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八指頭陀詩研究
研究生謝秀蓮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釋慧開周益忠劉昌佳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釋敬安(1851-1912年),俗姓黃,名讀山。字寄禪,是山谷老人的裔孫。曾於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供佛,於今剩下八指,故自稱八指頭陀。本論文共分七個章節,因相關資料不多,故從其詩集來探索。其詩的精神有儒釋道的思想,以及近似屈原、陶淵明、杜甫和黃山谷的思想。
  敬安從見籬間桃花為暴風雨摧敗慨歎生命而出家,隔年到歧山修陀頭行;遊洞庭湖,感得「洞庭波送一僧來」而習詩。越五年東遊吳越,二十七歲於四明玲瓏岩閉關後,四處行腳,曾為住持。五十二歲入主天童寺,其間為「保教扶宗,興立學校」而奔走不歇。寧波僧教育會成立,推為會長,在寧波創辦僧衆小學、民眾小學,為我國佛教辦學之始。1912年各地佛教代表集於上海留雲寺,籌組「中華佛教總會」,公推為首任會長。九月前往北京,為請求政府下令各地禁止毀廟奪寺產,反被侮辱,憤而辭出。當晚回法源寺,胸隔作痛,示寂。得壽六十二年,僧臘四十五年。
  敬安喜好作詩,早期作品頗多禪理詩,中晚期更多關懷民瘼之詩,對清末時局倍感憂心;憂時憂民憂國憂教縈繞一生,是一位愛國的詩僧。從其喜好作詩到嗜好作詩,到戒詩;又止不住作詩,進而欲罷不能;而擺盪在詩與禪的掙扎,再到詩與禪融和,終而詩禪相映;這時敬安已五十八歲。其詩風格清寒,接近「郊寒島瘦」。到中晚年詩格轉趨雄渾。
  敬安酷好作詩,酷詠白梅,有「白梅和尚」之稱。詩中巧用「影」字,有「三影和尚」之稱。以詩文交際,人脈豐厚,豐厚的人脈成就其對佛教的貢獻;為保護寺產北上請命,這為其畫下美好的句點。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