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八期 97年12月
參與和分享──從Web 2.0看佛教印經會發展的未來展望李志強 博物館教育發展協會理事【提要】本文整理筆者參與「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時,針對「佛教印經會發展的未來展望」所分享的內容。除簡介Web 2.0的概念之外,並以「知識分享」、「社群網絡與網路社群」、「個人出版」等關鍵詞來分析印經會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關鍵詞:佛教印經會;Web 2.0;知識分享;社會網路 壹、前言 隨著資訊通訊科技(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發展,以及大眾閱聽習慣的改變,人們接觸資訊的方式與媒介有了重大的變革。除了傳統的紙本書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出現在市場上之外,有聲書、影音書、多媒體書、電子書等不斷推陳出新,資訊的載體也從書本進化到電視、電腦、iPod(TM)、電子書閱讀器和手機。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各式各樣的組織為了爭取閱聽人有限的注意力,凡張眼可以看到的環境、豎耳可以聽得到的聲音,通通都填塞了各式各樣的訊息。人們可得到的訊息已經遠遠超越了人們生存的需求,面對各種資訊壓力和資訊迷霧,印經會的競爭者早已不再是其他宗教或是書籍,而是人們有限的資源和注意力。因此,在這個十倍速競爭的世界裡,如何更有效地協助人們接觸正法,就成了佛教印經事業重大的挑戰。 自古以來,無論是印刷術的應用,或是文化交流的開展,宗教一直在資訊的傳播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電子大藏經的問世,人們取得佛經已不再困難重重,然而人們是否因此而得到利益呢? 順應時代的進步,在思考佛教印經會的使命、作為與未來的發展時,是否還存在著其他不同的可能性?抑或是在人們沈迷在科技叢林之時,佛法已成為心靈上最渴望的救贖?倘若果真如此,印經會的時代性功能又應該如何轉化呢? 已故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說:「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是『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裡的『資訊Information』,而不是『技術Technology』。」(註1)由此看來,內容比方法更為重要,佛陀所傳下的尊貴法義,自然是最好的禮物,不過相對地,如何傳遞這份寶藏,也考驗著我們使用技術的智慧。 本文係以筆者參與「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時,針對「佛教印經會發展的未來展望」主題與談的內容整理成文,希望透過不同的觀點,為印經會的發展,提供另一種可能性的想像。 貳、什麼是Web 2.0? Web 2.0是由Tim O'Reilly等人所提出,簡單的定義是「Web 2.0 對電腦工業來說是一種商業革命,起因於開始把Internet當成交易平臺,並企圖去理解在新的平臺上通往成功的規則。」(註2)然而這個初期的定義尚無法反映出Web 2.0的特質。IBM的社群網路分析師Dario de Judicibus則以社會網絡的架構提出了以下的定義:「Web 2.0 是一個架構在知識上的環境,人與人之間互動而產生出的內容,經由在服務導向的架構中的程式,在這個環境被發布,管理和使用。」(註3)由這段定義來思考,Web 2.0似乎即是一種知識內容發布、管理和使用的服務環境,也恰好是印經會可以一展所長的場域。 以下簡介幾個成功的案例,來說明Web 2.0大致的樣貌。 要談到Web 2.0的典範,就不得不提及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 www.wikipedia.org)。依照維基百科全書的自定義,維基百科全書是「自由的百科全書」,本質上是藉由Wiki的技術,邀請網民共同編纂的多語言網路百科全書。相較於大英百科全書這一類由專業人士所建構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可以說是「由下至上」、「使用者參與」的典範。 Flickr(TM)(http://flickr.com)則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Flickr以「分享你的相片,靜觀世界變化」來號召人們參與,讓人們提供數位影像,並藉使用者的關係,建立內容的連結,亦即利用標籤(Tags)建立和定義後設資料(Metadata)的內容。Flickr(TM)除了是第一個使用標籤雲(Tag Cloud)的網站,同時也是有效使用分眾分類法(Floksonomy)的典範。 雖然google並未宣稱自己是Web 2.0的服務,但是談論到Web 2.0卻也無法忽略google的貢獻。以Google Maps(http://maps.google.com.tw)為例,提供了詳盡的電子地圖服務,還包括局部詳細的衛星照片。Google Earth則提供了桌面程式的服務。許多Web 2.0使用了Google Maps混搭發展出更多元的應用,諸如歷史地理資訊系統、旅行日記等等。 推特Twitter(www.twitter.com)是一種微型部落格和社交網路,始於一句人們最常問候的話語:「你在做什麼?」使用者可經由不同的方式輸入或是接受訊息,包括行動通訊、SMS 、即時通訊、電郵、Twitter網站或專為Twitter所設計的軟體。Twitter的字數限制和手機簡訊一樣。 在《WEB 2.0創新應用案例集》一書(註4)中,分析了Web 2.0的四種主要特色,包括內容(content)、社群(community)、消費者使用經驗(consumer experience)和跨服務的互通與整合(cross-service integration)。由上述的例子可知,Web 2.0的本質不單純只是技術的進步,也包括了人、內容和服務之間的連結和發展。 參、從幾個關鍵詞看「印經」的可能性 在理解了Web 2.0大致的樣貌之後,以下筆者特別挑選了「知識分享」、「社群網絡與網路社群」、「個人出版」等三組關鍵詞,藉以分析「印經」的可能性。 一、知識分享 「我的知識+」(http://tw.knowledge. yahoo.com)提供了一個發問、回答、組織、交流、評價的平臺,透過使用者的參與,建構一個知識交流的網絡。如果我們想知道大眾的困惑和需求,可以透過市場調查或搜尋引擎分析來研究,或是回到大眾聚集之處聆聽。此時,「我的知識+」便能提供我們一些重要的參考資訊,甚至也能成為一個行銷的管道。 長期以來,印經會所出版的典籍常常本於知識體系架構,而非本於讀者日常生活第一時間的需求。舉例而言,諸如在面對失戀時,如何解決內心的困惑,或是面對課業、事業的壓力時,如何舒壓等議題,均和人們有著切身的關係。由於目前網路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資訊獲得來源,因此如果能夠建立一個生活化的佛法FAQ,可能比佛學詞典更能貼近人們的生活。 二、社群網絡與網路社群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許多重要的工作並不一定由某個機構發起,更多是人們自行發起而組織。例如佛典電子化的工作,從網路上許多人們發心輸入經典電子檔,到25T小組的組成(http://www.cbeta.org/gongde.htm),以及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的正式成立,都是靠許多人和許多單位共同努力促成。 網際網路其實也提供了一個讓大眾分享活動的平臺,諸如目前已經休站的佛教城市網,在過去便提供了各地佛教活動登錄的訊息。由此觀之,網際網路就其連結的本質,不但是資料彙集的平臺,也是分眾服務的管道。像是網路讀書會、好書推薦等等,若能妥善運用,也許能為佛法的弘揚與推廣帶來更大的利益。 三、個人出版 範例:LuLu.com (http://www.lulu.com/) LuLu.com提供一個網路個人出版和隨選列印的可能,人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創作來出版屬於自己的書籍。如果我們可以邀請更多的法師和學者專家,透過各式的出版平臺創作,無論是共筆系統或是部落格平臺,不但能夠讓作者和讀者互動,也能成為另一種出版行銷的管道。 同時,透過對現有資料庫(如《CBETA電子佛典集成》),提供隨選列印(POD)或自訂書單選集的服務,也能為讀者帶來更大的便利,並符合節能減碳和愛護自然的時代潮流。以DoubleA™( http://dacc.doublea.com.tw/)所提供的線上影印中心為例,電子檔案透過網路傳送然後在地印刷,未來也許會取代書籍的郵寄而形成一種新形態的出版模式。 肆、印經2.0,回到原點抑或是更上層樓? 在臺灣,五十年前資訊貧乏的時代,鄉村裡的人們第一次看到文字、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知識,可能是在村裡的寺院或是廟宇。一首籤詩、一對門聯、一段偈頌,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三十年前,在物質尚不富裕的時代,孩童擁有的第一本書,極可能是宗教團體印贈的結緣書。十年前,網際網路開始普及,藏經電子化工程展開,社會漸漸富裕,人們只要上網就能取得佛經,取得資訊已經不再困難,但是人們是否因此對佛法更為認識? 如果我們隨俗地為印經事業添上2.0的標籤,以代表新世代印經事業的新典範,那麼又會是什麼呢?是運用最新的科技,還是更貼近人們真實的需求? 如果我們已經有了完整的電子大藏經,那麼阻礙人們閱讀的關鍵因素,是沒有新式標點?還是古文難以閱讀?抑或是和日常生活距離太遠? 面對市場,我們應以什麼樣的形態來經營?是繼續結緣(形態如非營利組織),還是販售(形態如社會企業)?面對未來,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印刷紙本的經典,還是應發展電子媒體? 我們應該加入維基百科的編撰,改善維基百科中佛教的解釋,還是應該利用Wiki的系統,自行建置佛教維基百科全書?究竟這兩者的內容有何不同、閱眾有何不同、管理方式有何不同、對組織的發展而言又有何不同? 這些問題並沒有可供參考的標準答案,新時代印經事業的典範尚未成立,在Web 2.0時代中,有許多可能性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挖掘。也許我們能夠提供佛法相關的widget讓使用者串聯,或是將每日法語以手機簡訊傳送給社會大眾,但無論如何,所有的服務終究仍須回到技術運用和需求的整合,並符合傳播正法的意旨。若如此,相信在新時代裡,印經事業依然能為佛法的傳遞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附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