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七期 85年 9月

【編輯手札】

做志工的志工

編輯組


  第一次當志工的經驗,是去一間佛寺幫忙寫毛筆字,印象很深的是當我到達目的地時,法師已將紙張、硯台等工具都準備齊全,待我去執筆,坐定寫了一會兒字,法師不斷遞上茶水點心,叮嚀累了要休息一下,並不時的幫忙磨墨,寫完字後,回家時不忘慰問辛苦,讚美我的成績,甚至一路送到門口,待坐上車離去,他才放心。當時總覺得法師請我來幫忙,只是區區寫幾個字,反而他要更忙於打點我的食住,內心真有點過意不去。

  如今,自己也帶著一群志工在圖書館工作,終於明白法師過去為何如此對待我,原來不是感激我為他工作,而是在工作的同時傳遞了我為人處世的道理及一些佛法的概念,法師付出真誠的體貼、關懷,給予種種尊重、方便,攝受了我,使我一直願意盡全心來當志工。

  在社會上從事義務工作者,一般都稱呼「義工」,在佛教則稱「志工」。因為在佛門裡幫忙做事的人,常常是出於自願,有志向目標的,因此佛教有句話:「發心」,就是立志、發願。出於內心的志願來做事,心中自然就會產生動力,不畏任何的艱難與困苦,因此佛教亦稱這樣的人為「發心菩薩」。

  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佛教的第一位志工,雖然他已成就佛道,但是他不辭辛苦為病比丘服侍起居,煮粥療饑,並為盲眼的弟子穿針縫衣,不厭繁瑣。這種放下身分,不分彼此,為眾人服務的作為正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也是志工最好的寫照。

  古德也說:「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要領導志工工作,須事前設身處地,為對方切身的需要考慮周全,讓對方能安心奉獻,無怪人云帶人重在要帶心,所謂帶心就是必須先做志工的志工。

  如何做志工的志工呢?時時為對方設想,不時噓寒問暖,關心他的身體狀況是否勝任,為他準備齊全的工具,清楚的告訴他要做的事,對於來幫忙者衡量其能力給予不同的工作,培育他的工作知能,不斷給予鼓勵增長信心。工作中,給予法義,透過工作體會佛法,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使參與者不僅能歡喜在佛門服務,成就廣泛的學習,進而提升志工的層次。

  志工以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為目的。雖然沒有領薪水、但是所從事的工作是無價的。默默耕耘所得的喜悅是無窮的,值得讓人升起無限的敬意。佛教圖書館要能留住志工,領導人必須要當志工的志工,先去服務志工,安頓其身心,才有資源可以為佛教圖書館做更多有益的事。

  本期專題「佛教圖書館的志工管理」,立意在希望佛教圖書館的管理者,能藉著社會上已建立之義工管理制度,作為他山之石,因此本期特別邀請趙長寧小姐以其所學成人教育之背景來談美國成人義工服務動機,劉德勝先生談圖書館義工訓練之規劃,廖又生館長針對義工服務所引發之相關法律問題做解析,希望您會喜歡!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7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