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四期 89年12月
【編輯手札】電子佛典的誕生編輯組一日,在圖書館,有位讀者捧著一冊大藏經及另一單行本的《藥師經》,走到服務台,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同樣是玄奘法師譯的《藥師經》,單行本的經文卻少了一個字呢?」當時直覺的反應:「這版本的經書,在市面上流通相當廣,怎可能有如此的錯誤?」為了求證,隨即查閱相關資料,結果發現是排版漏了一個字。讀者在旁忍不住說:「難怪每次誦經讀到這段落時,總覺得字義不順,感覺怪怪的。」可見這一字之差,真是影響重大啊! 的確,藏經是佛教弘傳的重要典籍,也是三寶之一的「法寶」,因此,談起刻經、寫經、印經,佛子們總懷著一顆慎重、恭敬的心,對每個字總是字字恭敬,深怕漏字或印錯,而曲解了原意,誤導眾生的知見。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佛陀教法所結集的經典及祖師大德的著作,在歷經各種載體的轉換與再造後,能如實的保存到現在,著實不易,其中不知包含了多少無名英雄無私奉獻的心力,才能有如此的結果。 如今,資訊科技的進步,傳播媒體的多元化,將佛典數位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它不僅可以達到保存文化功能,讓佛教經典能永久保存與流傳,更象徵佛教弘化與時代脈動的結合,可以利益更多的人。而將舊有的資料,移轉到新的媒體時,需要更多的學習與創造,才能發揮媒體移轉的價值與意義。當今以數位媒介儲存資料的方式是全新的經驗,無論是原始資料的選擇、輸入標準、檢索的工具等,都亟需不斷的研發,才能將原有的典籍資料正確無誤的轉換。因此,研商製作方法,訂定作業機制,讓資料轉移能在各種平台上進行轉換,廣泛流傳,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目前國內有不少熱心人士從事電子佛典製作,但是以組群方式,有系統、計劃處理電子佛典的單位卻不多,我們欣見國內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從實務經驗中摸索出一套作業模式,提供從事佛典電子化者參考,並研發出不少便利佛典製作、檢索的工具程式,且以高品質的方式將佛教經典電子化,不管是技術研發,品質的要求,以及追求標準的精神,皆足以成為現代製作電子佛典的楷模。 本期專題「電子佛典製作: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邀請當前製作電子佛典的專家介紹其參與電子佛典製作的過程,以及在工具開發與電腦科技的運用等實務上,作經驗分享,希望藉由新世紀「新刻經法」的闡述,讓人更重視電子佛典出版的過程與價值,賦予電子佛典新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