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文三郎 塔ソ歷史 密教研究 1期(1918年11月1日) 頁5-33 |
岸熊吉 飛鳥奈良時代ソ佛教建築概要 龍谷學報皇紀二千六百年記念特輯日本文化シ佛教 329期(1940年12月) 頁276-289
|
孫宗文 北朝寺塔概述--中國佛教建築史話之二 現代佛學 1957年7月 頁20-24 |
孫宗文 佛教東來與白馬寺建制考--中國佛教建築史話之一 現代佛學 1957年6月 頁14-19 |
孫宗文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國佛教建築史話之三 現代佛學 1957年10月 頁17-22 |
孫宗文 仁壽舍利塔--中國佛教建築史話之四 現代佛學 1958年1月 |
梁思成 中國的佛教建築 現代佛學 1961年2月 頁3-27 |
服部克彥 北魏洛陽ソ佛教建築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高野山大學ズれんペ第十七回學術大會紀要(一) 15卷第1號(1966年12月25日) 頁341-344 |
山本智教著 韓國古美術巡禮 密教文化 124期(1978年12月15日) 頁1-30 |
李玉[王民] 「半伽思惟像」再探 故宮學術季刊 3卷3期(1986年春) 頁41-57 |
古田紹欽 佛教シ文化 印度哲學佛教學 3期(1988年10月30日) 頁1-25 |
劉揚武 西雙版納傣族佛教建築藝術淺談 法音 1988年10月 |
關欣 印度佛教建築及造像 法音 1988年4期(1988年4月) 頁26-29 |
李玉[王民] 中國早期佛塔溯源 故宮學術季刊 6卷3期(1989年春) 頁75-104 |
黃河 淺談佛教建築的藝術 香光莊嚴 19期(1989年11月) 版2 |
王淳隆 試論佛教建築 佛教文化(台北) 24期(1991年12月1日) 頁2 |
李建敏 中國佛教建築藝術美學思想初探 文博 1991年5期(1991年9月) 頁60-64 |
張文 曹洞宗別院細說從頭 空間 40期(民81年11月) 頁60-61 |
楊玠 西雙版納佛教建築年代新證 中國文物報 1992年4月5日 |
儒彌.考斯勒;馮子松譯 喜瑪拉雅的佛教建築(節選) 西藏研究 1992年1月 |
儒彌.考斯勒文著;馮子松譯 西喜馬拉雅山的佛教建築(節選) 西藏研究 1992年3期(1992年7月) 頁138-145 |
賴志彰 曹洞宗別院之建築風格 空間 40期(民81年11月) 頁62-63 |
憨園 中國佛塔之規制 海潮音 73卷10期(民81年10月) 頁20-24+ |
屠舜耕 西藏佛教建築藝術(一) 人生 118期(1993年6月15日) 頁48-54 |
屠舜耕 西藏佛教建築藝術(二) 人生 119期(1993年7月15日) 頁48-52 |
屠舜耕 西藏佛教建築藝術(三)--教派形成時期的佛教寺院 人生 120期(1993年8月15日) 頁44-55 |
屠舜耕 格魯派(黃教)佛教寺院--西藏佛教建築藝術(四) 人生 121期(1993年9月15日) 頁44-52 |
黃俊銘 近代建築技術與傳統樣式的結合--細看曹洞宗別院設計圖 空間雜誌特別增刊:建築技術 4期(民82年3月) 頁98-102 |
劉良佑 天水一方史遠情長--麥積山石窟寺巡禮 交流 7期(民82年1月) 頁17-20 |
釋寬謙 願願相續話因緣--談佛教建築 覺風季刊 3期(1993年6月) 頁5-8 |
方立天 中國佛教文化漫說 華夏文化 1994年2期(1994年4月) 頁28-30 |
王壽雲 話說佛塔 內明 273期(民83年12月) 頁35-38+ |
李淞 唐太宗建七寺之詔與彬縣大佛寺石窟的開鑿 藝術學 12期(民83年9月) 頁7-47 |
明棟 記廬山諾那活佛塔 佛教文化 1994年6期(1994年11月) 頁20-21 |
果藏 佛塔不同演變時期的風格 香港佛教 407期(民83年4月) 頁21-25 |
唐雲俊 東南地區的早期佛教建築 東南文化(雙) 1994年1期(1994年1月) 頁135-143 |
屠舜耕 布達拉宮的建築藝術 佛教文化 1994年5期(1994年9月) 頁24-26 |
陳耀威 垂直建築探古趣--山西懸空寺趣探 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 20卷9期=237期(民83年9月) 頁76-81 |
釋寬謙 以"佛教建築"報法乳深恩 覺風季刊 9期(1994年12月) 頁4左-6 |
田中淡著、黃蘭翔譯 昆明圓通寺的碑文及其建築與苑池 空間 67期(民84年2月) 頁102-108 |
林□鋒 中國的佛教建築藝術 南洋佛教 第310期(1995年2月) 頁4-8 |
約什著;楊富學譯 印度岩刻佛教建築概觀 敦煌研究 1995年2期(1995年5月) 頁52-63 |
崔正森 五臺山寶塔研究 五臺山研究 1995年1期(1995年3月) 頁35-46 |
張育英 中國佛塔的民族化 華夏文化 1995年3期(1995年6月) 頁24-26 |
陳崇凱 「九盤輪相壯秦川」--法門寺真身寶塔述略 陝西史志 1995年3期(1995年3月) 頁54-56 |
熊文彬 白居寺白塔的藝術價值 歷史月刊 95期(民84年12月) 頁18-22 |
王壽雲 佛寺建筑藝術的宗教情趣--禪文化美學思想對佛教建築的影響 當代宗教研究 1996年1期(1996年6月) 頁41-45 |
李德山 遼代的佛教建築風貌 歷史月刊 99期(民85年4月) 頁22-27 |
許湘苓 褚卜訥佛塔之研究 故宮文物月刊 14卷7期=163期(民85年10月) 頁84-109 |
黃俊銘 臨濟護國禪寺--文化資產調查報告及保存建議 空間 82期(民85年5月) 頁26-29 |
戴倫 禪與唐代禪寺建築布局初探 建築學報 19期(民85年12月) 頁1-12 |
闞世培 中國寺院建築形式種種 佛教文化 1996年5期(1996年9月) 頁20-22 |
佛教建築研究發展中心 寺院建築過程的檢討與建議 覺風季刊 19期(1997年6月) 頁8-11 |
林志成,寬謙法師 臺灣寺院建築設計之省思 竹塹文獻 2期(民86年1月) 頁6-24 |
陳清香 佛教建築在台灣 慧炬雜誌 402期(1997年12月31日) 頁10-12 |
陳清香 當代佛教建築所反映的佛教生態 覺風季刊 20期(1997年9月) 頁4-13 |
熊文彬 漢式屋頂藏式牆--藏漢文化熔鑄的歷史豐碑:西藏夏魯寺 歷史月刊 117(民86年10月) 頁10-15 |
蔡慈鴻 北投鐵真院與普濟寺--一棟典型日式寺院的過去與現在 北投社 5期(民86年3月) 頁10-12 |
李安瑞主持 延續與創新--臺灣佛教建築的現代化問題[座談會] 建築雜誌 11期(民87年1-2月) 頁62-68 |
姚忠達 中國最古老的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土木技術 1卷10期=10期(民87年12月) 頁151-153 |
張果惠 談談佛塔的演變 香港佛教 463期(民87年12月) 頁31-33 |
採訪組 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議 中國佛教 42卷1期(=總號493號)(1998年1月) 頁22-25 |
漢德寶 佛教建築會議主題演講 覺風季刊 22期(1998年3月) 頁6-8 |
釋悟因 佛教建築的使用與管理--以紫竹林精舍的設計與使用為例 覺風季刊 23期(1998年6月) 頁5-13 |
釋聖嚴 中國佛教建築--「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說 覺風季刊 22期(1998年3月) 頁2-5 |
釋寬謙 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暨當代佛教建築展側記 覺風季刊 22期(1998年3月) 頁9-17 |
王武烈 從地理風水看佛教建築--戊寅年「佛教建築」講座拾遺 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 25卷3期=291期(民88年3月) 頁38+40+42+44 |
江燦騰 當代佛寺建築的批評基準及其省思 文明探索叢刊 16期(民88年1月) 頁115-122 |
蔣雅君 寺院建築現代化的社會學思索--關於養慧學苑的幾個提問 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 25卷8期=296期(民88年8月) 頁94-95 |
嚴世善 佛教與傳統戲曲--早在唐代,「佛寺設大會、百戲在庭」,佛教建築為中國戲曲藝術和舞臺藝術,創造了賴依生存的條件 大雅藝文雜誌 2(民88年4月) 頁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