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期 104年12月

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

開幕致詞(二)

釋悟因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法師

  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葉院長、各位教授、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早。今天舉辦「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首先,謝謝各位的蒞臨,也感謝臺北市立大學提供場地。這裡是愛國西路一號,就在總統府旁邊,不,在總督府旁邊,而今天是中華民國104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從地理位置和時間的坐標來看,都在標誌著「歷史」。

  昨天我剛從江蘇無錫參加「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回來,見識了一場歷史的時刻。中國在太湖之濱建設一個靈山大佛景區,那尊大佛高88米,約有三十層樓高。大佛之雄偉、園區之宏大,吸引了很多人參觀。中國向全世界宣告他們有這樣的佛寺了。確實,寺廟是城市的景觀,寺廟是社會城市的處方,也書寫著每一個人的故事──我引用的是林富士教授的語言。佛寺志,或說佛寺史志,已經不是過去整理資料可以滿足。在那裡我們看到一座靈山梵宮,收集世界的佛像、雕刻、書法,或者琉璃、翡翠、玉來供養佛,它是一座博物館。另外,這個論壇的開幕式,地板是360度緩緩旋轉,牆面的3D動畫都是取材絲路、麗江山水、萬馬奔騰,帶給與會者穿越千年時空的震撼。

  當然,外在物質世界的呈顯,必然是呼應生命的主體、本質。在臺灣的佛教,我們學習的是生命的互動、社會意識與共同的意識型態。我們以寺院為平臺參與社會互動,從我的信仰、知識與生活的體驗,去看待人的成長與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在寫大眾歷史、大眾史學,但寫的是「咱ㄟ所在」。今天當然也舉出很多的例子,例如寫「紫竹林精舍」,是要寫「咱ㄟ所在」。「咱ㄟ所在」是什麼?我還是引用林富士教授的語言,當科技與人文相應的時候,我們不能、也沒有辦法拒絕科技的運用;然而當科技與人文結合,我們真正關懷的是人們如實的生活型態,要留下的是人們走過來的一些足跡。即使外在環境一直在改變,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對「人」真正的關懷。

  寫「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是急不來的;張弘毅教授很有心的在這個部分喚起大家的注意,也帶動大家來寫「大眾史學」。香光尼僧團各寺院會往這方面努力,邀請大家一起來寫。雖然政治、經濟、社會或人文也一直在變動,本來就是如此;當我們在看寺志、或看時代變遷,我們知道怎麼看待共同生活的社會與人們,以及整個環境給我們的約束在哪裡。

  今天舉辦這個活動,我個人覺得非常有意義。在此謝謝臺北市立大學的葉院長,也謝謝各位的光臨。先把「咱ㄟ所在」好好整理,眼光放得遠、放得開、踏實的去整理,這是需要的。


▲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主持人、發表人合影。
 中為悟因法師,向右起:林富士教授、杜潔祥老師、葉鍵得院長、張弘毅教授、闞正宗教授、郭永坤老師;
 向左起:自衍法師、侯坤宏教授、顏尚文教授、自觀法師、自晟法師。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6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