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梁漱溟學術思想與教育實踐
研究生黃楸萍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張光甫釋慧開
年度95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梁漱溟的學術思想及其教育實踐,藉由歷史研究法,達到以下四個目的:
  1. 探討梁漱溟學術思想的淵源及思想發展、轉化的歷程,以利於其對生命教育之啟示。
  2. 分析梁漱溟學術思想的內涵,包括佛學思想、中國本位文化、中西文化之比較、儒家心性觀等。
  3. 闡明梁漱溟的教育實踐,如辦理學校教育以啟民智、救民族;推行鄉村建設以改進社會、厚植國力;以入世的佛教慈悲度眾精神來救濟鄉村。
  4. 評述梁漱溟思想與實踐的侷限性及其人格的獨特性。
  本研究根據第二章到第四章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五點結論:
  1. 梁漱溟人生有五個主要大意外。分別是:從功利思想到佛儒思想;年輕時討厭哲學,日後卻擔任哲學教授工作;曾兩度自殺,日後卻從事生命教育;從未上過大學卻任教於大學;成長於都市,卻以鄉村為出發點來實踐其救國理想。
  2. 梁漱溟的行事作風以佛儒思想為主體。
  3. 梁漱溟主張以改革中國文化來救國。
  4. 梁漱溟對教育寄予厚望,認為教育應居於領導社會的地位。
  5. 有諸多思考流於梁漱溟主觀而非周詳,包括:佛家是「厭世棄世」的偏頗觀念、忽略「色法」與「心法」之別、粗糙的知識觀點、過於樂觀的人性對待、忽略佛家積極進取面、佛教是貴族的宗教之謬論。
  除了以上五點結論外,本研究並根據梁漱溟學術思想及教育實踐提出六點值的省思的議題:
  1. 教育成人為良好楷模。
  2. 注重人文教育、有助化解衝突。
  3. 寓教於樂、教育更多民眾。
  4. 發揮人的光明面並正視人的陰暗面。
  5. 學校家庭化。
  6. 教育應傳承並創新文化。
  【編者按】本文與佛教相關之章節如下:
  第二章第一節五、學佛又學醫,第二節二、佛家思想,第三節二、玄思苦樂到醉心佛法,三、援佛入儒而隨順世間;第三章第一節佛法觀;第五章第一節二、佛儒思想的行事作風。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