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討論 九色鹿經(卷1)T03,P0452C
  問題1:本文在說「心念無常」,如何從經文看出來?
  丙(男生):剛才師父提到這篇文章時,說本文在說心念無常,我訝異我看不到文章有心念 無常的意思,一般讀者也看不到,這心念無常是怎麼被提出來的?
 

回答:

悟因法師:請見侖法師先解釋。

見侖法師:溺水的人被救時是感恩的,見到有重賞時,就改變心念了,國 王本來要殺鹿,後來聽了鹿的話之後就不殺鹿了。這就是心念前後的轉變。心念轉變當下 也涉及到抉擇的改變。

 
  悟因法師:本文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它的主旨是在說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但是在佛教的「無我」教 義,是在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流是相續的念頭,「念念」串連、接續的。在念念流轉之 中,一般來說,大多數人不是大善人,也談不上是大惡人,在很多的情況,多在善惡二者 之間,而且常常是跳躍、搖擺不定的。
 
佛法的重點不是要很快的給這個人蓋棺論定,說他是大善人或說他是大惡人,重要的 是,如何能夠在當下看到心念,看得清清楚楚,縱使我現在有一點點過失,我也能自己察 覺、反省,並且去安頓它。這可能是佛法安頓世間最有力的地方。
  平時,我們在學習知識,思考這些文字時,這裡面沒有善、惡,學問沒有善惡。是在 使用學問時,用什麼心念、動機,那時才構成善惡。
  所以如果能夠在念念當中發現心念的轉變,並且能覺察到,這叫做用功。學佛能學到 這一點就很夠用了。所以學佛並不一定要出家,能學習清理自己的思緒,會運用,就得到 佛法的好處。
問題2:本經末段在說前世、今世?最後一段請法師解釋。
悟因法師答:
 

經文:佛言。爾時九色鹿者我身是也。爾時烏者今阿難 是。時國王者今悅頭檀是。時王夫人者今先陀利是。時溺人者今調達是。調達與我世世有 怨。我雖有善意向之。而故欲害我。阿難有至意。得成無上道。菩薩行羼提波羅蜜。忍辱 如是。

悟因法師:這是二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的場景,不同的角色。(解釋末段經文。請連結

  問題3:如何克服妄念
  回答:
 

悟因法師:請見侖法師解釋。

見侖法師:心念會攀緣,甚至滾成一團。這叫妄念。是人之常情。 所以有妄念不用害怕迴避,可以學習看著它,看它生起、滅去。也可以用數息方法,把心 收攝在呼吸上,妄念會消失。請悟師父補充。

悟因法師:如果思緒太混亂當然要處理。如果思緒是有內容的,例如有一件事情讓你掛心,就去 處理這一件事;如果思緒是沒有內容性的,像猴子一樣不斷攀緣,這時可以數息。但是不 是像數綿羊一、二、三、四這樣數,那樣數到一千、一萬都沒有幫助。必須是專注的繫念 在息上,這樣專注一分鐘,至少紛亂的思緒可以切掉一分鐘。有一分鐘的澄淨。

所以妄念有好幾種,有內容性的就從內容性的需要去處理,沒有內容性的,會讓心緒繁亂,需要用方法讓它澄淨下來。

講經大綱

悟因法師講《九色鹿經》,90年5月2日,於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