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8 
論文名稱保生大帝信仰文化意涵的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研究生黃麗芬 
校院名稱臺南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鄉土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管志明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保生大帝的信仰在宋代就已經在漳州泉州一帶形成,經過了明清兩代,因為香火興盛、百姓的信仰、以及道教道士提倡,使得保生大帝的信仰在福建地區,成為主要的信仰神明。對於保生大帝的身份,雖然有眾多說法,但是以宋代的吳本為真正的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的信仰傳到台灣,在信仰的初期,由於移民者的民間信仰和原鄉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移民從原鄉攜帶祖籍保護神來此供奉,在台灣的移民者,尤其是台南縣,以福建的移民佔絕大多數,所以保生大帝信仰在移民的因素考量之下,傳到台灣的南部。在台灣保生大帝信仰的廟宇中,南部的信仰廟宇數量一直都是最多,尤其是台南縣,現在台南縣信仰保生大帝的廟宇數量,約佔全台的四分之一,數量之多居於全台之冠。
  在台南縣信仰保生大帝的廟宇中,反映出很特殊的區域文化,信仰保生大帝的廟宇若是在聚落中是屬於村廟,或是某一廟宇的角頭廟,那麼此一廟宇的信仰活動,和當地聚落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往往該地的大姓會主導當地的廟宇事務;如果信仰保生大帝的廟宇,已經發展為一區域的信仰中心,那麼周圍的廟宇,就會參與該廟所主辦的宗教信仰活動,不僅是因為地緣的關係,更是因為這一區域的開發歷史,這些廟宇及聚落有相似或相同的背景。
  從村廟所在的聚落了解庄民和廟宇的關係,從宗教信仰活動了解,庄民和神明的關係,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從一區域的信仰活動,了解廟宇之間的關係,以及區域間各聚落的歷史淵源,並進而知道了這一區域的開墾背景,最後了解刈香的宗教信仰活動的背後意義,以及所呈現的文化。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