
| 徐清祥,〈20世紀江西佛教〉,《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卷3期=總號111期(2003年),頁56-60。 【摘要】20世紀上半葉中國佛教的主流是居士佛教,居士佛教中又以江西的歐陽竟無所創辦的支那內學院為重鎮。20世紀下半葉,中國佛教的主流是農禪,其中江西云居山的虛云大師是擎天之柱。 |
| 袁宏禹,〈王恩洋唯識思想的特色及其時代意義〉,《五臺山研究》,2期(總號=99期)(2009),頁3-8。 【摘要】王恩洋先生作為內學院歐陽竟無大師座下弟子,可以說是現代佛學界中一位專治唯識學的學者。恩洋唯識學思想的主要特點是傳承于護法、玄奘系唯識學,並且以唯識學來融攝一切佛法。恩洋以唯識學作為工具來回應西方文化的挑戰和衝擊,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
| 高振農,〈呂澂對佛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普門學報》,3期(2001年05月年01月),頁335-350。 【目次】 一、呂澂學習佛學的因緣 二、呂澂在支那內學院初期對佛學人才的培養 三、呂澂在法相大學期間對佛學人才的培養 四、呂澂在蜀院時期對佛教人才的培養 五、呂澂在五○年代對佛教人才的培養 六、呂澂在佛學研究班對佛學人才的培養 |
| 張二平,〈梁漱溟論中國文化復興的易學路向〉,《哲學與文化》,41卷2=477期(2014年2月),頁153-166。 【摘要】梁漱溟深刻地揭示了中國文化的易學特色,預言了中國文化復興的易學路向。梁漱溟認為,中國形而上學所講的問題是變化,所用的方法是直覺。中國人生哲學的代表是孔子,孔子敏銳的直覺就是仁,也就是寂感。中國文化的出路是摒棄黃老易的陰柔,發揚孔家易的陽剛。就知識背景而言,梁漱溟繼承了王陽明良知學的易學精神,但視角又受支那內學院唯識學思潮的制約。 |
| 張廷榮,〈唯識的宗師, 教育的人師--歐陽竟無大師的學養與教育〉,《佛光學報》,創刊號期(1976年3月),頁74-107。 【摘要】本文分六部分敘述歐陽竟無的學養與教育. 一. 作者略述讀歐陽大師有關著述的因緣. 二. 歐陽大師困苦的身世,及其一生悲憤勤學苦學記實. 三. 敘述歐陽大師實際辦學及講學的經過,並指出其籌辦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之理想,在光大戒賢大師主持之那爛陀寺的興盛學風,引導學者. 四. 引述歐陽大師「修學切要法」,學以崇實真實為主,而修則重定心,並主張將人生日用與佛法做到渾融一片,方能真正受用. 五. 依五論六義說明其對唯識學的特殊成就:大師述唯識學先以五論為主,即楞伽疏決,瑜伽師地論序,龍樹法相學,攝論大意,唯識抉擇談,以此五論以見唯識學之獨造精深. 又述六義,以師,悲,教,戒,定,學六義,以見唯識法相學之全體大用. 六. 對中國文化及哲人之深契:敘述大師論孔孟儒家易經之特勝,及對哲人之明辨深契. 作者認為,大師之學,體用不離,修學互資,博約互運,其發明唯識之精深,其悲願,實學與教育精神,堪稱唯識的宗師,教育的人師. |
| 張志強,〈呂澂與內學研究〉,《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1-2 (總號= 38-39)期(1994年06月),頁23-26。【關鍵詞】呂澂;支那內學院;內學;歐陽竟無;現證;真實之學;為人之學;佛教學 |
| 張德宗,〈歐陽漸復興法相唯識學的貢獻〉,《史學月刊》,1997卷3期(1997),頁62-67。 【摘要】歐陽漸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佛學大師,世人以其法相唯識學重之,自云學佛與他人異,每於"悲憤而後有學"。他繼承楊仁山居士的事業,以注疏、校勘佛經和舉辦佛學教育為其志愿,創辦"支那內學院",影響極大;1921年在南京高師哲學研究會所作之講演,比較全面集中地從認識論和宇宙觀兩方面通過批判哲學觀點而闡述和發揮了自己的法相唯識學思想。大膽提出唯識、法相為兩種學派的觀點,盡管未能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所表現的不拘舊說、敢於創新的學風,則使他在佛學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 陳兵,〈中國20世紀佛學研究的成果〉,《宗教學研究》,3期(1999年3月),頁57-65。 【摘要】20世紀初以來,隨整個中國思想界、知識界學術研究風氣之大開,及佛教複興運動的掀起,佛教學術研究(時稱「佛學研究」)一度勃興,在近半世紀的時間裏,成為文史哲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當時文史哲領域的一流學者,如胡適、陳垣、湯用彤、陳寅恪、蒙文通、李石岑、馮友蘭、熊十力、方東美等,無不參與佛學研究。佛教界從事佛學研究的僧俗學者,陣容更為龐大。50-70年代末,佛學研究在中國大陸陷入低潮,文革十年間幾成絕響,僅在1974年有一篇佛學論文發表。70年代末以來,隨改革開放,文化春潮澎湃,佛學研究再度掀起高潮,日趨興旺。據粗略統計:近百年間,僅佛教界創辦的發表佛學論文的刊物,總數達200種以上;進行佛學研究及培養佛學研究人才的專門機構,如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三時學會等,在60家以上;參與佛學研究的教內外學者,多達數百名,出版的佛學專著多達數百種,發表的佛學論文在萬篇以上,成果可謂豐碩。本文回顧了近百年來中國佛教界內外佛教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對佛教史、佛教思想、佛教文獻、制度、文化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進行了述評。本文回顧了近百年來,中國佛教界內外佛教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對佛教史、佛教思想、佛教文獻、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了述評。 |
| 陳榮灼,〈印順法師之唯識研究〉,《法光》,67期(1994年04月)。【關鍵詞】釋印順;唯識學研究;瑜伽行派;支那內學院;歐陽竟無;大乘起信論 |
| 曾海龍,〈從由佛歸儒到以儒衡佛——熊十力思想的歸趣〉,《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年2期(2011年)。 【摘要】熊十力的思想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1918年以前,熊十力對王船山、老莊和佛學都有興趣,思想比較雜亂;1920年后到支那內學院研究佛學,成為輪回論的信徒;1922年到北大講授唯識學,自創<新唯識論>;1949年后,熊十力的思想從<新唯識論>時期的"攝用歸體"逐漸向"攝體歸用"轉化,完成了"由佛歸儒"到"以儒衡佛"的最終轉折,以一個儒家道統的繼承者自居而終其一生。 |
| 程恭讓,〈三時學會清淨居士的晚年著述與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8卷1期(1998年),頁44-51。 【摘要】北京三時學會的韓清淨居士,是民國時期國內複興法相唯識學的著名佛教學者之一。他所創立的三時學會,與歐陽竟無居士的南京支那內學院南北呼應,時有南歐北韓之譽。本文側重討論清淨居士的晚年著述與思想,並試圖通過研究其晚年學術思想,對清淨居士一生佛學研究的特徵,作出概要的說明。 |
| 程恭讓,〈在佛意與自意之間──民間唯識復興思潮中的南歐學〉,《哲學研究》,1998卷2期(1998年)。 【摘要】引言歐陽漸(1871-1943年),字竟無,江西宜黃人。1911年,歐陽繼承楊文會(1837-1911年)主持金陵刻經處的佛經校刻事宜,1922年創立支那內學院,是當時佛教界、學術界景仰的一代佛學宗師。梁漱僅曾評論道﹕"大家若求真佛教、真唯識,不必以我的話為准據,最好去問南京的歐陽竟無先生。我只承認歐陽先生的佛教是佛教,歐陽先生的佛學是佛學。"(《梁漱讀全集》第1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4頁)梁氏此評最早揭示南歐學的特質,南歐學以探求"真佛教、真唯識"為旨歸,是清季民初源始化唯識複興思潮中的重要體系之一。 |
| 程恭讓,〈歐陽竟無先生的生平、事業及其佛教思想的特質〉,《圓光佛學學報》,4期(1999年12月),頁141-191。 【目次】 一. 在舉業中奮鬥和受挫的家族 二. 身為幕賓的叔父歐陽昱 三. 生平所受的第一次 "刺激" 四. 九江名士桂伯華 五. "當代昌明佛法第一導師" 楊文會 六. 楊文會的遺命 七. 支那內學院的籌建 (上) 八. 支那內學院的籌建 (下) 九. 歐陽佛教思想發展的階段性 十. 歐陽佛教思想的核心理念:簡別體,用之說 十一. 從法相學格局到轉依學格局 十二. 在 "佛教化" 與 "中國化" 的思想張力間 |
| 黃夏年,〈王恩洋先生著述小考(1920-1923年)〉,《佛學研究》,7期(1998),頁80-93。 【摘要】王恩洋先生(1897-1964年)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佛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1919年3月王恩洋先生懷著求學的願望離開了親人,與同學幾人一起在重慶坐船順長江而下至漢口,再轉火車到北京. 他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旁聽,學習中國哲學與印度哲學受教於馬敘倫與梁漱冥等先生,逐漸對佛教哲學發生了興趣. 1921年,經梁漱冥和黃樹因二先生介紹,他到了南京支那內學院從歐陽竟無先生學習了佛法,從此開始了他研究佛的生涯,一生撰寫佛教,儒教,道家及中外思想文化比較等,著述200餘篇本,總字數440餘萬. 為能讓學術界比較全面地了解王恩洋先生的學術成就,筆者現將王恩洋先生早年撰述的學術論文發表情況作一些初步考證,並將內容提要紹次出來。 |
| 黃夏年,〈印順法師與王恩洋先生 -- 以《印度之佛教》為中心〉,《玄奘佛學研究》,2期(2005年1月),頁65-92。 【摘要】太虛和歐陽兩位師兄弟在中國近現代兩大學術系統有各自的風格與特點,也影響到後來弟子的研究身上,並且不可避免地在以後的學術研究活動中發生碰撞交鋒與圓融彙通。印順法師與王恩洋先生雖然各爲其主,分別屬於兩大系統的學術骨幹,也屬於同一個時代的人物。印順法師與王恩洋先生兩人沒有私交,但是他們在學術觀點上交過鋒。本文考證了印順與王恩洋兩人之間的交往,對他們在印度佛教史上的爭論做了討論,指出這無疑是一次正常的學術論爭,兩人之間所發表的不同的看法,對促進深入研究我國的印度佛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從深層次的學術背景來看,這次爭論分歧,反映了兩人之間治學風格的學術傳承和不同的學派之間的關係,具體地說,就是乙太虛大師爲首的武昌佛學院一派和以歐陽竟無爲首的支那內學院一派之兩派論爭的延伸。 |
| 黃夏年,〈百年的唯識學研究〉,《社會科學動態》,期(2000年01月),頁11,25-28。 【摘要】《大乘起信論》爭論的背景,是在唯識學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的,支那內學院的佛學研究特點,就在於對唯識學的研究與闡揚, |
| 楊一鳴,〈走入民國的書院--書院復興與近代學術變革〉,《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9期(2007年9月),頁75-124。 【摘要】中國傳統學術和教育體制,在近代西學影響下出現重大改變。學術內容重新類歸,傳統四部之學已爲分科學門所取代;強調會講制度的書院也被西式大學淘汰。然在中國教育文化中發揮過舉足輕重作用的書院,已成爲一種獨特的文化象徵,有志於復興儒學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學者,仍熱衷於興辦書院。1920年,唐文治辭官返鄉創辦「無錫國學專修館」,同期章太炎、歐陽竟無、康有爲也分別成立了「章氏國學講習會」、「支那內學院」和「天游學院」,這波書院再興運動皆可視爲是中國書院在近、現代的延續,於近代學術發展史上深具意義。 同時,過去學界討論近代學術史變革,較多心力放在「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運動」、「思想論戰」、「教育制度改革」等全國性的運動上,或將關注焦點擺在重要的新派人物,如胡適、陳獨秀、傅斯年、顧頡剛等人。而比較忽略一大批未參與近代學術變革,成爲非主流論述的所謂保守派或傳統派文人的活動。本文則嘗試從傳統學人的學術活動爲研究觀察重點,透過20年代書院復興運動的過程,做爲研究的途徑,從四大書院的興衰過程,以及舊派文人的思想理路、著作和學人師徒問的互動關係入手,放在學術史的角度來觀察,希望能理解其在教育、學術史上的真實意義,藉此掌握中國近代學術轉折性發展的關鍵處。因此本文將分別從書院成立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思想史發展的內涵兩個層面來探討,以此呈顯民國書院復興運動的內在特殊意涵和學術傳承。 |
| 楊維中,〈近代中國佛教的反傳統傾向與日本的"批判佛教"〉,《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38卷2期(2006年3月),頁16-22。 【摘要】近代以來,無論是中國佛教界,還是日本佛教界,都不約而同地對影響中國佛教最為深遠的如來藏思想展開了反思,甚至批判。中國方面的主力先是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和呂,其後是印順法師;日本方面,一開始主要圍繞著《大乘起信論》以及《楞嚴經》的真偽展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則有"批判佛教"思潮集其大成。其實,這一思潮所指責的如來藏是"實體"、"基體",如來藏思想是受"神我"說影響而來等等觀點都是站不住的。而將如來藏思想當作在印度大乘佛教獨立的"第三系"的說法也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 |
| 溫金柯,〈佛教史上的社會運動〉,《法光》,18期(1991年03月)。【關鍵詞】社會運動;大乘運動;覺悟運動;釋太虛;釋印順;支那內學院;中國佛教;三階教;禪宗;釋昭慧;釋信行;種姓制度 |
| 溫金柯,〈僧伽問政與戒律〉,《法光》,3期(1989年12月)。【關鍵詞】政治;太虛;戒律;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 |
| 劉成有,〈論呂澂對印度佛學發展規律的系統探索〉,《宗教學研究》,2002年4期(2002年),頁46-53,63。 【摘要】佛教的現代化是20世紀佛教界和學術界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對于如何實現佛教的現代轉換,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居士佛學中南京支那內學院的中堅人物呂澂,在1949年以后,自覺地把佛教的現代化方向指向了學術化。他在《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中,明顯地表現出對印度佛教思想發展規律的自覺探討。這種探討同他對佛教思想的本質以及對中國佛學發展規律的探討一起,共同構成了作者"佛教學術化"和"佛學學科化"的嘗試,實際上也是他對佛教未來發展方向的基本定位。 |
| 歐崇敬,〈唯識宗的「解構與超解構型態存有學」與創造轉化的重塑敘述〉,《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期(2002年12月),頁1-29。 【摘要】唯識學在中國哲學界一向被對比於〔現象學〕,而有多所討論;實際上,唯識學所涉及的乃包括〔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心靈與意識哲學〕等面向,其中尤以此類文本能呈現〔解構型態的存有學〕最為特殊。而這個部分亦最適合於創造轉化地討論。整個中國的唯識學發展乃有五個主要的歷程,一者為〔真諦〕所代表的〔攝論宗〕(《攝大乘論》)時期;二者為〔玄奘、窺基、圓測、慧沼、智周、如理〕等人並以《成唯識論》 為核心的時代;三者為明代唯識學說的八十餘種作品的出現時代;四者是民國時期楊文會、歐陽竟無、章太炎、陳三立、呂澂、黃懺華、張克誠、王思洋、梅頡雲、唐大圓所成的「內學院」時期;第五個時期則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台灣學者以歐陸哲學及梵文、日文、德文、英文、法文研究相互對照的哲學對話時代。 |
| 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文教事業的開拓 (1)〉,《人海燈》,1(總號=15)期(1999),頁10-36。 【目次】 一. 清末佛教教育與文化傳播手段的落後 二. 各地刻經處與祇洹經社的創造 三. 以太虛為代表的僧伽辦學理念及其實踐 四. 以歐陽漸為代表的居士辦學理念及其支那內學院 五. 傳統弘法手段之開新與新傳統之采用 |
| 〈親教師眼中的呂秋一--歐陽漸談呂澂〉,《法光》,1期(1989年10月)。【關鍵詞】呂澂;印順;支那內學院;雜阿含經;唯識;西藏佛學 |
| 聶士全,〈歐陽竟無佛學研究思想述評〉,《鐵道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卷5期(1999年5月)。【關鍵詞】歐陽竟無;內學;院學;支那內學院;佛法. |
□微縮 |
| 支那內學院,《內學》,發行拷貝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93(浙江:浙江圖書館,1993)。1盤卷片:正像;16mm。 |
| 支那內學院編輯,《內學. 第一輯》,發行拷貝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07(北京:國家圖書館,2007)。1盤卷片(6米175拍):正像,1:19,2B;16mm。 |
| 支那內學院編輯,《內學. 第二輯》,發行拷貝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07(北京:國家圖書館,2007)。1盤卷片(5米142拍):正像,1:19,2B;16mm。 |
| 支那內學院編,《內學. 第三輯》,發行拷貝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07(北京:國家圖書館,2007)。1盤卷片(4米109拍):正像,1:19,2B;16mm。 |
| 支那內學院編輯,《內學. 第四輯》,發行拷貝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07(北京:國家圖書館,2007)。1盤卷片(6米167拍):正像,1:19,2B;16mm。 |
| 支那內學院編,《支那內學院概覽》,發行拷貝片,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15(北京:國家圖書館,2015)。1盤卷片:正像,1:18;16mm。 |
□輿圖 |
| 劉定權繪,《玄奘五印行跡圖》,石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12年10月。1幅:彩色;38x30cm。 |
| 劉定權繪,《玄奘西域行跡圖》,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0月。1幅:雙色;60x38cm。 |
| 劉定權繪,《玄奘西域行跡圖》,石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國21年[1932]。1幅。 |
□年表 |
1918A.D. | 民國7年 | 歐陽竟無共沈曾植、陳立三、章太炎等居士研商創設「支那內學院」。 |
1919A.D. | 民國8年 | 太虛法師自北京南返,赴南京禮楊仁山塔,訪金陵刻經處研究部歐陽漸於支那內學院籌備處。 歐陽竟無居士致書宗仰法師報告支那內學院籌辦情形云:原擬募集基金三十萬元,適有人捐沙田六千畝,僅售四千畝,即可得此數。今吾師既籌得三千元,當可先行開辦中學也。並擬添辦一特別研究科,擇最高程度者甄試選入,一年畢業。 |
1920A.D. | 民國9年 | 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創"支那內學院",弘揚佛學。 |
1920A.D. | 民國9年 | 歐陽竟無居士赴雲南籌集支那內學院經費,應請講維摩經及攝大乘論。歸後,又復至北京籌募,應請講唯識論。 |
1921A.D. | 民國10年 | 支那內學院簡章發佈引起評議:歐陽竟無居士赴蘭州籌集內學院經費,發佈「支那內學院簡章」。因有「非養成出家自利之士」一語,太虛法師、梅光羲等均投書海潮音有所評議。乃改作「非養成趣寂自利之士」。 |
1922A.D. | 民國11年 | 歐陽漸於南京成立支那內學院。 歐陽漸講「成唯識論」於支那內學院。 |
1922A.D. | 民國11年 | 歐陽竟無居士於南京支那內學院講「唯識抉擇談」,聶庚筆記,呂澂校整,首揭法相、唯識之不同,諸方震驚,質難紛起。時梁啟超、張君勵均列席聽講。 太虛法師發表「唯識觀大綱」,以和會起信與唯識之理,倡三重法界觀之說,又於「復李琯卿論佛法與哲學書」中,冶性空與唯識於一爐。又撰「竟無居士學說質疑」及「佛法總抉擇談」以諍歐陽竟無「唯識抉擇談」,分法相、唯識為二之說。又撰「新的唯識論」以申已說。 |
1922A.D. | 民國11年 | 歐陽竟無在南京設立支那內學院 |
1923A.D. | 民國12年 | 武昌佛學院與支那內學院起法義之諍:太虛法師發表「評梁啟超大乘起信論考證」,反對以西洋進化論觀念研治佛典。又為武昌佛學院出版之「起信論研究」撰序,諍歐陽漸、王恩洋、梁啟超三家有關起信論之觀點。本年武昌佛學院與支那內學院每起法義之諍。初有夏耦庚、史一如「因明作法」之諍;次有唐畏三與呂秋逸「釋尊年代之爭」;復有太虛法師、景昌極「相分有無別種」之爭。武院諸仁泛承舊傳,內院師弟時倡新說,是非實難斷言,因而軒然成兩大佛學思潮。蓋為我國傳統佛學思想邁進世界化、現代化新境界必然顯現之激盪狀態。 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支那內學院創辦「內學院院刊」和支那內學院刻經處。 |
1924A.D. | 民國13年 | 歐陽竟無居士於支那內學院研究會講「心學大意」、「楞伽疏決」、「攝論大意」、「談內學研究」、「成唯識論研究次第」等。復撰「阿毗達磨俱舍論敘」,葉恭綽施資刊行之。 |
1925A.D. | 民國14年 | 秋,支那內學院擴設法相大學。 |
1925A.D. | 民國14年 | 歐陽竟無創辦法相大學:南京支那內學院院長歐陽漸設立法相大學,太虛法師訪之於講堂,即席講演。 歐陽竟無居士為支那內學院撰立院訓「師悲教戒」並詳為解說。 呂澂於南京支那內學院講「評破太虛之論法相必宗唯識」。 日本法隆寺大僧正佐伯定胤託水野梅曉贈送南京支那內學院窺基、慧沼、智周三師繪影。 |
1926A.D. | 民國15年 | 支那內學院設置樹因研究室:南京支那內學院設置「樹因研究室」,廣置梵藏文典籍,招置十名研究員,以紀念故黃健居士。 |
1927A.D. | 民國16年 | 歐陽竟無居士編印「藏要」;續撰「支那內學院院訓釋」論作師,主在家得為僧師,受僧拜。太虛法師不以為然,撰「與竟無居士論作師」以諍之云:七眾律儀,大小共遵,住某眾不安某眾之分,如近事凌躐比丘,尤為毀壞七眾全部律儀,亦即為毀一切菩薩律儀。 國民革命軍入上海、南京。南京法相大學及支那內學院因軍隊入駐,暫停授課。 |
1930A.D. | 民國19年 | 南京支那內學院於七月二十九日由德格請得蕃藏全部運抵院。 |
1933A.D. | 民國22年 | 太虛法師評熊十力「新唯識論」,深慨歐陽竟無居士於其徒眾撥起信楞嚴而外之不加呵止,乃有熊氏毀棄聖言事生。又撰「佛教紀元論」,核算有差,支那內學院撰「佛教紀元論刊定書」以正之,虛師另撰「復內院書」答覆之。 |
1933A.D. | 民國22年 | 惠光法師應岫雲法師請,返溈山佛學院講課。秋入南京支那內學院講百法明門論及唯識三十頌。 |
1934A.D. | 民國23年 | 巡訪山西大同古寺經像:南京支那內學院簡派蔣唯心赴山西大同巡訪遼金古寺經像。於六月三日抵達,赴上下華嚴寺、古善化寺、雲岡石窟寺等巡禮。發現南藏千卷、北藏及零本經論數百卷、元代塑像經卷。又於雲岡石窟近側,參觀晉軍將領趙承綬新築別墅,傳趙氏毀佛石像為礎築園,經查頗有可能。八月蔣氏返南京覆命,並撰報告發表於國風半月刊。九月復奉派赴山西趙城調查金刻大藏。於潼關渡黃河遇險落水傷目。五日抵趙城廣勝寺,開始整理藏經,十一月十二日完成。十四日更訪太原多福寺,無獲,南歸覆命。撰「金藏雕印始末考」,刊於國風半月刊五卷十二期。 |
1937A.D. | 民國26年 | 歐陽漸作「答熊子真(十力)書」,呵其依凡夫妄心而批評大雄聖教,不識釋尊一代設教,具有深心。滅教禍世,可勝痛哉。抗戰軍興,門人將隨緣星散,乃講說其為學晚年定論,歷十八日始竟。融合瑜伽中觀於一境,盡攝中庸隱微、大學格物之說。尋,支那內學院得政府支助乃連同歷年所刻經版遷川,於江津覓地設署院。 |
1938A.D. | 民國27年 | 歐陽漸居士為支那內學院於四川江津院址舉辦之「經版圖書展覽會」撰緣起一篇,略述民前五年楊仁山居士創辦刻經事業以來,經營與成就之情況,並及內院卒業諸仁弘護之事蹟。復撰「論孟課」以明孔子嚴義利之辨之真精神。及「辨二諦三性」,明其相通相輔而不相違。「辨唯識法相」,謂二者相攝而不相淆,復不可相亂。又作「與陶闓書」四則,論學論道,以申佛孔不二之理。 支那內學院江津蜀院增設「訪經科」,以德潛師主其事,徧訪川中古寺,於崇慶光嚴寺上院發現明代永樂間,蜀藩所施初版南藏數百卷。 |
1939A.D. | 民國28年 | 江津支那內學院蜀院於二月二十五日舉行院慶,西南各地前屆學人均返院聚會,歐陽竟無老師以所撰「詞品」相贈。 |
1940A.D. | 民國29年 | 歐陽竟無居士於支那內學院蜀院撰「中庸傳」,沿憨山禪師舊說,以寂滅般若為自本體,以法相唯識釋性天情慾。謂捨染取淨是即教。性無頓漸,教有等差。離位育參贊,是個人事,亦天下大事。故中庸之道,實大乘菩薩道。又撰「精刻大藏經緣起」,詳述其整理經籍之辦法,主依刪蕪、嚴部、考訂以纂集經典。並依著錄全文、存目評判、剔除藏外三法以沙汰此士疏註。依瑜珈五分、攝論三類之理嚴密分類編輯。版式主木刻線裝,期限以五年,經費約八十萬。 |
1943A.D. | 民國32年 | 歐陽漸居士逝世:支那內學院院長歐陽漸於二月逝世於江津蜀院居所,壽七十二。國府明令褒揚,並特給卹金一萬元。 支那內學院成立院友會,公推呂澂攝理院長。 |
1944A.D. | 民國33年 | 蔣主席偕經國、緯國探視太虛法師:太虛法師以黃懺華、陳銘樞等至北培縉雲山探視,乃召集山中師友,舉行座談,研究「佛法能否改善現實社會」,陳銘樞仍主支那內學院傳統成見。謂比丘行必頭陀,住必蘭若。次日,虛師突中風。蔣主席偕經國、緯國入山探視,與虛師晤談良久而去。 |
1946A.D. | 民國35年 | 支那內學院院長呂澂自江津返京,規劃學院遷返故址。 |
|
□網路資源 |
| 支那內學院(豆丁網) http://www.docin.com/search.do?searchcat=1001&nkey=%E6%94%AF%E9%82%A3%E5%86%85%E5%AD%A6%E9%99%A2 |
| 支那內學院|支那內學院圖片|支那內學院介紹 http://m.3aart.com.cn/fojiao/471134/ |
| 支那內學院《南京掌故叢談之七十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ea43d01011i13.html |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2/bfehyx/017.htm |
| 《佛教文選》熊十力與支那內學院派2007/1/28作者:肖平(廣東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7598 |
| 呂澂自述:我的經歷與內學院發展歷程 http://www.enjoyreviews.com/reviews/6280280445/ |
| 建立支那內學院 http://www.jingangdhyanaincnet.org/12/1201/1201h1/1201h1f.html |
| 從支那內學院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因明學術因緣(曾江,陸航;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10-25)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410211203-1.htm |
| 從金陵刻經處、支那內學院、三時學會到香港佛教法相學會、慈氏學會──追思羅公繼往開來的貢獻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4&ved= 0ahUKEwi6hNCF5czQAhUBkZQKHbi7BWQQFghsMA0&url= http%3A%2F%2F59.188.0.185%2Flsx%2F15yr%2F02%2520%25E6%2585%2588%25E6%25B0%258F% 25E5%25AD%25B8%25E6%259C%2583%25E2%2594%2580%25E2%2594%2580%25E8% 25BF%25BD%25E6%2580%259D%25E7%25BE%2585%25E5%2585%25AC%25E7%25B9%25BC% 25E5%25BE%2580%25E9%2596%258B%25E4%25BE%2586%25E7%259A%2584%25E8%25B2%25A2%25E7%258D% 25BB.doc&usg=AFQjCNFwztE3sMJitQTVLyY9nwauzr5RvQ |
| 章炳麟:支那內學院緣起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9602091/ |
| 試論支那內學院的地位和價值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04/23/29234429_58085789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