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期 98年12月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

──語法的研究

竺家寧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摘要】相對於佛經語言的其他層面研究,語法是比較新的一個學科。語法舊日稱文法,意思是一樣的。主要在了解佛經的句子結構和詞性類別。古代學者的語言研究較少觸及這個方面。有系統的語法學知識是近代西方帶來的。大陸學者在佛經語法的研究上,起步比較早,研究陣容也比較大,所以本文介紹的大部分是大陸學者的成果,值得我們借鏡和參考。這篇綜述取材的範圍,包含了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比較全面的反映了這個領域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所做的分類系統是客觀地從當前的研究成果歸納出來的,這樣的工作前人還沒有做過,因此這個分類系統,也可以作為未來圖書資料分類的參考。例如「佛教研究」>「漢文佛典研究」>「漢文佛典語言研究」>「語法研究類」>「句型研究」……等。

關鍵詞:佛經語言學;佛經語法;佛經的句型;佛經的詞類


  相對於佛經語言的其他層面研究,語法是比較新的一個學科。語法舊日稱文法,意思是一樣的。主要在了解佛經的句子結構和詞性類別。古代學者的語言研究較少觸及這個方面。有系統的語法學知識是近代西方帶來的。大陸學者在佛經語法的研究上,起步比較早,研究陣容也比較大,所以下面介紹的大部分是大陸學者的成果,值得我們借鏡和參考。這篇綜述取材的範圍,包含了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比較全面的反映了這個領域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所做的分類系統是客觀地從當前的研究成果歸納出來的,這樣的工作前人還沒有做過,因此這個分類系統,也可以作為未來圖書資料分類的參考。例如「佛教研究」>「漢文佛典研究」>「漢文佛典語言研究」>「語法研究類」>「句型研究」……等。

一、句型的研究

  向德珍〈《祖堂集》與唐五代前佛典特式判斷句比較研究〉,《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3卷1期(2005年3月)。本文對《祖堂集》和唐五代以前佛典裡的五類特式判斷句進行描寫和對比研究,揭示每一種特式句式的特徵。文章所討論的特式判斷句是指繫詞「是」後置,賓語前置的判斷句型。如:……,……是;……,……是也;……,即/則、乃、亦、正等……是(也);……,……即/則、正等+是(也);……(即/則、亦等)是……,是(也)。指出《祖堂集》五種特式判斷句在之前的佛教文獻中能找到源頭,最後結論漢魏以來的佛典出現繫詞「是」後置的特式判斷句,是受了佛經原典的影響。

  高列過〈東漢佛經的特殊語言現象及成因〉,《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東漢佛經含有一些西域譯經者自己創造的而不是漢語規範的被動句和疑問詞語,作者認為這些詞語的產生可以從第二語言習得和中介語的角度來解釋。東漢時的譯經者大多是西域人,他們所運用的漢語只是中介語。而譯經中這些不規範的被動句和疑問詞語,多是譯經者對漢語這一目的語的規則加以內在化處理時產生的。

  周碧香〈《祖堂集》句法研究──以六項句式為主〉,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8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竺家寧。本論文嘗試以尋求漢語語法特點與語言發展的角度出發,分析特殊句式的被動句、處置句;由語氣劃分出來的判斷句和疑問句;述補句式;以及時態表示的完成貌句式等六項,逐一觀察它們在《祖堂集》運用的情形。經由分析,可以發現《祖堂集》的句法現象,顯著展現晚唐五代語言的特性,上承自先秦兩漢、六朝的語言現象,往下又開啟近代漢語的用法,甚至某些已與現代漢語無異;由此可以認識到學者們將近代漢語上限認定於晚唐五代的原因。由於漢語不斷受到文化交流的衝擊,尤其在佛教東傳,在譯經、傳教等活動,以及唐代交流頻繁等因素的刺激下,漢語開始進行內部調整,將古漢語裡不同時宜的成分淘換之,並加入新的成分。直至《祖堂集》的時代,方告穩定。唐代是漢語句法嚴密化的新階段,發展至《祖堂集》時期,已是表義完整、精確的句法結構形式。

  朱力〈《太平經》與東漢佛經判斷句比較研究〉,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本文認為關於判斷句,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圍繞著判斷詞,尤其是「是」的產生和發展來研究,焦點在先秦兩漢判斷句中的「是」。近年來,雖然已經有人把研究方向轉移到了對某類文獻或專書的判斷句的全面考察,但對於中古早期文獻中判斷句的全面研究卻沒有涉足。在極其少見的有關判斷句研究的論文中,作者往往都偏重於縱向的比較,從而探討各種判斷句的演變。本文以《太平經》和同時期的幾部漢譯佛經為語料,對其中的判斷句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分類,並將兩種文獻中的判斷句進行比較、分析,力圖全面展示這一時期判斷句的真實面貌。通過對無判斷詞句、判斷詞句和準判斷詞句的全面分析和使用情況的調查比較,我們得出以下結論:1. 東漢時期判斷詞句略多於無判斷詞句,「是」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發展成熟,逐漸擺脫了語氣詞「也」,「是」前出現了豐富的副詞、助詞等修飾語,其中包括否定副詞「不」,沒有出現「未」和「非」,這些現象對爭論已久的「是」作繫詞的年代問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 「為」字判斷句的發展比較緩慢,到東漢時期已有被「是」字判斷句取代的趨勢。3. 不是、不為、非為等否定判斷形式已開始出現,但「非」字仍然是東漢時期否定判斷的主要表達方式。4. 由於經義內容和成書方式的不同,《太平經》和佛經判斷句呈現一定的差異。

  石琳〈三國佛經中的雙賓句式〉,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本文認為雙賓句式是漢語述賓結構的一個重要類型,其研究歷來受到廣泛關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各種語法專著多涉及雙賓句式的討論。本文首先考察了三國時期的32部,共計三十餘萬字的佛經文獻,對其中的雙賓句式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描寫。首先,將三國佛經中的112個雙賓動詞劃分為一般類型(授給類、取得類、告示類、稱謂類)和特殊雙賓類型(放置類)兩大類五個小類。然後,結合動詞配價理論歸納了雙賓動詞的特徵及其兩個賓語的關係,提取了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的語義和語法特徵。在此基礎上,對雙賓動詞在上古兩漢文獻以及三國佛經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比較,並對雙賓句型在這兩個階段的發展沿革作了分析。本文還嘗試運用認知語言學的「句式義」及隱喻學理論對雙賓句式的句式義進行探討,從更深的層面對雙賓句式的特徵作分析。在兼顧意義和形式的兩方面下,對雙賓句式的定義和分類問題提出了較科學的見解。此外,還就雙賓動詞範圍的認定、判斷雙賓句式的標準等幾個學術界仍存在分歧的問題,做了較科學的解釋。

二、被動句的研究

  胡湘榮〈試析《大莊嚴論經》的被動句式〉,《古漢語研究》1994年(增刊)。本文將《大莊嚴論經》中的被動句式分門別類,加以簡要的分析,共分成「干」字句、「見」字句、「為……之所」句、「為」字句、「為……所」句以及「被」字句六類,並歸納出中古漢語被動句式的幾點發展變化,如「干」字句、「見」字句已趨消失,西晉譯經中非常流行的「為……之所」句明顯減少,沿用至今的「為……所」句廣泛運用以及現代漢語一脈相承的「被」字句完全成熟等作為文章的總結。

  高列過〈東漢佛經的“為R之所V”被動式──對“為R之所V式”的重新認識〉,《語言研究》2002年特刊。本文調查了東漢34部佛經,在19部佛經中找到150例被動式,作成果分析,得到一些對前人結論的補充。如東漢佛經「為R之所V」式中的V,不以雙音節為主,且V的音節數與協調音律沒有關係,因為V為雙音節或單音節時,都沒有協調音律的跡象,且當R為單音節或雙音節時,散文化的特徵也很明顯。另外,也提到「為R之所V」式的「之」是襯音成分的說法並不妥。文末討論被動式中「而」的作用,認為「而見」中的「而」與「之所」中的「之」都是連詞,不是襯音成分。

  高列過〈從被動式看東漢西域譯經者的翻譯風格〉,《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本文從被動式的角度,對東漢佛經翻譯者的不同風格作具體的闡述。以支讖和安世高的譯文相比,作者認為從被動句使用及分布的情況看,支讖的譯經較生動、流暢,其句式的種類及分配比例,也比較靈活、善於變化。再從句式的變化和同義語的替換上,也得到同樣的結果。

  王玥雯〈從佛經材料看中古漢語之“見V”結構〉,《襄樊學院學報》26卷4期(2005年7月)。本文以中古漢譯佛經文獻為語言材料,考察分析出現於中古佛經中的「見V」結構,認為中古漢語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見V」結構,即被動式「見1V」結構與非被動式「見2V」結構。二者之使用雖有別,但來源應可相通。其演化途徑為:看見>遇見>遭遇>自彼加己>受事主語,見1/施事主語,見2。其中「見2V」結構源自表示自彼加己之用,而由於賓語的省略,使得「見2V」也兼具了指代賓語的作用,以詞性上劃分屬於副詞。故本文將其視作一個特殊的具稱代性的副詞。

  具熙卿〈宋代禪宗語錄被動式語法研究──以被字句、為字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86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陳良吉、熊琬。本論文的語料包括《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碧巖集》。內容討論了被動句的範圍與分類、被動式的起源、漢語的主要被動型式與發展。並分析了《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碧巖集》中所見的被字句演變、被字句的結構問題、被字句的語意特徵等。又對為字句結構上的問題作了探討。包括:「為……所……」式及其變式的關係、「為……之所」之被動句、「為……所見……」式、「為……所」式與「被……所」式的差別。

三、疑問句的研究

  龍國富〈姚秦譯經中疑問句尾的“為”〉,《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本文以姚秦譯經為基本材料,討論疑問句尾「為」的使用狀況,疑問句尾「為」主要有兩類:1. 與疑問詞「何」搭配,形成「何用……為」格式。如:「何用此神足道為?」(《出曜經》,T4,頁687c)。2. 不與「何」搭配,形成「用……為」格式。如:「復用此惡為?」(《增壹阿含經》,T2,頁828a)。此外,也論及疑問句尾「為」的語法化途徑,認為其大體分三階段:第一,從先秦至漢代,表原因的「何……為」結構產生;第二,從漢代到魏晉,「……為」結構與「何……為」有關的一系列結構的出現;第三,從魏晉至唐五代,「何用……為」結構誕生與演變。文末提到其語法化的機制乃是類推與句法語義機制變化。

  王錦慧〈敦煌變文與祖堂集疑問句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6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戴璉璋、湯廷池。認為敦煌變文(屬於西北邊陲)與《祖堂集》(屬於東南地區)是晚唐五代以口語為主體的白話作品,較能反映當時語言。本篇論文以共時描寫、地域比較與歷時比較為主,對敦煌變文與《祖堂集》中的疑問句作比較,凸顯晚唐五代疑問句的特徵;以及敦煌變文與《祖堂集》在疑問詞、疑問句式上,所呈現的地域方言差異性。同時,對於晚唐五代新興疑問詞的產生及舊詞的消長,也將作一詳細探究。本篇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對於晚唐五代在語法史上地位、語料範圍、研究目的和方法及章節安排作一說明。第二章疑問句基本句型,將疑問句分成是非問句、正反問句、選擇問句、特指問句、承前省略問句五種。第三章疑問代詞,探討「孰」、「誰」、「何」、「那」、「若箇」、「若為」、「甚」、「甚(什)摩」、「作摩(生)」、「底」、「是底」及一些不定數詢問詞如「幾」、「多少」使用的情形。第四章疑問副詞,探討「奚」、「曷」、「胡」、「惡(烏)」、「安」、「焉」、「豈(詎、其)」、「寧」、「可」、「盍」、「敢」、「還」、「莫」、「爭」、「怎生」在疑問句中的功能,主要有純粹詢問、反詰、測度詢問三種用法。第五章疑問語氣詞,將出現在疑問句末的語氣詞「也」、「矣」、「乎」、「哉」、「耶(邪)」、「與(歟)」、「不」、「否」、「無」、「摩」、「未」、「聻(你、尼)」、「那」、「在(裡)」,依其在句中的作用,說明所傳遞的語氣。第六章結論,歸納出從縱的歷時角度來看,晚唐五代的疑問句在整個疑問句發展史上,具有承繼性和開展性,呈現出疑問句句式由古代漢語向現代漢語演變的痕跡;從橫的空間觀點來看,晚唐五代一些新產生的疑問詞,如疑問代詞「什摩」、疑問副詞「還」、疑問語氣詞「摩」,《祖堂集》比敦煌變文在句法變化上更加靈活,出現次數也相對地頻繁,顯現出《祖堂集》對現代漢語疑問句的開展性比敦煌變文大。

  伍華〈唐宋禪宗語錄的疑問句研究〉,中山大學八二級,導師為潘允中。本文研究唐、宋禪宗語錄的白話問句,材料主要取自《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古尊宿語錄》、《五燈會元》等語錄集,以及收入頻伽經舍校勘本《大藏經》和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中的所有唐、宋單篇語錄,並盡量旁證語錄外的中古白話材料。全文共分四章,約6.5萬字。第一章討論禪宗語錄疑問句的句型。分三節,第一節概述特指問句的主要特點,包括疑問代詞的運用及其語序、省略等問題。第二節討論兩種選擇問句(並列式和反覆式)。主要論述:1. 「為、為當、為復、還」等關聯詞及其相關句式。2. 以「不、否、無、麼」收尾的問句均分化為反覆問句和是非問句兩類。第三節討論是非問句的各種句型。第二章分八節,分別討論1. 誰、2. 什麼、3. 作麼、4. 爭、5. 那、6. 幾、7. 多少、8. 早晚等疑問代詞的具體用法、探討其來源及發展線索。第三章討論反詰和探詢。分二節,分別考察各種反詰句和探詢句的作用。第四章分三節,考察1. 「你、尼」,2. 「在、那」,3. 「不、否、無、麼」三組句尾詞的性質和功能。提出對問句末的「不、否、無」的性質應從時代上加以區分,上古是否定詞,唐宋已虛化為語氣詞。

  楊如雪〈支謙與鳩摩羅什譯經疑問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6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戴璉璋。本論文主要透過對魏晉時期兩位著名譯師翻譯佛典裡疑問句的研究,將魏晉時期疑問句在疑問詞、疑問語氣詞的使用以及疑問代詞序等方面,與上古漢語作一比較。本論文主要使用支謙、鳩摩羅什兩人譯自相同佛典的四部譯經:支謙的《大明度經》、《佛說維摩詰經》和鳩摩羅什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維摩詰所說經》作為語料。綜合本論文的研究,有如下發現:1. 疑問代詞的使用和語序方面:上古漢語有不少的單音節疑問代詞,在特指問句裡主要以賓語前置的語序呈現;但在這個時期,由於單音節疑問代詞(主要是「何」)定語化與複音節化的結果,使得其他單音節的疑問代詞遭到淘汰的命運,逐漸消亡;另一方面因為疑問代詞賓語語序後置的規律已經形成,新興的複音節疑問代詞在特指問句裡幾乎都以「主語+述語+賓語」的語序出現。2. 疑問語氣詞方面:是非問句末的疑問語氣詞已逐漸單純化;出現在問句末尾的「不」已有虛化的趨勢。3. 選擇問句在內部的結構上產生了變化。4. 當時有些副詞具有推度或疑問用法(包括由反詰副詞發展出來推度或疑問用法),在現代漢語裡並沒有保留下來。5. 支謙、鳩摩羅什兩位譯師的譯經正好體現了前述三項漢語由上古到中古重要的演變過程。

  李斐雯〈《景德傳燈錄》疑問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9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竺家寧。本文探討北宋初年的問句,研究對象為《景德傳燈錄》,這本禪宗語錄真實地記錄當時口語,語料豐富值得探索。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緒論,說明寫作動機、步驟,並簡介《景德傳燈錄》以及檢討現今研究成果。第二章探討漢語疑問句的相關問題,包含疑問句的特點、構句條件,即分成特指問句、是非問句、選擇問句、正反問句四類。第三章至第五章著手探討這四類問句在《景德傳燈錄》的展現。第三章是特指問句、第四章是是非問句、第五章是選擇問句及正反問句。各章以疑問句型的構成、疑問詞語的使用為分析重心,並且在各章末尾評斷《景德傳燈錄》在歷史語法的定位。第六章比較《景德傳燈錄》和《祖堂集》,此二書同屬南方語言,成書相距五十年。探討二書的問句過後,發現《景德傳燈錄》與《祖堂集》的語言相當類似,可知《景德傳燈錄》雖經楊億等文人修改,但幅度並不大。第七章是總結,整理《景德傳燈錄》的疑問句特點,及《景德傳燈錄》可再發揮的研究點。

四、動詞的研究

  朱慶之〈漢譯佛典中的“所V”式被動句及其來源〉,《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1期。本文談到「所V」式在古代文言文中不經見,但在佛經中卻大量出現,容易使人聯想它是否是漢語口語在佛經書面語中的反映。然而漢梵佛經的對勘材料卻明確提示這種句式應是原典語言影響的產物。作者認為「所V」就是原文被動態謂語動詞「完整」的漢譯,其中「所」這個字就是原文被動記號的漢譯;原文當中並沒有與漢語被動句中引出施事的介詞「為」相當的成分,結果在漢譯佛典語言中產生了大量的漢外混合型的「所V」式被動句。例如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云:「時,須菩提意念:『我數至天上,初未曾所見如是花比。』」(T8,頁41a)

  孫占林〈漢魏六朝佛典中的“V著”〉,《蒙自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1卷1期(1994年3月)。本文以東漢、魏晉、南北朝為斷代,分別討論各時代佛典中的「V著」發展及特色,作者認為在東漢時期,佛教文化的影響是「V著」得以產生與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到了魏晉,「著」的位置趨於固定,且新形式大量出現,發展上得到長足的進步。南北朝時期,體詞性「V著」與動詞性「V著」的關係日趨緊密,且「V著」的使用頻率大幅度提高。文末作者結論「著」的產生是受佛教文化的影響,且由於語言的類化作用,「著」的產生及發展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促進了「了」、「過」的演變。

  竺家寧〈支謙譯經語言之動詞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執行期限2002年8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本計畫將把研究重點放在下面幾個方面:1. 支謙譯經語言中複合動詞的分析。觀察V1V2的結構,兩個動詞的關係是連動關係,是偏正的修飾關係,還是動補關係。它們先後的發展脈絡如何。2. 由支謙譯經語言中觀察動詞的演變。例如我們現代所用的動詞「穿」,在上古漢語裡,往往用「服」字表示,中古則改用「著」字。我們逐一細緻的分析這些動詞和賓語的搭配關係,找出它們之間語意上的的共存限制。3. 完成貌句式的研究。梅祖麟〈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考察了「畢、訖、已、竟」等詞從南北朝到唐代的演化,歸納出三種模式:1. 動+賓+完成動詞。2. 動+(賓)+副+完成動詞。3. 動+完成動詞。支謙的語言屬於第三世紀,其中的狀況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值得我們注意。4. 支謙的語言中被動句的研究。古代漢語中,被動句具有多樣的面貌。程湘清主編《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指出,單是「為……所……」式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就有下面幾種:「為N所V」、「為所V」、「為NM所V」、「為N所VO」、「為N所VC」、「為N所見V」、「為N之所V」七種類型。我們認為這些類型實際上和時代的先後、地理的分布、語言的個人風格都有關係。因此,我們透過支謙的語言的分析,可以釐清這個問題,並了解被動句在當時的發展狀況。

  葉千綺〈《祖堂集》助動詞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5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竺家寧。《祖堂集》裡使用的25個助動詞中,有10個是源自於上古漢語時期,即「可、能、得、宜、敢、足、當、肯、欲、願」。至於春秋戰國時候還使用的助動詞「克、荻、憖、忍、屑」,在《祖堂集》一書中已不復得見。《祖堂集》裡使用的25個助動詞中,有6個是源自於中古漢語時期,也就是「須、應、解、會、要、合」。在雙音節助動詞組方面,上古漢語時期就已經有助動詞連用情形,但是數量皆屬稀少、罕見。中古漢語時期,隨著語音發展,詞彙也從單音節詞朝向雙音節組合發展,《祖堂集》裡已經使用至23個。從語法形式上觀察,助動詞的語法形式變化不大,從上古漢語至近代漢語,這段期間裡的助動詞之語法特點都是一致的、穩定的,即助動詞後面必定加上動詞或動詞短語。當表示肯定語義時,其語法形式為「助動詞+動詞」;當表示否定意義時,其語法形式則為「否定副詞+助動詞+動詞」。助動詞的另外兩個語法特點是助動詞具備動詞的全部或一半以上的語法特點,以及助動詞大多可以進入「不X不」雙重否定的形式。從上古漢語時就已經使用的助動詞開始,到《祖堂集》中的助動詞,他們皆擁有動詞的全部或一半以上的語法特點。但是在《祖堂集》裡,助動詞進入雙重否定的例子,數量不多,僅有5例,也就是「不可不」、「不會不」、「不得不」。《祖堂集》的語法和閩南話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那是因為唐末北方官方的成分還保存在閩語裡,而不是《祖堂集》反映當時閩語獨特的語法。

五、代詞的研究

  陳文杰〈從早期漢譯佛典看中古表方所的指示代詞〉,《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4期。本文主要討論漢譯佛典指示方所的指示代詞表現出既不同上古漢語,亦不同於近代漢語的特點。自後漢三國西晉漢譯佛典開始,「此中」、「此間」、「是中」、「是間」、「彼中」、「彼間」這六個詞在形式上呈現出一定的系統性。在中古階段表示方所的指示代詞與上古不同的變化表示在詞彙形式的變化,即從單音節形式發展成雙音節形式。此外,近代漢語表示方所的指示代詞「這裡」、「那裡」,不僅在指示作用的語素不同,在方位語素也有不同的選擇,中古漢語選擇了「中」和「間」,而近代漢語選擇了「里」。

  魏培泉〈漢魏六朝稱代詞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本論文認為上古漢語的稱代詞在語法上是很特殊的類,它有許多語法特徵和名詞不一樣。然而到了漢以後,稱代詞的獨特性逐漸消失,和名詞間的界線趨於泯滅。在有史以前,漢語代詞也許曾經有個很嚴整的語法形態系統。它的瓦解過程大概是綿遠的而且是有地域性的,這一點在先秦的作品中已多少是反映出來了。但是從可觀察的材料上看,代詞系統泛地域的解體時代目前還只能定位在東漢以後。綜合本文的研究,上古代詞體系在漢以後進行著一番重新改造的工作。有些代詞原有的形態對比已經消失或趨於消失,無論其原來的對比是語用上的還是語法上的。有些代詞進行詞彙替換的工作,其中有的還配合複音節化的趨勢,利用構詞法或新的構形法來換用新詞;有的是合併舊有的不同形式,造成簡化的結果。有的代詞取消了,同樣的功能改以別的句法手段來表示。

  俞理明〈漢魏六朝佛經代詞新探〉,四川大學八三級碩士論文,導師為向熹。全文分五章。一、緒論;二、佛經中的人稱代詞;三、佛經中的指示代詞;四、佛經中的疑問代詞;伍、餘論。全文共8萬字。本文以佛經材料為主要依據,參考了同時期的其他典籍,著重討論佛經材料所反映的漢魏六朝時期代詞的新成分、新發展。漢魏佛子曾用「子」指第三人稱;東晉以後,由旁指發展為旁稱的「他」可以指某一人稱,特別是第三人稱,是後來成為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的萌芽。己稱代詞「自」、「身」都很活躍,「身」可指第一人稱,出現了「自身」、「自己」、「自我」等雙音節己稱代詞。「爾」指代事物的性質、狀態以及時間、數量,佛經中用例極多。旁指代詞「別」也見於晉代,包括指代詞「一切」,由於佛經的翻譯,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疑問代詞「誰」排斥了「孰」,在佛經中作賓語,以後置為常。疑問代詞「何」排斥了「曷」、「胡」、「奚」。新產生的「那」取代了「惡」、「安」、「焉」等,作為提問方式和處所的疑問代詞。此外,有些雙音節疑問詞語簡化為單音節,如「奈何」作「那」。指示代詞中「爾許」(如許)作「許」,也屬於同類變化。本文認為漢語代詞內部存在著一個嚴密的系統,這個系統支配著漢語代詞在運用中因修辭需要而發生的變化,也影響著代詞成分的發展。「奈何」作「那」是在詞義不變的情況下,語言形式的「詞形簡化」。

  張春秀〈東漢漢譯佛經代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本文主要以東漢漢譯佛經代詞為研究對象,在窮盡性統計的基礎上進行詳細的靜態描寫,通過描寫與解釋相結合,共時與歷時相結合,整理出東漢漢譯佛經的代詞系統,並指出其特點及形成的原因,幫助人們了解東漢時期漢語代詞系統的實際面貌,了解代詞的歷史發展軌跡,以期對漢語史研究做一些有益的必要的補充。全文內容簡要如下:1. 緒論,介紹了佛經的翻譯及語言特點;指定了本文所選用的34部東漢漢譯佛經,並論證了其在漢語研究史上的語料價值,分析了代詞和佛經語言研究的現狀,說明了選題的意義、本文所採用的方法和體例。2. 東漢漢譯佛經代詞,該部分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對東漢34部漢譯佛經作了窮盡性的統計,分別具體描寫了東漢漢譯佛經的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從共時和歷時角度出發,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作了定性分析,整理出了東漢漢譯佛經代詞的系統。3. 東漢漢譯佛經代詞系統的特點和形成的原因初探,指出了東漢漢譯佛經代詞系統的特點;同時對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討,認為除了方言、雅言、用法、歷史文化傳承等原因外,還有譯本、譯者和中印文化差異等原因在起作用。4. 結語,東漢是漢語發生劇烈變化的時期,在這個大背景下,東漢漢譯佛經代詞作了很大的調整,既有舊的成分被淘汰,又有新的成分加進來。但這些新的語法現象都還處在萌芽發展階段,並未成為定型的普遍的現象,但為以後語言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六、量詞的研究

  蔡蓉〈唐五代量詞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86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姚榮松。本文主張量詞應用是漢藏語系中明顯的特點,據量詞介紹,可更清楚的表達出不同物類的特徵。作者以唐五代為研究範圍,希望藉由歷史語法的觀點,歸納出唐五代量詞的發展。在方法上,本論文研究步驟如下:1. 選取語料:傳奇小說、筆記小說、敦煌變文、禪宗語錄;唐詩及唐文為次要參考資料。2. 建立量詞清單:以上述語料為根據,摘錄符合量詞性質之詞彙,建立量詞清單。3. 分類:參考各家學者研究之成果。4. 釋義:以《說文》為據,將每一量詞之本義及引申義,並與所搜集之語料,作比較分析。5. 比較:從量詞之種類及語法特徵兩方面,歸納出唐五代量詞之發展。確定研究目的及方法之後,本論文徵引諸家之說,探討量詞的定義,並建立唐五代量詞之分類體系。在結論部分,作者發現唐五代之量詞,可由兩方面總結其特色,在名量詞方面,產生了一些新興量詞;然也有某些量詞出現頻率減少。在動量詞方面,同形動量詞的產生,具有重大之意義。

七、副詞的研究

  武振玉〈魏晉六朝漢譯佛經中的同義連用總括範圍副詞初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期(2002年7月)。虛詞的同義連用是古代漢語中的一種獨特現象,其中尤以總括範圍副詞的同義連用最為多見。本文以魏晉六朝時期的漢譯佛經為例,將其分為皆組、悉組、咸組、俱組、普組、共組、盡組、都組、并組等,並以統計的方式,得出與中土文獻相比,漢譯佛經中同義連用總括範圍副詞不但出現的組合形式多,並且使用頻率也很高的結論。文末也提到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與表強調的語義及受漢語雙音化發展的影響。

  陳祥明〈中古漢文佛典中的副詞“敢”〉,《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範圍副詞「敢」集中出現在東漢至西晉的譯經中,東晉開始逐漸減少。而「敢」的副詞用法是由其「膽敢」、「敢於」義的助動詞用法在一定句式結構中受句式語義、語境及組合關係的影響逐漸演變而來。從先秦開始,「敢」主要作助動詞用。本文推測「敢」的範圍副詞用法可能是中古時期北方某種方言裡的成分,在譯經師們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在佛典文獻中表現出來。

  葛佳才〈東漢譯經中的雙音節時間副詞〉,《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期(2003年3月)。本文在共時描寫東漢譯經中的雙音節時間副詞的基礎上,從數量和頻率以及構詞法三個層面,對《史記》、東漢譯經、《敦煌變文集》中的雙音節時間副詞作歷時的比較分析,指出確切的雙音節副詞至遲在東漢已正式產生。且可以看出幾個特點,如東漢譯經雙音節副詞基本上形成了系統,但出現頻率偏低且不平衡、產生述賓式結構、內容上重疊繁複、詞形不穩定、詞義及語法功能不鞏固、與現代漢語差別大等。

  葛佳才〈漢譯佛經中的特殊副詞“適”〉,《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卷6期(2002年12月)。本文討論到漢譯佛經中總括副詞「適」在否定句中表徹底否定和在肯定句中表範圍周遍的兩類中有三種用法,可以從假借、沾染和類推諸方面探討其詞義的來源。作者認為「適」與否定詞連用時,可前可後,但以「適+否定詞」的語序較常見。而表總括範圍的「適」,在中土文獻中極為罕見,用例不夠典型。與同時產生的「都」、「了」無法相提並論,最終並未為人廣泛接受而固定流行,然而其存在對研究仍是有價值的。

  張皓得〈《祖堂集》否定詞之邏輯與語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7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陳良吉、簡宗梧。本篇論文以《祖堂集》裡出現的所有否定詞為研究對象。作者主要用演繹法假設說漢語的m系否定詞表達「空間性概念」,而p系否定詞表達「時間性概念」。第參、肆、伍、陸章,利用這種假設,剖析《祖堂集》裡出現的所有否定詞而驗證此假設與《祖堂集》的否定詞用法是否吻合。本篇文論共分八章:第壹章敘論。第貳章邏輯結構、語言結構和否定詞。第參章《祖堂集》否定詞之邏輯意義分析,主要用謂詞邏輯學的方法分析《祖堂集》否定詞之邏輯結構和邏輯意義。第肆章《祖堂集》m系「否定詞」之語義分析(一)──「無」,主要用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方法探討m系否定詞當中「無」字在邏輯語言層次和純粹語言層次上之邏輯結構、語法結構和語義特點。第伍章《祖堂集》m系「否定詞」之語義分析(二),主要用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其他m系否定詞在純粹語言層次上之語法結構和語義特徵。第陸章《祖堂集》p系「否定詞」之語義分析,主要用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方法探討《祖堂集》的p系否定詞在邏輯語言層次和純粹語言層次上之邏輯意義、語法結構和語義特點。第柒章《祖堂集》中「否定詞」之邏輯和語義特點,主要探討《祖堂集》否定詞在邏輯層次和語言層次上之特點。第捌章結論,用三張圖表,把《祖堂集》裡出現的所有否定詞系統化,扼要地解釋而究明第壹章敘論中的六條研究目標。

  黃增壽〈翻譯佛經中作狀語的“甚大”〉,《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卷2期(2005年4月)。「甚大」作狀語最早出現於東漢譯經,魏晉南北朝和唐代譯經續有沿用,用例甚多。但是在中土文獻中極為少見。在宋代以後的文獻也沒有發現,故可見「甚大」作狀語是翻譯佛經中獨特的語法現象。故本文認為「甚大」作狀語能在中土文獻中出現,是佛經語言現象「直接移植」的結果。而因與漢語固有的語法規則乃至一般的語言規則相牴觸,因而沒有被漢語吸收。

  周曉雯(妙傑法師)〈兩晉佛典之副詞研究──以兩部《法華經》之譯品為主〉,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碩士論文,2002年,指導教授為竺家寧。本文以漢譯佛典語言在語體結構的若干問題為中心。範圍以兩晉時期漢譯佛典的副詞系統進行考察與探究。整部漢譯藏經之副詞使用情形作時間上縱向(歷時性探討)與橫向(同時期譯作)的比對探討。本文以《正法華經》與《妙法蓮華經》兩部譯典分別探索西晉與東晉的副詞系統,並輔以當代其他的譯品及中土文獻語料,對副詞的使用情形進行分析考察。其中又分為縱向的漢語語法發展及橫向的佛經與非佛經語料的語法結構進行比對。

  時良兵〈支謙譯經副詞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本文認為漢譯佛經是漢語史研究的重要語料,這對於相應比較缺少口語材料的中古漢語研究,顯得彌足珍貴。近年來雖然陸續有人開始佛經語言的研究,但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本文以三國時吳支謙的譯經為研究對象,通過其中出現的副詞的窮盡式描寫,展示了中古漢語副詞的一個側面。本文共四章。第一、二章是對支謙譯經副詞系統的靜態描寫。作者首先為支謙譯經副詞作出了系統的分類,然後對相關副詞進行舉例和描述,並聯繫同時期其他文獻加以討論。第三章對一些典型的副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和歸納。第四章提取了幾個副詞的同義組,通過與東漢譯經、中土文獻的橫向與縱向比較,顯示它們在支謙譯經中使用特點及其相互間的消長和更替;又分析了支謙譯經中複音副詞的來源、結構和特點等。通過分析,我們認為:支謙譯經副詞系統顯示了與上古漢語副詞系統的很大差異,出現了較多的新義和新詞,具有總體數量大、新舊詞彙共存、複音副詞(組合)多且不夠穩定等特點,與同時代口語性較強的中土文獻相比具有明顯的前衛性,而與東漢譯經則顯示出較強的一致性。這些都體現了支謙譯經重要的語料價值。

八、語氣詞的研究

  高列過〈東漢佛經疑問句語氣助詞初探〉,《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4期。本文窮盡考察了東漢佛經,結合中土文獻,描述其疑問句語氣助詞使用的共性現象和個性現象,共性如「乎」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耶(邪、那)」日趨活躍、「與」已經衰落、語氣助詞連用沒有發展以及疑問句中不太常見「耳、爾、焉、則、矣」的發展等現象。另外分析其使用特點和形成原因,如用語氣助詞表達是外族學習運用漢語的難點、且佛經疑問句的語氣助詞比較單調,但分布集中。在使用上與譯經家掌握語言的能力及有風格有關。

  龍國富、葉桂郴〈中古譯經中的假設語氣助詞“時”〉,《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本文以姚秦譯經為基本材料,首先討論假設語氣助詞「時」的用法,認為中古時期「時」主要還是作時間詞,沒有普遍的使用作假設語氣詞。其次討論假設語氣助詞「時」產生的時間,考察出「時」用作假設語氣在後漢譯經已經出現。如:「若斯則時,得十憺然法。」(後漢支曜譯《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T15,頁455a)。後漢佛經中「時」的假設用法應該是該時期實際口語的反映,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公元二世紀。文章最後討論「時」的來源,指出其來自時間範疇。而語法化的動因是在時間關係轉化為假設關係,時間範疇進入假設範疇的認知領域中進行的。

九、介詞的研究

  林昭君〈東漢佛典之介詞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6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竺家寧。本文探討介詞的性質與語法功能、介詞賓語的類型、東漢佛教的傳布與佛典漢譯、東漢佛典的辨偽、各譯經家譯品介詞的共性與殊性,並討論了安世高、支婁迦讖、支曜、安玄、嚴佛調、竺大力、康孟詳、曇果譯品的介詞,分析了佛典介詞的共時現象、時間性質的介詞、處所性質的介詞、對象性質的介詞、原因、目的性質的介詞、工具、方法、憑據性質的介詞、程度、結果性質的介詞、介詞賓語、介詞詞項使用頻率分析、介詞詞項用法分析、介詞結構的詞序。又從歷時角度看東漢佛典介詞。

  劉春鳳〈東漢佛經與《論衡》介詞比較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本文認為東漢是漢語史上銜接上古與中古的重要過渡時期。本文主要研究東漢佛經與《論衡》中的介詞,找出兩種語料在介詞使用上的差異。圍繞比較異同這一核心,本文在進行共時比較的同時也結合歷時的比較,在定性分析的同時也注重定量說明。除此之外,本文還對東漢時期新興介詞的產生機制和方式進行了探討,對兩種語料在介詞使用上差別的原因予以討論。本文得出的結論是:1. 佛經介詞比《論衡》的介詞更趨新,二者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中古不少介詞的源頭就在佛經,而《論衡》的介詞還保留了很多上古介詞的舊面貌。2. 佛經的口語性比《論衡》的強。3. 東漢新興介詞主要通過引申、相因、格式同化、感染而來。4. 佛經與《論衡》在介詞使用方面的差別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作者、文體和內容、文化背景、語言類型。

  徐朝紅〈求那跋陀羅漢譯佛經介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1. 本論文以求那跋陀羅漢譯佛經的介詞為研究對象,對求那跋陀羅漢譯佛經介詞進行分類描寫和比較分析。2. 求氏譯經中介詞一共出現了43個,這些介詞不是在一個時間平面上的。根據產生的時代及其發展變化情況,我們分為兩大類即兩個層面:一是上古產生的介詞,一是中古新產生的介詞。對上古產生的介詞在文章中僅列舉其例句,以示其用法;對新產生的介詞盡量描寫來源和發展。論文以語法意義為綱,對介詞進行分類描寫和分析。我們綜合前修時賢的觀點,把介詞分為五大類,每一大類下又分為若干小類。五大類是:表時間的介詞,表處所的介詞,表對象、範圍的介詞,表原因、目的的介詞,表工具、方式、憑據、排除等介詞。在共時研究方面,論文在主要對求氏譯經介詞的用法和語法意義進行描寫的同時,也對同義的介詞進行比較分析。在歷時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討同類介詞彼此消長的情況以及介詞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形式的變化。3. 論文在對求那跋陀羅譯經介詞進行描寫、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看法:(1) 求那跋陀羅漢譯佛經主要是沿用了上古時期介詞的用法和語法意義,但在繼承中也有發展,產生了一批新介詞,同時上古產生的介詞在求氏譯經裡也產生了新的用法和語法意義。(2) 「平行虛化」是中古漢語介詞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古漢語中新產生的介詞有很多是通過「平行虛化」來的。(3) 漢語常用詞語的更替,是古今漢語的一大特點,這種更替同樣發生在介詞領域裡。中古佛經文獻比中土文獻在常用詞更替方面要快一個節拍。

十、連詞的研究

  曾曉潔〈隋前漢譯佛經複音連詞概況〉,《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卷1期(2005年2月)。隋前漢譯佛經語言含較多的口語成分,是中古時期漢語口語的典型代表,本文在所調查的941部隋前漢譯佛經中,提取出224個複音連詞,其基本上反映了中古時期漢語複音連詞的大致面貌。在這些複音連詞中,有186個雙音節連詞,31個三音節連詞及7個四音節連詞。並以邏輯關係為標準,將這224個複音連詞作內部結構與通類現象的分析,其中再依語法分類。如同義複合、附加式、介賓式、偏義複合、定中式等。

  曾曉潔〈隋以前漢譯佛經中的複音連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本文認為隋前漢譯佛經語言含較多的口語成分,是中古時期漢語口語的典型代表,文章調查了941部隋前漢譯佛經,從中提取出224個複音連詞,基本上反映了中古時期漢語複音連詞的大致面貌。在這些複音連詞中,有186個雙音節連詞、31個三音節連詞及7個四音節連詞。據對照,這224個複音連詞有約四成是《漢語大詞典》所未收的。文章按通行作法,以邏輯關係為標準,將這224個複音連詞分為聯合關係和主從關係兩大類,其中,聯合關係又分為並列、遞進、選擇、承接四類,主從關係又分為假設、縱予、讓步、因果、條件、轉折六類。在此基礎上,按類依序一一予以舉例介紹。文章對某些連詞的形成機制予以關注,對同時期其他典籍少見的連詞也進行了粗淺的考察。同時,文章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歸納描寫與定量分析,並注重連詞內部結構的分析及連詞通類現象的分析。

十一、其他虛詞研究

  蔣冀騁、龍國富〈中古譯經中表嘗試態語氣的“看”及其歷時考察〉,《語言研究》25卷4期(2005年12月)。本文討論魏晉南北朝漢譯佛經中表嘗試態的助詞「看」的用法。認為該時期表嘗試態的助詞「看」的用法主要有兩類:1. 直接附在動詞後面(V看);2. 附在述賓結構後面(VO看)。「看」的語法化過程是從詞義虛化開始的,由表「瞻視」意義到表「試作」意義,再演變到表嘗試的語氣,演變的時期在南北朝。文中也提出「看」虛化的前提條件是句法結構和詞義變化,並對「看」字表嘗試的語氣作了歷史性的發展回顧。如南北朝:V+看/V+O+看;唐代:V+C+看;五代:V看看;宋代:V-V看;明代:VV看等格式。

  竺家寧〈中古佛經的“所”字構詞〉,《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所」字在傳統訓詁學的觀念裡,是一個不具實質意義的虛詞,但這不表示它沒有語法意義。在佛經中,「所」字和前面的「有」、「無」關係緊密,已經成為帶後綴的「有所」、「無所」。例如:「譬如虛空,無所不入」(627《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T15,頁407c)、「莫懷悕望,有所猗著」(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T9,頁377b)。亦有如「納所」、「能所」、「寶所」、「我所」、「心所」等其他的構詞現象。這些例子說明「所」字是中古漢語中構詞力很強的新生後綴。

  宋寅聖〈《祖堂集》虛詞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5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戴璉璋。認為《祖堂集》二十卷,為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禪宗史書。根據該書的序文及其內容考察,它是在五代南唐保大十年(西元952年),由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招慶寺的靜、筠二禪師所編撰。從語言學的角度看,《祖堂集》是反映唐五代口語的一部完整的語料。就唐五代以來漢語的情況而言,虛詞的變化最大,也最為繁雜。因此,本篇論文以《祖堂集》為基本材料,參考同時代及前後時期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探索其虛詞系統及討論有關的一系列問題。本篇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先簡介《祖堂集》一書,再簡述研究目的、範圍以及方法。第二章,該書中出現的副詞分為程度,範圍,時間,狀態、方式,語氣,否定副詞六類,探討其使用及發展情況,而後探討其在語法史上的特色。第三章,該書的介詞分為時間,處所、方向,憑藉,原因、目的,對象介詞五類,探討其使用及發展情況,之後討論其特色。第四章,該書的連詞分為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因果、選擇、讓步、推論連詞九類,探討其使用及發展情況,然後討論其特色。第五章,該書的助詞分為結構、動態、語氣助詞三類,探討其使用及發展情況,而後討論其特色。第六章,先綜合該書虛詞的使用情況、特色,再略論該書虛詞在漢語虛詞發展史上的位置。本篇論文通過《祖堂集》虛詞的描寫研究及大略歷史比較分析的結果表明,該書保存了不少唐五代產生的新興或特殊虛詞以及有關的語法現象,因而對漢語語法史的研究而言,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王文杰〈《六祖壇經》虛詞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在《壇經》虛詞的研究裡,本文著重於分析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的語法功能及意義,包括《壇經》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表達不同的時間概念。本文把《壇經》中的副詞(有108個詞例,共出現1,000次)依據其語意區分作七大類,及二十三個次類。所有的副詞之中,屬表示「時間」類的副詞最多,共有33個詞例(約佔副詞總數的1/3)。《壇經》關聯副詞和連詞連接的對象不同。關聯副詞和連詞最大的差異在語法功能,而不在語意或字形。副詞只能修飾動詞,而連詞修飾的是小句或句子。副詞和動詞構成的主從關係屬於短語結構之內,而連詞跟句子或小句構成的主從關係則超出短語結構之外。《壇經》介詞由動詞虛化而來。《壇經》中的助詞,可以分作結構助詞和動態助詞。結構助詞的句法功能是附加在詞或短語之上,表示定中、狀中、動補的關係。《壇經》中的語氣詞以「者」使用的次數最多,「者」通常出現於句末,表示強調或肯定的語氣。本文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從語法史的角度來觀察《壇經》中的虛詞。《壇經》中的副詞符合了魏晉南北朝以後,副詞複音節化、口語化的趨勢。具體表現在:1. 同義或近義的兩個副詞連用,但仍未組成複音節副詞,如:「只即、無不、更便、即緣」。2. 複音節副詞的內部結構多樣化,有並列式,如「遞相、並皆、盡總」等;偏正式,如「良久、一時、未曾」等;在原來的副詞上附加詞綴,如「第一、各自、了然、自然、忽然」等;副詞重疊的形式,如「各各、時時」等。3. 複音節副詞佔副詞總數的26%,又有許多屬於唐五代新興的副詞,如:「適來、第一、火急、時時、元本、元來、不免、究竟、自然、各自、再三」。《壇經》中的介詞在魏晉南朝以後的發展趨是:1. 有功能專一化的趨勢,介詞「於」在《壇經》只有四個語意「起點、終點、所在、範圍」,比起古代漢語中的介詞「於」,有明顯專一化的現象。2. 產生新的介詞和新的意義,如「問」由動詞演變為表示對象的介詞。《壇經》的動態助詞「得」,則正處於發展中的階段。

  郭維茹〈句末助詞「來」、「去」──禪語錄之情態體系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8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梅廣。本文認為「來」、「去」在漢語裡為趨向動詞(deitic verb),表示參照說話者位置,作向心、離心的運動。但是在唐宋時期的禪宗語錄發現許多「來」、「去」作為句末助詞的例子,已經沒有具體的趨向義,應該是一種句法標記。本文從情態句法體系的概念出發,希望能夠重新詮釋「來」、「去」的語法現象。在全面觀察句尾詞「來」、「去」的用例後,作者認為「去」具有明顯的情態(modal)特質,而「來」與之相對,也標誌著情態範疇。就《祖堂集》的材料作統計,句末助詞「去」有近乎九成的例子,不是用於假設狀況。「來」的出現環境恰恰和「去」互補,在句中常有過去時間詞,或「曾」、「有」等表示已然的詞語與之搭配,並且單靠「來」字就可傳達「事件在過去已經實現或發生」的意思。在論文第四、五章部分,我們嘗試推究句末助詞「來」、「去」的形成過程。至於情態二分的觀念,現代漢語則改用詞彙手段表達。文末,我們歸結早期白話選擇趨向動詞「來」、「去」作為情態標誌的意義。「來」、「去」表示以說話者位置為絕對參照的空間概念,相應於時制語言以說話時間區分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概念,這應該反映了漢語身為情態語言「位」觀念特別發達的事實。

  竺家寧〈晉代佛經和《搜神記》中的「來/去」──從構詞看當時的語言規律〉,2002年5月16日至17日,The Workshop on the Early Medieval Stories Soushenji,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Charles University, Prague, Czech Republic。本文取《搜神記》的語言和西晉佛經作客觀的比較,作全面的、窮盡式的描寫,目的不在於考證《搜神記》的時代問題,而在於透過這兩個表示相對概念的常用字,了解這兩種時代相近的材料當中的具體狀況,觀察它們的異同,以提供漢語史研究的參考。本文歸納出「來」字意義上的兩個特性:表時間概念、表空間的活動。晉代漢語的「來」字以前者為主。《搜神記》表現了「來」字作為後綴的強大構詞力,它在構詞上是一個表時間概念的後綴。「去」字的基本用法是作單音節動詞。早期的意義是「離開」,後來演變為「前往」。西晉佛經「去」字出現最多的例子是作單音節動詞,不及物。但「去」字居於後位的複合詞,我們認為已經屬於動補結構,「去」的意義已經虛化,至少已經泛化。所以它能夠自由的和多種動詞相結合。西晉佛經組成複合詞「過去」,表示時間概念,修飾後面的名詞,是最常出現的用語。《搜神記》則無此用語。西晉佛經還有一種《搜神記》所沒有的構詞,就是「去V」的動詞並列式。

十二、語法的歷史發展

  孫良明〈簡述漢文佛典對梵文語法的介紹及其對中國古代語法學發展的影響(上)──從“語法”的出處講起〉,《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4期。本文主要簡述漢文佛典對梵文語法的介紹以及其對中國古代語法學發展的影響。首先談到東晉、南梁佛典對梵文語法的初步介紹在於語法術語的出現,而隋唐時期則有了較詳的介紹,從語法、句法解經。唐玄奘、慧立、彥悰等僧人,對印度古代語法大師班尼尼及其著作《班尼尼語法》作了最早的介紹。在漢文佛典中對梵語構詞法、名詞變格、動詞變位等,都有具體介紹。此外,亦從語法、句法分析解經,可看出漢僧對梵文語法的重視。

  孫良明〈簡述漢文佛典對梵文語法的介紹及其對中國古代語法學發展的影響(下)──從“語法”的出處講起〉,《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1期。本文接續上篇就中國古代語法學發展的角度而言,說明受佛典直接影響的幾點內容有:1. 引進語法術語、概念,樹立明確的語法觀。2. 借用「句法」名稱說明漢語語法,促進漢語句法分析。3. 借鑑梵文詞法,促進漢語詞法分析等。作者希望說明中國古代語法學與佛教文化的關係,以便寫出真正的中國古代語法學史,從而說明中國學者借鑑印歐語語法分析漢語,不是開始於近代的《馬氏文通》。

  武振玉〈東漢譯經中所見的語法成分〉,《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3期。文章討論東漢譯經中的幾種比較特殊的語法現象,如範圍副詞「都」,並認為其用法除了1. 總括主語所涉及的對象,與現代漢語用法一致。2. 「都」用於總括謂語所涉及對象的全體,常用於「無」前。3. 「都」表示「總計」的意思,其後有數量成分出現等三種用法外,若出現於名詞前,可以理解為「所有」義。另外還論及介詞「共」與同義連用助詞早在東漢便已出現,同義連用總括範圍副詞的組合,如皆悉、皆共等共有24種。句末用「不」的疑問句在東漢也得到充分體現,有疑問副詞「寧」與「不」組合的「寧……不」式與「為」與「不」組合的「為……不」二種形式。

  郭維茹〈指示趨向詞“來”、“去”之句法功能及歷時演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指導教授為梅廣。本論文觀察的語言現象主要有三:一是《祖堂集》等禪宗語錄常見的句尾詞「來」、「去」;二為上古到近代表祈使語氣的「來」;三是現代漢語中位於動詞組前非趨向的「來」、「去」用法。這三項議題分別放在論文的第二、三、四章討論。第二章從情態的句法理論架構出發,列述禪宗語錄句尾詞「去」所出現的種種非實然語境,歸結出「去」本身帶有相當鮮明的情態特質。第三章由歷時和共時兩個角度觀察祈使語氣詞「來」的特色,並參酌獨龍語、蒙古語類似的用法,主張「來」表達說話者主觀的願望,其功能是形成第一人稱意願式。第四章論述現代國、臺語動詞組之前的「來」、「去」即便已無具體的趨向意義,仍然保留指示空間座落的功能。此外,敘述句的「來」、「去」與說話者如何看待一個事件有關,如果說話者把事件放到「我」這個區域來看,視為同座落,則用「來」;如果認為事件的發生是在異座落,就用「去」。

  王錦慧〈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指導教授為戴璉璋。本論文摘要如下:1. 緒論:(1) 變文的定義、時代,及本篇論文的取材依據;(2) 本篇論文研究的方向及目的。2. 構詞篇:(1) 衍聲複詞;(2) 合義複詞。3. 稱代篇:(1) 三身代詞;(2) 指示代詞;(3) 疑問代詞;(4) 複指代詞;(5) 稱數。4. 造句篇:(1) 介賓結構的發展;(2) 動補結構的發展;(3) 連詞的發展;(4) 助詞的發展;(5) 處置式的發展;(6) 被動式的發展。

  詹秀惠〈南北朝著譯書四種語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64學年度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王夢鷗、屈萬里。本文選擇年代相近,蘊含著較多語錄性質的著、譯書四種──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北朝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鳩摩羅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從事語法研究。以下摘出本論文中的幾個要點:1. 四種書確實著、譯成於南北朝,足可據以研究南北朝語法。2. 詞法與語法分論的觀點,足可避免詞、語混論的淆亂現象。3. 四種書中大略一致的語法體系,顯示南北朝語法的大概現象。4. 為語法論著求證、匡謬、補缺,並在適宜語法現象的條件下提出新的意見,藉以輔助漢語語法史的研究。作者實際的從四種書語句彼此憑藉組成「合句」的關係上,一個一個的從事研究,發現只有「因果」、「條件」、「轉折」、「時空」、「平行」五種關係,已足夠籠括這四種書幾十萬的語句。更進一層,筆者研討出「合句」的各種句構,使無數的語句納入簡明的系統中。

  張泰源〈「了」字完成式的語意演變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4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梅廣。本文以探求漢語完成式「了」字的語意演變為研究目的。資料來源為後漢及魏晉南北朝的譯經、《齊民要術》、敦煌變文、唐代禪宗語錄、《祖堂集》、北宋理學家語錄、《燕雲奉使錄》、《西廂記》、《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和《紅樓夢》等。主要研究漢語完成貌「了」的語意演變歷史。所得到的結論如下:以西漢到魏晉,「了」字主要還是作為述語用,表達「了結、終了」的意思。到了南北朝,作為補語的用法逐漸盛行。這種「了」字的功能是表達「動作或事件達到所趨向的終點」這樣的用法大致上延續到十八世紀中葉。從這個時間以後,「了」字更加虛化,動詞性失去,不再用作結果補語,變成一種詞尾或語助詞,它的功能是把句子所表達的事件化作一個整體,使人不去注意到它內部的時間組合。雖然現代漢語詞尾「了」和句末助詞「了」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是二者不但在表達「把事件整體化」的功能是一致的,在語源上也仍然是相同的。

  郝慰光〈唐朝禪宗語錄語法分析〉,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74學年度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黃宣範。本論文以唐朝的禪宗語錄為研究唐朝口語法結構的重要資料。文中指出至唐末九世紀左右,唐朝口語的複音詞很豐富,語詞結構日趨複雜。繫詞「是」已廣為使用,「為」字也仍用作繫詞。動詞詞尾「了」、「著」都已出現。選擇問句以「還……也無」句型使用的最廣,「是」、「還是」也都開始用作選擇問句中的連接詞。動詞「把」和「將」的虛化有所不同,「把」多出現在單一動詞的句中,「將」則多出現在兩個動詞的句中。中文被動句的類型,可以用「靜態」及「非靜態」來區分;「為」及「為……所」句和「被」字句是這兩類的主要代表。「得+動詞」的詞序在唐朝業已確立,「得」字並開始用作表結果子句的起首虛詞。

十三、書評

  劉曉南〈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的新拓展──評《佛經釋詞》〉,《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1期。本文認為李維琦先生的新著《佛經釋詞》,以其對中古五十六部佛經280萬言材料中之149個詞語的細緻而全面歸納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部具有斷代史特徵的貫穿中古的詞彙學專著,在漢語史研究的薄弱環節──中古漢語研究領域的材料、方法及語義訓練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拓展。例如採用電腦系統處理材料,高效省時地做到窮盡鉤稽例句,使得全面而不遺漏地分析詞的義例上有了確實的保障。

十四、結論

  綜合上面的介紹,佛經語法的研究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學科。探討的範圍觸及了語法學的每一個角落,可以說是充滿了朝氣,也最具有開發潛力。我們只要想想:數千卷的大藏經,每一頁都是句子,語法正是研究這些句子的學問,是我們要讀懂佛經的最重要依憑。例如疑問句,佛經語言大多是一問一答的形式,這裡頭有無數的問句,而自古以來,問句的形式歷經變化,這些都表現在東漢到唐代的佛經當中。其他如被動句、假設句情況也是一樣。詞類研究方面,在虛詞領域做得比較多,包含了介詞、連詞、助詞等。實詞方面做得比較少。特別是在動詞方面有許多值得繼續討論的課題,例如雙音節動詞的發展,是中古漢語很重要的一個特色。這些都留給了後續的學者一個開展的空間,我們應當積極吸取上述學者的研究經驗,以之作為基礎,繼續開拓。



【訊息】

《新書出版:《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香光書鄉出版社 ISBN 978-957-8397-32-3(平裝)

  佛陀的教誨以兩個理則為中心,一是四聖諦,佛陀在此對苦的問題進行診斷,並且指出對治這個問題所需要的方法。另一是八正道,這是他開列出來的藥方,以實地修行來根除深植的苦因。本書以清晰又淺顯的文句,簡要但完整地詮釋這八支正道。

  作者以自身對佛陀教誨的體驗為堅實的基礎,檢視每一個道支,以確定它在實地修行中所指陳的內容。最後,在總結的那一章,他展示了這八個道支如何一併作用,而使修行者徹底理解佛教「開悟且自在」這項目標。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5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