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三十五/三十六期 92年12月
【編輯手札】佛教歷史上的工具書編輯組佛教典籍豐富,由中國歷代藏經刻版印刷的成就即可得知,於宋朝以後各朝代幾乎都以編纂藏經作為該朝代的政績大業。而佛教因為文獻的眾多,也應蘊了各種參考工具書的產生,從各藏經所收錄的經錄、類書、音義來對應現代工具書的類型,即可窺見佛教工具書在中國歷史上佔重要的角色與地位。 書目方面,「經錄」的出現,可說是最早編輯的佛教工具書。如:南朝梁代僧佑撰的《出三藏記集》集錄歷代譯經的緣由、目錄、序跋等。唐代智昇編的《開元釋教錄》列舉東漢明帝至唐代開元間,譯經僧所譯的大小乘經律論。還有《大唐內典錄》、《眾經目錄》等,都在中國目錄學的研究上具有影響性的地位。 字辭典部分,如《梵唐千字文》、《翻譯名義集》的出現,促進了我國音韻學的形成和發展。唐.玄應所著《一切經音義》,將佛典中較難語詞的音、形、義分別詮釋,是一部偏重於訓詁的語詞類辭典,對漢語字詞音義規範化影響很大,也成為中國音韻學史與訓詁學史的重要典籍。 在類書方面,梁代寶唱撰的《經律異相》,將散見於經、律中的稀有異相神話故事集錄而成,唐代道世著的《法苑珠林》摘錄佛典的思想、術語、法數等,這些以主題方式分門別類將佛教典籍做資料歸類匯編成為有特色的中國傳統文獻資源。 解題方面,明末蕅益智旭所著的《閱藏知津》有系列的將佛典分成經、律、論、雜四部,並加扼要解說,成為瞭解佛教經律論三藏的要門書。此外,還有傳記資料、索引等工具書,從這些工具書的編輯出版,讓我們更瞭解當時的時空背景,佛學概念的不同詮釋,更掌握佛教發展的脈絡。 佛教的工具書在中國歷史上曾燦爛輝煌,回首過去,也映照當今時代的洪流中,我們為歷史留下多少的足跡。本期特別以「佛教工具書編輯」為專輯的主題,邀請學者、專家分享編輯工具書的理念與經驗,有:方廣錩教授論述《敦煌遺書總目錄》編纂的情況、辛島靜志教授編輯的《佛典漢語詞典》、見晉法師《四分律辭典》的編輯概況、徐孫銘教授談新編佛教詞典需具備的功能,以及李志強先生談佛教電子工具書。希望藉此整理當代佛教工具書的編輯,瞭解這時代的工具書編輯動機、方式與理念等,藉由他們編輯的佛教工具書,除豐富了佛教的資源外,更便利佛教資源的檢索,使佛學研究能獲事半功倍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