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一期 105年12月

佛教寺志編纂芻議

──「數位人文學」的觀點

林富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摘要】如何讓非宗教系學生或是非宗教信徒快速的認識中國宗教?如何認識佛教?佛寺是認識佛教的方便法門。在中國和臺灣的社會裡,寺廟是中國宗教的櫥窗,是城市的地景,也是佛教的基地;而「寺志」,是佛寺的生命史。佛教寺志的基本元素,包括空間、時間、建築、佛教、社會網絡。到了新的數位時代,編寫佛教「寺志」時,要有新作為,如體例、網絡、史料、書寫者、書寫角度、載體的改變。進行數位時代的「寺志」寫作及運用數位出版,則必須運用數位工具與方法,找到合適的軟體,如協作平臺、地理資訊系統(GIS)、社群網絡(FB)、社會網絡分析、大數據分析與微觀敘述、多媒體展示與互動(網站)。最後,以「數位寺志」編纂的重要性作結語,論述實錄之必要(存真)、傳播之必要(弘教)、信仰的必要(功德);並於文末附錄「數位人文學」相關概念與文獻。

關鍵詞:寺廟;佛寺;寺志;數位工具;數位出版


一、引言:佛寺是認識佛教的方便法門

  如何讓非宗教系學生或是非宗教信徒快速的認識中國宗教?如何認識佛教?這一直是我教學時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當然可以直接讓他們讀《大藏經》,而且現在甚至從Smart Phone就可以閱讀《大藏經》,非常便利。可是,那所反映的是一個「義理的」佛教,是「哲學的」、「信仰的」宗教。因此,這對非信徒來說,是非常複雜,難以入門的。所以,我通常選擇帶他們到寺廟裡去看,這是最快的。所以說:「佛寺是認識佛教的方便法門」。

(一)寺廟是中國宗教的櫥窗

  在中國以及臺灣社會裡,寺廟是宗教展示的櫥窗。例如,距此不遠的臺北的「保安宮」,曾獲得2003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財」,它的正殿供奉「保生大帝」,但後殿供奉了孔夫子,是儒教的;再往後走,最後一棟大樓的四樓是「凌霄寶殿」,這是道教;三樓是「大雄寶殿」,這是佛教。「保安宮」基本上是屬於民間信仰的廟,但裡面所有中國重要的宗教傳統都有了。如果完整的逛一圈,就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神像,看見祂們的來歷、故事,以及民眾膜拜的緣由。「保安宮」其實已透過神像、神明展現了中國宗教各式各樣的面貌。

(二)寺廟是城市的地景(《洛陽伽藍記》)

  北魏時期,洛陽地區有一千多座佛寺,後來因為戰亂而毀壞不少,但在西元534年時,仍存有四百多所,而楊衒之(西元六世紀人)的《洛陽伽藍記》便記載了其中較大而著名的八十多所佛寺。後人根據這本書所繪製的「洛陽伽藍記圖」也就形同當時都市的宗教(佛教)景觀。就如同古老的「臺北城」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等城門,古代洛陽也是如此。《洛陽伽藍記》的敘述是從內城展開,也就是以中樞的皇宮為起點,分城內、城東、城南、城西、城北五卷,環繞著城市,描述當時各區的重要佛寺。

(三)寺廟是佛教的基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寺廟是佛教的基地。俗話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佛教的僧團就像一支軍隊,軍隊會出去打仗,但終究還是要回到基地訓練、補給、休息。而寺廟就是僧團休生養息的基地。我們若要找悟因法師,到香光寺,一定可以找到他。

  嘉義的香光寺(見圖1)、南投的中台禪寺(見圖2),其中住有僧人、僧尼。而中國峨嵋山報國寺、青城山泰安寺,當年我去參訪的時候,竟然看不到僧人,和尚似乎真的是「跑了」,但是廟並沒有「跑」,僧人隨時可以再回去,可以恢復舊有的傳統。所以,寺廟才是佛教真正的基地。雖然寺廟也有它的生命歷程,但只要不偷工減料、蓋得很牢固,它的壽命一般都比人的壽命長。


圖1:嘉義竹崎香光寺


圖2:南投中台禪寺

(四)「寺志」是佛寺的生命史

  「寺志」是佛寺的生命史,是佛寺的傳記。佛寺的生命史都在寺志中展現。

  《洛陽伽藍記》非常重要,除了有一、二十種傳統的刻本、刊本之外,近代的校勘本也有好幾種,一般都附有現代的標點、注解等。例如,《洛陽伽藍記校箋》,就是楊勇的校注本;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洛陽伽藍記》,則是白話翻譯本。另外,還有日文譯本、英文譯本、泰文譯本等。這都是各國重要的學者所做的注釋、翻譯、研究。由此可見,雖然說要認識佛教可以從佛寺入門,但經典還是少不了,其中,「寺志」更是研究佛教的人最需要掌握的文獻之一。

二、佛教寺志的基本元素

  在談佛教「寺志」的未來之前,我們先要回顧過去佛教「寺志」的主要內容,並採用「後設資料」(metadata)的觀念來剖析它, 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五個面向:

(一)空間──地理位置、涵蓋範圍

  「空間」是指佛寺所在的地理位置、涵蓋的土地範圍等。以中國四川嘉州「凌雲寺」的樂山大彌勒佛像為例。我們首先必須注意它所在的位置、地質、地形。樂山大彌勒佛,鑿在四川很特殊的山岩上,面對開闊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三江會流。它的形式雄偉,利用天然地形結構展現出壯闊的氣勢,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宗教景觀,也是一個信徒、非信徒喜歡去的地方。

(二)時間──年代與時序

  「時間」是指佛寺創建、改建、毀壞的時代和時序的紀錄。

  再以「凌雲寺」或彌勒大佛石刻為例,在「凌雲山海師洞記」的石碑文中,便記載了「海通禪師」開闢大佛的過程、始末,這裡所呈現的是歷史的縱軸。

(三)建築──視覺的標的

  佛寺不是一般的建築,是有佛教特色的建築,因此有很明顯的視覺標誌。

  佛教被稱為「像教」是有道理的,因為佛教的建築太壯觀了,往往讓人目眩神離,有「震懾人心」的作用。四川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華藏寺」則是在峨嵋山的最高峰、金頂,整年雲霧繚繞。它確實金碧輝煌,寺外的大塔據說是臺灣信徒捐獻所建,同樣的錢如果捐在臺灣,我們也可以蓋一個很漂亮的,有金頂、銀頂的大塔。

(四)佛教──宗教的標誌

  正因為佛寺是佛教的,所以一定要展現「佛教」的標誌。佛教標誌不只是指「建築裡有佛像」,因為博物館裡也有佛像。佛寺裡通常有:

1. 三寶:佛/菩薩像、經/法、人

  進入佛教建築裡,最漂亮的,信徒最崇拜的,僧尼要每天供養的、面對的,就是佛像/菩薩像。例如,香光寺的地藏菩薩像(見圖3)雖然小小的,用手掌就可以托起來,但是非常漂亮、莊嚴。另外,中台禪寺的釋迦牟尼佛像(見圖4)非常大、非常壯觀,所以參觀的人潮洶湧。但從照片看起來,地藏菩薩像似乎不比釋迦牟尼佛像小太多。


圖3:嘉義香光寺地藏菩薩


圖4:南投中台禪寺釋迦牟尼佛

  佛寺裡要有「佛法僧」三寶,也就是除了佛菩薩的像之外,還要有經典、佛法的展現,也要有人,不然就成了廢墟。人,也不能只有「俗眾」,不然就成了博物館;也不能只有「僧尼」,否則便無人供養。一般來說,幾乎所有佛寺,都有「俗眾」、「信眾」參與。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例外,是「苦行的」、「隱居式的」、「不讓俗人進去的」佛寺。

  例如,「玉山岩重建碑記」(見圖5),是1977年立的碑。碑文敘述:寺廟最初如何成立,後來如何被摧毀、如何被重建、哪些人出了力、如何與佛教的大德、僧尼結合等等因緣,這是歷史的紀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座佛教寺廟的成立,事實上包含了僧尼和俗眾共同的力量,亦即在家眾與出家眾共同的經營與維護。


圖5:嘉義香光寺「玉山岩重建碑記」(1977)

  又如,臺北土城「承天禪寺」的「三聖殿」,有信徒正在參拜。(見圖6)「承天禪寺」是廣欽老和尚所創的,比較開放、親近俗眾,而且是以「辦法事」為主體的一座佛教寺院。


圖6:臺北土城承天禪寺三聖殿參拜者

  佛寺有不同的類型,但不管是以僧尼為主體,還是俗眾比較活躍,人在佛教寺院裡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明末清初(西元十七世紀中葉),一位叫「張遠」的福建人,在他的〈澄海雜咏〉中,有一首描述澄海(即現在的廣東潮州)「龍潭寺」的詩文:

尚有龍潭寺,風塵此地偏。人居墻突兀,佛國殿聯翩。子野(註1)傾蘇軾,昌黎(註2)對大顛(註3)。檳榔和蒟葉(註4),咀嚼嶺南(註5)天。

這首詩描述的,是中國南方廣東地區佛寺裡的人,也就是「和尚」與「文人」一起吃檳榔的景象,這是「僧」與「俗」在佛寺交會的奇妙因緣。

2. 物:法器、常物、生物

  佛寺裡會有很多的「物」,可以觸摸的、感覺的物,也就是俗稱的「法器」、「常物」、「生物」等。例如,京都「清水寺」的佛龕,有香爐、鐘、磬等。(見圖7)「清水寺」是西元第八世紀(778)的佛教建築。又如,新北市貢寮區靈鷲山無生道場的海報「與佛有約」(見圖8)。海報是俗物,但是內容是佛教的。


圖7:京都清水寺(778)


圖8:新北市貢寮區靈鷲山無生道場海報

  還有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見圖9)。「龍安寺」是西元十五世紀中葉(1450)的佛教建築,以枯山水聞名世界。園林是佛教建築的一部分,《洛陽伽藍記》也大篇幅的描寫佛教的園林。文人為何要到佛寺去?除了貧窮、要考科舉,去拜託寺廟收留、提供食宿之外,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佛寺往往有很漂亮的園林,文人要到佛寺裡去遊玩、去觀賞、去寫詩,也去和僧人交遊、喝茶、吃檳榔等。


圖9:京都龍安寺(1450)枯山水

  另外,臺南「竹溪寺」據說是鄭成功時代所創建的。雖然此說仍有爭議,但一般認為它始建於1664年,是臺灣地區的第一座佛教寺院。齊體物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曾任臺灣巡撫(約等於現在「臺南市長」),任內曾寫一詩:

梵宮偏得占名山,屼作蠻州第一觀。澗引遠泉穿竹響,鶴期朝磬候僧餐。夜深佛火搖鮫室,雨裡檳榔綴法壇。不是許珣多愛寺,須知司馬是閒官。

詩中,描述竹溪寺種滿了檳榔,當時,他所擔任的大概是「閒官」,因此天天來逛佛寺。從他的自我嘲諷詩中,我們知道當時寺院吸引文人的是「自然景觀」。其中,有宗教建築、有溪流泉水、有竹林、有鶴、有磬、有法器、有僧人、有燭火、有漂亮的宮殿、有檳榔、有法壇佛龕,也有俗人。他是從一個俗人的眼光來書寫佛寺的各種事物,在一首詩當中,將佛教寺院的種種元素表現殆盡。

  北宋蔣之奇(1031-1104)擔任廣州知府(大約像現在的廣州市長),曾寫詩描述當時的「潛德禪院」,即現今的「光孝寺」。這是一座非常古老、有名的寺院,大約創立於西元第三世紀初,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他在寺裡捐了一個軒,叫「瀟灑軒」,並且題了一首詩:

一斛檳榔互獻酧,禪房亦復種扶留(註6)。憑師稍稍添松竹(註7),便可封為瀟灑侯。

「光孝寺」向以「名僧」與「園林」著稱。寺中種植,除了中國南方植物外,多為印度僧人自印度攜來的植物,如訶梨勒(註8)、菩提樹等。此外,「光孝寺」也曾經是真諦(499-569)、達摩(於520-527年間,自南天竺抵達建業傳法,即今之南京)、義淨(635-713)、鑑真(687-763)、不空(705-774)、慧能(638-713)等高僧曾經居留之所。

3. 事:宗教儀式、活動、俗事

  「事」是指佛寺裡的活動,包含「宗教儀式的」、「活動的」、「日常的」事情。在《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楊銜之描述當年「景明寺」佛誕時節的景況:

時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凡有一千餘軀。至八日節,以次入宣陽門,向閶闔宮前,受皇帝散花。于時金花映日,寶蓋浮雲,旛幢若林,香煙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時有西域胡沙門,見此唱言佛國。

這段文字主要是說,佛誕四月八日之前一日,洛陽全城一千多座佛像,都抬到洛陽城南「景明寺」裡排列齊整,佛誕當天抬進城內,到皇帝面前,讓皇帝撒花供養。期間,車水馬龍,梵音繚繞,僧俗供養,熱鬧非凡,讓西域僧人讚嘆這是「佛陀國土」。

  此外,《洛陽伽藍記》還記載了洛陽城內「長秋寺」的法會活動情景:

中有三層浮圖一所,金盤靈剎曜諸城內。作六牙白象負釋迦在虛空中。莊嚴佛事悉用金玉。工作之異難可具陳。四月四日,此象常出,辟邪師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綵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於都市。像停之處,觀者如堵,迭相踐躍,常有死人。

「長秋寺」向以「六牙白象負釋迦佛像」而聞名於世,佛像是金玉所製成,非常莊嚴。四月四日法會當天,佛像被抬出寺外,像前陣頭有舞龍舞獅、吞刀吐火、高空走索等特技表演圍繞,群眾穿著各種奇裝異服,擁擠熱鬧。佛像所停之處,人潮洶湧,甚至會有推擠、踐踏導致傷亡的情形,有如伊斯蘭教的「麥加朝聖」。臺灣民間的朝拜、廟會等活動的源頭之一,似乎就是這種佛教的「行像」法會。這也是佛教帶給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刺激與影響,或者是兩者間的相互激盪。

(五)社會網絡:政治、經濟、人口、文化層面

  佛教寺志在書寫時,必須擺在社會網絡中,因此就會涉及政治、經濟、人口、文化各個層面。

1. 政治:支持與反對

  中國古代的統治階層有不少是支持佛教的,例如:很多重要的佛寺都是來自皇帝、皇太后、大官的「捨宅為寺」,也就是在人死以後,將其住宅捐出,改成佛寺。不過,佛教有時也會遭遇政治迫害,中國佛教史上的「三武之禍」便是有名的「滅佛」的例子。怎麼滅呢?就是將佛教寺院拆了、佛像鎔鑄了,迫使僧尼還俗,財產收歸國有。除了「三武之禍」,近代摧毀佛教最嚴重的,是在晚清到國民政府期間,政府將佛寺充公、改成學校,這是現代版的「佛教劫難」,也是「滅佛記」。

2. 經濟:繁華與蕭條

  社會經濟好,民眾富裕,才能慷慨布施,佛像就很大,金裝、銀裝都行。社會經濟不好,民眾貧窮,無力供養,佛像就是泥菩薩。因此,經濟的繁榮或蕭條,也會影響佛寺的興衰。

3. 人口:數量、族群、階層、年齡與性別

  這是指支持佛教的人口數量、族群屬性、社會階層、年齡分布、性別差異等。例如,根據一般性的觀察,支持佛教最有力的,往往是婦女。因此,女性在佛教界也有「一片天」,這是值得注意的。

4. 文化:物質與精神

  佛教發展也與當時的文化環境息息相關,包含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有形文化與無形文化,都會影響佛教的全貌。例如,佛教也需要或創造音樂、藝術、建築等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此外,佛教也需要運用科技,例如,古代傳法會使用印刷術,現代的傳法則可以使用iPhone。

三、數位時代的新作為

  到了新的數位時代,在編寫佛教「寺志」時,不論是整個臺灣的佛寺、某個縣市的佛寺、或是單獨一座寺廟的「寺志」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在這裡提供幾個可能的方向,讓大家參考。

(一)體例的改變:從「門類」到「條目」

  傳統「寺志」有其體例、綱目,通常是由主編或編輯群來決定門類,然後再分門別類開始書寫。可是,新的寫作方式,像「維基百科」(Wikipedia),採用的是「條目」式,而不是「綱目」式的呈現,也就是一個詞、一個詞的條列方式。這兩者各有好處與巧妙,前者是結構嚴謹,後者是非常自由,可以隨意變動、相互穿插。而在數位時代,這兩者其實可以相互並容、同時進行。

(二)網絡的改變:地理資訊與社會網絡

  寺院的地理位置,現代已經可以採用GIS系統,先用GPS定位,再放置於更大的人文、自然的地理空間中來觀看。我們甚至可以從中分析該寺院的「社會網絡」。傳統「寺志」很難照顧到寺院與周遭地理空間之間的關係,現在用GIS系統,則可以快速觀察、掌握到該寺院與周圍山川、河流、海洋、城鎮之間的關係,甚至與當地人口、產業、生態之間的關係。

(三)史料的改變:多元媒材與數位匯流

  傳統「寺志」以文字為主,頂多再加點圖片。但是,現在是一個「數位匯流」的時代,核心觀念就是從文字、聲音、影片、圖像,到3D立體的器物和物件,全部都可用數位的方式,在同一平臺或同一系統呈現。現在甚至可以將事件的現場,用錄影機錄製下來或進行即時直播。這是《洛陽伽藍記》的時代沒有辦法呈現的,它只能用文字去描述,非常誇張地說現場人擠人,甚至是「踏死人」了。當時如果能錄下來,讀者或觀者就可以看到「踏死人」的畫面了。這就是俗稱的「有圖有真相」、「有影片有真相」。事實上,多元數位媒材與媒體的運用,已經改變了之前的史料屬性與數量。換句話說,因為數位科技的導入,一部佛教的「寺志」可以比以往容納數量更多、內容更多元的史料,敘述與表現的形式也更多元。

(四)書寫者的改變:從主編到「眾人協作」

  這是一個「眾人協作」的時代。歷代佛教「寺志」,編、作者大都是一人,最多是3到5人,更多一點也就是十來個人。這是一種「由上往下」的寫作方式,是一種篩選、挑選、剪裁式的寫作方式。這是「菁英史學」,不是「大眾史學」。新時代的佛教「寺志」,當然還是會有主編來確定寫作的基調和主軸,但是,同時也可以將大眾含括進來。「大眾史學」不只是寫歷史給大眾看,它的另一個精神是「大眾也參與寫歷史」。因此,可以運用一種新的「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法。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設定一種或某些規格,然後號召有意願者,共同來完成某個志業,這就是「群眾外包」的精神所在。當然,其中有義務的,也有的是有報酬的。至少,可以運用於史料的搜集。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寺參訪,某人所紀錄、書寫的材料,就可以貢獻出來,參與佛教寺志的寫作。

(五)書寫角度的改變:「大數據」與多視角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無法以人工的方式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搜集、整理的資料,而且,資料量通常會持續、快速的增長,必須藉助特殊的數位科技的方法和工具才能分析。例如,臺灣國道的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簡稱ETC)不斷紀錄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資訊所形成的數據,便是一種典型的「大數據」。這也提醒我們,歷史是活的、是川流不息、是「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歷史不斷在流動。

  運用「大數據」的概念來寫佛教「寺志」,雖然可以「完成」某部「寺志」,但只要佛寺還在,歷史就不會被切斷,必須不斷「改寫」。因為,站在不同的時間點,就會看到不同的歷史發展,而且,隨著不同參與者所提供的不同角度、不同聲音的材料與觀點,都會呈現在寺志中。

(六)載體的改變:「數位出版」與活的文本

  現代佛教「寺志」寫好之後,當然也可以印成紙本、燒成光碟。可是,如此一來,歷史就被固定、鎖住、凝結,就不變動了,也就是死了。而只要是凝固的東西,它就有成住壞空,終將變成夢幻泡影。而「數位出版」要創造的則是「活的」文本,它的載體不是「紙」,而是數位訊息的消長、流動與變化。

四、運用數位工具與方法

  那麼,要如何進行數位時代的「寺志」寫作呢?如何運用數位出版呢?以編寫一部「香光寺志」來說,首先我們需要找到以下的合適軟體:

(一)協作平臺

  Google Sites、Media Wiki。

(二)地理資訊系統(GIS)

  ArcGIS、QGIS等是工具與系統,Google Map、Google Earth、Open Street Map等還提供「電子地圖」。

(三)社群網絡(FB)

  要有人脈才能動員、才能號召、才能傳播相關的訊息,社群媒體是建立網絡關係的最佳工具。

(四)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分析佛寺的人口、信眾的社會結構與網絡關係,需要用新的軟體,像Pajek、Gephi、Igraph等。

(五)大數據分析(Distant Reading/Macro-history)與微觀敘述(Close Reading/Micro-history)

  前者是「解讀數據」,是宏觀的、鳥瞰的、大格局的觀察;後者是「精讀與敘述」。兩者兼顧,可以展現一種新的閱讀方式。

(六)多媒體展示與互動(網站)

  SIMILE Widgets、Mapping、Gothic France、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的「線上時空整合呈現工具」,都是呈現資料的時空平臺。

五、結語:「數位寺志」編纂的重要性

(一)實錄之必要(存真):數位的

  可以補足傳統寺志所不能記載的「聲音」與影像,可以含括佛教僧尼、信眾、旁觀者等多樣的聲音與視角。

(二)傳播之必要(弘教):雲端的

  可以穿透各種時間、空間、載具的限制,讓傳播無遠弗屆。

(三)信仰的必要(功德):眾生的

  可以分享的層面更寬、更廣,讓有情、無情眾生共享,而不只限於佛教的在家眾、出家眾。

六、附錄:「數位人文學」相關概念與文獻

(一)數位新時代

1. 數位革命

  意指人類文明因為數位科技的運用所引發的重大變革。

  就知識史的角度來說,在數位時代,知識的生產、呈現、保存、傳播和「近用」(access)都和過去截然不同。

2. 數位與非數位資料比率(見圖10)


圖10:數位與非數位資料比率

3. 大數據(巨量資料/Big Data)

  樣本 = 母體

  雜亂 & 不精確

  相關性 vs. 因果關係

  預測未來 vs. 了解過去

  量化 & 統計分析

  分享 & 共創 vs. 獨占 & 孤本

  價值:資料、技術、思維

  數大為真;數大為善;數大為美

(二)數位人文學的誕生

1. 機構/組織

(1) 大學系所/學程

  英國
   Department of Digital Humanities (2011)
   King‘s College London

  美國
   The Institute for Digital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2010)
   University of Kansas

  加拿大
   The Digital Humanities Summer Institute (2001)
   University of Victoria

  德國
   Humboldt Chair of Digital Humanities (2013)
   University of Leipzig

(2) 研究中心

  日本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for Japanese Arts and Cultures (2007)
   Ritsumeikan University (立命館大學)

  英國
   Centre for Digital Humanities (2010)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美國
   Centre for Digital Humanities (2011)
   UCLA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Columbia University

  臺灣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2012) / 原「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2007)
   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Humanities

(3) 實驗室

  瑞士
   Digital Humanities Laboratory (2012)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美國
   Digital Humanities Lab (2012)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4) 研究計畫

  美國
   Digital Humanities Initiative (2011)
   Princeton University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s
   Stanford University
   Digital Humanities Initiative (2010)
   Hamilton College
   Digital Humanities Programs (2009)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英國
   Digital Humanities Network (2011)
   Cambridge University

(5) 跨國組織(見圖11)

  2002-2007年醞釀與成立(2005)


圖11:數位人文組織聯盟(跨國組織)

2. 出版/重要讀本
(1) Susan Schreibman, Ray Siemens, and John Unsworth,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Oxford: Blackwell, 2004).

(2) Matthew K. Gold ed., Debate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2).

(3) David M. Berry, Understanding Digital Humanitie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4) Anne Burdick, Johanna Drucker, Peter Lunenfeld, Todd Presner, and Jeffrey Schnapp, Digital_ Humanit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12).

(5) Claire Warwick, Melissa Terras and Julianne Nyhan, eds.,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actice, (London: Facet Publishing, 2012).

(6) Melissa Terras, Julianne Nyhan, and Edward Vanhoutte eds., Defining Digital Humanities: A Reader, (Farnham: Ashgate, 2013).

(7) 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叢書」1-5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2014)。

3. 出版/期刊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數位人文組織聯盟(ADHO)發行

  Digital Studies / Le champ numérique
  加拿大數位人文學會(CSDH)發行

  dhCommons Journals
  數位人文中心國際網絡(centerNet)發行

4. 實踐(見圖12、圖13)


圖12:數位人文學的實踐之一


圖13:數位人文學的實踐之二

(三)數位人文學的內涵

1. 範疇與邊界
(1) 權宜性定義:使用數位工具或數位內容進行人文研究的一個領域(field)或學科(discipline)。

(2) 數位科技與人文學的交界地帶。

2. 材料
(1) 數位化資料(Digitized Resources)。

(2) 原生數位資料(Born-digital Materials)。

(3) 資料庫、知識庫、大數據庫。

3. 工具與技術
(1) 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

(2) 文本探勘(Text Mining)與資料探勘(Data Mining)。
詞頻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關鍵字萃取(Keyword Spotting)。
抄襲比對(Plagiarism Checker)。

(3) 自然語言處理(NLP;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4) 群眾外包/協力創作(Crowdsourcing)。

(5) 地理資訊系統(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6) 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7) 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

(8) 程式語言(Code; Programming Language)。

(9) 線上出版與協作平臺Wikipedia、Omeka、Google Sites。

4. 方法(見圖14)


圖14:數位人文學的方法

(四)關鍵字

1.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1) 結合地理學、地圖學和資訊科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2) 使用數位科技攫取、處理、儲存、分析、呈現與地理空間相關資訊的技術與方法。

2. 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1) 探索社會架構(Social Structures)的一種策略。

(2) 著重分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連結(個人與他人相互依附、聯繫、及日常生活的互動)及社交網絡。

(3) 視個人或團體為「點」,彼此關係為「線」,再將「點」與「線」串聯成圖形架構。藉以觀察個人、團體、組織在不同層面或位置的相互關聯性與影響力(例如,相似性、社會關係、互動關係、資訊交換等)。

(4) 廣泛運用在研究社群媒體、社交網絡、親屬關係、傳染病傳播、貿易網絡等。

3. 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
(1) 將文字、聲音、圖像、影像、3D物件等載體所蘊含的資訊,以數位的形式表達並統合為一。

(2) 將原本各自獨立發展的資訊、通訊、傳播(平面媒體、廣播、電視)、電影、電玩等產業的內容整合為多媒體的呈現平臺。

4. 大數據(Big Data)

  將無法透過人工方式在合理時間內擷取、管理、處理的巨量資料,運用數位科技整理為可隨時增減、量化分析的大型資料庫。

5. 數位出版(Digital Publishing/Electronic Publishing)

  透過網際網路的數位協作平臺,進行並管理各項出版流程,包括撰稿、審查、往復討論、編輯、授權、發行、客訂印製、轉製、意見回饋、延伸出版、交易等。

【附註】
註1:北宋吳子野,在潮州的一位隱士,據說曾經出家。與蘇東坡是好友。蘇東坡喜歡吃檳榔。
註2:昌黎是韓愈。子野、蘇東坡、韓愈都曾被放逐到廣東。
註3:大顛是靈山寺的大顛和尚。韓愈原本排佛,但後與大顛和尚成好友。韓愈是臺灣「檳榔業」所禮拜的祖師爺。
註4:蒟葉,即荖葉。
註5:嶺南,即五嶺以南,亦即中國南方的廣東。
註6:扶留,即荖藤。
註7:松竹是北方的植物、中原文化的高雅植物。知府建議左右寺院的園林生態。
註8:此為波斯、東南亞、印度等地的重要水果、藥物,為僧人隨身攜帶之物。

參考書目
一、中文
1. 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著;齊若蘭譯,《數位革命:011011100101110111……的奧妙》,臺北:遠見天下文化,1996。
2.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杰瑞德.科恩(Jared Cohen)合著;吳家恆等合譯,《數位新時代》,臺北:遠流,2013。
3. 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庫基耶(Kenneth Cukier)著;林俊宏譯,《大數據:「數位革命」之後,「資料革命」登場──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3。
4. 項潔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5. 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6. 項潔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7. 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8. 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二、西文
1. Aiden, Erez and Michel, Jean-Baptiste, Uncharted: Big Data as a Lens on Human Culture,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2013.
2. Berry, David M., Understanding Digital Humanities [onlin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3. Burdick, Anne et al., Digital_Humanities [online], Cambridge: MIT Press, 2012.
4. Deegan, Marilyn and McCarty, Willar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rnham: Ashgate, 2012.
5. Gilster, Paul, Digital Literacy, New York: 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1997.
6. Gold, Matthew K., Debate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onlin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2.
7. Hirsch, Brett D., Digital Humanities Pedagogy: Practices, Principles and Politics, UK: OpenBook Publishers, 2012.
8. Jockers, Matthew L., Macroanalysis: Digital Methods and Literary History (Topic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3.
9. Jones, Steven E., The Emergence of the Digital Humanit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10. Mayer-Schönberger, Viktor and Cukier, Kenneth,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
11. McCarty, Willard, Humanities Computing,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12. Moretti, Franco, Distant Reading, London: Verso, 2013.
13. Nawrotzki, Kristen and Dougherty, Jack, Writing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3.
14. Ridge, Mia, Crowdsourcing Our Cultural Heritage, Farnham: Ashgate, 2014.
15. Schreibman, Susan, Siemens, Ray and Unsworth, John,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online], Oxford: Blackwell, 2004.
16. Siemens, Ray and Schreibman, Susan, A Companion to Digital Literary Studies, MA: Blackwell, 2007.
17. Terras, Melissa, Nyhan, Julianne and Vanhoutte, Edward, Defining Digital Humanities: A Reader, Farnham: Ashgate, 2013.
18. Warwick, Claire, Terras, Melissa and Nyhan, Julianne,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actice, London: Facet Publishing, 2012.
19. Weller, Martin, The Digital Scholar: How Technology is Transforming Scholarly Practice,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1.

【編者按】本文為2015年10月25日「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專題演講之錄音謄稿,經編輯組整理,講者審閱後刊載。


▲林富士教授於「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之專題演講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61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