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蕭麗紅小說的文化記憶書寫研究
研究生符明珠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教學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吉廣輿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以和蕭麗紅小說的文化書寫有關的國族認同、儒家文化記憶、佛道文化記憶、傳統文學記憶、原鄉記憶等五個層面為架構,析論其作品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價值,分七章析論之,依次為:
  一、緒論:第一章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資源、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等。
  二、認同與出走——創作的時代背景:蕭麗紅成長的文化氛圍,長期籠罩在國民黨政府主導的大中國意識下,而她成長的布袋鎮,又是道地的鄉土環境,這使她早期的作品融合了「中國想像」與「鄉土台灣」混融的文化記憶;但晚近的《白水湖春夢》,中國情懷消失,本土視角貫串全書。對此轉變,第二章分「胸懷中國」和「立足台灣」兩節,探討她在鄉土記憶或國族意識上的重塑歷程。
  三、儒家文化的灌輸:蕭麗紅的作品經常流露出儒家的道德教化,這與她自小所接觸的歷史意識與教育薰陶有很大的關係,在她成長、創作的年代,儒家的文化印記是深深烙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的,這樣的歷史記憶,成就了她作品中的文化書寫。第三章旨在論述蕭麗紅作品呈現的儒家文化記憶:第一節分別由祖孫、親子、手足、主僕及家族情感,析論「家族至上的倫理結構」;第二節「男尊女卑的社會意識」,則從女道不同男綱、傳統vs.顛覆的閨閣路線、失衡的婚姻天平三個角度,探究蕭麗紅筆下的兩性世界;第三節針對文本有關和諧的人情、向善的人性及淳厚的民德等民族性格的大量描繪,說明蕭麗紅依循儒家「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
  四、佛道文化的滲透:蕭麗紅長期鑽研佛法,她對佛理的體悟,經常藉由小說人物演繹出來,他們在遭遇人世無常、情愛糾葛後,往往選擇向佛、道靠攏,求內心的超脫與精神的平靜。本論文第四章探討的是佛家與道家的文化內涵,如何轉換成蕭麗紅小說中的記憶書寫。分三小節析論之:第一節說明道家「順應自然的處世哲學」,如何反映在小說人物「安於宿命」、「守柔不爭」的人生態度;第二節將重點放在「離苦得樂的解脫法門」上,由「人生諸苦與果報輪迴」以及「無常無我,萬法皆空」的佛理闡釋,探討小說人物如何在佛法的帶領下,求得超脫,反映蕭麗紅個人的佛理體悟;第三節由宗教信仰的角度切入,藉由「佛道色彩的信仰習俗」印證台灣民間受佛、道文化洗禮而落實在生活中的宗教記憶。
  五、傳統文學的薰陶:第五章要探析的是蕭麗紅長年浸淫在傳統文學的芬芳中,這些古書如何孕育她的創作記憶,表現在小說中,又呈現出怎樣的文字風格或語言藝術。分兩小節探析:第一節「古書的濡染」,說明影響蕭麗紅創作風格最鉅的幾種古典文學,包括《紅樓夢》和唐詩、宋詞、佛偈等等,其中《紅樓夢》對她影響的層面最廣、最深,又分「大家庭書寫」、「閨閣典型」和「愛情理想」析論之;第二節「古典的文字風格」,主要在分析蕭麗紅受傳統文學的薰陶而形成的早期寫作特色,包括「小說語言的仿古」和「象徵技巧的運用」。
  六、原鄉記憶的追尋:蕭麗紅的作品流露有濃厚的土地情懷,並經常可見故鄉布袋的身影,在濃濃的原鄉情懷下,她藉著有關本土鄉俗的描繪,以及方言書寫的實驗,重現了台灣道地的鄉土記憶。第六章主要在探究原鄉經驗對蕭麗紅的創作所產生的影響,第一節「原鄉記憶的溯源」,先就「地域的原鄉」分析布袋鎮這塊哺育她的母土所給與她的鄉土養分,再就「心靈的原鄉」的角度,探究童年的原鄉記憶如何育化成為她創作的圖景;第二節「鄉土題材的書寫」,則從「本土鄉俗」和「方言書寫」兩部分,剖析原鄉印象表現在她作品中的鄉土風情,其中「本土鄉俗」含括了「婚喪喜慶」、「日常習俗」、「歲時節令」及「民間文藝」四部分,詳列文本中有關鄉俗文化的記憶書寫,「方言書寫」的部分,則從「俗諺與詞彙的穿插」,到「敘述語言的方言化」兩階段,探討她在方言寫作的轉變歷程與實驗成就。
  七、結論:最後就其作品流淌的混融記憶書寫,闡述其所呈現的「既繼承中國又經營本土」文化意義,揭示台灣社會的集體歷史意識,最後回歸書寫本色,還原她應有的文學定位,確認其作品的文化價值。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