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大乘念佛禪之研究
研究生張麗卿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熊琬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在印度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時期,已經有念佛禪修的修持。發展到印度初期大乘佛教之時,其念佛禪修的意義和內涵則有所不同。自印度傳入中國的大乘念佛禪,以及中國佛教所發展的大乘念佛禪,在歷史上有豐富的表現。而近代學者研究資料中,對於大乘念佛禪的界定與類型,看法很不一致。由於對「念佛禪修」和「生命實踐」的關注,引發了對大乘念佛禪之探討。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大乘念佛禪的定義與類型;整理大乘念佛禪的理論基礎;討論大乘念佛禪各種類型之修持實踐,以期對大乘念佛禪的‘覺悟之道’有具體的闡明。以歷史史料文獻,以及近代的一些論著或論文等作為依據,使用歷史研究法和詮釋學的方法,進行大乘念佛禪之討論與詮釋。其中以大乘佛教的教理及相關文獻,依演繹法對大乘念佛禪作界定,以確立其定義,並由中國佛教相關文獻中,歸納符合此定義之大乘念佛禪的主要四種類型,分別是「般舟三昧」、「念佛淨心」、「禪淨雙修」和「參究念佛」。於相關經論和四種類型所運用的理論和修持,整理出大乘念佛禪的理論基礎與修持方法,並且對大乘念佛禪之影響與展望做詳細討論。綜合得到:(1)大乘念佛禪修持之整體觀:由大乘念佛禪各類型整理出四個階段,基本階段、修持階段、進展階段和成就階段,此是大乘「戒、定、慧」的修持,是生命實踐的過程,也是‘覺悟之道’。(2)大乘念佛禪之理論修持系統,由理論基礎之運用到修持方法,進而達到目標或結果,具體的呈現出大乘念佛禪修持法門。最後結論則為:大乘念佛禪以其完善的理論、修持方法、以及歷史上發展的適應性,顯示出大乘念佛禪可以順應現代佛教發展的趨勢,也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