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研究生陳瑩華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王俊彥
年度97
地區台灣
提要  世傳六祖不識字,但從聽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徹悟自性。從而揭示以無為法直接契入心性本體,隨順法性:無念、無住、無相、不二的 「頓悟法門」於焉展開。從中也彰顯達摩祖師所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絕言離相」、不從人得、不以法求,直契諸佛心印的頓悟宗風。而其理念知見與實踐工夫,乃融合大小乘戒定慧於一念的般若觀照,二六時中、念念不失,如此頓漸相資,以達自性的全體大用。
  本文的內容,以《壇經》的「頓悟法門」與實踐工夫為中心,前溯東漢譯經所帶來小乘禪觀修習的法門,以及大乘般若思想的傳入,由此漸修工夫和般若知見的奠基,逮至達摩東來,示以向上一著:直指人心,識心見性,頓然契入佛的心印。使最上一乘的頓教法門,終在中土紮根生長。接著,回歸《壇經》的要旨,分析「頓悟法門」的知見與工夫,以及所形成的心地法門。並以唯識家的修證位階:「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為線索,探討「見道位」前的漸修工夫:包括大、小二乘的修持法門,並比較二者的異同。並論及見道後的「修道位」、「究竟位」中的漸修圓證。從中歸納出:修習禪定,是修持一切法門的必要基礎;而智慧知見,為修行成就高低的關鍵。並揭示「頓悟法門」所隱含的漸修概念以及工夫。接著從歷代祖師對頓漸的提撕,整理出頓漸的關係。最後從《楞伽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楞嚴經》等經來印證《壇經》的頓悟以及漸修理念,二者乃相輔相成,而能至最究竟的境地。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