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七期 90年9月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新書發表暨臺灣佛教學位
|
3悟因法師於「《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新書發表暨臺灣佛教學位論文研究成果座談會」捐書儀式上發表致詞 |
本書的架構包括書前的分類、論文提要、輔助索引等等。索引包括題名、人名(作者、指導者、被研究者)、年代三種。使用時可以從本書的索引為脈絡,尋找關心的主題。
近年來由於教育部開放各大學設立宗教研究所,陸續有幾所大學相繼成立宗教研究所,因此與佛教相關的論文相對增加,這點也可在本書中找到一些訊息。長期以來,中國的佛教研究不只缺乏屬於教育體制內的專業研究機構,相關的研究工具書,如辭典、百科全書、分類目錄、提要……等也寥寥可數。因此,《彙編》資料來源是以教育部體系中的研究所為對象,對於尚未納進教育系統裡的「佛學研究所」就暫且割捨了。
本書資料的蒐集,整整經歷了十年。最早的資料來源是編輯群實地到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進行地毯式的蒐集,必要時並到各校圖書館查核,將缺漏的部份補齊,如此進行好幾年,也累積了可觀的資料,但受限於「摘要」有著作權法保護,因此一直延滯不能出版,直至民國八十七年著作權法公佈可重製博碩士論文摘要,才將歷年來整理之摘要一一核校,並針對內容做分類編製索引,結集彙編成書。自從教育部頒布「學位授與法」之後,規定各大學院校的博碩士論文要呈交國家圖書館。所以要查詢近幾年博碩士論文全文,可以直接從國家圖書館取得,或進入博碩士論文檢索資料庫查詢,這比起十年前來是方便許多了。
這本書能夠出版,個人感覺充滿希望,雖然十年的蒐集是蠻長的一段時間,但出版這本工具書,至少可以讓研究者減省一些人力的耗費,免除為搜尋資料四處奔波的麻煩。同時,它也呈顯近四十年來佛教學研究的方向與關心的主題,開展了未來佛教學研究的發展脈絡與趨勢,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在本書中可以找到在座幾位教授的研究論文:莊芳榮館長,民國七十六年文化大學史研所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臺灣地區寺廟發展的研究》;藍吉富老師《隋代佛教史述論》,東海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蔡耀明教授的《業感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民國七十六年臺灣大學哲研所的論文。
新書捐贈儀式
為了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佛學研究的支持,悟因法師代表伽耶山基金會捐贈《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壹百冊予國家圖書館,由國家圖書館莊芳榮館長代表接受。捐贈儀式在歡喜的氣氛中進行,雙方代表致詞如下。
伽耶山基金會──悟因法師致詞
感謝莊館長給予新書發表的機會,並支持本次座談會。《彙編》首次出版只印六百本,其中壹百本將贈送國家圖書館國際交換處。另外,伽耶山基金會也準備壹百本,贈送國內大專院校圖書館以及佛學圖書館,希望圖書館典藏並提供研究者使用。
|
▲悟因法師代表伽耶山基金會贈送壹百冊《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給國家圖書館,由莊芳榮館長代表接受贈書。 |
國家圖書館館長──莊芳榮館長致詞
非常感謝伽耶山基金會送給我們這麼重要的工具書,讓國家圖書館能夠贈送給世界各地重要圖書館典藏。這壹百本書將會送到國外去,這是宣揚臺灣學術發表以及佛教研究成果的最好工具。
我個人也在學校從事相關的教學工作,所教的科目就是「參考工具書」。以前也編過二本這類的工具書,一本是叢書的總目錄,一本是類書的總目錄,所以編工具書的艱辛我是親自體驗過的。今天有伽耶山基金會及香光尼眾佛學院,能夠出錢出力來編製這麼重要的工具書,我謹代表國家圖書館向基金會及佛學院表達十二萬分的敬意。
剛才院長提到還有兩位教授,以前都曾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當時沒有這本工具書,找起資料來比較不方便,現在有了這本工具書,就可以嘉惠更多研究生了!
國家圖書館有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根據統計,每二秒鐘就有一位讀者來利用這個資訊系統,一天共有三萬多人次。臺灣博碩士論文的相關資料研究成果,在大學裡可說是蒐集資料最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非常高興有這本工具書的出現,個人可說是沾了一點光,因為在1,070篇中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想我是一個小小的貢獻者,但最大的貢獻還是悟因法師所帶領的工作團隊。
座談會發表
▲藍吉富老師發表「臺灣地區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
▲賴鼎銘教授發表「由學位論文的重要性看佛教相關論文提要的象徵性意義」 |
▲蔡耀明教授發表「《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評介」 |
發表主題及要點依序如下:
【由學位論文的重要性看佛教相關論文提要的象徵性意義】
發表人:賴鼎銘/世新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暨圖書館館長
賴館長指出,博碩士論文的可貴,在於它提供了完整的書目資料,而《彙編》的象徵性意義也在於此:只要掌握相關主題的學位論文,就能掌握完整的研究資料。並期望佛教界也能效法美國在1948年推動的「法明敦計畫」(Farminton
Plan),就是全世界任何有關佛學的博碩士論文,臺灣至少都應該擁有一份。
【臺灣地區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發表人:藍吉富/中華佛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本書反映出光復後臺灣知識分子更加重視並參與佛教研究的歷史意義,也對未來的佛教研究者具一定的啟示作用。
最後建議續編佛學研究所及海外學人、大陸等地的論文資料,以完整彰顯兩岸的研究成果。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評介】
發表人:蔡耀明/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教授獨有見解地指出個人的觀察,發現本書的二大訴求:一、提供學術專業資料的快速取得;二、為臺、港兩地佛教研究的學術史,建立歷史記錄。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之分類、特色及其改進之道】
發表人:陳友民/國家圖書館編目組
綜合討論
綜合討論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主持。針對與會者及各圖書館提出的問題作簡要的回應。首先談到《彙編》的編輯動機及編輯過程中的發現。並再次呼籲各學門的工作者共同參與、重視工具書的編輯工作。另外,與會來賓頻頻詢問為何本書未大量印製發行,自衍法師則強調此次的發行,其主要的象徵意義,重在歷史性的整理。對於未來的計劃,編輯群也已經有完整的考量,希望將來以資料庫的方式不斷增加最新資訊,提供使用者迅速便利且完善的檢索管道。
▲自衍法師主持綜合討論 |
▲陳友民先生發表「《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之分類、特色及其改進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