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當神聖和世俗相遇:宗教組織的形成與發展:以靈鷲山佛教教團為例
研究生劉怡寧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瞿海源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當前佛教團體的入世轉向,乃對臺灣的宗教變遷趨勢產生具體的影響效果,促使佛教一反過去予人因感慨人生之苦而多想出離世間的印象,轉而從出世情懷走向積極的入世實踐,開展異於過去的宗教表現形式。靈鷲山佛教教團的興起與發展,可說是傳統佛教的一種創新及轉變,也是佛教群體開始從邊緣位置進行擴張的一個案例。本研究嘗試以靈鷲山的發展歷史為主題,探討佛教團體之所以得以在臺灣宗教環境興起與發展的原因,及其在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課題。
  靈鷲山佛教教團之所以自1979年起,決定從一個禁欲苦修的團體,邁向實踐五大志業的願景,乃源自於神聖面及世俗面的雙重考量。以神聖面來說,大乘佛教行菩薩道的精神,廣結善緣、佛法不離世間覺的概念受到側重,促使教團基於弘法利生、慈悲濟世的宗教情懷,從自我修行轉向行菩薩道。另一方面,人間佛教的潮流構成當前佛教發展的主流趨勢,靈鷲山作為後起的佛教道場,在制度同型的壓力下,為了避免己身在宗教環境中居於邊緣位置,遂也試圖回應這一波由志業來推動實踐的潮流,進而在選擇性適應、特殊化的考量下,以文化教育志業為發展目標,甚而將世界宗教博物館志業提昇至教團的首要志業,作為靈鷲山僧俗二眾十年來的戮力推行的組織目標與願景。期使能與既有佛教道場有所區隔,進而匯聚宗教偏好不甚相同的其他族群。
  故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提出與落實,促使靈鷲山從一個單純信仰團體,開始轉為兼具宗教權威結構和代理結構的宗教組織。僧團作為宗教權威結構,象徵著宗教價值,統理教團內部的宗教事務,出世修行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由此帶動不斷付出與奉獻的內在趨力。至於弘法接眾、落實社會志業的過程則被視為是自利利他精神的展現,由此檢測自我在修行上的恆心與開闊度。相對來說,志業則屬於服務代理結構,作為教團相應於外在社會的中介體,促使教團可以與世俗環境保持密切的互動關係。而負責推動志業的俗眾,一方面募集相關資源以實踐志業,另一方面則承擔公共服務、教育、及慈善等工作。靈鷲山的護法會信眾要對外傳布靈鷲山的理念時,往往可以游走在佛教團體以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的雙重角色之間,端視對象的接納度而定。由此,在推廣宗博館的過程中,靈鷲山開發出一批非正式佛教徒、但是卻願意支持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會員,比起過去還沒發展宗博志業體之前,只能從禪修、法會、臨終關懷、朝聖等志業來開發潛在佛教信徒的階段,將因為博物館的公共教育功能而促使靈鷲山佛教教團有更大的機會得以在社會擴張。本文將靈鷲山佛教教團的發展歷程,可視為一個從出世走向入世,從秉持神聖到游走神聖和世俗之間的過程,理解其組織發展的動態性。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