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八期 85年 12月

【編輯手札】

境的教育

編輯組


  有次到南部參訪一所佛教圖書館,對該館的書架擺設,留下深刻的印象,入門左右兩邊陳列著館藏圖書,中廊是一整列的「結緣書」贈送給讀者,可以自由取走,看了此景況,內心不禁擔憂,館藏的書會不會被讀者不小心放到結緣的書櫃呢?讀者會分辨那些書是可以自由取回家,那些是館藏書嗎?納悶的請問館員,他說:「結緣書櫃放置館外,就會被一些善心人士當成舊書攤,放置各式各樣的書刊,擺到館內比較方便管理,但確實有時候讀者會誤取館藏圖書。」

  由結緣書的擺設位置,讓我深深體會到,空間規劃與圖書館館員、讀者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若圖書館在規劃空間時,未針對圖書之用途來設想架位,動輒影響館員的管理效能,乃至讀者的使用,都息息相關。

  時下所見的一般佛學視聽圖書館,有佛堂的佈置,以禪凳、坐墊代替椅子,在圖書館播放佛教音樂,館內擺設各種佛教的圖騰,說明這是佛教圖書館。這些「境」顯然傳遞了佛教圖書館的文化象徵,除了有佛教的表徵外,還必須有相應於圖書館性質的空間規劃。

  透過空間規劃能藉「境」教育讀者,展現圖書館服務的理念。「境」是一種景觀意象,將讀者、館員、圖書資料及家具設備這四者的需求相互整合。依據業務機能,考慮該館之組織型態、服務方式、讀者需求,配合當地環境文化,營造書香氣氛,以吸引讀者。讀者一入此「境」,就能認識圖書館要傳遞的訊息、服務的方式,而得以善用圖書館,沉浸於書香中。館員身處於愉悅的環境,身心得到安頓,更能有效發揮服務讀者的功能。因此「境」的營造,對圖書館而言,是一種無言的說法。

  有關「境」的設計,最基礎的是由環境管理著手,舉凡圖書館視的環境--空間顏色的調配、光線的控制;聽的環境--噪音的消除;表面環境--牆壁、天花板、家具及其他器物的擺設整潔和諧;空氣環境--館內的空氣、溫度、溼度與通風的調節;動線環境--動線標示、指標製作等,都是規劃的重點。

  未來圖書館虛擬時代來臨,似乎只要有電腦,一線連上網,不再需要有形的圖書館空間。但是,期望閱讀紙的書本者,仍為數不少,不可能消失。因此閱讀環境的書香氣氛之營造,正有賴透過完善的空間規劃。所以,做好圖書館的空間規劃,就是對讀者最好的一種「境」的教育。

  本期專題「佛教圖書館的空間規劃」,我們特別企劃與空間規劃相關的內容做探討,邀請劉春銀主任以其負責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建築及遷館之經驗,敘述圖書館如何做好空間規劃,請臺灣分館楊時榮先生撰寫圖書館的安全規劃,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談該館新空間規劃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希望您會喜歡。本期並於「參與與分享」專欄連載「佛教圖書分類法釋疑」,若您對佛教圖書分類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函,我們將邀請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為您解答!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8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