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六期 102年6月
從佛教期刊淺談對臺灣佛教的省思陳玉女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摘要】臺灣佛教期刊大致以學術、非學術類別其內容性質。學術佛教期刊多為研究成果之刊載,為專業人士提供研究觀點交流的重要園地。而非學術性的一般佛教期刊雜誌或報章,多半與平日的信仰活動、現實生活點滴相關,縱使所載不乏稀鬆平常的流水帳記事,其紀實內容,都是未來提供回顧或整理臺灣佛教歷史的重要一手材料。這樣的前提下,期待各佛教期刊雜誌能夠更有系統地編輯、分類所欲採訪的議題和刊載的內容,甚或規劃報導專題,為未來的佛教研究累積豐富的文獻資料。另一方面,整理過去近百年來在臺灣發行的各種佛教刊物,不管是學術性或非學術性,從過往厚厚的紙堆中逐一檢視整理,以期勾勒近百年來臺灣佛教發展之圖像。 關鍵詞:佛教;期刊;臺灣;文獻;歷史 各位法師、各位老師和先生、女士們,大家好。今天我是最沒有資格坐在這裡當引言人的一位,因為自己並未從事有關佛教雜誌編纂的工作。但承蒙自衍法師的邀請,也感謝主辦單位給我這個機會,請容許我從一位使用者的立場,淺談個人對臺灣佛教期刊的一些看法。 一、臺灣佛教對佛教刊物的角色期許 我本身從事明代佛教社會史研究,論文多半投稿在一般歷史學期刊,很少發表在佛教學報。是因為佛教學報大多集中在教義或語文文獻的研究,相形之下,談到佛教與歷史的部分較少。大體來說,佛教期刊分成非學術性期刊和學術性期刊兩大類型。就學術型期刊而言,可以說是一種研究成果和研究觀點的交流。至於它的功能性到底有多大,需要被檢視,始能確實掌握其使用價值與意義。若以歷史研究範疇為例,學術性的歷史研究與大眾歷史對社會的價值雖然不能同質而論,但影響的廣度與層面卻不難瞭解。如同非學術性佛教期刊能夠影響大眾的層面,可能要比學術性期刊來得大。 而歷史材料中的「原始史料」,也就是第一手資料的來源,非學術性的佛教期刊應該是重要取得路徑之一。所刊載的採訪消息與報導內容,大多可能成為日後可以提供學界研究的原始檔案或一手材料。譬如我目前正從事明清佛教社會救濟事業的課題探討,當我回到文獻裡尋找相關材料時,很難找到為數較多或較為系統性的原始記載。為什麼?因為明清政府刻意壓制佛教在社會的影響力,壓縮了佛教的發聲權,影響明清佛教社會救濟活動的文獻記錄至今不易獲得而呈現零星的情形。然回頭看臺灣這五六十年來所發行的佛教期刊,尤其是解嚴後各佛教團體紛紛出版的非學術性刊物,自身擁有相當的發言權,所關心的議題及表述的方式亦隨之越趨多元,不僅止於佛教義理的宣傳,縱使有些看似流水帳不起眼的活動記錄或編年式的記錄,但這些都是未來回顧這段歷史可資參考的第一線見證的紀實文獻。因此,若有鑑於此,各期刊應該更有系統地編輯、分類所要刊載的內容,甚或規劃專題進行報導。像剛剛參觀會場上所展覽的臺灣各種佛教期刊時,特別關注《慈濟》刊載的議題,也就是既以「慈濟」為名,便容易讓人聯想到與社會救濟命題相關的報導,會場上可以拜見由青蓮出版社出版四冊很有系統的相關資料整理,但慈濟的雜誌,似乎未見其規劃在佛教社會救濟這一環的系列性專題報導。如果考慮到未來它的文獻意義,以及可以影響臺灣佛教研究課題與方向時,我想這點是有必要給予關注的。像個人所熟知的《僧伽醫護》會刊,可以說是專題式的刊物,對從事佛教醫學研究的使用者來說,是莫大的福音。個人之所以知道這份雜誌,緣於之前探討明代出家人在修行跟素食的宗教生活中,較易罹患的疾病,譬如氣虛、胃脹、打嗝、貧血、痔瘡等,其病因是什麼?在傳統文獻裡很難找到有關僧人疾病治療的醫案和直接證據,這與佛門就醫傳統和醫病觀念密切相關。然而現代《僧伽醫護》的出刊,就相關研究史來看,特別具有突破傳統觀點的前瞻眼界及開拓新文獻史料的價值。 傳統文獻的撰寫者與保存者,大部分都由官方主掌,都屬精英階級主筆。反觀今天,佛教本身已經擁有相當發聲的自由與權力,在相對較能自主的時代裡,可以藉此契機再次審視以前的這些刊物內容,包括展望未來,在進行編審時,多考慮一些較有系統、類別和開展議題的專題式報導。這是我個人對於具有保存原始材料價值的非學術性佛教期刊所扮演角色的一點期待。 二、臺灣佛教文化內涵的自我勾勒 其次,從上午到下午聆聽各場次的發表,可以歸納佛教雜誌在編纂、發刊的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幾個關鍵問題,一是人力、二是經濟,再來是報導選題的問題。姚麗香老師的一篇文章即〈台灣地區光復後佛教出版刊物的內容分析──佛教文化思想變遷初探〉,分析從光復以後至1986年佛教期刊的內容,或許各位雜誌的編輯者可以參考看看。1986年到現在已經三十年,三十年中佛教研究的整體內容明顯增加很多,但根據她所提出來的分析,這些雜誌還是偏重在通論、教義跟經典方面的討論,也就是說偏重在所謂傳統的義理部分居多,而關於佛教跟社會互動的討論比較少。我們看這三十年來,佛教跟社會互動的這部分是頻繁驟增的,但時事選題上,卻沒有適時反映這方面的動向。舉例來講,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在香港發表,探討臺灣的佛學院為什麼很少把性別議題放到課程裡?而教團的性別議題是不是能在佛教刊物裡經常刊載討論?是否衝撞傳統佛教教團的兩性秩序?另,政治的議題。曾經在某次的佛教學術研討會上,遇到一位來自香港的人士,表示很想參加臺灣某個佛教團體,可是後來沒有參加,是因為他必須遵守不能參與政治集會的戒律。但是現在香港居民經常發生反抗中國威權統治的抗爭,他常常參加這類的抗議活動,所以沒有辦法加入這樣的宗教集團。 事實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任何事情跟政治都有極其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選議題上,什麼樣的政治政策,會使佛教發展受到影響,也是佛教該關懷的對象,包括現在提倡節能減碳、生態環境的問題在內。佛教雖然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及相關理念的推動,但本身的發展建設是否構成生態的威脅,也是值得我們經常反思與批判。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五臺山寺院建築材料取得的來源,當中檢討寺院建蓋造成生態環境的壓力與衝擊,這點是身為佛教徒的我們應該需要深切反省的地方。寺院愈蓋愈多、愈蓋愈大,並非土地生態之福。站在大自然環境的思考上,不應該經常勸化信徒捐錢蓋寺求功德,這樣的觀念必須轉化,才能減緩生態的負荷及節省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也較能符合節能減碳的本懷。當我在研討會發表五臺山佛寺建蓋的這篇文章時,中研院有位專門研究地震的學者跟我表示,他有時在佛教團體講到這種事情時經常被斥責。但就我個人的想法,佛教期刊雜誌不能一味站在歌誦讚美的一方,也須擔負起針砭時弊和自我批判的責任,這樣的刊物才能顯出它的存在價值。 至於這五、六十年來的臺灣佛教究竟具備什麼樣的文化內涵,有什麼樣的主體特色,一時之間也許很難具體描述這麼大的問題,更不知如何說起。或許有人不認為這是個問題,認為人間佛教是現今臺灣佛教的一大特色。或許是,但臺灣佛教的整體內涵不應只被框限在這樣的概念和架構下。假如我們從這數十年來所發行的佛教雜誌刊物,不管是學術性或非學術性,加以一一檢視整理,或許可以從中歸納或勾勒出一些些較為具象的輪廓及多元的面貌。日本《史學雜誌》的編輯宗旨、方法,值得大家學習。這份雜誌在每年年底會針對前一年發表在各學報期刊雜誌的任何有關史學研究的論文加以蒐羅,並按國別、區域、年代、專題內容進行整理分類。如此,便能縱觀日本史學界所關心的議題主軸及其研究特色。譬如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編輯的《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2000∼2006)》,花費相當大的心力,蒐羅國內近五十年來佛教相關之博碩士學位論文,按其議題分類,由此梳理這五十多年來碩博士之佛教論文的研究內容、變化與趨勢,是回顧佛教學術史的極佳範例之一。 當然若要針對非學術性佛教期刊雜誌,甚至報章進行類似的整理,必須仰賴更多佛教文化團體的合作,以此回顧臺灣佛教歷史與文化內涵的紀實掌故。從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到現在已經有六十幾年,我們一直將臺灣歷史文化、宗教思想追溯到大中國文化這個區塊,可是不只這個部分,這一、二十年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傳來,加上日治時期日本宗教政策對臺灣佛教的影響,臺灣有臺灣自己本身的佛教發展過程與本土化的元素。藍吉富老師曾經在他的一篇文章裡提到,臺灣在大藏經的種類上及工具書的編纂上,都非常豐富,像南傳佛教、日本佛教的影響,累積豐富的臺灣佛教文化內涵。臺灣佛教有這麼豐富的資產,我們能不能清楚告訴別人臺灣佛教是什麼樣的佛教,有哪些重要印記,能提供來臺留學僧學習的素材等。這些看似極大的問題,卻是可以簡單的從我們身旁的舊紙堆裡重拾記憶、鋪陳走過的歷史。將最近的這六十幾年,加上日治時期的五十年,從這近百年來記錄臺灣佛教點點滴滴的各種佛教期刊雜誌裡,探尋百年來臺灣佛教的蹤跡,解析它的建構元素與精神主體,以期拼出清晰可辨的臺灣佛教自我圖像。 【編者按】本文為2012年10月13日「佛教期刊發展研討會」綜合討論與談之錄音謄稿,經編輯組整理,講者審閱後刊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