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202 
論文名稱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
研究生呂凱文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釋惠敏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第一章「導論」。主要是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進路、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資料、歷來重要研究成果與論文結構。
  第二章「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分析」。本章目的在於分析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並藉此分析的成果作為理解緣起概念之準備。於(一)「前言」裡,指出緣起之重要性與緣起之難解,進而根據《阿含經》裡佛陀指導羅候羅學習教法的步驟,指出理解「緣起」的適當步驟,可先從「緣已生法」著手。其次,於(二)「『緣已生法』之考察」裡,確立「緣已生法」是「緣」所生,並且說明「緣」與「緣已生法」的名詞詞性。並指出「緣起」這個名詞,意謂著從「緣」而生起「緣起生法」的整體內容。進而,藉由(三)「『緣』之考察」,檢討漢譯與巴利文的十二緣起經文本身的句型結構,指出其易令人誤解之處。最後,於(四)「『緣起』之初步考察」,說明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與雙向進路。指出順觀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為「緣──緣已生法」,逆觀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為「緣──(緣已)滅法」,並探討緣起的漢譯與其共通詞彙之間的靈活與柔軟度。於(五)「結論」裡,對於以上討論緣起前的理解基礎進行結語。
  第三章「『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本章的目的即在於藉由前文的研究成果,對於「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加以探究,並且嘗試檢視阿毘達磨佛教傳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本文主要內容如下:首先以(一)「前言」,作為導論。於(二)「問題之提出」裡,藉由《相應部》〈緣經〉(Paccaya)的解讀,提出「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的問題,並藉用印順法師的觀點討論這個問題,進而於追溯印順法師的部分觀點於阿毘達磨佛教傳統處。再由(三)「阿毘達磨論書觀點之考察」,以《大毘婆沙論》裡所載的各家觀點為內容,逐一檢討各家對於「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的看法。並於(四)「結論」裡,本文認為:或許是甚深的緣起不容易被解釋清楚,因而著重分析學風的阿毘達磨論師們,善巧地將「緣起」理解為「緣」,並且將「緣起」與「緣已生法」的關係理解為因果關係。雖然這般讀法有助於讀者容易掌握因果關聯,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我們必須瞭解「緣起」乃是指謂著「(從)緣(而生起)緣已生法」的整體內容,如此才不會因為它被善巧地詮釋為「緣」時,反而忽略其深刻且豐富的意涵。
  第四章「緣起之界:《相應部》〈緣經〉之界(dhatu)詮釋」。首先,本章於(一)「前言」裡,從「編輯者(對於佛典)之詮釋性」的觀點,推論出《雜阿含》「雜因誦」裡的四個重要主題是「緣起、食、諦、界」。這四個主題雖是各自分立,卻是用以側面表達「緣起」的重要概念,無法切割開來處理,因此當我們論及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時,亦必須將其他三種概念納入討論,如此才能描述出初期佛典編輯者所理解之緣起(因緣)概念的一般性意義。其次,於(二)「相關研究之省察」裡,分別解析從今日學界以至於傳統解釋裡,「界」義被誤解為「自性」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藉由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立場與問題為引子,並且檢視歷平川彰為代表的觀點,進而對「界」義作考察,提出我們的質疑。進而,於(三)「重新評估《相應部》〈緣經〉(Paccaya)之『界』義」裡,我們則是透過文法分析重新解讀《相應部》〈緣經〉之「界」義,指出「界」是指從「緣」到「緣已生法」之範圍義,此範圍呈現緣起系列的整體內容,而有別於《清淨道論》以「緣之自性」解釋「界」的傳統。最後,於(四)「結論」裡,我們為本文的觀點作一小結。
  第五章「緣起之諦」。本章目的在於探討四諦與緣起概念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詮釋緣起概念之「諦」義。於(一)「前言」裡,指出《雜阿含》的編輯者將「諦相應」與「緣起相應」皆編入「雜因誦」裡,可見兩種主題思想之間,具有本質的共通性。其次,於(二)「問題之提出」裡,指出「四諦是緣起教學之整理」的命題,並依此導出「緣起與四諦如何交涉」與「如何詮釋緣起概念之『諦』義」兩問題。再者,於(三)「緣起與四諦的交涉」裡,藉由初期佛典的經據,分別探討緣起與四諦本身,與四諦之「苦、集、滅、道」各諦,如何交涉。隨後,於(四)「緣起之諦」裡,分析四諦的四重性,並以「編輯者之詮釋性」的觀點,重新解釋緣起概念之「諦」義,並將「諦」詮釋為「要義」義。最後,於(五)「結論」裡,為本文作結語。
  第六章「緣起之食」。本章目的在於探討「食」與緣起概念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詮釋緣起概念之「食」義。於(一)「前言」裡,指出本文的主要論題有三:其一,初期佛教所謂的「食」義與通俗意義的「食」有何不同;其二,食與緣起兩者義理如何交涉;其三,如何以緣起概念的角度來理解與詮釋初期佛典編輯者眼中的「食」義。而上述三個論題即是本文的三個主要內容,此外,亦就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作一介紹。於(二)「初期佛教之『食』義」裡,指出初期佛教的「食」義,乃是「以六根就食」之解釋,此有別於「以嘴就食」的通俗「食」義。於(三)「緣起與食之交涉」裡,嘗試透過不同種類的緣起系利之對比,並藉此提出「食」支不被列入十二支緣起的問題。於(四)「緣起之食」裡,回答上節的問題,並透過經據論證,因為「食」義具有「緣」的普遍性意義,因而無法被歸納為殊異性的「食」支。並且依此結論:動態過程之「食」義,就廣義與譬喻的層面而言,被視為是緣起概念的一般性意義。於(五)「結論」裡,為本文作簡短結論。
  第七章「結論」。對本文以上論述作扼要回顧,並且予以結論。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