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五期 101年12月
一盞常燃不滅的心燈──《慈雲》蔣治忠 大乘精舍印經會總編審【摘要】《慈雲》是三十二開小型刊物,因「慈雲服務隊」慰問病患之需而誕生。本文敘述了創刊因緣,初、中期至今的歷史沿革;發刊宗旨在淨化人心、宣揚佛教文化、促進教內團結、啟發正信以接引初機入佛。刊物內容有八個特色,以「大眾化、通俗化、文藝化」為口號。本文也介紹了編排流程;內容結構含六個主題,文章、漫畫與服務之門是兩個重要的課題。《慈雲》的發行遍及海內外,發行量增增減減。接著介紹組織與編制;經費不足是一直存在的困難;未來展望是希望能有一定的基金支援,以發展目前數位化服務之不足,並藉網路之無遠弗屆,促使佛教雜誌業、出版業、圖書館界能跨界合作。紙本印刷不會消逝,最後期望本刊歷年文章的精髓,也能結集成合集出版。 關鍵詞:佛教小型雜誌;歷史沿革;宗旨與特色;內容主題;服務之門 壹、楔子 《慈雲》是一本精緻、方便攜帶的佛教小型刊物。回想起民國65年7月30日創刊以來,從當初披荊斬棘的發芽階段,逐漸成長,發行量不斷攀升,曾經大放光芒,也經歷了金融風暴,而有入不敷出的慘淡歲月。雖然它常常跌跌撞撞、搖搖擺擺,到如今,絢爛漸歸平淡,面對E世代數位媒體網路的外在環境變化,仍能勉強屹立不墜,可說是一段漫長的艱辛奮鬥歷程,這裡面的甘苦辛酸、冷暖濃淡,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記得前已停刊的《菩提樹》雜誌社創辦人朱斐老居士曾經說過:「要使一個人累倒,就讓他去辦雜誌。」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一份非營利、居士創辦的佛教雜誌,本身並沒有財力基礎和雄厚資金,而能辛苦勉力地持續經營了三十六個年頭多,不能說背後冥冥之中沒有佛力的加被。下面簡要地說明《慈雲》從創刊迄今,各方面的歷程。 貳、《慈雲》的發刊、沿革與現況 一、創刊因緣 說到《慈雲》的發刊,不得不從「普門文庫」說起。「普門文庫」係於民國61年3月29日,依邱舜亮、吳馥麟、邱瑞慶居士的最初構想,邀集了五十餘位志同道合之士,借李錫武居士臺北市八德路三段155巷3號的房舍,免費借用而共同發起成立的。旨在弘法利生,並端正社會風氣。 民國64年春,普門文庫同仁,成立「普門服務隊」。後因中和慈雲寺達進老法師予以經費支持,成員邱舜亮居士建議把隊名改為「慈雲」服務隊;民國64年9月19日,在宏印法師帶領下,慈雲服務隊正式成立了,分為弘法、慈善、文宣、財務四組。 宏印法師未久聘請樂崇輝居士帶領慈雲服務隊,樂居士乃接任服務隊隊長,首重「看病福田第一」,每周日定期前往各大醫院慰問病患,開佛教社會服務工作之先聲。 普門服務隊改名為「慈雲服務隊」後,為探問病患慰藉其精神生活所需,並為報導服務動態及弘法工作,隨即而有《慈雲》雜誌的創刊,使此一「口袋」書方便病患在輪椅或床上閱讀。 二、歷史沿革 (一)初期(民國65年7月30日至67年5月30日) 《慈雲》因拓展「人間佛教」的理念:看病福田第一,須有「精神」層面的刊物,而孕育出刊,於民國65年7月30日創刊,社址設在普門文庫內,並推樂居士為發行人兼社長。 創刊之初,以「大眾化、通俗化、口語化、文藝化」等信念形成的內容結構,發行流通,每月出刊一次。不但慰問病患讀者接引其入佛,逐漸解除人生八苦,也普遍使一般未接觸佛法、或傾向佛法的人可引入正信。 早期《慈雲》的作者,也大多是服務隊的骨幹,報導了慰問病患的感受與心得,也散播了一些淺顯易懂的佛理。 慈雲服務隊的隊員,多來自各大專佛學社團的菁英,早期經費來源,除隊員自動贊助,前幾期開頭最困難時,都是由達進老法師負擔籌付。老法師對「人間佛教」理念的認同與支援,真是非常少見,令人讚歎。 慈雲雜誌社配合「慈雲服務隊」的服務活動,報導了服務隊成立周年(民國65年9月19日)在慈雲寺舉辦周年活動,同時成立了「慈雲合唱團」。醫院慰問方面,除定期前往各大醫院外,也曾前往鐵路醫院、樂生痲瘋院、福安育幼院、真光教養院,予以慰問並作宗教心理輔助,解決其精神上的困苦;民國66年11月,陳世亨大德也與本刊同仁前往義光育幼院,慰問院童並致贈慰問金。此外,尚有救濟病患、贈送佛像、結緣佛書念珠,以及「義侍、助念、施棺、輪流照顧、代看幼子女」等相連貫工作;也開辦了服務研習(怎樣做好服務、談話技術、佛學醫學心理常識、佛曲教唱)以及多次佛學講座等學員進修課程。 有關雜誌社的社址,原設於普門文庫內,但樂居士早先(民國62年6月19日)已在臺北市開封街同仁堂藥舖內地下室,創辦了大乘精舍,也成立了印經會。所以為了方便編校的關係,雜誌社編輯部後來即暫由八德路遷至同仁堂內辦公,發行部仍留在普門文庫;其後又因某些因緣,雜誌改由大乘精舍接辦迄今。雜誌也間接成為印經會的輔助性宣傳刊物。 早期《慈雲》除慰問病患外,也提供給一般人士索閱,當時大眾化的佛門刊物甚缺,因此發刊以來大受歡迎,索閱者不斷地增加。但一本雜誌的內容是否順乎大眾的需求,彼此的互動也非常重要。因此,民國66年4月,為改善雜誌內容的適宜性,本刊舉辦了第一次「讀者、作者、編者聯誼座談會」,由樂社長主持,來自各地出席人數有二十多位,藉此活動以增進三者之間的溝通與意見交換。並於同年12月,首次發行「讀者意見調查表」(同月,印經會也正式成立「會員制」,發行「印經會員參加辦法」)。由於雜誌的適宜性改善後,內容不斷的成長,發行份數乃與月俱增。 (二)中期(民國67年5月31日至75年11月30日) 民國67年5月間,本刊發出第二次「讀者意見徵詢表」,當時發行量已如雨後春筍,不斷地攀升。不只是雜誌發行量持續擴增,大乘精舍印經會的法務也不斷地發展,暫借同仁堂地下室一角的臨時聯絡處早已不敷使用,且上面是中藥店營業,出入也不方便,乃於同年5月31日,與大乘精舍、印經會同時遷往延平南路31號6樓,租下三十坪左右的辦公室,作為大乘精舍的「正式道場」。慈雲雜誌社的「發行部」與「編輯部」,也各由八德路、開封街一併移至延平南路統一作業。遷來新址後,同年6月間,樂社長即以平易通俗的手法,開始於《慈雲》雜誌上連載「慈雲橋」以廣度眾生。 慈雲雜誌社在大乘精舍之下,與印經會在新址統一辦公、協同作業,心無旁鶩,更有利於弘法事業的推展。未久,又有王悟居士發心資助租金,一併租下隔壁33號6樓作為「講堂」。此後七、八年間,大專佛學社團紛起,形成一股學佛熱潮,樂居士不斷地受邀前往各社團演說佛法。大乘精舍有了「講堂」,就陸續開辦定期「佛學講座、專題演講、念佛共修、梵唄念誦」,甚至於「禪坐、書法、佛畫、花藝、佛曲」等文化活動與教學,一律免費授課。《慈雲》雜誌配合宣傳與報導,此一期間,可說是法務的蓬勃時期。 在此期間,民國69年10月31日設立了「舒仁獎學金」;經兩次籌備會議後,民國73年6月19日成立了「關心您專線」,係佛教第一座生命線,於上班時間內電話答覆佛教徒有關佛學問答、一般諮詢服務、心理輔導等,不足之處則輔以當面協談、書面答覆或轉介相關單位處理;同年8月,正式成立了「大慈服務社」,分為醫院、養老院、殘障院、育幼院四組,各有帶隊居士,假日定期慰問服務。民國73年7月28日、74年3月9日又有兩次澎湖七美島弘法之行,以及民國74年5月17日的蘭嶼弘法。《慈雲》配合宣導、發行量擴充,讀者遍及兩岸,以及東南亞、美加、澳洲、歐洲各國,至民國74年下半年,發行量已突破萬份之數。 (三)現階段(民國75年12月1日至目前) 延平南路31、33號6樓乃係租用之地,終非長久之計,感謝大眾的踴躍捐輸,加上私宅抵押長期房貸,終於有了位於漢口街一段132號6樓的現址,作為大乘精舍以及所屬印經會、慈雲雜誌社的永久道場,於民國75年11月30日正式遷入。一邊是佛堂兼作講堂,中奉本師釋迦牟尼佛,旁供代表「悲智願行」四大表法的文殊(智)、普賢(行)、觀音(悲)、地藏(願)四大菩薩;佛案兩旁掛著由樂社長擬稿、本慧老法師書寫的乙副對聯:「悲天淨塵勞願度羣生離濁土.智海含法藏行深大化入真如」,含藏著四大表法意旨。講堂對面是圖書館,藏有印經會多年藏書、各期期刊以及陸續添購的佛書,並請專人建檔後開放借閱、瀏覽;未數年,因經費不足,不得不封館。 講堂的另一邊則是辦公處所,由道場大門進入後,映入眼簾的是「服務櫃臺」,由左到右分列了:「大慈服務社」、「慈雲雜誌社(編輯部、發行部)」、「大乘精舍(編輯部、發行部)」、「關心您專線(讀者服務部)」四個黃底紅字的壓克力吊牌,代表:印經、雜誌及慈護服務的各類法務。服務櫃臺左前方另設有佛經、書及像的「結緣專櫃」,免費與眾結緣。 《慈雲》自隨同大乘精舍、印經會遷入永久道場現址後,一直到民國80年代中期,可說是法務的鼎盛時期。這期間,除「大慈服務社」四組社員持續進行假日定期社福訪問或受邀活動外(大慈服務社因社務工作轉變,民國80年元旦起,部分轉給中華佛教青年會,至85年則近乎解散),也辦了幾次朝山、參訪之旅,或參加國際性佛學會議;樂社長也持續在各大專佛學社團演講。而民國76年5月,慶祝遷址假臺北市中華體育館一連四天的弘法大會,禮請慧律法師主講「佛學」並「皈依儀軌」與「八關齋戒」等行程,參加者超過1萬5千人,擠得水泄不通,可謂盛況空前;同年底12月13日,在中華體育館又辦了一次「全民祈福息災/佛學講座大法會」,白天有5位長老率數百僧眾誦經祈福,圓滿後恭請普獻法師做獅子吼,也是盛況不已。 慶祝新道場成立,民國76年6月,本刊舉辦了「大乘文學創作獎」徵文比賽,以及創刊十一周年的「慈雲與我」徵文活動;至民國85年8月,本刊創刊二十周年,也辦了一次徵文比賽。另外,精舍也開辦了「法輪函授班」正式函授課程,有196位報名,含4位出家眾;同年7月,「法輪函授班」第二期持續開辦,學員205位,含出家眾7位。隨後逐月開班,持續了好一陣子。 一生弘揚地藏法門的樹林大願地藏茅蓬住持知國老法師,見安徽九華山月身寶殿年久失修,乃發願籌募經費,進行寶殿重大翻修並恢復唐制規模。十多年來,老法師偕同大乘精舍樂居士等多人,多次分批前往九華山;本刊恭逢其事,助刊籌募,於民國82年下半年圓滿,這也是值得一提的事。 民國87年起,金融風暴來襲,世界經濟出現衰退現象,影響之下,信眾集資減縮。80年代中期以後,電腦、網路亦漸普及,佛學院出來的人才大增,本刊發行量雖多,然助刊者少,一度拮据,乃重新整頓,停寄不必要的發刊數量;復因網路傳播無遠弗屆,90年代以後,又有幾次的篩減,迄今發行量維持在3千1百份左右。三十六年的歲月流逝,《慈雲》迄今仍勉強能屹立不墜,勉力苦撐,由絢爛、光芒四射轉於平淡,只因本刊國內各顯密道場活動資訊完整,及一些特色,是廣大的讀者所不願割捨的。 (四)《慈雲》的十周年、二十周年與三十周年 《慈雲》自發刊開始,每逢創刊周年,多有專文特載報導,以誌其事;撰文者多由樂社長、唐啟揚、李博永諸居士執筆。值得一提的是,《翠湖蓮影》一書,乃《慈雲》社論十周年紀念,結集了早期的社論;《慈雲法露集》則係二十五周年紀念出版品,蒐集了民國78年3月號迄90年9月號的社論精華。另361期三十周年特刊厚達284頁,全書以全彩印刷,且曾刊了四篇特載、四首隊歌和68頁的歷年照片集錦,道出了《慈雲》的成長歷程,可說是特別典藏版。 三、宗旨與特色 (一)發刊宗旨 《慈雲》發刊的最初宗旨有四:1. 復興中華文化,以佛法淨化人心;2. 宣揚佛教文化,以福澤社會;3. 促進佛教團結,破除門戶私見;4. 啟發正知正信,克盡佛子職責。 (二)刊物特色 本刊從發刊以來,經過「作者、編者、讀者」的互動,及幾次「讀者意見調查表」的意見交流、順應時宜性後,衍生出如下的特色:
四、發行對象、流通方式與發刊數量 (一)發行對象與流通方式 本刊最初發行,僅以「慰問病患」為主要對象,後為普及於一般未學佛者和傾向佛教之初入門者,也開放一般人士索請。民國69年起,發行量倍增,開始捐贈給國內重要寺院道場、圖書館、監所、感化院、學校社團及圖書館、各大醫院,乃至寄往大陸各大佛寺,捐贈量幾達2千份,擴大了普及面。目前《慈雲》發行區域,除臺灣本地、大陸、港澳之外,也遍及美加,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歐洲的英、法、奧、匈、瑞典、丹麥,以及澳洲、紐西蘭,亞洲的日、韓、泰、印、緬、馬、新、菲、印尼、越、柬等地,影響極為深遠。 《慈雲》現階段主要寄給贊助社員及部分免費寄贈者,每期發刊後皆交送郵局分送國內外;每月初起,也放在櫃臺前免費結緣,也有來電或來函索刊者,原則上寄贈一期。 除單本寄件外,民國69年起直至80年代中,也有2本以上、5本、10本、20本、30本、40本等多本方式,寄往指定醫院、監所、光明救濟會(本刊臺中分送處)等處。直至民國87年乃至90年後,因經濟拮据,經篩減後,已無力再寄。「批」次寄送雜誌的作業乃宣告中止。 (二)發刊數量 《慈雲》的「創刊號」篇幅只有32頁,4張黑白版照片,只發行了百餘本;第5期有500本;三周年後達到3千5百本左右,四周年(民國69年)到6千本,五周年超過7千本,六周年(民國71年)以後,又迅速達到8千本,至九周年(民國74年)攀至頂峰1萬2千本以上(依據《慈雲》100期樂社長在九周年特刊之內文)。之後,因整頓減刊,民國80年代中,維持在八、九千本;90年後,又經幾次篩減,目前維持在3千1百本左右。 每期發刊的頁數,從創刊號時薄薄的32頁,到了17期已增至64頁左右;35期增至90頁;94期增至160頁;目前則維持在164頁。 五、編輯流程 《慈雲》的掌舵手──社長,主導了雜誌的方向並負最後責任。創刊之初,單純的由創辦人樂社長一人唱「獨腳戲」,當然有幾位服務隊同學幫忙。現行的編輯作業流程,可大致分兩方面說明: (一)排版前置作業 《慈雲》在正式進入排版前會有一些「前置作業」,好像煮菜前素材的準備一樣。分幾點說明:
(二)編排流程──電腦排版、校稿、總校、整合、送廠 雜誌的內容物都是事先處理好,個別內容也都預先處理、列印出來,交本刊專任校對校過二、三次稿。文章內容決定了,可事先排入;新聞網、服務之門、大乘慈雲活動看板、活動表等變動性較大的內容,則於每月10日以後,依電腦編輯自擬的順序排入;目錄的頁碼,待內容固定後填入。「彩色頁」部分,有道場活動照片(刊頭占2頁,刊尾占4至5頁),由電腦編輯先行排列,加上標題及照片說明,再交社長統合、調整前後順序而定案。刊尾還有「大乘會員書目簡介」以及「彩色廣告」,也都是事先處理好的。 以上初排、初校完成,再經本刊總編輯最後審稿,之後交社長過目,作送廠前的「最後一瞥」,算是完成清樣準備送廠了。送廠時間一般在每月20日左右。 六、內容主題 (一)內容風格 《慈雲》的發刊走的是「大眾化、通俗化、文藝化」路線,旨在接引初機、人人入佛,並發掘佛教創作人才。舉凡:佛學論述、修行方法介紹、散文、譯稿、小說、佛教譯文、詩歌、漫畫、戲劇、演講、經文釋義、參訪遊記、生活隨筆、靈感實錄等等,只要知見正確、不違佛制及善良風俗,而能利益大眾者,不分顯密、南北傳,皆可刊出。因此,本刊刊出的文章,皆具相當的可讀性,頗受歡迎。 近幾年來,由於「服務」專欄,來自全省各地要求刊出的道場活動、文化訊息量大增,本刊雖努力精簡,並將部分訊息納入「活動表」以省篇幅,仍達74頁之譜,加上14至16頁的新聞內容,比重超出文章甚多。 活動資訊豐富、完整,固形成一大特色,查索方便,甚受歡迎;另外,文章引人入勝,內容接引初機,更增添可讀性、保存價值,也是一大特色。因此,二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平均發展,是本刊今後須努力的方向之一。 接引初機,也講究以「圖畫」作佛事。本刊創刊號起,即有「新聞畫面」之報導。當初只有「黑白」照片,後改以各種單彩套色印刷;自68期、69/70期合刊,開始出現局部彩照,71期(民國71年6月號)有一半彩色頁照片,之後則正式進入「全彩照片」時代。彩色新聞照片的活動報導,乃形成本刊的獨特風格。 另,「佛教漫畫」也是引人入勝的。從當初的黑白漫畫,進入現階段的彩色漫畫,例如目前刊出的「善導大師的故事」系列漫畫,接引入佛更為有利。歷年來,漫畫作者雖不斷更替,但佛教漫畫的風格始終不變,也未曾消逝,不可不謂也是內容風格的一大特色。 (二)內容結構 本刊內容,從「結構」去分析,可分文章、漫畫、新聞、服務訊息、單位文宣、活動照片六項主題。
早期刊末還附有「編言」,報導當期重點和編者的感言,持續了十多年而終止。 七、《慈雲》的衍生出版品 《慈雲》刊載了三十多年的「文章」,當然有許多值得一讀再讀的佳作,因此許多年來,也出版了很多「單行本」,這就是衍生出版品。像樂居士的《慈雲橋》,出了第一集、第二集,也有兩集「中、英對照本」;中文本後來又將一、二集合印出版;民國90年以後,更將一、二集「整併」合一,重新排版成一完整本。其他還有《學佛解惑彙編》、李博永居士的《文殊大士靈應錄》、許添誠居士的《金剛經持驗錄》、大寂法師的《淨土探究》等。因書目繁多,詳細請見本文「附錄」。 為了不會有「遺珠」之憾,但願以後能將歷年來的好文章,擇其要整理並分類,輯成《慈雲佛教文選》第一集、第二集等等,這也是本刊未來的展望吧。 八、數位化現況 在全球文化的發展環境下,先有紙本印刷文化,民國80年代以後才開始有電腦,85年以後,網路漸漸發達,影響之下,生活環境也變了,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統整合併了,形成所謂「3C」的產業文化環境,世界各地訊息都無遠弗屆,地球之內大家都「息息相關」。 《慈雲》最早是送到印刷廠「排鉛字」印刷出版;民國60年代末期,改為中文打字貼入「照相排字」標題來出版;81年以後才添購電腦,用PC286電腦在DOS系統下做帳並發行,用蘋果電腦排雜誌,印書還是交「電腦排版公司」輸出校對並送出「清樣」。後來又更新電腦設備,用Quark排版軟體自行排、校。 民國88年2月,《慈雲》因應網路的蓬勃發展,開啟了網際網路的「網站」(網址:http://www.tzuyun.org.tw)的一項服務,並附加「電子信箱」(E-mail: a1334567@ms14.hinet.net.tw,現已改為tzuyun.mag@msa.hinet.net),從此展開本刊網路數位化服務。但網站係交一位特約人士負責,因網頁空間有限,只有當期的部分內容,也無電子書下載服務,這是深以為憾的。數位化的現況也僅止於此。藉著「電子信箱」,本刊每天都會「收E-mail」,作為讀者、編者、作者間的互動,也增進了雜誌作業的便利性。 參、《慈雲》的行政與管理 一、組織結構與人員編制 本刊係「大乘精舍」的所屬單位,與「印經會」並行,最初發刊之時,僅由創刊人、發行人兼社長樂居士編輯、校稿(有同學幫忙)等一切作業,完稿後送交設在八德路普門文庫內的發行部幫忙送廠、發行、寄送。遷到延平南路後,除社長外,還有《慈雲》編輯、發行各一人,並有特約打字小姐一人,負責中文打字。至遷往漢口街的永久道場後,未久進入電腦化作業,鼎盛時期,員工多達十多人(包括大乘印經員工;圖書館人員2人)。現行的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慈雲》組織表 雜誌的「創辦人兼社長」,由大乘精舍主持樂居士兼任負雜誌總責。其下有「發行人」、「副社長」各一人。發行人統管整合業務,副社長是輔助性質。法律顧問2人則係特約,義務提供本刊法律諮詢。 發行人、副社長之下,設有編輯部、發行部與流通部。發行部員額一人負責登錄、過帳、慈雲法務洽詢、列印寄刊名條封套及一般發行業務;流通部一人,負責寄送,由大乘流通部兼任作業。 「編輯部」有總編輯一人,負責最後審稿。編輯部尚有電腦編輯一人,負責電腦排版、收發E-mail信件、統合一般電腦編輯及洽詢業務;校對一人,負責初校至三校的校稿及文字輸入;另有特約攝影3至4人,需要時才以電話聯絡,協助攝影,有時攝影由員工兼任。此外,「網頁管理」則係外包特約,協助處理網頁維護、資料更新。 二、經費來源與經營之困難 《慈雲》的誕生動機,最初因服務隊慰問病患所需,後漸普及於各界。當初創刊時多由隊員們主動贊助經費,在初期財力困難之下,幸蒙達進老法師無條件護持,得以度過早期的困境。後雜誌逐漸推廣,來自各地不斷增加的讀者也廣為贊助,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這樣撐了下去。雜誌也因讀者的支持,發行量不斷擴增,八周年後發行量已超過八千餘份並持續增加中,但也因贊助款增增減減,一度經濟拮据,每月虧損達5萬元以上,甚至到「捉襟見肘」的地步。窮則變,變則通之餘,樂社長改行「社員制」的辦法,分「基本社員」與「贊助社員」二種,並節制不必要的發行量,終於扭轉乾坤,收支日漸平衡。 悠悠忽忽的又度過了幾年,發行量由破萬又漸回減至8千份左右,因民國87年世界出現金融危機,經費來源頓減。因此,民國88年2月號(《慈雲》271期),發起「慈雲認養活動」,例如認養「慈雲菩提花園」的一朵「醒蓮」300元,即等於布施數本慈雲刊費;認養一棵「菩提樹」3千元,等同布施多本刊費等等,如此財法兩施功德,也收到了些許效果。 但維持一份雜誌的發行,除電腦機器設備(最初是人工作業;電腦化後,軟硬體、印表機、影印機,每隔幾年就要更新,在在都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人事薪資成本、校對發行會計消耗的紙張文具、冷氣水電、房地稅房貸等等,甚至網路、電話費、電話交換機設備幾年就要更新;雜誌本身的文章、刊頭漫畫等稿費和一切雜支,要維持平衡,實在不容易。 本刊歷年來,辦了幾次認養、幾次意見調查,也有幾次「篩減」減量發行,也出現過幾次「赤字」危機,中途也曾有幾位發心讀友義務贊助5萬、10萬……不等的「雪中送炭」奧援,加上印經會印經書善款的成本估計,會計入少數比例的金額,作為「人事、道場維護、設備汰舊換新等多項開銷」的成本,挹注並支援、貼補了雜誌曾出現過的幾次「赤字」危機,終於持續經營至今三十六個年頭。沒有雄厚資金,也沒有龐大基金,不營利販售,且由居士承辦的一份正信佛門雜誌,能維持至今,也算是一個異數。 三、未來展望(數位化與紙本印行的平衡) 本刊從創刊號以來,一直是以紙本印刷出刊為主,數位化也僅止於開啟簡單的網站及設立網路信箱。說到「未來展望」,當然先決條件是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因此,所謂未來展望,也只能說是未來的「願望與期許」。分幾點簡單地說明:
肆、結語 《慈雲》是一個在家居士創辦的刊物,多年來雖然經歷過幾次跌跌撞撞、搖搖擺擺、苦不堪言的歲月,仍能勉強存活撐到現在,靠的是度眾的願心與信念,還有無形護法的默默護持。前一陣子媒體報導,重慶南路書店街已有七成以上書店門市歇業,且臺北地區印刷業者歇業大半,未歇業者也是生意平淡、努力支撐,顯見網路、電腦平臺發達的結果,紙本文化已漸沒落,但不會就此消逝。 本刊三十多年來的歷程,與大乘精舍及印經會共同成長,限於篇幅,還有許多活動未能報導。例如,參加了民國96年佛教會在臺六十周年假臺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同時舉辦的弘法資訊展攤位、國內環島供僧、國內外結夏供僧、與天主教合辦了幾次「關懷家庭研習營」等等。希望弘法利生、共成佛道、眾生離苦得樂,不管是佛教雜誌界、出版界、圖書館界,雖然平臺不同,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報告至此,謝謝大家! 附錄:《慈雲》的衍生出版品 《慈雲橋》(樂崇輝)、《佛教故事圖說》(王汝偉)、《文殊大士靈應錄》(白話本,李博永)、《法海點滴》(開澄法師)、《金剛經持驗錄》(許添誠)、《學佛解惑彙編》、《淨土探究》(大寂法師)、《翠湖蓮影》(樂崇輝)、《慈雲法露集》(樂崇輝)、《佛菩薩探訪錄》、《十方諸佛滅罪懺法》(三力法師)、《藏傳法句經》(孫一)、《大陸佛寺近聞記》(李博達)、《當代護生漫畫紀實》、《楞嚴咒是正法久駐的表徵》(大寂法師)、《水月集》(何金洲)、《花月樓台》(楊麗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