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五期 101年12月

《禪味京都:古寺侘寂之美》導讀

蘇淑華 成功大學圖書館期刊組組長


【摘要】本書介紹日本京都洛東、洛西、洛中、洛南與洛北五區27所古都名寺,以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寺及「五山制度」有關的禪寺為主。書中各篇往往從該寺院的開山談起,娓娓道來高僧大德甚或權貴的行跡與傳奇、伽藍建築、庭園意涵,間及文物珍寶、典章制度、文學、漢和文化交流歷史等等,彷彿為千年古都開無數扇窗,任你我穿梭駐足,可以沉醉於京都傳統與現代並蓄的迷人丰采,可以讚佩日人堅持傳統文化的用心,可以領受佛教的莊嚴法喜,也可以從純文學角度欣賞書中優美的文字。

關鍵詞:京都;寺院;佛教




禪味京都 : 古寺侘寂之美 / 秦就著. --初版. --臺北市 : 法鼓文化, 2007[民96]


前言──建仁寺因緣

  民國98年初春第一次造訪京都,那傳說中有著濃濃人文氣息的古都,春寒料峭,一行人一路追逐著花蹤,從京都大學來到祇園已近黃昏,在花見小路上,我們驚嘆兩旁古色古香的茶屋、懷石料理亭的建築,甚至地面的水溝蓋都如此秀氣……。櫻花季真的是遊人如織,一條不算長的長巷卻聽得到許多種語言交談著,而當藝妓現身時還引起一陣不算小的騷動;但就在花見小路盡頭,這麼拐個彎而已,彷彿將所有的紅塵嘈雜全屏除在寺門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古色古香的鐘樓和迴廊,接著一座黑沉沉且門扉緊閉的原木建築矗立在眼前,那種無言的沉穩,讓人不自覺地不斷問自己究竟在追逐什麼?縱使錯過了寺院的開放時間,夕陽餘暉中我們散步在建仁寺的三門、庭園、澡堂、僧房……,走著走著,心情從浮躁、震撼、沉靜到感動。對一個從來不敢說有宗教信仰的我,竟然浮起一個念頭:這是佛菩薩在說法嗎?祂要傳達什麼訊息給我?天終於暗下來了,踏出寺門前,回首望了一眼黑暗中的建仁寺,我幾時再來?

  今年五月兒子計畫到京都當背包客,在一連串的陰錯陽差之後,竟是母子倆單獨的一次旅行。說好不急著趕路,也不以跑幾個景點為目標,就是放慢腳步享受散策古都的悠閒,就因為那天在清水寺流連忘返,以致到建仁寺時正巧目睹法堂的側門徐徐的關上,又是一次的來遲,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情,欣賞著禪寺的造型再逛一次庭園,孩子邊照相邊聽我講著三年前初進建仁寺的心情,雖然又錯失了登堂入室的機會卻沒有懊惱,我相信人世間種種因緣際會必有其道理,因緣具足時我將再來,或許那時可看到大門敞開的拈華堂,否則就是我與建仁寺的因緣僅止於此。

  恰似數年前無意間闖入建仁寺一般,也是在瀏覽圖書館書架時,偶然發現這本《禪味京都》。拜讀之後愛不釋手,樂於將這樣的好書推薦給有緣的讀者,共享這無意勝於有心的驚喜。

篇章拾掇

一、從佛教看漢和文化交流

  「源自中國的日本佛教,自六世紀飛鳥時期起開始學習中國佛教,從皇室貴族開始接受進而傳到一般民眾,伴隨著佛教傳播過程中,也將漢民族的各式工藝技術美學觀念傳播進來,潤澤了日本文化的內涵。平安時期,佛教信仰日漸普及了,當時眾多的遣唐僧與赴日漢僧在兩國之間的穿梭與引導,為日本佛教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待到鎌倉、室町時代,佛教淨土、禪宗思想的高度發展,成為日本佛教最燦爛、輝煌的時代,也造就活潑的京都佛教文化。」(註1)。

  漢和文化交流的史跡在每所禪寺的開山篇幅內隨處可得到印證,以日本臨濟宗南禪寺派的總本山──南禪寺為例,其初始為鎌倉時代龜山天皇的離宮,開山祖師是留學中國十二年,曾在宋代五山中的靈隱寺、靜慈寺參學的日僧無關普門;南禪寺第三代住持則是中土渡日的臨濟宗楊岐派高僧一山一寧,除了佛法,一山也精通朱子學,他和弟子雪春友梅同被譽為日本五山文學、散播宋學種籽到日本的先驅。自一山傳入宋學後,日本禪宗與宋學幾乎分不開,修禪之人必解宋學,研究宋學的人也多參禪。以「學問面」(註2)聞名的建仁寺便培養出許多傑出的學僧,他們研究宋學,復刻宋元書籍,被稱為五山版。這些書籍的刊刻,使漢文學、藝術及宋代的生活樣式都介紹到日本,成為日本禪文化的基石。

  這些來自中土的文化不僅深深影響著日本而且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即使遭逢應仁之亂(註3)這樣的浩劫,多少寺廟毀了又被重建,多少來自漢地的文物甚至古籍被用心的保留了下來,日後成為各寺院塔頭的鎮寺之寶。或許對日人而言,傳統不是守舊落後也不是負擔,而是心靈的依歸與文化的驕傲。

  記得在姬路城旁好古園的茶坊裡,或許是非假日遊客不多,幾個上了年紀的服務人員知道我來自臺灣,很熱情的用肢體語言和英文單字介紹怎麼喝眼前的那一杯茶、牆上的那幅只有一個「華」字的書法和書法下的那盆插花。為了表示我們來自有教養的文明國度,我也很努力用三十年前選修過但幾乎忘光的日語回應她們,比手畫腳且半跪著喝完那杯抹茶,起身時真的是滿頭大汗,我只是走累了想找個地方歇歇腳,哪來那麼多繁文縟節?臨走前她們堅持請我去逛庭院。小小的前庭是枯山水,後院則是池泉迴遊式庭園設計。看完這本書才了解到原來喝茶就是一種禪修,藉一杯茶安一顆心。源自唐宋時期的花和茶,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後,已發展出屬於大和民族各種流派的花道與茶道,當我從奉茶的工作人員發光的臉龐看到她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尊重,縱使知道欣賞藝文不應有區別心,也很讚許日本對保存文化的用心,甚至因而發展出可觀的觀光財,但我多想告訴她們,這些也是我們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啊!

二、伽藍建築之美

  日本佛寺建築在許多方面承襲唐宋風格,以單純的原木本色為主,散發出典雅、質樸與沉靜氣息。27所名剎各具特色,例如清水舞臺、貼有金箔華麗的鹿苑禪寺(又稱金閣寺)、日本建築史上重要遺構的銀閣寺之付書院和違棚、大部分仿自漢地建築的妙心寺、被敬稱為「御寺御所」的仁和寺之堂宇建築、有著日本現存最古老法堂的相國寺、擁有日本最高也是京都象徵建築五重塔和桃山時期代表建築金堂的東寺、西本願寺的書院、東福寺的禪堂(日本現存唯一的中世禪堂)、平等院的鳳凰堂、醍醐寺的藥師堂與五重塔等等。

  以遊客幾乎不會錯過的清水寺為例,今年五月我們從二年坂、三年坂、清水坂一路走過來,坡道兩旁商家的傳統建築所營造出來的懷舊氛圍,散發著千年古都的風情。走到清水寺,映入眼簾的是朱紅色的仁王門和豔麗的三重塔,這兩座都是京都最大的仁王門和三重塔,但最讓我震撼的是大雄寶殿和清水舞臺,走在大雄寶殿的原木地板上,想著眼前的佛菩薩究竟已看過人間多少世代的物換星移?不由得腳步愈放愈輕,愈走愈慢,我怕驚擾了誰?是神佛?是旁人?還是自己的心情?而從本堂南正面延伸出去的清水舞臺,整個舞臺高達二十餘公尺,由一百二十九根木柱交錯支撐架空於懸崖邊緣,未用一根釘子,結構嚴謹、氣勢磅薄,不論是站在舞臺向外遠眺、由本堂下方壁岩的「音羽之瀧」回望、或由舞臺下方向上仰望,從任一個角度欣賞清水舞臺,「鬼斧神工」似乎是唯一的形容詞。

三、禪意庭院──「苔之西芳寺」與「石之龍安寺」

  走訪古寺,不能不看山水庭園,一石一木似乎均在訴說著禪意。日人歌詠苔蘚不僅象徵靜寂與隱逸,還有那生機盎然的生命力,也似乎只有日本可以將青苔巧妙應用於庭園設計,而且如此的渾然天成。疏石夢窗(夢窗國師)是京都家喻戶曉的禪師,有著極高的造園天分,西芳寺的庭園便是他世代傳頌的傑作之一。西芳全寺域幾為青苔所覆蓋,據稱庭園便覆蓋著120種苔蘚,分為上、下兩段,上段枯山水庭園由枯山水石組、須彌岩組、坐禪石等岩石和樹木組成,並配以禪修用的指東庵;「下之庭」則由參道與上段枯山水庭園銜接,是一個有美池、蒔花的池泉迴遊式庭園,寺方採限制遊客及預約申請等管控措施,得以讓「苔寺」美名保持至今,保護資產十分用心。

  龍安寺的石庭建築簡單,庭內無一草一木,只有白沙的流線和15顆岩石構成,白沙象徵海,15顆石頭分七、五、三顆各為一群分布,故此庭又稱「七五三之庭」。至於石頭的配置形式則源於母虎攜虎子過河的故事,一般認為這個故事代表禪修的艱辛過程,總在此岸和彼岸(代表解脫)間背起又放下;而我看到的卻是母性的智慧與慈悲,它不僅包容孩子原生本性的不同,也保護著相對弱勢的子女,於是只好不辭勞苦一趟又一趟的背負虎子過河了。

四、文物珍寶留存千古佛光

  歷史悠久的古寺總不乏鎮寺之寶,今只舉國寶級文物為例,例如永觀堂的「金銅蓮華文磬」,清水寺的「十一面四十二臂千手觀音立像」,妙心寺的「古鐘」,神護寺的「本尊藥師如來立像」、「虛空藏菩薩坐像」與「傳源賴朝像」,高山寺空海法師所編著的漢字辭典《篆隸萬象名義》、《鳥獸人物戲畫》甲卷、「華嚴宗祖師畫像」等,仁和寺的「阿彌陀三尊像」、「孔雀明王像」,廣隆寺的「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國寶第1號)、「阿彌陀如來坐像」、「十二尊神降像」、「不空羂索觀音」、「十一面千手觀音」等,清涼寺的「釋迦如來生身立像」(佛像胎內為世界最早的內臟模型)、「阿彌陀三尊坐像」、「絹本著色十六羅漢像十六幅」,東寺的「兜跋毗沙門天立像」、「不動明王像」、「弘法大師坐像」等,東福寺的「無準師範禪師頂像」,平等院鳳凰堂屋頂的「鳳凰雕刻」、「阿彌陀如來坐像」、「雲中供養菩薩」、「九品來迎圖」等,醍醐寺的「藥師三尊像」,大德寺的「觀音猿鶴圖」,三千院的「阿彌陀如來三尊坐像」等等。

  信仰的力量讓許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些聖物是古代佛教徒憑藉著虔誠信仰,一筆一刀繪製雕琢出來,不管是為了供養佛或弘揚法,歷經千百年的時光流轉,遂成後人瞻仰的佛教文化無盡寶藏。光陰不可逆,我們回不去當年的時空,但站在這些文物珍寶之前,仍能感受到藝術家們虔誠崇敬的初心,而這些殊勝精品所承載的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甚至是屬於佛教特有慈悲精神的傳遞,才是人類智慧結晶最終的呈現。

五、古道照顏色──懷想大德前賢的感人行跡

  每座佛寺背後常常有著憾動人心的故事,例如一休和尚與茶的傳奇、南朝後醍醐天皇往生前「玉骨縱埋南山苔下,魂魄常望北闕之天」的遺憾、空海大師的行腳布法事蹟、東福寺只以賞楓著名卻不植櫻的典故、天龍寺船重啟中日貿易往來與文化傳輸史事、遺偈「幻生七十有餘年、了卻先師未了緣」表述終身不忘師恩的春屋妙葩禪師、對貧病者施樂或收容的永觀律師與「悲田梅」的慈悲故事、建造知恩院三門的木工夫婦等等,不勝枚舉。

  個人最喜歡的是永觀堂的寺寶「回望阿彌陀」的傳說。據聞體弱多病的永觀律師,有一天正繞佛唸誦佛號時,曾遇佛陀示現陪同繞行,並回首說:「永觀!走得太慢了!」不論是佛陀的慈悲關愛或另有禪機隱喻,都是一則很溫暖的傳說,不是嗎?但最教人動容的是清水寺的塔頭成就院住持月照上人的行跡,他因投身京都「尊王攘夷」運動而遭幕府追捕,最後與西鄉吉兵衛走投無路下躍入江中,月照不幸罹難而西鄉最後被救起,倒幕成功後成為明治維新的功臣。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人,也啟發了遠在中土的譚嗣同,戊戌政變失敗後,梁啟超避難日本公使館,譚卻選擇靜坐家中待捕,無非希望犧牲個人生命以喚醒國人,所以他告訴梁「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並留下「我願將身化明月,照君車馬渡關河」的話,一片丹心照汗青,怎不叫人掩卷長嘆?

結語──帶著心去旅行

  五月到清水寺時曾參加「隨求堂胎內巡遊」,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地下室,只能藉助念珠繩索摸索著前進,真的是步步難行步步行。在大悲母的胎內遊走,想像著生命的最初,在母體內的自己,若有神識那是何種感覺?是對所處黑暗空間的恐懼?對母親全然的信賴依戀?對即將出世的惶惑?對外面世界的憧憬?或什麼都不想只是安靜的等待著?假若可以預知自己的人生,我們願不願意來?短短幾分鐘的路程,無數心念已在腦海掠過,最讓自己悸動的並非在黑暗中初見光明的剎那,我甚至不能確切地記得撫摸那顆有求必應的靈石,究竟許了什麼願望了。但在黑暗中即使親人在旁都無法照應時,真正體會到只有一個人的感覺,生命不就是這樣嗎?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得獨嚐,誰替代得了你的心情?試著去追尋原始生命裡那個最初的自己,這樣的經驗最教人難忘。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旅行,跳脫生活的常軌,彷彿所有的感官知覺特別靈敏,打開的不只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種感官而已。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不管為了什麼理由,那就出走吧!不需要走遍全世界也不一定要出國,找一個可以放空心靈的地方,甚至來一場看書神遊也行。假如你正巧計畫去京都走走,推薦這本《禪味京都》給你,本書作者以深厚的人文素養,帶領我們穿梭古今,來一場京都古寺巡禮,不論是喜歡探索佛教信仰、欣賞建築或珍寶藝術、聆聽歷史故事傳說、甚至只是想單純的慢走京都,都能在書中看到你想要的素材。萬事具備之後,除了行囊,莫忘帶著一顆心去旅行。

【附註】
註1:寬謙法師,〈領受古寺的深邃與優雅氣息〉,《禪味京都:古寺侘寂之美》,(臺北:法鼓文化,民96),頁3。
註2:「面」是指事物的表面,也就是給人家的感覺。
註3:1467-1477年,應仁元年至文明九年,發生於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任時的一次內亂。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5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