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205 
論文名稱理學教育思想的發展與佛學關係研究
研究生張學強 
校院名稱華東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教育史專業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孫培青
年度1999
地區大陸
提要  作為對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影響很大的宋明理學教育思想而言,它的?生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它適應了宋代以來社會生?力的發展和階級關係的重大變化,適應了中國社會自漢唐以來儒、佛、道多元文化既相對抗又相融合的文化發展趨勢。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相比,理學教育思想在繼承並保持了其儒學屬性的基礎上又大大地發展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思想體系更加完備,思辨水平大大加強,論證力度也遠遠超出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以致於理學教育思想在其?生後,逐漸取代了佛學,成為對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影響最大的教育思想,直接影響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教育的發展走向。理學教育思想的?生離不開對佛學的批判和吸收。從周敦頤、張載、程穎、程頤到朱意、陸九淵再到王守仁,他們七人的教育思想的發展演變過程可以說構成了理學教育思想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而他們七人教育思想的?生和發展都和佛學有著密切的聯繫。他們對佛學的批判是理學教育思想始終保持其儒學屬性的根本保證,而他們對佛學的吸收則又是推動理學教育思想不斷向前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從批判的視角來看,理學家始終是站在儒家的立場從成人之道的角度來對佛學進行批判的;從批判的主線來看,理學家主要是用“棄綱常、廢人倫” 來批判佛學的。但理學家對佛學批判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批判中也存在著從主觀偏見出發或以偏概全、不求甚解的現象。我們應該以一種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其進行分析。 從理學教育思想對佛學的吸收來看,理學教育經典的確立(以《四書》為其最重要的教育經典)、心性本體的建立(程朱的心性二元論與陸上的心性一元論)、人與自然教育價值觀的確立(人與萬物一體)、語言文字在教育中作用與地位的重新審視(重視體悟而輕視語言文字)以及教育境界論 (“無累”思想的提出)等方面都受到了佛學的影響。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