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403-11 
論文名稱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
研究生朴成文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楊惠南
年度81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以討論隋唐時期三論宗哲學之集大成者吉藏大師之佛性思想為主,特別是關於他的思想中之中道佛性思想。因為吉藏的哲學思想,自始自終,一直都環繞著「中道思想」。而他主張的「中道」與「佛性」二詞是同義,因此合稱「中道佛性」。
  吉藏的佛性論建立在「破邪」與「顯正」之上,因此本論文以研討吉藏在「破邪」與「顯正」一脈發展的見解為主。而以他的著述《大乘玄論》為主要依據。
  本文希望能夠藉著闡述吉藏的思想,陳述他如何破斥他家見解而逐漸顯明佛性為何的主題。根據此一看法,本論文將儘可能地了解吉藏之前和當時佛性思想的全貌。
  除了探討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之外,依筆者淺見,從吉藏思想漸次開展的整個進程來看,中道思想,不僅在其中扮演著一個極重要的關鍵性角色,甚至還可以說中觀思想的闡明,正足於顯示三論宗對佛性思想見解的獨特之處。因此,從吉藏在佛性思想上提出的種種見地,也足以了解,他都是以中觀哲學為根據的。
  再從外在的另一層面來看,在吉藏之前的佛性思想雖然眾說紛云;但有關「佛性」問題上,已成為各家各派一致注意的重要焦點,卻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各家的思想當中都著重對於佛性這個角度的描述,甚至有將「佛性」當作自己所修行的目標來看待。在這樣的情況下,經由吉藏中道佛性意義之建立,亦能有助於了解那時佛性思想的一般現況,同時標示出吉藏在此一問題上,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例如:
  1. 「中道」及「佛性說」是吉藏批判體系中的核心部分。這部份在佛學的領域之中,本即非常艱深。而吉藏的「四段論證」,卻能夠很有效地,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詮釋與解決。經過論證的過程,我們就能比較容易地瞭解吉藏所謂的「中道」或「佛性」到底所指為何了。
  2. 佛經的文法,許多都以二諦的型態表達。因此二諦的理論,在吉藏的批判結構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當時許多學者,未能將此詮釋清楚,筆者則針對此,引吉藏的理論,加以解釋分析。使它的基本原理能夠呈現出來。
  不過,吉藏畢竟是中觀系的三論宗之傳統下的哲學家,而影響他的人,也主要在於僧朗和法朗。例如,吉藏首先明確把握大乘佛教之本質要義──般若思想和三論教學。他經常面臨在「學文之體,要須依師承習」之態度,站在始祖僧朗大師之「山門相承,興皇祖述」的學說之上。
  吉藏在中道佛性觀上有建樹,但在佛學史上沒有受到應有之肯定,本文即為其揭露此點。更具意義的是,他站在中觀思想的立場上,開拓了佛性領域之新局面。啟發了佛學之對「佛性」一詞在語言概念上和價值之劃分。前者必須分析清楚,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必須合乎「中道」。後者則不可言詮,因為真理沒辨法用語言文字所能指涉(言忘慮絕)。
  可惜在他佛性思想上精闢獨到的見地,沒有特別傳授給徒弟,因此沒有繼續開出進一步的學說。至於中國佛學史上,一般對吉藏的佛性思想都不甚注意,甚至會懷疑吉藏是否也探究佛性思想。因此,筆者致力於尋求《大乘玄論》中之吉藏佛性思想與有關《四論玄義》及《涅槃宗要》之會通的問題,尤其是關於吉藏對於諸家佛性論的觀點。本論文採用的資料,以《大乘玄論》為主。
  總而言之,本文選擇諸家佛性論和吉藏佛性問題方面的交涉為研究題目,以及吉藏佛性思想哲學的本身,並將當時佛性思想的一般情勢作為重要的探討課題。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