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17 | 安養院是豬圈? |
悟因法師於90年3月至台北天母參加「觀老病死、度生死海──生命與生活國際研討會」,回香光寺後向境內執事僧分享心得、激勵省思。 |
|
最近到台北參加一次以「生老病死」為主題探討的臨終關懷學術研討會,會上有五、六百人列席,發表者都是學界、醫界、學有專長的學者、專家、佛教的法師、居士們。大家討論熱烈,主題包括醫療網、醫療制度、政策、養生、安老、安頓、臨終關懷、尊嚴的死亡等……
在「老以及人之老」那一場次當中,開放討論正在進行著,陳慧劍老居士突發驚人之語:「我認為台灣的安養院極了豬圈!」大家一聽,不免楞住了,空氣有幾分沈重。看起來,他不是在發牢騷,是在宣告!他繼續說「從事這行業的人只管賺錢,完全沒有照顧到人性的需要。除了每人一個床位,整天看電視,其餘什麼也沒有,在那裡等死。」…… 從事安寧療護的人做的都是社會福利事業,總會盡量做到最好的設想,絕沒想到會被如此看待! 原來,他有一次去安養院探望老朋友,據說,這安養院是全台有名,最有制度,照顧最完善的。可是他去了之後,大失所望,因為他的老朋友很難過的告訴他:「我常常感到自己比豬圈裡的豬還不如。豬在豬圈裡還可以……。」 老居士很訝異:「為什麼?」朋友回答:「大小便最不聽使喚。安養院都是定時的服務,定時給藥、定時洗澡、定時換尿布。可大小便那是定時的?……」 「既然安養院像豬圈,為什麼要往那裡送呢?留在家裡自家人照顧豈不是好?」我心想。原來家裡就是沒有人可以照顧,都要上班、工作。不工作不行呀! 事實上,即使送安養院,每月二萬多到三萬多元的花費,已是相當大的壓力。若要在家照顧,得自身付費請私人看護。而私人看護費更昂貴。一般價碼,一位看護一天 於是大家開始討論,讓安養制度納入政府的社會福利項目,由社會局來照顧。……納入社會局的福利制度絕對是正確的。縱使政府不辦這種項目,至少管理安養院的安全設施、技術訓練等,以示負責。 話說到此,已經是討論到行政制度的層面了。我在想從制度面應盡量要求周延,可是制度即使設想再周到,人的生、老、病、死的問題,永遠無法用制度來完全解決。尤其越是「老」、「病」、「死」,異質性的需求愈大,到底要抓那一個層次的?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時,人們豈能不再求索,讓生命活得更尊嚴? 健康,是需要的,尊嚴是需要的。誰來提供? 何不從相反的方向來思考:當我的伙伴、我的共事者、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有「生、老、病、死」的問題需要解決時,先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家人來照顧。彼此互相關懷,互相扶持,創造、營造我群社區人性的關懷! 人性的溫暖,來自彼此的相攜、相愛,絕不是制度可以要求的。 |
|
(香光尼僧團《梵網集》103期,釋悟因,〈安養院是豬圈?〉,2001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