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期 104年12月
大眾史學與歷史書寫:從蔚藍文化的「大眾史叢書」談起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摘要】史家Jorma Kalela近來在Public History Review探討了當代史家製作歷史的新管道,文章開頭引用Hayden White的一句話相當引人深思:「沒有人擁有過去,也沒有人可以壟斷如何研究過去,或者是如何研究過去與現今的聯繫……今日,每個人都是歷史學家」。在這個人人都是史家的年代,歷史已成為商品,歷史消費者可以透過物質媒介接觸歷史。有鑑於大眾史學在歐美社會的快速發展,臺灣史學界在這波發展中不該缺席,史家應當走出學術象牙塔,思考如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書寫歷史,讓歷史學不再只是學者研究的對象。 關鍵詞:大眾史學;歷史書寫;歷史消費;公共史學;地方史;歷史記憶;博物館;出版 史家Jorma Kalela近來在Public History Review探討了當代史家製作歷史的新管道,文章開頭引用Hayden White的一句話相當引人深思:「沒有人擁有過去,也沒有人可以壟斷如何研究過去,或者是如何研究過去與現今的聯繫……今日,每個人都是歷史學家」。在這個人人都是史家的年代,歷史已成為商品,歷史消費者可以透過物質媒介接觸歷史。 大眾不僅可以透過學院史家掌握歷史知識,也可以藉由大眾文化發展趨勢下的虛擬轉向(virtual)與視覺轉向(visual turn)接觸歷史及發展他們自己的敘事、故事及歷史經驗,這種趨勢在英國尤為明顯。講到英國的大眾史學發展,就不得不提到近年來的一本新著Consuming History: Historians and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消費歷史》)。作者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歷史教授Jerome de Groot,他認為英國的大眾史學近來有種新趨勢,即是歷史在商品化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人有如獲得某種權力,得以更方便地接觸過去,論述過去,建立自己的歷史。 透過思索各種文化形式與實踐,《消費歷史》分析有關歷史消費的變化是什麼?特別是,影響新科技的、不同經驗與歷史論爭的是什麼?並探討歷史是如何被消費、理解與被販售?一個社會如何、為何及何時「消費歷史」?什麼是將歷史看做是一個產品的意涵?非專業媒體(電視、戲劇、電影與網路)如何影響與協助建構文化記憶?改編成小說的歷史──過去被視為是文化生產──如何影響大眾想像?電視、數位、媒體、Web 2.0等科技是如何改變大眾對歷史的感知與理解? 《消費歷史》嘗試提出這些問題,並認為英國的大眾接觸歷史正面臨過去十五年來最大的變革。其中,有兩件事一直未受到學院史家的重視。一是,從實境電視到大眾史書、Web 2.0,這些使得個人表面看起來似乎感知上與物質上圍繞著歷史專業,實際上卻以更直接的時尚方式與過去接觸。其次是歷史逐漸地流行,成為一種文化、社會與經濟的修辭與類型。 非學院或非專業歷史──所定義的大眾史學──是種複雜的、動態的現象。然而,與過往接觸有關的新的方式的含意,尚未徹底地探討,這也使得大眾史學逐漸地受專業史家所注意。這常因為是專業史家不重視各種通俗歷史,這從對大眾的批判與強調上下層對立二分的模式批判可以看出。專業史家偏向以理論來討論歷史的角色與本質,以致於大眾史家以及通俗媒介對歷史的理解,長期來一直處於邊緣位置。 專業史家對大眾史學批評的聲浪從未間斷,像是Patrick Joyce就宣稱:「歷史不是商品,史家必須對抗群眾的市場力量、資本市場。」他還提到,學院史學協助形塑大眾的歷史意識,並且幫助保護大眾免於消費者社會的威脅。對於Joyce的憂慮,De Groot的回應是,歷史已經成為商品,與史家的行動無關,而瞭解互通與消費的過程,在當代正在進行與過往接觸的普及,將提供我們對這種現象有更細微的感知。如果史家要保護大眾的歷史意識,他們首先就必須要瞭解群眾是如何被告知且擁有歷史資源的。 近來英國的大眾史學的趨勢之一是名人史家(celebrity historian)當道,帶有學院身分的史家逐漸增多。全國性的名人史家已經從學院領域分離出來,成為了文化評論者。Linda Colley和Tristram Hunt都曾為國家報紙寫過政治專欄。Richard Holmes曾在BBC的節目中遊說投票。De Groot探討了新型態的大眾史家,包括有名人、文化再現,及學院專家權威的被侵蝕。此外,他還探究了在英國叱吒風雲數十載的大眾史家David Irving。 在這之中,我最感興趣的是Simon Schama。從1990年代起,歷史逐漸成為媒體文化中的一部分。Simon Schama在BBC1台的「英國史」系列推動了歷史從電視節目中的基本部分轉變成一種媒體現象,並且使史家成為史無前例的公眾人物。在以往,歷史在中學及大學是不太受歡迎的學科,應用性也逐漸低落;但這系列節目卻吸引了廣大的觀眾,並喚起民眾廣泛的討論國家與紀念儀式等相關話題。隨著Schama的成功,隨後我們看到的是David Starkey、Tristram Hunt和Niall Ferguson的出現。隨著興趣的擴增,史家開始成為電視名人、媒體人物與文化看門者的混合體。他們逐漸從他們原有的學科與學術緣起脫離,轉而鑲嵌進某種複雜與不確定的社會與文化特性。 此外,新世代的名人史家還是頗倚賴書籍來建立他們的權威、發展他們的形象及牟利。大眾史家的著作所迎合的是那些不被專業史家關注的大眾讀者。這種著作相當有利可圖,光在2003年,Tempus出版社宣稱他們的地方史系列就有一千萬英鎊的營收。其出版品的主題涵蓋了時代分析、傳記、軍事史、地方史,及文化史。 書店及圖書館的大眾史區塊逐漸擴大以滿足大眾對過往敘事的需求。其風格類型的複雜性也相當大,範圍從基礎入門資料──例如為英國人所熟悉的系列World War II for Dummies到民眾史及BBC所主導的國家系列This Sceptred Isle。類型五花八門,涵蓋了傳記、文化史、軍事史、紀念日書籍、回憶錄、科學史、機構史、見證、歷史地理、藝術史、自傳、地方史、修正史及邊緣史等等。 大眾史的書籍作者大多是學院教授、記者、獨立作家、政治人物、喜劇演員及小說家等。儘管新的大眾史家當道,但老牌作者依續出書不斷,例如Antonia Fraser、Eric Hobsbawm、S. R. Gardiner、Stephen Ambrose、Roy Strong、A. J. P. Taylor。有些暢銷書作家是國際性的,Dava Sobel的Longitude(《尋找地球刻度的人》)可當作大眾史學市場的代表作。本書於1996年出版後,書評家及讀者的好評不斷。此後,Sobel又寫了《伽利略的女兒》,仍榮登暢銷書排行榜之列。 英國著名史家Simon Schama則稱當前是「大眾敘事史學的黃金時期」,並認為有越來越多的史家將學院的精深研究與敘事技藝相結合。例如有Tristram Hunt, Bettany Hughes, Richard Holmes, David Starkey, Lisa Jardine, Niall Ferguson, David Cannadine,他們受歡迎的程度說明了仍有許多平易近人的作品是由專業史家所寫。 除了敘事史之外,讀者仍有許多直接碰觸過去的方式,例如日記、見證描述、傳記及回憶錄。尤其是政治日記已經成為數十年來的重要出版,另一種類型是信件收藏。日記難免帶有偏見或個人意圖,但也因為如此,使得史學的業餘者願意投注精力在這個領域。這些資料經過編輯之後成為原始史料,因而會讓讀者比讀大眾史學書籍更為接近真實的歷史調查。英國勞工黨Tony Benn的日記Diaries,即對於從越南戰爭到共同市場等關鍵事件,提供了個人解釋與有用的歷史觀點。見證資料也是大眾史學的重要一環。例如英國紀錄片節目主持人Richard Holmes的The World at War,這本書是由許多訪談錄彙編而成,範圍從Albert Speer到Antony Eden,從偉人到鮮為人知的小人物。 有鑑於大眾史學在歐美社會的快速發展,臺灣史學界在這波發展中不該缺席,史家應當走出學術象牙塔,思考如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書寫歷史,讓歷史學不再只是學者研究的對象。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林宜澐總編討論後,我們嘗試規劃了「大眾史叢書」。筆者去年的《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算是這項計畫的首部曲,由於是初試啼聲之作,尚未來得及納入書系,所以並未編號。如今,我主編的這套書系經過一年的發展,逐漸有了雛形,第二本書即將出版,《島嶼浮世繪》這本蔚藍文化的創社之作,也算是起了個頭。我們的視角不限於臺灣史,舉凡中國史及世界史,甚至全球史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規劃的主題包括有: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明治及昭和時期的旅行文化史、物質打造的世界史、燕行錄裡朝鮮使者的中國之旅等等。 在臺灣每年近四萬種的出版物中,翻譯著作占了絕大多數。如何找尋好的大眾史著作並非難事,但我們更期待地是鼓勵臺灣的年輕朋友從事這方面的歷史書寫。如何將好的歷史學術研究,轉化成大眾可以理解的歷史敘事,是當務之急。我們希望上述這套「大眾史叢書」書單只是個開端,未來仍期待有更多有意思的主題能陸續加入。 (本文節錄轉載發表於2015年10月25日「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大眾史學與歷史書寫:從蔚藍文化的「大眾史叢書」談起〉一文之第二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