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605-07 
論文名稱藏戲《諾桑王傳》人神關係之分析
研究生鄭怡甄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學系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張駿逸
年度85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研究藏戲《諾桑王傳》的文本及演出之形成與發展,瞭解其作為藏族八大藏戲中年代最久遠、流傳範圍最廣、專門演出劇團最多、影響藏戲演出藝術最深,且與藏族文化的歷史、宗教、文學密不可分的性質後;以《諾桑王傳》的演出為藏族凝聚彼此的中介活動之觀點出發;分析本劇中人神關係的發生場景、情節架構、角色類型、事件活動,以建構出藏族文化的內在結構與內涵。
  藏戲《諾桑王傳》的淵源是普蘭地區的神話;它作為一種傳統的體現而存在的神話,變形發展於藏族的佛教文學、說唱文學與戲劇文學之中。另外,藏戲《諾桑王傳》是白面具藏戲的唯一劇目,也是藍面具藏戲之表演藝術的定型的先驅劇目;因此,它那種與宗教儀式、巫術儀式未分的原始戲劇性質,使本劇的演出為一種混融性的社會實踐。所以,藏戲《諾桑王傳》自然成為藏傳佛教傳播的載體,在雪頓節、望果節、達賴喇嘛生辰、廟會節慶等節日中,以極長時間的演出、簡單動作的反複,儀式化的演出本劇的故事與人物關係;以呈現藏傳佛教的三界宇宙觀,善惡二元觀,階級(種姓)制度與佛教根器觀,神佛法力、奇跡與珍寶(法器)的重視,以及強調苦修的解脫觀點。
  最後,筆者在分析出藏戲《諾桑王傳》中的變化、對立、排列、及相互連繫的四種人神關係後,對藏傳佛教中苯教與佛教的融合狀況,及對藏族文化中人與苯教神靈、佛教神靈間的交互作用,都有較具體與整合的概念;在此研究基礎上,筆者圖示出佛陀、菩薩、世間大神、地方神、家神的五個藏傳佛教神靈體系;另外並圖示包含大活佛、高級僧人、及最低一等的一般僧人、平民百姓、低賤階級,共三階的人的體系。故本論文將提供未來藏傳佛教研究者,一個藏族文化運作結構的參考範例。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