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地,即使這三個版本都使用同一個故事作主題,在改變某些細節以反應當地的傳統方面,有相當大膽的表現。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對魚籃觀音的圖像提供合理的詮釋,並且說明了這些文獻在傳播地區大流行的情況。羅夫•史坦( Rolf A. Stein )探討了印度神話中, 網、魚、魚的氣味等與「性」有關的主題, 並將它們與魚籃觀音的中國神話結合在一起。(Stein 1986:57-61)
〔魚是富足、多產的象徵〕
或許有兩個理由可以說明為何魚、魚籃與觀音有關。
普拉塔帕帝亞•帕( Pratapaditya Pal )在評論一件創作於西元前一百年,手持兩條魚的紅素陶女神像時,他說:「魚是代表富足、多產的古印度象徵,而『一對』則被認為是婚姻幸福的吉利象徵。」( Pal 1987:40 ) (7) 很類似地,對中國人而言,魚(特別據說是觀音最常賣的鯉魚)意味著好運。在新年年畫中最受人喜愛的主題是個胖娃娃騎在一尾大鯉魚上,鯉魚象徵剛強雄壯與具有變化的能力,因為牠在長江逆流而上之後,就會變成一條龍。觀音提著魚籃的圖像,表現了把魚當作類似富足、多產這兩種象徵的態度。
因此,在通俗藝術與文學之間有了一個共同的焦點,那就是對這三個人物都表現出相同的興趣, 瑪利•方( Mary Fong )認為這代表了明代禪宗的再興。雖然這可能是個事實,但我們也要記得另一個事實,在許多新興宗教的寶卷中,彌勒是非常主要的角色,而一些宗派也視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為它們的開山祖師。禪宗是民主的,因為它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覺悟並不是決定於書本的知識,因此禪宗有普遍的吸引力,難怪新興宗教會喜歡禪。劇中這些禪宗人物的出現,以及《鸚鵡寶卷》中菩提達摩的露面,可以視為當代宗教環境的反映。同時,新興宗教的創始者之所以選擇這些人物加以崇敬的原因,是否也受了民間藝術與通俗文學當中這些可利用的題材的影響?
(6)我所研讀的譯本是吳曉玲教授的私藏品,一九三八年印行。傅惜華有一份一九○九年出版於上海的版本。 參見傅惜華 Catalogue des Pao-kinan (《寶卷目錄》)(Universite de Paris, Center D'etudes Sinologiques de Pekin,1951). p. 8
(7)這尊紅褐素陶像是在印度北方猶他布拉得斯省( Uttar Pradesh )發現的。 然而帊( Pal )指出,在這時期的素陶塑像之中,持著兩條魚的女性是普遍的題材, 而且以秣菟羅( Mathura )、憍賞彌( Kausambi )以及加爾各答西北方禪爪克土各爾( Chandraketugarh )等地出產的聞名。 他提到這是一個多產富裕的女神, 有關祂的信仰橫布於北印度河域平原。參見 Icons of Piety, Images of Whimsy, Asian Terra-cottas from the Water-Grounds Collection (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1987 ). p. 40
(8)除了這齣戲之外,在《宣和遺事》與其他幾齣戲,包括《臨江驛瀟湘秋夜雨雜劇》(《元劇選》第一冊)、《宋上皇御斷金鳳釵雜劇》(《元劇選外編》第一冊),他都是要角。而在這些作品當中,他常被用來扮演正直清廉官員的角色。感謝羅伯特.吉梅洛( Robert Gimello )與我分享這些文學作品中有關張商英的描述。
(10)畫有寺院創建神話各種神蹟的木匾,被懸掛在佛殿的高牆上。 它們最初是由曾受魚籃觀音救助的人,為了感恩而訂製奉獻給寺院的。我在一九九五年五月拜訪這座寺院,看到了這些奉獻的匾額,每一幅都有魚籃觀音的圖像與神蹟的簡述。這些神蹟故事的所有文獻,包括在此所翻譯的故事,都保存在寺院的木版畫中, 印在糯米紙上送給信徒當作紀念品, 感謝彼德.葛瑞高利( Peter Gregory )在一九九三年為我取得一份複製品。因為原稿是以江戶時期的草書所寫成,對我來說閱讀有所困難,感謝大林浩與保羅.夏洛( Paul Schalow )將它譯成英文。
【參考書目】
Chang, Garma C. C. 1983. A Treasury of Mahayana Sutras: Selections from the Maharatnakuts Sutra. University Par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leary, Thomas, tr. 1986. The Flower Ornament Scripture, The Avatamsaka Sutra. Boston and London: Shambala.
Fong, Mary H. "Dehua figures: A Type of ChinesePopular Sculpure".1990. Orientation 21, 1 (January):43-48.
Ohnuma, Reiko. 1997. "Dehadana: The 'Gift of the Body' in Indian Buddhist Narrative Literatur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al, Pratapadya. 1987. Icons of Piety, Images of Whimsy. Asian Terra-cottas from the Walter-Grounds Collection.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Stein, Rolf A. 1986. "Avalokitesvara/Kouan-yin, un exemple de transformation d'un dieu en deesse," Cahiers d'Extreme-Asie, 2:17-77.
Teiser, Stephen F. 1988. The Ghost Festival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urman, Robert A. F., tr. 1976. The Holy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A Mahayana Scripture. University Park and London: The Pennsylvania Stat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