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六期 87年 12月
【編輯手札】
組織變革外的禪味
編輯組
前陣子,有位圖書館界的朋友向筆者說起他是圖書館與資訊中心合併的受害者。當初他贊成圖書館與資訊中心合併的理由是可以整合工作內容,但事隔一年,發現事情的分工依舊是換湯不換藥,他納悶為何組織的名稱換了、成員增加了,但運作的模式依然沿襲過去的方式。他開始尋找問題的癥結,最後發現是「人」出問題,而不是改變「組織」的問題。
筆者有感於這位朋友的發現--當資訊科技對圖書館產生衝擊時,我們會有一種假相期待,希望透過組織重整來縮短工作流程、節省人力、時間,但往往忽略了組織要能運作是人的問題;組織是沒有生命的,人要使其運作才能發揮功能,因此面對組織重整時,要加諸人性的關懷,因為它是組織外的潤滑劑,比組織重整更重要的東西。
身得安住,心才能自在--跨世紀剪不斷理還亂的圖書館管理問題,需要領導者大膽的遠見及清楚的意向與指示,使組織中的參與者有安全感、有著力處,但最實質的安全感來源是薪津福利、工作保障、學習機會等等能得到滿足,因此組織要能暢達運作,先決在工作者身得安住,給予實質的福利照顧,心才能自在,無所罣礙的去奉獻。
給予人性的尊重--組織的管理不是誰管誰的問題,而是提供一個可以揮灑的工作空間,在運作中得到充分的授權,給予尊重、互相信賴,使組織中每個人得到充分參與學習成長,由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自我實現,而願意無止境的貢獻與服務,這種提供自覺管理的空間,是超越組織變革可以解決的問題。
過去、現在、未來心皆不可得--組織變革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組織的文化是否得到真正的改善,而組織文化的締造在於組織的所有者,不對過去人、事、物懷舊,不猜測未來,著眼於現在;能以包容開放的心,接受每一個人是可以改變的,互相扶持,努力營造團體和諧的氣氛。
組織是一種因緣和合,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組織模式、完美無缺的主管,只有適合當下這群人運作的模式,彼此願意互相包容互補,則稱得上最佳的組合。我們應該用人性關懷的角度來看圖書館的組織,多一份自覺管理的教育,完成服務讀者的目的,開創圖書館事業新紀元的契機。
本期主題「圖書館行政管理」,因應圖書館受到資訊潮流之影響,而產生有關圖書館內部組織管理、圖書館人才培訓、館員自我教育等行政方面之問題,邀請學者專家撰寫相關文章,期盼能助益讀者瞭解圖書館行政管理的概念。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