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六期 102年6月
捧出心來與佛看──《明倫》四十年發展歷程鍾清泉 明倫月刊主編【摘要】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民國38年來臺,創立臺中蓮社。其後由大專學生發起學佛風氣,因此成立「慈光」、「明倫」大專講座。講座畢業同學,鑑於世風不淳,聖道不彰,希望辦一份儒佛兼弘的月刊,藉以提攜道業,《明倫》月刊因此應運而生。明者,佛法內明;倫者,孔學五倫,取名《明倫》,顯示刊物應以「儒學、佛學」為尚。 每期《明倫》內容,有法音、孔學廣播錄存、因果律、游藝組、啟蒙園地、明倫采掇,內容力求雅正,能醒豁人心,發心向道,引人深信切願,念佛求生淨土。《明倫》不刊登神通故事,不打筆仗,不登廣告,不自我宣傳,不批評出家人。在資訊氾濫的社會,《明倫》稟持雪公指示,遵循「四依法、四為三不」,作為簡擇標準及發展方向。修辭必立其誠,願以「捧出心來與佛看」的真誠,呈現純粹無漏的正知正見,以啟人善念,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關鍵詞:雪廬老人;臺中蓮社;明倫月刊 一、《明倫》創刊──青年學佛運動新頁 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1891-1986)(後稱雪公),民國38年隻身浮海來臺,兩年後與多位賢達耆宿籌組成立臺中蓮社。雪公手訂蓮社三大宗旨:(一)講演儒佛經典以化導人心。(二)集眾念佛,各求當生成就。(三)興辦文化慈善事業,以勵道德而善風俗。蓮社秉持立社宗旨,推動儒佛教化、急難救濟。 民國49年,由臺灣大學學生發起成立「大專學生慈光講座」,每年暑假開設六門功課的「初級班」,寒假則設「高級班」,深入經藏。經十年耕耘,受到「慈光、明倫講座」(註1)法雨熏修的同學,畢業後各奔前程,許多同學鑑於世風不淳,聖道不彰,稟告雪公,希望辦一份儒佛兼弘的《明倫》月刊,藉以時時提攜彼此的道業。當時雪公沉吟甚久,深覺成事不易,但見年輕人們一團熱心,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勉予應允。 民國59年10月,因緣和合,《明倫》從無到有應運而生。周宣德先生(1899-1989)見到這份由大專同學發起的月刊,他說:「明倫月刊的創辦,這是大專青年學佛運動史上的又一新頁。」(註2) 二、《明倫》宗旨──融合儒佛為一體 創刊之初,雪公即擬定刊物宗旨,應以「儒學、佛學」為尚。這在刊物的命名上,即顯而易見,雪公說:
三、《明倫》內容──六大綱領 早期《明倫》,把佛家五明、儒家五倫的道理,鎔於一爐。以故事、詩歌、文藝、圖畫、音樂各種方式來宣揚高深的義蘊,每期並無固定內容。民國72年,雪公主持《明倫》編輯會議,指示編輯方向、辦刊原則,並鼓勵蓮友學子踴躍投稿,決定增加內容,擴大篇幅,刊型遂成十六開本。雪公提議將《明倫》稿件,就五大綱領加以歸類:一是法音,二是孔學廣播錄存,三是因果律,四是游藝組,五是明倫采掇。時至今日,《明倫》在目錄上依然如是編排,簡介如下: (一)法音 遵循雪公「廣學大藏教,不改彌陀行」的學佛方向,編輯各期文章。經教部分,以天臺教理、法相唯識、佛學概要為主,如〈教觀簡介〉、〈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唯識三十頌研究》、〈唯識簡介〉、〈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兼及戒律,如《菩薩戒本經講記》。 雪公皈依印光祖師,故來臺提倡專修淨土,每期《明倫》以淨土教理、淨土修持、念佛往生事蹟為重心,有〈佛說阿彌陀經導讀〉、「淨土聖賢」、「往生見聞記」、「蓮宗書摘」等專欄。 為求月刊普被三根,每期多有「開卷語」、「學佛心得」、「念佛經驗」、「修行漫畫」、「佛教故事」、「印祖道風」、「雪廬風誼」、「古剎巡禮」等激勵道心的短篇小品。 偶有「專題論述」,如「雪公往生及周年紀念」、「九二一大地震」、「周聖遊老師往生」、「梁武帝的生與死」、「雪公各期弘化」、「法華會上說彌陀」、「楊仁山居士與雪公」、「深得學佛大本的林則徐」、「臺中蓮社六十周年」等深度的報導。 (二)孔學廣播錄存 民國26年,雪公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主任祕書,來臺續任,年屆九十,孔德成(1920-2008)奉祀官仍不准其退休。雪公不得已,提撥每個月薪水,設立「孔學獎金會」,鼓勵儒學作品之寫作,以充實《明倫》月刊及電臺廣播之稿源。《明倫》雖儒佛兼弘,但儒佛文章不可夾雜,在〈雪公與明倫〉一文有云:
(三)因果律 法音佛學、孔學廣播錄存,多偏重教義理論,中人以上讀後或可勤而行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至於中人以下,則非因果昭彰的公案故事,不能懍然畏懼,故本刊發行人徐自明老師(1928- )說:
(四)游藝組 言語文章,是應世工具,一要有次序,一要能暢達。雪公指示《明倫》每期應有一些感動人心,且富有文采的文章,能滋潤心靈,如唐詩研究、古文欣賞、旅遊點滴、電影觀評等內容。另有《雪廬詩集》的〈辛亥續鈔〉長期刊載,及「大專講座」、「高中組啟蒙班」等心得分享。 (五)明倫采掇 雪公叮嚀《明倫》編者必須多讀書,要同仁每天看報,瞭解社會風俗狀況,撰寫文章才能對社會有所幫助。故此專欄內容,乃是編者的閱讀見聞筆記,有佛法經論的智慧警語,有經史子集的精要格言,或採集報章媒體足以振奮人心的語句。 為因應《明倫》許多年輕讀者群的需求,每期另闢「啟蒙園地」文章,提供教育孩子的參考。連載啟蒙叢書,如「三字經簡說」、「弟子規簡說」、「論語簡說」、「孔子故事」、「常禮舉要」等;或刊載啟蒙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如「婦女教子園地」、「伴你成長」、「我們教了孩子什麼」、「如何輔導孩子經營國中生活」;或推動讀經的「心鏡書磨」,及家庭教育的「齊家之道」。 每期有「法音、孔學、因果、游藝、啟蒙」的《明倫》,力求內容雅正,能醒豁人心,發心向道,深信切願念佛求生淨土。《明倫》不刊登神通故事,因神通惑眾。「不打筆仗,不登廣告,不自我宣傳,不批評出家人。」這是雪公一再給《明倫》耳提面命的指示。(註7)在零刊的發刊辭,雪公說:
《明倫》稿源,多由雪公座下弟子執筆,及蓮社蓮友發心撰稿,理念、學風較為一致。也歡迎各界投稿,凡合乎本刊宗旨且文從字順者,皆可錄用。 四、《明倫》發展──手工到數位化 (一)型式變革 《明倫》零刊至10期,為三十二開型;11期至31期,改為報紙型;32期至69期,改成無封面的三十二開型;70期至128期,恢復彩色封面的三十二開型;民國72年,決定從129期擴版為十六開型至今。封面從最早的風景照片,換成江逸子先生(1938- )的歷史人物國畫,既而向故宮訂購複製古畫以為封面、封底。 民國75年,美僑林政彥伉儷發心印贈《明倫》海外版,到美國流通,雪公甚喜,囑以「遍撒菩提種子於美洲」,並另親題「明倫」二字作為海外版刊首。國內、海外兩種版本,只有發行時間不同,內容並無差別。 為節省資源,四十年來,《明倫》內文多以黑白圖文呈現,文字則堅持從右至左直行,以便閱讀習慣。 (二)編輯演進 《明倫》早期都是手工製作,作者以稿紙寫稿,再用手工拼版,然後交付印刷廠印刷。自民國86年改用電腦併版,作者也以電腦打字,電子郵件寄交,減少紙張耗費。電腦排版出刊後,直接轉貼「明倫月刊資訊網」,供世界各地人士閱讀,並以電子書型式寄給喜好數位閱覽的讀者。 民國86年至90年,著手零刊至280期的回溯建檔,並設計檢索系統。歷經建檔、校對,使每一期《明倫》都數位化。「明倫月刊資訊網」內容,有《明倫》各期的文字檔、明倫電子叢書,及儒佛交流園地、讀者服務、雪公專集。 應讀者需求,每期文章出刊後,有討論互動的平臺,因此參與中山大學「思摩特」社群網頁,成立《明倫》討論網頁。為了保存資料、建構有《明倫》特色的互動平臺,民國93年自行架設「明倫海會」互動網頁。 五、《明倫》方向──四依法、四為三不 民國72年,《明倫》131期起,雪公指示要將「四依法、四為三不」刊載於每期月刊。所謂「四依法」:
民國69年,《明倫》出刊百期,雪公賦詩〈祝明倫雜誌十年百期二首〉,詩云:
一份刊物,其精神、方向、原則,決定刊物的風格與影響。《明倫》因有雪公指引的重心與方向,無形中有一規矩可資遵循,是圓是方都不離其宗。 六、《明倫》發展──契理契機 版面開型的變化,編輯方式或有差異,《明倫》一直牢記雪公開示:「內守重於外護,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文章要如法無誤,報導須正確可靠,內含必深度精彩,文字應語體易懂。四十年來,明倫所有作者及工作同仁,都懷著「叨恩深懼損師明」的心情,戰戰兢兢,自珍自重,編出每一期的文章,供社會大眾學佛學儒的參考。而每期《明倫》出刊,同仁們是利人之先,先利己。 《明倫》是一座文字道場,希望每期《明倫》都是文字般若,出刊前必先三省吾身:佛法有否策勵精進?念佛有否深信切願?孔學有否敦倫盡分?因果是否懍然深信?有諸中而形於外,有諸己而求於人,修辭必立其誠,願以「捧出心來與佛看」的真誠,編織一張一張的佛法大網,使無邊眾生蒙受清淨無漏的法益。 未來的《明倫》月刊,或紙本,或數位,凡能契合時機的出版方式,盡可嘗試,不須畫地自限。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沒有真誠向道的人才參與,一切皆是泡影。《明倫》未來發展,除了努力普及化,擴展各階層讀者群,更應善用《明倫》豐富資源,結集志同道合,或網路交流,或結合廣播,或以文會友,成立儒佛講習會,彼此切磋資益,引進更多善男子、善女人,飫飲儒佛智慧法水。並運用《明倫》資料庫,提供家庭、小學、中學、高中純正的啟蒙教育,得以保住人格,上達佛道。 四十年來,《明倫》深信欲澄治世間、淨化人心,非儒無以落實,非佛無以究盡,願以「捧出心來與佛看」的真誠,呈現如實如法一份純淨的刊物,提供世人覺省策勵的資糧。道曠無涯,逢人不盡,或下種,或成熟,或解脫,凡有見聞,咸沾法益,是所至禱。 【附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