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三十七期 93年3月

用書評的觀點來品書

文訊雜誌社總編輯 封德屏


【摘要】以一位長期重視書評的文學媒體編輯人的身分,談如何選擇值得評論的書,以及書評與一般評論不同之處,並論及《文訊》雜誌的書評歷史、書評特色。

關鍵詞:書評;評論;文訊


  站在一個文學媒體、編輯人的身分,來談一談我如何選擇值得評論的書,以及如何與我的書評作者、讀者互動。

  首先,值得大家佔用時間篇幅去品味、評論的書,基本上應該是還算不差的一本書,最好能夠是一本接近完美理想的好書,但事實上書和人一樣,不可能十全十美,我們只能儘量選擇優點較多的書。對於好書的條件,我自己擬了一個如下的評選標準,當然很少書能同時符合以下每一個條件,我們要因書的類別,來要求它必須具備某些特質。

一、什麼是好書?

(一)好書的客觀條件

1. 文字流暢典雅
2. 體裁突破創新
3. 情感真誠深摯
4. 思想高超不凡
5. 刻畫細緻入微
6. 想像巧妙神奇
7. 訊息正確豐富
8. 結構完整嚴謹
9. 編印美觀大方

(二)好書的主觀條件

1. 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能盡信專家、權威的稱許、推薦。

2. 回歸自己的需要:在當時好的、對別人好的一本書,可能並不適合你;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二、書評與一般評論不同處

  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於1902~1907年流亡日本期間,在橫濱創辦了《新民叢報》半月刊,即設有「紹介新書」欄。隨著革命浪潮的洶湧,辦報、出書熱烈展開,待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後,書評已成為中國報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然而,書評的定義為何?它是評論的一種體裁,和一般評論有其共通性,也有其不同之處。相同處應是「解說或闡發作者在書裡蘊藏或顯露著思想、情感、人格等等,即是它的特殊質地,然後再衡量作家所表現的技巧與表達程度。最終是給予全書以價值判斷。」與一般評論不同處,則是「借助大眾傳播媒介即時通報近期新出版的具體圖書,並對其價值進行簡潔的分析評議的一種文章」。書評除本身具有的描述、解釋、評價功能外,它介於圖書生產和圖書消費之間,以文化輿論的方式,對出版活動產生調節作用,並發揮對作者的激勵以及對讀者的引導功能。大陸研究書評的學者徐柏容指出,書評的功能之一是「教育」,不論對作者、讀者、出版者,皆可從書評中學到得失。書評可以影響出版方向,引導文化的走向和發展,與書籍共同具有積累文化的作用。

三、臺灣書評刊物歷史掃描

  臺灣專門書評刊物尚未出現之前,副刊成為書評發表的主要管道。最近剛去世的司徒衛先生出版的《書評集》及《書評續集》,是臺灣最早的書評集,也是司徒衛先生在副刊上書評文章的結集。從最早的《台灣新生報》、《中央日報》、《大華晚報》、《中華日報》、《中時晚報》,一直到今天《聯合報》的「讀書人」、《中國時報》的「開卷」版。

  臺灣最早的專門讀書雜誌《書評書目》,於1972年9月創刊,可惜於1981年9月停刊,其後的《新書月刊》於1983年10月創刊,可惜仍於1985年9月停刊。由臺中省立圖書館發行後由文建會接辦的《書評》月刊,於1992年12月創刊,至今年92年4月為最後一期,6月份改為《書香遠傳》,是仍維持的書評刊物。除了由書店企業支持的《出版情報》、《誠品好讀》外、只有1991年創刊的《全國新書資訊月刊》,至今屹立不搖。1983年創刊的《文訊》、1984年創刊的《聯合文學》,都有以書評為主的專欄。

四、《文訊》書評類型分析

  在我所負責編輯、企劃的《文訊》,自1983年創刊以來,就非常重視文學史料及文學資訊,尤其對當代文學出版的掌握,更是非常用心。自創刊以來的〈密密書林〉以及〈本月新書〉,平均每期介紹60~100種新書,每本書除了書名、頁數、開本、出版社、出版時間外,並附100~300字的內容提要,這個工作持續20年沒有中斷。

  至於書評專欄,平均每期介紹4~8本,這個工作也持續未斷。保守估計,《文訊》創刊至今已介紹近20,000本新書籍,書評部分也介紹了1,500多本。

  至於書評文章的長短,因為關係媒體的版面,而有不同的考量。《文訊》書評的規劃,也因不同時期而有不同考量。最早時曾有一篇書評七、八千字,甚至10,000字左右。其後發展至3,000字左右的書評,自1995年「書評五人集」的出現,一直到現在,書評的字數始終維持在1,500至2,000字左右。

  編輯的企劃、設計,影響書評的寫作及表現,書評撰稿人的專業素養也影響書評的寫作。

  綜觀《文訊》持續220期的書評文章,從寫作方法與文章風格的傾向來劃分,大約可分為解析型書評、印象型書評、介紹型書評三大類。

▲封德屏女士於「品書與書評」論壇之發表(編輯組提供)

(一)解析型書評

  這類型的書評,要顧及全書,做出客觀、理智、冷靜的分析,評介內容,指出優劣,有依據地提出適當的評價。撰寫這類書評者,大多是由學院中產生,或是長期從事文學批評工作者。他們強調客觀的公認的標準,而不重評者個人主觀的感受。這類書評比較接近學術性的文學批評,架構嚴謹,鋪陳細密,可是一般大眾較難輕鬆進入,影響它的可讀性。

(二)印象型書評

  這類書評以表達感性反應為主,偏向於主觀感受。書評作者憑個人的學術或藝術直覺,表明對作品的印象。多採用描述、抒發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本書的發現與感受。不必面面俱到,但往往吉光片羽,閃爍出精彩火花,常能引發讀者內心共鳴,可讀性較高。《文訊》至今多採這類書評。原因之一是字數限制在1,500字至2,000字以內,不可能展現精細的紋理、脈絡,或剖析繁複的內容、架構,故採用印象型的書評方式。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幾位書評作者,不僅有「評」的能力,也都是散文好手,他們將書評視為一種創作,寫得優美生動。

(三)介紹型書評

  這類書評在《文訊》書評中佔極少數,內容多為書的概要介紹。早期「書評」專欄外,另設計「書話」專欄,就是編者有意區分「評」與「介」,把偏向介紹作者背景資歷、內容大要的歸入「書話」。

五、《文訊》書評特性

  《文訊》書評不僅僅以量取勝,其所形塑的書評特性,更值得注意,約略而言有下列四點:

(一)時效性

  《文訊》所評的書,大部分是半年內的新書,偶而出現一年以外的書。這與每週的報紙讀書版相較,除了刊期較長外,毫不遜色。此外,十幾年來持續刊載每月的文學新書資訊,並加以提要,更增加出版的時效性與完整性。一些媒體的年度十大好書排行榜票選工作,基礎性的資料都源自於此。

(二)均衡性

  至於所評對象的文類及出版社的分布,也稱得上十分均衡,並不偏廢。表面上看起來,散文類偏多,詩較少,但這正符合出版市場的文類分布。其中評論類相較於該領域的出版量比例偏高,也正彰顯《文訊》的創刊宗旨,以及對於文學批評的重視。

(三)客觀性

  大量邀請學院文學系所的教授參與書評工作。學院的訓練及文學理論的基礎,使這些作者從選書、與編輯討論到撰稿,將學術能力適當地表現出來,使書評文章呈現相當程度的客觀性,不同於傳統「送花籃」式的書評。

(四)文學性

  執筆書評的作者,不論是學者或文人,都有流暢清新的文筆,可讀性高,文學性足,在不失嚴謹而富邏輯的格局中,亦充滿繽紛的文采,少有生吞活剝的理論及枯燥的文筆。

六、結語:書評的理想與現實

  書評的意義並不僅在於為書籍做宣傳,將書評做為書籍宣傳的方式之一,只是就其在書籍編輯工作方面的功能而論。

  書評不僅是讓讀者知道此書有些什麼內容,而是要幫助讀者認識這本書、理解這本書、洞悉這本書的得失。甚至不僅是只幫助讀者認識、理解這一本書,而且有助於讀者提高閱讀水準,能幫助讀者以及讀書時會有更大的收穫,即提高讀者的認識水準、鑑賞水準。這可說是書評的深層認識功能。

【編者按】本文為92年12月13日假臺北印儀學苑舉行「品書與書評」論壇之發表文。




【小檔案】

走過歷史──《書評書目》雜誌

  刊名:書評書目
  創刊:1972年9月
  停刊:1981年9月
  刊期:第1-8期為雙月刊,第9期起改為月刊
  出版: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會

  《書評書目》雜誌是臺灣最早的書評刊物,由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會創辦,自1972年9月創刊,至1981年9月停刊,歷時九年,共發行一百期。全刊三分之二刊載書評,其餘刊載書目。對於七○年代文學史料的保存,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37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