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期 104年12月
編纂臺灣佛教史志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侯坤宏 前國史館纂修【摘要】戰後臺灣重修方志得到各方注意,在這股臺灣修志風潮中,有多少是屬於佛教方志?據筆者個人所見,只發現有《台灣佛學院志》、《台灣北部佛教道場中壢圓光寺誌》、《獅頭山百年誌》、《打鼓巖元亨寺志》6種佛教寺志。臺灣號稱佛教極盛,為何只見如上區區可數的佛教寺志,其因何在?本文想探討的是:在當代的臺灣,有沒有需要再從事於編纂佛教寺志?佛教寺志這種屬於古老傳統的文獻,在當代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應該用怎樣的方式來編撰使之符合當代的需要?本文先談有關編纂臺灣佛教史志之史料問題,接著就編纂佛教史志的體例問題進行分析,最後再就這兩方面問題,略述個人的一些想法,以就教於方家。 關鍵詞:臺灣佛教;方志學;佛教方志;方志體例 壹、前言 2012年8月,筆者在杭州發表〈從巨贊法師《靈隱小志》看中國佛教方志〉一文,特別整理了1949年以後出版的佛教方志,主要有:1. 《法源寺志》(上、下冊):一誠主修,戈劍主編,2009年3月出版。2. 《普陀洛迦山志》:王連勝編,1999年11月出版。3. 《峨眉山志》:《峨眉山志》編纂委員會編,1997年11月出版。4. 《九華山志》:《九華山志》編纂委員會編,1990年9月出版。5. 《祥符寺志》:釋無相主編,2009年3月出版。6. 《國清寺志》:丁天魁主編,1995年10月出版。7. 《天台宗觀宗講寺志(1912-1949)》:方祖猷著,2006年12月出版。8. 《大佛寺志》:釋悟道主修,2001年3月出版。9. 《法門寺志》:李發良著,2000年1月再版。10. 《焦山志》:《焦山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年8月出版。11. 《南普陀寺誌》(上、下冊):廈門南普陀寺編,2011年5月出版。12. 《福州開元寺志略》:《福州開元寺志略》編纂委員會編,2010年10月出版。此外,另見有以一個地區為範圍之佛教志,如《廈門佛教誌》(廈門市佛教協會編,2006年5月出版)、《寧波佛教志》(寧波市佛教協會編,2007年5月出版);以及以一個佛教寺院相關人物為範圍之佛教志,如:《七塔寺人物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註1)佛教方志在中國有其傳統,改革開放以後,在較承平安定的時代,中國大陸興起的重修地方志熱潮中,佛教方志也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重視,所以有上述的成果。 戰後臺灣,重修地方志也得到各方注意。據尹章義估計:《臺灣省通志》有五修,各縣市志也多五(臺北市)、四(高雄市)修,鄉鎮志更是大放異彩──1960年以前有兩種,1961年至1970年5種,1991年至2000年89種,2001年至2008年有76種,正進行中之新修、續修方志也不在少數。(註2)但是,我們關心的是:在這股臺灣修志風潮中,有多少是屬於佛教方志?據筆者個人搜尋及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提供的書目資料,發現有:1. 釋悟因總纂、釋見重撰述之《台灣佛學院志. 壹:福嚴佛學院志》,2. 釋悟因總纂、釋見重撰述之《台灣佛學院志. 貳:圓光佛學院志》,3. 釋悟因總纂、釋見重撰述之《台灣佛學院志. 參:中華佛教學院志》,(註3)4. 王見川、釋道成著《台灣北部佛教道場中壢圓光寺誌》,(註4)5. 黃鼎松總編輯之《獅頭山百年誌》,(註5)6. 釋忠定等編輯之《打鼓巖元亨寺志》,(註6)7. 閻亞寧、王明蓀總撰之《嘉義縣第三級古蹟半天岩紫雲寺寺誌》,(註7)8. 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在2013年出版的《靈鷲山30週年山誌. 1983-2013》。(註8)臺灣佛教極為興盛,戰後至2015年,只見上列8種佛教寺(山)志。 為什麼臺灣佛教史志數量這麼少?其原因有多種:有的寺廟是在戰後才建立,其發展未達一定的規模,所以會覺得沒有寫寺志的需要;而一些比較大的教團(如佛光山、慈濟功德會、法鼓山、中台山等),彼等雖常被稱為可以代表臺灣佛教,分支道場多,遍及海內、外各地,但也未見有寺志出版。不知是覺得沒有必要?還是覺得還不到修志的時候?或者還沒有意識到需要修志?大教團如此,那就更遑論其他較小的教團或是寺院了。 這裡想提出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亦即在當代臺灣,有沒有需要再從事編纂佛教寺志?亦還是佛教寺志這種屬於古老傳統的文獻,在當代已經沒有再存在的價值與必要?如果它還有繼續存在的價值,又應該用怎樣的方式編修,以符合時代的需要? 關於第一個問題,個人的想法是:作為地方志內涵之一的佛教史志,在過去已經存在好長一段時間。中國佛寺史志目前可見者,主要是下列兩種叢書:其一是1980年至1985年間,杜潔祥主編之《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收錄明清至民國佛教寺志、山志97種。其二是1996年,白化文、張智主編之《中國佛寺志叢刊》,收錄171種佛教寺志。(註9)當我們翻閱這些佛教史志的時候,除了可以了解該寺志所描述的佛教史事外,這些寺志也記錄了與該寺相關的歷史與人物,有助於吾人了解過去的佛教歷史;有時候其中記錄的是其他史料所欠缺的。所以,站在保存史料的立場,過去的佛教史志,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何況當今海峽兩岸編修地方志(如省市志、縣市志、鄉鎮志等)的工作,也一直未中斷過。那麼作為方志內涵之一的佛教史志,還是應該持續下去,不能使之中斷。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展開編修當代臺灣佛教史志的工作?以下擬先從有關編纂臺灣佛教史志之史料問題談起。 貳、有關編纂臺灣佛教史志之史料問題 在撰寫本文之前,自衍法師提供一份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的「臺灣寺志相關研究書目」,內容包括:「圖書」、「學位論文」、「研究計畫」等項。這一份書目資料說明了臺灣佛教界還是很重視出版自己寺院的相關資料,也可以用來說明有關臺灣佛教史志之史料問題。以下就以之為基礎,(註10)再就個人蒐集所得,進行必要之分類與分析。 經筆者重新檢視「臺灣寺志相關研究書目」後,將之分為:一、佛教寺志(含山志),二、紀念專刊、專輯、特刊,三、年鑑,四、寺院簡介、寺院總錄、通訊錄,五、其他,共五大類,列出如下: 一、佛教寺志(含山志)
二、紀念專刊、專輯、特刊
三、年鑑
四、寺院簡介、寺院總錄、通訊錄
五、其他
以上所分五大類,當然不足以包括全部,但卻可以從中看出如下問題:
參、有關編纂臺灣佛教史志的體例問題 要有怎樣的條件,才能編纂完成一部理想的臺灣佛教史志?除了前面談到的史料問題外,寺院領導的大力支持,足夠資金以支付相應之開支,撰寫團隊的組成與工作分配當然都不能少;而且最好能夠找到具有良好史學訓練的人來參與規畫與執行。在理想團隊合作下,共同就本佛教史志的體例展開充分的討論。 筆者以為,編修(訂)一部史志,應先確定其體例。體例主要是屬於「結構」問題,確定一部史志之結構,取決於該寺院之性質與特色,而這又要有足夠的史料來配合。讓我們先看看前面提到幾部臺灣佛教史志,它們是怎樣制定其體例的? 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之3冊《台灣佛學院志》,在體例上頗為一致,每本志都有如下九章:第一章環境景況,第二章沿革發展,第三章教育理念與學制,第四章行政組織與人事,第五章教務與教學,第六章訓育與輔導,第七章總務與圖書管理,第八章學生概況,第九章人物事略;此外,均附有表、附錄及大事紀要、引註書目。(註11) 圓光佛學研究所出版之《台灣北部佛教道場中壢圓光寺誌》,全書有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圓光寺的創建及其初期發展(1918-1933),第三章圓光寺的興盛期(1933-1954),第四章圓光寺的低潮期(1954-1974),第五章圓光寺的中興期(1974-1998),第六章圓光寺的現況;另有附錄圓光寺人物略傳、圓光寺的景觀與文物、圓光寺資料選輯三種,以及參考書目舉要。(註12)本志有學術論著之性質。 《獅頭山百年誌》計九篇:第一篇境域,第二篇沿革,第三篇神祇,第四篇祭祀,第五篇建築與藝術,第六篇文物,第七篇勝蹟典故,第八篇管理,第九篇人物;另有撰述小組簡介、參考文獻、編後語。(註13) 《打鼓巖元亨寺志》主要分為:元亨寺、勝景、建築、文物古蹟、元亨寺大事紀、人物略傳。(註14) 《嘉義縣第三級古蹟半天岩紫雲寺寺誌》計分:歷史與信仰、建築與文化、管理與維護三篇;另有附錄(紫雲寺歷年遶境路程、紫雲寺各角頭參與表等五種)及附圖(嘉義縣第三級古蹟半天岩紫雲寺建築現況測繪圖)。(註15) 由上述各志可知,除3冊《台灣佛學院志》,因性質類似,在體例上可以一致外,其他每一部志都不一樣。 接下來再看看印光大師修訂之《四大名山志》。其中,《普陀洛迦新志》分:卷首(序、例目、山境全圖、名勝分圖)、卷一本迹、卷二形勝、卷三靈異、卷四檀施、卷五梵剎、卷六禪德、卷七營建、卷八規制、卷九流寓、卷十藝文、卷十一志餘、卷十二敘錄。(註16)《清涼山志》有:卷首(序)、卷一(一、總標化宇,二、略紀化主)、卷二(三、五峯靈迹,四、伽藍勝概)、卷三(五、高僧懿行)、卷四(六、菩薩顯應)、卷五(七、帝王崇建)、卷六(八、名公外護)、卷七(九、異眾感通)、卷八(十、名公題詠)。(註17)《峨眉山志》含:卷首(序、修山志說、補遺記、凡例)、卷一(一、星野圖說)、卷二(二、菩薩聖迹)、卷三(三、全山形勝)、卷四(四、寺庵勝概,五、感應靈異)、卷五(六、歷代高僧)、卷六(七、王臣外護,八、仙隱流域)、卷七(九、古今藝文)、卷八(十、動植物產,十一、蔣編志餘)。(註18)《九華山志》則包括:卷首(聖像、像讚、序、歷代修志銜名表、凡例、總目、山圖、圖說、圖記、考證、交通)、卷一(聖迹門第一)、卷二(形勝門第二)、卷三(梵剎門第三)、卷四(高僧門第四,靈應門第五)、卷五(檀施門第六)、卷六(營建門第七,流寓門第八)、卷七(藝文門第九)、卷八(物產門第十,志餘門第十一)。(註19)《四大名山志》之體例,各有其特點。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後所修各佛教方志呢?先以「四大名山」志中之《普陀洛迦山誌》、《峨眉山志》、《九華山志》為例來看。1999年11月出版之《普陀洛迦山誌》,「全志由序、概述、專志、大事記、附錄五部分組成,以專志為主體,分《觀世音菩薩本跡》、《佛國風貌》、《教況》、《寺院》、《名僧》、《文物古蹟》、《文獻》、《詩頌》、《朝山攬勝》九卷,卷下設章、節、目,分門別類,橫敘縱寫,輔以圖表、照片。」(註20)1997年11月出版之《峨眉山志》,分志首、專志、志餘三部分,以專志為主體,分:自然環境、生物資源、風景名勝、千年史程、宗教、文物、藝文、建設旅遊、保護管理。「本志按詳今略古的原則,著重記述新中國成立以來44年間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以反映自然風光、風景資源、現代旅遊和宗教文化為特色。」(註21)1990年9月出版之《九華山志》,全志共分篇首、專志、篇末三大部分;專志設自然環境、勝景、佛教、文物、建築、人物、藝文、旅遊、管理、雜誌10篇;全書採志、傳、考、錄、圖、表等體,圖表隨文。本書「既可作朝山、旅遊者的指南,也可供科學文化考察之用,必將有益於九華山的開發和建設。」(註22) 將印光大師修訂之《四大名山志》中之《普陀洛迦新志》、《峨眉山志》、《九華山志》與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所修之《普陀洛迦山誌》、《峨眉山志》、《九華山志》比較,確各具時代特色(中國大陸方面特別重視,修志要能彰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但在體例上卻有極大之不同。(註23) 餘如:
總之,佛教志書體例不拘,可以是屬於山志的,如《普陀洛迦山誌》、《峨眉山志》、《九華山志》、《焦山志》、《獅頭山百年誌》等;可以專記一寺的,如《圓光寺誌》、《打鼓巖元亨寺志》、《法門寺志》、《大佛寺志》、《天台宗觀宗講寺志(1912-1949)》、《祥符寺志》、《南普陀寺志》等;可以專記一佛學院的,如《台灣佛學院志. 壹:福嚴佛學院志》、《台灣佛學院志. 貳:圓光佛學院志》、《台灣佛學院志. 參:中華佛教學院志》。可見佛教志書體例之富有彈性,可因時、因地制宜,配合不同「主體」,在正式從事編纂時,做出最好的選擇,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也。 肆、結論 前文分別就有關編纂臺灣佛教史志之史料與體例問題,進行了一些分析,以下擬進一步再就史料問題,以及臺灣佛寺如何展開編纂自己的寺志,略述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臺灣佛教寺院史料的多樣性 本文第二部分依「臺灣寺志相關研究書目」,將其分為:一、佛教寺志(含山志),二、紀念專刊、專輯、特刊,三、年鑑,四、寺院簡介、寺院總錄、通訊錄,五、其他,共五大類。但這五大類並不足以含括所有的臺灣佛教寺院史料。筆者曾於2006年10月1日,中國佛教會在高雄光德寺所舉辦之「中國佛教會暨各佛教會史料管理研習會」上,曾以「如何編撰教會或自己寺院的歷史?」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將有關臺灣佛教寺院史料分成如下六項:
二、臺灣佛寺如何展開編纂自己的寺志 國有史,方能顯現出「國格」;同樣的,寺要有志,才能彰顯出其「寺風」。以臺灣佛教史言,若其寺院發展超過五十年,就可以考慮進行修寺志。(當然,這只是大概的說法)若以規模來看,臺灣四大道場(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以及一些中型的佛教團體(如千佛山、香光尼僧團、華嚴蓮社、……),均應認真考慮:如何展開修志這一問題(靈鷲山、元亨寺均已完成修志)。此外,像形成於日治時期的寺院,如基隆月眉山靈泉寺、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高雄大崗山超峰寺,以及戰後初期甚為活躍的新竹靈隱寺、臺中寶覺寺、臺南開元寺(前文述及《物華天寶話開元:臺南市二級古蹟開元寺文物精華》一書,不能視為佛教之志書)、屏東東山寺等,都可以考慮編纂寺志,為自己的寺院留下一份更完整的紀錄。 總之,「歷史其實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如果要依靠別人來寫,可能會被誤解、受到忽略。(註30)所以,除上述佛教道場外,分布在全臺各地大大小小之寺院,只要資料足夠,也都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各自展開為自己的寺廟(道場)編修一部史志。(註31) 【附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