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期 84年 6月
淺談國內圖書館自動化現況及其展望
世界宗教博物館圖書資訊組 姜元媛
一、緣起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以及電腦學域相關的知識一日千里,使得電子化的資訊成為現代社會共同的語言。台灣地區圖書館自動化的發展較歐美各國稍晚,約自一九七四年才揭開其序幕。將近二十年圖書館自動化的發展歷程中,圖書館不但克服了對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的恐懼及陌生感,還同時累積了許多珍貴的經驗。
本文最主要即在介紹關於國內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型態與現況、未來的趨勢、以及目前資訊網路系統的簡單介紹。同時希望藉由本文,能使得即將應用電腦及相關設備來處理各項技術性及例行性作業之佛教單位圖書館,對圖書館自動化能較有更清晰的概念。
二、國內圖書館自動化作業進行的方式及現況
目前國內圖書館自動化作業進行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茲詳述如下:
(一)自行開發的系統
國內早期開發的系統均是偏向於自行開發的方式,自行開發自動化作業系統最大的優點即在於圖書館可依本館的需求方式而去設計開發,無需受任何限制,並且可自由掌握系統之設計。但此一類型之國內自動化作業進行的方式常由於圖書館館員本身,其對於自動化作業方面的專業知識有限,再加上電腦資訊人員對於圖書館學及相關之實務不甚了解,因此自行開發之系統成功的實例並不多見。近年來,許多單位都陸續意識到此一因素,因此紛紛與電腦公司合作發展圖書館整合性作業系統。例如:國立中央圖書館、科資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逢甲大學圖書館等自動化作業系統。
(二)使用圖書館軟體套裝程式
所謂軟體套裝程式是指一種用以執行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的軟體程式。圖書館員操作此一系統無需具備特別專業的電腦知識或技能,只需熟悉操作的方式即可。例如目前淡江大學的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中文版稱 DOBIS/LIBIS/TALIS、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的UTLAS/T50系統以及國立中央圖書館書目中心--CHINESE CATSS等系統均屬之。
(三)採用轉鍵系統
此一類型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的方式是由電腦供應商,依圖書館之需求來設計自動化系統工程所需之硬體及軟體,之後再經由圖書館測試後,以出售或租用的方式供圖書館使用。近年來,絕大多數之圖書館均引用此種自動化之方式。例如:
1.INNOPAC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使用DEC主機、UNIX作業系統。目前國立台灣大學
、政治大學、師範大學、中研院等圖書館均採用此一系統。
2.TOTALS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例如清華大學、海洋大學、工技學院等圖書館。
3.Dynix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例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國立中央圖書館漢
學研究中心及國立藝術學院等圖書館。
4.LAS-1000圖書館自動化整合系統:例如國立台北商專圖書館、國立台北護專圖書館
等。
5.URICA 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例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國防醫學
院、東吳大學等圖書館。
三、國內圖書館自動化作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未來國內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發展的趨勢,可從下列幾個方面切入,即可稍探其未來之走向。
(一)善用國際資源,掌握資訊地球村中之所有資訊內容與發展動脈。
由於國內圖書館自動化的腳步與資訊網路的環境,已達到全球資訊一線牽的境地。目前整個地球村資訊網路之經營政策,是採取開放式及自由使用的原則,使用者可自由擷取到不設限的開放資訊,因此各圖書館應掌握此一優勢,改善並加強圖書館即時性的資訊服務。
(二)加速全國圖書館連線的腳步,採用標準規格以達館際合作,資源共享之目的。
目前中國圖書館學會,已分別制定出機讀編目格式標準(CNS 13226)、期刊館藏著錄標準(CNS 13225)、中華民國館際互借書目資料項目標準(CNS 13150)、中國書目資訊交換格式(CNS 13148)、圖書館統計(CNS 13151)等。因此採用標準規格以達館際合作,並繼續朝向國際化以建立資訊交換的國際性標準,是未來資訊交流與共享之目的之前,不可避免的趨勢與必經的過程。
(三)朝向電子圖書館 (即虛擬圖書館)發展。
由傳統的紙本式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進而走向網路化、無牆、無邊界之圖書館,讀者無需親自到實體的圖書館建築中,只需透過終端機或個人電腦,即可使用虛擬實境中電子圖書館之資訊資源。
(四)多媒體的應用將與資訊技術相結合。
人工智慧、專家系統將充分被運用於圖書館主題檢索領域中,此外,多媒體及超媒體之發展亦為未來於文字、聲音、影像各類資料型態不可或缺之儲存媒體。
四、國內資訊網路系統概況
(一)網際網路(Internet)
Internet源自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於1969年所架設的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至1983年全面採用TCP/IP為網路主機間的通訊協定,由於ARPANET的成功使得TCP/IP被廣泛運用到其它重要網路系統,使用此一通訊協定電腦網路因而串聯成為全球性的網際網路。
(二)國際學術網路(BITNET)
BITNET(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為一全球性學術研究機構,相互串聯而成的電腦網路系統。BITNET所提供的功能有:交談式通訊、電子郵件、檔案傳輸、群研伺服以及資料庫服務站等。
(三)全國書目性資訊網
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民國79年採用加拿大ULTAS公司所發展的編目系統(Western CATSS)為網路之軟體架構,進而修改成為適合中文環境的中文編目系統(Chinese CATSS--Chinese CATaloging Support System)。計劃與國內16所國立大學進行連線以達到線上編目之目的。其後又於民國79年成立書目資訊中心,大力推行合作編作業,以達到提供書目服務,資源交流及資源共享之目的。
(四)台灣學術網路(TANet)
台灣學術網路(TANet)為國際網路的一環,主要的目的為支援各大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提供即時性的資訊交換與資源共享。台灣學術網路(TANet)在組織方面分為台灣學術網路服務中心與區域網路服務中心。前者設於教育部電算中心,後者設於六所大學之電算中心。區域中心主要任務是負責處理所在地區各校之連線工作撥接系統以及區域網路的管理事宜。
(五)科技性全國資訊網路(STICNET)
科技性全國資訊網路(STICNET)之建立,主要目在於整合國內外科技研究資料,配合國內研究需要,引進國外高參考價值的資料庫,提供現代化之資訊服務。此一網路的施行,不但研究人員可迅速的查尋國內外之資料庫,並且促進國內研究資料的整合。
(六)產業界資訊軟體發展環境資訊網--種子網路(SEEDNET)
資策會在經濟部的支持下,聯合資訊界與學術單位所發展的產業界資訊軟體發展環境資訊網--種子網路(SEEDNET)計劃。主要目的在提供電子郵件、檔案傳輸、遠程載入以及網路基本功能的資訊服務。
五、結論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對於各類資料的處理與服務必須有著因應時代的政策及改變的方針。對於提供精確、迅速及豐富的資訊服務,必須要有一套有效蒐集、整理及儲存資料的方法。因此,運用電腦為工具滿足多元化讀者的資訊需求,已必成為圖書館不可避免之途徑。圖書館自動化在行政管理方面,可提供館員工作狀況的精確資訊,提高資料的使用率並有效的控制館內預算。在圖書館作業方面可提升工作效率、加速工作流程、提高目錄品質。因此近年來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系統於規劃之時即強調整合系統(integrated system)即是將各作業之間之相互關係與連慣性之整體效益納入評估及考量。
無論是圖書館的傳統作業方式或自動化作業方式,其最終的目的均是期待能發揮其圖書館之功能。因此圖書館自動化不應只是一時髦的口號,而是各館對於自身主、客觀條件審慎評估後,一種實質上之需求。所以筆者再次地呼籲即將籌設自動化系統或是意欲圖書館自動化之佛教單位,對於其單位之需求、設備、人員素質、經費、書目及期刊舊檔之現況作一詳盡的籌劃,再來談資訊系統的建立方為明智之舉。
【參考書目】
1.李德竹、黃世雄,《整體規劃全國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台北:教育部圖書館
事業委員會,民80年6月)。
2.胡歐蘭,〈國家書目網建立之芻議〉,《圖書館事業合作發展研討會會議資料》,
(民75年)。
3.涂菲莉,〈台灣學術網路(TANet)與Internet之現況與展望〉,《國立中央圖書
館館刊》,24卷2期(民80年12月),頁31-38。
4.徐芬春,〈淺談圖書館自動化對技術服務部門行政管理工作之影響〉,《書苑》,
19期(民83年1月),頁16-28。
5.莊道明,〈資訊網路時代圖書資訊服務的新方向〉,《書苑》,19期(民83年1
月),頁1-9。
6.胡歐蘭,〈圖書館自動化與資源分享〉,《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7卷2期(民78
年12月),頁1-4。
7.張鼎鍾,〈圖書館自動化導論〉,修定版,(台北:台灣學生,民80年)。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