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三十一期 91年9月 建構以四聖諦為綱領的佛法知識體系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 釋見豪【摘要】: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從教法的功能與修學歷程而言,可依「教、理、行、果」、「境、行、果」與「信、解、行、證」加以分類,但就整個佛法的內容而言,以「緣起說」為理論基礎的「四聖諦」是一切教法開展的總綱。所以,本文以釋尊主要教導的兩件事─苦生與苦滅為始,從「苦集」的流轉生死與「滅道」的還滅解脫,來統攝一切兼併理論知見與實踐解脫的佛法。 如何把圖書館「知識組織」的概念與方法運用到佛教的領域,是此次研討會的目的。「知識組織」有不同的方法,「知識聚類」是其中之一,又稱「知識分類組織法」,以「主題概念聚類」為其方法之一(註1)。本文擬以四諦為綱領,分四大主題--宇宙論、煩惱論、解脫論與修道論,以此為縱軸,並依時空發展而演變的思想--從原始佛教、部派思想到大乘佛教--為橫軸,嘗試建構整個佛法理論與實踐的體系。 關鍵詞:四聖諦;苦;集;滅;道;宇宙;緣起;煩惱;涅槃;修道;流轉;還滅 壹、前言 釋迦牟尼佛主要兩大教導是:苦的生起與苦的止息。佛陀以「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作為苦生與苦滅的原則,以此破斥宇宙生命的生滅是由一創造者所主宰的理論。這緣起的宇宙生命問題之探討主要以「四聖諦」來揭示,它是原始佛教教義的總綱,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思想,苦、集聖諦說明流轉輪迴,而滅、道聖諦表示還滅解脫,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即是理論與實際解脫的四個歷程(表1)。因此,不論是原始佛教的教義,或是後來印度論師、中國祖師的論疏,皆不離四聖諦的範疇。本文嘗試從佛法的基本教義─四聖諦來架構整個佛法的思想體系(表2、表3、表4、表5),而文章主要重點是以基本的思想概念為架構,並說明每個「知識因子」間的點與線之關係,但對於教義的定義與爭論點的詳細探究,則不列入討論。 貳、苦生-流轉緣起 苦、集聖諦是分別說明世間的果與因,主要是探究宇宙與人生萬象的真實本質。「苦」為何是人生價值的判斷基準?宇宙現象是如何產生的?為何如實了解宇宙真相是生命得以解脫的依據? 一、苦聖諦─宇宙論 (一)苦的本質與種類 「苦」的意義本身並非指人真的處在一種很困苦、不幸的狀況,而是指不安、不滿意。因為人所經驗的世界不斷地在變化,不論苦、樂都是無常的,任何存在的環境與條件最終是變化與不可靠的,這就是苦的意義。由於世間的無常性與無主宰性,宇宙萬法因此具有「苦」的本質。「苦」依本質可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與行苦,分別由身與心所承受。原始佛教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諸受是苦」─來揭示生命本質的特性。透徹了解第一聖諦─苦諦,即完全認識了生命的本質。 (二)苦的分析 佛教思想依宇宙的與心理的兩個不同角度來分析「苦」,也就是:眾生出生、存在與死亡的可能環境,以及眾生心理狀況的可能經驗。這是兩個不同但基本上關係密切的問題。由苦所構成的生死流轉,都是因為對世間萬法無法如實知見。為了探求苦的真實義,佛教對宇宙作了深層的分析。從哲學立場言,苦諦的範圍包括宇宙的結構(結構論)、組成的要素(要素論)、萬象的產生(生成論)與本體論(註2)。 1. 宇宙的結構 佛教解釋的宇宙體系並非只有人類與畜生,還有不同種類的神、惡魔與梵天,而且宇宙是由很多的世界系統所構成。宇宙中一個世界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就是一個世界由成到壞的時間。依據阿毗達磨,這些眾生依「業」的決定而以「四生」、「四食」的方式與「四有」的過程,輪迴於三十一個不同層次的範疇裡,此三十一個範疇可區分為三界─欲界、色界與無色界。三界中適合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共有九範圍,稱「九有情居」,其中有七處是心識能存在的地方,稱「七識住」(表6)。 三界原非意指空間性與客觀性的存在,而是心理狀況的三大區分,因此,人可因為不同的心理狀況,而在不同的時間經驗到不同的世界。空間的三界概念乃由於業報思想所產生。另外,大乘佛教安立無數的佛土世界,它們在宇宙系統的位置又有各種不同的學說:有在三界外的佛土,或說佛土與三界相即同體,或說佛土在眾生心中(註3)。中國的天台宗就將三界發展為四聖六凡的十界,且因為「界」指的是人的心理經驗,因此,一個人的心可經驗到十界,而有「十界互具」的理論(註4)。 2. 宇宙的要素 認識了宇宙的結構,那麼什麼是構成有情與器世間的要素?宇宙間的一切法如何生起?萬法為何有種種的差異?萬法的本體是有或無?整個佛教思想乃從這些問題發展而出。儘管宇宙的系統含有器世間與有情世間,但終究是個人內心經驗的分析才能洞徹苦的究竟本質。因此,五蘊-構成有情身心的五種要素─成了一切法的開展基礎,也就是從人生現象到宇宙現象的分析。原始佛教以蘊、處、界三科來分析宇宙的組成要素,把一切法的存在分類為五蘊、十二處與十八界,後期的阿毗達磨則以五位分類來歸納一切法(表7)。不論三科或五位分類所要揭示的,就是證明一切法皆是無常、苦與無我的現象,而非當時印度思想家所主張的有一固定不變的實體為主體。部派佛教將構成各類現象界的要素分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這是屬於哲學上的多元論者;在發展上,大乘佛教則將宇宙萬物的本體稱之為真如、法性、實相、佛性、如來藏、唯心、一念等,是屬於一元論。不管是一元、二元或多元等概念,佛教皆以「無自性」作為宇宙觀的基本態度。 3. 宇宙的生起與差異 為了否定神權造物說,佛陀以獨特的「緣起說」來解釋一切法的產生,並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法則來說明宇宙的一切世間現象都是因果關係,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除了無為法外,世間一切都受因果法則的支配。有部對萬法的因果關係建立了六因、四緣、五果理論,而瑜伽派則立十因說。 佛教各教宗派對探究萬法生起的原因與差異現象不同,因而產生龐大的緣起論思想體系。 (1) 業感緣起 部派把萬法生起之因歸諸人之業因的招感,以「十二因緣」來解釋有情生命流轉與還滅之因果關係,以「業」為緣生一切的基礎。有部以四種緣起(剎那、連縛、分位與遠續)來解釋「十二因緣」,並建立三世二重因果說(註5)。 原始佛教以主觀性心理的緣起來解釋惑、業、苦的因果業報,所以,業之體是思,由思發動,依身、語、意而造作。然無色界眾生雖有思業而無形質,不能有身、語業之思所作,那麼如何作業感果?說一切有部為探究「業」存在的形式、如何作「業」與如何有異時感果等問題,而將業分為「表業」與「無表業」。「表業」是可表顯於外的外觀行為,「無表業」是指業在造作者心中所留下的影響力,在善惡業未感果報前,業力仍然持續。有部不在意業中立「無表業」,但從佛陀的動機論立場,心念的業似乎更為重要,因為它是一種潛在的業力。有部主張身、語的「表業」與「無表業」皆屬於色法,身、語業的「無表業」則將隨死亡而消失,這如何解釋業力的相續問題?又,業力是以什麼形式存在?部派依此議題產生犢子部與正量部「業體暫住說」的「不失法」、《成實論》的「無作業」、經量部的「思種子說」與大眾部的「成就說」等(註6)。接下來的問題是,攝持此業相續的主體是什麼?此將於後面萬法的體性問題再討論。 (2) 中道緣起 中觀派否定有生、滅的極端對立,以離此二邊說的「不生不滅」來解釋萬法的緣起。龍樹在自性空的基礎上,提出「八不緣起」─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來否定世俗之八種邪執,以彰顯中道之實義。 (3) 賴耶緣起 瑜伽派認為一切萬法皆由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以「種子說」解釋業感緣起的業為業種子,種子儲存於阿賴耶識,待緣起現行,一切現象是由種子與萬法的相互薰習與轉變的關係而生起,而建立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 (4) 真如緣起 也稱「如來藏緣起」,是指由如來藏之自性清淨心生起一切萬有之緣起論。如來藏心為無明所染而成為阿賴耶識(藏識),並現起萬有,然如來藏之本性不為毀損,因此,有「如來藏為體,藏識為相」之說。賴耶緣起解釋了無我的業感緣起論之主體的問題,真如緣起解釋了賴耶緣起的產生。 (5) 法界緣起 又稱「無盡緣起」,華嚴從「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之理論出發,主張萬法乃一心所造且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 (6) 六大緣起論 密教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為萬有之本體,周遍法界,互具互遍,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眾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種法身,眾生國土等三種世間,皆為六大所生,此乃顯示一切凡聖皆由六大所成,皆具性德,故可「即身成佛」。 4. 宇宙的本體論 從探究苦之生起到苦之止息的解脫實踐立場而言,可以了解佛陀為何認為無須對弟子們闡述「十四無記」的問題(註7),因為只要修學緣起法則所建立的四聖諦,就可以達到解脫的目的。依「十四無記」的內容可歸納出以下幾個問題: (1) 時間是有限、無限? (2) 空間是有邊、無邊? (3) 生命輪迴的主體是什麼? (4) 涅槃體性的是有或無? 佛法講「無我」以否定自我的存在,但又肯定業力的作用與生死的輪迴,那麼,什麼是輪迴流轉與業果相續的主體?以下是各派所立的受報、造業、輪迴與解脫的主體: (1) 犢子部依五蘊立「補特伽羅」為輪迴、記憶與認識的主體。 (2) 說有部立「世俗補特伽羅」說。 (3) 經量部的「勝義補特伽羅」說,此是現象界的「根邊蘊」與本體界的「一味蘊」和合而成。 (4) 化地部的「窮生死蘊」。 (5) 上座部以「九心輸」中的「有分識」為生死相續的主體。 (6) 大眾部提出「一心相續說」(或細意識)。 (7) 瑜伽派的阿賴耶識。 宇宙萬法的組成由五蘊開展出十二處、十八界,而「緣起論」解說了宇宙萬法的生起與種種差異的產生,但是在佛法無常、無我理論的背後,是否有一個究竟不變的「本體」?由緣起所構成蘊、處、界的法體是有或無呢?部派阿毗達磨、印度大乘中觀、瑜伽派,乃至中國各宗派思想,因探究「本體存有命題」的論點而開始分歧。依不同立場,將各家學派的主張分為以下幾個論派(註8): (1) 法有論 有「我法俱有」與「我空法有」之論說。兩者同時主張宇宙萬法的法體是實有、恆常的。但有部否定我體的實有,而犢子部認為補特伽羅為實有。 有關法體空有的思想發展:從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到飲光部的過未法有體與無體的折衷說;接著經量部、大眾部、法藏部主張現在的剎那有體、過未無體說;說假部提出現在法有假、有實的論點;說出世部以有漏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唯有無漏法實有,回應說假部;而一說部主張一切法皆無實體的假名說或虛無說(註9)。 (2) 法空論 否定主觀「我」與客觀現象諸法之法體實有,而主張我體、法體俱空者,稱為法空論(成實學說)。 以俗諦與真諦來解說萬法的體性,並將客觀對象分假名有、真法有與真空三種。從俗諦說,五蘊法體實有,假有的「我」亦存在;但從真諦言,五蘊法體為畢竟空。 (3) 有空中道論 基於實體之見地,主張現象屬空或假有,但實體是真有者,稱為有空中道論(唯識學說)。 唯識以三性、三無性建立有空中道論。遍計所執性是存在於依他起性的謬見上,所以並無實體,而依他起性的因緣假相也無實體,只有圓成實性才是諸法的真如體性。而三無性是依三性而建立,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是從「有」的一端來說明萬有之自性,並藉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等三無性,從「空」的一端來詮顯諸法皆空,說明現象雖屬空或假有,然實體為真有,此即「有空中道論」。 (4) 無相皆空論 否斥相對的有空之考察,以絕對不可得為究竟理想者,稱為無相皆空論(中觀學說)。 中觀學派與三論宗駁斥唯識學說相對的有空思想,而以絕對不可得之空為究極理想,以四重真俗二諦與八不中道等遠離八種邪謬之見,以闡明空性真理,此即「無相皆空論」。 (5) 諸法實相論 主張本體即現象,唯一無二,絕對平等之真如理體(天台學說)。 實相論之發展,開始於小乘之有空論,轉而為大乘之有空中道論,最後到達「本體即現象,萬有皆一如」之諸法實相論,此也是佛教宇宙論的極峰。 二、集聖諦─煩惱論 「緣起論」是佛教解釋萬法生起的理論之一,佛陀以「十二緣起」分析眾生流轉生死的原因,那麼,在這十二支的惑、業、苦關係中,什麼是產生苦的根源呢?從三世二重因果來看,無明與愛、取分別是過去與現在的煩惱,也是感招現在的身與未來再生之苦的根源。眾生因惑,藉由身、口、意三業造作種種業,這些業產生影響力而成業力,且積聚成業因,而後招感果報。惑、業、苦的循循相續構成宇宙世間,說明萬法何以生起與種種的差異性,這就是苦、集諦所彰顯的迷妄世界。集諦是關於世間人生諸苦的生起及其根源的真諦,也就是探究¾¾「眾生為何而苦?」「什麼是產生苦的真理?」「眾生如何製造苦?」第二聖諦主要是探究「惑」與「業」的部分。 招感迷界六道輪迴的煩惱主要有兩種:根本惑與枝末惑。根本煩惱有六種─貪、瞋、癡、慢、疑、見,由「見」煩惱分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形成「十使結」。前面「貪」等五者,稱「五鈍使」,而後五種「見」煩惱,稱「五利使」。俱舍宗以執迷於四諦理之迷理惑為「見惑」(見道所斷之惑,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執迷於現象事物之迷事惑為「修惑」(修道所斷之惑,包括:貪、瞋、癡、慢)(註10)。唯識宗將與生具有的煩惱稱「俱生起惑」(即修惑),因後天邪師、邪教影響而生起的煩惱稱為「分別起惑」(見惑)。天台宗建立「三惑」─見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依《俱舍論》,見惑有八十八隨眠,而修惑有十隨眠,合稱「九十八隨眠」。大乘唯識宗見惑有一百一十二,思惑有十六,總共有一百二十八惑。 在經典中,見、思二惑又以不同的煩惱異名,配合種種不同的法數,而有各種的煩惱分類(表8),例如:三縛、三漏、四暴流、四軛、四取、五蓋、五上分結、五下分結、六垢、九結與十纏等等。部派佛教時,煩惱被有系統地分類:《俱舍論》的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與不定法等;而唯識百法分為根本煩惱、隨煩惱與不定等,這些種種的煩惱成為流轉生死的主要因素,所謂「一切衰惱皆由無明,所以者何?從無明生貪等煩惱,從煩惱起不善業,從業受身,受身因緣得種種衰惱,如經中說,謂無明所覆愛結其繫,受諸有身。」(註11) 眾生因有見、思惑而造作種種業(表9),從身心上分身、口、意業與身、口的表業、無表業,且依「業異熟」的理論來解釋惑、業、苦的因果關係。部派惑、業、苦生死流轉的實體與無為、無漏的涅槃產生「有」與「無」之對立。中觀以二諦說的分別與戲論來批判部派「有」、「無」的建立,並主張「輪迴」與「涅槃」不一不異。瑜伽派則以阿賴耶識作為輪迴相續的所依,與轉識成智的關鍵,而成立惑、業、苦的輪迴與清淨的涅槃。然而唯識修位的修行要經三大劫才成佛,而後有密宗的即身成佛─如實了知自性清淨心,今生即可成佛,與禪宗的見性成佛之論說。 由惑而造業,由業而感招生死果報,因此要除苦必先要斷除煩惱,而煩惱的斷除則要經過修道,才能徹底解脫繫縛。所以,如何趨向清淨的解脫道是滅道的問題。 參、苦滅-還滅流轉 四諦中的苦滅包括滅諦與道諦。滅、道二諦是還滅生死的因果,滅諦是道諦的目標與結果,而道諦是滅諦的方法與過程。 一、滅聖諦-解脫論 滅諦是滅除煩惱與度脫生死之累,證入涅槃的解脫境界。滅諦的範疇包括佛身、佛土觀、涅槃與佛性論等學說。佛教將證悟真理的聖者稱為佛陀,而證悟前後的佛陀在身心上到底有何不同?佛涅槃後,佛陀的人間性與超人間性的爭論於焉產生,於是產生佛身觀,以區別佛陀色身與法身的不同。一個是任何人遇到佛陀時,都可以看到的色身,就如看到一般的比丘;一個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的莊嚴妙相,與具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殊勝功德,集合所有資質,圓滿於一身的法身。因此,佛身觀並非是後來大乘佛教的特色,而是所有佛教思想的一個共同概念。 由於大乘傾向理想的佛陀,不同於「非大乘」注重歷史的佛陀,因而開展出不同的佛陀觀。其中,以佛陀入滅後的情況為問題中心,而有佛身觀的發展─由二身發展為佛的三身、四身等,與佛土觀的建立。佛陀觀的多元化後,阿羅漢的果位成了部派探討的問題,其中以阿羅漢的修行有退、無退為主要的爭論點。另外,有關大乘立多佛,而「非大乘」立一佛說,可說是大乘佛教對「非大乘」佛教的批判,或是較後期的思想,因為一佛說的成立是建立在對佛陀的證悟與阿羅漢證悟的區別(註12)。 佛國土指佛所住之處或佛教化之國土,不僅指淨土,也包括凡夫居住的世界,因為眾生所居之穢土是佛教化的世界,故亦稱佛土。部派的說一切有部主張,佛土意指釋迦佛陀誕生之娑婆世界而言,且佛陀在因位為菩薩時,並未斷除煩惱,是依惑、業招感而受生,再經三阿僧祇劫的長期因行實踐,於最後身成佛,天台宗稱此為「伏惑行因」。隨著佛身觀的發展,佛身演變成真如之理體,是為「法身」,歷史性之佛陀為「應身」、「化身」等,其於菩薩因位時已斷除煩惱,所以,菩薩最後身的成佛不是業力所感,而是願力所成,天台宗稱此為「斷惑行因」。因為應化身觀,而有真佛土、應佛土之說,並由報身說,產生報土思想。 佛陀解脫的境界為涅槃,《雜阿含經》記載:「云何為涅槃?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涅槃之原意乃指滅除貪瞋癡三毒時,當體證得涅槃的心的境界,而非指另一超現實存在的國土。此乃佛陀主張心解脫之根本意義,因此最早應無「有餘」與「無餘」兩種涅槃的分別。但在經典中發現,修學到最高阿羅漢果位有兩種階段的差別。依據《雜阿含經》: 「七覺分修習,多修習,當得二果,得現法智有餘涅槃,及阿那含果。」(註13) 「若比丘,如是修習七覺分已,當得二種果,現法得漏盡無餘涅槃,或得阿那含果。」(註14) 依此而知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的分別,兩者都是現證的,其差異可能是在於阿羅漢修習圓滿與否的分別。若於命終未修得圓滿者,為表示過去所作的努力的有效性,死後亦可漸漸完成究竟圓滿,因此產生了涅槃的階段與快慢的差別。如《雜阿含經》:「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多修習已,當得七果。何等為七?謂現法智有餘涅槃,及命終時,若不爾者,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上流般涅槃。」(註15)由於修證階段差異的產生,乃建立「四雙八輩」,在此四階段中,其演變的過程,最初可能只分「不還」與「阿羅漢」,後來才有「預流」與「不來」(註16)。依據涅槃思想的發展,宇井博士主張有三期:(一)分別現在入不入涅槃;(二)現在所證的涅槃完不完全,是現法智有餘涅槃或現法得漏盡無餘涅槃;(三)區分生前證得的為「有餘涅槃」,與死後證得的為「無餘涅槃」。(註17) 原始佛教從踐行的立場,以「諸受是否滅盡」來區分此兩種涅槃,意即以煩惱是否仍有殘餘來判別,而非肉體的有無。部派佛教把解脫放在三世的時間觀上,將現實的解脫觀發展於未來的解脫觀,因此建立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過程。另外,有關涅槃觀的爭論是針對「佛陀涅槃後是否存在或如何存在?」、「涅槃是有學或無學?」以及「涅槃自體有無」的問題,或涅槃無自體所產生虛無說等的探討。 部派的涅槃觀到了大乘中觀時,以畢竟空的諸法自性,而主張不生不滅的空性即是涅槃,此是中觀派二際無差別的涅槃思想。瑜伽派在有餘與無餘涅槃之外,又立「自性清淨涅槃」與「無住處涅槃」來彰顯大乘「因智慧故,不住生死,因慈悲故,不住涅槃」的精神。最後,《大般涅槃經》主張佛身常住不滅、涅槃常樂我淨、如來與般若三德,而集大乘涅槃思想之大成。自此以「佛性」為理論而開展出眾生成佛之原因、如何成佛、可否成佛之依據的探討,與「闡提」是否成佛的問題。唯識宗依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機,將眾生可否成佛分成兩大類:定可成佛與不可成佛。定可成佛又分:定性聲聞、定性緣覺與定性菩薩等三類。 二、道聖諦-修道論 道諦解說的是如何達到苦滅而解脫入涅槃的修道方法。佛陀以摒棄苦行與縱欲兩極的中道行態度,在如實體悟四聖諦法後而證悟。最初,趨向苦滅真理的中道是指八正道。嚴格來說,八正道是聖者修行的結果,且是聖者圓滿修行所過的生活方式。就一般人而言,人的生活方式在這八個方面若非無法如實知見事的本質,而遠離苦的止息,就是因如實知見事的本質,而更接近苦的止息。所以,一般佛法的修學方法就是漸漸將這八個與身、口、意有關的行為轉換成聖道的八個特質。 部派佛教由此八正道開展出三十七道品的修道論組織。三十七道品分七科¾¾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與八正道,每一科各有其修行體系,眾生可依根機選擇一門去修持實踐。而後的發展中,部派以遠離斷、常二邊為中道,中觀以「八不」為中道,瑜伽以「三性」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則以「法界」為中道(註18)。 以八正道為基礎所開展出的三十七道品,可攝入戒、定、慧三學。戒學是三學的基礎,而定學的修學有助於慧學的開顯,因此,佛法實踐的解脫之道可依此三學而分:戒學的持戒法門、定學與慧學的修觀、斷惑法門。定學的持戒法門可分大乘戒法與「非大乘」戒法。「非大乘」戒法可將戒分為欲界的別解脫律儀、色界的靜慮律儀與無色界的無漏律儀,後兩者是因聖者發色界定與無漏定時,內心自然生出防非止惡的戒體。大乘戒法的受持不只在止惡與行善的自利,還包括利他的菩薩行。因此,《般若經》與《華嚴經》以自守與令他人守十善戒為菩薩行,《瑜伽師地論》則持守兼具別解脫律儀的三聚淨戒。 有關修觀法門在各種經論的記載中,較具代表性的觀法如下: 1. 原始佛教的四諦觀、十二因緣觀、四念處觀、五停心觀、數息觀等。 2. 有關分析色、心諸法為空之觀法,有「非大乘」的空觀、生空觀、法空觀、析空觀,及大乘的體空觀、勝義皆空觀。 3. 天台宗以空、假、中三觀為根本,而有由假入空,由空入中的「次第三觀」;一空、假、中,則一切空、假、中的「通相三觀」,與一念心中三觀具足的「一心三觀」。 4. 華嚴宗的法界三觀(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與周遍含容觀)、實相觀與四法界觀。 5. 法相宗主張五重唯識觀,由淺入深、由粗入細漸修唯識三性觀的五層次。 6. 三論宗之八不中道觀。 7. 真言宗主張五相成身觀、阿字觀。 8. 淨土宗的月輪觀、水想觀、地觀、華座觀、像觀、真身觀、應身觀等十六觀門。 法門的修學除了修觀外,還要斷除煩惱,這個斷除煩惱的過程稱「斷惑」。俱舍稱煩惱為「見惑」與「修惑」,前者是在見道位起無漏的真智,觀四諦理而頓斷,後者是在修道位數數修習四諦觀而漸次斷除。唯識稱煩惱為煩惱障與所知障,並分與生俱有的「俱生起」,或是後天而生的「分別起」。俱舍與唯識的修行都需要經五位(註19)─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與究竟位的過程,於中漸次在每一階位斷除每一階位應斷的煩惱,但唯識的五位修道內容依大乘觀點而有不同。茲將俱舍、唯識與天台宗的修道歷程略述於下: (一)《俱舍論》的修道過程 說一切有部的俱舍論在修道的五階位(表10),分賢、聖位兩階段。賢位是以有漏智而修善根,作為入「見道」之準備的修行階位。在此階位需修三賢、四善根(總稱七加行位)的助行才能捨凡入聖,於四善根位觀四諦,每一諦各有四種行相,合計則為十六行相,稱為「四諦十六行相」。 經過七加行位的修學後,即進入聖位,聖位是以無漏真智現觀四諦的階位,要經過見道位、修道位與無學位,而證得最高果位¾¾阿羅漢果。在見道位須斷三界八十八使的見惑,且以無漏智觀四諦之境,此種觀法稱為「聖諦現觀」,亦即次第觀三界之四諦:先緣欲界之「苦諦」而觀之,乃生起無漏之「法忍智」,其後又生起「法智」;次緣色界、無色界之苦而觀之,生起「類忍智」、「類智」;依此,集、滅、道等三諦亦各生四智,則現觀四諦,共成十六種智慧,稱「十六剎那心」。其中,以前十五心屬於見道,稱「見道十五心」,此階位稱為「預流向」,僅最後之第十六心屬預流果,預流果以後之果位則屬「修道」。有關四諦現觀是漸觀或頓觀,部派有不同的看法。有部學者主張四諦漸現觀,就是次第現前如實觀察欲、色與無色界中的四聖諦理;大眾部、分別部與化地部則主張頓現觀。 修道位是再修習「見道位」所證知的四諦之理,並須斷三界九地的八十一品修惑,每一地的修惑分九品斷之。八十一品修惑是依煩惱強弱而分,而斷修惑的次第是從欲界的上上品開始,經上中品、上下品,到下下品,再經色界的四地九品,乃至無色界四地九品中「非非想處地」(有頂地)的下下品。每斷一品惑,各有無間道與解脫道。此間的修道階位有預流果(第十六心道類智)、一來向(斷欲界修惑的前六品的無間道)、一來果(斷盡修惑第六品的解脫道)、不還向(斷欲界修惑的前九品的無間道)、不還果(斷盡修惑第六品的解脫道),及阿羅漢向(斷盡色界初禪天第一品到有頂地的第九品的無間道)。斷盡見道與修道的惑,即達到無學道的阿羅漢果。 (二)唯識的修道過程 唯識斷除煩惱的方法,要依次伏滅分別起與俱生起二障的現行,然後斷種子,接著是捨習氣。在見道以前以伏分別起二障的現行為主;到見道位則要斷分別起的二障種子與捨習氣;而於修習位伏俱生起二障的現行、斷種子與捨習氣;最後,在金剛無間道與解脫道,永伏俱生所知障的現行、頓斷二障種子,永捨二障習氣後,證得佛果而達究竟位(註20)。從初發心到斷惑、證果,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大乘佛教以「位」來指菩薩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之功德,以至達於佛果,其間所歷經的菩薩階位名稱與內容,諸經論所說不一。華嚴宗依教義而立「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五教中依終教而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與等覺等四十一位。唯識家亦採取四十一位之說;《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立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與妙覺等五十二位。有關唯識修道五個歷程,在三大阿僧祇劫要修何種觀、斷分別與俱生起之煩惱與所知二障的情況,與達到菩薩修學階位的關係,請見表11。唯識學說隨著二障的斷除,將有漏的八識轉為清淨的四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到第八識則為大圓鏡智。 (三)天台宗的修道歷程 天台宗將傳入中國的佛教依其教義的內容分成四類,稱「化法四教」¾¾即藏教、通教、別教與圓教,且認為一切存在本來具足三千諸法。從體而言,佛與眾生平等;然從修行階位而言,佛與眾生有異,故於圓教立菩薩六行位,稱為「六即」¾¾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與究竟即。依據天台宗的判教,藏教斷盡三界見、思二惑所得最高果位的阿羅漢果,只相對於天台通教的七地菩薩,別教的四住位與圓教中的四信菩薩位。有關天台四教修道五個歷程與所達的菩薩修學階位關係,和其他大乘與「非大乘」修道歷程的比較,請見表12(註21)。 相對於唯識、天台的精深理論與多生多劫的修學歷程,華嚴頓教主張的是不立階位,不次第修習,頓顯真如,直指佛性的頓悟法門。從實踐面而言,禪宗「即身成佛」理論與淨土宗「稱名念佛」與「帶業往生」的易行道,於中國佛教的發展上更加源遠流長,且為普遍大眾所信仰與踐行。 肆、結語 佛法浩瀚精深,思想的發展從印度到東南亞、中國、西藏、韓國、日本等,形成複雜與分歧,但是演變後的思想,其根源大部分都可追溯到早期的佛教教義。本文嘗試以佛教基本教義(四聖諦)為基礎,來架構整個佛法的體系;以佛陀的兩大基本教導(苦生與苦滅)為生死輪轉與還滅解脫的開展。苦生部分的主題是宇宙的現象與產生,即是探討宇宙論與煩惱論;苦滅部分包括解脫論與修道論。由於佛教思想的龐大,本文只能做基本要點的提示,而每一要點都能開展出另一套的思想體系架構,這是本文所無法完整且詳細提供的。本文所擬的基礎架構,是將龐大的佛教思想作一結構性的整理,只希望提供一個整體性的思想體系,進而從架構中去了解每一教義在整個佛法體系中的位置,以及教義和教義間的關係性。為便於運用知識數位化,可從多元性的角度去建構佛教知識組織,以提供全面性與充分性的搜尋。例如,從佛教史著手是一下手處;再者,法數名目配上部派或宗派的發展,或是依思想教義而建構的法數名目,也是另一組織教義的方式。期待這些不同方式所建構的佛教與佛法的知識組織,對佛教圖書館在資訊數位化的發展上有所幫助。 【附註】 註1:蔣永福,李景正合著,〈論知識組織方法〉,《中國圖書館學報》,第1期(2001年1月),頁4-5。 註2: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民83),頁133。 註3:同上註,頁166。 註4:《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3: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台北:華宇,1988年),頁236-237。 註5:唯識派的立場只建立二世一重因果說。 註6: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博士論文,台灣大學,民82),頁53。 註7:十四無記:世有常?世無有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非常亦非無常?世有限?世無限?世間亦有限亦無限?世間亦非有限亦非無限?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涅槃後存在?如來涅槃後不存在?如來涅槃既存在亦不存在?如來涅槃後既不存在,亦不不存在? 註8:釋睿理,《佛學概論》,(台北:普門文庫,民71),頁191。 註9:同上註,頁206。 註10: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民83),頁2997中。 註11:《成實論. 卷9》,《大正藏. 32》,頁313中。 註12:常盤大定著;釋印海譯,〈中國佛思想史〉,《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31:中印佛教思想史》,(台北市:華宇,民77),頁208。 註13:《雜阿含經》,《大正藏. 2》,頁197上。 註14:同上註,頁196下;參閱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頁65-67。 註15:同註13。 註16:李世傑,〈原始佛教的涅槃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頁164。 註17:同上註,頁161。 註18:于凌波,《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高雄:妙林,民89),頁139。 註19:《攝大乘起信論》只立四位修行歷程:勝解行位(資糧位與加行位)、見道位、修行位與究竟位。 註20:于凌波,《唯識學綱要》,(台北:東大,民81),頁235;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2000年),頁196;釋演培,《成唯識論講記. 五》,(台北:天華,民78),頁262。 註21:釋聖嚴,《天台心語》,(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頁395。 【參考書目】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民83。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民78。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民82。 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民89。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博士論文,台灣大學,民82。 李世傑,〈俱舍學綱要〉,《現代佛學大系. 24》,台北縣:彌勒,民71-73。 李世傑,《印度佛教哲學史》,台北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民68。 李世傑,〈原始佛教的涅槃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李世傑,《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台北:幼獅,民80。 釋聖嚴,《天台心語》,台北:法鼓文化,民91。 靜權大師,《天台宗綱要》,南投:蓮因寺,民76。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高雄:佛光,民78。 聶秀藻,《原始佛教四諦思想》,高雄:佛光,民76。 劉貴傑,李開濟合著,《佛學概論》,台北:空大,民90。 蔣永福,李景正合著,〈論知識組織方法〉,《中國圖書館學報》,1期(民90年1月),頁4-5。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1: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台北市:華宇,民77。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27:唯識思想今論》,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釋睿理,《佛學概論》,台北:普門文庫,民71。 《成實論. 卷9》,《大正藏. 32》。 常盤大定著;釋印海譯,〈中國佛思想史〉,《世界名著譯叢. 31:中印佛教思想史》,台北市:華宇,民77。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台北市:大乘,民70。 于凌波,《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高雄市:妙林,民89。 釋演培,《成唯識論講記. 五》,台北:天華,民78。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市:慧日講堂,民79。 釋日慧,《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 上、下冊》,台北:慧炬,民88。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53-54: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舟橋一哉著,余萬居,《業的研究》,台北市:法爾,民77。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36-37: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一),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民67。 表1:架構總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