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五期 101年12月
《人生》一甲子回顧與展望──從人生佛教到人間淨土的推展梁金滿(註1) 人生雜誌主編【摘要】由東初老人創刊於1949年的《人生》雜誌,是當年渡海來臺的大陸法師在臺灣創辦的第一份佛教雜誌,至今已有六十三年的歷史。 回顧六十三年來的《人生》大事記,在經費與人力左支右絀的艱苦中,出現種種延期、休刊、停刊、復刊、改版的曲折歷程,卻也見證了這一段臺灣佛教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為臺灣佛教留下最珍貴、燦爛的一頁。 本文試從《人生》雜誌發行的歷史軸線,分四階段回顧《人生》創刊、停刊、復刊、改版階段的時空因緣、發行宗旨、發行概況、階段特色,並分析面臨當前數位化之優、劣勢、挑戰與機會的因應之道。 關鍵詞:人生雜誌;東初老人;聖嚴法師;人生佛教;人間淨土 一、前言 1948、1949年,中國大陸時局動盪不安,一艘艘的船從海峽對岸開向臺灣,載來了一批批大陸籍僧侶大德,那一艘艘船猶如法船,將正信的佛教思想帶進了臺灣。《人生》雜誌在這樣的大時代中誕生了,1949年5月10日,東初老人創辦《人生》,張起弘揚「人生佛教」的大帆,航向寶島每個角落。 《人生》的創始,源自「人生佛教」的使命開展,在那個語言不通的年代,講述不成,卻因而造就了文字弘法的契機。走過六十三載,《人生》雜誌有創辦人東初老人的堅定,有師承老人的聖嚴法師承先啟後、薪火相傳的戮力經營,更有許多大法師、居士的鼎力護持,無論是精神上的支持、物質上的傾囊、文字法義上的法乳滋潤,都餵養了《人生》最深厚的根柢。在這深厚的基礎上,成就了《人生》往後六十多載的穩定與開展。 觀察《人生》在思想弘傳上,可以整理歸納出從早期東初老人「建設人生佛教」,漸漸開展為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的脈絡。然而不管是人生佛教或是人間淨土的思想,《人生》的宗旨始終不變,那就是「淨化人心」的使命。 二、回顧《人生》六十有三 2009年3月13日,《人生》雜誌曾舉辦「《人生》六十週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當時,專研臺灣佛教史的闞正宗指出,「《人生》所經歷的發展階段和其他佛教刊物相似,都見證了台灣佛教的發展軌跡。」闞正宗將佛教期刊的走向與臺灣佛教界的發展歷程,畫分為三個階段:1. 1949年至1961年「人生佛教時期」;2. 1962年至1982年「穩定發展階段」;3. 1982年至今「本土化、人間化時期」。(註2) 如上所言,打開《人生》創刊以來的一甲子史頁,其走向大致可以1961年、1982年為界,分為三個階段。而聖嚴法師於1982年為《人生》復刊以來的三十年,又可依內容取向、雜誌形式等區分為兩階段。將四階段列出如下: (一)草創階段(1949年5月至1962年5月)。 (二)停刊階段(1962年6月至1982年8月)。 (三)復刊階段(1982年8月15日至1999年12月底)。 (四)改版暨穩定發行階段(2000年1月1日迄今),此一階段併於「三、《人生》發展現況」中探討之。 以下分別就各階段的重要紀事與時空因緣詳述之。 (一)草創階段(1949年5月至1962年5月)(十三年) 1. 創刊因緣 1949年1月,因中國大陸局勢不穩,東初老人攜帶「中國佛教會」招牌隻身來臺,後在北投落腳。4月6日,東初老人受邀在北投旅社聯誼會演講「人生佛教」,礙於語言隔閡及翻譯不佳,使聽眾無法理解,但這場演講的因緣,卻觸動了東初老人辦雜誌的念頭。就在同年5月10日,距離那場演講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人生》雜誌創刊了,創刊號雖然僅有10頁,卻字字珠璣,字裡行間充滿法師們弘護正法的熱情與願心。 在《人生》第6卷第11、12期合刊本中,東初老人回憶了創辦《人生》的這段因緣:「我掛單北投不久,北投旅社聯誼會邀請說法,由於語言隔膜,翻譯人又不懂佛法,以致聽眾不甚了解,只有改用筆談。有人提議將筆談油印,惟恐油印不十分清楚,於是我計劃鉛印,這是本刊出版動機之一。」(註3) 同一篇文章中,東初老人提到刊行《人生》的主要動機,是向臺灣民眾介紹正信佛教與佛教文化:「我初履寶島,有一個特別的感覺,就是寶島人民普徧信仰佛教,而宣傳佛教的經典,又特別少。每到一寺所見到的佛經,就是早晚功課,彌陀經,金剛經那樣幾本。」(註4)因此《人生》的創刊,是為了讓民眾透過這本雜誌接收正確的佛法觀念,為當時臺灣佛教界注入活泉。 《人生》的創刊,也與東初老人對佛教教育與佛教文化的重視有關。來臺之前,東初老人曾任江蘇焦山定慧寺住持方丈,兼焦山佛學院院長,並創辦《中流》月刊。東初老人非常重視人才的培育,而辦刊物就是其培養人才的方式之一。因為,「一來可以鼓勵年輕的法師、居士們投稿,讓他們在撰述過程中,藉由思惟法義而使自己的智慧和文筆有所成長;二來也可以弘揚佛法,……東初老人希望透過雜誌,讓民眾瞭解漢傳佛教,並且提昇佛教徒的水準。」(註5) 至於雜誌命名為「人生」的由來,成一法師在口述歷史中曾提到:「東初法師在焦山辦過《中流》雜誌,我建議他也辦份雜誌,取名『人生』,用以發揚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的理念。他同意,並要我幫忙,我當然是義不容辭。這份雜誌在1949(民國38)年夏天就創刊了,《人生》雜誌於是就這樣辦起來的,成為外省法師在臺灣創辦的第一份佛教刊物。」(註6) 綜觀1949年前後的臺灣佛教界,普信法師在1947年7月1日創辦《臺灣佛教》月刊;1949年5月,大醒法師將《海潮音》雜誌移至臺灣編輯發行;而東初老人在北投法藏寺所創辦的《人生》雜誌,則為大陸籍法師在臺創辦的第一份佛教刊物。 2. 發刊宗旨:淨化現代人心,建設人生佛教 東初老人畢業於太虛大師設立的閩南佛學院,承繼了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思想理念,在圓明法師執筆的《人生》創刊號宣言中,可以看出東初老人以《人生》「建設人生佛教」的抱負:「在佛陀誕辰,同時降生出這個『人生』,無疑的,人生能負佛陀救人救世的使命。將要運用它的廣長舌,張開它的獅子口,作大吼聲,驚破那一切正在迷戀着物慾的大夢,叫它們都能醒覺過來,度着它們應有正常的生活,所謂人生,因為我佛的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可以說,都是以人生為對象!」(註7) 這說明佛法與人生的不可分割,人生需要以佛法為其準則,這也是《人生》出版的目的,在於「研究做人的方法」,是「基於人群社會需要應如何做人,應如何完成人生所有善行,保持人生行果不失,人類社會有了完美人性為基礎再進修大乘佛教的德行,研究做人的方法,將成為本刊唯一的宗旨。」(註8)東初老人進而提出創辦《人生》是為了「淨化現代人心,建設人生佛教」,並從第1卷第2期開始,就將這兩句話刊印在封面上。 到了《人生》「六週年佛教專號」中,東初老人更以加大的粗體字,重申創辦《人生》的旨趣:「『人生』自然是以發揚人生佛教真義,淨化人心,安定社會,增進人生的幸福,提高人生生活的理想,是故『人生』的旨趣,就是『淨化現代人心,建設人生佛教』。」(註9) 東初老人認為雜誌與佛教的關係應該這樣看待:「藉刊物的園地,把佛法的真理,用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文句,啟發民眾心智,灌輸民眾佛學知識,培養國民修養,使佛法社會化、大眾化。這樣的雜誌,才不愧為代表佛教進步的生命線。……這樣一本雜誌不特為獎進新佛教文化建設的人才,且為新佛教的生命線。」(註10) 因此,即使《人生》創刊之後,因民生困頓、經費籌措困難,而屢屢停刊、休刊,但東初老人願心極強,在艱困中,仍一期一期地出刊,堅持著文字弘法的使命。 3. 發行概況:資金來源、發行對象與流通方式 東初老人隻身來臺,在沒錢、沒物力的情況下竟能發行雜誌,他是怎麼辦到的呢?原來,「東初老人找了十個經濟情況比較好的居士和法師當贊助人,然後每個月向他們收贊助費,以此做為資金來出版雜誌。」(註11)東初老人自己也說,《人生》能這麼迅速的問世,是得到了多方面的贊助:「在經濟方面承社長妙果老和尚及社董慈航法師與姚國興等諸大護法幫助,在稿件方面承隨緣老人圓明法師以及張少齊與壽民先生從中協助校對計劃,獲益不少」。(註12) 至於《人生》的讀者、訂戶在哪裡?東初老人「按照寺院的名冊,將雜誌寄給每間寺院,以及一些學校、文化機構與書店。所以,雖然《人生》雜誌標榜著訂閱,也有訂價,但幾乎全部都是贈送的。」(註13)儘管如此,在每一期的編後語中,東初老人總不忘向贊助者鳴謝,當然更不忘提醒讀者要訂閱與推廣《人生》,可謂最無私也最盡責的發行人。 因為替《人生》撰稿而在東初老人座下二度出家的聖嚴法師,自1960年1月起接任《人生》主編,在〈編校「人生」一年九個月〉一文,法師記錄了那段編校雜誌的艱苦歲月:「本刊的經濟經常十分的窘困,我的編校部門,故也捉襟見肘,每出一次,二百元的編校費,本為編輯校對的車馬及郵資雜用,我雖盡量的撙節,每次去臺北跑印刷廠,連三輪車也未敢坐過一回,連氷水也不曾喝過一口,希望留些錢來買幾刀稿紙贈送作者,但仍未能達到發表一篇文章即贈一刀稿紙的願望」。(註14) 4. 階段特色 1949年至1962年間,《人生》月刊共發行十四卷,法鼓文化在2007年12月將這段期間的十四卷《人生》合訂本以復刻的形式出版,刻意保存了早期印刷的樣貌,泛黃的紙張、樸拙的鉛字,在翻閱中,更能體會當時出版的艱辛,感受當年佛教界如何在篳路藍縷中,為了護衛佛法慧命的努力。這一時期的雜誌內容,或可歸納出以下三點特色: (1) 引領思潮 光復初期的臺灣佛教,充斥日本佛教不僧不俗的遺風,因此早期的《人生》有諸多探討臺灣佛教現象的文章,例如1951年2月東初法師所發表的〈了解臺灣佛教的線索〉,就是他奉中國佛教會之命,到中南部訪問的見聞。 闞正宗認為,1949年至1961年這段期間,包括《人生》雜誌在內的佛教刊物,基本走向是釐清法義,掃蕩教內外的異議,反思佛教界的意義,也極富批判的精神。(註15) 例如《人生》第3卷第6、8期也有東初、慈航、白聖、憨僧等長老,針對當代佛教在土地、寺廟財產,以及僧尼的生活制度、教育缺乏等問題上,提出強烈批判。第5卷第1期的「四週年紀念號」、第6卷第11、12期的「六週年佛教專號」,都針對歷年來臺灣佛教的發展、世界佛教的動態,以及出版、教育等文化工作進行反省。 早期的《人生》中,聖嚴法師常以「醒世將軍」或「張採薇」為筆名發表文章,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其以筆為文回應基督教對佛教的挑戰,當時臺灣因美援影響,基督教的發展雷厲風行,一般人也相對對佛教產生諸多質疑,法師一方面闡述正信佛教的根本精神,一方面回應基督教的批評,那支利筆直到今日仍受到佛教史學研究者的肯定(註16)。 臺大哲學系退休教授楊惠南也認為早期的《人生》可說是記錄臺灣佛教發展的重要史料:「關於台灣戰後,也就是四、五○年代之佛教弘揚的歷史、思想,都可以在這套早期《人生》雜誌典藏復刻版裡,尋得芳蹤。它的出版,不僅對於佛教界極具記錄保存的價值,對於非佛教徒的大眾而言,也是見證他們與教內意見交流的可貴參考。」(註17) (2) 教界交流 《人生》的創辦,促成了教界的交流。聖嚴法師就認為,東初老人邀請圓光寺的妙果和尚擔任社長,使妙果和尚接觸到大陸的佛教思想,另一方面又請到慈航法師來當贊助人,為雜誌寫稿,將教界的力量結合在一起。(註18) 早期的《人生》內容,「除了長老法師執筆外,也有年輕法師的投稿,還有居士或一般年輕讀者的投稿,閱讀的年齡層很廣,讓我覺得這份雜誌滿有意思的。其實主要的原因,是當時佛教雜誌非常少,而《人生》幾乎是唯一讓大家共同來參與的園地。」(註19)像聖嚴法師與青松法師(張曼濤)、無念三人,也因為幾篇文稿的論戰因緣,而結為好友,也可歸功於《人生》這個園地。(註20) 佛教界的密切交流,也可從早期《人生》窺見一二,例如《人生》剛辦的時候,成一法師「常幫東初法師收稿子,有時自己也寫一點,寫寫有關佛教界的新聞,常常在下班後,晚上再搭乘交通車趕過去,到北投山腳下車後,再爬山上去幫忙。」(註21)在臺中創辦《菩提樹》雜誌的朱斐居士,每次北上一定到北投探望東初老人,東初老人見了他,就叫他幫忙校對文章、修潤文稿。(註22)當時佛教界人士的深厚情誼,緊密互動,點滴成就了《人生》的出版。 (3) 人才培育 藉由《人生》,東初老人培養了不少編輯人才和寫作人才。聖嚴法師曾說:最初雜誌是由東初老人自己編,後來邀請了圓明法師、摩迦法師、廣慈法師、幻生法師、心悟法師、成一法師、星雲法師、性如法師以及張少齊居士、楊白衣居士來編輯。這些擔任編輯的法師,往往為了編雜誌而一再練筆,因為他們不但要寫編後語,還要與作者書信往來,更要回答讀者的問題。受邀擔任《人生》的編輯,雖然付出了很多的時間與勞力,可是無形中也得到不少益處。(註23) (二)停刊階段(1962年6月至1982年8月)(二十年) 隨著1961年底,聖嚴法師請辭《人生》主編,南下閉關後,隔年,《人生》在東初老人勉力出刊至第14卷第5期後,暫時畫下休止符。 《人生》停刊是聖嚴法師的遺憾,法師在自傳《歸程》中寫下沉痛的心情:「另一使我遺憾的事,是我負責編校的《人生》月刊,我的南下,便使《人生》停刊。我也萬萬想不到,一份發行了十三個年頭的雜誌,當它出了民國五十年(西元一九六一年)的十一及十二月的合刊之後,我就為它送了終,我自己成了這份刊物的『到頭編輯』!」(註24) 從1962年至1982年《人生》停刊的二十年間,闞正宗認為,這段時期臺灣佛教界相對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因為該回應、論戰的問題都已完成,也從批判走向關懷面向。(註25) 在這段《人生》停刊的歲月中,《人生》的種子隨著聖嚴法師的筆,投向其他如《菩提樹》、《慧炬》、《海潮音》等佛教刊物,等待重新出發的時刻。 (三)復刊階段(1982年8月15日至1999年12月底)(十七年) 當聖嚴法師在日本完成博士學位,承接東初老人創建的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志業,並應聘為中國文化學院「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開始著手培育佛教人才之際,在1982年將《人生》復刊了。 1. 復刊因緣 《人生》復刊之後的首任主編方甯書教授曾說:「聖嚴法師將《人生》停刊的事一直掛在心上,所以1978年從美國回到台灣後,在1982年將《人生》復刊了,由他自己擔任發行人,成一法師擔任社長,而我擔任主編,但編務其實都是聖嚴法師在負責指導。」(註26) 1982年8月15日,《人生》首先以全開四版小報型的季刊面世,同年11月15日改成雙月刊,1984年9月15日正式改回月刊。 2. 復刊宗旨:以人生佛教的生活態度來推展人間淨土的理念 聖嚴法師在1982年8月15日《人生》復刊的第1期寫下對《人生》復刊的八句勉語:
3. 發行概況:資金來源、發行對象與流通方式 復刊後的《人生》,發行量從最初的幾千份,增加至一萬多份,後來一度擴大印量至三萬多份。至於經費來源,主要是靠主動捐募及讀者發心捐贈、助印。內容方面,一開始,《人生》純粹是服務性質,為的是宣傳正信佛教,內容以聖嚴法師的開示為主。(註29) 到了1992年5月15日出版的105期,《人生》進入了另一個編輯新世代,除了恢復成原來的十六開本,篇幅從36頁,後來逐漸增至72頁。內容規畫如下: (1) 「大覺智海」表現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脈動。 (2) 「大千世界」做封面主題的專題企畫。 (3) 「寰宇側記」介紹今日世界的佛教面貌。 (4) 「清心自在」及「牧牛心旅」報導修行的生活和禪修的心得。 (5) 「寶鏡無境」刊載聖嚴法師的文稿。 (6) 「人生新聞」。(註30) 從105期開始,《人生》恢復有費訂閱,國內訂閱一年從新臺幣680元至後來的990元,零售價則從每冊60元到後來的96元。發行量也漸漸增加,發行面遍及全世界,凡有華人佛教徒的地區,都有《人生》的蹤跡。(註31) 4. 階段特色 此一時期的《人生》雜誌,主要記錄聖嚴法師的開示,以及法師創建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山的種種軌跡。其階段特色如下: (1) 彰顯道場風格 《人生》雜誌的長期讀者,也曾是《人生》專欄作家的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丁敏認為,1982年復刊後的《人生》,有著較前期濃烈的道場風格,但比起封閉型的道場刊物,《人生》較有開闊的議題與視野,也兼具學術與宗教,例如會報導佛研所的學術會議與論文摘要,也會介紹佛學工具書等。(註32) 闞正宗則認為,《人生》復刊的這個階段整個佛教刊物,又慢慢回歸到當初思想的主人間化的軟性訴求,不若早期的刊物幾乎都是硬梆梆的法義,轉而是社會關懷,回應當代性的問題。(註33) (2) 推廣禪修,回應時代 1982年復刊後的《人生》,初期主要以聖嚴法師的文章為主,當時聖嚴法師開始於中西方指導禪修,因此寫作的焦點置於「禪」的闡述與體悟,聖嚴法師曾於受訪中表示,此時的文章是他自己頗滿意的階段。(註34) 闞正宗並認為,聖嚴法師於1980年代在美國教禪修,是一種「時代回應」;當時的臺灣也處於經濟高度發達,人心不免浮動,所以法師舉辦了許多禪修活動,緊緊切合時代的脈動。(註35) (3) 推廣人間淨土思想與漢傳佛教 當聖嚴法師為《人生》復刊後不久,於1989年更創建了法鼓山,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法師曾說,「人間淨土的思想在我腦海裡已醞釀很久了,是根據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及人間淨土思想,還有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而來,另外又再重新找經典根據,而成為我所提出的『人間淨土』。我雖然受他們影響,但我的『人間淨土』是創新的,與太虛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不一樣。」(註36)法師並多次提及《人生》的出版就是「推廣人間淨土的起點」。(註37) 而作為華文世界最具歷史與指標性的佛教刊物,《人生》在思想的傳承上,則秉持聖嚴法師的悲願,以漢傳佛教為主體。《人生》從創辦人東初老人而至聖嚴法師等諸賢,吸攝的皆是漢傳佛教的法乳,雜誌的流通對象也以漢傳佛教華人世界為主,因此所學習、所體驗、所運用的佛法,都來自漢傳佛教的深湛智慧。 聖嚴法師曾說:「佛教原同一味,即是解脫味……只緣我是漢傳佛教的子孫,必須珍惜漢傳佛教的遺產……,否則很難找到自己被他人尊重的立場。」(註38)《人生》基於這樣的因緣,以弘揚漢傳佛教為己任。 三、《人生》發展現況(改版暨穩定發行階段:2000年1月1日迄今)(十二年) 《人生》雜誌自2000年元旦改版擴充篇幅至128頁以來,以專業的採訪編輯人員為主體,逐漸邁入穩定發展階段。目前,《人生》雜誌就在前幾任總編輯、主編,如:果光法師、果毅法師、辜琮瑜、果賢法師等奠定的堅實基礎上,穩定地如期發行。在2005、2006年並連續兩年入圍金鼎獎最佳人文雜誌獎。此階段的發行概況簡述如下: (一)雜誌定位 作為「法鼓山的喉舌」,《人生》在雜誌定位上是呼應著法鼓山的使命:「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弘揚漢傳禪佛教,透過三大教育,達到世界淨化。」在2010年,提出如下的雜誌定位:「以心靈環保為核心,推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之專業漢傳禪佛教雜誌。」 內容方面,從2000年起歷經數度改版,至2002年11月,231期開始,濃縮為「本期專題」、一般專欄與「大覺智海」佛學別冊三大單元,打破繁複的分類,期讀者能更容易閱讀,一直沿用至今。 (二)發行現況
四、網路時代的《人生》展望 隨著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人生》也思索著對應的發行策略,加上2009年2月3日,人生導師聖嚴法師捨報圓寂,對《人生》雜誌而言,不啻又是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人生》雜誌因應這些挑戰,也多次透過腦力激盪會議,並請教相關學者、顧問提供建議,目前雜誌經營方向與因應之道如下: (一)紙本雜誌定位與走向 1. 專題聚焦佛教修行生活 透過近幾年的銷售數字分析,《人生》雜誌銷售較佳的專題,皆不離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例如:佛教經典類、修行法門類以及禪修專題等類,較能掌握目標讀者的屬性,大約是35歲以上有一定學佛基礎的佛教徒,因此,《人生》雜誌未來編輯方向,仍將聚焦在漢傳佛教的修行生活上。 2. 雜誌內容朝實用化、圖像化發展 至於內容的編輯上,則引進現代編輯專業,朝向圖像化的實用原則,使讀者更能清楚掌握佛教修行的次第與方向。 3. 雜誌內容集結出書 從東初老人到聖嚴法師,以及其間的幾任主編,早已透過《人生》發表對佛法的觀察與見地,並且將文章集結成書出版,可見《人生》確實是磨練人才、磨練文筆的最佳園地,例如聖嚴法師的《禪的生活》、《拈花微笑》、《禪與悟》、《明日的佛教》、《學佛群疑》等,都是《人生》的產品。 今日的《人生》與法鼓文化也延續這一傳統,將在《人生》上的盤盤法食集結成書出版,創造更多接引讀者的機會。 (二)數位化的因應之道 面對網路時代與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發展,《人生》體認到小眾傳播媒體運用數位媒介掌握目標讀者的優勢。從2004年起陸續發行各種電子報,並透過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銷售雜誌,隨著社群網站興起,也在2011年8月7日成立FACEBOOK臉書專頁,運用社群網站的力量,分享雜誌內容,也增加與讀者的互動,至2012年10月初,累積四千五百多個讚。2005年,《人生》雜誌也曾發行電子雜誌,但在技術尚未成熟、讀者接受度不高及成本考量下,僅短暫發行三~四期即告中止,目前正在評估重新發行電子雜誌的做法與方向。 有關《人生》雜誌數位化歷程,表列如下:
五、結論 六十多年來,《人生》雜誌在內容上,見證了臺灣佛教戰後至今的發展;在思想的弘傳上,可以發現從人生佛教到人間淨土的發展脈絡;1982年復刊以來的內容,更與法鼓山教團的發展息息相關。 聖嚴法師在2008年8月《人生》復刊後發行屆滿300期前夕,接受採訪時曾如此對《人生》的勉勵:「今天的《人生》應時時以早期的《人生》為鏡,就佛教義理、佛教根本精神的掌握,與之請益,從《人生》復刻版中看到當時教界關注生命議題,切合人們的生活,今日《人生》依然要遵循此原則,延續前人的努力,記住復刊的不易。」(註39) 法師並說:「我對《人生》的期許,是傳播人間淨土的思想。……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主軸的理念,必須持續地推動,而這份雜誌的責任,就是推動法鼓山的理念。……《人生》是給人光明的,《人生》是為世界帶來希望的。……《人生》是法鼓山的喉舌,是外界瞭解法鼓山的媒介。……因此,《人生》一定要繼續辦下去。」(註40) 《人生》雜誌就像一部臺灣近代佛教史的縮影,與臺灣近代佛教發展關係密切的祖師大德,一一在此舞臺上現身,以文字為弘法護法竭盡心力,也為臺灣佛教留下了最重要、最燦爛的一頁。 站在承先啟後的關鍵點,迎接電子化的浪潮,《人生》雜誌自我期許,秉持創辦人東初老人、人生導師聖嚴法師對佛教期刊的期許:「若不能指引時代方向,便會受到時代淘汰」的自覺,(註41)持續以清淨、實用、多元的專業佛教思想內容,帶給世界光明和希望。 【附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