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201 
論文名稱漢文佛典夜叉形象之研究
研究生張雅惠 
校院名稱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蔡榮婷
年度90
地區台灣
提要  夜叉(梵文 Yakshas)是古代印度神話中一類半神,財神俱毘羅的侍從,守護其在吉羅娑山的園林和山中的財富。在印度神話中俱毘羅屬下有百千夜叉和羅剎。據說,夜叉時刻嚴陣以待,準備為其主宰俱毘羅衝鋒陷陣。俱毘羅的部眾,各有所異。夜叉被視為善之體現(《摩訶婆羅多》之〈森林篇〉亦提極其勇猛好戰),羅剎則主要是惡之化身。
  有關於夜叉的來源,說法不一。據《毘濕奴往世書》所描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為補羅私底耶所生,或生於大梵天的腳掌。夜叉與羅剎不同,他們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是腹部下垂的侏儒。 夜叉被佛教採納後,成為保護佛教的天龍等八種神性的人物裡,是毘沙門天的眷族,守護北方,也是正法的守護神,但到後世演變為醜怪的容貌,其力大,是吸取人的精氣,吃人血肉,面目猙獰兇惡的惡魔。
  夜叉源自於印度神話,印度神話中的夜叉形象被佛典所吸收、變化,佛典漢譯後夜叉形象又被中國化。筆者於文獻中發現夜叉形象對於中國文學、繪畫有諸多的影響,目前除了壁畫外,尚無專業論文對夜叉進行深入研究。故本論文以夜叉形象作為研究對象,企圖經由歸納漢譯佛典所見的夜叉的人物形象,對夜叉形象作全面且深入的探討。
  為釐清梵語夜叉之源由,本論文第二章為夜叉之名義,探究夜叉的梵語來源及各個漢譯音譯詞、意譯詞的差異。有關夜叉形象的研究,共分為三章具體論述漢語佛典夜叉的形貌。第三章論述夜叉形貌關於工作與種類部份,研究夜叉有無種類之別以及其在佛典中所扮演之角色為何。第四章為夜叉形貌關於年壽與體型面貌部份,探究夜叉此一生命形態出生、死亡與壽命,體型面貌則是考察夜叉有無性別之分,具體的面貌為何,有無衣飾與器物等等。第五章則是有關夜叉形貌性格、能力與生活部份探究佛典所勾勒的夜叉性格為何,有無特殊能力,生活的狀態為何。第六章、第七章是將單一的夜叉形象置於故事中,探究夜叉人物形象於佛典故事所扮演的角色為何,第六章漢譯佛典所見夜叉故事(上),探究夜叉於佛陀在世時及佛弟子故事中所扮演之角色。第七章為漢譯佛典所見夜叉故事(下),則在探究佛陀、佛弟子過去世的本生故事,夜叉所扮演之角色。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