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四期 95年12月
佛教與台灣社會論壇(一)《佛教與社會》漢譯緣起釋悟因 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本書作者Melford E. Spiro的大作,除本書之外有《緬人的超自然信仰》、《運用人類學的方法研究宗教》等書。Melford將宗教定義為「包含與文化所假定的超自然存在相互作用的文化模式化的一套體制」。他是象徵主義陣營的一員,也是心理人類學以及文化與個性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資料取自:黃劍波,〈宗教人類學的發展歷程及學科轉向〉,《廣西民族研究》,2005年2月,頁35。) 作者於1961年在緬甸與泰國,經14個月的田野調查,於1972年出版本書,1982年再增修出版。香光尼眾佛學院於1997年首由田博堯教授講授佛教社會學,即應用此書的原文教本,當時我隨堂聽課,印象深刻,一直希望能分享大眾,於是囑咐著手中文翻譯。1998年,中文譯本首次在《香光莊嚴》雜誌刊載,從第五十四期起到第八十五期,前後連載逾八年之久,一直受到佛教學、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學者的關注和期待。 本書使用田野調查的方法,集中在緬甸的野畿村(Yeigyi):
本書的組織架構如下:
佛法的永駐世間,是需要有人將佛法的本質,從文化適應生活中抉擇出來。而抉擇的智慧,是佛陀所揭示的緣起法──相依互存,相依相涉,小至個人的剎那心念、內修與外弘,大至國家、社會、整個世界的相依相涉的效應關係。世間的每一法都有它的表詮。所表詮的,是相應於歷史、文化、地域的因緣,經由社會、政治、經濟而呈顯,而所有的呈顯,都有其個別的因、緣、果。 作者在本書第十八章指出,在討論佛教對世間的影響時,是「集中在三個變數:加入僧團、解脫論和世界觀」的討論。佛教與世間,「兩者可視為是一套巨觀機構(社會、政治與經濟),也可視為一個集體或社會群體」。在這部分的討論,作者肯定的指出,宗教信仰者對解脫的追求,即使只引發人們宗教而非世間行為,它仍然會對社會機構產生重大的影響。然而,在時光的流變中,佛法的本質與文化的適應、方便是一直在交融之中,我個人覺得這是需要抉擇、判攝、檢驗、評量的。 由於本書提供宗教文化在適應、流變的抉擇與判攝的面向,如我前面提及的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是在內修與外弘,根本與方便、前進與保守中取得平衡,而使得法輪常轉如斯,誠然是理解「世界是平的」的五明智慧之一。 (編者按:本文錄自《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中譯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