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900-07 
論文名稱魚籃觀音研究
研究生高禎霙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王三慶
年度81
地區台灣
提要  研究緣起
  觀世音菩薩是大乘佛教中極受歡迎的一位菩薩,亞洲各地都有敬仰他的信徒,他的慈與美,可說是人類性靈中聖潔與理想的化身。千年來,人們以各種文學形式、繪畫、雕刻或口耳相傳的方式,讚頌他如同母親般的愛與慈憫,傳播他不可思議的信仰,他對東方的宗教、藝術、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透過觀世音菩薩多采多姿的形貌變化,去了解反映在觀音形象與傳說中的人類情感、信仰心理和社會情況,是一件相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
  多年來,日本學者對有關觀世音的各種問題,不斷有深入的研究與發現,他們不僅從漢譯佛典與雕刻藝術等資料入手,更假以梵文、巴利文原典作為考證的新資料,如松本文三郎的「觀音的語義及古印度與中國對他的信仰」,小林太市郎先生的「唐代?大悲觀音」,塚本善隆先生的「近世??大眾?女身觀音信仰」,後藤大用先生的《觀世音菩薩本事》,佐伯富先生的「近世中國????觀音信仰」,牧田諦亮先生的《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研究》、「六朝士人?觀音信仰」等等,對觀世音菩薩的語義、本源、經典、形象,以及中國各朝對觀音的信仰形態各方面,都有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而國內學者的研究,如陳清香先生的「觀音菩薩的形象研究」、「觀音造像系統述源」,李玉先生的「觀音」、「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等等,則較偏重在觀世音菩薩藝術形象方面的探討。而以佛教立場闡釋觀世音菩薩的,則有鄭僧一的《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和沈家楨的「觀世音菩薩的修持方法與證悟過程」。至於大陸方面則因礙於社會主義對宗教方面的束縛或對佛教本身的認識不清,較少有客觀而嚴謹的研究。
  事實上,由於觀世音菩薩信仰的普及性與複雜性,他所涉及的層面著實廣泛,雖然他在佛教中的本事大都已被解釋,但在受佛教影響的中國民間信仰和民間文學方面,仍有許多問題有待澄清。近年,英國學者社德橋先生的《妙善傳說──觀音菩薩緣起考》和Chun-fang-Yu的「Imagaes of Kuan-Yin I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可說是觀音與民間文學關係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中國人對觀世音菩薩總懷有幾分憧憬與依怙的心理,民間流傳的觀音傳說、靈驗故事與藝術形象,是反映人民思想、生活與信仰需求的重要實例,由於這方面的問題仍然未有完整的研究,因此選擇了眾多觀音問題中的一小點──三十三觀音中較負盛名且與中國文學關係密切的魚籃觀音,做為我學習研究方法的起步。
  魚籃觀音的主題涉及宗教信仰、傳說演進與文學創作三方面的材料,因此本論文擬從以《大正藏》、《卍續藏經》為主的相關經典,以及中國佛教史籍、禪宗語錄,與筆記、雜著、戲曲、小說、寶卷等俗文學中,有關魚籃觀音的原始資料之搜尋為主,而諸畫史、畫錄、畫冊、石刻史料中之魚籃觀音畫像,亦列為搜集之目標,此外並輔之以近代學者的研究論著。澤田瑞穗先生的「魚籃觀音的傳說」與胡萬川先生的「延州婦人──鎖骨菩薩故事研究」,是針對魚籃觀音作討論的兩篇重要論著,胡氏一文以討論馬郎婦故事之原型──延州婦人為主,澤田氏之論文則以馬郎婦的傳說與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兩者皆提出了精闢的見解,然仍未對魚籃觀音作全面性的探討,尤其是對魚籃觀音不同的傳說類型與文學作品,並沒有作明確的處理,因此本論文冀能在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對魚籃觀音的傳說來源與演進脈絡,盡力作具體而周詳的討論。
  除了對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中觀世音菩薩的本源、經典、信仰特色,與魚籃觀音產生的歷史背景,作概括性的論述外,為了使魚籃觀音的傳說發展能夠清楚的掌握,並有系統的介紹,本論文將有關魚籃觀音的故事分為三種傳說基型,分別作溯源的探討與主題分析,而後世的文學作品,亦根據此三種類型,分別加以歸屬,並依其年代,逐一對其版本、著錄情況、編著者、內容結構、價值影響,以及與原型的內容試作比較分析。此外並希望藉由魚籃觀音畫像的討論,了解魚籃觀音的藝術形象,以及畫像與傳說之間的影響關係,最後則探討魚籃觀音在民間文學與宗教信仰間的互動關係與影響力,以期得到較具系統而完整的研究結果。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