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三期 107年6月
如何更有創意?薛良凱 普拉爵文創創辦人【摘要】創意有時候是來自外在的原因,讓我們不得不學習創意。心想不可能事成,而是心想「做」成。學創意,不是想到,也不是知道,而是要做到。要學習創意,就要將「世界在改變」放在心中,我們的思維必須跟著轉動。本文主要將創意分成六大部分:改變、轉念、意外、組合、自覺、行動。首先,先介紹改變起因於科技、態度、風潮三個因子,並簡單歸納成兩個啟示:第一個是「不要相信永遠的對,也不要相信永遠的錯」;第二個是「我們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然而人的劣根性很強,要再藉由轉念、轉化,將自己投射、轉化成使用者。而策展也是如此,要讓觀眾有所得,就必須投身變成觀眾、變成使用者,去思考他們的目的。接著要投資自己創造意外,結合不同領域的事物,以及必須靠自己,要有自己覺察自己的能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行動。 關鍵詞:創意;改變;轉念;意外;組合;自覺;行動 如何可以更有創意呢?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被迫或必須要更有創意。例如這場演講,我接到邀請的時候,就開始思考要如何讓我的內容既有創意又有佛法精神在裡面。所以,今天我的演講不只談表面的創意,也會讓大家知道創意裡面有一些更深層的意涵。 首先,我將創意分成六大部分來探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六個法門、六個精神。如果將這六個部分充分理解、學會,估計各位的創意力也會逐步提升。 民國九十三年的某天晚上,就在上課時,投影機突然故障無法使用,當下我緊張極了。明明準備好一大堆投影片,但現在投影機突然壞掉,這讓我開始不斷急思回想投影片裡面到底有什麼內容?怎麼想都好像缺漏一部分,真後悔怎麼沒先印出來一份備用。 我從那天得到一個啟發,我們實在太依賴外在事物幫助自己,忘記自己才是最強大的。所以,從那次開始,我研發一種方法,不必靠投影片也可以順利講課,慢慢捨棄對投影片的依賴。我平時演講要講七小時,也都不依賴投影片,像今天這樣一小時的演講,算是最短的演講。 怎麼樣讓自己更有創意?對我來說,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是還不熟悉這些方法的各位,要花點時間慢慢領悟、體會。 我小時候很想學好英文,偏偏我的英文很糟、文法也不好。我想原因之一是那時候我的英文老師年紀很大,又不是英語本科畢業,講話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口中含顆蛋一樣,雖然老師很努力,但我最終也沒搞懂什麼才是正確的發音。直到有一天,有位名人來學校演講學英文的訣竅,他演講說的英文發音好棒,和我之前聽到的洋涇浜英文完全不一樣。回家後,我馬上催促媽媽訂閱這位演講者發行的英文雜誌。每個月底雜誌會寄次月號雜誌到我家,到時就可以按部就班的跟著學習。 當時沒有MP3、沒有網路,而是仰賴早上五點、五點半、六點、六點半反覆重播的AM/FM廣播頻道節目學習。一大早起床聽英文廣播,第一天就覺得大有進步,第二天就更有感覺了,聽到第五天,我自認已經可以和外國人進行口語溝通。或許收音機內容是反覆的講解、細說,發音又標準,我覺得進步很大。但到了第六天,我就不繼續看英文雜誌了。這不是因為我偷懶,而是單靠英文這一科是無法考上國立大學的。那時候大學的錄取率僅有百分之二十幾,物理、化學等其他科目也很重要,英文就先暫停休息一下也無妨。等我準備其他科目告一段落後,時間已經飛逝過了半個月,這時再打開收音機收聽英文,已經對不上之前雜誌的頁數。所幸沒有離開太久,收聽了三、四句之後,銜接回去還不是太難。 我銜接上去的那一刻,我就產生了一個錯覺──學習這件事似乎可以五天捕魚、三天曬網(這當然是錯的)。於是,我就開始斷斷續續、有一天沒一天的收聽英文;很快的,下個月號雜誌就寄來了。當四月號寄到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因為之前二月號、三月號還沒拆封。我告訴自己,沒關係!英文是不會退流行的,隨時都可以重新撿起來閱讀、學習。接著七月號、八月號、九月號、十月號,一直累積到十二月號的時候,我覺得罪惡滿滿。因為訂雜誌的費用是我媽媽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但我訂了又沒看。雖然我期待總有一天會看它,但是我心知肚明,自己已經不會再看它了。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我就偷偷把雜誌打包賣給資源回收站,眼不見為淨。 故事講到這裡,經過那一年的努力,我的英文有沒有變得好呢?當然沒有。為什麼?不是心想事成嗎?我心想了,怎麼沒有事成呢?原來心光「想」當然不會成,凡事都是心想「做」成的。也就是說,很多事你再怎麼「想」都沒有用,我們必須動手去做才會成功。 一、改變 今天要向大家講的第一件事情,與我剛剛說的故事非常有關係。第一個讓我們更有創意的方法,就是要將「改變」這兩個字放在心中。大家不要誤會,不是改變自己,不是要我們改變,而是要記得「改變」這兩個字。 民國五十幾年左右出生的人應該都聽過紅遍街頭巷尾的綜藝節目「田邊俱樂部」,它是知名節目五燈獎的前身。在那個年代的讀者,晚上如果肚子餓了,街邊巷口會有賣小吃,或是騎著摩托車載著用保麗龍或用竹製品裝著食物的小車廂。如果附近沒有小吃店,晚上看完九點的節目之後,在社區、小村路邊也會有人沿路廣播叫賣燒肉粽、包子、熱豆花或是豬血糕。 民國五十幾年到六十幾年,那時候出門做生意的人很辛苦,如果準備一籃六十顆粽子,總要全部賣完才能回家。為什麼一定會賣完?因為那時候供應與需求不對等。當時很多家庭會生兩個、三個、甚至四個小孩,所以需求很大、供應很少。四、五十年前,一年約有四十萬個小孩出生,可說是臺灣人口爆炸時期。到了民國一○六年,臺灣一年出生人口只剩十八萬,比四十年前少了一半以上,這意思也相當於市場消費人口少了一半,店鋪的業績自然也減少了一半。以前賣鞋的老闆可能一個世代會有四十萬消費人口向他買,現在變成只有二分之一了,消費變少,生意自然會變糟。以前的粽子可以賣完,是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而現在正好相反,變成供給大於需求,東西自然就不一定這麼好賣。 我要說的是,供需的天秤到了現在,供應已經遠大於需求,而需求還在不斷減少中。供應既然變多,那麼選擇也會變多,這也是為什麼現代消費者有更多機會能挑三揀四。選擇變多,對消費者是好事,但對產業來說,未必是好事。一旦選擇變多,就會發生競爭,你如果不加把勁,就有可能會被淘汰。 所以,要學習創意,就要將「世界在改變」這個認知放在心中,我們的思維必須跟著轉動,不可以停止不動。每年我都會設計幾套新課程教學生,所有來上課的學生在上完課之後,都可以將我的講義資料帶走,因為我在年底的時候,會把舊的自己殺死,將自己所有的資料歸零,明年再重生寫全新的課程。重生是為了要逼著自己改變,逼著自己進步。所以,我將資料全部都給學生,就必須再研發下一個我。下次學生來的時候,就會拿到新的講義,因為每次都是新的,學生也願意重複的來上我的課程。如果我不這麼做,如果我沒有把舊的自己殺死,下一次學生來看到課程內容就會是一樣、是舊的,這樣學生就不會想聽,而我也不會進步。 所以,在這個經常變化的時代,要知道「世界在變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知到是因為社會的變化非常快速,所以我們也要跟著改變。社會的變化起因於什麼?如果我們仔細思考,至少有三個因子,也因為這三個因子無處不在,我們很難不改變。 (一)科技 科技有多善變?現在我們用手機作為聯絡的工具,再前幾年是用傳統的市話,更早一點用走路、騎腳踏車、或是寫信的方式溝通,這一切的科技變化都在這幾十年間發生。科技的改變會不會停止?除非狂人們發動戰爭、毀滅世界,這才可能終止科技進步。但這個機率很低,應該沒有人類會做這麼恐怖的事情。所以,科技在不會停止的狀況下,什麼都有機會改變。今年我們用手機講電話,五年後會用什麼講電話?沒有人能預料,但我們知道它一定會變化。所以,改變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就是科技。 (二)態度 這是指看待事情的態度,這也會不斷變化。與以前相比,現在我們看待事情的態度變得更為寬容、和諧,例如我小時候,如果有兩個男生手牽手,我們會說好噁心,但是現在會覺得很正常。所以,心態上越趨向於包容,社會容許的變化也就越多。隨著時間,我們看待事情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 (三)風潮 潮流也是驅動變化的原因之一。今年流行綠的、明年可能流行紅的;又如以前吃飯可能偏好大魚大肉,現在都吃素食。我還記得以前到大陸出差,吃飯時,滿桌都是酒肉;而我最近幾天去杭州出差,桌上全部都是清淡的素菜,而且是大家主動要求,少油、低鹽,吃起來更健康,而健康就是一種潮流。 說完了這三個因子,再來談談我們該怎麼辦。 既然改變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請問我們應該怎麼樣生活、工作呢?我覺得我們首先就是要改變學習的方式。傳統教育太強調死背、死記,這必須徹底改變。舉例來說,有一首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作者是李白。我猜大家在學校的時候,都是透過考試去逼迫自己學習,自己從來不鑑賞詩背後的故事。老師為了強化死背的學習效果,甚至會發給學生有底線的考卷作答,例如:「李__,字太__,號__居士。(20分)」這就是我們泛東方的填鴨式學習歷程。我猜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記得該填什麼。 死背的、刻板的,是毫無創意的。社會上需要有創意、有想法、能靈活思考的人才,才能脫穎而出、開創事業。所以,「社會大學」的老闆會問這樣的問題:李白為什麼寫這首詩呢?他寫這首詩的心情是什麼?李白這時候最缺少什麼?有沒有商機?這樣一問,填鴨式學習到這裡就派不上用場了。 從鑑賞的角度來看,這首詩實在太有趣了。李白的祖籍是吉爾吉斯坦,約在中亞境內。當時唐朝的疆域很大,一直到今日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北邊,這一帶都是唐朝的領土。李白從長安退休後,搬到江陵居住,賦閒在家,卻被人陷害謀反,因而被皇上下詔流放夜郎(約在今日貴州)。在古代,去夜郎國可是九死一生,因為遙遠又有瘴癘之氣。我們可以猜測李白是抱著有去無回的沉重心情出發。當李白帶著沮喪心情走到白帝城時,突然接到皇上赦免詔書,大意是已查明造反一事為誣告、子虛烏有,李白可無罪返回江陵。當下李白心情大好,就寫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 李白當下的心情,應該是極其雀躍的。所以,我大膽猜測這首詩的意思應該是想表達「我恨不得天還沒亮就離開白帝城,回到一千里外的江陵」。而一千里是遠還是近呢?將地圖攤開來看,從白帝城到江陵,大概是臺北到高雄來回三倍距離這麼遠,這要如何一天可以到達?搭飛機、還是坐高鐵?這些交通工具在當時都沒發明。所以,最快的方法還是坐快船。從白帝城經過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到江陵,一千里一天要到,時速好歹也要每小時一百多公里以上。我估計李白他上船的時候,船夫一定要求他繫安全帶,全程拉緊把手、頭手別伸出窗外,然後快船就像雲霄飛車一樣衝刺,而坐在船上的李白,因為速度太快而哇哇大叫,兩岸猴子被嚇得亂叫亂跳,同時間船就像箭一般飛速到達江陵。這就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是描寫李白想要趕快回去的心情。然而儘管詩這麼寫,但我猜李白並沒有搭船,因為有其他的佐證。古時候有好多位喜歡寫旅遊探險專欄的作家,而南北朝的酈道元就是其中的翹楚。李白應該是看了酈道元寫的《水經注》,讀了《水經注.江水》:「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各位不覺得酈道元這一段文和李白詩裡的橋段太像了嗎?可以肯定的是,李白是博覽群書的讀書人,他之前應該看過這篇文章,所以本人或許根本沒搭過快船。為何不搭船?別忘了他有嚴重的酗酒習慣,所以猜測他是騎著小毛驢,慢慢搖搖晃晃騎回到江陵,這樣的可行性更大些。我們可以得到結論,這首詩是李白讀後有感,加上急切想回家的心情,所以用他人創作來豐富自己作品的例子。大家也是這樣讀這首詩的嗎?大家每次讀書都是這樣學習的嗎?如果你只會背,卻不知道這些背後的故事,那你讀的不過是詩的殼,而不是詩的魂。這叫做「學而不思」,一點用都沒有。很多人在學生時期就在死背讀書,進了社會全部又還給老師,難怪怎樣都學不會! 原先我也是這樣的笨學習,但我運氣很好,在我大三、大四的時候,學校來了一位短期特聘的老外老師,那位老師曾被提名過諾貝爾獎,是位學識淵博的老師。我印象非常深刻,有同學曾提問:「請問把這個化合物和那個化合物接在一起,是不是會變另一種化合物?」老師說:「我不知道。」第二位同學又問:「老師你說這個和那個接起來不知道會是這一種,那可不可能是那種呢?」老師又說:「不知道。」這時候第三位同學按耐不住舉手了:「老師,你這個也不知道,那個也不知道,我們跟著你學什麼呢?」老師說:「我只會我懂的,其他的我都不知道。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這一方面的知識,我推薦大家去讀另外這幾本書。」他不矯作的回答,對我影響很大;相反的,臺灣老師則是有問必答,就算不懂也會「我猜答案是……」。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叫做「真正知道的人,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當被問一個沒有學過的問題時,不願意給一個臨時、不專業的假設性答案,怕誤導別人修行的方向,所以告訴問的人:「我不知道」。我覺得這個是思維上的進步,更是給學生極大自學的空間。 世界不斷改變,而我們的創意毫無進步,那是因為過去錯誤的學習方式,死背是行不通的。我們必須自己改變學習的目的,我們必須改變思維的方式。 關於改變,我們可以歸納成兩個結論或啟示: 第一個啟示是「不要相信永遠的對,也不要相信永遠的錯」。我兩星期前在玉龍雪山辦活動;七月的時候,則是在戈壁沙漠辦親子露營活動。這些地點聽起來都很詭異。每次我的同事提出這些鬼點子的想法時,我都會質疑:「你瘋啦?有可能嗎?怎麼可能?」可是這些瘋狂的點子最後都辦到了。為什麼我一開始會說不可能?因為我在心裡一開始就主觀否決了這件事。前面已經提過,現在社會變化這麼快,如果自己在一開始就自我否決了很好的想法,那麼這個想法就不會長大了。 我還小的時候,便利商店在臺灣才剛開始發展,由於大夜班收入較好,我就很想去打工賺錢。未成年的學生必須家長簽字同意才可以去,我就請我媽媽在同意書上簽字,讓我去便利商店打工。我媽媽說給她點時間打聽一下是什麼樣的店,才能確定要不要簽名。幾天之後,我媽媽打電話告訴我:「我打聽發現,這個便利商店似乎開到很晚,開到凌晨?」我說:「是的,它二十四小時都不關。」她又問:「它是不是有賣菸、賣酒?」我說:「有,當然有賣菸和酒。」她再問:「是不是晚上都會有一些不知道哪裡來的陌生人到店裡消費?」我回答:「是啊!我當然不認識那些人。」然後我媽媽就做出了總結:「我不准你去。因為這是夜店,是不三不四的人去的地方。」聽到這結論,我真的是哭笑不得。這些形容確實是夜店,但是她還沒去過,她怎麼能如此確定?我不想繼續爭辯,後來就放棄到便利商店打工。現在想想真的好可惜,當時要是我去便利商店上班,三十年後的今天,說不定我就是便利商店之王了。 「沒有永遠的對,也沒有永遠的錯」反映了世事多變。以前對的,現在可能錯了;以前錯的,現在有可能變成對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不要太急著去否決別人的創新想像,尤其是爆炸性的想像,千萬不要那麼快否定。「沒有永遠的對,也沒有永遠的錯」這是看待事情的一種心態,我們必須這樣做。 第二個啟示更重要:「我們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活出不一樣的自己」。這很容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倒裝句:「用不一樣的方法,才能活出不一樣的自己」。如果每天活得一樣,用重複、同樣的方式過生活,你卻告訴別人你要變更厲害、變更強,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說「我們不可能用相同的方法,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相同的方法,就會有一樣的結果,就好比Garbage in, garbage out(吸收垃圾進去,也會是反芻垃圾出來)。我們要學創意,要用眼睛學、要用手學、要用腳學;不光是想到,也不光是知道,而是要做到。我們要記得,光腦子想到是沒有用的,想到是不屬於你的,想到也不等於知道,想到離知道還有一段好長的路,而且知道也不等於做到。真正最難的是在於「做」這件事。所以「用不一樣的方法,才能活出不一樣的自己」,重點就是每天去做、每天去進步、每天去突破。 改變,不僅是要我們自己改變,而是體會到世界在改變,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 二、轉念 儘管了解「改變」的概念,過了幾天後仍然會變回原形。因為人的舒適圈劣根性很強,所以可以試試看第二個「轉念」。 我每次長途飛行的時候,有兩種人是我害怕的,其中之一便是小嬰兒。 有一次搭長途飛機的時候,有個大男人抱著小嬰兒離我遠遠的坐著,當飛機高低起伏引起的氣壓變化時,小嬰兒突然大哭了起來。那個哭聲直穿腦門,真的是響徹雲霄。孩子一哭就很難停止。從桃園機場飛往美國的路上,那孩子哭聲好像都沒停過,哭到咳嗽、啞聲、都快沒氣似的。每個乘客都在想,這個爸爸怎麼不管小嬰兒?這是哪一國的人,怎麼不在乎小孩? 每一位乘客都快到了忍耐極限,在我旁邊有一位阿嬤就不斷抱怨,口中說出很多詛咒的粗話。在這關鍵時刻,那個小嬰兒突然拉肚子了,而且一聞就是排泄物大量滲出了尿布,機艙內充斥著一股像是壞掉雞蛋的臭味,一直在機艙內循環著。大家受不了,按了服務鈴,逼得機長去向這位男子了解情況。就在大家群情激憤,就差沒捲袖子伸手揍人的時候,機長已經了解情況,並且用廣播告訴大家實情。 這位帶著小嬰兒的先生,因為太太和父母親在美國出車禍往生,他一路奔喪已經無心照顧,由於心情非常難過,再加上他沒有帶小孩的經驗,所以請現場可以來幫忙照顧小孩的志願者按服務鈴。當下飛機內服務鈴聲此起彼落!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麼多燈同時亮起來,好多人都願意擔任志工,當然也包括我身邊剛剛還在不斷詛咒的阿嬤。 眾人清洗小嬰兒之後,排泄物的味道在機艙內儘管還是很臭,可是大家都釋懷了,因為大家對這對父子的關懷,遠遠超過那個臭味的痛苦。我還記得下飛機的時候,接機的朋友開玩笑的說,我是不是掉到飛機馬桶裡去了?為何我那時候對臭味沒有嫌惡?那是因為我在當下轉念了,轉成一股善念,而這個善念真的是無敵!很多朋友說要想創意,但創意是要往「解決問題的方向」想,而且越是正向想,你的創意就越好。 如果這個轉念很難理解,可以用另一個時髦的說法,叫做「使用者經驗投射」。所謂使用者經驗投射,就是每次在想像的時候,就把自己想像成某產品或服務真正「會使用的人」。例如我要賣產品、對象是媽媽,我就要假想自己是位媽媽,從媽媽的角度看需求,這樣轉念思考才能想得周延。把自己投射成使用者,是轉念進一步修煉,也叫做「轉化」。 圖書館或任何策展也是如此。策展的對象是觀眾,每一位到訪觀眾的心中肯定想要有所收穫,所以不管是精神上或物質上,策展都要讓觀眾感到驚訝、要讓他有所得。如果一個策展,觀眾來了卻什麼都沒得到,或他來了卻萌生「不過如此」的感覺,那這就是一個失敗的策展。對觀眾來講,沒得到任何的好處,這個策展就是浪費他的時間。所以,我們心中應該有一個想法,任何活動應該有一個目的,我們要轉化、投身變成觀眾、變成使用者,去想想他們的喜好、欲求、渴望、目的是什麼。 三、意外 意外,是刻意去製造意外,用意外激發創意。這與前面提到「我們不可能用同樣的方式,活出不一樣的自己」概念很像。 我很喜歡做不一樣的事情,讓自己不要走同一條路,不要總是做同一件事,不要總是看同一類的書,要讓自己走不同的路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因為不一樣,就有很大的機率發生意外。我所說的意外,是指自己可以控制、不按常規、刻意創造的意外,我也稱之為投資意外發生。 例如每次我把車子停好後,會步行經忠孝東路到教室。某天心血來潮就想走沒走過的青島東路去教室。就這麼一次「意外」,巧遇幾年沒見的前文化部龍應台部長。這個「意外」,就是刻意投資自己不按常規下創造出來的事物。想反的,如果每天做一模一樣的事,就很難發生意外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個意外旅程。我帶孩子參觀位於敦煌附近的莫高窟。莫高窟非常值得看,裡面有很多的經變圖。所謂的經變圖,就是把佛經畫成圖,給看不懂文字的信徒閱讀。其中有一幅連環經變圖,看了之後好震撼。這是用幾幅畫表達一個故事:在印度有一群土匪、壞蛋,每天燒殺擄掠,被國王抓到以後,處罰這群土匪的雙眼全部戳瞎,再將他們每個人的手腳串綁在一起,把這五百個人丟到山上去自生自滅。他們每天哀號、吃石頭、樹葉過日子,但怎麼吃都吃不飽,當然一時也死不掉,非常可憐。有一天,這五百個人突然聽到妙音傳來,雖然聽不懂,但聲音聽起來很好聽,於是這群人就聚集在那裡聽這個人說話。聽完了之後,不知不覺智慧增長了,就求這個講話的人讓他們學習更多智慧。其實這個人是在講經說法,而這個說法的人就是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後來,佛陀看這五百人有心向佛,就用泉水清洗這五百人的眼睛,鼓勵他們修習佛法,最後五百強盜變成了五百羅漢。 我們一個一個洞窟瀏覽,最後走到一個洞窟旁的小房間,裡面曾放置莫高窟碩果僅存的佛經,數量有幾萬卷,後來被一個王道士全部賣掉換錢了。所以,現在幾乎所有的珍貴經卷,都在國外的博物館,還留在中國的並不多。很多人都覺得王道士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可是大家知道他發現經卷時是什麼狀況嗎?他發現的時候,確實非常興奮,並馬上寫信告訴當時的朝廷。然而當時英法聯軍已經打到北京,慈禧太后正在逃難的路上,所以朝廷回覆就讓王道士自行處理。王道士剛好要挖沙、修廟,苦於手裡沒錢,就將這些佛經賣了換錢修廟。所以,我認為不能怪王道士,因為當時資訊不發達,他不知道這部佛經全中國只剩這一些;而且對他而言,修廟修行比那些佛經更值錢、重要。 這兩個例子都是我刻意製造的意外,我也不知道去那裡會發生那麼多好玩的事情,我只是讓我自己不要走同樣一條路,意外自然就會發生了。 四、組合 第四個方法比較簡單。我大學的時候,學習生物化學、遺傳工程的,是一個與醫學相關的科系,但是讀研究所時,我學的是傳播。我還記得研究所Interview的老師問我:「良凱同學,你大學都沒有修過傳播,請問我為什麼要讓你來讀我們的研究所呢?你可以給我一個理由嗎?」我想了一想反問:「老師請問你有教過學醫學相關的學生嗎?想不想試試看呢?」結果我就被錄取了。我想,他後來一定很後悔錄取這麼搞怪的學生,每天腦子盡是些怪想法。我記得我的第一篇論文是寫〈資訊不對等下的資訊傳播〉。有一部電影叫《美麗境界》,講述數學家納許發明了「賽局理論」,並用賽局理論解釋許多現實生活的問題,而我就是用賽局理論解釋資訊傳播。 對我來說,組合就是將兩個不同領域、系統、模式混合一起,進而產生其奇妙的產物。 五、自覺 第五個比較麻煩,叫做「自覺」,也可以說是領悟。這裡先說一個故事給大家聽。有一位小女孩叫做吉蓮.琳恩(Gillian Barbara Lynne),1926年在美國出生。她在就讀國小的時候,被老師判斷為智能不足,強制要她去做精神診斷,如果診斷屬實,就必須去讀啟智學校。其實我們今天已經知道,吉蓮的症狀是過動症(ADHD)並非弱智,但那時候醫學還不知道這個病症。 她和媽媽找醫生檢查後,醫生請她先坐在椅子上,並且隨手打開收音機,之後要求吉蓮坐在椅子上等候,就與媽媽到隔壁討論病情。離開後的醫生,並沒有和媽媽討論病情,而是要求媽媽偷看女兒的行為。吉蓮剛開始還很正常的坐著,後來收音機播出音樂後,吉蓮就隨著音樂節奏跳起舞,姿勢優美,醫生因此建議媽媽讓吉蓮改去上舞蹈學校。吉蓮的媽媽幫助女兒上舞蹈學校,讓喜歡音樂、舞蹈的吉蓮,從此走上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一路學舞蹈直到大學畢業後,老師給吉蓮介紹一個編舞的工作,因為老師的這位好朋友韋伯很會編曲、但不會編舞。 吉蓮開始替韋伯編舞,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Cats(貓)等都是她的作品。一百多部歌舞劇中,有許多部現在還在百老匯上演著。試問一下,天才舞蹈家吉蓮,她應該要感謝誰呢?媽媽?醫生?無論感謝誰,都有很大一部分要靠自己。所以,第五件事「自覺」,就是必須要有自己覺察自己的能力,自己必須知道自己會什麼,以及知道自己不會什麼。 六、行動 最後,第六個最簡單,只有兩個字「行動」。聽了這麼多,各位應該要動起來,回去要信心滿滿的開始學習,最好用前面說的方式學習,我想各位應該會愈來愈厲害。 以上「改變」、「轉念」、「意外」、「組合」、「自覺」、「行動」六項,與大家分享,想必大家應該都會記得。謝謝各位。 問題與討論 【問題1】 請問您一開始有提到希望今天的演講能有點佛法的內涵,所以我有一點好奇,您是怎麼準備今天的演講? 【回答】 在臺上講一小時,在臺下要準備好多倍的時間,但是除了準備與練習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今天的演講,事實上我沒什麼準備,因為這些都是我的真實故事,我只不過把我生活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一個人的經驗,可以講七小時嗎?對我來說,七小時肯定是足夠的,但是很多人的經驗卻沒有內容,也很難透過演講發揮。所以,根本問題,還是在於要有內容可以講。為了要有好的、可以講的內容,那就必須活得精采。 而我自己是怎麼準備的?每天、隨時都在準備,讓自己的生命活得不一樣,這樣隨時都可以說出來。如果沒有隨時準備的決心,當要演講時才開始準備,那就太慘了。有精采的生活,也不怕任何提問。我訓練自己被問任何問題,都要可以講上一、二小時,原因在於平常的準備充分。這是我的經驗,與您分享到這裡,謝謝。 【問題2】 請問在您的經驗裡,在執行上有沒有是用加法和減法的經驗?這要如何去運作?謝謝。 【回答】 非常謝謝,您問了一個太好的問題了。我分成二種:一種是理性功能,一種是感性功能。通常感性功能大多是用減法,理性功能大多是用加法或乘法。什麼是感性功能?感性是走心的,是和心有關。不要讓自己想得太多,我覺得減法最好。例如有一座大雄寶殿只有一尊佛,我到那裡的時候,心裡可能就會想很多。所以,我覺得感性的比較適合用減法。如前一段時間,我去麗江,它是一座古城,就如日本京都一樣,如果要改造它,我希望它是感性的,所以是減法。 如果是理性的,我就會用加法和乘法。例如誠品。請問誠品是書店嗎?誠品的營業額中,不到百分之二十是賣書的;而誠品還有賣畫、賣酒、食物、百貨、衣服等等。為什麼它是用乘法?因為走理性的,會與前面提到的一件事有關,就是「變化」。我們的環境一直在變化,但是心不變,所以感性是減法;可是環境在變化的時候,理性就會不斷的變化。畢竟人在潛意識裡存有那麼點貪欲,人的貪慾愈來愈高,商店賣的物品就會愈來愈多樣化。例如買一支手機,要能講話、拍照、記憶大、要美、要耐震、防摔等很多功能,欲求不滿,這都是理性的。因此,理性的城市、理性的設計,就會用加法或乘法;感性、走心的,就用減法。謝謝。 【問題3】 請問前面提到「行動」很重要,但是創意要化成行動的下手處可以有怎麼樣的作為,是否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經驗分享?還有您前面提到改變的三個因子,第一個是科技,請您再說一說第二、第三個因子。 【回答】 我先回答後面的問題。改變是因為什麼?第一個是科技,科技的變化,科技會導致改變。第二個心態,我們的心態其實也會變化,所以我們在想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隨著心態就會變。第三個是潮流,潮流就不是我們可以主導的,如今天流行黑的、黃的、白的、便利的、素食的等等。 再回到前面的大問題,其實行動就是「少想多做」。假設我要寫心經,不要想,今天就開始寫,一寫就停不住了。「做」真的是太重要了。很多人問我,老師您覺得這個怎麼樣?其實你可以大膽試試看,你不嘗試怎麼會知道呢?試了,第一步一踩出去,如果很難,你可以選擇膽怯,你也可以選擇衝鋒,這些都是在自己的修行範圍。所以,就是「少想多做」。不過,大家在嘗試之前,還是注意安全;否則一踩下去,也可能就摔下去了。 【編者按】本文為2017年10月28日「圖書館策展研討會」專題演講之錄音謄稿,經編輯組彙整,講者審閱後刊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