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6-04 
論文名稱日據時代的基督教政策初探:以韓國與臺灣基督教為例
研究生康云主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曹永和
年度89
地區台灣
提要  根據全世界民族形成運動的研究資料,可以知道宗教因素對民族形成的重要影響。比如,十七世紀英國的清教徒革命、英國的千年王國主義革命、十九世紀美國的復興運動、現代根本主義回教革命以及在南美發達的解放神學與韓國的民眾神學等的歷史的事實就是這個例子。尤其是,很多學者們研究出在殖民國家的民族形成上宗教所扮演的角色。在共產政權國家裡宗教對民族主義的影響很大。舊蘇聯民族主義的希臘正教會(Orthodox church)、波蘭的團結工聯運動(Solidarity),還有,在殖民前非洲流行的千年王國主義,殖民後發展出神聖的民族主義。
  接下來查考亞洲的情況,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緬甸的民族運動由佛教來主導,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印尼以回教為中心展開民族運動(Von Der Mehden,1963)。中國從19世紀後半期成為歐洲列強的半殖民地開始,儒教擔任外國排斥運動的重要角色,在臺灣雖然其數目很少,但道教與基督教展開反日本帝國主義(以後簡稱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在西班牙殖民地的菲律賓對羅馬天主教的反教權主義(Anti-clercism)形成了反對殖民列強主義的民族主義。在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下的韓國以基督教宗教勢力為中心發起了三一民族運動。
  韓國基督教的快速成長簡直是近代宣教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它對韓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統計資料,目前韓國的基督教徒已經超過一千三百萬人(韓國全體人口的1/4)、教會有三萬七千所、傳道者約有七萬人。根據上述的資料,韓國教會對韓國社會不管是正面的或者負面的均有極大的影響。基督教傳入韓國的時後,並非具有與西歐帝國主義勾結的攻擊性,反而其殖民的帝國主義的對象就是日本。於是,韓國基督教最大的特點是和對抗侵略者日本的民族力量之間的結合。這就是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佔領韓國以後和基督教之間發生不可避免衝突之原因。基督教傳進來韓國社會只不過是一百多年而已,竟然可以有這麼大的成就。其成就背後必有原因,韓國傳統宗教的弱化、教會組織的效率與經營、順應社會的要求、教會指導者們的努力等,都成為韓國教會的發展原因。這些原因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韓國基督教有民族運動參與的歷史傳統。基督教(Protestant)傳入的時,韓國已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而且在韓國社會裡開始建立新社會運動。當時韓國的情況非常複雜又混亂,於是,打倒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而建立新的近代社會是當時韓國社會歷史的課題。基督教在韓國的歷史雖然很短,但基督教具有的新社會意識等近代新意識型態,對於當時的韓國社會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可惜,不管怎麼努力,韓國還是被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佔領了。
  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佔領韓國以後施行多元性的殖民統治政策。他們為了日本帝國的膨脹施行了殘酷的、陰險的政策。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統治韓國三十六年所施行的暴政是在歷史上幾乎找不到的,從二十世紀各國殖民統治的實例來說,也是「最惡劣之例」。韓國教會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努力找尋新的發展模式。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下韓國基督教的民族運動具有兩個特點。
  第一、韓國基督教的民族運動從三一運動開始轉變。
  三一運動以前的韓國基督教直接參加政治鬥爭運動,但是三一運動以後他們的關心轉變於文化上的民族運動。也就是,他們為了爭取祖國的獨立,先避開和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直接的衝突,然後,提高並改善經濟、社會教育條件的話,很快就可以實現祖國的獨立。
  第二、和平的、非暴力的運動傾向。
  韓國教會直接參與政治運動的時候也用和平的、非暴力的態度來展開抵抗運動。那麼,為何產生如此的傾向呢?有幾個原因,第一、日本殖民統治當局非常激烈地逼迫民族運動,為了避開殘酷的壓迫而選擇了非政治的、穩健的民族運動方法。不過,所有的民族運動並非都採取非政治的、穩健的、合法的方式,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下在韓國內確實有非合法的地下組織,還有從頭到尾都選擇暴力傾向的「義烈團」以及共產主義運動團體就是這個例子。第二、階級論的原因。很多學者指出,大部分的韓國教會指導者們是屬於所謂資產階級(Bourgeois)的人,所以他們較贊成文化的民族運動。韓國基督教指導者的最大來源是來自西北地方的工商業者、漢城的知識份子以及從事於白領階級(White collar)的人士們。
  因此,三一運動以後日本殖民統治當局施行的民族分裂政策,反而帶給他們較相對的益處。其結果,他們贊成穩健的民族運動。可是,學生認為拿階級論來證明韓國基督教民族運動的特點,還是有點不合理。第一、共產主義運動等屬於過激派民族運動指導者們也是以資產階級人士們為主的。第二、大部分的韓國基督教信徒們還是都以貧窮的農民為主。這些多數的農民信徒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利益和指導者們之間爭論,也沒有展開階級性濃厚的民族運動。因此,拿階級論來說明韓國基督教的民族運動的特點,不能說沒有意義,只是不夠具有說服力。
  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下韓國基督教的民族運動較偏向於穩健的、非政治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兩個因素以外,還有韓國基督教固有的民族運動理念以及運動的方法論等因素。學生認為韓國基督教固有的民族理念,即民族救援思想、民族民權思想、救民經濟思想以及民族文化保全思想等這些決定了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下韓國民族運動的方向。從政治的觀點來探討的話,日本殖民統治當局時代韓國基督教為回復已失去的主權,參加抗日、自主獨立運動,這些運動的確是屬於民族運動。還有,所謂民族主義並不是指在一個統治者下成為忠誠的臣民,而是,成為有自治權的國民。於是,打倒封建社會的民主、民權運動也是屬於民族運動之一。
  從社會、經濟的觀點來探討的話,殖民政策就是以掠奪被殖民地的經濟為第一個目標。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的經濟掠奪而發展出民族經濟也是屬於民族運動之一。從文化的觀點來看的話,日本殖民統治當局施行了野蠻的同化政策以及民族抹殺政策,這是世界殖民地歷史上很罕見的例子。於是,保存民族的文化傳統、確立民族的正統也是屬於民族運動之一部分。
  在日本帝國統治下,尤其從1930年代以後至光復為止,日本各殖民地的情況是找不到任何希望的黑暗時代,而且親日派大搖大擺地走的狂亂時代。大部分的民族指導者們包括教界指導者們也失去了希望,有些人中日本的圈套而「轉向」為扶日協助者。不「轉向」者就受到逼迫而失去了自己的活動舞臺。「轉向」者為了彌補抗日的前過,更積極地順應日本政府。結果,他們的行動導致出賣自己的民族而得到賣國賊般的稱呼就是親日派。
  除了少數社會主義派的地下運動與在第二次大戰中海外同胞們的活動以外,在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以及民族運動是幾乎找不到的。殖民地民眾被日本奪走糧食與生活必需品後勉強延續自己的生命,青、成年男子被日本帝國主義招募入伍出戰,女性們以精神隊的名義下被送到戰線。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督教與教會必須要給民眾一線希望、要提示克服痛苦的方法,還有對日本非法的行為要慎重地警告等,其社會的、國家的責任很大。那麼,在殖民統治下的基督教是否克盡其責任?當時殖民地教會的對應與存在形態如何?本文章從這些反省的觀點來探討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基督教。為了解殖民統治下的基督教情況,先必須查考當時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對基督教的政策。人人皆知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用敵對的眼光來看基督教,所以對基督教政策也如此。
  其原因如下:
  第一、以天皇崇拜與神社信仰為中心鞏固的統治意識型態和基督教不能融合或共存。
  第二、基督教和民族運動以及獨立運動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日本殖民統治當局把基督教團看成最大的排日集團。
  第三、基督教宣教師之問題。因為大部分的宣教師是從日本的競爭國或者敵對關係國家來的。因此,宣教師與西歐列強帝國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宣教師和國際輿論與機構仍然保持聯絡,所以日本政府不容易統治或轄管他們。
  但是,日本殖民統治當局並不是一開始露骨地表示對基督教的敵對感。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壓迫基督教之舉動帶來外交關係的種種問題,於是,日本政府為了避開這些糾紛而施行懷柔宣教師之政策。伊藤博文統監的「政教分離政策」、寺內正毅與長谷川清總督的「宗教教育分離政策(改定私立學校規則)」以及「宗教統治政策(傳教規則)」,還有三一運動以後齋藤實總督的「宣教師懷柔政策」等這些都是一面欺瞞、一面懷柔或利用的壓迫基督教的政策。特別是,1915年日本政府為統治宗教界而制定的傳教規則只承認神道、基督教、佛教等三個宗教。加上這些被承認的宗教想要展開傳教活動,先必須經總督的許可後才能獲得傳教活動的自由,依此傳教規則總督可以直接統治殖民地的宗教。這些嚴格的規則從三一運動以後稍微緩和,不過,其規則裡另有一些附加說明,就是政府(總督)認定某個宗教集團破壞社會安寧秩序的話,政府(總督)可以禁止他們的活動。這些規則都要防止宗教團體與民族運動之間的連結,再說,政府(總督)靠此法律可以徹底統治宗教團體。其規則與治安維持法都屬於1920、30年代統治教團體之基本法律,後來,1939年制定了比傳教規則更嚴厲的「宗教團體法」。「宗教團體法」的內容是除了傳教者的資格以外,教規、宗制等都要經總督府的許可才能獲得傳教活動權,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因而可以掌握也可以操縱任何宗教。
  日本用這些法律來壓制基督教團體、管制外國宣教師活動與本地基督教之關係,然後政府把這些被孤立的基督教團吸收於日本基督教團裡。後來,使他們順應皇民化政策以及協助侵略政策。日本殖民統治當局透過這些政策,把基督教變為所謂「日本式基督教」。此「日本式基督教」指的是對政府順從、協助的御用教會機構,因此,在日本式的基督教裡面已經找不到基督教真正的面貌。甚至日本軍指導者在敗戰之前懼怕聯合國攻擊時韓國基督教徒會協助聯合國,於1945年8月中旬,設韓國基督教抹殺計劃。
  日本殖民統治當局這些基督教政策只留下許多犧牲者與傷痛。日本敗戰後反省地說「日本基督教在殖民地上努力建立日本式的基督教,但是對殖民地國民用政策的強壓方法來接受國家的要求,於是國家敗戰同時其成果也消失了。來自日本的基督教只屬於日本的,因此,遭到和日本同樣的命運。」
  本論文,從基督教之觀點來探討日本帝國主義的宗教政策。主要論點為日本殖民統治下殖民地的基督教,如何應付征服者的要求、如何應付神道理念之浸透、如何引導殖民地社會等,探討基督教對國家、社會、民族思想等之影響。首先,探討在日本本土內的基督教政策以及基督教的反應,然而再探討日本對當時殖民國家韓國與臺灣的基督教政策以及兩國的基督教。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