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5-21 
論文名稱基督教聖詩在臺發展(1895-1964):以英加長老教會為例
研究生翁佩貞 
校院名稱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碧燕
年度89
地區台灣
提要  晚清時期,西洋宣教士傳入了基督教,也將基督教會眾吟唱聖詩的傳統帶入了臺灣。自此以後,西洋聖詩在臺灣展開了另一頁的發展。
  由於臺灣與廈門語言相通,又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士早在廈門一地傳教,所以當西元一八六五年,英國長老教會的馬雅各醫生(James L. Maxwell)剛來臺灣傳教時所使用的聖詩,即是從廈門教會所帶來,羅馬字母拚音的閩南語聖詩歌本《養心神詩》(只有歌詞而無歌譜)。一八九五年,清廷被迫將臺灣割給日本。一九四九年,大陸的國民政府退守臺灣,臺灣本地教會因不同政權的進駐,而與廈門教會的關係漸行漸遠,在這種情況下,臺灣教會開始嘗試自行編輯聖詩歌本。
  臺灣在一九○○年開始自編聖詩,雖然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一年左右,南北教會的聯合組織──臺灣大會,曾議決使用廈門出版的《養心神詩》,但很快又回頭自己編輯聖詩。臺灣教會自從自行編輯聖詩歌本之後,總共歷經了四次的改版。第一次為一九○○年,臺灣南部的英國長老教會編輯了一本總首數一百二十二首,名為《聖詩歌》的聖詩歌本(但只局限於南部教會使用,北部教會仍使用廈門出版的《養心神詩》)。根據本論文的查考,大約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三年之間,由南北教會所組成的臺灣大會編訂了一本一八八首的《聖詩》,爾後在一九二六年又出版了一本一九二首的「修改版」《聖詩》,是為第二次的改版。而第三、四次的改版,分別編輯了一九三七年三四二首版《聖詩》,及一九六四年五二三首版《聖詩》。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