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期 104年12月

大眾史學的在地實踐

──以《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為例

張弘毅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藝文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
曹馨舫 臺北市中正國小教師/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
齊汝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本文主要敘述當代臺灣佛教界領導人物──香光尼僧團悟因法師及其門下弟子,特別是高雄鳳山紫竹林精舍,為落實眾生社會參與、關懷在地人文,於2014年至2015年舉辦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工作坊的成果《大家來寫歷史──紫竹林精舍故事集》,不但代表悟因法師推動佛學教育,關懷在家弟子、社會大眾,更象徵悟因法師歷史理念的具體實踐。悟因法師曾說:「一群比丘尼,在僧團中認真地生活,無論過堂、種菜、誦經、拜佛、禪修、經行,甚至睡覺時也要用功的點點滴滴,包括居士學佛歷程的努力與感動,如果將之如實紀錄下來,雖然生澀,但一步一腳印,平常中別有滋味,這不就是佛法在人間落實,貼近著人間生活的真實景況嗎?」悟因法師重視歷史,關注「如實紀錄」比丘尼、居士的人間生活,堪稱大眾史學的「先覺者」。透過《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的試行出版,「人人皆可成佛,人人都是史家」,功德圓滿。

關鍵詞:悟因法師;香光寺;紫竹林精舍;高雄鳳山;大眾史學;香光尼僧團


一、前言:記憶溯溪與「咱的所在」

  古希臘神話掌管文藝的九位繆司(Muse),其中主宰歷史的女神叫克麗歐(Clio),她的母親即是記憶女神(Goddess of Memory)──慕內莫西妮(Mnemosyne),可見「歷史」源自「記憶」。(註1)由於在地人對自己家鄉與土地的關愛是本能的,因此,一旦自己家鄉的空間(Space)蘊含在地人的日常生活經驗,產生歷史、文化等主觀的認同(Identity),此一「空間」即形成具有獨特性的地方(Place)──或閩南語所說的「所在」。值此記憶研究(Memory Study)蔚為學術風潮之際,在時間長河之中,從事「記憶溯溪」、探索人們日常生活「所在」的故事,如此,不但可以關照庶民大眾(Public)的歷史記憶或在地記憶,更能將屬於「咱的所在」、富含歷史認同之文化記憶(Cultural Memory),代代傳承、永續經營。

  追溯高雄鳳山在地人熟知的曹公圳,建造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自下淡水溪(今名高屏溪)引溪水,灌溉清代鳳山縣之農業地區,成為孕育高雄的搖籃。一如形容,高雄地區的河川和埤塘濕地環境,就像是一條珍珠項鍊,曹公圳(鍊頭)從高屏溪九曲堂引水入源頭,新、舊圳道穿越高雄縣市,分別注入愛河、前鎮河、後勁溪和鳳山溪(鍊身)。曹公圳串接了這些埤塘和河川,並連結高雄縣市既有的大型埤塘(珍珠),形成綿密的水文網絡。(註2)水文與人文,千百年來,因而涵養了高雄鳳山的土地,也寫下兼具特色的「咱的所在」之在地故事。

  高雄鳳山紫竹林精舍的源頭為「香光寺」,是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的百年古剎,1980年元月,悟因法師晉山為香光寺的第二任住持,同時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從悟因法師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為在家弟子設置佛學研讀班,1999年香光尼僧團第一個分院──紫竹林精舍推動小學「心智教學」,2000年舉辦「外籍新娘識字學習班」,還有其他分院也舉辦「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關懷鄉土終生學習系列活動」、「臨終關懷講座」。一路走來,香光寺及紫竹林精舍,都在說法眾生、關照眾生。2014年4月,悟因法師及其門下弟子──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自衍法師、曉融法師,特別是高雄紫竹林精舍自晟法師,為落實眾生社會參與、關懷在地人文,舉辦2014年至2015年高雄鳳山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Workshop on Public History and Oral Tradition)。希望以此關照眾生、紀錄眾生,而工作坊的成果便是《大家來寫歷史──紫竹林精舍故事集》(以下簡稱《紫竹林精舍故事集》)。

二、認識自己:大眾史學與「他者的歷史」

(一)美國大眾史學的興起

  1931年美國歷史學會會長貝克(Carl L. Becker)以〈人人都是史家〉(Everyman His Own Historian)為題,首次提出「人人都是史家」的觀點。雖然貝克〈人人都是史家〉一文的重點,其實是在論述歷史的客觀性問題(Objectivity Question),指出人們對於過去發生之事,都會有自己的見解;不過,「人人都是史家」這個詞彙,則為當代臺灣歷史工作者借用,推廣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並引申理念為「大家來寫歷史」、「大家來寫村史」或「大家來寫都會史」。

  1970年至1980年代的美國史家,為了倡議歷史研究的實用、社會參與,已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具體的地方研究(Local Study),譬如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歷史系教授Robert Kelly等。而具體的作法就是設置跨校院系、跨領域的大眾史學學程(Program of Public History),頒授碩、博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歷史系倡導「大眾史學」至今,已培養超過一百位畢業生,分別供職於美國各地的博物館、公私立文化資產機構、非營利組織及私人基金會等單位。簡言之,「大眾史學」的體(Essence)、用(Use)──即人文關懷(Humanist Concern)及社會參與,反映出貼近大眾脈動、當代歷史書寫的趨勢。

(二)臺灣大眾史學的定義與意義

  在臺灣,周樑楷教授近十年來首倡「大眾史學」,於2004年對大眾史學定義如下:

每個人隨著認知能力的成長都有基本的歷史意識。在不同的文化社會中,人人都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和觀點,表述私領域或公領域的歷史。大眾史學一方面以同情了解的心態,肯定每個人的歷史表述,另方面也鼓勵人人「書寫」歷史,並且「書寫」大眾的歷史供給社會大眾閱聽。大眾史學當然也應該發展專屬的學術及文化批評的知識體系。(註3)

周樑楷教授也鼓勵人人「書寫」歷史,並且「書寫」大眾的歷史供給社會大眾閱聽,以凸顯由下而上的作用力。簡言之,大眾史學是:書寫關於大眾的歷史(History of the Publics);為大眾書寫歷史(History for the Publics);大眾來書寫歷史(History by the Publics)──即「人人都是史家」,「大家來寫歷史」、「大家來寫村史」或「大家來寫都會史」。

  隨著臺灣社會的民主化,過去弱勢者或少數者(The Minority)被遺忘的歷史、被忽視的記憶,或人們必須重新溫習的往事,都可以因為大眾史學「開放式的史觀」,(註4)使得生活於「現在」的人們,能夠嘗試以多元表述(Representation)書寫「過去」,有機會脫身「歷史戰爭」(History War),(註5)從而邁向較美好的「未來」。

(三)多元文化與「他者的歷史」

  全球化及後現代主義帶來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e),使得歷史書寫超越「自上而下」的菁英史觀,開啟「自下而上」之底層史觀(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另一方面,伴隨臺灣社會愈趨民主,尊重他者(The Other)及其所屬群體的史觀、歷史記憶,並且透過認識彼此(Know Each Other),進而「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似乎也成為當代社會進步、開放的象徵。文明社會的指標之一,在於認識、理解、尊重「他者的歷史」(Other Histories)。一如周樑楷教授所指:「歷史的意義,在於歷史意識、社會意識和生命意識的不斷錘鍊和昇揚。」(註6)

  歷史是記憶的延伸,不管是面對自己、族群、家鄉,甚至是精舍的歷史,都能讓我們感受到記憶、土地和情感之間強而有力的聯結。「大眾史學」走尋「在地觀點」,並將「在地參與」的行動力導入,邀集各行各業的人書寫自己鄰里的地方史、村史、都會史、產業機構史、校史、家族史、人物傳記等,正可以凝聚地方意識與歷史認同,也才能真正傳承屬於「咱的所在」之「文化記憶」。

三、種樹:2014年至2015年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

(一)悟因法師:大眾史學的「先覺者」

  悟因法師相當重視歷史,更關注「如實紀錄」比丘尼、居士等「大眾」的人間生活。說起來,至少在2004年時,悟因法師就已經在《香光莊嚴》80期〈每一步,都通向同一個願──發行人的話〉,論及推動「大眾史學」的必要性。

  早前,悟因法師為了推廣佛法,加強僧眾教育、在家信眾的佛學知識,開辦了尼眾佛學院和佛學研讀班。1985年創辦《香光莊嚴》刊物,傳遞法音;1995年,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出版發行《佛教圖書館館訊》(2005年起改刊名《佛教圖書館館刊》);1996年,又發行香光尼眾佛學院的院刊《青松萌芽》。這些作法,一方面讓「大眾」有機會親近佛法,同時也為比丘尼、居士等「大眾」的人間生活,留下歷史記憶。(註7)《香光莊嚴》80期,悟因法師〈每一步,都通向同一個願──發行人的話〉一文,曾說:

一群比丘尼,在僧團中認真地生活,無論過堂、種菜、誦經、拜佛、禪修、經行,甚至睡覺時也要用功的點點滴滴,包括居士學佛歷程的努力與感動,如果將之如實紀錄下來,雖然生澀,但一步一腳印,平常中別有滋味,這不就是佛法在人間落實,貼近著人間生活的真實景況嗎?(註8)

由此,可看出悟因法師其實不但積極弘法,更是向來重視歷史,關注「如實紀錄」比丘尼、居士等「大眾」的人間生活。

  悟因法師重視「如實紀錄」,及其對於「大眾」的關照,自然源自佛法及其本心。而悟因法師這樣的佛心,正是「大眾史學」理念所稱,書寫關於大眾的歷史(History of the Publics);進一步說,發動比丘尼、居士等「大眾」一起來「如實紀錄」,然後「如實紀錄」給大家閱覽,這不也就是「大眾史學」所說:為大眾書寫歷史(History for the Publics)、大眾來書寫歷史(History by the Publics)──即「人人都是史家」、「大家來寫歷史」。如此說來,悟因法師這般「先知先覺」的理念,不但令人敬佩,更堪稱是大眾史學的「先覺者」。

  香光尼僧團自嘉義竹崎的阿里山山腳下的「香光寺」起步,來到桃園大溪臺地的素樸叢林間,修復民宅成「香光山寺」。能覓得如此清靜道場,以戒香與心光的修行來莊嚴菩薩道,(註9)香光尼僧團在感恩之餘,也發願藉由大溪在地的口述歷史來回饋鄉里。因此,香光尼眾佛學院與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於2012年10月7日,共同主辦「口述歷史」講座,邀請國史館修纂處處長侯坤宏教授講授「佛教人物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侯教授鼓勵大家透過親自實作,以領略口述歷史的價值與特色,參與者除佛學院的全體師生外,香光寺法師和居士皆前來聆聽此場精彩且實用的講座,(註10)也提升了與會者的史學素養。

  為培育口述歷史工作的種子人員,落實全民寫歷史之精神,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更於2014年舉辦「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以提升全民對大眾史學的認知。期望學員透過課程研習,從自身關懷擴展到在地文化,未來投入文化志工培訓的行列,共同推動社區服務,為當地書寫溫暖的人情記憶,找回被遺忘的歷史新譯。(註11)

(二)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

  「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及香光尼僧團主辦,香光佛教學院承辦。工作坊分別於高雄、臺中、臺北、嘉義舉辦四場。工作坊的簡章也述明活動的緣起:

每個人都是獨自來到世間,有緣成為家人、朋友、眷屬等關係,共同生活、學習、成長在這片土地上。面對有限的生命,如何捕捉、挖掘曾經走過的歷史記憶,讓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時空,留下寶貴的經驗傳承。

邀請您,來一趟時光旅行,書寫、影像記錄你我的生命足跡。期願透過口述歷史工作坊的理論與實務,關懷生命,從自身擴展到在地文化,未來能投入文化志工行列,為自己、家人親友、地方年長者,找回被遺忘的歷史,留下溫暖的人情紀實,代代心光相映。

  首先高雄場由紫竹林精舍、香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協辦,於2014年4月19日(星期六)下午2:00至晚上9:30及4月20日(星期日)早上9:00至下午5:00在紫竹林精舍(高雄市鳳山區漢慶街60號)舉辦。課程內容如下:

日期課程內容師資群
4/19(六)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侯坤宏教授/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4/19(六)紀錄型微電影初探王藝逢導演/八藝傳播公司負責人、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兼任講師
4/20(日)影像紀錄在臨終心理諮商的應用石世明心理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
4/20(日)口述歷史採訪技巧與資料整理闞正宗教授/法鼓佛教學院臺灣佛教史兼任助理教授


  接著臺中場於2014年5月3日至4日(星期六∼日)上午9:00至下午5:00在養慧學苑(臺中市西區大墩十街50號)進行。課程內容如下:

日期課程內容師資群
5/3(六)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侯坤宏教授/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5/3(六)用影像說人生故事翁國麟總監/科甲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暨製作人、亞洲大學資訊傳播系兼任講師
5/4(日)影像紀錄在臨終心理諮商的應用石世明心理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
5/4(日)口述歷史採訪技巧與資料整理闞正宗教授/法鼓佛教學院臺灣佛教史兼任助理教授


  臺北場於2014年5月24日至25日(星期六∼日)上午9:00至下午5:00在印儀學苑(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進行。課程內容如下:

日期課程內容師資群
5/24(六)用小相機拍出好照片閔其慰講師/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講師、開南大學創意產業與數位電影學士學位學程講師、臺北市大同社區大學講師、新北市新店區崇光社區大學講師
5/24(六)影像故事創作實務與經驗李建成教授/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5/25(日)淺談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卓遵宏教授/前國史館纂修兼主任祕書
5/25(日)口述歷史採訪技巧與資料整理張弘毅教授/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


  最後嘉義場於2015年4月11日至12日(星期六∼日)上午9:00至下午5:00在安慧學苑(嘉義市文化路820號)進行。課程內容如下:

日期課程內容師資群
4/11(六)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吳建昇教授/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4/11(六)用影像說人生故事翁國麟總監/科甲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暨製作人、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4/12(日)影像紀錄在臨終心理諮商之運用石世明心理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
4/12(日)紀錄型微電影初探王藝逢導演/八藝傳播公司負責人、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兼任講師


(三)香光尼僧團「大眾史學」願景

  「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結束後,香光尼僧團的法師們期許能延續工作坊點燃的熱忱,並借重筆者在「大眾史學」的專長,實踐佛學與史學的研讀、記錄、出版等願景。2014年5月25日(星期日)傍晚,自衍法師與筆者在臺北場「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結束後,於離開前,在印儀學苑的停車場長談約一個小時,共同發願推動「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以培訓志工,同時結合佛學研讀班,推行工作坊的志工研習,鼓勵志工認識地方文史,並藉由發掘在地記憶、書寫自己家鄉的歷史,回饋鄉里。於是,「大眾史學」的火苗,開始在高雄鳳山紫竹林精舍發光發熱。香光寺首任住持心志法師曾說:「只要有香就有光,雖然香的光只是一丁點,但是很多香的光也會聚成大的光啊!」(註12)香光匯聚之力,不但追隨佛教寺志編纂的「傳統」,或「如實紀錄」比丘尼、居士等「大眾」的人間生活,也將口述歷史的研習轉向大眾史學之「創新」,發揮「傳統」與「創新」雙軌並行的願力。

四、耕耘:2014年至2015年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

(一)大眾史學的在地實踐

  1990年前後,隨著臺灣社會民主化,思想開放多元,學界也開始注重各地鄉土文化或臺灣文化之研究,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也順應這股潮流,不但重視研究在地文化(Indigenous Culture),更強調「由下而上的史觀」或「底層的史觀」(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並主張「人人都是歷史家」,推動「大家來寫歷史」。於是,歷史的思維取向朝著更多樣化、更寬廣的方向發展,(註13)也帶動了「大家來寫村史」、「大家來寫都會史」的風氣。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和臺灣省政府文化處從1998年4月起,合作推動「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種籽村建立計畫」,「大家來寫村史」運動,是希望將長期以來由專家、學者所進行的「歷史研究」釋放出來,由在地生活者、業餘者來「書寫歷史」。透過這種歷史書寫,提煉過往的經驗並編組記憶,讓歷史成為「自己的」,而不是與自己無關的「知識」。(註14)「大家來寫村史」運動,就是一個將「了解自己」的作業,交付給每一個人的歷史寫作運動。

  源自「大家來寫村史」的理念,筆者近年來也開始提倡「大家來寫都會史」。將研習或書寫家鄉歷史的工作,聚焦臺北都會地區,希望藉由「大眾史學」,推促臺北人「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除了重視底層的史觀(History from the Bottom Up)及弱勢者或少數者(The Minority)外,最主要的還是推動「在地參與」和發掘「在地觀點」。學術界推廣「大眾史學」相關活動,只是助燃火苗;火苗燃起後,還是得依靠在地人士自己保持熱度,不使熄滅,並保持在地人士的參與及觀點,才能貼近地方脈動,建構具多樣性(Diversity)之在地文化。(註15)

(二)微型實驗:「大家」來寫歷史

  由高雄鳳山紫竹林精舍舉辦的「2014年至2015年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實際進行「高雄都會史」與「紫竹林精舍史」雙軌並行的歷史書寫研習與實作,可說是一次創世紀的「微型實驗」。透過講師與學員們的共同參與,「大家」(比丘尼、居士、大學師生等「大眾」)攜手共同書寫歷史,真正達到「大家來寫歷史」的目標。而這個「大家」,人數有三十餘位。「高雄都會史」與「紫竹林精舍史」雙軌並行的歷史書寫,不但是佛門或宗教領域第一次的「大眾來書寫歷史」(History by the Public),也是臺灣學界少見直接式的社會參與,更是臺灣「大眾史學」近年來絕無僅有的團隊實作。

  工作坊長達一年的在地參與與歷史寫作,能夠順利推展,不但源於悟因法師重視歷史、佛教寺志書寫的傳統,也源於佛學院等單位自2012年開始陸續舉辦口述歷史等相關講座,推促「大家」重視歷史記憶,進而書寫歷史。在自衍法師與筆者多次討論,自晟法師也決定以高雄紫竹林精舍為中心,並涵蓋精舍周邊區域,進行「大眾來書寫歷史式的精舍史」的書寫。雖說「人人都是史家」,但實際上推展「大家」來寫歷史卻也有一定的挑戰。因此,便以「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志工培訓為基礎,加以自晟法師認為,由在地居士們一起參與書寫精舍史與在地歷史,比起只由法師們動筆進行,更具有意義。故而邀請筆者帶領工作坊研習課程,一方面,鼓勵法師、居士認識在地的文史;另一方面,亦藉由書寫自己家鄉的歷史,來回饋鄉里、「認識自己」。

(三)2014年至2015年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

  為期一年的高雄鳳山「2014年至2015年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從2014年6月29日(星期日)開始,按月展開例行課程。由筆者指導志工們有關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並帶領學員們實際進行鳳山在地文史踏查;另外,由康鴻裕老師以「歷史GIS」講解高雄、鳳山的歷史及文化記憶;齊汝萱老師講授口述歷史與人物撰寫;曹馨舫老師分享GPS軌跡記錄等。志工們除了在課堂上認真吸收大眾史學外,也利用工作之餘蒐集在地文史資料,從事法師、信眾志工或地方耆老的口述訪談,並於課堂中與學員們分享文史工作的過程與心得。

  工作坊課程於2015年6月21日(星期日)告一段落。2015年8月1日至2日(星期六至日),最後由筆者導覽法師、志工們,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花蓮在地文史踏查。參訪花蓮七腳川社(阿美族部落)舊址、吉野(日本)移民村及慶修院,壽豐豐田社區、東華大學歷史系/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以求「他山之石」觀摩效果。「2014年2015年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最後成果──《大家來寫歷史──紫竹林精舍故事集》,也在工作坊尾聲中,集結成書試行出版。

五、立業開基:悟因法師與《紫竹林精舍故事集》

(一)悟因法師與紫竹林精舍

  悟因法師自幼便喜歡讀書,年輕時就體會教育的重要性。1957年在新北投法藏寺皈依,後於臺北十普寺出家,在中國佛教三藏學院奠定佛學基礎。1963年追隨天乙法師,南下至高雄興隆寺八年,北上臺北圓通學苑六年。天乙法師強調比丘尼必須有擔當宗教師的志願,影響悟因法師日後致力於教育和領執的制度化。

  1980年元月,悟因法師晉山為香光寺的第二任住持,同年3月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香光寺的寺名取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香光莊嚴」,經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1983年香光尼僧團購買高雄縣鳳山市630坪土地,自此將佛法的種子播撒於高雄,紫竹林精舍也在高雄地區負起推廣佛陀教育的使命。

(二)精舍史和在地文史的結合

  紫竹林精舍建築的主體結構,分前、中、後三棟:前棟「法寶樓」,是佛學研讀班教室;中棟「佛寶樓」,是大眾行持禮拜殿堂;後棟「僧寶樓」,是僧眾活動區域。精舍一磚一瓦,都源自《妙法蓮華經》的深刻思維:進入法華門,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如實奉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可開啟成佛之門。透過空間景觀、視覺造型,引發參訪者體會「人人皆可成佛」的真義。

  高雄鳳山在地文史,包括高雄市,特別是鳳山區之赤山、鳳山/古城、五甲三大次分區文化資源景點;此外,當然也包括傳遞佛法的紫竹林精舍。《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的內容,希望結合精舍史和在地文史,進而從傳統的佛教寺史,延伸為「在地文史導覽」,讓法師、居士及一般大眾,都能經由《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瞭解紫竹林精舍史及高雄/鳳山在地文史,「認識自己」、認識「咱的所在」。《紫竹林精舍故事集》不僅是屬於精舍的佛教寺史,也是寫給高雄人看,寫給臺灣人看,作品面向香光尼僧團及分屬機構的來賓,也面向全世界。

(三)佛學研讀班與精舍的社會參與

  學院教育與寺院教育的融合,一直是香光尼僧團的特色。佛學院的成立,實現了悟因法師推廣僧伽教育、培養宗教師的衷心宿願。如何將佛法介紹給社會人士,也是悟因法師一直很關心的一件事。為了不讓在家弟子只有拿香「憨憨」地拜,悟因法師首先於1984年在嘉義成立佛學研讀班;1985年高雄紫竹林精舍、1995年苗栗定慧學苑也先後開辦;1997年臺北印儀學苑和1998年臺中養慧學苑也陸續開班;2007年,桃園香光山寺也開辦研讀班。佛學研讀班的宗旨:推廣佛陀教育、踐行正信佛教生活、以佛法美化人生。課程設計包括知識性、生活性、宗教性、服務性。研讀班採小班上課,由授課講師演講,或小組研討,更有考試、作業、報告等多元教學,提供學員「學中修」與「自己栽培自己」的機會。

  「2014年至2015年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延續佛學研讀班的社會參與精神,而工作坊最後成果──《紫竹林精舍故事集》能夠集結試行出版,主要還是歸功法師、居士護持,特別是悟因法師開示:「比丘尼過堂、種菜、誦經、拜佛、禪修、經行」、「居士學佛歷程的努力與感動」,如果將之「如實紀錄」,這不就是佛法在人間落實。沒有悟因法師重視歷史,關注「如實紀錄」,或許就沒有工作坊,自然也不會有《紫竹林精舍故事集》。佛學研讀班強調「學中修」與「自己栽培自己」,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工作坊也是如此,不乏工作坊學員藉此因而認識地方歷史發展、重溫親人故事,甚至完成撰寫自己的家族史。

六、結論:人人皆可成佛.人人都是史家

  《大家來寫歷史──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的試行出版,相信只是開始。

  香光尼僧團和紫竹林精舍長期致力於入世弘化,與時俱進,不斷適應環境、調整自我,運轉傳統中的改變(Change within its Tradition),希望在火宅世間、遍灑清涼法水。「如實紀錄」比丘尼、居士等「大眾」的人間生活,可說是源於佛法普度「眾生」,轉念歷史書寫聚焦「大眾」。悟因法師一向給人「恆毅」的印象,紫竹林精舍秉持「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精神,推動工作坊勇步向前,不也正是映照悟因法師「恆心毅力」之最佳寫照。

  結合「紫竹林精舍史」與「高雄都會史」,雙軌並行的歷史書寫,是一次創世紀的「微型實驗」,就如同目前網路上「臺灣吧」(Taiwan Bar)透過「動畫臺灣史」進行之「微型創意」;也如同齊柏林導演拍攝《看見臺灣》紀錄片,讓人們觀賞美麗的臺灣及其面臨的危機,重新思考臺灣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些深具開創性與開放性的作法,可以讓世界重新「歸正」。「大眾史學」其實不是革命(Revolution),也非改革(Reformation),它是歸正(Restoration)。

  佛家所說「人人皆可成佛」,大眾史學強調「人人都是史家」。上述兩句話,不但深切表現佛法與大眾史學外在情境、內在理路之關聯性,此外,前者展現「開放式的佛心」,後者則表述「開放式的史觀」。透過《大家來寫歷史──紫竹林精舍故事集》的試行出版,「人人皆可成佛,人人都是史家」。功德圓滿。

【附註】
註1:張弘毅,〈認識自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前世與今生〉,《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 2013「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志工研習營」研習手冊》,(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13年11月7日),頁111。
註2:謝宜臻,〈曹公圳水文重建──高雄地區水文系統的網絡思考與對策〉,《台灣濕地雜誌》,62期(2006年10月),頁7。
註3:周梁楷,〈大眾史學:人人都是史家〉,《當代》,206期(2004年10月),頁76。(按:雜誌誤植「周梁楷」,正確為「周樑楷」)
註4:2014年至2015年臺灣教育部公布高中教科書「課綱微調」,引發爭議。2015年8月4日《自由時報》〈前95、98課綱召集人周樑楷︰課綱微調的過程就是「黑」〉,周樑楷教授受訪表示,這次的爭議,是教育部「封閉式」史觀與教育界學者希望的「開放式」史觀之爭。本文借用周樑楷教授觀點。
註5:「歷史戰爭」是形容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詮釋現象,即不同立場的人或群體,乃至國與國之間,因為對歷史解釋不同所引發的爭議。例如臺灣社會對於日本時代(1895-1945)的論述,因為政治立場不同、歷史記憶有別,所產生的「日據或日治」、「光復或終戰」之論爭。
註6:周樑楷著,《歷史學的思維》,(臺北:正中書局,1993),頁111。
註7:于君方,《香光莊嚴:悟因法師行傳》,(臺北:若魚整合行銷,2010),頁162-163。
註8:釋悟因,〈每一步,都通向同一個願──發行人的話〉,《香光莊嚴》,80期(2004年12月),頁7-8。
註9:〈香光山寺簡介〉,《轉念創新.活出生命的亮點:2014轉化個人與社會跨領域國際研討會暨香光研究學院成立特輯》,(臺北: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2015),頁317。
註10:「『口述歷史』講座」,香光尼眾佛學院,http://www.gaya.org.tw/blog/hkbi/?p=209
註11:主旨,舉辦「時光旅行:口述歷史工作坊」,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函。
註12:釋明迦總編輯;釋自淳,釋見憨,釋見豪執行編輯,《香光──香光尼僧團十二週年特刊》,(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民81),頁135。
註13:同註6,頁34。
註14:吳密察,〈前言〉,《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修訂再版,臺北:唐山出版社,2001),頁10-11。
註15:張弘毅,〈大家來寫都會史:理論的分析〉,《應用史學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6月22日),頁45-50。


【訊息】

延伸閱讀──「寺院史志」專題選目

  佛教寺志是佛教史料中,一種獨特而重要的文獻,亦是地方性歷史文獻之一。其內容包括歷史沿革、法脈傳承、建築、高僧傳記、法語詩偈,並記錄佛寺的地理、人文與風俗等。

  因應「寺院史志與大眾史學發展研討會」,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特別整理論述「寺院史志」之研究參考文獻,分圖書、學位論文、研究計畫、網路資源,請上線閱讀。

  詳見http://www.gaya.org.tw/library/readers/temple.htm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6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