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期 98年12月                      
佛教推廣書籍閱聽人之
 | ||||||||||||||||||||||||||||||||||||||||||||||||||||||||||||||||||||||||||||||||||||||||||||||||||||||||||||||||||||||||||||||||||||||||||||||||||||||||||||||||||||||||||||||||||||||||||||||||||||||||||||||||||||||||||||||||||||||||||||||||||||||||||||||||||||||||||||||||||||||||||||||||||||||||||||||||||||||||||||||||||||||||||||||||||||||||||||||||||||||||||||||||||||||||||||||||||||||||||||||||||||||||||||||||||||||||||||||||||||||||||||||||||||||||||||
| 1. | 在性別方面的有效樣本512人,以女生328人佔大多數(佔64.1%),男生184人比較少(佔35.9%)。 | 
| 2. | 在年齡方面的有效樣本512人,以26-40歲最多,有211人(佔41.2%);41-55歲次多,有210人(佔41%);56歲以上最少,只有30人(佔5.9%)。 | 
| 3. | 在接觸佛教推廣書籍的時間的有效樣本512人,以接觸二年(含)以下的佔最多,有210人(佔41%);接觸13-15年的最少,只有25人(佔4.9%)。 | 
| 4. | 在教育程度方面的有效樣本512人,以大專(大學)最多,有312人(佔61%);國中(含)以下的最少,只有18人(佔3.5%)。 | 
| 5. | 在婚姻狀況方面的有效樣本511人,以已婚的最多,有351人(佔68.6%);以離婚和喪偶的最少,各有6人(各佔1.2%)。 | 
| 6. | 在是否為佛教徒方面的有效樣本512人,是佛教徒的佔比較多,有276人(佔53.9%);不是佛教徒的略少,有236人(佔46.1%)。 | 
| 人口統計變項 | 類別項目 | 人數 | 有效百分比(%) | 
|---|---|---|---|
| 性別 | 男 | 184 | 35.9 | 
| 女 | 328 | 64.1 | |
| 年齡 | 25歲(含)以下 | 61 | 11.9 | 
| 26-40歲 | 211 | 41.2 | |
| 41-55歲 | 210 | 41 | |
| 56歲以上 | 30 | 5.9 | |
| 接觸佛教推廣書籍的時間 | 2年(含)以下 | 210 | 41 | 
| 3-5年 | 113 | 22.1 | |
| 6-8年 | 53 | 10.4 | |
| 9-12年 | 41 | 8 | |
| 13-15年 | 25 | 4.9 | |
| 15年以上 | 70 | 13.6 | |
| 教育程度 | 國中(含)以下 | 18 | 3.5 | 
| 高中 | 99 | 19.3 | |
| 大專(大學) | 312 | 61 | |
| 碩士以上(研究所) | 83 | 16.2 | |
| 婚姻狀況 | 未婚 | 148 | 29 | 
| 已婚 | 351 | 68.6 | |
| 離婚 | 6 | 1.2 | |
| 喪偶 | 6 | 1.2 | |
| 是否為佛教徒 | 是 | 276 | 53.9 | 
| 否 | 236 | 46.1 | 
| 1. | 原文佛經類(含手抄本系列):原文佛經類是指佛陀所講過的道理,經過後來的弟子整理出來,而流傳下來的資料,包括佛說阿彌陀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百喻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乘妙法蓮華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地藏十輪經、大寶積經、大般涅槃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菩薩瓔珞經等。手抄本系列通常是抄寫一些原文經書,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阿彌陀經、無量義經等。 | 
| 2. | 譯本類:是指一些原文佛經的解釋本,包括地藏菩薩本願經淺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譯、佛說阿彌陀經淺譯等。 | 
| 3. | 故事類:是以故事的形式來傳達佛陀的道理,包括佛學淺說及佛的故事、佛的本生故事、佛化弟子的故事、護生的故事、惜字的故事、歷代高僧居士的故事、孝悌百喻故事、玄奘大師的故事、佛陀遊化故事、金山活佛故事、楞嚴經故事、金剛經的故事、了凡叔叔說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玉曆寶鈔的故事、三字經的故事、朱子治家格言的故事等。 | 
| 4. | 漫畫類:是以漫畫的形式來傳達佛陀的道理,有六祖大師惠能的故事、金山活佛的故事、朱子治家格言的故事、把這份情傳下去、論語的故事等。 | 
| 5. | 相關心得小品文(含論著類):相關心得小品文是指一些佛弟子,在生活中對佛學的省思、心得著作等,例如優曇花再現、繁華落盡見真淳、見月懷人古道心等。論著類是指一些佛學論述,包括弘護小品彙存、雪廬述學語錄、雪公專集等。 | 
| 6. | CD卡帶、DVD有聲書系列:有唐詩三百首、學庸論語、了凡四訓、老子、莊子、孟子、詩經、易經、三字經、孝經、心經唱誦、大悲咒唱誦等。 | 
| 類別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
| 原文佛經類(含手抄本系列) | 99 | 19.3 | 
| 譯本類 | 36 | 7 | 
| 故事類 | 122 | 23.8 | 
| 相關心得小品文(含論著類) | 128 | 25 | 
| 漫畫類 | 59 | 11.5 | 
| CD卡帶、DVD有聲書系列 | 68 | 13.4 | 
| 1. | 好奇構面:男生的人數有183人,平均數21.51,標準差3.75;女生的人數有327人,平均數22.1,標準差3.74。 | 
| 2. | 外在動機構面:男生的人數有184人,平均數18.91,標準差4.35;女生的人數有323人,平均數19.27,標準差4.55。 | 
| 3. | 與學習和自我成長有關構面:男生的人數有183人,平均數24.08,標準差3.76;女生的人數有326人,平均數24.03,標準差3.94。 | 
| 4. | 與祈求保佑、趨吉避凶有關構面:男生的人數有183人,平均數18.66,標準差4.82;女生的人數有328人,平均數20.34,標準差4.83。 | 
| 5. | 生活處境構面:男生的人數有184人,平均數17.82,標準差4.83;女生的人數有326人,平均數19.42,標準差5.24。(見表三) | 
| 1. | 在「與祈求保佑、趨吉避凶有關」這個構面,不同性別之閱聽者有達顯著差異(t=-3.76,p<.05),且平均數是女生高於男生,因此得知女生在「與祈求保佑、趨吉避凶有關」這個動機上高於男生。 | 
| 2. | 在「生活處境」這個構面,不同性別之閱聽者有達顯著差異(t=-3.43,p<.05),且平均數是女生高於男生,因此得知女生在「生活處境」上而引發的閱讀動機高於男生。 | 
| 閱讀動機構面 | 男生 | 女生 | t值 | p值 | ||||
|---|---|---|---|---|---|---|---|---|
| 人數 | 平均數 | 標準差 | 人數 | 平均數 | 標準差 | |||
| 好奇 | 183 | 21.51 | 3.75 | 327 | 22.1 | 3.74 | -1.71 | .089 | 
| 外在動機 | 184 | 18.91 | 4.35 | 323 | 19.27 | 4.55 | -.87 | .386 | 
| 與學習和自我成長有關 | 183 | 24.08 | 3.76 | 326 | 24.03 | 3.94 | .12 | .905 | 
| 與祈求保佑、趨吉避凶有關 | 183 | 18.66 | 4.82 | 328 | 20.34 | 4.83 | -3.76 | .000 | 
| 生活處境 | 184 | 17.82 | 4.83 | 326 | 19.42 | 5.24 | -3.43 | .001 | 
| 1. | 雲林縣有看過佛教推廣書籍的閱聽人,以女生佔大多數且已婚的比較多,教育程度以大學(大專)佔最多,接觸年資以二年以下的最多,非佛教徒看的人只略低於佛教徒。 | 
| 2. | 喜歡閱讀的佛書類別以相關心得小品文 (含論著類)最受歡迎,故事類次多,譯本類最少人喜歡。 | 
| 3. | 不同人口統計變數的閱聽人在閱讀動機上,部分具有顯著差異。如女生比男生較會因為想要祈求佛菩薩保佑和希望能趨吉避凶,而去閱讀佛教推廣書籍,且女生在生活處境上有困難時,較會去閱讀佛教推廣書籍來尋求心靈上的寄託,男生則較不會。 | 
| 註1: | 本論文依筆者於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節錄修改,論文全文另有閱讀效果關聯性的探討,有興趣者可以直接參閱,詳見〈佛教推廣書籍閱聽人口特徵、閱讀動機及閱讀效果關聯性〉,碩士論文,民98年6月。 | 
| 註2: | 江逸之,〈450萬成人不看書,台灣怎來競爭力〉,《遠見》,254期(2007年8月),頁126-132。 | 
| 註3: | 楊惠蘭,〈佛教類圖書閱讀行為與消費行為關聯之研究──以高雄地區佛教道場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2002)。 | 
| 註4: | 蔡月嬌,〈台灣天主教出版品閱讀與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2004)。 | 
| 註5: | 樂崇輝,〈從大乘精舍印經志業談佛教平面媒體的未來走向〉,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2008年9月27日。 | 
| 註6: | 梁崇明,〈如何增進印經會的影響力〉,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2008年9月27日。 | 
| 註7: | 鍾明杏,〈佛教在家信徒皈信之研究──以慈濟中區委員為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2006)。 | 
| 註8: | 釋自正,〈從圖書館管理角度談臺灣地區佛教出版〉,《佛教圖書館館訊》,21/22期(2000年 6月),頁37-62。 | 
| 註9: | 同註3。 | 
| 註10: | 和裕文化,民國98年3月28日,擷取自http://www.he-yu.com.tw/。 | 
| 註11: | 宣化上人法音出版,民國98年3月28日,擷取自http://www.fajye.com.tw/。 | 
| 註12: | 吳秀慧,〈中華印經協會〉,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2008年9月27日。 | 
| 註13: | 詹曙華,〈接統靈巖十三葉 蓮花一瓣分臺中〉,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2008年9月27日。 | 
| 註14: |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1994)。 | 
| 1. | 您的性別:□男 □女 | 
| 2. | 您的年齡:□25歲(含)以下 □26-40歲 □41-55歲 □56歲以上 | 
| 3. | 接觸佛教推廣書籍的時間:□2年(含)以下 □3-5年 □6-8年 □9-12年 □13-15年 □15年以上 | 
| 4. | 教育程度:□國中(含)以下 □高中 □大專(大學) □碩士以上(研究所) | 
| 5. | 婚姻狀況:□未婚 □已婚 □離婚 □喪偶 □其他 | 
| 6. | 是否為佛教徒:□是 □否 | 
| 7. | 最喜歡閱讀的佛教推廣書籍種類【請單選,只能選一個】 □原文佛經類(含手抄本系列) □譯本類 □故事類 □相關心得小品文(含論著類) □漫畫類 □CD卡帶、DVD有聲書系列  | 
| 非常同意 | 同意 | 沒意見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
|---|---|---|---|---|---|---|
| 1 | 因為以前沒看過,看到別人在看,所以跟著看 | |||||
| 2 | 有空檔時間(在吃素食、等車、等看病、在寺院)又有現有書籍可翻閱,所以翻看佛教推廣書籍 | |||||
| 3 | 被封面或標題吸引而閱讀 | |||||
| 4 | 對書名感興趣而閱讀 | |||||
| 5 | 聽到佛樂,帶來清涼感,而開始注意所聽的內涵 | |||||
| 6 | 被某某大師的著作或團體吸引而閱讀(例如:星雲、證嚴、林清玄、法鼓山、六祖惠能大師等。) | |||||
| 7 | 親友、師長和重要他人推薦,希望我接觸佛教義理 | |||||
| 8 | 為了參與佛教活動需要 | |||||
| 9 | 因為寺院道場推薦 | |||||
| 10 | 本身是佛教徒,所以接受佛法(佛教文化)傳承 | |||||
| 11 | 參加法會或是助念儀式而閱讀 | |||||
| 12 | 因求學或工作需要(記者或深度報導) | |||||
| 13 | 為了學到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 | |||||
| 14 | 為了了解修身養性的方法 | |||||
| 15 | 為了了解人生的意義 | |||||
| 16 | 為了尋求做人處事的道理 | |||||
| 17 | 能夠刺激或是引發自我思考 | |||||
| 18 | 藉由閱讀來思維和改變自己的行為 | |||||
| 19 | 讓考運好 | |||||
| 20 | 為了找到好工作和讓工作順利 | |||||
| 21 | 讓感情或是婚姻幸福 | |||||
| 22 | 懺悔曾做過的錯事 | |||||
| 23 | 懺悔有過不好的意念 | |||||
| 24 | 懺悔曾造過的口業 | |||||
| 25 | 經濟壓力大,想要紓解 | |||||
| 26 | 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感情、工作、環境變遷) | |||||
| 27 | 心靈受到創傷,想要復元 | |||||
| 28 | 家庭突遭變故 | |||||
| 29 | 感情或是婚姻遭遇重大危機,面對處理困境 | |||||
| 30 | 課業壓力大,想要紓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