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期 88年12月
【佛學與心理學對話系列】
《心靈幽徑》導讀
翻譯作家 李孟浩
心靈幽徑 : 冥想的自我療法/ 傑克.康菲爾
德(Jack Kornfield)著; 曾麗文譯. -- 初版
. -- 台北市 : 幼獅文化, 民84
12,456面; 21公分
譯自 : A path with heart
ISBN 957-530-589-2(平裝)
本書作者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早在一九六七年就去泰國巴蓬寺跟阿姜查(Ajahn Chah)學了五年內觀禪,並對自己的定境和內觀能力感到某種程度的滿意,覺得自己已經能到達進階的煩惱止息地步。但是,當他脫離清淨的共修環境,並在一九七二年回到美國機場之後,卻赫然發現自己對人際關係存有莫大的恐懼心,並且試圖用定慧雙修的工夫,來使整個情況得到控制。可是,他發現情況並沒有改善。因此,他開始聯絡其他西方的內觀禪教師,一起探討這個問題,發現「高等禪修境界可自動消除一切低等心理煩惱」的前提必須要加以修正,並且提出結合禪修和心理治療的主張。所以,他開始攻讀臨床心理學的博士,並且將修行重點從心智(mind)的專注力和觀照力轉到心靈(heart)的情感療癒能量。當他在西元一九七六年拿到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就開始身兼禪修老師和心理治療師二職,並且出版《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一書。後來,他在一九八六年加入「靈性危機網路」的工作計畫,並且致力於「靈性危機(有一部分類似於我們所說的禪病或走火入魔)」的緊急處理工作。然後,他把這二十年來的教學心得和治療經驗,寫成《心靈幽徑》一書。由於本書的部頭太大,因此本文只簡要介紹作者在前兩部的主要見解,至於第三部和第四部因為是前兩部的延伸應用,只需要大略提一下就可以了。
禪修和心理治療結合的可能性
作者在本書的第一部「通往心靈的幽徑:基本原則」之中,強調自己回美國之後,發現自己的教學過度強調心智的專注觀照能力,而過度偏愛脫離現實的靜定狀態,並且容易否認現實生活的情感、肉體和人性。因此,作者在第一章「我曾好好愛過嗎?」之中,指出我們在每一刻接觸生命變動的時候,不能只用道德戒律來放下或空掉一切念頭的情感內容,而要用柔活的同理心來把這一刻轉化成關愛別人的時刻。然後,我們才能體會到「放下自我」和「同理別人」的微妙交織過程。
作者在第二章「停止爭戰」和第三章「親身實踐」之中,則指出我們必須面對當下逃避苦迫的心理機制,並且創造出一個允許各種心念浮現的內心空間,才能看清楚內心的爭戰過程。作者在第四章「必要的治療」之中,指出即使是最佳的禪修者,也有需要加以治療的童年情感創傷。我們不能略過自己的悲傷,而必須找出傷口有多深,並且用四念處來進行身體、心靈、心智和空的治療。作者在第五章「訓練小狗:專注地呼吸」之中,則強調我們必須栓牢心猿意馬,訓練自己返回當前這一刻,才能順著呼吸的波,了知身體感覺的浪。
禪修的心理障礙
作者在本書的第二部「承諾與危險」之中,指出我們若要強化我們的智慧觀照能力,必然也會提高我們對生命困擾的覺察敏銳度,而有可能會遇到「處理和轉化心靈陰影面能量」的危險。因此,作者在第六章「點石成金」和第七章「找出生命中的魔障」之中,先聲明我們的難題或錯誤,正好提供我們產生智慧和愛的學習機會,然後再教導我們將生活的困難和障礙加以命名和詢問,以便能找出各種心理魔鬼。
第八章「困難的問題和固執的訪客」之中,則指出心理魔鬼有一再出現的業障力量,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消除業障的四種法則:1. 擴大注意力的領域,而能找出心理情結的形成原因;2. 恢復對情感內容的察覺能力,而能消除情感的盲目驅使力;3. 發現那些需要被接納的情感,而能解決心理逃避的問題;4. 從心中開放,而能在空性中讓心理情結得到完全的釋放和消解。另外,作者也提供五個更巧妙的方法:1. 讓心理煩惱自行離去的「捨」字訣;2. 將負面的情感能量轉化成正面的行動能量;3. 將心理煩惱暫時擱置,留待適當時機來處理;4. 運用想像力來模擬情緒宣洩的方式,而不採取實際的情緒爆發手段;5. 全心演出你的心理困境,並且以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為前提。
作者在第九章「精神的雲霄飛車:靈性潛能及其他副作用」之中,指出處理靈性危機的三個原則是:1. 所有正面和負面的精神現象皆是副作用,與真正的觀照智慧無關;2. 找出緩和意識境界擴展速度的剎車方式,才不會有心靈失控的現象發生;3. 察覺意識境界變化的律動,而能建立自由自在的超然逍遙空間。作者在第十章「擴大及分解自我:黑夜與再生」和第十一章「追尋大徹大悟的境界:照向我們本身的燈」之中,指出禪修必須從把自我擴展成為無限意識的定境,回到把自我分解成為因緣現象的慧觀,才能用自性光明去照見自我的心理動態,而不是去追求完美的神聖境界。
禪修境界的深化之道
作者在本書的第三部「拓寬範圍」之中,指出我們常常會有一種一廂情願的修行態度:希望情感的負擔趕快結束,而能在道業上一往直前。但是,精神生活不是只往神聖界爬的直線性進展,而是神聖和世俗上下相貫通的螺旋性循環。因此,我們不能把忘我與除去壞我、內在貧乏或無意義混在一起,而是要讓自我和空性進行螺旋性深化的拓展,才能區分慈悲和病態的共依賴,並且能夠正視上師可能出現的人格問題。
然後,作者在本書的第四部「精神的成熟」中,特別強調精神成熟的特質不在於崇高的意識境界,而在於回歸日常生活的心理智慧。因此,我們必須把開悟的境界和親密關係的經營能力加以結合,才能真正祝福眼前的一切。
結論
總之,本書不僅濃縮了一群西方內觀禪老師的教學心得,也指出了結合禪修和心理治療實踐的必要性。可惜的是,作者並沒有進一步指出整合禪修和心理治療的理論正當性,導致很多東方的禪修老師仍然誤認為心理學是不究竟的世間學問,並且連帶把諮商輔導、心理治療和精神醫學當成救濟眾生的權宜手段,而忽略了精神分析對於修行境界的突破性貢獻。
【書訊】
走過台灣佛教轉型期的比丘尼
——釋天乙
釋見曄編著 釋悟因監修 釋自鑰校訂
中天出版社出版 民88年11月 初版
ISBN 957-0389-21-4 定價320元
比丘尼在台灣佛教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尼僧史的研究,除可瞭解當時台灣尼眾的修行生活外,更可完整窺見光復後台灣佛教發展與轉型的面貌,另外,亦可看出比丘尼的成長與台灣社會及婦女成長的軌跡是一致的,因此若要全面瞭解近、現代台灣社會及佛教發展史,實不可忽略尼僧史的研究。
本書以口訪資料為主,編著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採「史學性」的立場描寫天乙法師掘起台灣佛教界的契機,以及天乙法師如何以比丘尼的身分參與社會、投入佛教、領導尼僧團,帶動台灣佛教的比丘尼研究尼戒的意識,整頓尼眾的生活理念,創造尼眾的新形象,為台灣佛教的比丘尼樹立了楷範。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2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