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五期 101年12月

佛教期刊必須與時俱進

──談佛光山期刊的時代影響與未來發展

釋永芸 佛光山文化院佛光文化社長


【摘要】佛教的弘傳與發展,如果不是藉由文字和媒體的流傳,也不會有今日的佛教歷史和繁花盛景。歷來,不管是西域來華的大德或中國西行求法的高僧,由於他們不畏艱險的探索追尋,經由歷朝歷代的文字典籍流傳,而開拓了佛教文化弘法的無遠弗屆。

  佛光山自1959年在臺北三重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起,便開始出版佛教相關書籍,並且流通佛教文物;1964年又在高雄壽山寺成立「每月印經會」,推展白話經義;1967年在佛光山成立「文化堂」;對於期刊、雜誌之編採、發行,不遺餘力。

  星雲大師在《跨世紀的悲欣歲月──走過台灣佛教五十年寫真》一書的序文提到:「……五十年來,台海兩岸佛教人才匯集寶島,發心出版書報雜誌者日有所增,其中『海潮音』從大陸編到台灣,歷史最為悠久;『覺世』由旬刊到月刊,至今超過而立之齡;『普門』以弘揚人間佛教為職志,被公認為第一流的佛教雜誌;其他如『菩提樹』、『獅子吼』、『中國佛教』、『佛教青年』、『僧伽』等,由於大家集思廣義,努力筆耕,無形中不但提昇佛教徒的水準,也帶動聖教邁向欣欣向榮……」。

  隨侍大師翻譯五十年的慈惠法師曾說:「佛光山為了《普門》可說罄其所有,在大師一聲令下,各別分院皆按月出資補助,大力推廣。如此二話不說、不惜一切、全力以赴的共識,也因佛光山是以文教起家,而大師是以文字弘法來延續法脈、薪火相傳的。」

  一項偉大的事業,總是需要集體創作、眾緣和合。佛光山在星雲大師的領導下,以一個佛教僧團所從事的文化事業,對整個佛教的影響更是具有時代意義和影響……。本文依序論述《覺世》旬刊、《普門雜誌》、《普門學報》三項代表性期刊的緣起本末,藉由其中的甘苦歷程為借鑑,展望佛光山期刊事業的時代影響與發展,為佛光山期刊文化略作一里程碑。

關鍵詞:佛光山;星雲大師;覺世;普門雜誌;普門學報


前言

  筆者從1986年投入佛光山的文化事業,先後歷經《覺世》旬刊、《普門雜誌》、佛光出版社、人間衛視、《人間福報》……,幾乎無役不與。投身佛光山期刊文化二十餘年,感觸頗深,尤以1991年策劃《跨世紀的悲欣歲月──走過台灣佛教五十年寫真》,歷經五年親自採訪高僧大德,為了廣泛收集臺灣佛教重要事蹟史料,而採用許多參考資料,得之於佛教雜誌刊物甚多,如:《臺灣佛教》、《人生》、《海潮音》、《覺生》、《獅子吼》、《菩提樹》、《中國佛教》、《今日佛教》、《覺世》、《慧炬》、《慈濟》、《慈雲》、《佛教世界》、《普門雜誌》、《法露》、《世佛月刊》、《佛光世紀》等等,可以說這些期刊雜誌形成了臺灣五十年佛教歷程的縮影。

  那時,承蒙《菩提樹》朱斐居士、《慧炬》鄭振煌居士、國史館等提供給我們許多珍貴的照片,還有教界長老不吝賜教並撰寫推薦序,十方因緣匯聚下,才能為臺灣佛教留下五十年來的寶貴歷史資料,成為臺灣佛教期刊普世價值的第一次成形。

  星雲大師在《跨世紀的悲欣歲月──走過台灣佛教五十年寫真》一書的序說到:「……五十年來,台海兩岸佛教人才匯集寶島,發心出版書報雜誌者日有所增,其中『海潮音』從大陸編到台灣,歷史最為悠久;『覺世』由旬刊到月刊,至今超過而立之齡;『普門』以弘揚人間佛教為職志,被公認為第一流的佛教雜誌;其他如『菩提樹』、『獅子吼』、『中國佛教』、『佛教青年』、『僧伽』等,由於大家集思廣義,努力筆耕,無形中不但提昇佛教徒的水準,也帶動聖教邁向欣欣向榮……」。所以,若沒有這些期刊的記載,後人無從鑑察臺灣佛教歷史的推進。這些期刊見證了遷臺初期時代的變遷,為本土信眾與寺院搭起橋樑,提供作者創作發表的園地,創造了一個時代佛教學者和佛教文學的蓬勃發展,為臺灣佛教留下一頁歷史印記。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由於科技資訊的革新,據官方統計,目前成人每年投入在電腦和電視上的閱讀時間,至少是書籍的25倍,紙本書已面臨被取代的危機。因應未來「新媒體」與「數位科技」的發展,「電子書」的發展將成為與時俱進的趨勢。「佛光文化」已著手進行電子書之製作,迎頭趕上時代變遷的潮流,力求創造嶄新的佛教期刊文化氣象。

一、佛光山期刊的歷史緣起

  佛光山還沒有開山之前,星雲大師即已從事佛教期刊編輯及藝文創作。大師12歲在南京棲霞山出家,接受的是傳統叢林教育,但在佛學院時就已開始寫文章,並與同學編輯刊物。二十多歲到臺灣後,鑑於當時剛光復後的臺灣社會一片荒蕪,在那個陌生環境與言語不通的的情況下,寫作成了他對外發聲與外界接觸的橋樑,透過期刊雜誌、報紙副刊,他為臺灣佛教文化另闢弘法之道,並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青年時期的大師,不但投稿報刊雜誌,還接編《人生》雜誌、《覺世》旬刊等期刊,並出版了《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等著作,不但成為暢銷書、長銷書,還多次被改編成舞臺劇和電影,轟動一時。

  佛光山自1959年起便開始出版佛教相關書籍,並且流通佛教文物,陸續成立佛光出版社、美國佛光出版社、馬來西亞佛光文化、上海大覺文化、香海文化等出版單位,致力於佛教文化出版品的推展。

  除此之外,佛光山對於期刊、雜誌之編採、發行,更是不遺餘力,如同慈惠法師所說:「大師一生的弘法事業中,不管是哪一項,歷史最悠久的應該就是佛光山辦的雜誌。」

  這些因勢利導的期刊雜誌,源源不絕從大師手中艱困辦起,經過五十餘年的歲月錘鍊,終於形成今天百花齊放的佛光山文化事業氣象。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三個時期是:《覺世》旬刊、《普門雜誌》、《普門學報》,以下即以此三項刊物為立論述之。

二、《覺世》旬刊的沿革

  1957年,由張少齊居士創辦的《覺世》旬刊,最初發行人為張若虛居士,即禮請星雲大師擔任總編輯,從發稿、寫稿、編排、校對到發行,大師不辭艱苦排除萬難全身投入、一手包辦;直至1962年,大師才正式全責接辦,擔任發行人。待佛光山成立佛教學院後,學生也開始支援各項編輯、採訪工作;尤其每到發行日,全院學生集體出坡,貼名條、裝封套、打包、郵寄等,忙得不亦樂乎,為《覺世》旬刊的發行奉獻心力。

  《覺世》旬刊在大師接辦後,歷經五次沿革:

1. 1957年,最初以四版、四開的報紙型態發行,每月出刊三次。
2. 1977年,每月初增編十六開的雜誌版,每月下旬(21日)仍發行四開型報紙;兩年後,每月初增編之雜誌規劃改版為《普門雜誌》(月刊),《覺世》又恢復為報紙型態發行。
3. 1986年,《覺世》的讀者對象以佛光山信徒為主,內容多傳遞佛光山訊息活動,作為與全世界信徒的溝通橋樑,採贈閱方式,每月三期,逢一出版。為使讀者攜帶方便,後改為三十二開袖珍本,此時發行量由原先的一萬五千多份增為四萬多份。
4. 1995年,因應讀者需求,改為十六開全彩、電腦排版,以月刊型態發行。至1996年,《覺世》月刊發行量已達40萬份,且從未脫期,是一份歷四十年不衰的佛教雜誌。
5. 2000年,《人間福報》創辦後即將《覺世》併入《人間福報》,成為〈覺世副刊〉。前後四十三年,《覺世》旬刊成為臺灣佛教期刊因時代變遷而變革的歷史見證。

三、《普門雜誌》的創舉

  由於《覺世》較偏重佛教活動消息的報導,即使有些專文論著,也因篇幅所限,未能充分發揮,故1979年,大師以「提倡人生佛教,建立人間淨土」為宗旨,創辦臺灣佛教第一本綜合刊物《普門雜誌》,希望能從各種角度深入報導,與《覺世》相輔相成。

  「普門」,取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廣度眾生之意。希望這本雜誌能達到:普遍化、大眾化、生活化、文藝化、趣味化、國際化等理想。而《普門雜誌》也的確逐漸落實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在內容和編排上,以現代手法與社會脈動結合、詮釋佛法、宣揚佛教,使其更生活化、大眾化,更具親和力。

  《普門雜誌》,歷經多次沿革,並創下許多數據:

1. 創刊初期版式為十六開,僅有60頁。
2. 1984年,增為72頁,編排、設計、內容漸趨成熟、莊重。而鮮明的佛光出版社廣告及書系規劃,則引起佛教界注意。
3. 1985年,開本改為菊版八開,頁數增為80頁。
4. 1987年,再擴增為88頁,仍維持菊版八開型。
5. 1988年,舉辦第一屆「佛光文學獎」、「佛光攝影獎」;同年,開放廣告,創下佛教雜誌首刊廣告業務,帶動佛教文物發展,並於年底增加頁數至104頁。
6. 1989年,頁數再增為160頁,版面革新,改為電腦打字,於《中央日報》報頭下刊登廣告,且在全臺各大書局均有販售;同年7月起,連載〈星雲日記〉,自此成為最叫座的專欄,並成為海內外緇素大眾引頸企盼、得知大師最新行事的管道。
7. 1990年,頁數增為192頁,內容逐漸與社會脈動結合,並增加新聞性、生活性的話題,並於《聯合報》、《中國時報》首度刊登全彩廣告,創下一天內得到400張訂戶的紀錄。
8. 1991年2月,《聯合報》以彩色篇幅報導,譽《普門雜誌》為「佛教界的聯合文學」;同年4月起,每期免費提供兩則半版的公益廣告;並自7月起,開始策劃《跨世紀的悲欣歲月──走過台灣佛教五十年寫真》之編纂及系列活動。
9. 1993年3月,舉辦第二屆「佛光文學獎」、「佛光攝影獎」;同年10月起,《普門雜誌》不但於全臺各大書局、OK便利商店展售,亦放置於華航、長榮等國際航線;同年12月,與誠品書店合辦「千手千眼」系列講座7場。
10. 1994年2月至3月,與臺北道場合辦「生命的活水──佛教與我」講座49場,邀請各界名家演說,是為佛教界創舉。
11. 1995年,形象廣告開始於《聯合報》、《中國時報》報頭下及《講義》雜誌刊登。
12. 1996年3月,舉辦第三屆「佛光文學獎」、「佛光攝影獎」;同年7月,歷時五年籌畫編輯的《跨世紀的悲欣歲月──走過台灣佛教五十年寫真》出版。當時,研究中國佛教史的權威日本鎌田茂雄教授特來參加記者會,與會者還有臺灣編寫白話版《資治通鑑》的歷史學者柏楊、教界心定法師等緇素長老大德,引起各大媒體熱烈報導。

  1997年1月,《普門雜誌》改版;於2001年1月,為提升佛教學術風氣而轉型為《普門學報》;另在馬來西亞繼續出版《普門雜誌》,迄今不衰。

  前後三十三年的變革中,在星雲大師的堅忍撐持下,《普門雜誌》已成為臺灣佛教及馬來西亞佛教的期刊重鎮。 在《普門雜誌》創刊200期特輯中,歷任社長、主編多提及《普門雜誌》早期的困苦環境:

  慈惠法師說:「當年從《覺世》又增加《普門》,在人力及經費上皆非常拮据。佛光山為了《普門》可說罄其所有,在大師一聲令下,各別分院皆按月出資補助,大力推廣。如此二話不說、不惜一切、全力以赴的共識,也因佛光山是以文教起家,而大師是以文字弘法來延續法脈、薪火相傳的。」

  依淳法師說:「當時既缺乏編輯人才,也缺乏發行經費。因為人才、錢財均欠缺,不得不把理想擺一邊,因財就簡編輯問世。由於經費困難,又屬贈閱,不得不精打細算,一分錢作十分錢用,工作人員僅二、三人,都是身兼數職的義工。可貴的是,雖然是義工,但每屆編輯之期,均卯足勁,全力以赴,漏夜趕工,數日不眠不休是經常的事,可是我們法喜充滿。」

  依空法師說:「《普門》的經濟拮据,一直是我們胸中的痛與無奈。要信徒出一百元做慈善,善人易為;要他們訂一本雜誌,簡直匪夷所思,佛書不是贈送的嗎?事實上,讀者每訂閱一本《普門》,我們便要倒賠十多元,更遑論贈閱了。為了廣為招睞,我開始『出賣』自己,只要訂閱《普門》,我便去佛學講座,文教工作一齊來。師兄弟們都笑我一心稱念:『南無普門佛!』另外,佛光山海內外別分院,義賣搶購似地爭先為《普門》認養訂閱份數,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光山都監院每個月各贊助普門新台幣二十萬元,數年不斷,使《普門》能維持至今;佛光山的門下弟子對於佛教文教事業,能有一致的共識,實為《普門》之幸,佛教之幸!」

  1989年,到筆者接手,雖也艱困,但前人已打下基礎,只有更賣力,守成更要開創新局。除了把贈閱改為訂閱,請專業美編設計,廣邀專家、學者、作家賜稿之外,並展開全臺巡迴推廣行銷,還辦講座、讀書會、旅遊等活動,走出去與教界、學界、藝文界交流。

  《普門雜誌》,從極少數工作人員,發展至後來幾十人的團隊;從拮据的經濟、困苦的環境,演變到後來成長、進步的狀態;從不足百頁的厚度,漸次發展為近200頁,成為國內發行量最大的佛教刊物,發行網遍及五大洲。所有的成長,皆為歷任主編的同心耕耘,同仁的投入、佛光山法師的支援和讀者的熱心關切、愛護、訂閱與協助推廣所致。

  尤其大師的關懷與支持,使得財務困難解決、稿源不斷,再加上大師親自賜稿,編輯群充滿無比信心。《普門雜誌》能成為佛教界的標竿,開創佛教期刊大開大闔的盛世,誠如大師經常勉勵我們的「集體創作」,那是一種為教護法的使命。

四、以學術立足的《普門學報》

  2000年,由於《人間福報》的創辦,佛光山有感於《普門雜誌》和報紙文學性、通俗性的重疊,乃將已發行二十一年的《普門雜誌》,於2001年轉型為《普門學報》,重新接續早期《佛光學報》的命脈。

  佛光山發行學報,最早可追溯至1977年的《佛光學報》,第一份《佛光學報》的發行,為佛光山開山十周年的獻禮。

  當時,大師對學報的發行擬出了六大宗旨:

1. 培養佛學研究之風氣。
2. 發揚經論內涵之真義。
3. 啟迪佛學新知之發現。
4. 溝通佛教宗派之見解。
5. 運用現代治學之方法。
6. 介紹佛教思想之著作。

  1989年,佛光山更將首次全省行腳托缽款成立了「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每年舉辦各種學術會議,鼓勵研究佛學論文發表,贊助學術研究等。

  慈容法師在「發行人的話」〈《普門學報》發行緣起與展望〉裡,說明《普門學報》創刊的意義:「現在我們這份《普門學報》,並沒有宗派、門戶的限制;既曰『普門』,即希望容納各宗、各派,以及中外古今的論說,甚至不同的觀點,乃至和傳統的佛教有差異的理論,只要言之有理有據,我們都樂於刊出。……今後學報在發行量上不希望增加,但求內容、素質上能夠提昇,讓《普門》能成為一份學術性的、研究性的,和所有學人共有的報刊。」

  由2001年1月起,《普門學報》每逢單月出刊,至2010年12月停刊,歷經十年,共發行六十期。目前正積極進行轉型規劃。

  《覺世》旬刊、《普門雜誌》、《佛光學報》、《普門學報》等期刊,自1957年至2010年,走過半個世紀,歷經臺灣佛教期刊的興衰。至今,面臨數位科技發展興盛的資訊化時代,該如何因應,尚需研擬出最符合時代趨勢的方式。若想再次引起讀者對於佛教期刊之注意,必須將過去的期刊資料整合、建立資料庫,以利後人查詢、研究。

五、佛光山期刊的展望

  目前,佛光山除積極規劃《普門學報》轉型外,亦因應時代趨勢,將舊有期刊、雜誌製作為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等。如《普門雜誌》已在進行的數位化工作,期盼未來能如「維基百科」一般,除期刊內部資料可輸入關鍵字進行查詢外,亦可直接點選關鍵字連結搜尋相關資料;而《普門學報》已可於網路下載完整內容之PDF檔。

  未來,實體書籍雖得面對數位化威脅,卻仍有存在空間,並不會完全被電子書所取代。未來新期刊可望同時以紙本及電子期刊型態發行,便能同時囊括不同閱讀族群,除保有過去實體期刊閱讀族群外,新世代電子期刊愛好者亦可能受到吸引而產生閱讀興趣。真正的重點其實在於期刊本身的內容──如何在現有的佛教宗派、理論中,尋找出可進行深入探索的議題;又如何在未知的佛教領域中,發掘出讀者可能有興趣的主題──若能針對此二方向,進行一系列規劃,編纂出符合新世代、數位時代的期刊雜誌,便能成功激發讀者興趣,進而重新樹立佛教期刊的典範,引領社會思潮。

結語

  歷來對文化有心的人,不但自己奉獻心力、性命於文字工作,更大力倡導呼籲,期能影響更多的人。然而,一項偉大的事業,總是需要集體創作、眾緣和合。

  如今,大師出家七十年,弘法一甲子,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佛光山的文化從平面媒體到電子媒體、到發展全球網路世界,百花齊放、多所創舉。佛光山在星雲大師的領導下,以一個佛教僧團所從事的文化事業,不比民間企業遜色,對整個佛教的影響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影響!

  但大師對這些成就的看法卻是:「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這四句話,成為佛光山文化事業未來永續發展的標竿,也成為佛光山期刊的普世價值。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5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