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8-07 
論文名稱民間宗教與社區組織:「再地域化」的思考
研究生陳瑞樺 
校院名稱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丁讚
年度85
地區台灣
提要  這是一個關於當代人群結合的研究,目的在考察現代流動情境對地域性社群連帶造成的影響,民間宗教與社區組織則是主要的考察對象。
  緒論首先從社會經濟的角度鋪陳了臺灣社會三階段的發展脈絡:從移墾時期的「土著化」階段,到50、60年代工業化造成城鄉遷移的「去地域化」階段,一直到90年代大量地方文史、文教等社區組織產生的「再地域化」階段。以此發展階段為背景,本文嘗試回答以下問題:經歷「去地域化」過程中,民間宗教的社群性質素有何轉變?在「再地域化」過程中,民間宗教是否仍能有效地促成社群連帶?「社區」做為另一種地域性社群連帶的機制,它與民間宗教的關係為何?兩者促成的連帶性質與連帶效果有何不同?
  本研究共對三個擁有社區公廟的祭祀圈相應地區進行田野調查,透過對現象變異進行比較分析來接近問題的核心。這三個田野點是宜蘭縣仁澤社區、宜蘭縣二結、新竹市科園社區,分別為漁村、農工混合區、高科技工業區旁的新興社區。
  在對三個地區的公廟與祭典進行分析後發現,在對民間宗教社群性產生侵蝕作用的各項因素中,「去地域化」造成文化意義體系的解離是使得各項因素匯集發生的關鍵。而經過解離後的地域社群連帶之所以不能藉由民間宗教再次建立,是因為民間宗教本身「普化宗教」的特性,但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則是工商業生活規律對「社會」面向的吞噬。
  在進一步對社區組織與社區文化活動進行分析後,本文依據原居人口與遷居人口的比例區分出「原居型再地域化」與「新客型再地域化」。「原居型」以男性為主導,並且與民間宗教具有較高程度連結;「新客型」以女性為主導,並且與民間宗教的關係很低。產生上述差別的原因,固然和工商業的生活節奏有關,但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行動者對居住地區的「地方感」;「原居型」有著在生活過程中累積沈澱出的強烈地方感,「新客型」的地方感正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由此我們又發現「原居型」的人地關係是人與人間形成連結的基礎,但「新客型」人與人的關係卻是人與地關係建立的憑藉。
  在對社區活動類型和效果的分析中,本文區分出研習型與慶典型兩種類型的活動,研習型活動由於參加者具持續性與組織性,成為辦理其他活動時人員的動員基礎,慶典型活動則促成了推動者之間的群體認同效果。「再地域化」過程就是透過這些活動的舉辦,不斷地將參加者轉變為推動者的過程;但此一過程並非依循推動者意念任意操作,整個過程仍受到整體社會結構及個別地域經社條件的制約。
  現代情境對地域連帶產生的影響,首先便是經濟活動佔據大部份的生活內容,使得包括地域連帶在內的社會性生活難以形成。由於地域連帶已不易在生活脈絡中自然產生,這時要建立連帶便需要意義系統支撐出行動力量,但當推動者企圖將連帶擴展成對環境有影響力的組織時,原先在意義系統支撐下形成的「社會」隨即又會面臨「政治」邏輯的滲透入侵。「再地域化」就是要在「經濟」、「政治」的面向之外,尋求一個「社會」面向的存在,在此同時也指向了市民社會自我組織、管理的理想。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