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期 88年12月

佛教相關學位論文選目(二)

--佛教教育專題

編輯組


一、前言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對於人生、社會、文化整體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樣地也是讓佛法住世的必要條件。當代佛教思想大師印順導師曾說:「佛教是一種教育」(註1)。

  歷來諸多學者對「佛教教育」提出各觀點,其中有將佛教教育視為「佛教信徒為了自覺覺他,止息惑苦,朝向人格完成,達到佛教的終極目標——成佛,所從事各種自我修行與度化眾生的過程。」

  而佛教教育所論述的範圍相當廣泛,舉凡佛教教育的目的、對象、原理、內容、方法、形式及師生關係等,皆屬之。因此,本文特摘錄現代人對「佛教教育」的相關研究,提供有心者參考,以下是整理自民國52年迄於今與「佛教教育」相關的博碩士學位論文。

二、專題摘要



 禪宗的教育思想與實施

  蔡金濤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南懷瑾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民國55年


  禪宗是佛教的一大宗派,自達摩東來,至今千餘年,其間,唐宋之際,禪風鼎盛,國內人士相率習禪,對中國文化教育、學術思想及風俗信仰之影響,是普遍而深遠的。本文以歷代禪宗祖師語錄等資料為基礎,用現代教育之觀點,探討禪宗如何藉著教育的作用,將其主張巧妙地實現出來。全文分兩篇十章。第一篇禪宗的一般哲學及教育思想,分五章說明:第一章禪宗的沿革,依年代先後,列舉十數位著名禪師,論述禪宗在中國的發展及沿革;第二章禪宗的宇宙觀,從本體論、宇宙論及自然觀來說明。第三章禪宗的人生觀,從人生的本質、意義、價值及理想等方面進行論述。第四章頓悟與漸修,此為禪宗教育哲學上的大問題,從禪師的頓悟、頓悟與定慧、悟的性質來探討;第五章禪宗的教育目的,討論禪宗如何根據它的宇宙觀及人生觀而決定教育目的。第二篇禪宗的教育實施,為本文重心,討論禪宗教育實施的問題,即如何將其對宇宙人生及教育的主張付諸實踐,共分五章討論:第一章禪宗的教育原則,論述禪宗教學九種基本原則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第二章禪宗的教學方法,從禪宗教育目的之特殊性,說明禪宗運用普通教育之教學方法與其特有的教學法;第三章禪宗的教學技術,論述禪師於接人時所用之技術;第四章禪宗的教育組織及行政,論述禪宗叢林制度即教育制度,組織與寺院行政結合,形成學校即家庭,教育即生活,訓教合一,寓訓於教之特點;第五章結論,將全文大意摘要做一總結並加評論。



 佛陀與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較

  陳柏達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南懷瑾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民國63年


  本文旨在比較佛陀與孔子的教育目的、功能、精神、方法、原理、內容等思想體系,並探討其異同。此外,運用現代教育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上的原理原則和研究結果相印證。全文計分九章。第一章引言,略述問題的產生、假設與研究目的及方法等。第二章,論述佛陀與孔子對教育目標的看法。第三章,從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學而不厭等三個項度,比較兩位聖哲的教育精神。第四章,從教育的功能與限度,述說兩位聖哲的看法。第五章,列舉二十四種教育方法,尋出佛陀和孔子教導方法的異趣。第六章,略述聖哲在教育出發點上的看法。第七章,比較佛陀和孔子在十種教育原理上的異同。第八章,詳述佛陀和孔子的教育科目與教材內容。第九章結語,為本研究的結論。



 南北朝僧徒與學術教育之關係

  周啟榮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嚴耕望 香港新亞歷史研究所 民國67年


  南北朝僧徒大多有濟俗的責任感,濟俗的方式以療病、教育二種為多。又中國傳統教育以儒學為主,所以自慧遠以後,南北朝僧徒不少以專授儒學為主,至於子史及其他學藝亦多有涉獵。本文從南北朝僧徒對外學,尤其是對儒學態度的轉變,探究其與當世學術教育之關係及其影響。內容分九節:一、佛教對王室之意義,略述佛教由世俗觀點看,具有消極的教育意義,與以儒家代表的世俗教育有契接之處,南北朝王室多重視此意義,以為有助王政綱紀,故對佛教多予弘揚推廣,以佛教為宮廷之教育;二、士大夫及儒生對佛教了解之轉變,敘述自東晉以來,視佛教與老莊同科,及至南北朝儒生及士大夫多兼通佛義,發現與儒學有相通之處,而改變對佛教的態度;三、僧徒對外學態度之轉變,闡述兩晉以來高僧除精通佛典外,為弘法故,兼習外學,以通時人,因而改變僧徒對外學之態度;四、僧徒之外學,由《高僧傳》及《續高僧傳》二書所錄僧徒有具體言明外學內容者,按朝代--先南後北,探求統計南北朝僧人外學之範圍及情況;五、學士從僧徒受外學,說明當時學士依僧徒受經學、天文、曆算、數術等外學的情況;六、學術及教育內容之擴闊,闡明南北朝僧徒、學士兼通內外學,形成儒、釋、道三學同傳、學術領域相融之特色;七、遊學聽講之風氣,敘述南北朝北方僧徒、學士求學,博採義理,遍訪名師,形成遊學聽講之私家教學風氣之一;八、習業山林之風尚,敘述南北朝時,南方受隱逸之風影響,碩學、隱士、僧徒盛行隱居山林,講習為業,形成習業山林之風氣;九、佛教教育之經濟來源及其藏書,探討南北朝發展教育的兩個重要條件的情況,一是支持求學者之經濟來源,一是傳授外學的外書。最後結論,舉有關社會、學術、教育之範圍,說明佛教對學術教育之影響至鉅。



 佛教人士在港興辦教育事業之研究

  陳淑滿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岑練英 香港珠海學院歷史研究所 民國81年


  香港的佛教教育活動發展甚晚,民國建元後才有佛學會之組織紀錄;其後,有義學之設置,將佛學教育範圍拓展,普及大眾。五○年代以後,陸續有許多內地高僧避難至港,推展了香港的佛教教育事業發展。因此,本文詳細探討香港一九五○年至一九八○年代初期的佛教教育事業發展狀況。全文計分七章:首章緒論,簡介中國及香港的佛教教育源流;第二章中國歷史上佛教教育概述,概述早期中國佛教教育制度及佛學院的創辦因由;第三章香港開埠至一九五○年佛教教育事業發展概況,探究港英政府治前、治後香港佛教教育活動發展概況;第四章五十年代前後佛教人士南來之背景及所從事之各項事業,討論內地佛教僧界南來之背景及所從事之各項事業,並論及其對香港佛教教育事業推展之助益;第五章五十至八十年代初期佛教人士在香港所推廣之教育事業,從專門性佛教教育及一般性社會學校教育事業,詳究佛教人士在香港所推廣之教育事業發展成果;第六章推展香港佛教教育事業得力之高僧大德,分出家、在家四眾論述對香港佛教教育事業推展得力之高僧大德;第七章結論,總結香港佛教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並瞻望未來的發展情形。



 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之教育意義

  安京植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賈馥茗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民國81年


  本文以佛學詮釋的方法,探討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的教育意義,呈現出唐代佛教教育的面貌,提供現代成人教育及社會教育之參考。本文除緒論外,共分七章。第一章淨土思想之初步探討,探討淨土思想的成立與開展過程、思想要點與眾生教化之關係。第二章唐代的宗教、文教政策與淨土宗之互動,論述唐代宗教、文教政策與淨土宗及佛教眾生教化的關係。第三章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內容及其教育意義,從淨土經典中的本願思想、淨土高僧的教化論、敦煌講經變文、變相等主題,闡釋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內容及其教育意義。第四章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方法及其教育意義,由佛教一般教化原理及淨土宗教化原理,闡述淨土宗眾生教化之方法及教育意義。第五章淨土寺院之眾生教化,敘述唐代佛教寺院的三大功能與淨土寺院及其眾生教化事蹟。第六章韓國、日本之淨土佛教傳統及其眾生教化,探討韓國、日本的淨土佛教傳統及其在庶民教化上所扮演的角色。第七章結論,淨土宗對東亞教育文化的影響,並闡釋淨土宗眾生教化對當代教育的涵義。



 佛陀眾生教化理念在現代教育上的意義

  南後男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迺臣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民國83年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佛陀眾生教化在教育上的意義,呈現出佛教教育的面貌,進而探究佛陀眾生教化的理念、方法、教材、對象等,在現代教育上的意義,藉以提供現代教育參考。內容除緒論外共五章。第一章緒論,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及名詞解釋。第二章佛陀的時代與思想背景,探討佛陀時代社會的變動與思想背景,並論述佛教興起的主要因素。第三章佛陀眾生教化的基本教義,闡述佛陀眾生教化的基本教義——四法印、緣起論、四聖諦、八正道。第四章佛陀眾生教化的理念,論述佛陀眾生教化的平等觀、倫理、道德理念,以及教化的實際態度與實踐修行。第五章佛陀眾生教化的教育的意義,從佛教的人性與行為論佛陀眾生教化目的、教育理念、教化內容及方法等,探究佛陀眾生教化的教育意義,和對教育可能性的陳述。第六章結論,歸納佛陀眾生教化之教義及方法等在教育上的意義,並闡釋佛陀教育的特色及佛陀眾生教化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成人參與宗教課程的動機及其影響——以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為例

  簡秀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政彥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民國84年


  佛教是今日臺灣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社會上學佛參禪的風氣很盛。本研究以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辦理的佛學研讀班為個案,結合質與量的研究取向,從成人參與佛學課程的動機、學習體驗,以及學習後所受的影響等,探討佛學課程的提供,對於成人的價值和意義,並對佛教成人宗教教育實施情形和結果,做整體性的了解,提出辦理佛教推廣教育的建議。本文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限制及名詞界定等。第二章文獻探討,蒐集、探討研究問題之相關文獻。第三章研究方法,就研究目的、研究架構,決定研究方法及程序,並蒐集、分析資料。第四章成人參與佛學研讀班的動機,論述成人參與佛學研讀班的動機類型,以及影響參與動機的因素。第五章成人參與佛學研讀班的學習活動描述,闡述成人參與佛學研讀班的學習情況,以及對學習活動的看法和建議。第六章佛學研讀班對成人的影響,探討佛學研讀班的教育,對成人在認知、情意和技能上的影響。第七章結論與建議,歸納出研究結論,並對佛教團體、政府單位、民間社團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



 中國佛教教育事業現代化之研究——以星雲大師發展佛光山為案例

  張華民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木妙 香港新亞研究所史學組 民國86年


  基於佛教為一種修學的宗教,重視啟發,為文化重要的部分之一,且佛教教育具現代化的原則,有值得學習之處;又,香港佛教教育事業一直未見於現代化,因此本文擬透過佛教教育,彌補當今中國佛教不足的地方,以星雲大師成功的發展佛光山教育事業,作為本研究之案例。自一九五六年星雲大師在台灣首創星期學校至一九九六年創辦佛光大學,略分五個階段研究,包括草創階段(1956-1967)、擴張階段(1968-1986)、發展階段(1987-1990)、拓展海外階段(1991-1996)以及成熟階段(1996-)等;以南部高雄佛光山為發展中心,向四周發展,及至台灣全島、亞太區各地區。內容主要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研究的動機與意義、範圍與內容、資料與方法及問題與限制:第二章從歷史、政治、社經、宗教、文化及教育等角度,看我國佛教教育的發展,說明佛教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背景:第三章,闡述星雲大師的生平與佛光山的發展;第四章,分析佛光山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及其種類;第五章,比較佛光山教育院的教務與圓光佛學院等機構的教務;第六章,剖析佛光山教育事業的特點及其影響;第七章結論,對佛光山主辦的教育事業之存在價值與意義,以及對社會的貢獻,進行初步評估,並總結全文。



 由儒佛的情緒觀論情感教育

  陳雪麗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賈馥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民國86年


  本研究探討儒佛兩家的情緒觀點與修養功夫,藉以了解情緒對人的影響,配合西方「發展心理學」所探討之人類情感發展階段,俾能對相關教育者提供具體可行的教育方法,並以個人積極主動自我修養為目標,完成健全成熟的人格發展。研究內容計分五章,略述如下:第一章儒家的情緒觀點,茲舉聖人孔子、孟子也有自然的情感發抒與流露,印證情緒與生俱來的本質,再根據孔孟荀典籍所載,歸納儒家的情緒為四類。第二章佛家的煩惱心所,介紹佛家所論的煩惱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兩類。第三章儒家節情之道與修養功夫,探究儒家以禮樂作為調節情感的工具,再藉個人的自我修養功夫以達立身行道的歷程。第四章佛家調心淨性之道,綜述以天台宗之二十五方便引領初學者漸次學習調心攝念的方法。第五章情感發展與教育,探討儒佛兩家調節情感、修養自性等方法在情感教育中的應用,並擬定各成長時期調節情感的方法,舉出具體可行事項,以供父母、教師參考。



 佛教團體教育的實況與評估——以高雄市元亨寺學佛營為例

  龔蕙瑛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兆偉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民國86年


  本研究以高雄市元亨寺學佛營為例,對參與學佛營學員及其相關狀況,以深入晤談、實地觀察與問卷等研究方法,蒐集相關資料,進行佛教團體教育的實況與評估。全文計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問題與目的、待答問題、名詞解釋,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文獻探討,陳述宗教與教育的相關文獻、高雄地區學佛營實施狀況,並簡介元享寺及其文教機構;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說明研究架構、程序、對象以及研究工具的設計與實施;第四、五章研究結果與討論,分析問卷與晤談資料,討論研究結果;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總結本研究學佛營活動的先備狀況、家長與學員的參與動機與期望、學員的背景與學習狀況、學員的學習成果與影響,以及其他發現等研究結果作為結論,並根據研究結果,對學員及家長提出建言,以及提出具體建議,供宗教團體、教育機構及未來的研究者參考。



 佛教成人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

  釋見潤(張尤雅)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光雄、釋惠敏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民國87年


  本研究在探討佛教團體如何依據佛教教育的根本理念推展成人教育,研擬課程規劃,以辦理教育志業或提升辦學品質,增進社會之良善成長。全文計分六章。第一章緒論,陳述研究問題的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研究方法與步驟,以及名詞釋義。第二章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先界定成人及成人教育的意義,瞭解成人教育的特性;次分析歸納佛教教育的意義及基本內涵;最後整合出佛教成人教育的界定、理念與施設原則。第三章課程規劃的取向與模式,分析探討課程規劃的意義、取向與模式,作為成人教育課程規劃模式之理論基礎。第四章臺灣地區佛教成人教育課程規劃現況,分析臺灣地區目前佛教成人教育實施機構及其類型,並就實際訪問調查佛教團體課程規劃現況,依機構類型分別說明。第五章研究結果,綜合前述理論與實務研究結果之比對。第六章結論與建議,就前述各項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發現、結論,並對佛教團體提出建議。



 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

  黃天長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啟明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民國87年


  本研究採用俗民誌的研究策略,以一位國民小學五年級導師及其班級為研究對象,旨在瞭解慈濟教師的教學信念及其教學行為。以參與觀察、訪談及蒐集相關文件等方法蒐集資料,再將資料整理分析,分五章討論。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問題、範圍與名詞釋義。第二章文獻探討,概述慈濟之相關研究與文獻,探究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的意涵及相關研究。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過程,敘述整個研究過程,含括採用俗民方法論及個案研究的原因與研究者的背景、訓練與角色,並陳述研究步驟與過程、研究個案的介紹、蒐集資料的方法、資料整理與分析、信度與效度、研究限制等。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教師之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分析結果並討論。第五章結論與建議,根據研究結果,對國內教育提出看法,並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由法藏「新十玄」論台灣教育之重建

  謝時瑩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玉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民國88年


  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完整且健全的人格,教育應發揮自我之自主性啟蒙、人與自然環境及人與社會關係之和諧性等功能;但隨著社會變遷與科技發達,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卻出現教育功能無法發揮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取法藏「新十玄」的觀點,由法藏「新十玄」中「事事無礙」境界的提出有助於泯除偏執,賦予當前教育實施另一種思考方式。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與步驟,以及範圍與名詞釋義。第二章法藏「新十玄」之意義,探討法藏「新十玄」之義理,及其進路與終極境界。第三、四、五章由法藏「新十玄」論教育之重建,分別由教育自主性、人與自然環境關係、人與社會關係等三大問題探討當前的台灣教育,並由法藏「新十玄」衍申上述三大面向之蘊義,對此提出重建性的教育主張。第六章結論,本研究由法藏「新十玄」的義理引申出自由、科學、民主、愛,作為重建教育問題之基石。



 國民小學靜思語教學之研究

  賀正楨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啟明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民國88年


  本文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實施靜思語教學的情形。以一個國小三年級的班級為研究對象,包括陳老師和三十八位小朋友。採質的研究方法,資料的蒐集以參與觀察、訪談、文件分析和問卷等方式進行,經整理、分析後,提出發現與結論。本研究共有五章。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問題、方法、範圍與名詞釋義。第二章文獻探討,陳述人心之教化與靜思語教學的緣起與目的,並介紹靜思語教學之相關研究。第三章研究歷程,本章概談整個的研究過程,內容包括研究者與研究主題的關係、在慈濟組織裡的角色,並述及與研究現場的關係、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等。第四章研究發現與討論,是本研究的重心所在,根據資料探究教師如何選取靜思語教材及如何實施靜思語教學並論及小朋友學習靜思語的成果。最後一章為結論、啟示與省思,可供未來研究者參考。

三、結語

  由以上所錄十四筆與「佛教教育」論題相關之學位論文可知,研究的方向由思想理論層面轉向實務層面,如探討佛教成人教育的課程規劃,對佛教團體教育的實況介紹及評估等。其中,較為特別的是《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之教育意義》一文,依據傅偉勳所謂的「創造的詮釋學」(註2)作為詮釋架構,對淨土佛教再詮釋,得出在當代教育上的意涵,很值得參考。就研究者背景而言,早期多為歷史、哲學領域者,以歷史、哲學的角度,探討佛教教育;近年來多為教育領域者,以教育的觀點,探討佛教在教育上的意義,此意味著教育專業領域開始重視佛教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性,顯示佛教教育受到專業的肯定,被視為一專門性教育。

  事實上,「佛教教育」是將佛教教義與教育學理作一聯結的研究路線,尚有很大的空間可供研究,為一極待開拓的處女地,值得我們深入探索。教育研究者,可從佛教經典中獲得新的教育啟示與發明;佛教研究者,可將佛陀的教法以現代教育學理再詮釋,提供所有教育工作者參考。如此,不但利於佛法與教育研究領域的擴展與交流,且有助於佛教教育於現代的推展與實踐,建立一套理論與實務兼備的佛教教育,為我們的社會創造一個學習佛法的環境與機會。我們期待有更多關於佛教教育論題的學位論文出現,使佛教教育系統完備,發揮佛教教育的功能,讓佛法得以永續住世。

【附註】

註1:印順,<佛教與教育>,《佛在人間》,(台北市:正聞,民71年),頁323。
註2:根據傅偉勳在<關於佛教研究方法論迫切課題>中說云:「兩千五百年來的佛教思想史,乃是一部
   創造的詮釋學史,也是對於原始佛教的根本教法所作『詮釋再詮釋,建構再建構』的思維理路發展
   史。尤其大乘佛法的代代發展深化,有如一條永不枯竭的思想大河,有其教義多面性與辯證開放性
   ,容許創造的詮釋學者繼續不斷地重新詮釋、重新發展、重新擴充、重新深化。」因此提出「創造
   的詮釋學」研究方法,內容分為五個層次,即「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必謂
   」。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2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